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小虫子的互动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奇与快乐
发布时间:2021-04-07 幼师爱与责任的演讲稿 关于与家人过节的幼儿园说课稿 快乐的幼儿园教案星期三的餐后活动安排的是散步。我带着孩子们从自班门口出发在校园内漫步。孩子们边走边自由交谈着,由于这天温度较高,孩子们额头上都已冒出了汗水。我就带领孩子们来到了两棵大树下进行歇凉。孩子们看到附近有一些塑料“长板凳”就自主地与同伴搬了过来坐下来休息。
我们都知道,孩子们是不等闲的,他们开始自主活动了,地上飘落下来的叶子和枯树枝被他们吸引住了。只见孩子们随手拿起现有的天然材料做起烧烤来了。他们用枯树枝做串棒,树叶做烧烤料,选好材料后就开始有模有样地做起烧烤来了。他们有的做了烤鱼串,有的做了烤肉串,有的做了香饼串玩了起来……,他们的想象力真的出乎我的意料,我暗暗为他们鼓掌。还有的孩子用枯树枝在地上挖洞,不知要玩什么游戏。
正在这时,有几个男孩突然发现了一只一动也不动的小甲虫正爬在大树上休息呢。这么小的小不点儿也逃不过孩子们的眼球,他们的观察力也真是超凡的,这时,辰辰也加入了观察虫虫的行列,他一看见这个小不点儿就拍着小手尖叫了:“哇,虫子,小虫子。”旁边的洲洲忙阻止他:“不许大声叫,小虫子会被你吓跑的。”霞霞点着头帮洲洲说话:“是的,小虫子还在睡觉,不要吵醒它。”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交谈着。不一会儿又引来了许多孩子,他们都抬头张望那只虫子,可趣的是那虫子像似听见了孩子们的喊声,它开始与孩子们互动起来,一会儿往上爬,一会儿往树后爬,像似与这群可爱的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小虫子又往上爬了,几个调皮的孩子就捡起地上的枯树枝拼命地喊:“小虫子,不要爬上去了,快下来,你再爬上去,我们就看不到你了。”这群孩子真的很有趣,他们竟把这小虫子看成了有思维有灵感的小动物了。我随即就把那有意思的镜头用手机拍了下来。
今天的餐后活动,孩子们是在自由宽松的情况下进行的。他们在看一看、聊一聊、玩一玩中了解树叶、树枝的再利用,在与小虫子的互动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奇与快乐。
孩子们的世界是最丰富、最富有想象力的,他们的心又是最纯真的。从平时的观察中还让我发现,他们会把一片不起眼的叶子想象成烧烤料想象成小虫子的被单、小船等,甚至还把树叶想象成树妈妈的孩子,帮助它们去找妈妈…。由此可见,大自然真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在今天的餐后散步中让孩子们发现了大自然的奥妙,同时也带给他们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在模拟的场景中得到了活动的喜悦
早晨来园请幼儿吃好早饭后,我们就给他们自主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选取所喜欢的玩具,进行玩具一刻时间。欣怡是我们班上一个不爱讲话,和小朋友也缺少沟通,老师去跟她交流的时候,她也扭扭捏捏不说话,不愿意开口。这天,和平时一样,欣怡小朋友早早来园,吃完早饭后,只见她快快的跑到建构区,搬起要玩的玩具就回自己的位置了。我刚想走过去与她交流的时候,只听见她一个人在那自言自语“卖包了,卖包了,你们快来买啊……”我心里一嘀咕,小家伙平时跟她说话,都不愿开口,今天怎么自己在那说开了,“你卖的“包”多少钱一个啊?”接着她的话题,我反问过去,原以为她不再开口回话,没想到她主动与我交流起来,“一块钱一个。”“这么贵啊
,能不能便宜点?”这时她拿起了另外一个用积木拼好的“包”,““这个可以便宜点。”“那多少钱啊?”“五块钱卖给你了。”“能不能再便宜点啊?”“不能便宜了,已经是最便宜的了。”“真的不能便宜了!”当我看向小家伙的时候,她还朝我很肯定的眼神,重复了这样一句话,由衷的感觉,孩子是如此的天真。
看到欣怡在活动中能主动讲话,在当我进入她的活动世界的时候,她也能坦然接受我,并愿意与我进行交流,我很开心,因为这与我平时看到她的情况完全不同,“生活即教育”,在整个活动中,宝宝参照了平时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了现场模拟,足以证明幼儿时期的孩子的模仿性是很强的,她以平时的生活经验为活动的载体,带入自身的玩具活动情境中,充分运用自身的想象力,用三角形的多个积木拼搭成一个正方形,貌似包的外形特征,在当我参与她所组织的买卖活动时,她能利用生活中所闻的经验与我进行简短的对话交流,虽然孩子对价格的概念是很模糊的,毕竟在她这个年龄段,也未能正确区分一块钱与五块钱的概念,但在还价的过程中,孩子亲身体会到了所见的场景,在模拟的场景中同样得到了活动的喜悦,充分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意想不到的收获(跳房子游戏)
意想不到的收获
“跳房子”是我园的经典游戏之一,但现在看好像是多余的,孩子们每天从“方格子”上走过,却难得见有一个孩子在上面跳来跳去。原来孩子们早就对此活动产生厌倦,失去了新鲜感。
今天,在幼儿园的晨练环节中,为了再一次激发幼儿对“跳房子”活动的兴趣,我对此游戏增加了新的评价方法。规则如下:1、每个方格无论单、双脚跳,只能是跳一次;2、不准踩线;3、每出现一处错误扣五分;4、准确完整完成得100分。每个孩子跳完后,我会根据每个孩子的表现口头打分。
活动开始了,我先吩咐孩子们试跳一次,做热身活动,接下来游戏正式开始。第一个上场的是身材矮小的徐昌杰,只见他像小兔子一样灵活,一蹦一跳顺利完成。“徐昌杰100分,徐长轩90分,耿亚蕊80分,徐向宁100分……”孩子们激情参与,一个接着一个跳,我也及时赋予了相应的分数。游戏一结束,我便很认真地口头统计100分的有谁,95分有谁,90分的有谁……每个孩子都必须统计到。孩子们兴奋极了,互相议论着:有的说应该跳的再慢些,有的说要看准了再跳,还有的说我要好好练习,争取下次100分……
第二遍游戏开始了,孩子们参与兴趣高涨,那结果就不用说了,游戏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结束。
看到孩子们意犹未尽,我想:此游戏并不枯燥,也没有过时,只是我们当老师的缺少发现罢了。简单的一个游戏,改变一下玩法,变换一下评价方式,就能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迟到的快乐
每天离园时,总有几个孩子爱拿着粉笔在黑板上模仿老师的样子写字、画画。当被我发现时,他们就立即放下粉笔,好像做了错事一样迅速“逃离”现场。对于孩子们的这种调皮举动,我往往一笑置之,并不在意。
这天晨间活动时,我发现浩浩和乐乐又偷偷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五角星。这两个“捣蛋鬼”不参加我安排的活动,还将干净的黑板画得乱七八糟。就在我准备向他们“发火”时,眼前忽然闪现出孩子们平时离园前,在黑板上画画时被我发现后的那种既充满渴望又胆怯的眼神。这一曾经被我忽略的眼神此时触动了我,既然他们都喜欢在黑板上画画,我何不趁势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组织一次活动呢?“快看,浩浩和乐乐画的五角星真好看,你们也想试试吗?”“噢,太好了”“何老师万岁!”孩子们欢呼雀跃,一拥而上。
随着来园的孩子越来越多,一块黑板已经容纳不下他们的“大作”。看着教室里干净的地板,我灵机一动,干脆让孩子们“转移阵地”,将“战场”从黑板转移到地板。孩子们很快地就找到了各自的“领地”,投入地画了起来晨晨画了一座比人还要高的房子,天天画了五棵大树,明明画了一辆很大的汽车地板上的作品使孩子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骏骏说“我今天可开心了,我要把我画的鲜花送给何老师。”思成说“我画的小汽车可以带小朋友到瘦西湖玩。”连一向寡言少语的思思也兴奋地说-“我今天很快乐,我画了一座很大的房子想送给阳阳。”
由此,我想到,孩子们所要的快乐其实很简单,他们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也有选择的自由,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还要能够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想法。我庆幸这一次我读懂了孩子,理解了孩子,也让我体验到了这“迟到的快乐”,体会到了教育的魅力。
和孩子在一起还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天真
和孩子接触久了,自己也似乎回到了童年,看着一张张天真无暇的脸,只觉得每一天我都很快乐。停止哭泣的孩子们,脸上露出了一种成熟的表情,那是他们在慢慢改变,慢慢成长,原本陌生且哭花的小脸如今已满载着笑容,似绽放的鲜花般迷人。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幼儿则是未来的花朵,在园丁的灌溉下,花朵一天天地在成长,正如现在的我们。记忆是一种好东西,它就是一部记录过去的时光机,将我们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统统收藏了起来。孩子们都在一天天的变化,在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出过去的他们和现在的他们,这种变化让我有一种欣慰的感觉。
十一放假前,我总感觉我们班的幼儿似乎还没有适应新的生活,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小朋友,都不是很在意,反而让我觉得他们的警惕性怎么那么好,每个人都好像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现在的他们和以前完全变了一个样,每天他们都会和小朋友分享着玩玩具,会端着小椅子坐在一起聊天,吃饭时会帮老师分调羹,起床时会叫着小朋友的名字让他们起床……种种事情都让我感到很开心,孩子们的变化就是给我们最好的安慰。前两个星期,突然有一个孩子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爱你!”刹那间,我既惊讶又高兴,我对他说:“老师也爱你。”旁边的小朋友也都跑过来抱着我说:老师,我爱你!虽然孩子们还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或许在他们的脑海里,老师对我好这就是爱,这也就是他们对爱的理解,但是能从他们的口中说出来,让老师知道,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改变。这段时间常有幼儿跑过来拉住老师的手和老师说话、聊天,还会在你不注意的时候从背后抱住你,渐渐地我们的感情越来越融洽了,成了好朋友。
孩子们的思想是很单纯很天真的,教师就像是在一张白纸上编制美好的蓝图,在这过程中我们共同经历了很多的酸甜苦辣,但是我们真的都很开心!
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识字
-->
幼儿期原本是人的主体性初步确定的时期,在正常情况下,儿童主体性的各个方面的品质已经萌芽,甚至十分活跃。其主要表现在:他们什么多想知道,什么多想尝试,什么多要关心,什么多要参与。他们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自己充满信心。近年来,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随时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在非注意状态下,儿童也可能对环境信息保持敏感,并逐步主动学习获得大量知识、规则与行为方式、技能。因此,在丰富多采的环境中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幼儿心理能力的发展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我们在开展科学识字活动以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汉字。
一、利用壁面装饰,诱导幼儿主动识字。
我国儿科专家鲍秀兰教授曾经说过: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接受外界刺激的敏感期。良好的育儿刺激和早期教育能使孩子有一个丰富的良好环境。在此环境中接受视、听、触觉等各种刺激,对幼儿大脑的影响有着重要作用。幼儿入园后,接触最多的环境是活动室,如何发挥这一环境的教育功能呢?我们充分利用壁面装饰来诱导幼儿主动识字,这主要是因为墙饰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审美性,也是幼儿最感兴趣的,能给幼儿美的感受、艺术的熏陶。所以我们结合墙壁装饰,布置了一些字卡字条,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欣赏了画面,习得了汉字。如:我将每个幼儿设计的树叶贴在墙上作为评比栏,宾在上面写上幼儿姓名。幼儿在给自己贴红花、与同伴交谈、比较谁的花多的时空中,无意间认识了同伴的姓名。在主题墙的创设中,我们结合主题内容,与幼儿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并呈现在主题墙中。我们主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呈现,幼儿在观察同时,也会主动去释读图片下的文字,从而自主获得相关知识。
二、利用菜谱,引发幼儿主动识字。
汉字认知的“复脑效应”的实验中指出汉字的表意性,方块形正适合于幼儿脑右半皮层发育比左侧快的特点,为此,我们利用幼儿自然记忆较强的认知特点,让幼儿在进餐的环境中认识了一些菜谱中的常见的汉字。活动开始时,我们每天把菜谱写在白纸上,在老师给幼儿分菜时,让幼儿看看盆中的菜,再看看菜谱,并通过品尝菜的味道来记住菜谱,进行识字活动。这样反复多次后,再进行第二步。我们利用孩子好奇性强,在进餐前就想知道今天吃什么菜的心理,让幼儿先看菜谱,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当幼儿看到某些已经吃过的菜的名字时,就会立即读出菜名。当幼儿说不出时,我在利用该菜的味道、形状、颜色等特征,提醒幼儿回忆或直接出示盆中的菜,帮助幼儿记忆。这样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通过自然记忆,轻松的认识了一些菜名中的汉字。
三、利用大自然,激发幼儿主动识字。
大自然物象奇幻:风、云、雨、草、木、鸟、兽、虫对幼儿来说这是一个多么神奇而充满诱惑的自然界,特别是我们农村孩子,一推门就能感受到这浓浓的自然气息,是大自然首先给了这些孩子灵气和学习冲动,陶行知在他的“六大解放”中讲到:“要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获取知识,扩大眼界,激发创造灵感。”所以我们经常组织孩子去欣赏周围大自然的景色,草木茂盛时领他们去踏肃,放风筝,在田间野火,认识各种小虫,小动物,并把他们带入幼儿园进行识字活动,如:小昆虫联演会,在给昆虫标本下贴上相应的汉字,并进行认读;《庆丰收》活动中认识各种农作物:小麦、蚕豆、油菜等。
四、利用区域游戏,促进幼儿主动识字。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特别是区域自选游戏,更能发挥幼儿的主体性、积极性。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将汉字教育渗透到区域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轻松愉快的主动习得汉字。如:幼儿在参观游戏区角时,通过老师的引导发现并认识了“贝贝家”、“银行”、“蓝猫图书馆”、“家乐福超市”、“华庄医院”等区域;当他们想到区域游戏时,就可以到相应的游戏区佩带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牌,“妈妈”、“爸爸”、“经理”、“医生”、“营业员”、“建筑师”、“服务员”等进行游戏;当幼儿想到菜场、超市购物时,必须先到银行提取写有“元”、“角”的钱币,走进“菜场”、“超市”就能购买一些“汉字商品”(商品外形上写上相应的汉字名称),游戏在快乐的进行,汉字的学习和巩固也在无意中完成。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幼儿具有拥有环境的权利。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有利环境,通过幼儿视、听、触手感官对幼儿的大脑皮层进行有意刺激,让幼儿在优化的环境中自主的探索着,享受着快乐,体验着成功,教师在活动中成为幼儿工作的伙伴和引导者,幼儿的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六一”排练中所想到的
最近几天,各班都在忙碌着排练“六一”的节目,可以说每位老师都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从选材、选人、购买服饰、排练,样样都要我们用十二分的细心才可能完成。在近几天的忙碌中,在家长工作这一块有一点心得体会,想与大家交流一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站在表演的舞台上,即使只是呆呆地站在台上,他们都能兴奋半天,但由于节目性质的关系,一个有质量的舞蹈是不可能全班上的,因此肯定会有一些孩子落选,如何让落选的孩子及家长也没有遗憾,使我们首先要做的,我的做法是:第一天,全班的孩子全都一起学几个基本动作,然后请他们回家练习,当然要告知家长,第二天进行检查,动作协调者过第一关;然后根据孩子们动作的质量确定入选名单及后备者名单,给后备的孩子再一次机会,当天晚上回家练习,当然也要告知家长。第三天,对后备幼儿进行选拔,确定最终名单。对于落选的孩子,教师要仔细分析原因,以家长容易接受的方式与之交流,比如说:“你的孩子很聪明,但是动作上好像有点欠缺。”“他身体不太好,我怕跳舞太累,他会吃不消。”“孩子好像胆子有点小,不太愿意跳,要不我们先让他每周参加班级的表演活动吧,等他胆子大一点了,我们再让他上!”诸如此类。
还有一点我觉得教师应该坐在前面,那就是在挑选孩子之前就应该明确地告知家长,为了演出质量,服装需要统一购买,费用要自理,而且要写出大概需要多少费用,记住要多写一点,千万不要少写了,然后请家长自愿报名。否则等你选好人以后家长有一大堆意见你就麻烦了,要坐在前面。服装可以由教师自己在淘宝网上挑选(淘宝网上服装款式多,尺码齐全,而且又便宜,而且对于演出服装的类型,教师是最清楚的),在挑选好后可以将网址发给家委会的成员,请他们代劳购买,最好不要由教师出面,以免今后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一点就是要事先跟家长打招呼,跳舞比较累,要让孩子们学会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同时提醒家长,孩子回家后要补充营养,而且要早点休息。教师在排练的时候也要注意让孩子们劳逸结合,并且一定要多喝水。
当然与家长的个别交流也比较重要,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仅可以让家长感受到你的用心,同时也可以请他们成为我们的助手。
这只是我所想到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吧!
餐前点名,得到快乐
为了发展小班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本学期我用了另一种点名法:每日一句话.即根据主题活动内容或某件事或情感等,进行有主题`有内容的点名活动.
比如今天,我们进行了有关"手"的话题.以:"我的小手今天学会了什么本领,我最开心的是什么?"点名卡出现名字的孩子,自己上台大声说:"我的小手会跳舞,我最开心!"
"我的小手学会了捏葫芦娃,我最开心!"
"我的小手学会了拍皮球,我最开心!"
......
现在我班的点名活动,孩子们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到"或"我是***"了.经过尝试,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在轮到他的名字时,他都敢于上台说,虽然语句可能不连贯,声音有些小,但有这种勇气已经向成功迈出了一步!
我想:创设一个让孩子想说,敢说,会说的语言环境是很重要的.我想继续尝试,继续创设,继续让他们体验,使他们逐渐体验想说-敢说-会说的过程,从而得到"说"的快乐,得到"听"的习惯.
我和孩子们在情境中与孩子快乐的游戏
在本学年校本研训中,引起我注意的是:引起我注意的是教学技能比赛。我参加了是户外游戏的比赛,选用了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小青蛙。通过创设情境小青蛙学本领,小青蛙捉害虫,我和孩子们在情境中与孩子快乐的游戏。幼儿园的孩子年龄比较小,教师一定要创设各种情境中让孩子轻松的学习各种本领。
让我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一次活动,给你以后的工作带来什么启示?
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一次活动是郑兰等三位老师把去上海参加区域游戏培训的情况以及感悟介绍给大家。
我是三位老师中的一位,在上海5天,听了名师徐则民、华爱华等的报告,还参观了许多的幼儿园,看到了上海幼儿园的个别化学习的情况。回到幼儿园后,进行了总结,并把看到的拍成照片、加上自己的一些感悟介绍给同事们。回来以后,我对班级里的区域活动做了一些调整,为孩子准备了更多、更适合、更喜欢玩的材料,还把各个区域的活动空间放大了,让孩子有更大的空间,更好的玩。
在何时?何地?何种方法的研训中?我还需进一步消化的内容。
对艺术作品“猫之二重唱”的赏析和艺术教育游戏联想这个活动,我还需进一步消化。
一开始我觉得这种活动队幼儿园中的孩子来说太难了,不适合学习。后来通过研讨,发现这种活动只要选取其中适合孩子的内容,是可以进行的。所以说要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在教学中你遇到的最大困惑是什么?你希望幼儿园和教研组开展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研训活动?
现在的带班形式有了很大的改变,重点不再是集体教学,而是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区域活动的创设和指导对我来说很难,希望通过幼儿园和教研组的学习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还有就是户外活动时的安全问题,也是我带班中遇到的比较困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