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长怎样进行感恩教育更有效

发布时间:2021-04-07

怎样教育孩子。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家长怎样进行感恩教育更有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3~6岁对于人一生来说,是个性倾向和道德情感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最佳阶段,因此在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田里种下“关爱”“感恩”的种子,让孩子不知不觉间意识到父母及其他成人所做的事情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自己不仅要学会关爱他人、更要懂得回报。让“感恩的心”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健康成长,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目前随着独生子女教育出现问题的增多,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怎样进行感恩教育还是比较茫然的。

结合自己的经验,我想给家长朋友一些建议。我想,进行感恩教育,必须将它与爱心教育、礼貌教育结合起来,三者水乳交融,缺一不可。从孩子情感的角度来看,礼貌教育和爱心教育是前提和基础,感恩教育是两者的深化和升华。而对孩子进行教育,必须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空洞的说教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从孩子的认知社会的第一个窗口——交往对象入手进行教育,教育效果是很理想的。总起来说,就是:感恩教育,礼貌教育、爱心教育三结合,从其主要交往对象入手,由近及远(即由亲人到老师、同伴、再到亲人的同事、陌生人等),由具体单独的个人到团体、集体、社会等,效果很好。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努力营造充满爱心、感恩之心的亲情关系

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持久、深远。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最真切、最具说服力,孩子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因此,家长的身体力行胜过一切言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孩子的心是敏感的,他能敏锐地感受到成人的情感态度。家庭中,爸爸妈妈之间的情感关系、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关系、爸爸妈妈和老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孩子感受最为深刻的情感关系了,这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决定着孩子能否对亲人产生依恋和信任感,也决定着孩子今后以怎样的情感态度面对各种社会关系,更决定着孩子今后有没有爱心、有多大程度的爱心、感恩之心。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自然而然地的建立积极向上的亲情关系。比如,爸爸妈妈之间恩恩爱爱、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牵挂;家长努力与孩子之间建立宽容而不纵容、关爱而不溺爱、平等民主、严慈相济的亲子关系;家长对老人充满尊敬、关爱与感恩之情。这些情感关系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用实际行动体现出来的。在一般的家庭中,尤其是家长对待老人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对孩子的爱心、感恩之心的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日常生活中,我们自然而然就做的,比如:经常带着孩子看望老人,还孩子一起给老人买礼物、生活用品等,经常陪老人散散步、给老人捶捶背揉揉肩、给老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这些细小的事情,孩子很小时,就看在了眼里;当孩子稍大些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就可以鼓励孩子去做这些事情。在做这些小事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体会到家长对老人的孝敬、关爱之心、感恩之心。也正是在日常生活的影响、熏陶下,孩子那颗感恩的心已悄然萌发了。

二、以生日为依托,进行感恩教育

家庭中,老人、父母、孩子,每个人的生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论是对家长而言,还是对本人而言。以生日为依托,让孩子懂得回报,是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机会。

比如,孩子稍小时,家长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告诉孩子:孩子的生日正是妈妈的受难日,孩子是在爸爸妈妈的爱河中长大的,自己过生日时要给爸爸妈妈一份惊喜、表达感恩之情。当孩子稍大时,就可以给孩子讲讲妈妈怀孕的辛苦,生孩子时的感受、感想,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宝宝出生的录象。再如,当自己过生日时,家长特意请老人来,送给老人一份惊喜,说些感恩的话。再请老人讲讲过去的遇到的困难,过去有趣的事情,家长小时候的事情等,让孩子意识到亲情的珍贵,当然,孩子会意识到很多问题。当老人过生日的时候,家长和孩子一起给老人过生日,也让孩子为老人献上自己的“礼物”,让孩子和老人亲热亲热,说说心里话。家长还可以陪老人玩他们喜欢的娱乐活动或运动项目,也可以帮助老人实现他们未曾实现的愿望。当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可以争取孩子的意见,请他想办法给家长一份惊喜,这份惊喜可以是一个甜甜的吻、一句甜蜜的悄悄话、一次服务如洗脚捶背等、也可以是自己的爱心小制作等等。还可以建议孩子在幼儿园里,和老师、小朋友一起过个特别的生日。另外,可以在孩子生日那天,和孩子一起献爱心,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或者残疾儿童捐款、赠书、赠送玩具等等。这样,孩子渐渐地就由家庭走向了社会,由对身边亲人的关爱扩展到了对他人的关爱。

三、以节日为依托,进行感恩教育

父亲节、妇女节、儿童节、老人节、教师节、建军节、国庆节等节日,都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契机。而且,这些节日活动,能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由关爱单独的个人扩展到关爱个人所属的团体或集体乃至社会。

当孩子还小时,我们可以结合生活事例,讲讲这些节日的来历。孩子稍大时,可以给他讲一些感恩的故事、一起阅读此类文学作品、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以丰富孩子对这些节日的知识、深化他们对节日的了解。再和孩子一起回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例,让孩子切实感受到、体会浓浓的亲情、友情、师生情、军民情等,让孩子学会珍惜,学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以表达感恩的心。在这些节日之前,家长可以提醒孩子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如美术、画信、动作、语言等)表达感谢、感激、感恩之情。或者,和孩子商议好怎样过。这样,孩子才不会感到仓促,教育效果会更好。

比如,父亲节之前,妈妈先帮助孩子回忆和爸爸在一起时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回想爸爸都为家庭立了什么功。然后,再私下里和孩子一起制作节日贺卡,或者建议孩子用自己仅有的零花钱给爸爸买一份礼物,可以让孩子给爸爸画一封信,想说的话可以让妈妈代写,也可以让孩子送信时讲给爸爸听。孩子一定会对爸爸有个更深刻的认识,必定会为爸爸的节日积极做准备。这些对爸爸而言,绝对是特大的惊喜,对孩子而言,也总是难以忘怀的。

老人节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故事图画书、网络影视资料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有条件的可以带孩子去老年公寓看望老人,帮老人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当然,家长也可以建议孩子所在的班级,一起去老年公寓看望老人,相信这样的活动会让孩子受益特别大。这时候,孩子对人、对人生、对社会就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问题和看法,但是,孩子的关爱之心只能有增无减。

教师节、儿童节时,我们可以建议孩子表达其感恩之情和节日的祝福。比如,和小伙伴互赠小礼物、为福利院的儿童献爱心,给老师说句亲热的话或给老师捶捶背、端杯水、送上自制的小花、节日贺卡等等。建军节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相关的电视节目,给孩子讲战争的故事,让孩子感受生活的来之不易,意识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进而产生爱党之心、感恩之心。国庆节时,可以带孩子去北京天安门,看庄严的升旗仪式,参观博物馆,登长城等等,让孩子了解祖国的历史,渗透爱国思想。

四、以生活事件为依托,随机进行礼貌教育和感恩教育

日常生活中,同事、亲戚朋友及其子女、甚至陌生人也是孩子交往的对象。家长在待人接物时的言行举止都影响着孩子。家长要鼓励孩子有礼貌地与人交往,对其友好、帮助、关爱表示感谢,给别人添了麻烦时,要表示道歉等等。再如,医院里给孩子看病的医生、给孩子打针的护士,经常看到的交警,马路上的清洁工,还有在外吃饭时的服务员,在商场里买东西时打交道的销售人员等等,虽然他们都是陌生人,但是,也应该让孩子认识到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并让孩子学会运用常用的礼貌用语。对于孩子不礼貌的行为,家长应及时纠正。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随机教育,效果最好。

另外,生活中发生的国家大事,我们同样应该加以关注,比如,我国的汶川地震,奥运的成功举办,我国“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沙尘暴、海啸现象等等,都可以在平时看报纸、看电视新闻的时候,就可随时丰富孩子各方面的知识,历史知识、环保等,帮助孩子理解现在发生的事情,从小就培养孩子爱国、爱护环境等等。

由此可见,感恩教育就蕴藏在生活中,就蕴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关键是,我们家长要做个有心人,从自身做起,抓住教育契机,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孩子。任何心灵教育、育人教育都不是一蹰而就的事情,而是持之以恒进行熏陶、教育的自然结果,感恩教育也不例外。

其实,幼儿时期的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就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达到“水到渠成”这么理想的教育效果,自然应该是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而家庭正是一个最为理想的教育环境,家长千万不能错过。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


这些年来,赞赏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同,作为家长,我们已经意识到应多表扬、多鼓励孩子,但发现这样做收效甚微,我们的表扬是否不得法?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表扬好的行为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表扬也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呢?希望下面的观点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1.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其实,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习惯和惊天动地的成绩也是由这些“简单”的行为累积成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年龄愈小表扬愈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

2.对应表扬的行为要及时表扬。

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3.表扬要具体。

表扬得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地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

4.表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过程。

孩子常好心办“坏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饭后自己去涮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评,孩子也许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长冷静下来说:“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厨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不仅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帮你去干其它家务。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再帮他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并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成功教育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大成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但实际生活中父母们的希望并不一定成为现实,因为,有的父母并没有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体现出足以使希望变成现实的技巧和能力。那么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心理健康、心态平衡、充满自信、乐观向上的孩子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与大家共勉。

一、什么是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并不一定就是培养出了比尔.盖茨一样的商界奇才,刘翔一样的亚洲飞人,成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含义有三点,即人人都可以成为成功者,成功是多方面的成功,必须着力启动孩子内部动力机制;要做到成功教育,就要夸奖孩子,激发孩子自身的内部动力,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的心态,让孩子发现自己、发展自己、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能够独自面对明天的风风雨雨;同时,还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与人合作和沟通。

二、怎样对孩子进行成功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成功的心态和成功素质,帮助孩子走上成功之路是成功教育的真谛。

1、自信——铺设成功的路基。

自信是生命成长的强大动力,自信是人生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或是处世能力等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进到最佳状态。而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有了自信心,就会通过行动和实践来证明自己能够成功,就会破除一切障碍去争取成功。如:我上中学时,体育课上的跳“山羊”,至今我记忆忧新。两节“山羊”课说什么我也不敢跳,一是怕危险,二是怕跳不过别人笑话。因此,数次跑到“山羊”前腿就打软,同学大笑,老师着急,我心里更是紧张。最后,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我坚定信念:我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的事我一定能行,于是我放下一切思想包袱,大胆地奔向目标,结果完美地完成了这套动作。

类似的情况也许许多人都经历过,可见自信心的重要。所以,无论做什么事,父母首先要帮孩子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只要努力一定能行。

2、赏识——成功路上的预备活动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不是天才就一定是家长和老师的问题了。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关键是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地爱他、期望他、教育他,让孩子的潜能尽量地发挥出来。大数学家陈景润,从小沉默寡言,不爱运动,上学时在班上处于中上游水平,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尽管在别人眼里,他是那么的不起眼,但在父亲眼里,儿子永远是最棒的。由于陈景润喜好思考和阅读,父亲总是尽全力满足他,给予他并不豪华但却朴实的奖励话语。正是父亲对他这种沉默思考、乐于读书行为的肯定和表扬,才培养出陈景润的特殊气质,因为大凡科学家都是善于思考的。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赏识和认同,父母可以通过激励来激活孩子的热情和潜能,即使最小的进步,也要赞美,这样会激励孩子不断进步。据专家调查分析,能力会在批评下萎缩,而在鼓励下茁壮成长。赏识孩子有利于为孩子营造一个面向成功的心灵晴空,有利于孩子确立自己的信心、自己的道德是非观,营造一个活泼、和睦的环境氛围。

3、兴趣——乘上成功的快车

兴趣,是一个人走进成功大门的钥匙。孩子能不能成功,关键是他的兴趣能不能早一些被发现,很多年轻的父母只重视孩子智力的培养

家长怎样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你是怎样生我的?”幼儿常常会向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幼儿对两性的差异也充满了好奇。女孩想知道为什么男孩可以站着撒尿,男孩想知道为什么邻家小妹妹身上总比自己少了点什么。细心的父母有时还发现一二岁的幼儿在玩弄自己的生殖器。这些现象都说明幼儿开始了对性的好奇。但是,幼儿的“性问题”往往得不到科学的回答,许多家长感到与幼儿讨论“性”是难以启齿的,或者认为幼儿长大后自然会明白,所以对幼儿的性问题,要么进行哄骗、给予错误的答案,要么将话题岔开,要么斥责、打骂幼儿,有的家长甚至认为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已经学会了“耍流氓”。

事实上,幼儿的年纪虽小,但儿童期是幼儿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和探索时期。幼儿对什么都想问个究竟,性问题同样是幼儿的一种学习、求证行为。另外,幼儿身上确实存在一些性活动。正如弗洛伊德指出的,幼儿的性功能与生俱来,幼儿也有自己的性活动。婴幼儿时期是人性欲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此时已经开始了对性的探索,甚至还会创造一些“性理论”,是“对”和“错”的混合物。因此,幼儿的性问题,家长要给予及时的解答和指导。

近年的研究发现,由于营养过剩导致生理早熟,而信息传播造成了心理早熟,因此我们青少年的性成熟比10年前普遍提前1年时间。但是由于性教育的滞后导致性无知,青少年到了青春期产生了许多性困惑,甚至出现性犯罪的情况。所以,家长有必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

对幼儿进行性教育,家长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掌握好幼儿性教育的时机。

国外的性学家主张从零岁开始进行性教育,指出5岁前是性教育的一个关键期,这与弗洛伊德的思想是一致的。5岁前是幼儿进行“性探索”和创造“性理论”的时期。幼儿对任何新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所以幼儿自然会注意到男性与女性生理上的差异,并由此开始进行“性探索”。当幼儿偶尔从电视上听到“强奸”一词时,他就会问父母“什么是强奸”,他并不认为这是下流问题,这只是他的求知行为。这时候,父母应该抓住机会,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话来回答他们的问题。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要随时随地解答幼儿提出的性问题。父母应该抓住5岁前的关键期,对幼儿实施事半功倍的教育。

二是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幼儿的性好奇和性活动是自然发生的一种本能,所以家长要正面回答幼儿的性问题。当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时,妈妈一定要给予正确的解释。幼儿的性问题是他们求知问题的一部分,所以,幼儿的性教育应该渗透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在幼儿5岁之前,父母可以利用与幼儿一起洗澡的机会,教给幼儿各种性器官的名称,而不要使用让人联想到污秽和不洁的字眼来称呼性器官,并教给幼儿性器官的清洁方法。这样,让幼儿在极其自然的情况下,了解男女两性的生理特征,消除对两性差异的神秘感,家长还可以收集幼儿从小到大的照片,让幼儿通过照片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采用聊天的方式,自然地解答幼儿的各种性疑惑。此外,家长对幼儿的性教育,应该贯穿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如教会幼儿正确使用手纸、擦屁股、对身体清洁的方法,这些属于性生理教育的内容。

三是培养科学的性态度。

5岁前的幼儿处于性探索时期,他们的“性理论”不是完全正确的,因此需要家长的科学教育。成人对性的态度会影响幼儿对性的看法。如果父母认为性是肮脏、下流的,对幼儿提出的性问题,不但不能正确回答,而且还要加以斥责,幼儿就会认为性是不洁,产生对性的厌恶感和神秘感。父母如果认为性是自然的、美好的,能正面回答幼儿的性问题,并坦诚地与幼儿讨论,幼儿就能科学地了解“性”,并消除对性的神秘感。在科学地了解“性”的基础上,幼儿才能形成健康的性态度。

四是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

家长应该注意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的培养。儿童心理专家认为,5岁以前是儿童身份的确立和性角色的培养时期。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幼儿进行符合他自己性别的身份体验。家长给不同性别的幼儿取的名字、穿的衣服、做的打扮、买的玩具、玩的游戏等都会对儿童确立自己的性别角色产生影响。这些也是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最初的性教育。如果男孩子喜欢女孩的打扮,家长就要着手进行早期干预,纠正幼儿的“性逆转”现象。如果一个幼儿喜欢持续穿戴异性的衣物,经常表现出异性的仪表、声调,这就需要父母采取措施改变幼儿的变态行为。

研究表明,父母错误的性别角色教育有可能会影响幼儿成人后的性意向。例如一些人的同性恋倾向,其根源很可能来自早期经验。所以,对于年幼的孩子,为了确立与生理性别一致的性别角色,父母不能依自己的意愿做与幼儿真实性别相违背的事。例如,不能认为好玩就给男孩子做女孩打扮,也不能把女孩当成男孩教养,这些都不利于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

家长用正面语言教育孩子比负面语言更有效


第一部分:家长,负面语言的狂热爱好者

心理学里常常谈到两个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思想,潜意识却是我们无法触摸的,通常情况下,心理学认为潜意识才是控制你长期行为的根本,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有命运这回事儿,那就是潜意识了。

这样来看,语言本身就是意识的化身,而其背后的秘密却是我们的潜意识一直在解读的,这就是重点。

孩子端一杯水,很多人会提醒:“当心,别洒了!”

孩子写作业磨蹭,很多家长会说:“快点写,再磨蹭十点之前又睡不成觉!”

这些语言几乎构成了我们养育孩子的日常。大多数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些都是负面语言,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负面语言的狂热爱好者。似乎提醒即将发生的坏事就是我们的天职,我们不提醒就是没尽责。可是有家长疑惑了,不这么说怎么说呀?大家不都是这么说的吗?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问题出在家长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喜欢用负面的语言。这些否定性的语言给孩子传递的是什么信息呢?一是告诉孩子:你是不对的,你是错的,你不应该这样的,你是不听话的等等,用的是批评、指责、命令等一类的负面语言来教育孩子。如果我们家长用负面的语言多了,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造成孩子不听话;二是只阻止孩子的行为,让孩子记住了“不要”做什么,而没有从正面告诉孩子建设性的意见,即你该做什么,你能做什么。其实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什么”比“你不可以做什么”更有效果。

一种话可以有两种表达。如要让孩子愉快做事,最好要用正面的语言说,而不要用负面的语言说。因为孩子也和成人一样,不希望老是被否定、被指责。只是我们的传统的教育思维习惯,导致我们一不小心就说容易说出负面的语言。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

孩子端一碗水,你说:“好好端,慢慢走,嗯,端的挺稳呀!”

孩子写作业慢,你说:“我们要抓紧喽,提高效率,然后我们就可以去……”

孩子听到了会不会也会很积极、兴奋呢?这就是正面语言。

这个道理并不难懂,但很多家长都觉得很难做到。这是因为我们很多时候还分不清哪些是正面语言。改变语言习惯需要持续的练习,不能指望一蹴而就。有时家长看到了正面语言的说法,意识到了,可能记住一下午一晚上,但是过几天就忘了,又滑回旧的语言习惯里。

那么怎么避免“祸”从口出呢?可事先来作一种句式的练习,然后在生活中尝试着运用正面、积极的说话方式:

“清晨早起的话,心情会很好的!”

“认真工整地写字,慢慢地字就会越写越漂亮哦!”

“把被子叠整齐的话,心情就会很好呢!”

“如果是某某,就一定能行的!对吧?”

“在别人说之前就把事情做好,这样更棒,对吗?”

“脱下袜子后马上放进洗衣机,妈妈就会轻松许多呢!”

“要渐渐地减少你玩电视游戏的时间哦!”

请试着与之前所使用的说话方式进行比较。虽然是相同的内容,但是转换了一种说法,听者的感觉就会大不相同。

第二部分:少理睬问题,多扶持正气

传统的中医理论中有这么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我们看到,对于治病的高手来说,控制住局势或许只需用三分力,而找到真正根源,去扶正气,这大概要用七分力。我们对待孩子也是一样,出了点问题,不必惊慌,不必太围着问题转,要着眼于基本建设,想想可以在哪方面多做点“扶正”的事情。少理睬问题,多扶持正气。

比如:

孩子不想写作业,我们要想的不是怎样去催促威逼利诱,而是教给时间管理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孩子做什么都磨蹭,我们要想办法给他有趣的事情让他盼着,要让他对生活有奔头;

孩子胆小不爱交往,我们要在平时树立自信上下功夫,同时教给他交往技巧,多提供交往机会;

孩子脾气大爱哭闹,我们了解孩子的敏感期,要改善自己和家人的说话态度,多陪伴多共情,用故事游戏等方式帮他处理情绪;

孩子看电视控制不住,我们要给他提供比看电视更有趣的活动,同时自己少看做表率;

孩子经常撒谎,我们要改善管教方式,让孩子不害怕错误,同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延缓不太合理的需求;

孩子任性、叛逆,我们要平时多跟孩子沟通分享共情、少评判;

孩子太黏人,我们要给他安全感,少一些不可预知的离开,平时高质量陪伴,多给他空间;

孩子不讲理,我们要多关照他的情绪,同时自己变成孩子,想想他的理是什么,慢慢让他说出自己的感觉和想法;

孩子总跟小朋友打架,我们在家是否太以他为中心?是否处处满足?我们是否教给他社交技巧?是否培养过同理心;

孩子不爱学习,我们要给他学习动机、给他典范,我们做了哪些让他看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的事情?我们是否想了办法让学习过程更有趣;孩子受坏朋友影响,我们要想办法给孩子价值感、归属感……

孩子的每一个问题,我们都可以暂时忽略问题,去做正面的建设。围着问题转,你就会越来越焦虑,就没时间也没心思去建设了,问题就越来越多。要坚信,教育孩子,时间和机会永远充足,什么时候建设都不晚。

“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古语“隐恶扬善”这个道理和现代的积极心理学以及超心理学的一些说法很有契合之处。现在很多人认为这只是道德教化不能去做,归根到底还是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把它当作某种真实存在的规律。但实际上,无论是教育孩子还是日常生活,都需要我们多一些“隐恶扬善”的态度。最终,受益人将是你的孩子、你的家人,还有你自己!

教育孩子,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就在你这一转念之间!

并且,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育儿知识: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呢?


表扬好行为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表扬也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呢?

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其实,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习惯和惊天动地的成绩就是由这些“简单”的行为累积成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年龄愈小表扬愈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

表扬要及时

对应表扬的行为,父母要及时表扬。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表扬要具体

表扬的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地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

表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见过程

孩子常“好心”办“坏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饭后,自己去涮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评,孩子也许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长冷静下来说:“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厨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不仅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帮你去干其它家务。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再帮他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表扬最好在良好行为之后进行,而不是事先许诺,从而增强儿童良好行为发生的自觉性。

趣味法识数字更有效


然儿小些时候,对数字不是特别敏感,很多数字贴在墙上,从头往后顺着说他准确无误。一旦从中间单独挑一个,或者让他数一数什么东西具体有多少个,小家伙则会伸着小指头一一数完,然后乱说一气!那个时候,我和然儿爸曾在背地里讨论过,小家伙在识字方面已经做的相当不错,对颜色上也比先前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对数字的迟钝却让我们感到有些头疼。

还记得讨论后的第二天,然儿坐在沙发上玩,然儿爸单独挑出数字来问然儿,然儿依旧乱说一气。然儿爸非常严厉的对然儿说:“你看人家别的小朋友这么大了谁还不会认数字啊?你看人家嘉乐、千千都会了!我限你两天内把这些都认会,再考你的时候要不会,看我不收拾你!”然儿有些莫名其妙的看了看爸爸。我赶紧把然儿拉过来,对爸爸使了使眼色。因为我知道,这种把学习当成任务和压力丢给孩子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当天晚上,我们谁也没再提认数字的事儿!

又过了一天,晚饭后,我拿出我买的数字拼图,又用那种近乎于发现新大陆的惊讶语气对然儿说:“我有个好主意,我们比赛吧?”然儿问:“比什么?”我说:“这上面不是有好多数字吗?妈妈说一个我们一起找一个,看谁找的快!谁要赢了,输的就得亲他一口!”然儿高兴的答:“好!”比赛开始了,我从最简单的1开始,然后装作自己笨笨的找不到的样子,伸着手指在上面吃力的找啊找,然儿竟然比我先找到了,对我喊到:“1在这,我都找到了,你都不会吧?哈哈!”我说:“是啊,妈妈现在还不如你呢,你得让着妈妈啊!”碰到他确实不会的,就该轮到我出手了,看他转来转去找不到,这个时候再告诉他正确答案,想必这样的印象会更深刻吧!

然儿现在有时候也是个小电视迷,每天晚饭后都会叫着要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全运向前冲》也是他喜爱的节目。起初,大人懒得动弹就让他帮着按遥控器,渐渐的竟然有意外收获,然儿现在通过按电视节目选频道,已经不光能单独认识这些数字,而且十位数以上的,他也知道先按几再按几,而后组合成我们想要的数字频道了!

前段日子,然儿指着一些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准确无误的告诉我这些都是几和几,又经常数着一堆东西告诉我们这是几个,我还着实有些惊喜。虽然不是什么特别值得炫耀的地方,但然儿没有在强迫中完成这些数字的学习,边玩边学,虽然结果都是一样的,但这样的学习过程相信带给孩子的回忆也定是美好的!以后再面对类似的学习,不会产生厌恶和恐惧,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收获!

所以,对于孩子的成长,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急于求成”,但也不能“自暴自弃”,每个孩子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自己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妈妈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来一点点的发掘他、诱导他、启发他,做孩子忠实的欣赏者和坚强的后盾,让每个孩子都可以在快乐中成长,在愉悦的氛围中认知这个世界!

喜欢《家长怎样进行感恩教育更有效》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怎样教育孩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表扬好的行为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表扬也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呢?希望下面的观点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2020-12-04 阅读全文
  • 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 这些年来,赞赏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同,作为家长,我们已经意识到应多表扬、多鼓励孩子,但发现这样做收效甚微,我们的表扬是否不得法?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表扬好的行为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表扬也是一...
    2021-10-06 阅读全文
  • 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成功教育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大成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但实际生活中父母们的希望并不一定成为现实,因为,有的父母并没有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体现出足以使希望变成现实的技巧和能力。那么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2020-10-12 阅读全文
  • 家长怎样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你是怎样生我的?”幼儿常常会向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幼儿对两性的差异也充满了好奇。女孩想知道为什么男孩可以站着撒尿,男孩想知道为什么邻家小妹妹身上总比自己少了点什么。细心的父...
    2022-04-11 阅读全文
  • 家长用正面语言教育孩子比负面语言更有效 第一部分:家长,负面语言的狂热爱好者 心理学里常常谈到两个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思想,潜意识却是我们无法触摸的,通常情况下,心理学认为潜意识才是控制你长期行为的根本,也就是说,如果真...
    2021-01-07 阅读全文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表扬好的行为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表扬也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呢?希望下面的观点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2020-12-04 阅读全文

这些年来,赞赏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同,作为家长,我们已经意识到应多表扬、多鼓励孩子,但发现这样做收效甚微,我们的表扬是否不得法?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表扬好的行为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表扬也是一...

2021-10-06 阅读全文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大成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但实际生活中父母们的希望并不一定成为现实,因为,有的父母并没有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体现出足以使希望变成现实的技巧和能力。那么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2020-10-12 阅读全文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你是怎样生我的?”幼儿常常会向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幼儿对两性的差异也充满了好奇。女孩想知道为什么男孩可以站着撒尿,男孩想知道为什么邻家小妹妹身上总比自己少了点什么。细心的父...

2022-04-11 阅读全文

第一部分:家长,负面语言的狂热爱好者 心理学里常常谈到两个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思想,潜意识却是我们无法触摸的,通常情况下,心理学认为潜意识才是控制你长期行为的根本,也就是说,如果真...

2021-01-0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