多给他一点宽容和帮助
发布时间:2021-04-08 幼儿园多热闹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多媒体教案 连点幼儿园工作计划情景描述:角色游戏开始了,点点急匆匆地跑进了“香色满园”,拿起一串虾就往嘴巴里“塞”,厨师看见了连忙对他说:“这菜是生的,还没有烧是不能吃的。”说着就从点点的手中拿过来放在锅里煮起来,等到厨师煮好转过身想把菜给点点时,发现他已经不在了。点点呢却已经跑到了“娃娃家”里,他看见桌上有好多好吃的东西就马上拿起来放在嘴边又想吃,这时被妈妈发现了,妈妈从他手中抢了过来说:“谁让你自己拿的,这是我给宝宝准备的,你不能吃。”点点有点生气了,他一把就把桌上的“美味佳肴”推到了地上,一边推还一边嘀咕着什么,妈妈见状就跑到我面前告了点点一状。
评析:点点时一个调皮、天真的孩子,他的自控力很弱,喜欢东跑西窜,做事没有目的性和规则性,在游戏中始终处于游离状态,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情,因此点点经常会到各个游戏区走到、捣乱,大家都不是很欢迎他的到来。其实,点点的行为是因为他对游戏材料产生的兴趣和急于求玩的心理需求而导致的,这与他缺乏交往意识和未形成良好的行为规则有关,他往往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的情绪和需要缺乏控制能力和恰当的表达能力,所以不能和同伴友好地相处。这时点点最需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和同伴的帮助,让他懂得只有在游戏中互相谦让、互相合作,才能快乐地游戏,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我还引导其他同伴主动地与点点交往、合作,多给他一点宽容和帮助,耐心、有礼貌的告诉点点应该怎样玩,而不是一味的排斥他、批评他,让点点慢慢地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逐步提高游戏能力,真正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多一点宽容与理解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多一点宽容与理解”!
孩子是活泼可爱的,他们有时很调皮,有时很懂事。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调皮的孩子也有闪光点,只有你细心观察才能发现。
涛涛是我班的“捣蛋鬼”,他好动,总喜欢满教室的乱穿,总是坐不住。
尽管我耐心教育他,可一段时间下来,收效不大,我有些气馁了。
可有一天发生的事,让我又对他有了信心。
那一天,有几个小朋友吃完饭碗也没放好就去玩了,我就去叫他们。
可一转眼,看到涛涛已经吃好了,正在收拾。
那几个小朋友看了都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我看了心里感到很欣慰,他现在就很棒,不是吗?我走到他面前,笑着对他说:“谢谢你,涛涛,你真能干!”说完我在他脑门上贴了一颗五角星,他看了看我,高兴地笑着出去玩了。
经过这件事情后,我慢慢回味:每个孩子的秉性不同,但他们都有惹人喜爱的一面。
对于调皮的孩子,我们往往只看到他们调皮的一面而忽略了他们的闪光点。
我们往往武断地认为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是不对的。
对这些调皮的孩子,我们常常很严厉,少了许多宽容与理解,从而让他们产生了抵触心理。
调皮的孩子也有闪光点,让我们多深入观察了解他们,多从正面加以鼓励与引导,多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的闪光点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不知道本文“多一点宽容与理解”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作为教师,当孩子犯错误、淘气、闯祸时,我们该如何对待呢?在以往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教师往往从成人的角度,如根据自己的情绪状态和对幼儿的看法和态度去解决所谓的问题。随着对《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的深入理解和观念的转变,我认为教师要克服自身言行的随意性,对孩子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一次,我给孩子们讲“爱护玩具”时告诉他们:“每种玩具都有自己的家,大家要爱护玩具,保持玩具家的干净、整洁。”正说着,只见在玩玩具的德馨搬起玩具盒,把里边的脏东西全倒在了地上。当时我心里想,我话还没有说完,还没有让整理玩具盒呢,他就自己行动,真不守纪律,所以立刻批评了他。只见他眼睛不看我,脑袋扭向一边,表示出非常反感的样子。平日他好胜心强,各方面能力特别是生活自理能力都强于其他孩子,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批评他,伤了他的自尊心。于是我立刻改为鼓励的口吻:“德馨是懂事的好孩子,想把玩具盒整理干净,只是忘记把垃圾放在什么地方了。快来,老师和你一起捡起来,要不然别的小朋友就没有玩具完了。”说着德馨的小手慢慢捡起垃圾。在我不断的鼓励下,他把地上的垃圾全捡起来了。事后我和德馨谈心,知道是老师鼓励的语气及肯定的态度才使他心动。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是从他的角度看问题,让他感到老师理解他,和他有共同语言,这样,在他心情愉快的时候,抓住教育时机,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并愿意改正。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老师柔和亲切的态度、幽默活泼的话语、敏锐信任的眼神,都会使孩子获得愉悦的感受,而孩子们也正是在这宽容、谅解的氛围里,才会消除抵触心理,获得尊重、理解,从而接受教师的正面教育。
让大家一起帮助他改正自己的缺点
航航小朋友上课不认真听,他喜欢用手去搭旁边小朋友的肩膀,或者去弄弄他。有次旁边的小朋友皱了皱眉头,他不想理他,可是航航再次搭上他的肩膀,并且笑出了声。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我向他们那边瞟了几眼,我就继续上课没有说什么,这时旁边的小朋友告诉了我:“老师,航航一直来弄我。”为了不影响上课,我把航航拉到了旁边说:“如果你不要坐你的小椅子,那你就把椅子来还给我。”这才让他收敛了一点,安静地坐了一会儿。后来又接连发生了好几起这样那样的事件,久而久之我真的生气了,于是有次晨间谈话中,我跟小朋友聊到了“应该怎样和小朋友相处”的话题,并且拿他做了典型,我最后有点恶狠狠地说了句:“你再这样,我让全班的小朋友都不跟你玩。”我看见他耷拉着脑袋,双手在不停地互搓,我不知道他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我只是把我的感受说了出来,我只是听见有的小朋友在大声附和我说的话:“对,不跟你玩!”
你航航是不是一个坏孩子呢?航航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我认为在平时要多关注航航的举动,对于航航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明确地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做事要有耐心。另外可以鼓励孩子们帮助航航取得进步,让大家一起监督航航,在他取得进步时为他鼓掌加油,在他犯错误时指出错误之处,并帮助他改正。从他的日常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调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自控能力比较弱,缺乏耐心的孩子。
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不可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他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那个孩子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我应该反思自己的言行,应该让大家一起帮助他改正自己的缺点。
教育随笔:请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教育随笔:请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作为幼儿教师,当幼儿犯错误时候,我们该如何解决问题呢?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常常会从成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如根据自己的情绪状态来判断对幼儿的行为以及已有的经验态度去解决所谓的问题。随着对《幼儿园新纲要》精神的深入理解和观念的转变,我认为,教师要要改变以往从成人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法,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对孩子要多一些宽容与理解。一次,我给小朋友讲“爱护环境”时告诉他们:“每个小朋友都要爱护我们教室里的每个角落的环境”正说着,只见欣欣小朋友马上转过身去摸后面柜子上贴的美术作品,把一幅美术作品给撕烂了。当时我心里想,我话还没说完,就开始犯错误了,真不守纪律,所以立刻批评了她。只见她用两手捂住耳朵,眼睛不看我,脑袋扭向一边,表示出非常反感的样子。我一看她的表现,知道她对批评一时还接受不了。平日她好胜心强,各方面能力特别是生活自理能力都强于其他孩子,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批评她,伤了她的自尊心。于是,我立刻改为鼓励的口气:“欣欣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相信你不是故意的,希望你能够改正错误,记住老师的话,不能再像这样了,不然小朋友也对你印象不好了哟!”她虽然没有完全转过弯来,但低着头说:“对不起,我错了,我下次再也不这样了!”
事后我与欣欣小朋友谈心,知道是教师鼓励的语气及肯定的态度才使她心动。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是从她的角度看问题,让她感到老师理解她,这样,在她心情愉快的时候,抓住这个教育时机,让她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并愿意改正。
通过这件事使我体会到,老师柔和亲切的态度、幽默活泼的话语、敏锐信任的眼神,都会使孩子获得愉悦的感受,而孩子们也正是在这宽容、谅解的氛围里,才会消除抵触心理,获得尊重、理解,从而接受教师的正面教育。
教育随笔:多些理解和宽容
教育随笔:多些理解和宽容
作为教师,每当孩子们不合作、淘气、犯错误时,究竟该如何对待呢?过去,我总习惯从成人的角度,根据自己的情绪、状态或已有的经验和对幼儿的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随着对新《纲要》理念的深入理解和教师观念的转变,我觉得,教师一定要首先克服自身言行的随意性,改变过去以成人角度处理问题的做法,对孩子的教育不妨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一次,我在给孩子们讲“爱护公物”时说:“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放书包的地方,相对应的上面还有各个小朋友的名字,是专门放书包的,大家要爱护它,保持整洁……”可话还没说完,就只见梁韵静小朋友走过去把柜子上面的纸屑用手全都扫在了地上。当时我心里想:我还没让整理小朋友自己放书包的地方,她就自己行动了,真不守纪律!于是我立即批评了她,只见她用两手捂住耳朵,眼睛都不看我,头也扭向一边,表现出非常反感的样子。我看她这副模样,也有些生气,但转念一想,这小姑娘平时就十分好强,各方面的能力都优于其他孩子,我现在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批评她,伤了她的自尊心。于是我用鼓励的口气说道:“梁韵静是个懂事的孩子,想快一些把放书包的地方整理好,可是忘了到底该把纸屑放在什么地方了,现在老师和你一起把纸屑捡干净,要不然,别的小朋友该提意见了,怎么能只顾自己干净,忘了集体的整洁呢?”虽然她还是不太情愿,但终于慢慢蹲下来开始捡纸屑了。事后,我又特地找她谈心,了解她的想法,告诉她老师当时为什么要那样跟她说。
我反思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认为只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感到老师理解他,和他有共同语言,这样让他在心里对你信服,在他心情愉悦的时候,抓住时机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在日常的工作中,老师柔和亲切的态度、幽默活泼的语言、敏锐信任的眼神,都会带给孩子愉悦的感受,从而让孩子在宽容、理解的氛围里,消除抵触的心理,获得被尊重、理解的感受,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正面教育。所以,不管是幼儿园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妨对孩子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只有那样,孩子才会愉快地成长,而教育也会因此变得更轻松一些。
对待幼儿要多一些宽容
作为小班幼儿教师,当孩子淘气时,我们该如何对待呢?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幼儿教师往往从成人的角度去解决所谓的问题。慢慢的我认为,幼儿教师要克服自身言行的随意性,改变以往从成人的角度处理问题的做法,对孩子们更要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一次,我给小朋友讲“爱护玩具”时告诉他们:“有专门放学习用具的。大家要爱护它,保持整洁。”正说着,只见吴明可小朋友,把纸屑全倒在了地上。当时我心里想,我话还没说完,就自己行动,真不守纪律,所以立刻批评了他。只见他用两手捂住耳朵,眼睛不看我,脑袋扭向一边,表示出非常反感的样子。我一看他的表现,知道他对批评一时还接受不了。于是,我立刻改为鼓励的口气:“吴明可是懂事的好孩子,想整理干净,只是忘记把纸屑放在什么地方。快来!老师和你一起捡干净纸屑。要不然,别的小朋友该给提意见了,怎么只自己干净,忘了班集体呢?”他虽然没有完全转过弯来,但捂着耳朵的双手放下来并开始慢慢捡纸屑。在我不断地鼓励下,他把地上的纸屑全捡干净了。 事后我与吴明可小朋友谈心,知道是幼儿教师鼓励的语气及肯定的态度才使他心动。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是从他的角度看问题,让他感到老师理解他,和他有共同语言,这样,在他心情愉快的时候,抓住这个教育时机,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并愿意改正。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老师柔和亲切的态度、敏锐信任的眼神,幽默活泼的话语、都会使孩子获得愉悦的感受,而孩子们也正是在这宽容谅解的氛围里,才会消除抵触心理,获得尊重、理解,从而接受幼儿教师的正面教育。
让我们多一些宽容,少一些争吵,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猜疑,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怨恨,多一份宽容,就多一片辽阔的天空,多一份宽容,就多一片灿烂的阳光。
给孩子一半的帮助
对于刚刚进入集体生活的小班宝宝来说,不管是吃饭、睡觉、穿衣、小便都需要老师的细致照顾和关怀。随着天气渐渐地变冷,宝贝们身上穿的衣服也越来越多,每天午睡前,我都要一一为宝宝们脱下衣服。起床后,一大群孩子围在身边,充满恳求和无助地说:“老师,我不会穿。”“老师,帮我。”“老师。。。。。。。”开始,我心里美滋滋的,享受孩子们围在身边依赖我的乐趣,于是便很有耐心的帮助他们穿好。可是没过多久我发现孩子们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感觉上他们会做的也跑来要我帮忙。往深处一想,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本来就很差,如果一味的帮忙迁就,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他们如何能提高呢?于是,我改变方式,开始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当然,开始肯定有些困难,很多幼儿无从下手。我便采取了先给幼儿一半的帮助,在帮助幼儿脱衣服时只脱一只袖子,另一半让幼儿自己动手脱下;穿裤子时,先把裤子正面朝上,利用儿歌的方式,鼓励幼儿玩“钻山洞”的游戏;穿鞋子的时候我也只帮一半的忙,只穿一只,剩下一只让宝贝自己穿。渐渐地,幼儿动手能力增强了,身边围着的孩子也越来越少了,看到的只是孩子自己在动手自理,听到的也只有“老师,我会。。。。。”看到这一幕幕,我的心里很欣慰。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明白:将一定空间或问题留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去思考,相信孩子,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醒。
给特殊孩子多一点关注和爱心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爱心。
建新是我班特别活泼可爱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看上去很讨人喜欢。可他又是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在与小朋友的游戏时特别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交往。在我的观察中,建新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与他们一起游戏。每次在区域活动中,他都积极的参加,表现自己,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
但他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经常让小朋友给打小报告。看书的时候,他总是不断的下座位,和别的小朋友抢图书,而在抢图书的时候不小心又碰到了旁边的小朋友,所以,我听到的就是:“老师,建新抢我的图书了”“老师,他碰到我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有意识的去接近他,多关注他,摸一下他的头,给他一个会意的微笑,与他交谈在与小朋友玩时,遇到情况怎么办,鼓励他与小伙伴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建新小朋友的绘画比较有创意,在活动时,我有意拿着他的作品向小朋友进行展示,进行表扬,引导孩子们向他学习。慢慢的,沈建新改变了很多,小朋友们都爱跟他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