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长粗暴行为易使孩子焦虑

发布时间:2021-04-06

幼儿行为故事。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家长粗暴行为易使孩子焦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当孩子哭闹或顽皮时,为了让孩子尽快安静下来,父母们搬出了杀手锏:“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看见别的小朋友在玩新的汽车,家长却一句简单的“不行!”拒绝孩子的要求……

心理专家指出,家长在教育孩子粗暴的拒绝容易导致孩子的焦虑。

教育时应将正确行为说具体,恐吓不能让孩子知道错在哪,而且损害孩子和妈妈的亲密关系,导致母亲的要求越来越没用。

另外,父母经常争吵也会让孩子焦虑和沮丧,例如会渐渐讨厌自己的父母、害怕自己的家庭。孩子还可能因为被父母灌输了相互憎恨的情绪,对孩子造成了“心理创伤”,这样的焦虑往往直接毁掉一个孩子的未来。

家长如何为自己的行为亡羊补牢?可以试试以下办法:

1.先让孩子说出感受和想法,不能评价,不能批判。

2.保持身体空间距离的接近,比如蹲下身子说话,避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

3.保持与孩子肢体的接触,最好加以抚摸或者拥抱,微笑的表情配合温柔的语气。

4.说话要简洁,因为人焦虑时是“烦躁不安”的,对外界的信息吸收力会降低很多。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父母爱唠叨,孩子易焦虑


核心提示:心理专家认为,唠叨与人的生理状况有关。年长之后,神经系统的自控能力降低。不但想到什么就得说出什么,甚至即使周围没有人也会唠叨不停。大多数唠叨指向的是一种心理问题。爱唠叨的人通常缺乏自制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因此把自己感受到的心理压力通过唠叨这种方式发泄出来或者转嫁给别人。

今年读四年级的男孩大军在母亲的陪同下到心理咨询中心看病。心理师在聊天后发现,大军的母亲特别爱唠叨,在诊疗室她就没有停止过说话。据大军说,相同的话母亲每天会重复几十遍,不厌其烦。因为母亲的唠叨,大军的父母关系并不好,大军的父亲经常在外面喝得醉醺醺的才回来。看到丈夫喝醉酒,大军的母亲就开始数落起来,有时候能说几个小时。因为受不了母亲从早到晚的唠叨,从今年暑假开始,大军就整日沉迷于打游戏,不愿意回家。开学后还经常逃学,与同学打架。

孩子焦虑父母爱唠叨是主因

没有办法,大军的母亲只好带他来做心理咨询。医生诊断,大军患上的是焦虑症,而母亲的唠叨是儿子发病的主要原因。

心理专家认为,唠叨与人的生理状况有关。年长之后,神经系统的自控能力降低。不但想到什么就得说出什么,甚至即使周围没有人也会唠叨不停。大多数唠叨指向的是一种心理问题。爱唠叨的人通常缺乏自制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因此把自己感受到的心理压力通过唠叨这种方式发泄出来或者转嫁给别人。

爱唠叨的家长还面临着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他们不知道怎样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他们往往沉浸于表达自我感受,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比如说,看到孩子在看动画片,不去做家庭作业,父母就会反复对孩子说“快去做作业”。其实孩子早就说过,“看完这一集后就去做作业”,但因为父母不停地唠叨,孩子就生出了厌烦心理,甚至故意不做作业了。

当孩子犯错时,有的父母不能做到就事论事,而是喜欢翻旧账,把此前孩子做错的许多事都拿出来说并唠叨不停,结果让孩子产生了抵触心理。其实,孩子犯一些错是正常的,孩子就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对于孩子犯的错,父母应当一事一议,不能乱说一通,更不能反复去唠叨。

在孩子身体发育的阶段,有些事情会特别容易激发孩子的不良心理反应,唠叨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在唠叨中,孩子会产生很多心理疾病。要么在唠叨中沉默,变得越来越孤僻自闭,要么在唠叨中和唠叨的父母一样,慢慢也变得唠叨起来。

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他们一心一意为孩子着想,大事小事都为孩子安排得妥妥帖帖。当孩子犯了错,他们反复劝说,也很累、很辛苦,但是孩子却往往不领情。这是因为听多了重复单调的话,孩子首先会产生心理疲惫感,进而产生厌倦逆反感,接着就是满不在乎。唠叨的正面效果微乎其微,而负面效果却可能呈几何倍数增长。

专家支招

父母爱唠叨,后果很严重。反正父母爱唠叨,什么事都要管,孩子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因而变得懒惰、散漫,没有责任感。在孩子年幼不懂事的时候,父母的唠叨会使其产生不自信、自尊感差等心理问题。父母唠叨过多,孩子就算听从父母的话了,也会在内心产生抵触或怨恨等负面情绪,让亲子关系受到破坏。

当宝贝行为粗暴时,家长该怎么做


场景一

那天天气晴朗,小区里的孩子们都在沙坑里玩沙子,羽煊一眼看上秋秋的新铲子,二话不说冲过去就抢在手里。秋秋来夺,羽煊一把把他推倒,接下来孩子哭、大人喊,一场混战……

场景二

别的小朋友不愿意和羽煊玩,妈咪也怕他闯祸,干脆在家自己玩吧!可稍不顺心他就发脾气,那天他喜爱的小汽车可能是没电了,怎么也不走,他举起来就摔,妈咪说了几句,他就踢妈咪两脚。

1.设定界限

孩子小时候难免和小朋友有肢体冲撞,不见得都是什么暴力倾向。所以,对于孩子之间偶尔的攻击行为,家长不必特别在意。如果不论大小“毛病”都要控制、惩罚,势必造成孩子的谨小慎微或逆反。但如果这类行为变成经常性侵犯行为,并带有报复性和恶意的时候,建议家长予以严教,不能护短。

2.讲究方法

如果孩子采取各种攻击性行为仅仅是为吸引你的注意,只要没有危险,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利用冷处理让他彻底受到冷落。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明白,他的这一招丝毫没有效果,那么他会考虑放弃。

3.创设良好的环境

针对孩子行为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可以为他创造一个有足够大的空间、足够多的玩具、书籍和其他娱乐器具的活动场所,让他有充裕的玩耍时间,感受良好的气氛,减少攻击性行为。对于攻击性强的孩子应尽可能避免刀枪等明显有攻击倾向的玩具。

4.增加体力运动

体力运动是发泄孩子旺盛精力的一个好方法。体力上的对抗和竞争虽说是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但它是在一定行为规范的框架下进行,特别强调规则性。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这样的对抗性游戏,激发他的拼搏精神,树立他的规则意识等。

5.减少不良视觉影响

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孩子,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所以父母对孩子看什么样的节目、书籍应该有所选择,要做到心中有数和正确辅导。

6.加强亲子沟通

每天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可以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情绪;通过讲故事、聊天等方式向孩子传授正确的方法。特别是2-3岁的孩子,缺乏关注就会采取攻击性行为。

7.教孩子宣泄情绪

对于孩子来说自控力较弱,烦恼、挫折、愤怒等情绪易于引起攻击性行为。适当的哭诉、发泄可以减轻他心中的不满,只要不以暴易暴、伤害他人就行。

8.帮助孩子学会正确交往

很多时候孩子可能是想和小朋友表示友好,但由于分寸没有掌握好,比如手比较重或不管别人愿意不愿意就生拉硬拽,这样就要劝他动作“温柔”一点,表示友好多用嘴巴说就可以了,不要用手去抓或推。

9.良性的心理暗示

有的小男孩会欺负小女孩,家长可以让他知道这不是男子汉应该做的事情。可以用男子汉的品格提醒他,“男子汉是不欺负人的”这样激励的话常常挺有用。另外,还可以尝试让孩子参与角色扮演游戏,让他分别扮演父母、老师、受攻击的小朋友等,引导孩子想象受害者在受到攻击后的感觉和心情,让孩子“感同身受”。

10.问清原委

经常听到孩子抱怨:“爸妈不讲理,什么都不问就怪我!”特别是在对孩子“制裁”之前,应该问问他为什么打架?为什么摔东西?如果原因在于周围的环境或父母和其他人的失误就不能一味地只责怪孩子。

开学购物提醒:东西太花哨易使孩子分心


作为小学新生家长,刚开完新生家长会的王女士变得忙碌起来。“老师布置了开学物品的准备工作,没想到,不仅铅笔指定型号,文具盒要保证功能单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临近开学,对于一些孩子即将上小学的家长来说,孩子上小学要做哪些准备是最关心的事情。“越朴素的文具用品,越合乎学校的要求!”她说。

新生家长很焦虑担心开学物品买不到,忙着提前准备

“我今天可得忙了,因为我要帮孩子包书皮!”南京游府西街新生家长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刚从学校领回了10本书本,老师要求全部包好,并且指定要用包书膜。“孩子要上小学了,我们家长比孩子要紧张。最近不是忙着给孩子买文具,就是要给孩子‘幼小衔接’。”刘女士说,学校已经开始了幼小衔接。老师要求家长要帮助孩子进入小学状态,并且还制定了“考核机制”。比如要求孩子按照标准姿势坐3分钟,锻炼孩子的握笔姿势;要帮助孩子学会阅读,要静静地看书半小时以上;要帮助孩子学写自己的名字,而且每天要有进步;要按时睡觉,8点半要上床。“昨天女儿9点钟上床,我给她打了两颗星,她都哭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南京大多数小学还没有召开小学新生家长会,不过很多准新生家长已经十分焦虑,忙着开学前的物品准备。“我已经把包书膜都买回来了。”“听说有的学校要买装杂物的大米桶?”……一位准新生家长有点担忧地告诉记者:“听说很多学校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担心买晚了买不到,要提前准备。”

记者帮你先打探:包书膜卖得火,白纸有些“落寞”

“这种包书膜贴的时候要仔细点,如果有小气泡就用针头挑一下。”昨日,记者来到游府西街小学附近“探店”。虽然是正午时分,但正对校门的一家小店已经开始陆陆续续“上生意”了,几名学生家长正围着店主学包书。

在这家几平米小店墙外贴着的一张白纸上写着“售:包书膜、包书纸、饭盒包”,店主韩阿姨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一年级新生必备的几样东西。正在购买包书膜的一位小男生告诉记者,自己是游小一(5)班的新生,今天主要是来买一副鞋套、5个橡皮筋和包书膜的。鞋套和包书膜的作用一目了然,那5个橡皮筋是做什么的呢?小男生告诉记者,数学课上会用到许多小木棍、小卡片等教学用具,橡皮筋原来是为了绑教学用具!

“我们是这周一刚开门的,不过进货的工作在上一周就开始了。每年新生要用什么,基本上都能从附近小区的邻居或是学校老师那打听来。”韩阿姨说,自己的这家小店已经开了十几年,每年一到开学前几天是最忙的,主要顾客就是一年级新生家长。记者看到,与包书膜和包书皮销售紧俏相比,在墙角的一大卷白纸显得有些“落寞”。“这些大白纸都是去年剩下来的,现在的学生都流行用透明书膜。”韩阿姨说,现在的家长不少都是75后,过去的挂历纸、大白纸包书方法已经“落伍”了,所以经营这样的文具小店,还要紧跟时代变化和学生需求。

老师支招开学准备:养成好习惯、调整作息时间很重要

究竟现在该怎么为孩子准备学习用品?南京北京东路小学沈小娴老师告诉记者,每个学校都会有具体的学习物品准备上的要求,有些家长可能还有些不理解,比如为什么要买这个型号的铅笔啊,为什么文具盒不能用太漂亮的啊,事实上这些都是有讲究的。比如写字的铅笔一般不建议买自动铅笔,因为刚学写字的孩子写不好,很容易断。比如文具用品不能太花哨,功能要单一,因为小孩子特别容易分心,功能复杂的会影响注意力;再比如家长最怕麻烦的包书皮,其实这更注重的是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一年级的孩子如果不包书皮很快本子就不像样,而其实能够把本子用好的孩子学习习惯也会比较好。

游府西街小学已经从21日起为新生“预热”,提前安排了4天的“幼小衔接课”。游小一(2)班王萍老师告诉记者,4天的课程主要从几方面培训孩子:第一是熟悉校园、教室环境;第二是让新生了解班级的上课形式和小学常规,比如发言要举手,课间课下师生如何互动问好。

那么,衔接课结束后距离开学还有几天的时间,家长又应该做哪些学前辅导呢?王老师向家长们建议: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这样孩子在9月份开学时才能更适应。

老生家长谈购买文具用品的经验

在不同学校新生家长的物品清单里,总有些物品是根据学校的要求去准备的。那么,对于一些意想不到的文具用品,如何“淘货”?记者特地请来了一些在校学生家长支招。

经验1:学校附近的文具店“最贴心”“在新生家长会之后,老师推荐了学校附近的一家小店,基本上学校要求的东西那里都有卖。”锁金村二小的学生家长宋女士告诉记者,“不用走很远跑那么多冤枉路了。”宋女士说。

经验2:布鞋套到百货市场淘一淘除了在校门口的小店搞定日常文具外,最难购买的还有一些副课用具。比如音乐教室里是木质地板,老师就要求每位新生准备鞋套。而且为了防止孩子滑倒,不能购买塑料鞋套,而是需要布质鞋套。最后,宋女士一路打听,在学校附近一个小菜场旁边找到了“百货一条街”,在小摊位上淘到了布质鞋套。

经验3:花哨的文具一般“不合格”琅琊路小学学生朱女士告诉记者,在开新生家长会之前买的文具都是合孩子“口味”的卡通类型,结果家长会上老师特意强调文具要简单实用、避免花哨,对于铅笔和橡皮的型号品牌都做出了明确要求。这样一来,自己之前买的一些“型号”不对的文具都要重新购买。有些家长自己买的透明包书膜已经贴好了,最后没办法只能一点点撕下来再用白纸包。

经验4:开完家长会再去买文具力学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杨女士说,“建议新生家长在没开家长会前最好别‘超前购物’,因为老师一般都会在家长会上将需要购买的学习用具和注意事项告知,比如有的学校就规定只能用白纸包书皮,有的则允许用贴书膜,因此在开完会之后再购买文具。”

幼儿反抗行为,父母无须焦虑


青年作家小蒋两岁儿子的种种劣迹:不肯洗澡,一见浴室墙壁上的水珠,便拼命哭喊;吃饭时把筷子匙子全抓到自己手中,将饭菜撒一地,你要夺他的筷子,他就嚎叫、反抗……该怎么办?

显然,小蒋对渐渐长大的儿子感到困惑了。儿子的种种劣迹是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心理变化。孩子两岁正步入幼儿期,已经独立行走,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愈来愈多,又加上言语的迅速发展,他不但能理解大人的简单言语,自己也能以言语与大人交谈。他往往多嘴多舌,问这问那,父母对此不应嫌麻烦而加以阻止,应多给小儿言语交谈机会。孩子随着语言的发展和见识的增长,就会逐渐产生简单的想象。有些父母或婆婆、奶奶在小儿不听话时,常使用恐吓的办法,如吓唬小儿狼来了,老虎吃人来了,结果使小儿在想象中加以夸大,引起极大惊恐。小蒋的儿子在洗澡时见墙壁上的水珠便拼命哭喊,这是他在想象中产生惊恐的缘故。大人如果在深夜把哭闹的小儿推出户外,会使小儿对外界产生恐惧,形成胆孝畏缩和孤僻等个性特点,严重时会变成恐怖症和反应性精神病。

建议小蒋要针对幼儿期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幼儿期的特点是:

一、运动器官发育很快,言语活动使他逐渐提高了学习与掌握复杂动作的能力。

在成人示范以及自己不断模仿中,儿童逐渐学会了洗手,用勺子吃食、穿衣、扣纽扣、揩鼻涕等;

二、言语迅速发展,在成人用词的指导下,儿童对外界事物认识逐渐增多,词的概括能力和行为的调节能力也初步发展起来,开始知道一些什么可干,什么不可干,什么对,什么不对等社会行为准则;

三、随动作、言语的发展,孩子的独立行动倾向也发展了,他希望自己能做的事,不愿意让别人帮助;四、由于学会独立行走,加上手的动作和言语的发展,出现了最初的有目的活动。

特别提醒小蒋,两三岁的儿童已进入最初反抗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倾向于顽固和严厉,想要什么,就非要什么不可,不但不容更改,而且十万火急,不容易妥协,不容易适应环境。为此,小蒋在教育她的儿子时要特别注意:

首先,要分清感觉和行动。

行动是孩子的外在行为,如孩子在马路上乱跑,这跑就是行动;感觉则是孩子内心的情绪,或怒或喜、或惧或羞等。孩子有时会产生愤怒,要求他控制这种感觉是不合理的;可是却可以希望他学着去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动不动就打人,丢东西。

其次,要设立合理的规范。

父母完全不限制孩子的行动是错误的;反之,如果对两三岁的孩子设下许多限制,也会使家长陷入困境。因此,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提出确实能做到的规章制度。

再次,要支持、鼓励孩子自己做事,坚持做好做完,养成习惯。

做不好,教一教;做好了,夸奖他;在做中教,教育孩子去学习,去观察,去思考。

第四,要培养孩子言语交际的能力。

父母应注意:

一要教儿童说正确而清晰的言语。

两岁的孩子言语发音不正确,语句不完善,家长不能当好玩,更不能以此为笑料;否则,孩子就不愿意讲话了,长此下去,既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又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

二要多给孩子以言语交际的机会,丰富他的知识,使其掌握更多的词汇;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科学地回答。

三要让孩子尽量多认识一些具体事物,正确地说出其名称,然后运用儿童能理解的形象语句,结合成人示范,给孩子讲清楚道理。

四要力求语言美,家长要以身作则,不乱说脏话。

五要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

幼儿必须满足大肌肉及小肌肉两项发展所需要的生理需要。幼儿有种内在驱策力,促使他释放体内精力,他要跑、跳、爬、动及从事各种动态活动。这就意味着家长必须给孩子提供许多户内及户外的活动场地和游戏器材,以发展大小肌肉的控制及技能。大人需要安宁、秩序,孩子却相反,他需要跑、跳、喊叫,可是家长不容易完全配合孩子的这项需要。

六要从训练感官入手。

感知是幼儿认识的来源。要更多地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充分感知观察外界事物,丰富幼儿关于社会和自然的感性知识,这是发展幼儿记忆、想象、思维的基矗如带孩子外出散步,不仅可以增进其身体健康,而且可以动用幼儿的感官,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

小蒋不愧是一位女作家。她听了我的一番话,竟然感慨地说:我用自己的血肉孕育了自己的儿女,却很少认真地将他(她)们看成是个独立的小生命。是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生命,一个独立的世界。做父母的要对这个世界充满爱,要理解这个世界,而非一味强调做这个世界的主宰。

问诊孩子梦想,治疗家长焦虑


幼升小要考试、小升初要派位、中考竞争激烈、高考成了独木桥……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似乎都面临激烈竞争,这也让家长的焦虑与日俱增。家长为什么焦虑?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焦虑,孩子劳累。(5月30日人民日报)

每年六一临近,教育与孩子的话题都将成为一时热点。六一节日,学校、家长温情关怀之下,孩子们都会快乐几天,但很快又将在学校、老师、家长的督促下再次投入紧张、劳累的学习之中。如果说家长们为了孩子未来而得了焦虑症,那么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孩子们失去了多少本应该属于他们的快乐童年呢?

如果说家长们的焦虑症源自社会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源自功利化应试教育体制下孩子们从小被各种人为因素推入千帆竞争的人潮人海。不论教育制度、家长期盼还是学校、老师,都唯独忘了孩子们才是第一要素,当各种压力纷纷落在柔弱的孩子肩头时,有谁有问过孩子们所想所愿?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劝导孩子刻苦学习人人都能说滔滔不绝,近期央视六一街头调查“如果回到童年,你最想做什么?”家长们不约而同回答:后悔当初自己没好好学习。学习知识对孩子们来说固然很重要,那么思想、道德与人生观教育就不重要的了吗?对孩子们来说,他们需要的并非仅仅是家长为他安排好的一切和那些名校、名师、重点。无数事例也证明,那些经济不富裕,甚至相当贫困的家庭,如果能够合理安排好孩子的生活,鼓励孩子树立正确远大理想,让他自己去独闯自己的人生之路,他们往往更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改革开放30多年让中国家庭有了经济基础,而家长们自然不愿意再让孩子吃自己曾吃过的苦,于是教育投资意愿让公益性的教育走了样,提高民族素质,向国家社会输送各种人才的教育机器逐渐变得越来越功利化、极端化、形式化。功利化是那无法撼动的应试教育体制,极端化是整个社会那纸比金贵的各类文凭,形式化是大学毕业生们走入社会所学课程几乎一无所用的尴尬和那喊了多少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素质教育。

总之,家长的焦虑症折射的是中国教育与人才市场衔接的失败。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生来都是不同的,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教育应该建立于公益、公平性质之上,建立于孩子们的爱好与原意之上,建立于因材施教人人成为社会有用人材之上。

家长人前批评孩子易致自卑


朋友儿子小明嘴儿甜,人活泼。每次带儿子上他家玩,小明都热情接待,请坐,倒茶,陪聊天,像个“小主人”。

双休日我又带儿子上他家玩。奇怪的是,这次却没见小明身影。我和儿子异口同声问小明去哪了,其母说他躲进房间了。怎么会这样?我们更奇怪。其母说也不知为什么,当听说你们要来时,他便钻进了房间。我即敲门说:“小明,叔叔和喜喜来找你玩啵!”蛮久才传出他的声音:“我头晕想睡觉不想玩。”听儿子说头晕,其母就忙着说要给他服退烧片,可他死活推说不用服。

小明反常行为让我意识到,可能是上次我和儿子来玩时,因其测试成绩大滑坡,朋友当大家面严厉批评他,说他懒惰了呀,骄傲了呀,没理想追求了呀,尽是贬损之词,小明羞愧难当。朋友以为这样能促儿子奋发。可他哪知道,他已严重损伤了儿子的自尊心,让儿子无颜面对他人,形成了严重自卑心理。

我即与朋友夫妻俩谈起自己的想法,他们才恍然大悟,意识到教育方法的不妥而损伤了儿子的自尊心,导致儿子心生自卑,如此必将影响儿子人格的健全发展。于是我又谈起挽回伤害的方法:一是主动向儿子承认乱批评他是错误的,并与儿子分析成绩下滑的客观原因,消除强加在他头上的“懒惰、骄傲、没理想”的压力,消除他委屈感和不满情绪。二是主动发现儿子优点及时表扬,温暖儿心融洽关系。三是找机会在众人面前表扬儿子的进步,帮他找回自尊自信。

他们点头称是,几日后便带儿子上我家玩,并刻意表扬小明学习的进步,我附和:“是呀,小明上次测试成绩下降,不是因懒惰,也不是因骄傲没理想,而是偶尔失误。”内心充满了快乐的小明又与我儿子一块去玩耍了。前天我与儿子上朋友家,小明又成了热情的“小主人”。

孩子最易模仿家长的坏习惯


不用怀疑你的一言一行正在被你的孩子学习、模仿着……——————————————————人的许多良好品质与行为习惯都是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甚至脾气秉性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家长的习惯最容易被孩子模仿,做了很多事情以为是为孩子好,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带坏”了孩子……1、没有礼貌如果家长平时有“出口成脏”的习惯,或者总做些没有礼貌的事情,孩子很有可能会有样学样,在长期的模仿中逐渐把这些举止变成自身行为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没有礼貌的人。以后无论是在人际关系上,还是在学业、事业上,没有礼貌都将成为孩子的绊脚石。改变建议:审视自身的行为,争取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人。在教育孩子上,言传、身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2、自己勤俭,对孩子却大手大脚有的家长省吃俭用,对孩子却出手大方,以为这样是爱孩子,但这可能除了让孩子学会奢侈、不懂回报和付出、没有良好的理财意识外,也不能让孩子明白一些他该学会的品质,如节约、有计划的支出等。改变建议:爱孩子不是给他昂贵的东西,而是给他合适的。从小教会孩子理财,懂得感恩和回报、明白节俭的道理,才是给孩子最好的。3、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有一种孩子叫做别人家的孩子,家长总喜欢拿别的小朋友和自家孩子比较,首先可能会让家长自己出现心理落差,从而在教养上对孩子过于严苛,或者因为总是对孩子说“你看XXX怎么样”之类的话,让孩子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别人孩子身上,很容易让孩子受外界影响,没有信心、自卑。改变建议:不要总是用别的宝宝的标准衡量自己的孩子,让孩子顺着自然的方式自由发展,只要他没有出现滞后、迟缓的情形,就不必过于担心。4、过于爱护孩子你心疼孩子,所以什么也不让他做,但这样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没有学习的机会,得不到锻炼,孩子就很难学会照顾自己,同时会出现依赖的思想,变成一个“懒惰”的小孩,将来也很难适应集体生活。改变建议:给孩子一些自主的机会,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给他分配一些事情,让孩子明白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也让他学会该有的能力。孩子动手是学习最有效的途径,过于爱护孩子实际上是害了孩子。5、带着宝宝玩电脑/看成人剧有的家长既想玩电脑/看电视,又得照顾宝宝,于是“两全其美”地带着宝宝一起玩游戏/看成人剧,很多成人节目并不适合孩子看,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误认知,且长期看电视,对孩子的发育不利;电脑的辐射对孩子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很不利,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都会伤害宝宝,也容易造成颈椎等骨骼发育问题。改变建议:孩子接触电脑/电视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一定要看,也要选适合孩子的发展阶段,内容健康,且时间也要严格规定,最好还是用亲子游戏来代替。6、当着孩子的面宣泄你的各种不满工作有压力了、朋友间有误会了、夫妻间出现争执了,都毫不隐瞒地当着孩子面抱怨,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对。这样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也会造成孩子的负面情绪,同时也让他慢慢学会找别人的毛病,而不能审视自身的错误,学会错误的处理事情的方式。改变建议:可以用公正的态度向孩子诉说,告诉他生活中有不美好的事情,但是别指望孩子替你解决,你也要尽量试着给孩子更积极的印象。7、说谎有时候,家长在说谎也是被孩子看在眼里的,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首先,孩子会觉得说谎不是错,那么他也可能拥有这种“品质”;其次,会让他因不解而对家长的认识产生偏差。改变建议:珍惜孩子的信任,不要敷衍孩子,承诺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无论孩子在不在场,都争取做一个有诚信的人。8、不守交通规则看看左右无人、无车,就随意乱闯红绿灯,这样不仅威胁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也让孩子不重视交通规则,存在侥幸的心理。没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无论出门在外或者在家都很容易遇到危险。改变建议:不论是否带孩子出门,都要遵守交通规则。平时也尽量告诉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告诉他,这样做实际上是在保护自己。9、当众批评孩子有的家长为了挽回面子或其他的原因,总是在宝宝犯错的时候当众责骂他或者羞辱他,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觉得自卑。也会影响亲子间的情感,同时这样的做法并不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变建议:孩子犯了错误要及时指出来,但态度一定要温和,告诉他为什么错了,你的目的是让宝宝改正错误,并不是当众打击他。10、不爱运动这大概是大多家长的通病,自己不爱运动,自然就不会带着孩子一起运动,甚至忽略运动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让孩子成为一个小胖墩,或者因为缺乏运动而导致某些技能发展滞后。改变建议:多运动是利于自己也利于孩子的事情,所以平时尽量抽时间带着孩子一起做些运动和游戏,既锻炼了身体,也培养了亲子感情。11、做事拖拉,没有时间观念有些家长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的,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这样的做法延续到孩子身上,容易让孩子也没有时间观念,对不守时、迟到之类的不良事件都没有正确的认识,日后就很容易出现类似的问题。改变建议:从小给孩子灌输时间观,让他们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平时做事一定要按计划进行,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完成,不要总是“来日方长”。12、脾气大,随时发这首先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增加他的恐惧情绪,也不利于孩子心理建设。同时会让孩子也成为一个暴躁的人,不能很好的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父母的争吵会给孩子提供一个坏榜样,让他学会攻击性行为,如说脏话、粗话改变建议: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是在没办法控制的时候,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随时爆发,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弗洛尹德认为,一个成年人的价值观、性格气质、行为取向等,背后的动机都跟童年的经历有关。人最隐秘的记忆,往往跟在童年、特别是六岁以前植入的味觉、嗅觉有关。所以孩子从出生到六岁,一定要形成一种美好的世界观。他得看好的东西;闻好的东西;听好的东西;接触美好的人,才能自己做一个好人很多人都已知道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了,那我们再往深想一层:这个‘榜样’的行为,是由心而发还是只做做样子又有多大的区别呢?这个问题可能思考的人不会太多,我曾经看过对此分析的一段话,今天分享出来谨言慎行,不如完善自我。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父母谨言慎行,处处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自然会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受益。但如果仅仅是为了教育孩子提供一个复制的样本,而非自我要求,便又走上了歧途

孩子复制的不仅仅是父母的言行举止,更重要的是这些言行背后的心境、态度、思维、品格意识层面的言行,不足以掩饰潜意识层面的实质内容,在孩子面前惺惺作态是没用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洞察父母的真实想法。而做父母很重要的一个境界是,既能够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也明白“我是谁”比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一位对自我要求较高的家长,真正在意的是自我完善,而非教育孩子.

相信《家长粗暴行为易使孩子焦虑》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行为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父母爱唠叨,孩子易焦虑 核心提示:心理专家认为,唠叨与人的生理状况有关。年长之后,神经系统的自控能力降低。不但想到什么就得说出什么,甚至即使周围没有人也会唠叨不停。大多数唠叨指向的是一种心理问题。爱唠叨的人通常缺乏自制能力和...
    2021-09-02 阅读全文
  • 当宝贝行为粗暴时,家长该怎么做 场景一 那天天气晴朗,小区里的孩子们都在沙坑里玩沙子,羽煊一眼看上秋秋的新铲子,二话不说冲过去就抢在手里。秋秋来夺,羽煊一把把他推倒,接下来孩子哭、大人喊,一场混战…… 场景二 别的小朋友不愿意和羽煊...
    2021-02-22 阅读全文
  • 孩子入托过早易有攻击行为 导读:有关专家认为:三岁前入托的孩子易发展出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 有关专家认为:三岁前入托的孩子易发展出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孩子成长,吃、穿...
    2021-10-09 阅读全文
  • 开学购物提醒:东西太花哨易使孩子分心 作为小学新生家长,刚开完新生家长会的王女士变得忙碌起来。“老师布置了开学物品的准备工作,没想到,不仅铅笔指定型号,文具盒要保证功能单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临近开学,对于一些孩子即将上小学的家长来说,...
    2021-03-05 阅读全文
  • 幼儿反抗行为,父母无须焦虑 青年作家小蒋两岁儿子的种种劣迹:不肯洗澡,一见浴室墙壁上的水珠,便拼命哭喊;吃饭时把筷子匙子全抓到自己手中,将饭菜撒一地,你要夺他的筷子,他就嚎叫、反抗……该怎么办? 显然,小蒋对渐渐长大的儿子感到困...
    2022-02-10 阅读全文

核心提示:心理专家认为,唠叨与人的生理状况有关。年长之后,神经系统的自控能力降低。不但想到什么就得说出什么,甚至即使周围没有人也会唠叨不停。大多数唠叨指向的是一种心理问题。爱唠叨的人通常缺乏自制能力和...

2021-09-02 阅读全文

场景一 那天天气晴朗,小区里的孩子们都在沙坑里玩沙子,羽煊一眼看上秋秋的新铲子,二话不说冲过去就抢在手里。秋秋来夺,羽煊一把把他推倒,接下来孩子哭、大人喊,一场混战…… 场景二 别的小朋友不愿意和羽煊...

2021-02-22 阅读全文

导读:有关专家认为:三岁前入托的孩子易发展出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 有关专家认为:三岁前入托的孩子易发展出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孩子成长,吃、穿...

2021-10-09 阅读全文

作为小学新生家长,刚开完新生家长会的王女士变得忙碌起来。“老师布置了开学物品的准备工作,没想到,不仅铅笔指定型号,文具盒要保证功能单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临近开学,对于一些孩子即将上小学的家长来说,...

2021-03-05 阅读全文

青年作家小蒋两岁儿子的种种劣迹:不肯洗澡,一见浴室墙壁上的水珠,便拼命哭喊;吃饭时把筷子匙子全抓到自己手中,将饭菜撒一地,你要夺他的筷子,他就嚎叫、反抗……该怎么办? 显然,小蒋对渐渐长大的儿子感到困...

2022-02-1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