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经过磨难的孩子才会成长

发布时间:2021-04-06

儿童成长。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过磨难的孩子才会成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从教育的书籍中看到了一篇《教育》的文章,使我非常有感触,书中说到:“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一脸急不可耐,巴不得自己的孩子4岁有20岁的智力,40岁的耐力,80岁的经历。”我想每位家长对孩子基本也差不多。

在教育方面这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大不利,因为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他必须经过磨难才会成长。例如:我班中的威威,他虽然是班级中年龄偏小的,但他也有他的强项,识字、讲故事都非常棒,这和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但是令我苦恼的是每次用餐他总是最后几位,如果碰到的菜是虾类,那更不用说,这几只虾成了他最难的问题。

有一次我们吃油炸虾,等小朋友都吃完了,他还在吃,那几只虾完好无损。“威威,为什么不吃虾啊。你不喜欢吃吗?”他苦着脸回答:“不是的。”在我的催促下,他开始剥虾吃,在我刚要走开时,我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他只是把虾咬断,并没有把虾肉剥出来吃。看到他这样吃虾,我心里不由得想:他在家肯定不是自己剥的。“威威,你是不是不会剥虾?”我试探性地问道,这一问只见他的脸刹的红了起来,“不要紧,现在老师教你,你要这样剥才能把虾壳剥掉,像你刚才那样,虾肉都浪费掉了。”他点点头,在我的鼓励下,他剥出了一只虾,那时他脸上露出了笑容。在和他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在家吃虾都是由爸爸帮他剥好壳了的,他根本就不用自己动手。这次交谈后,我和他有了一个约定,在家中吃虾了,不再让爸爸或妈妈帮忙,都要自己动手剥。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一家几口都围着一个孩子转,作为家长不能一味地迁就、纵容。人的一生谁没有困难,我们不能控制困难,只能想办法克服困难,家长们忽略了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可能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克服、解决困难。而家长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克服”。在这里我想让家长们知道,有时候看见一件小事被孩子搞得很复杂,你会顺手一帮,然而你的举手之劳可能会使孩子失去了一个锻炼的机会。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要不怕困难,做得不好没有关系,但一定要认真,做事情要有始有终,这样才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对孩子是受益匪浅的。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爱也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陷阱


有一则名叫《幸福的小狐狸》的寓言,说的是一只老狐狸带着一只小狐狸生活在一个山洞里。老狐狸是小狐狸的爸爸,小狐狸的妈妈不幸死在猎人的手里,于是老狐狸就带着小狐狸躲进了这个山洞过日子。

由于小狐狸的妈妈死得早,老狐狸对小狐狸更是疼爱有加。

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老狐狸看着小狐狸酣然入睡的样子,眼泪就会止不住地往下流,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对它的微笑,还想起了原来一家三口过着那样幸福的日子,又想起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切让它的心痛如绞。每当这个时候,老狐狸就暗下决心,要让小狐狸成为天底下最幸福的狐狸,不让它吃一点苦,不让它受到一点伤害,即使是自己粉身碎骨也要做到。

老狐狸每天都生活在惊恐之中,害怕猎人伤害小狐狸,害怕其他动物袭击小狐狸,害怕食物不合小狐狸的口味……所以,每当老狐狸外出捕食时,都要把小狐狸关在洞里,把洞口封得严严实实,看不出任何痕迹,然后拼尽全力去捕捉小动物,回来后总是满载而归,小狐狸就这样在爸爸的呵护下,幸福而又快乐地生活着。

有一天,小狐狸实在无法忍受自己待在山洞中的孤独,趁着老狐狸出去捕食的时候,打算偷偷溜出山洞,自己捉一只小兔子,等爸爸回来让它看一下。

没想到小狐狸刚露出头,就看到一只大灰狼眼睁睁地瞪着它。小狐狸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吓得晕了头,没向洞里跑,反而跑出了洞口。

由于小狐狸每天待在洞里,所以跑起来实在是太慢了,不一会儿就被凶恶的大灰狼给抓住了。

过多的爱没有让小狐狸得到保护,反而让它失去了应变和逃跑的本能,最终没有逃出危险而葬身狼腹。

很多父母也像这只老狐狸一样犯了“爱心”的错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做一切,过分照顾,过度保护孩子。

一位母亲为他20岁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儿童问题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专家又说道,孩子毕业去找工作,您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起来,凑近专家问:您怎么知道的?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母亲问,以后我该怎么办?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您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您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时,您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您今后最好的选择。

没有父母希望得到这样的答案。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就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亲自挖掘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权力。

父母学会放手,孩子才会“长大”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的口头禅。但是,说易行难,当父母看着孩子把米粒弄得全身都是,衣服系错了扣子,或是磨磨蹭蹭半天不能让玩具归位,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忍住伸手的冲动,坚持让孩子自己做完这些事呢?

孙云晓:孩子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本质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的口头禅。但是,说易行难,当父母看着孩子把米粒弄得全身都是,衣服系错了扣子,或是磨磨蹭蹭半天不能让玩具归位,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忍住伸手的冲动,坚持让孩子自己做完这些事呢?

慢慢地,父母的手越伸越长。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跟伙伴们相处,学什么,将来要干什么,每一步,父母都要掌舵引航。他们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俯身为孩子扫清障碍处理问题,生怕他们行差踏错,多走弯路。

殊不知,他们可以为孩子做事,但不能替孩子成长。他们越想填满孩子的未来,孩子就越无法达到他们要求的完美。但,这不是孩子的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教育孩子是从改变自己开始的,“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本质。”

父母不要剥夺孩子发现的机会

张先生在德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带着5岁的儿子在海滩上玩。他们旁边是一位德国妈妈,在躺椅上看书,她的孩子却抓了一把沙子往嘴里塞。

张先生非常着急,他走上前去,提醒德国妈妈,“你的孩子要吃沙子了。”可是,那位母亲非常茫然。“那又怎么样呢?”她说,等他尝过之后知道沙子不好吃,自然也就不吃了。

张先生愕然,如果这是在中国,大部分家长会阻止孩子。

家长告诉孩子沙子不能吃,抑或是孩子自己放到嘴里发现难以下咽,结论是一致的,但获得这个结论的方式却不一样。前者,孩子获取的是父母判断之后提供的间接经验;后者,孩子却是亲身体验之后的直接经验。

“差别就在体会上。”孙云晓说,回忆一下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事,你会发现基本上都是自己的亲身体验。有时候,成人眼里举手之劳的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他们反而能从中体会到更多,对他们的影响也更深远。

在孙云晓看来,孩子长大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明白许多道理,而父母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体验的机会。

3岁的孩子擦完桌子之后去洗抹布,观察到“抹布比以前白了”,“水变成黑色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成人看上去很明显,但孩子却是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到了事物的变化。如果父母对孩子说“别抓抹布”、“水都黑了,不能洗手了”,那么,他是不能在实践中体会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的。

孙云晓认为,孩子的成长不能替代,父母往往太急于帮助他们,或者要求他们一出手就是正确的。可也正是这样,父母剥夺了孩子发现的机会,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打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长大。”孙云晓说,生活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后是充满自信的、有魅力的人。

父母怎样说孩子才会听


两三岁的小孩子似乎总是不听话,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理,譬如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无论你轻言细语还是严肃地说上多少遍,他们总是不肯听,因此常常令众多的父母烦恼。

仔细观察发现,不是小孩不听话,而是做父母的不会说孩子能听懂的话。这种年龄的小孩已具备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但这种潜在的能力只有通过适合其年龄特点的说话方式才能够被激活并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做家长的应该怎么说,两三岁的孩子才会听话呢?

借助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或动画形象

两三岁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还不能直接依据父母口中的是、不是,要、不要,可以、不可以,应该、不应该等判断语句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但若把他们喜爱或厌恶的各种实物、形象作为“外力”,却可以对其行为起到鼓励或制止的作用,因为在这些物象当中,饱含着他们多种纯洁而深厚的情感。譬如,小孩子都比较喜欢黑猫警长、白鹤阿姨、啄木鸟医生,讨厌毛毛虫、苍蝇、蚊子,害怕大灰狼、狗熊、刺猬等。依据小孩的情感倾向,有意识地经常使用这些物象与他们交流,就可以进一步强化小孩对这些物象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如冬冬睡觉不喜欢盖被子,爸爸说“天黑了,小朋友要睡觉了。蚊子就会嗡嗡嗡地叫着说:‘唉,我的肚子好饿呀,到小朋友的身上去找点吃的吧。’冬冬,你身上盖好被子,蚊子使劲一咬,哎哟!这是什么呀?一点也不好吃,还把我的牙齿弄歪了。再找找好咬的地方吧。”冬冬听完,乖乖地把被子盖上了。此后,每当睡觉时,只要妈妈说一句“蚊子又要出来找吃的了”,冬冬就会主动地盖好被子。

借助以小孩为“主角”的故事

快3岁的冬冬特别依恋妈妈。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就哭闹不止,幼儿园的阿姨、家里的保姆怎么哄也哄不住。有一天,妈妈尝试着编了一个故事讲给冬冬听,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故事是这么讲的:“有一个小朋友,妈妈给他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冬冬。可是,这个小朋友给自己换了一个名字,叫跟—屁—虫,小名叫虫虫。因为他总是像一条小虫子跟在妈妈的屁股后面。他到幼儿园,班上的同学就问他:‘你就是虫虫同学吧。’冬冬想:班上小朋友的名字都挺好听的,虫虫这个名字多难听呀,以后妈妈不在的时候,我再也不哭了。于是,这个小朋友就又变成妈妈的好冬冬了。”爱听故事是小孩的天性,在他们心目中,虚构的情节也是真实的生活,而且对故事的内容深信不疑,尤其是把他变成故事中的主角时,他对自己在其中的表现就格外关注,如果大家对主角的表现满意,他就会高兴和喜欢,并在实际生活中体现主角的行为倾向;如果大家对主角的表现不满意,他就会反感或害怕,并在实际生活中避免主角的行为倾向。这种说话方式在运用过程中有极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借助小孩心目中“权威人物”

两三岁的小孩常常会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向你表达这样的意思:你这样做不对,我们老师说应该那样做。也就是说,与小孩接触亲密、关系亲近的人的态度与行为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有效的引导作用。我们不妨把这样的人称为小孩心目中的“权威人物”。但小孩对待权威人物的态度有一个特点:当他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你的话他不一定听得进去,而不在现场的第三者却有可能被当成权威。譬如在家的时候,幼儿园的老师可能成为权威。在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就有可能成为权威。借助这些可亲可敬的人来引导小孩的行为,常常很灵。例如冬冬夏天洗完澡后,不肯让妈妈往身上抹爽身粉,妈妈就对他说:“宝宝洗了澡,抹上这个粉就会感觉特别舒服,再也不长那种讨厌的红豆豆了。你瞧,你的皮肤像白雪公主一样白,多可爱呀。幼儿园的申老师知道了,也会高兴的。”因为老师知道了会高兴,所以“思想工作”很快就做通了。

借助有趣的活动来鼓励

俗话说:小孩爱吃抢饭,的确如此。一个小孩吃饭可能吃得不好,要是几个小孩一起吃,他们就会争着吃、抢着吃。是饭菜香吗?不一定。原因就在于这不仅仅是吃饭,还是一场小小的比赛。小孩子一般都喜爱活动,活动的趣味性、竞争性和激励性对他们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把小孩的生活设计成各种活动,通过活动对他们的行为加以引导。比如,小兵不到3岁就能自己穿裤子了。看小兵穿好了裤子,妈妈拍拍手,说一句“小兵真能干”,就激起了他学习穿鞋、洗手等的欲望。实际上,小孩的荣誉感甚至比成年人还要强烈,但又很单纯、质朴,绝少功利色彩。想想一朵纸做的小红花在小孩心目中的分量,你就大可不必怀疑精神奖励在引导小孩行为当中莫大的激励作用。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做父母的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把引导小孩各种行为的道理同他们熟悉的形象、故事、人物、活动等紧密结合起来,耐心地启发、督促,就会发现:你的孩子原本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可爱的乖孩子。

孩子总不能按家长的指令做时应注意:

●经家长多种方式的启发,孩子对指令仍没有什么反应,家长就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智力发展、接受能力是否有落后的表现,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干预治疗。

●有的孩子常常是还未听完家长的要求就急着做,因此出现偏差。

●智力发展没有任何问题,也听得懂家长的指令,但就是不愿意按家长的要求做,很有可能是孩子对家长的话毫无兴趣,是故意不愿做。

尹建莉:自由的孩子才会自觉


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位家长会承认自己不尊重孩子,即使在教育问题上做得非常糟糕的家长,他在理念上也认同尊重孩子,并且认为自己是尊重孩子的。只不过,他们的行为和理念发生了背离。

其理念和行为的背离,源于两方面意识的匮乏:

第一:缺少“尊重”的心理基础,即信任;

第二:没找到实现“尊重”的路径,不知道能带他走上这条途径的,是一块意想不到的路标:自由。

自由——在教育上,这个词的重要性无可取代;但在生活中,最容易丢失的,也是这个词!卢梭曾为此叹息: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尤其在当下中国,由于我们多年来热衷于讲纪律,讲严格,所以“自由”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个陌生词。尤其在教育上,人们错把控制当成教育,却不知每一种控制,都是一条或粗或细的绳索,天天往孩子身上缠绕,导致孩子心理功能失调。被捆绑的孩子,他们最终变得心理失序,懦弱胆小,逆反暴躁,谎话连篇,刻板狭隘,等等,都是有可能出现的症状。

有位家长给我写信,说自己以前是个“穿西装的野人”,对孩子管得太严厉,看了我的书后,感到后悔。可她现在有一个着急的问题,不知该怎么办。

她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尿急了居然不敢跟老师说,尿了几次裤子。

老师和妈妈跟她说了好多次,告诉她尿急了可以自己去卫生间,不必跟老师说,孩子才敢去卫生间。

可是,去了卫生间后,居然不懂得自己回来,一定要老师喊才会回来,否则一直在卫生间待着。

从录像看,她一天都难得笑几次,没人找她就呆呆地坐着。家长不明白孩子这是怎么了?

这位家长自己在信中其实已经把原因说明白了,她一直对孩子管得太严,严厉教育像一把刀子,肯定会让孩子受伤。家长可以在一夜之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扔下刀子,但孩子身上的伤不会在一夜之间痊愈,它需要时间,而且有可能落下疤痕。

儿童成长中的每件小事,几乎都可以在自由或不自由的感受中,成为或好或坏的教育事件。持续性的错误教育总是有代价的,没有哪种一再发生的过失会不留下痕迹。

自由的孩子才会有自觉

我非常喜欢一位家长讲给我的这件事,也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这个故事。

她的孩子大约三四岁,很爱吃糖。妈妈害怕孩子吃糖太多会有龋齿,也担心会发胖,就严格控制数量,规定孩子每天只能吃两块。

孩子经常是一醒来就迫不及待地要妈妈拿糖给他,而且经常在吃完当天限额的两块后,觉得不够,缠磨着妈妈想得到更多。家长坚持原则,一块都不多给,并把糖筒放到高处,不让孩子够着。

可是有一天,家长发现了问题。糖筒里的糖在急速减少,再仔细观察一下,发现放糖筒的柜子前多了一个凳子,糖筒也挪了位,心里就明白了。这个小家伙,尽管聪明,但“做贼”的智商还处在大猩猩的水平上——在搬了凳子爬上柜子偷偷拿糖后,不懂得消灭证据。

这个发现让家长大吃一惊。本意是要孩子少吃糖,学会自我控制。可这样看来,孩子不但没少吃糖,还多吃了;自控力不仅没有发展出来,还多了一个弄虚作假的坏毛病。

这位家长没有马上去批评孩子,而是开始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管理,认识到自己必须得改变一下方式方法了,于是跟孩子谈了一次话。她没有揭穿孩子偷糖这个事,而是很真诚地给孩子道歉说,你这么爱吃糖,可妈妈每天总是忘记主动拿糖给你吃,宝宝就得天天追着妈妈要糖,这样不好。以后这样吧,宝宝自己管糖筒,想什么时间吃糖,就自己去拿,好不好?孩子一听,当然高兴,说好。

妈妈又对孩子说,糖筒你自己管着,不过妈妈还是不希望你多吃,多吃糖的坏处已经给你讲过,所以你还是每天吃两块,好吗?孩子说好。于是妈妈信任地把糖筒交给孩子,孩子既兴奋又吃惊,这可是妈妈以前摸都不敢让他摸的东西啊!

妈妈打开糖筒看看说,糖不太多了,我们一起数一下还有多少块,还能吃几天。和孩子一起数了,还有20块糖。妈妈说,这些糖还够你吃10天,到时候妈妈就买新的回来。然后放心地把糖筒交给孩子。过了几天,妈妈悄悄去数糖筒里的糖,发现孩子真的一块都没有多吃。

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家长只是改变了一下方法,就达到好几种教育效果。

第一:控制了孩子的吃糖数量;

第二:发展了孩子的自控力;

第三:防止了孩子撒谎和弄虚作假的行为。

表面看来,不过是一句话、一个方法的改变。背后却是教育思路的完全更改——家长由监督者和控制者角色中退出,把信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力。而这种权力的下放,必然会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就像一勺糖放进一杯纯净的清水中必然会使水变甜一样——家长前后两种做法,有本质差异,是教育和反教育的区别,那么孩子在这件事上就会前后判若两人。

有什么比信任更能表达对一个人的尊重呢?被尊重是人的天性,而不信任是不尊重的典型表现。

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当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家长把管理糖筒的权力从自己手上移交到孩子手上,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小事件,却是一项教育大事件,它告诉孩子,你不必是家长的“臣民”,你是自己的主人。

也许有人会说,上面糖筒这个例子,家长的办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她的孩子比较乖,懂得配合。如果是我家的孩子,把糖筒给他,让他自己管,一天就能把20块糖吃完——这种情况我相信是有的,同时我也相信,一个小孩子,如果他不信守自己的诺言,如此没有自尊,一定事出有因。可以肯定的是,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的,自尊是与生俱来的。

自尊感匮乏的孩子,不是天生缺少自尊心,而是他的自尊心已在前面的生活中被严重磨损了,家长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就是损坏的外因。

这么跟孩子说话他才会听


“怎么还不会?”“听明白了没有?”

当家长或者老师这么对孩子说的时候,孩子一般会低垂的脑袋,一声不吭。

家长们、老师们,你们是否想过,或许是自己的语言有点“冷”呢?那当孩子不能配合你们的教导,作业做不出,问题答不上来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一、启发类

1.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2.请把你的想法与其他同学/爸爸妈妈交流一下,好吗?

3.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

二、赏识类

1.说得太好了,爸爸(妈妈、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你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爸爸(妈妈、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三、表扬类

1.你真让人感动,爸爸(妈妈、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

3.哎呀,你的见识可真广,懂得这么多的知识,好像百度一样,同学们以后有问题要就找你帮忙。(老师版)

5.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老师版)

四、提醒类

1.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2.老师真想在下节课看到你更出色的表现——更踊跃,更大胆,更自信!

3.你的声音真好听,能大声读一遍吗?那样,你会获得更热烈的掌声。

4.这道题,你不是不会,而是疏忽大意了,如果再耐心细致些就好了。

5.如果你能脱稿,并且面向同学来展示就更好了。

五、劝诫类

1.你是聪明、可爱的孩子,可是你学习不稳定,为什么呢?你经常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多么希望你从小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对了,还要把上课做小动作的毛病改掉,好吗?老师相信你!

2.每次见到老师,你总是甜甜地问一声“老师好!”老师非常喜欢你,但在课堂上,老师多想看到你高高地举起小手呀!不要把手放在角落里,好吗?要展示给别人看,相信自己!

3.爱读书,是一个好事情,值得表扬。可是,如果在错误的时间做着好事情,好比数学正负得负一样,产生的就是负作用了(针对课堂看课外书的情况)。

4.有个国外科学家说:真理偏爱有准备的人。中国人也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们小组准备不充分,对学、群学不到位,所以你们没有发现真理,没有挑战成功!

六、鼓励类

1.来,请你谈谈这个问题。我从你的眼中看出来,你的心中一定是有了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看法。勇敢地站起来!

2.你很勇敢,第一个举起手来,说错不要紧,关键是敢于发表个人见解!

3.这个问题提出得真好,谁愿意帮助他解决?

4.你的想法真有创意,你愿意进一步谈谈你的构思吗?

5.只有孜孜不倦地求索,才有源源不断的收获。只要你有一颗上进的心,胜利总会属于你。

七、反思类

1.通过探究,你有什么体会?有什么启发?有什么收获?

2.你觉得怎样让学习效率更高一些?这道题,有没有更好的解法?

3.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其中包含着许多丰富有趣的知识,有兴趣可以到图书馆或通过网络自己去寻找资料。

从小自由自在的孩子长大后才会讲规矩


对父母而言,做榜样、做表率、给建议、正面肯定,比生硬地立规矩要好得多。有时候我们给孩子立很多没有意义、无聊的规矩,还误以为是好东西,生硬地让孩子服从,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如何立规矩关于规矩,读者最常问的几个问题是:对孩子比较宽松,长大以后他会不会无法无天?少一些规矩、多一些自由对男孩来说,会不会使他越来越没有规矩,从而养成一些坏习惯?快两岁的孩子是否需要立规矩?如何界定规矩和宽松之间的尺度?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小时候如果给他自由,他长大就会无法无天。持这种观点是对人性不信任,认为人是带着原罪出生的,如果不加以管束和惩罚就会变得很差。其实人性非常善良,尤其是孩子,天性非常纯美,这是每一个儿童与生俱来的本性。有些孩子成年之后有破坏力,不是因为他小时候被惯得太多,而是他受到的暴力太多,或者说管束太多所致。所以不要害怕把孩子惯坏,只要不是惯他做坏事,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允许孩子干一些他愿意干的事情。比如我女儿小的时候,我什么都允许她干,她把面条倒在头上,我都不责骂她。当时,她把面条扣在头上,还很高兴,指着头上的面条说是头发。像这样的情况,一般家长会觉得很烦,为给她收拾干净而烦。可我觉得,不就是收拾一下吗,这种小事有什么值得训孩子的?生活中很多小事都用不着管束,没有危险,不伤害他人,就够了,用不着去管他。关于自由和规矩,其实是大家感到最迷惑的一个问题。之所以迷惑,是不理解教育中的自由是什么。很多人认为自由是放任自由,什么也不管,干坏事也不管,但这是对自由的误解。真正的自由是解开孩子绳索,让孩子自由发展,在安全、道德的底线上,允许孩子做一些事情,甚至使一些小坏都没问题。不要担心孩子变坏,恰恰是那些从小获得真正自由的孩子,生活得自由自在的孩子,长大了才会讲规矩、有规则。因为他们在自由中获得自信,也获得自由的力量。那些从小被管束过多的孩子也会很讲规矩,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在规矩中框住了。这样的孩子很老实、没有创造力,甚至萎靡消沉。如果要付出这样的代价,讲规则有什么用?一定要相信人的向心力,就像向日葵向着太阳一样,一个孩子在自由中成长,自然会成长得自由、美好,不要担心。我一向主张无为而治,相信得到充分爱的孩子会做出正确选择,不需要父母太多干涉,即使是两岁的孩子。两岁是孩子从极其柔弱开始成长为一个幼儿的阶段。两岁的孩子开始萌发一种意识,开始以自己的眼光看问题、做判断,开始尝试独立做一些事情,这样会被很多家长认为是不听话了,这其实反映了家长自身的脆弱。恰恰是那些做事极其严谨、雷厉风行,或者极其能干的家长,孩子在他们眼里特别容易变得不听话,因为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意志过多地强加到孩子身上,总觉得“我希望你这么做,你没有这么做”,“你怎么变成这样子”,就将孩子定义为不听话。实际上,这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接纳儿童,没有宽容弱小。我们应该真正把孩子当做孩子去爱,而不是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的确很难界定规矩和宽松的尺度,就像无法轻易界定好与坏一样,只能放在具体案例、事件当中去分析。总的原则是,不出危险,也不妨碍他人,就交给孩子自己处理。对父母而言,做榜样、做表率、给建议、正面肯定,比生硬地立规矩要好得多。有时候我们给孩子立很多没有意义、无聊的规矩,还误以为是好东西,生硬地让孩子服从,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比如说,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这是公德,但在不重要的场合,孩子喧哗几声,大声叫唤几声,真不是问题。由于成年人太注重所谓的安静,不允许孩子说话,实际上是用成年人的规则扰乱了童年的自由自在。

怎么做,孩子才会爱学习?


有人曾用胡萝卜和兔子来比喻孩子的学习。伸手把胡萝卜放在兔子面前,兔子不断地往前跑。例如父母对孩子说,“你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呢?因为这样才能进重点学校,将来才有好的工作,有好的收入。”

而更好的状况是,没有胡萝卜,兔子也会往前跑。为什么呢?因为这只兔子热爱奔跑!它觉得在奔跑当中获得很多的成就感,不管胡萝卜或其他外界的诱因存不存在,它都会自动自发地往前跑去。这,才是最佳的学习境界。

该怎么做,你我才能培养出这些没有胡萝卜,也依旧热爱奔跑的小兔子呢?

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焦点

培养孩子成就感

父母常把学习焦点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比如考试考了几分?班上排名多少?如此一来,就是教导孩子,你做的所有学习,都是为了取得这些外在的肯定。换言之,也就是在培养为胡萝卜而奔跑的兔子。

如果父母亲能教孩子,把学习焦点放在学习的成就感上,感觉就会截然不同了。其中的差别,在于不把孩子跟别人比,孩子只该跟自己比较,多学了一些知识,自己就有所进步,当然值得高兴。如此一来,孩子可以从获得知识当中,得到很大的满足和成就。这么做,就会培养出热爱奔跑的兔子。例如,当孩子拿了一个69分的数学成绩单回来,把学习焦点放在学习成绩上的家长,就会暴跳如雷地说:“你怎么考的这么烂?你丢我们家的脸!”而把焦点放在学习成就感上的父母亲,就会这么说:“这次你考了69分,表示大概还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你还不知道的,爸妈和你一起坐下来,看看这三分之一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帮助你把不懂的地方搞懂。”这么一来,孩子就会持续热爱学习,继续努力了。培养孩子发自内心的学习热情,孩子才能乐在学习而发挥潜力,取得他真正应有的学习水平。

培养多元化教育价值观

寻找孩子闪光点

孩子的学习动机被扼杀的原因之一,是父母亲只认为,在学校考试成绩良好,才是未来有出息的保证。因此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分在意,而造成孩子过多压力。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博士(HowardGardner)早在1983年,就提出了“多元智力因素理论”。主张要判断一个孩子是否聪明,应从数学逻辑能力、语文能力、空间能力、体能、音乐能力、了解自己的能力、了解别人的能力、理解自然环境的能力等八大能力来做分析。这一提倡“多元化价值观”的教育理论,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教育体系。

比如说,一个体能很好的孩子,语文、数学等成绩若不如其他孩子,以传统的眼光来看,就不是个聪明的也不会受到重视的孩子。然而按照加德纳这个“多元智力因素理论”,拥有极佳的体育素质也是一大能力,这个孩子绝对值得父母亲好好栽培。

所以,如果父母能用多元价值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成果,就会发觉,其实每个小孩都有他的闪光点,父母亲的职责是去发现这些闪光点,让它可以熠熠生辉。

培养孩子的学习弹性

辅导孩子积极思考

要让孩子永保学习的热忱,除了让孩子真心喜欢学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需要培养,就是“学习弹性”。所谓的“学习弹性”,指的是一个人处理压力,面对挫折跟接受挑战的能力。具有学习弹性的孩子,能有效地处理学习挫折,不良成绩,负面评价,以及学习压力。

学习弹性的培养,首先应着重在孩子看待挫折的眼光。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遇到挫折时,负面消极的想法,会使人压力倍增,容易半途而废;而正面积极的念头,则会让人拥有极佳的抗压及抗挫能力。因此,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父母亲应该帮助他学会做乐观正面的归因。

例如孩子考试没考好,负面消极的归因会是“我很笨!”,而正面积极的念头是“我下一次要考好……”;成绩没有其他同学好时,孩子负面消极的归因会是“别的小孩都比我聪明。”,而正面积极的念头则应该是“我要找到最有效学习这门知识的方式。”

观察孩子的归因,辅导孩子做正面、积极的思考,就能帮助他提高学习弹性。

而面对念不完的课本,做不完的习题,孩子不知如何入手,因而倍感压力。这个时候,父母亲给孩子最好的协助,是帮他将内容做切割,大目标切割为小目标,比如一天背十个英语单词,做二十个数学题等等。只要按照这个计划,就可以按部就班地教孩子学会这门知识。

自信婴儿会成恋爱高手


美国媒体2月14日报道,一项在美国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显示,从一个人在婴幼儿时期的行为,可以预测他(她)将来在恋爱中的表现。该研究以一个人在婴幼儿时期表现出的焦虑和在成年后出现的人际关系问题为研究对象,目的是确定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辛普森和同伴们用20多年的时间对78个人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表明,根据一个12个月大的婴儿的性情举止,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测他在21岁后是什么类型的恋人。

测试

婴儿期举止“平衡”or焦躁

调查从这些人还在襁褓中时就开始。在实验中,母亲们抱着各自的婴儿进入一个房间,然后母亲们短暂离开,把婴儿独自留在房间内。婴儿因此变得非常焦躁。但心理学家们感兴趣的是母亲回来后,婴儿们的反应是什么?

一些婴儿会紧紧偎依在母亲怀里,要求母亲抚慰他,然后迅即安静下来。但另一些婴儿则不然,尽管母亲已经哄了他半天,他还是不肯安定下来。一些婴儿甚至拒绝母亲和他亲热。

研究人员由此发现,举止“平衡”的婴儿在担心的时候,会去寻求父母的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可以依赖父母去解除自己的担心。遇到问题时,他们会向别人求助。而那些过于焦虑的孩子则认为,母亲离开他,要么是将其抛弃,要么是对他不关心。于是,他们就会想到用抗议的方式获得别人对他的关注。

小学期

与人沟通or爱发脾气

在随后的实验中,同样是这些孩子,研究人员询问他们的小学教师,他们和同学相处得如何。特别是在他们生气的时候,如何与同学相处,是向别人发脾气,还是和别人沟通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青年期

要朋友安慰or独处

在孩子进入青年阶段后,研究人员会分析他们对朋友的信任度和依赖度是多少。研究人员会向他们提出此类问题,“你是需要同性别的要好朋友来安慰你,还是希望自己独处?”

答案

恋爱时期幸福指数

当这些受调查者进入21至23岁这个年龄段的时候,研究人员会研究他在恋爱以后,从中感受到的幸福和悲伤程度。研究人员还会要求他(她)的恋人来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对恋人将被置于冲突状态,并用30分钟来解决问题。研究人员则会拍摄下恋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他们的各种表情。

辛普森说,“我们发现,如果一个人在1岁的时候表现得过于焦虑,很可能这个人在今后的生活中将不善于交际。当他16岁以后,生气的时候,他不会很容易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向同性朋友倾诉。当他21至23岁的时候,在恋爱过程中,会有比其他人更多的负面情感。”那么是否所有在婴幼儿时代焦虑的人都会在一生中经历不幸呢?辛普森表示,“能够在婴儿时就有一个良好的起点自然最好,但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学习如何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气质通过影响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塑造个性。

因素为人提供了不同的生物性力,从而导致了人的体质与神经系统类型的差异。儿童这些先天气质表现,会直接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从一出生起,各个新生儿不仅体重、身高各不相同,而且行为也有很大差异。

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温顺安静,有的善于探究事物,适应性强,有的遇事紧张,胆小怕事,这些差异制约了家长与儿童的相互作用方式,影响了家长对儿童作用的效果。

有时,家长在不知不觉中被孩子牵着鼻子走。例如,急燥的儿童更容易引起妈妈烦恼的反应;讨人喜欢的儿童则更多引起妈妈的亲热行为;父母对一个任性的儿童的教养方式往往不同于听话的儿童。同样,热情的儿童会引起周围人更多的关注。所以,父母若不了解孩子的气质,在管教孩子过程中就会造成受制于子的结果。

孩子任性,大人发脾气;孩子听话,大人喜笑颜开。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

首先就必须了解自己孩子的气质特点。布雷泽尔顿研究发现,新生儿对个别刺激的行为反应有差别,从而将新生儿气质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般型、活泼型、安静型。

活泼型。典型活泼型新生儿是名副其实地“连哭带斗”地来到人间的。他不像一般新生儿那样要靠外力帮助才哭,会等不及任何外界刺激就开始呼吸和哭喊。睡醒后立即就哭,从深睡到大哭之间似乎没有较长的过渡阶段。每次喂奶对母亲来说都是一场战斗。

安静型。这类新生儿出生时就不活跃。出生后就安安静静地躺在小床上,很少哭。动作柔和、缓慢

眼睛

睁得大大的,四处环视。给他第一次

洗澡

时也只是睁大眼睛,皱皱眉,没有惊跳,也没有哭,甚至连打针也很安静不哭闹。

一般型。这类新生儿介于两者之间。大多数新生儿都属于这一类。

由于气质和儿童的生理特点有直接联系,所以儿童出生时已经具有一定的气质特点。气质特点在整个儿童时期是比较稳定的。但是也不是不变的。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有高度的可塑性,婴儿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过程中,他们的气质也受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作为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气质特点,才能不受制于子。

气质无所谓好坏,但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因而不能以自己的喜欢来塑造孩子。如,有一位母亲喜欢稳重文静的孩子,而女儿却活泼好动,结果经常以粗暴的态度来改造女孩,却伤害了女儿。弱型的婴儿需格外细心地照料;易兴奋的婴儿,客观上采取给予自制的机会;执拗、任性的孩子需要耐心。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很有耐心教育其执拗任性的儿子。陈先生有一次给小女儿照相,可大儿子固执地坐在椅子上不肯下来。陈先生没有大声斥责他,而是跟他玩游戏数数,结果儿子高高兴兴地从椅子上下来了。

此外,对待活泼好动的婴儿,成人讲话时要格外地恬静、安详,以抑制他的急燥情绪,更要着重培养他的注意力,对他的活动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而对于安静型的婴儿要多引导他与人交往,给他创造表达、表现自己的机会。

总之,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塑造婴儿行为的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孩子的气质特点或气质的表现形式。作为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科学地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来陶冶孩子的情趣、气质。

南湖小学甲型流感爆发经过


7月1日北京学校停课进展

首先声明一点,我写的内容未经官方证实.只是一个家长的亲身经历和简单思考.说出学校名字觉得也不合适,一切听官方发布.作为一个对疫情防控相对了解的业内人士,我本人觉得新流感没那么可怕,家长不用恐慌着急.同时,也希望政府能公开通明,免得家长猜疑,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早晨不到六点,睡得正香,街道办事处打来电话,通知孩子在家居家观察一周事宜。

具体包括,每天早晚各侧体温一次,稍后社区服务站卫生人员会电话询问;尽量不要外出,不要参加集体活动;有情况及时向社区服务站报告等等。工作人员说得认真细致。

我赶紧插话问学校疫情情况。她说,已经确诊了10例,具体哪个班、怎么感染都不清楚。根据北京市几天前发布的通知,学校出现2例以上病例就可停课。学校提前放暑假符合相应条件。

挂断电话,我问孩子,她说肯定是二年级。因为前两天,听别的同学说,二年级有个班有9个同学出现发烧症状。

病例是从哪里感染的?8点半以后,我开始跟区有关部门打电话询问情况。相熟的几个朋友,要么正在开会,要么不接电话。就在我四处询问的时候,孩子的同学也打电话来聊天。10几岁的孩子,闷在家里,难受。电视电脑又不能玩时间长了。在屋里急得直跳。不去上学带来的快乐持续不超过两小时。听孩子们电话聊天,我听出点门道。原来,二年级有个同学家长从国外回来,发烧,后来被确诊甲型H1N1流感。随后,二年级就开始出现发烧的。这也许是感染的传播链吧。

如果上述感染途径真的确立,那真叫百密一疏。流感疫情出现以后,北京采取的措施一直很严格,也取得不错的效果。病例总数比广东少,二代病例少,没有出现学校疫情等就是明证。当然,取得这些效果也付出巨大的代价。还引来外界的不少争议。流感病毒传播力很强,漏过一个密切接触者,就可能造成后续传播。措施再严,防控工作真的能做到不漏过一个吗?很难。拿学校的这个例子说,根据北京市制定的相应预案,归国回来的这个家长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家长确诊后,对包括孩子在内的家属又是否采取了措施,等等。漏过一个环节,疫情随即就会扩散。

从这次学校出现疫情后的处理看,当局很迅速,也很果断。6月30下午开始,有关部门开始处理、研究相应措施,晚上10点前后做出提前放暑假决定,马上通知家长;另一头,区防控机制迅速行动,街乡、社区都动起来。今天一大早,我特意到学校门口转了转。平时热闹的校园寂静无比,大门上锁。门口没有贴通知。学校所在小区内平静如常。“全校都停课了,不用来了。”看门的大爷对我说。

疫情已经来到身边。外松内紧。生活依旧。

家园共育《经过磨难的孩子才会成长》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儿童成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爱也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陷阱 有一则名叫《幸福的小狐狸》的寓言,说的是一只老狐狸带着一只小狐狸生活在一个山洞里。老狐狸是小狐狸的爸爸,小狐狸的妈妈不幸死在猎人的手里,于是老狐狸就带着小狐狸躲进了这个山洞过日子。 由于小狐狸的妈妈死...
    2021-03-19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让孩子在锻炼中学会成长 涵涵小朋友性格很内向,她从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旁边小朋友玩耍。做事都是慢慢吞吞,但又很认真。有一天小朋友都涂好色已经玩了很多时间了她还一个人在涂色我对她说:“涵涵,我们不涂色了,赶...
    2021-05-31 阅读全文
  • 幼儿故事学会成长的小狐狸 1、学会成长的小狐狸的故事 一只小狐狸有爸爸妈妈为它抓食物,它不愁没有吃的,而且爸爸妈妈对小狐狸很好。小狐狸说:我幸福极了,小狐狸高兴得说。 一天清晨妈妈把小狐狸带到了荒野里。小狐狸缩手缩脚,冷极了!...
    2020-12-31 阅读全文
  • 孩子爱动才会快乐 导读:从自发运动到受人协助而运动,再到模仿,爱动的宝宝给人带来更多的快乐。 宝宝的一些举动与生俱来,像反射举动等,但更多的却又需要爸妈的引导。他们举动的变化常能引起爸妈的很大惊奇哦。 “呱呱”落地的小...
    2021-09-25 阅读全文
  • 父母学会放手,孩子才会“长大”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的口头禅。但是,说易行难,当父母看着孩子把米粒弄得全身都是,衣服系错了扣子,或是磨磨蹭蹭半天不能让玩具归位,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忍住伸手的冲动,坚持让孩子自己...
    2021-08-30 阅读全文

有一则名叫《幸福的小狐狸》的寓言,说的是一只老狐狸带着一只小狐狸生活在一个山洞里。老狐狸是小狐狸的爸爸,小狐狸的妈妈不幸死在猎人的手里,于是老狐狸就带着小狐狸躲进了这个山洞过日子。 由于小狐狸的妈妈死...

2021-03-19 阅读全文

涵涵小朋友性格很内向,她从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旁边小朋友玩耍。做事都是慢慢吞吞,但又很认真。有一天小朋友都涂好色已经玩了很多时间了她还一个人在涂色我对她说:“涵涵,我们不涂色了,赶...

2021-05-31 阅读全文

1、学会成长的小狐狸的故事 一只小狐狸有爸爸妈妈为它抓食物,它不愁没有吃的,而且爸爸妈妈对小狐狸很好。小狐狸说:我幸福极了,小狐狸高兴得说。 一天清晨妈妈把小狐狸带到了荒野里。小狐狸缩手缩脚,冷极了!...

2020-12-31 阅读全文

导读:从自发运动到受人协助而运动,再到模仿,爱动的宝宝给人带来更多的快乐。 宝宝的一些举动与生俱来,像反射举动等,但更多的却又需要爸妈的引导。他们举动的变化常能引起爸妈的很大惊奇哦。 “呱呱”落地的小...

2021-09-25 阅读全文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的口头禅。但是,说易行难,当父母看着孩子把米粒弄得全身都是,衣服系错了扣子,或是磨磨蹭蹭半天不能让玩具归位,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忍住伸手的冲动,坚持让孩子自己...

2021-08-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