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的童年是旅程不是赛跑

发布时间:2021-04-04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孩子的童年是旅程不是赛跑”,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导读:调查显示,正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把送孩子去兴趣班作为“赢在起点”的重要砝码,但现实生活中“欲速不达”的例子并不鲜见。一些孩子在学前参加英语、思维训练、语言训练等兴趣班,能熟练背诵唐诗,会100以内加减法,但进入小学却成绩平平,甚至发生学习困难。

从幼儿园放学,不是回家,而是赶往各种兴趣班、学习班,这已成为越来越多孩子的生活常态。调查显示,九成以上家长认为幼儿有必要参加兴趣班,五成以上家长认同“幼儿不参加兴趣班会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为孩子不止报名参加一种兴趣班,有的甚至从周一到周六每天都排得满满的。但专家认为,“童年是旅程,不是赛跑”,早期教育不应只看结果,而忽视孩子学习过程的感悟和体验。

“赢在起点”教育可能欲速不达

调查显示,正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把送孩子去兴趣班作为“赢在起点”的重要砝码,但现实生活中“欲速不达”的例子并不鲜见。一些孩子在学前参加英语、思维训练、语言训练等兴趣班,能熟练背诵唐诗,会100以内加减法,但进入小学却成绩平平,甚至发生学习困难。“童年是旅程,不是赛跑”,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桑标非常赞同这一说法。“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有序地开展智能开发,为儿童的成长营造一个适合其年龄和个性特点的早期教育环境。”

不应只把目光停留在学习结果上

钢琴、珠心算、英语、识字,是最受家长欢迎的早教项目,这些项目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教育效果明显,家长们很容易因此获得鼓励,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家长“随波逐流”。桑标认为,家长们不应只把目光停留在学习的结果上,而应当更关注儿童在早期教育过程中的感悟与体验。他以孩子学习钢琴为例,良好的早期教育应着眼于孩子对音乐的感悟及音乐素养的培养,如果只关注弹琴的技能、技巧训练,一味追求考出“八级”、“十级”,而忽视学习过程中的体验,那很可能会使孩子“痛苦地弹奏《欢乐颂》”。

早期教育未必都要上兴趣班

在一些家长看来,好的早期教育就是把孩子送到各类专业培训机构。桑标对此并不认同,“其实亲子同乐的过程就是很好的早期教育。”国内曾有心理学家对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优等生与差等生的父母在教养方式上有明显差异:前者偏爱温暖与理解,后者偏爱惩罚与干涉。而这种差异引起的结果是,优等生有信任与安全感,并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学习习惯;而差等生有逆反与自卑心理,他们更多厌学和缺乏自信。

兴趣班学习占用孩子休息游戏时间

兴趣班学习一般被安排在每天放学后,一些家长为孩子不止报名参加一种兴趣班,有的甚至从周一到周六每天都排得满满的。从调查数据来看,幼儿一周参加兴趣班学习平均次数是2.6次,一次平均用时110分钟。如此算来,一周幼儿参加兴趣班的时间占到286分钟,平均每天40.9分钟。调查还显示,80%左右的幼儿回家要完成与兴趣班相关的作业和练习,如做数学题、练琴、画画等。过于密集地参加兴趣班学习,势必导致幼儿调整休息的时间被占用,游戏和交往活动时间也相应减少。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是父母!


高尔基:“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现在的中国,什么都提倡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但最需要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的父母教育却被我们遗忘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年轻恋人如果想领取结婚证,必须参加政府举办的父母学校,培训合格,才能领到结婚证。·可是,中国的父母普遍坚持随意而轻松的心态:只要有结婚证,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有能力教育孩子。部分父母甚至认为:任何成人都可以教育孩子,祖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保姆也可以教育孩子。中国父母什么时候开始承认教育的艰难呢?直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成为“问题学生”,父母们才开始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惊恐。·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1、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比如:·★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2、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三、给家长的“8条建议"·1、(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不要培养“超级婴儿”。·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6、不能当众教育孩子。·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要教育他也应该把孩子带回家,当众责骂、殴打,往往后果非常严重。对孩子的教育,最安全而又有效的方式,是应该在私下进行的,表扬可以公开,批评做到秘处,即使你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方式如果不当,不但没效果,甚至食得其反。·我们要意识到无论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都是一种情感互动,父母太强势,往往导致孩子没出息,父母太粗暴,孩子往往性情同样狂躁。有智慧的教师不需对学生严辞斥责,有智慧的父母,时刻能够意识到教育孩子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要保护孩子的心灵,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任何人都需要获得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爱,二是安全。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他既有爱又有安全感。不幸的人之所以不幸,要么因为只有爱而没有安全感,要么因为只有安全感而没有爱。最不幸的人是那些既没有爱又没有安全感的人。·对孩子来说,他极度地渴望爱,又极度地渴求安全感。在爱与安全感两个要素之间,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将对孩子的成长构成不可修复的伤害。·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他的父母的陪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伏尔泰:“对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熊孩子”不是搞破坏,是在探索!


正如我在《四种亲子依恋关系,养出四种孩子》一文指出的:安全依恋关系建立得好,孩子就不至于总粘着妈妈不放,更敢于向外界探索。唯有敢于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孩子才能更好地长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妈妈对孩子的爱,注定是指向分离的。智慧的父母,不会总想着把孩子紧紧抓在手心,而是思虑,孩子将来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熊孩子们让人头大?

自从手和脚获得力量,孩子们就再也闲不住了。许多孩子因为实在太能“忙活”了,被扣上了“熊孩子”的帽子。他们到处“搞破坏”,实在是让大人发愁。

所以,不少妈妈都问过我一个问题:罗老师,怎么样才能让我的孩子更乖点,更听话?

孩子“翻箱倒柜”,不是搞破坏,那叫“探索”!和一个正在做研究的科学家本质上相同

忙碌的孩子们,绝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一样,在无意义地玩耍。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就孩子的探索这样说过:“主动地发现现实的这样一种教育,显然要比要求成人按照既定的意志行事,按照现成的真理去认知的那种教育高明得多。”没错,孩子们是在学习,在通过动作认识这个世界。

孩子要触碰才知道水的感觉是怎样的,凉水与热水有什么不同,将水从一个容器倒进另外一个容器是如何神奇,水被洒在地上和被洒在桌子上有怎样的区别。所有这些大人看起来乱七八糟的小事情和小破坏,对孩子而言,可能都是一场新奇的冒险体验,是孩子认知上的一次进阶。

手部探索和嘴部探索,是孩子最初认知世界的两种主要方式;同样,也是被父母们误解最多的两种行为

孩子的手部探索,从出生后三个月开始

在第4-6个月,孩子的小手会有张开合上的动作,此时就应该给孩子提供可以大把抓握的东西,比如兵乓球、积木等玩具。7-9个月后,孩子就会有松手的意识,大人看起来就是孩子在扔东西,事实则是:当孩子把自己的手掌松开,东西掉落,他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手这么有力量;而且,凡是扔出去的东西,都会准确无误地落到地上。这不就是当年牛顿干的事情吗?!

进入第九个月龄后,孩子会爬了

父母们会发现,孩子不管爬到哪里,都会把东西拿起来再扔掉。比如吃饭的时候把碗扔了,喝奶的时候把奶瓶扔了。除此之外,还喜欢拍桌子、枕头、以及拍打大人的脸,再或者干脆就是撕纸。对父母而言,这是开始头大的时间,对孩子而言,这意味探索这个世界的黄金时间到来。

9个月末,孩子的小手学会“二指捏”

即大拇指和食指能触碰到一起,“捏”的动作开始发展。此时,父母能发现,孩子经常会从地上捡小东西,比如一根头发,一粒花生米等,当然也会捏父母的“肉肉”了,于是就有了父母们所抱怨的“孩子会掐人了”。此时父母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孩子相应的小玩具,但也要确保安全,以防孩子将小物件送到嘴巴里。

到10个月-12个月,孩子手部动作已经比较灵活,除了拍、抠、捏等动作,孩子能够握住物体,而且能够准确定位。

12-18个月,孩子学会了“抢”

此时孩子的意志力已经开始发展,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动作感受自己的力量。吃饭的时候,孩子不会那么乖了。此时,他们也学会“舀”这个动作,尽管每次一勺子下去,总也舀不到什么实质性东西。父母应该去间接满足孩子。所谓间接满足,即不必完全放手真的让孩子自己吃饭,只是专门给他们一个空碗,放一点米饭,一把勺子,让孩子感受舀起米饭,用力送到自己口中的那种成功体验。这种成功体验,将为孩子下一步的独立吃饭打下好的基础。

除了手部探索,在2岁之前,孩子经常会把各种能触及的东西放到嘴巴里来“吃一吃”,其实这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

关于该点的具体阐述,父母们可以查阅历史文章:《这些行为都和安全感有关》讲述孩子口唇期的部分。

孩子想干什么的时候,妈妈的第一个反应就是no。妈妈总是对孩子的需求说NO,那么孩子能学会什么呢?他们也只学会了对妈妈说no。同时,他们探索和学习的机会却被剥夺了。

不让孩子“探索”,就是阻拦孩子成长>>>

如果孩子的探索受到阻断,那么它可能会有如下影响:

首先,会影响孩子的体能发展。“探索”一旦被大人定性为瞎玩、胡闹和搞破坏,那就意味孩子正常的游戏和学习受到阻碍,体能发展则将最直接受到影响。

其次,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因为孩子手部精细动作是孩子后期学习兴趣、探索欲望等良好发育的基础。

最后,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那些动作的操作对孩子的耐心、坚持、自信心等均有促进作用,因为每一次成功的动作操作,对孩子而言都是一次美妙的成功体验。而耐心、坚持、自信与自尊的品格,也将是孩子以后社会化交往的基础。

如果当孩子一有探索的尝试,父母就上前干涉,在探索中一遇到困难,父母就替孩子克服,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越来越依赖父母,面对挫折时,会条件反射要找爸爸妈妈。父母保护过度,使得孩子缺乏探索,也就无法获得成就感,自信心也无从建立。

当这些缺乏探索、缺乏自信的孩子进入幼儿园,问题会立刻凸显。幼儿园是个全新的世界,离开父母保护后,孩子无所适从,无法适应。由于之前缺乏必要的探索经验,没有独立实践的能力,孩子可能会处处碰壁,大量的不良体验又会带给他们种种痛苦。这个适应过程将会是艰难的。重要的是,这种艰难的适应过程也会给孩子的未来人生路带去不良影响:孩子会把新环境与痛苦画上等号,而不会认为新环境是一个可以获得更多经验和自信的有趣地方。

探索中会遇到各类危险>>>

父母如何在放手和规则之间,把握好度?

也有妈妈问我,是不是宝宝所有的愿望我们都要去满足呢?肯定是要有区分的。这就涉及到“放手让孩子探索”,与“孩子规则建立”之间的关系。

关于如何给孩子建立规则,接下来的《静观育儿》我还会细说。今天我想说的是,设立规则,必须要建立在允许探索的基础上。完全不让孩子探索,给孩子各种限制,那不叫建立规则,那叫专制。若不让孩子去尝试,孩子永远无法建立规则,因为这样就剥夺了孩子探索、学习并将规则真正内化的机会。所以可以说,学习即规则。

举个我家开心玩水的故事。玩水是孩子们的天性。因为他们在母体当中,就是在羊水的温暖中得以滋养的。陪伴开心时,我会固定时间,让开心玩水。怎么玩都行。甚至衣服都湿了,满地都是水。她喝过自己的洗澡水,自己尿了尿的洗澡水,有什么关系呢。等玩了几次后,我发现,她会自己停下来,让我给她擦手等,因为在探索中,她自己就会发现,水会打湿衣服,打湿了不舒服,‘我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建立一种规则,才能避免被打湿’。

正是抓住了这种自己探索得出的因果关系,记住了自己的行为会得出怎样的后果,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将这种经验迁移到其他情景中,从而实现自我控制,构建出自己的规则意识来。

父母一方面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探索机会,同时也要让孩子看到遵守规则的好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孩子也是。所以,寻找一些简单的亲子小游戏,在游戏中制定一些规则,然后陪孩子玩到开怀大笑,那样孩子就会在一种非常愉悦的氛围中懂得,“规则”没有那么面目可憎,它是和快乐划等号的。

学会两招:巧沟通,和保护性撞墙>>>

第一,运用转换技巧,巧妙沟通

在孩子1岁半以前,满足孩子的探索需求,基本不需要担心把孩子惯坏。之后,父母则可巧妙地将规则引进来了。

仍然拿玩水为例。当孩子玩得不亦乐乎而父母认为该停止的时候,直接打断或者阻止,绝不是好办法。我一般会说:宝贝,今天我们玩10分钟的水,然后我们要下楼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那样也会非常有趣的。——这里,父母其实是在用其他事物,将孩子的注意力悄悄地在进行着转换。

于是她在玩得过程中就可能会想到,后面我还要去玩别的。实际上孩子懂得权衡的,如果一天的时间她都花在玩水上,她会觉得后面很多的活动都参加不了,那可不行呀。慢慢地,孩子就会有这样的意识:如果我遵守了这个规则,那么我享受到的快乐和自由就会更多。于是,孩子也就开始学习遵守规则了。

但有一点父母们需要注意:

小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甚至直到六七岁,孩子都没有明确的时间观念。比如你跟孩子说,还有两分钟你就要上床睡觉了,其实这种话对他来说没有用。你要每隔一段时间,去跟他说:我们还有两分钟的时间就不玩了,我们还有一分钟的时间就不玩了,最后你跟他说:好了,我们该讲睡前故事了。如此孩子便不会觉得被阻止、被限制。

第二,保护性撞墙

所谓保护性撞墙,即是给孩子探索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同时允许孩子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但在孩子磕磕碰碰的整个探索过程中,父母要扮演好观察者、引导者和保护者的角色,向孩子指出探索对象可能存在的“危险”。

执行保护性撞墙的时候,父母切记不要以高明自居。比如,少说不。在阻拦孩子做危险动作的时候,说再多的“不”都没有意义。因为对孩子而言,“不”和“好”是一个意思。孩子先看到的是你的表情,而非你的声音。

举个例子:孩子看见仙人掌,非常想上去用手触碰,此时大人如果告诉孩子:不行,仙人掌不能摸!或者简单地阻拦孩子,一旦大人不在,孩子一定会再去摸。父母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判断,知道仙人掌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伤害,只需要用严肃的表情告诉孩子:疼,扎手!这样的表情和语句,就能起到对孩子的警示作用。若孩子仍然好奇,便让孩子去摸一下。结果当然是孩子给扎哭了。此时孩子已经体验到了应得的“惩罚”,大人切不可幸灾乐祸,而是要及时给以安慰。如此,孩子既完成了探索过程,也得到了父母所给予的安全感。下一次需要探索的时候,孩子仍然能够能量饱满,充满勇气和力量。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探索所受的疼痛后,孩子会懂得权衡和判断:这个东西的确扎手,下一次要小心了!

这就是父母保护性撞墙的全部意义所在。

3岁以前,保护性撞墙会更多被使用。因为孩子单一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他们必须要亲身尝试才能获得对外界的认知,讲道理没用,他们更不会因为所以的推理。到3岁以后,孩子思维开始能够逆转、从一维到多维,就能体会到多种解决方法、多样选择的存在。此时,父母则可以在孩子遇到问题、或者面对一项探索的挑战时,启发性地问孩子怎么办,或者和孩子一起讨论,多听听不同的观点。最后,再执行保护性撞墙,将最后的选择权留给孩子,让孩子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父母则守护在孩子身边。

即使不是故意,害了孩子的终究是你


如果说我大学里确实学到了什么,那就是诗人菲利普?拉金说的:“他们害了你,你爸和你妈。虽然不是故意的,但他们的确害了你。”

当时,我生下儿子不久,便重返学校修读临床心理学。脑中想着孩子,手头却还要准备期末论文,在这种情况下,我很容易留意到那些论述父母如何害了孩子的研究。

作为一名妈妈,我很想做对。但是什么才是“对”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书店,立马眼花缭乱:布莱泽顿、斯波克,还是希尔斯?幼儿中心派、家长中心派,还是合作派?我到底该追随哪种理论?

好消息是,至少在英国著名儿科医生、儿童精神学家唐纳德?威尼康特看来,要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你不必非得是完美妈咪。用他的话说,只须当一个“过得去的妈妈”就好了。

不过,过去所有研究都表明:如果给孩子的爱太少,几十年后,他们就很可能会走进心理治疗诊所(如果有足够的钞票支付这笔账单),坐在沙发上声泪俱下地回忆着妈妈对他做了什么,爸爸又没做到什么……

而作为心理治疗医生,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重新当一回病人的父母,提供一种“矫正性情感经验”,让他们无意中将早期的被伤害感觉移情到我们身上,然后给出不同的回应——与他们童年期所得到的相比,更加体贴、更具共情的回应。

理论上是这样,然后我开始接待病人。我头几个病人几乎是教科书上的范本。当他们诉说不幸童年时,我毫不费力地就能将他们的伤心与成长经历联系起来。

但是很快,我遇到了一个例外,这个姑娘20多岁,聪慧美貌,姑且称她为丽齐。丽齐有坚实的友情、亲密的家庭和极度空虚的感觉。她告诉我,之所来咨询,是因为她“就是不快活”。她还说,令人沮丧的是,她找不出来自己到底是对什么不满。

她有一对“棒极了”的父母,两个出色的手足,支持她的朋友,极佳的教育,很好的工作,健康的身体,漂亮的房子。她的家族史上没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病人。那为什么她老是失眠呢?为什么她总是犹疑不定、怕犯错误、无法坚持自己的选择呢?为什么她认为自己不像父母一直评价的那样“惊人”、觉得“心中总有一个空洞”呢?为什么她描述自己感觉“飘忽不定”呢?

我被难住了。这个案例里没有漠不关心的父亲、求全责备的母亲和其他放任自流、爱贬低人、杂乱无章的照料者,问题出在哪里?

当我试图弄明白时,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类似的病人越来越多。我的沙发上坐满了二三十岁的成年人,自述患上忧郁和焦虑,很难选择或专注于某个令人满足的职业走向,不能维持良好的“亲密”关系,有种空虚感或缺乏目标感——但他们的爹妈无可指摘。

恰恰相反,这些病人都说到他们是多么“崇拜”父母,说父母是自己在这世上“最贴心的朋友”,从来都是有求必应,甚至出钱让他们来接受心理治疗(当然也在替他们付房租和汽车保险),这让他们既愧疚又困惑。毕竟,他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无可抱怨!

起初我很怀疑这些人的陈述。童年一般都不完美,那么,如果他们的童年很完美,为何会如此迷茫、不自信?这跟我学过的知识背道而驰。

但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相信他们并无粉饰或曲解。他们真的拥有关爱备至的父母,给他们“发现自己”的自由,鼓励他们想做什么都行,接送他们上学放学,陪他们做作业,当他们在学校受欺凌或孤立时出手相助,在他们为数学发愁时及时请家教,看到他们对吉他表现出一丝兴趣就掏钱让他们上音乐课(丧失兴趣时又允许他们放弃),当他们违规时跟他们谈心,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惩罚(运用“逻辑后果”来替代惩罚)。

一句话,这些父母很“体贴”,投入地引导我的病人们顺利通过童年的种种考验和磨难。作为一个力不从心的妈妈,我常会在听病人陈述时,暗自奇怪这些伟大的父母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直到有一天,我想到,这些父母是否做得太多了?

是啊,我,还有无数同样的人,都在努力地做好父母,就是为了今后我们的孩子不至于沦落到心理医生的沙发上,而我正在目睹这种养育手段的血肉后果。为了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养育,我们拼尽全力、精疲力竭,而他们长大之后却坐在我们的办公室里,诉说他们感觉空虚、迷惑、焦虑。

我读博士时,学院里的临床焦点在于缺乏父母体贴如何影响孩子,谁都没有想到问一问,如果父母过度体贴的话,这些孩子又如何呢?

会不会是父母在孩子小时过于保护他们,避免让他们不幸福,才剥夺了他们成年后的幸福感呢?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医生保罗?波恩说,答案可是肯定的。很多父母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孩子体验到哪怕一丁点的不适、焦虑或者失望。当孩子长大,面对正常的挫折,就以为事情严重出错了。他说,当学步儿在公园里被石头绊到,刚刚倒地,还没来得及哭呢,一些父母就会飞扑过来,抱起孩子,开始安慰。这事实上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如果你不让孩子体验那刹那间的困惑,给她一点时间,让她明白发生了什么(“噢,我跌倒了”),让她先把握跌倒的挫折感,并且试图自己爬起来,她就不会知道难受是什么感觉,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些孩子上大学时,会因为最小的麻烦发短信给父母求救,而不会自己找办法解决问题。假如,当孩子被石头绊倒,父母允许她自己恢复一秒钟,再去安抚她的话,孩子就学习到:“刚才有一秒钟挺吓人的,但我现在没事儿了。如果有不快的事情发生,我能自己摆平。”波恩说,多数情况下,孩子会自己应付得很好,但很多父母永远弄不懂这一点,因为他们忙于在孩子不需要保护时过早伸出援手。

洛杉矶临床心理师温迪?莫格尔,10年前出版了《放下孩子》一书后,成为美国多所学校的顾问。她告诉我,过去几年间,大学招生部主任们汇报,现在“茶杯”式新生越来越多——他们是如此脆弱,稍稍碰壁,就有可能碎掉。

为什么呢?“父母出于好意,在其整个童年期替他们消化掉了所有的忧虑,结果他们长大后不知如何面对挫折。”

父母的无私与自私

这也许就是丽齐那样的病人最终会出现在心理医生面前的原因。“即便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父母,你还是会经历不那么开心的时光,”洛杉矶家庭心理师杰夫?布卢姆说,“一个孩子应该体验正常的焦虑,才会有适应性。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更加独立,就应该每天为他们将来的离开做好准备。”

一个莫大的“如果”。布卢姆相信,我们很多父母根本舍不得孩子离开,因为我们依赖他们来填补自己生活中的感情空洞。不错,我们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时间、精力和财富,但那是为了谁?

“父母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混淆了,并认为这是最佳育儿之道”,布卢姆说着叹了一口气,“目睹这种现象令人伤感。”

培养自信导致不自信

几个月前,我打电话给圣迭戈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自恋流行病》作者之一珍?图文齐。她告诉我,对于很多病人声称自己有过非常幸福的童年,但成年后对生活不满,她一点都不奇怪。当父母为了增强孩子的自信而总说孩子“做得好!”——不仅仅是孩子第一次自己学会穿鞋,而是每天早上穿鞋时都这么夸赞——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很特别。同样,如果孩子参加活动,仅因“努力尝试”就得到奖励的贴纸,那他永远都得不到关于自己的负面评价(所有失败都被粉饰成“努力尝试”)。

自1980年代以来,在中学和大学里,孩子的自我评价指数日益上升。但健康的自信很快就会变成有害的自我膨胀,和自恋症如出一辙的自我中心和不劳而获感。与此同时,焦虑和沮丧人群比例也在上升。

为什么会这样?“自恋者年轻时会很快乐,因为他们是宇宙的中心,父母就像仆人,开车带他们参加各种活动,满足他们每一个愿望。父母不断地告诉孩子,他们是多么特别,多么有才华。这给他们一种错觉,仿佛与其他人类相比,他们简直卓尔不群。他们不是自我感觉良好,而是比所有人感觉都好。”

我曾和一名原先在首府华盛顿做少年足球教练的投资家聊天,他说,少年足球队的一条规则是:不计比分。他当时感觉十分荒唐,他自身的运动员经历弥足珍贵,因为他不得不应对失利。“我想,要是不计比分的话,孩子们都会变成娇气包儿。”后来他明白了这种规则的意义,因为有些孩子如果输得太惨,会悲痛欲绝。

当我对温迪Y?莫格尔复述这场对话时,她在电话那一头尖叫起来——请让他们小时候悲痛欲绝吧!而不要等到上大学时再第一次经历伤心!拜托,拜托,拜托!让他们在足球场上经历多次伤心!再说了,教练不计比分,孩子们自己也在计算呢,这又怎么保护得了他们呢?

荒谬的是,父母刻意培养孩子自信的行为有时反而让孩子不自信。当丽齐说她觉得自己不像父母称赞的那样“杰出”时,我一点都不惊奇。父母把她说得那么“出色”,她怎么可能做到?为了让她有安全感,父母不愿承认女儿的缺陷。“我数学很差,”当丽齐注意到自己比同学更难完成数学作业,曾这样对父母说。“你数学不差,”父母回答说,“你只是学习方式与别人不同。我们会请个家教,把信息‘翻译’成你能理解的模式。”

家教费尽心机,帮助丽齐把数学成绩提高了一点,但她心里清楚自己数学没有同学好。“我不是学习方式不同,”她对我说,“我就是数学很糟!但在我家里,你永远不会在任何方面差劲,你只是相对来说更擅长某些事情而已。如果我说我不擅长干某些事,我父母会说,‘噢,宝贝,不,你才不是呢!’”

选择与安全感

讽刺的是,在很大程度上,自我评价无法预示一个人将来会感到多满足,特别是当自我评价来自不停地宽容和表扬,而不是来自真正的成就。琼?图文齐说,能预示一个人将来是否充实和成功的是坚持不懈、灵活适应和接受现实考验的能力,具备了这些品性,人们才能顺利过日子。

但是现在,很多孩子没有机会学习这些品性。一位幼儿园老师这样说,

一位母亲送孩子来上学,她忙着签到时,孩子跑到一边玩,跟另一个孩子抢玩具。她的孩子先拿到了卡车,但另一个孩子把它抢走了。两人争吵了一会儿,那个孩子拿了一辆旧卡车扔给她的孩子。她的孩子看到取胜无望,也就接受了这种安排。

孩子没事儿,但妈妈不干了,跑过去讲道理,说“这不公平”,要求那个孩子把卡车还回来。“你看,孩子本来没事了,她的孩子很有适应性,但她破坏了这一切。

我们的确教孩子不要抢玩具,但这种事时有发生,孩子需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孩子本来可以应付困难的,但他妈妈却火冒三丈,我只好花时间平息家长,尽管孩子在一旁玩儿得挺开心。

这位老师还说,还有很多父母,自以为设立了规则,事实上却摇摆不定。当孩子缠着要买冰淇淋,家长先说不行,今天不买,星期五买。孩子纠缠、谈判,家长可能认为谈判意味着“尊重孩子的意见”,于是说:“好吧,今天买,但明天不许要!”

巴里·施瓦兹认为,那些充满爱意的父母每天给孩子很多选择,结果孩子不仅被惯坏了,而且简直瘫痪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理念是:有选择是好的,选择越多越好,”他说,“但这不是事实。”

在一项研究中,施瓦兹将孩子随机分成两组画画。第一组孩子可以从3支油性笔中选1支,第二组则可以从24支中选1支。当一名不知情的幼儿园绘画老师对作品进行评价时,被列为“最糟”的多是第二组孩子的作品。

接着,研究者让孩子选择一支笔作为礼物,孩子选完后,再试着说服他们归还这支笔,换取另外一个礼物,结果第二组孩子放弃起来容易得多。施瓦兹认为,这表明选择更少的孩子不仅更专注于绘画,而且更容易坚持他们最初的选择。

那么,这跟育儿有什么关系?施瓦兹说,它意味着,当选择更少时,孩子更有安全感,更不焦虑。较少的选择帮助他们专注于某事,这正是日后生活所需要的。

而当我们给孩子提供无数选择的同时,就向他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他们有资格过完美生活。所以,当孩子感觉丝毫不爽时,就会有另外一种选择摆在面前。莫格尔说得很坦率:父母用丰富的选择造就了焦虑而又有优越感的孩子,她称为“残废的皇族”。

和许多父母一样,我一直以为给孩子多种选择可以培养他们的力量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更有控制力。但施瓦兹的研究表明,太多选择可能会使人更加沮丧,更加失去控制。

孩子不是我们的作品,他们需要真正的自我成长。

孩子是你的,不是老师的,不要推卸责任


常常听很多管不住孩子的家长说:“等到了学校就好了,自然会有老师管着他!”

有的家长去开家长会,回来说自己一直在睡觉,老师废话太多了……

听到他们这样说时,我总是在为那可怜的孩子担忧,这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啊?遇见这么不负责任的爹妈!

老师保证不了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老师只是传到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因此,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老师无能为力!

老师给不了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会强迫孩子做到呢?

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儿。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老师很少主动找家长交流

一般家长被请到学校,那孩子的问题就有点严重了。所以,孩子的小问题,老师一般不会找家长沟通的,但是我们做家长的在发现这些问题时,如果能跟老师积极主动的去沟通,那在孩子成长和学习这件事上绝对是帮助很大的。

老师给孩子传递不了读书的兴趣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

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不要指望让老师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更多的交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老师没有义务帮你去培养,这些只能由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老师给不了孩子上进心

很多家长一开始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跟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相背离的,他们主张快乐教育,不主张让孩子刻苦学习,认为那样孩子会很累。殊不知中国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被不自觉的挤进了竞争的行列,而你灌输给孩子的思想,与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受不到老师的赞扬,得不到同学的钦佩,你以为是为孩子好,其实是害了自己的孩子。

只要孩子自己觉得不苦不累,完全可以应付自如,为什么不能让他多学点东西呢?

老师给不了孩子长久的幸福感

一个人所在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心里阳光很多。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的,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

你对孩子的影响力永远大于老师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请做个称职的父母!

喜欢《孩子的童年是旅程不是赛跑》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是父母! 高尔基:“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现在的中国,什么都提倡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但最需要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的父母教育却被我们遗忘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年...
    2021-02-18 阅读全文
  • “熊孩子”不是搞破坏,是在探索! 正如我在《四种亲子依恋关系,养出四种孩子》一文指出的:安全依恋关系建立得好,孩子就不至于总粘着妈妈不放,更敢于向外界探索。唯有敢于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孩子才能更好地长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妈妈对...
    2022-01-30 阅读全文
  • 即使不是故意,害了孩子的终究是你 如果说我大学里确实学到了什么,那就是诗人菲利普?拉金说的:“他们害了你,你爸和你妈。虽然不是故意的,但他们的确害了你。” 当时,我生下儿子不久,便重返学校修读临床心理学。脑中想着孩子,手头却还要准备期...
    2020-12-31 阅读全文
  • 孩子是你的,不是老师的,不要推卸责任 常常听很多管不住孩子的家长说:“等到了学校就好了,自然会有老师管着他!” 有的家长去开家长会,回来说自己一直在睡觉,老师废话太多了…… 听到他们这样说时,我总是在为那可怜的孩子担忧,这是上辈子造了什么...
    2021-01-20 阅读全文
  • 耐心等待,是示范而不是教 错把知识灌输当早教,总是用“教”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 人们常说三岁以前是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不是让孩子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心理成长最重要的时期。心理成长才是早教的重要内容,健康的心灵是一生幸福的...
    2020-11-13 阅读全文

高尔基:“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现在的中国,什么都提倡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但最需要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的父母教育却被我们遗忘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年...

2021-02-18 阅读全文

正如我在《四种亲子依恋关系,养出四种孩子》一文指出的:安全依恋关系建立得好,孩子就不至于总粘着妈妈不放,更敢于向外界探索。唯有敢于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孩子才能更好地长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妈妈对...

2022-01-30 阅读全文

如果说我大学里确实学到了什么,那就是诗人菲利普?拉金说的:“他们害了你,你爸和你妈。虽然不是故意的,但他们的确害了你。” 当时,我生下儿子不久,便重返学校修读临床心理学。脑中想着孩子,手头却还要准备期...

2020-12-31 阅读全文

常常听很多管不住孩子的家长说:“等到了学校就好了,自然会有老师管着他!” 有的家长去开家长会,回来说自己一直在睡觉,老师废话太多了…… 听到他们这样说时,我总是在为那可怜的孩子担忧,这是上辈子造了什么...

2021-01-20 阅读全文

错把知识灌输当早教,总是用“教”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 人们常说三岁以前是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不是让孩子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心理成长最重要的时期。心理成长才是早教的重要内容,健康的心灵是一生幸福的...

2020-11-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