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严母慈父的育儿故事

发布时间:2021-04-04

育儿游戏。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严母慈父的育儿故事》,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我家是严母慈父。

我常训小猪,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不知道是我眼里容不得沙子还是我本来就脾气坏,动不动就吼上一嗓子:

玩具马上收拾好!不准躺地上!写作业去!衣服还不叠好!吃得这么慢!不许看那么近!。。。。

猪爸笑着摇头:唉,这么好的儿子你还不满意!yjS21.com

在猪爸眼里,儿子就是完美的了。吃得慢没关系,就是要细嚼慢咽。玩具玩得满地都是也没关系,男孩子就是要不拘小节。躺在地上没关系,地毯那么厚,不会着凉的。衣服没叠好就更不该说他了,叠衣服是妈妈应该负责的工作。写作业么,不要急,能考到这么好的成绩,说明老师讲的他都掌握了,写不写都不是很要紧的。

我气晕了,小时候不好好管教,以后还不得长成歪脖子树!一老爷们咋这么没原则呢。

他又笑,哈哈,一家人讲什么原则嘛!

于是我们常常在家里争论谁对谁错。

我嘴上虽然没有服过软,但我也明白,猪爸自有猪爸的道理。小猪两岁多开始就跟着我们天南地北到处跑,四岁开始就自己背着包,拖着小行李箱,踮着脚举着胳膊去办登机牌,一个城市住半年,便搬到另一个城市。比起一般的孩子,他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这个是他的优点。

第二个优点,爱读书。他是视觉型的孩子,唱歌跳舞没兴趣,唯独爱看书。

第三个,唉,我不知道了,得问问猪爸。

可是缺点一大堆:

首先,吃饭慢。外婆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名模”。其实是“名磨”,出了名的磨蹭。

第二个,胆子小,非常害怕独处。想到这一点,我就掉眼泪。这完全是我造成的。小猪三岁的时候上过幼儿园,平时我和奶奶都在家,偏偏有一天我刚出差,奶奶就发现有肾结石,疼得不行,姑姑把奶奶接走了,我让学校安排小猪寄宿两天,想着应该没事。第三天我回来,去幼儿园接他,他一见我就流泪,紧紧抱着半天不肯松开。后来他告诉我说,下午小朋友们都走了,老师给他吃了饭,把他领到一个房子里,只有他一个人,让他睡在床上,然后老师就关灯,走了。他说他好害怕,不敢睡,总是偷偷哭。就两夜的工夫,三岁的孩子熬成了熊猫眼,瘦了一大圈。从那以后的大半年里,他常常睡到半夜就猛地爬起来哭,大声叫我。这件事也让我下定决心辞了工作,当起了全职妈妈。一直到现在,他不敢一个人呆在任何地方。我确定他忘记了寄宿的事情,但潜意识里的阴影,我不知道还需要多久才能消除,我当继续努力。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我的育儿故事


我的育儿故事

儿子出生后,和所有的父母一样,希望儿子能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为此看了不少关于教育的书籍。虽然这些书籍在理论上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实际运用确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我想这也许就是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吧。儿子2岁之前,自我意识还不是很强,对儿子的教育也就相对容易些,但伴随着儿子的慢慢长大,一系列教育的问题也就真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在对儿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坚持这样一个步骤:发现问题(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寻找答案(了解发生的原因)——解决问题(采取怎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尝试过失败的经验,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我们始终贯彻这样的原则:

第一,坚持一致性教育。我们是属于三代同堂的家庭,人多很热闹,但对于教育孩子的时候,人多就不见得是好事。在儿子出生前,我们也经常在讨论这样一件事,我们年青人工作繁忙,闲暇时间少,孩子还要靠我们父辈来带,他们是吃苦的一代,所以对待孙辈就比较娇惯,会助长孩子的倔强脾气,怎样在不伤害老人感情的基础上,来教育孩子呢?当时只是和老公在闲暇时聊起过,没有遇到实际问题,也就不了了之了。直到这样一件事情的发生,我们非常强调对儿子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要求每次饭前都必须要洗手,那天,我下班回家,桌子上已经摆满了热气腾腾的菜,听到外婆说:“晨晨,妈妈回来了,可以吃饭了。”我也习惯性地要求儿子去洗手,儿子很倔强不愿意去,他要用毛巾擦手,并表示中午奶奶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支开儿子的基础上,我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就这个问题达成了一致性,要求孩子做到什么,必须得这样做。对孩子的教育一致,这样容易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以正面教育为主。儿子从小到大体质比较弱,感冒咳嗽时常有,我们首先采用吃药,一般吃药就可以解决的坚决不去医院。但是在儿子两岁的时候,儿子感冒并伴有高烧,高烧三天不退,我们家人都有点紧张了,于是带着儿子来到了医院,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医院,许多把孩子养到一岁多的父母,都经历了求医就诊的揪心时刻,我们也不例外,就怕当儿子看到医生拿着尖尖的针筒时,大哭起来,到注射时,更是伸手蹬腿,嚎啕大哭,无法控制场面。不例外,当儿子看到尖尖的针筒时,因为是害怕,哭起来,双手紧紧抓住了我,该怎么办呢?我在心里悄悄地想着。很多家长会在这个时候对孩子说:“打针一点也不疼的,就像蚊子咬。”或者“打完针我们去买玩具”等等哄骗孩子,但是当针尖插入屁股一霎那,孩子就明白过来了,爸爸妈妈骗人,以后再出现类似事件,孩子就会以更厉害的哭闹来反抗。其实我们都知道打针是痛的,但是打针是为了让病快点好,这就是事实,我们为什么要骗孩子呢,于是我在儿子打针之前,轻轻对儿子说:“打针有一点点疼,但是打了针我们的病就会好了,不难受了。”我反复说了两次,儿子好像听懂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如:“宝宝你真棒!可以自己吃饭了”“收拾得真干净”等等去激励幼儿向着正方向发展。

第三,采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故事进行教育。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故事中有趣的情节、鲜明的人物、书中色彩鲜艳的图画很吸引孩子的眼球。我家宝贝也特别喜欢听故事,有些好听的故事听过一遍不行,吵着要我讲好几次。

记得在儿子3岁的时候,这时候我发现儿子“自我为中心”很厉害,不管是吃的,还是玩的都紧抓着不愿意给别人,我发现了孩子的这一现象,在了解儿子年龄特点的基础上,我们不批评,不纯粹的讲道理,而采用自然发展的原则,因为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但当发现孩子一有大方的表现,我立刻针对这一事件给于了表扬。也因为儿子特别爱听故事,我们抓住这一教育机会,我精心选择了一个与之有关的故事《孔融让梨》,和孩子一起分享。在讲故事时我用缓慢的语速讲了一遍,在讲到孔融让利的过程中,我将孔融让梨的心里变化反复强调了一下,我学着孔融的样子说:“大的给我,小的给弟弟,不行,还是小的给我,大的给弟弟吧,到底是大的给我还是小的给我呢?”第二天晚上儿子还是吵着要我讲“孔融”的故事,我将故事大概讲了一下,这下儿子不干了:“妈妈你讲错了,孔融还要想呢,是吃大的还是小的呢”,我又把孔融的心里变化加了上去;第三天又讲了一遍,儿子将这个故事深深记在了脑海里,还帮我指出了我讲得不对的地方。这天,我们家来了一个小客人,我让儿子去招待小客人,儿子很大方地拿出好吃了与小妹妹一起分享,这让我感到非常的开心,儿子变大方了。在以后的教育中,我们经常采用将故事的方法,将教育隐含的其中,效果也不错。

天下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只要家长们对孩子多投入一点爱,多投入一点时间,坚持与孩子多交流。每个孩子都会是冠军孩子。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是没有错的。

对孩子怎样才算“严”加管教


早上吃完饭收拾完毕,我对正在垫子上玩的西西说“西西,跟妈妈一起去洗脸刷牙吧?”她嗯声答应马上起来,走到客厅回头看她,原来没穿拖鞋就出来了,只穿着袜子。我马上掉头回来,让她回去穿上鞋子,我就坐在床边等着她自己穿鞋。西西很早就会自己穿鞋了,而且也养成了在垫子上玩先脱鞋,下来先穿鞋的习惯。可今天不知道什么缘故,她那一会儿不肯穿拖鞋,回到垫子边上去穿小布鞋,可是一时又没穿好,她就着急了,哼哼唧唧光着脚站我身边耍赖。我当然不会妥协让她光着脚去卫生间,更不会亲自去给她穿鞋,但是我会告诉她不穿鞋光着脚太凉,容易导致拉肚子,也会把袜子弄得很脏(在遍遍地教她要穿拖鞋的过程中,这些道理也对她讲过无数次的)。

即使小布鞋没穿上,西西还是不肯穿拖鞋,我就再对她说,随便穿哪双鞋都可以,我等着你穿好再去。她竟然越哼哼越厉害,快要哭起来了。我一看苗头不对,立即警惕起来,严厉地对她说,西西,你慢慢哭吧,哭完了也得穿鞋,否则就不要走路。她哼唧了一会看没什么结果,就自己又回垫子上去玩了,坐在小木马上摇晃。看她情绪稳定了,我换了温和的语气又问她,西西,我们去刷牙洗脸吧?她很愉快地嗯。我接着说,那你穿上小拖鞋跟妈妈来吧!她马上站起来穿上拖鞋,屁颠屁颠儿的跟着我去洗漱了。

在我的家里,像这样的场景不计其数,很多都是琐碎至极的小事,但这就是全职妈妈的生活。不知道别的全职妈妈是怎样带孩子、教孩子的,我自己是认为养育孩子是非常严肃而且是有很大学问的事情,我知道带孩子不是简单的事,需要做妈妈的全身心投入,需要无限的耐心,更需要不断的学习、反思与总结。

上周五的下午,和小区里另外两个宝妈带着孩子玩了一会,一个是上班族妈妈,另一个也是全职妈妈,而且跟我一样是完全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她们一直觉得西西是个很好带的孩子,比较听话,那天见面是隔了好几个月,再见西西除了看出她长高了,也问我平时怎样管西西。我说我对西西管得很严。怎么严?只要有犯错误或不听话的时候,我都不会放过,而且那种情形下我管起她来一点也不心软,不心疼,就好像我不是她亲妈一样。当时说是这样说了,可回头总感觉自己的回答不尽如人意,当然也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到位,对严加管教理解得不深刻。这几天又仔细反复看了几遍陈大惠老师的相关节目,对于管教孩子的“严厉”有了更深入一些的认识。

现在一提到对孩子严加管教,很多父母也许会把“严厉”、“严格”与大声呵斥、责骂甚至体罚自然而然的联系起来,有些家长会问,是不是使劲儿打才叫严?如果上网搜索一下管教孩子这个主题,不难看到很多专家学者和父母都是主张管教孩子不能过分严厉,否则会让孩子有心理阴影,甚至留下心理疾病等等的言论。像得出类似这样的结论,多半是因为误解或曲解了“严教”的真正含义。

《三字经》上有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老师都是孩子的老师,那么究竟什么才叫“严”?严教,不是打得很有力气或者责骂得很厉害才叫严,而是孩子的一点点小毛病都不给他放过。比如你的孩子有一百个毛病,你要帮他一个一个地改正错误,一点一点地剔除毛病,少一个少一点都不行,这叫严。不是非得打骂,那些只是形式而已,管教孩子的方法形式很多,不拘哪一种,最终的实质目的是改孩子的毛病习气和错误。

和宝妈们见面之后的当天晚上,吃饭时和先生提到了下午的事,还举了个现场的小例子,最小的那个宝宝三番五次去拿装水果的碗,我们成功拦截了两次,后来还是被他打碎了,宝妈说家里的碗都快被他打光了。我跟先生说,西西从来没有摔碎过碗盘,而且她还可以端着吃完东西的空碗送到厨房去。先生说,你看得紧。我说,也不全是,我弟弟的孩子吃饭时老扔饭碗。先生说,他那是毛病。西西从小没有扔东西的习惯,没觉得她有过什么扔东西敏感期,她唯一会扔着玩的东西就是球。

想要真正做到对孩子的严加管教,这就需要父母做到至少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父母要不断地学习如何教育孩子,懂得教孩子的学问,自己心中要有正确的标准,要有一把尺子,而且这个尺度是专门针对自己的孩子的,不能随便拿别人家的标准来强加于自己孩子身上,我把这一条叫“管得严”;另一方面,父母要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日常的毛病习气和常犯的错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才可以有的放矢,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否则只有第一条也是无法真正帮到孩子的。这一条我借用先生的总结,叫“看得紧”。

现在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孩子交给父母老人来带,自己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所以有些家长拼命把孩子往外面各种早教中心、培训机构送,这些家长通常不会注意到自己孩子的毛病和问题所在,因为他们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了,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些家长,尤其是一些全职妈妈,虽然她们是全职带孩子,每天和孩子待在一起,可是并没有完全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而是只要孩子不哭不闹就忙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者忙着得空赚零花钱贴补家用。以上这两类家长在管教孩子方面的知识是相对匮乏的,对于孩子的问题所在父母的头脑是空的,他们的眼睛没有盯住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毛病容易疏忽掉,所以对孩子无法做到严格管教。

还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会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式方法,也会有管教孩子的标准,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比如那位在职宝妈就提到,每天只有晚上才和孩子在一起,看到她有点无理取闹也不忍心再严格对待她了;也有的父母认为自己都做得不是太好,不好意思去要求孩子,差不多就行了;有些长辈对孩子就容易溺爱,比如妈妈曾经认为我教训西西的时候太过严厉,她常对我说,西西已经很乖了,要知足……这些父母长辈管教孩子方面的尺度太宽,如果说得重一点,明知孩子有错误却不去严加管教,这实际上就是纵容。

我只能算是个没有什么经验的新手妈妈,在管教孩子方面做得还很不到位,最近是在学着怎样严格管教孩子,怎样个严法。其实严加管教是两桩事情,一是严,一是管。什么是严,怎样去管,都是有很深的学问的,不能没弄清楚就妄下诊断,自己劳心劳力却没能把孩子教好。弄清楚了什么是“严”,下一个教孩子的学问就是怎样管,慢慢学习和积累经验中,以后有机会再来探讨。

新妈妈小心八种母源性疾病


母亲在抚养孩子的时候,常因自己失误而导致孩子生病,这就是生活中的“母源性疾病”。

婴儿出生以后,所生活的环境并非全都达到应有的卫生水平。作母亲应尽力改善条件,为孩子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情况,经常患感冒的孩子,在无意识中被动地改善居住环境后,感冒频率大幅下降,甚至不发生感冒了。

母亲的脸孔是孩子心灵的镜子。因事业受阻或情感失意,时常忧愁、焦虑都足以使幼儿性格负向改变,甚至出现神经质。别以为襁褓中的婴儿听不懂家长的语言,各种恶性刺激,包括家电噪声和争吵声,都会严重刺激其大脑中枢。

作为一名多年的儿科医生,我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例子,即来源于母爱的疾病。母爱胜过世间所有的爱,“母源性疾病”大都来源于过分的母爱。

新妈妈小心八种母源性疾病

1、孕期大补:

为了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小宝宝,从孕期的那天起,母亲就大补特补,山珍海味,生猛海鲜,高蛋白高营养,水果蔬菜样样齐全,却忘记了科学的膳食结构,又缺乏必要的运动,结果导致巨大儿的增加,增加了产伤和窒息缺氧的风险,增加了剖腹产率,延长了婴儿第一次哺乳时间。

母亲高血脂,高血糖,小儿脂肪细胞数目增加,为未来的小胖子,心血管疾患播下了危险的种子。

2、化妆品的潜移:

母亲年轻漂亮,免不了轻妆淡抹。工作了一天的妈妈回来了,亲吻一下宝宝的小脸蛋,小宝宝再回敬给妈妈一个吻,真是幸福极了。可天长日久,您的唇膏,您面部的护肤品一点点被小宝贝接受,其中的铅,雌激素,香料进入小儿体内,会引起慢性铅中毒,性早熟等病症,您想到了吗?

3、增智助长品的诱惑:

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儿童增智助长品让家长们应接不暇。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聪明健康呢?且不说那些产品有无伪劣之嫌,即便是真品正品,吃多了吃滥了,非但不会使孩子越来越聪明,反而会干扰孩子的正常生理功能,出现依赖性。聪明不是“吃”出来的,病可是能吃出来。

4、清热解毒成惯例:

孩子吃的喝的应有尽有,妈妈还嫌宝宝吃的少。穿的大人过夏天,宝宝还穿着春天的衣服,生怕冻着孩子。结果孩子躁动不安,不思饮食,这时着急的妈妈第一想到的就是宝宝“火大”或“积食”,需要清热解毒。清热解毒药成了孩子的必备药,同时伤了孩子稚嫩的脾胃。

5、高营养,高上加高:

没有哪位妈妈嫌自己的孩子胖的,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的孩子胖。等到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胖墩了,为时已晚。孩子不但要承受肥胖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疾病,还要走上漫长而又艰辛的减肥之路。妈妈们要记住胖不是健康的象征,也会缺乏微量元素,缺钙,贫血等。肥胖还会使孩子过早患上“小儿成人病”。合理的膳食结构最重要,吃得清苦一点,粗一点。

6、生活环境不“卫生”:

这里所说的不卫生可不是“脏”的意思,是广义的卫生。如:室内空气是否清新,温度湿度是否适宜,有无有害气味和有害物品,豪华的装饰是否是绿色环保型材料,大理石的放射性是否超标,室内灯光是否适合孩子读书写字等。

7、衣服多上加多:

在门诊,我常对宝宝的妈妈们说:“您一定是宝宝的亲妈。”这话听起来有些滑稽,是的,看到孩子们满头大汗,满脸通红,把听诊器伸到衣服里,天那!背心衬衣甚至棉衣都是湿的。这要是换了大人准会说“热的真让人难受。”孩子不会说,就只能哭,越哭越热,越热越哭,妈妈却全然不理会孩子的痛苦,还在给孩子捂。这时的理由就更充足了,那就是怕把孩子“闪”着,着凉感冒。孩子要到大自然中去,抵御大自然的侵袭,自身抵抗能力对孩子们是何等的重要。

8、心因病的刺激:

从宝宝降生的那一刻起,妈妈就为宝宝编织着伟大的梦想:音乐家,艺术家,科学家,不是“家”也得是名大学生。结果,人就是有千差万别,梦并非都能实现。过分的要求导致对孩子的训斥,甚至暴力,严重损害了孩子尚未成熟的大脑中枢,造成心因性疾病。我想奉劝好心的妈妈们,您应该冷静地,客观地对待您的孩子,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适应能力远比您想象的要脆弱得多。

四月育儿心得:我的育儿故事


四月育儿心得:我的育儿故事

我的儿子已满五周岁了,从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这五年对于他漫长的人生来说,只是一个起点,但对于初为父母的我们来说,也充满着艰辛和探索,觉得是一个漫长的经历。

对于他的教育,从一无所知,到慢慢摸索,看育儿书籍,试图通过早教中心等方式,就这样一步步走过了五年。

现在他进入了幼儿园大班阶段,值得庆幸的是,从小班开始,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长对自己子女爱护备至,要什么有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动手,特别是一些爷爷奶奶,爱孙心切,就更加溺爱了。因此我觉得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他最基本需要掌握的能力。

记得有一个教育学家的一句话:“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做过了,我记住了”我想让他自己动手做一做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我会让他完成一些小事,最基本的当然是“衣食住行”了。

衣:

学会自己穿衣,大概在三周岁不到时开始有意的培养,刚开始先让他学习“脱”,因为脱比穿容易的多,每次洗澡前,让他自己脱衣服是个不错的方法。对于穿的训练,从穿袜子开始,把袜子穿到脚跟处,然后让他自己提上去,待熟练后,逐渐加大难度,训练他独立脱穿袜子。之后,又使用同样的方法教会了他脱穿裤子和上衣。

食:

自己吃饭的培养从两岁左右,刚开始学着吃饭时,常搞得汤汁四溅,饭粒满身。刚开始,我都会过于急躁,缺乏耐心,或对他大声训斥,有时会一把抢过他手中的汤匙。后来才知道,这样束缚了他的探索精神,会使他产生一种受挫感,日后可能形成自卑心理。而以“喂”的形式取而代之,长此以往,会形成依赖性人格。所以,我断然拒绝了喂饭的行为。

一般,每次给予的食物量不会太多,因为容易吃完会增加他吃饭的成就感;并再加上言语的鼓励(如:你吃了三碗!你好棒喔!)他容易产生成就感,就会喜欢吃饭了。

当他正兴致冲冲地在玩游戏或是看卡通时,如果我强制他得中断而立刻来吃饭,他对于吃饭这回事儿的印象也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在开饭前十分钟提醒他:“再十分钟就开饭啰!”或是告诉他:“卡通片演完就要吃饭了”的方式,让他有时间准备。

在吃饭的问题上,还有以下几点小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第一 父母要告诉他,吃饭就是吃饭,要规规矩矩地坐在饭桌前,定时定量,不要让他养成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或玩玩具的习惯。

第二 正确认识他吃饭的问题,既不要批评打骂,也不必过于心急。

第三 就餐气氛要轻松愉悦,吃饭时父母可以和他谈论哪些食物好吃,哪些有营养,唤起他对吃饭的兴趣。

第四 不要强迫他吃饭。如果他一时不想吃,过了吃饭时间可以先把饭菜撤下去,等他饿了,有了迫切想吃的欲望时,再热热给他吃。这样几次过后,他就建立了一种新认识:不好好吃饭就意味着挨饿,自然就会按时吃饭了。这个方法听着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父母首先要硬下心来,不能总担心他饿,给他零食吃,那就适得其反了。

第五 饭桌上的教育只是一部分,父母平时也要有意识地多给他灌输“好好吃饭,长得更快,变得更聪明”之类的观点。

第六 如果他成功地自己吃了饭,饭后父母可以陪他玩一会儿,让他产生关于吃饭的快乐的记忆,以后对吃饭就不会排斥了。

住:

这里的住,我就说说对他在家里的一些生活能力的培养。比如:自己洗澡。培养他洗澡,最初我是在夏天让他自己动手,因为夏天让他自己洗澡也不会着凉。玩水是他的天性,一边洗澡一边玩水当然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刚开始,我会在帮他洗澡的时候,告诉他一些洗澡的要点:比如洗头的时候,先把头发打湿,然后加洗发水;哪些部位需要重点清洗,比如小脸蛋,小屁屁,胳肢窝等。之后,我会放手让她自己动手,从脱衣服,放水(前提是家里热水器是恒温的,比较安全),洗头,洗澡,涂抹沐浴露等,都让他亲力亲为。整个过程的完成,会让他很有成就感。有时候,他会玩水过头,我也会告诉他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这样他也不会因为玩水而无休止的一直洗澡。

除了洗澡,在家里很多事情,我都让他自己尝试着做,从自己洗脸刷牙、自己上厕所,擦屁屁、自己清洗盘子、自己扫地等,只要他有兴趣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般都不会以“你还小,等你长大再做”做为拒绝的理由。只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不扼杀他对事物的探索和兴趣。能不能完成,等他做了以后,自会有结果。

行:

主要是对他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告诉他行人要走人行横道线,要遵循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过马路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要从斑马线上走;另外也要告诉他要保护环境,不乱丢果壳纸屑,不随便采摘花草树木,不玩水、不吃不干净的食物等;在家里不玩火,特别是不乱点打火机、不玩电插座,不爬窗台墙头,不给陌生人开门,不乱吃药;我还注意教会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求救方法应付突遭的危险,打电话就是其中之一。告诉他一些特殊号码,如报警110、火警119、救护120等。

与此同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对他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比如,不追逐打闹;不从门口的台阶上往下跳;饮水时不大声说笑,以免被水呛到;不触摸电源插孔,不用发夹、螺丝等塞入插孔内,了解电的用途及危害等。另外,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偶发事件、突发事件对他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也是非常好的。有一次家里打碎了一个玻璃杯。针对此事,我和他讨论:玻璃碎了怎么办?玻璃好玩吗?碎玻璃有什么危害?怎样使玻璃不破碎……。从此以后,他在玩的时候都离玻璃窗远远的,并相互告诫:小心玻璃。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我认为家长需要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能为其一生奠定基础。

育儿小故事


育儿小故事

涵涵今年4岁了。对于涵涵的教育我也积累了一些心得,我就从以下几点谈谈我自己的育儿心得:

1、就孩子教育问题和家中老人做好沟通,孩子一旦做错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向爷爷奶奶求救,爷爷奶奶要当做看不到,坚决不要护着孩子,也不要帮忙。

2、只要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尝试着去做,不要以孩子还小不会做为由,帮孩子把事情全做掉,至少要让孩子自己尝试着去做一做。不管结果孩子是做好了还是没有做好,家长都应该鼓励孩子,做好了可以鼓励孩子下次可以做更好,没做好可以鼓励孩子下次一定会做好的。

3、孩子自己分内的事情就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像吃饭、穿衣服、穿袜子等这种日常的事情就应让孩子自己去做,而不是家长抢在前面一手包办。尤其是要和家里的长辈要说好,不要帮孩子,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帮助是在害孩子,孩子会因为他们的帮助失去锻炼的机会,这样孩子永远学不会。

4、家长不管做什么都应该带上孩子一起参与,比如妈妈烧好晚饭,可以要求孩子把餐具摆好、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杂事,妈妈在洗东西时,可以让他帮忙端只小凳子。不要看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良好的习惯可就是靠这些小事培养出来的。

5、孩子要什么东西时,如果是又哭又闹的话,不管这件东西对孩子是不是真的好或者有用处,这时候都不能给他,给他的话是鼓励他,到后边哭闹成了一种武器。对于孩子的哭闹家长可以冷处理,先不要管他,让他自己一个人去哭闹,哭久了闹累了,孩子看你还不答应,自己也觉无趣,自然就会停,这时候家长再去和孩子讲道理要比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讲道理效果好很多倍。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育儿心得,孩子的培养是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家长要有步骤地进行。

家长要严慈相济帮助孩子成长


“严父出孝子”……传统教育观念中总是强调教育的严厉性。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看到的、听到的、学习到的信息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家长们如果只会一味强调严加管教,恐怕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就有些落伍。石家庄市东苑小学的卢家熠老师表示,家长确实不能对孩子过于溺爱,但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也不能针锋相对,只有严慈相济才能帮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

卢老师说,家庭教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对孩子是否严慈相济,恰到好处。严,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谓慈,主要是指亲子关系要成为朋友关系,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渴望向父母倾诉,并且从中得到父母的关爱与帮助。家长与孩子沟通时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技巧:

1、用眼睛观察。

父母亲应该养成多用眼睛和耳朵,少用嘴巴来与孩子沟通的好习惯。随时注意生活中孩子的面部表情、言谈举止,这样有利于真实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有针对性地与孩子交流,并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2、用真心倾听。

当孩子想要表达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或感受时,父母应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全神贯注地听,从而使孩子产生自己被父母重视的喜悦。哪怕父母手边有事情也应该放一下。眼神的接触是沟通不可或缺的,适时地给予回应或支持,会与孩子的关系更接近。

3、用角色扮演来思考。

有时候,我们可以假设自己就是孩子,扮演孩子的角色,遇到了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感受,这时,我们就会明白孩子的一系列表现了,就会让彼此的感受更为接近,从而明白作为父母,我们该对孩子说些什么,为孩子做些什么了。

4、用欣赏的语言来赞美。

父母要不失时机地与孩子聊天,不要等到孩子做错事时才开始用严厉的话语来指责他,平时更要主动发现孩子的优点,多给孩子鼓励。其实,恰如其分的奖励比惩罚更为有效。即使孩子做错了事,也应该首先欣赏孩子做事的勇气以及所付出的努力,再就事论事,帮孩子找出问题的原因。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意见或建议,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能力。

5、用商量的语气来交流。

当父母与孩子遇到问题意见不一时,请多用商量的语气来交流意见,针对问题,与孩子一起思考两全其美的办法,而不要习惯于用责备的口吻说:不要这样、不准那样、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你怎么等,请多使用和善、建议的语气说,如”你能说说看、你的想法是……”,这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孩子会十分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父母本身有过错,应该主动向孩子表达歉意,以化解误会,从而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

故事分享——恰当的育儿方法


故事分享——恰当的育儿方法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相信很多家长说得最多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你不能、你不要、不准……”总是强调“不”,其实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在保护孩子,生怕孩子受到伤害,然而,对于孩子来说,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都想去探索,作为成人,总是已保护他们为理由对他们说“不”,有的甚至用强硬措施来制止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喜欢爬高爬低、跳上跳下时,我们总是对着他们喊:“不要爬,不要跳,危险。”此时孩子根本没反应危险在哪里?怎样才不会危险?或者是听到大人告诉他危险,他反而更无所适从,情况也许真的就变得危险了。假如换一种方式告诉孩子:“宝贝,小心哦,下来的时候要注意,先坐下,双脚再慢慢向下滑。”这样,孩子听到了明确的指示,就会照着尝试,同时也降低了危险系数。我想,后面的说法远远要比前面的有效。

记得小叮当一岁多的时候,曾经和妈妈回家乡住了快一个月,那段时间,家里就一老和一小,妈妈在厨房忙碌的时候,小叮当就独自一人在客厅玩耍,有一天,她把饮水机上的大半桶水全放了,等妈妈煮好饭,回到客厅时,满客厅都是水,小叮当还坐在地上哗哗哗的玩起来,可高兴了。妈妈见状,眉头一皱,正想发火,可是,她转念一想,小孩子好奇心很强,如果狠狠地批评她,无疑会伤害到她。于是,妈妈带着小叮当来到饮水机前,手把手教宝宝用杯子装水,教了一两次,宝宝学会了,每次,妈妈一说:“宝宝,婆婆口渴啦。”小叮当就马上应一句:“哦,我去帮忙装水给你喝。”说完就拿着着妈妈的杯子屁颠屁颠地去饮水机前装水,等妈妈喝完,她还会加一句:“婆婆,还要不要?”自从她学会自己装水喝了以后,就从没浪费过水了,也不会有事没事去开饮水机。

我想:与其说“不”,不如直接教会她怎么做,“堵不如疏”来得顺畅。

幼子缠母厌父是不是病态?


问:我有个3岁的儿子,很可爱,时常为我们的家庭带来欢乐。可欢乐之余,也有烦恼:只要我在家,不论我有多忙,多累,他总是缠着我,就是不肯跟他爸爸玩。请问,怎样才能改变他这种“重母轻父”的不良习惯呢?

答: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们管它叫恋母症或偏亲症。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这类问题比较突出。

幼儿偏亲症是幼儿心理方面的一种疾病,其表现是对爸爸、妈妈(或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态度截然不同:见到妈妈亲亲热热,无拘无束,似乎是妈妈的“小尾巴”。妈妈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不离左右。让妈妈为他穿衣,喂饭、洗澡,让妈妈给他讲故事,哄他睡觉。可见到爸爸就尽量躲避,发现妈妈不在家,就哭闹不止,幼儿的这种病态心理与行为,会影响孩子身心的正常发育,需及早纠正。

一般来说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与母亲的接触比较多。出生2周的孩子听到母亲的心跳声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很快人睡或者找奶头。看到母亲的睑或听到母亲的声音,都会使孩子手舞足蹈、露出愉快的微笑。所以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只要母亲在身边,孩子就感到高兴,感到安全,母亲不在身边,就会左右寻找,只要母亲一到,孩子就会安静下来。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形成需要母亲不离身边的习惯。这种习惯在几个月时还不太牢固,但到1岁8—9个月后就变得较为牢固,不易更改。

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社会交往的增多,他们开始依恋父母亲人,出现“社会化”的萌芽。进入幼儿期以后,需要扩大交往范围,与周围的人尤其是与幼年伙伴友好相处。由于现在许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孩子之间交拄很少,有的家长又不愿让孩子出去玩,因此,孩子为了排除寂寞,只能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游戏伙伴,不愿父母离开自己。

由于现在许多家庭,主要还是由母亲带孩子,所以,孩子就习惯于母亲守着自己,和自己一起玩。母亲与孩子玩的时间越多,孩子就会越高兴,也就会越发依恋母亲。

儿童依恋母亲这是人之天性,5岁以前尤为正常。6岁以后,是孩子的学龄期。这时期孩子在社会心理发展方面变得上进,勤勉、自信、合作,开始有独立意识,此时恋母太过则易形成心理障碍。

孩子“恋母”,除了社会原因与居住条件与外界隔绝以外,母亲对孩子过分溺爱也有关系。有的母亲与孩子亲呢过度,将孩子当成自己唯一的感情的寄托,整日不离左右,睡觉也搂着,在同一个被窝。正是在这种温存的依恋中,潜伏着孩子心理变态的危机,也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发展进入误区。这种误区主要有以下表现:

1、容易造成孩子依赖性变态人格,即:被动--侵犯人格。其表现:执拗,自我中心,而且生活能力差、易怒。他们既处处需要父母帮助、陪伴,又要挑剔反抗父母,使父母无所适从;既有幼儿式的感情心理--依恋(被动),又有霸王式的冷酷脾气(侵犯性),形成矛盾的双重人格,这种孩子最难管教,也最难相处。

2、男孩子恋母过重过久则易失去男性化气质和魄力。有的由于长时间同母亲在一起,受“同化”太多,爱模仿女性穿着、打扮、语态,长大后甚至可能发展至性变态。而难以适应其他女性。

要想纠正儿童的“恋母症”。首先,作为母亲(或孩子的亲近者),不要过于娇惯孩子,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不要再总是将他抱在怀里又亲又吻,以防孩子仅感到妈妈的温暖,而感不到爸爸的温暖,许多母亲应该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比如,认为孩子还小,一味呵护,或给孩子以特殊的暗示,使孩子觉得离不开妈妈。

其次,当孩子缠妈妈时,妈妈不要无原则地迁就他,应该耐心说服,诱导他与爸爸一块玩。爸爸也应学会料理孩子,主动亲近孩子,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做游戏,给孩子讲故事,领孩子外出游玩,让孩子感到爸爸和妈妈一样亲切可爱,一样喜爱自己,逐渐消除父子间的隔膜。

有的孩子不仅缠着妈妈干这干那,也缠着妈妈不让上班。家长有时被缠得没办法,常常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或找个借口走开。孩子一见妈妈不见了,就会大哭大闹。总这样下去,孩子会更加缠着妈妈,唯恐妈妈突然离开。其实,出门前,妈妈可以告诉孩子你要去哪里,何时走,多长时间回来,最好不要不辞而别,那样会使孩子很不安。说好了与孩子分手,任他怎么哭闹,也要毫不犹豫地走,让他觉得妈妈有自己的事情,小孩子不该阻止。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习惯与母亲“分离”一段时间。如果孩子能够乖乖地向你告别,那么家长应该及时鼓励孩子。

6-13岁属儿童的“情感断乳期”,要及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可以从6—7岁开始让孩子单独睡一个小床,有条件的可以从幼儿时就开始训练孩子一个人入睡。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让孩子多和其他小朋友接触,扩大交往范围,转移和淡化孩子的“恋母情绪”。

家园共育《严母慈父的育儿故事》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育儿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母蟹教小蟹走路故事 1、母蟹教小蟹走路的故事 母蟹生了一只可爱的小蟹。母蟹十分疼爱小蟹,所以对小蟹的教育方式很重视,也很严格。 有一天,母蟹准备去“螃蟹商店”买东西,便带了小蟹一起去。路上,母蟹看见小蟹走路的样子,觉得很...
    2021-03-10 阅读全文
  • 我的育儿故事 我的育儿故事 儿子出生后,和所有的父母一样,希望儿子能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为此看了不少关于教育的书籍。虽然这些书籍在理论上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实际运用确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我想这也许就是孔子所说的...
    2020-10-23 阅读全文
  • 对孩子怎样才算“严”加管教 早上吃完饭收拾完毕,我对正在垫子上玩的西西说“西西,跟妈妈一起去洗脸刷牙吧?”她嗯声答应马上起来,走到客厅回头看她,原来没穿拖鞋就出来了,只穿着袜子。我马上掉头回来,让她回去穿上鞋子,我就坐在床边等着...
    2021-01-18 阅读全文
  • 儿行千里母担忧 导读:由于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的增大,很多年轻父母自己的家在一个城市,而夫妻双方的老家又各自在不同的城市。为了老人照顾孩子的方便,小宝宝有时候就成了“空中飞人”。 “姐姐你知道吗?爸爸说,我有三个家呢。...
    2021-10-1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沉香救母》教案 大班教研活动《沉香救母》活动反思 1、目标 本节活动的目标:“尝试看着图谱手持马鞭跟着鼓点走圆场步,感受沉香救妈妈的焦急心情”;这一点在我的活动当中都不是很重要且是新授内容,从另外一个方面去理解,目标...
    2020-08-13 阅读全文

1、母蟹教小蟹走路的故事 母蟹生了一只可爱的小蟹。母蟹十分疼爱小蟹,所以对小蟹的教育方式很重视,也很严格。 有一天,母蟹准备去“螃蟹商店”买东西,便带了小蟹一起去。路上,母蟹看见小蟹走路的样子,觉得很...

2021-03-10 阅读全文

我的育儿故事 儿子出生后,和所有的父母一样,希望儿子能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为此看了不少关于教育的书籍。虽然这些书籍在理论上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实际运用确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我想这也许就是孔子所说的...

2020-10-23 阅读全文

早上吃完饭收拾完毕,我对正在垫子上玩的西西说“西西,跟妈妈一起去洗脸刷牙吧?”她嗯声答应马上起来,走到客厅回头看她,原来没穿拖鞋就出来了,只穿着袜子。我马上掉头回来,让她回去穿上鞋子,我就坐在床边等着...

2021-01-18 阅读全文

导读:由于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的增大,很多年轻父母自己的家在一个城市,而夫妻双方的老家又各自在不同的城市。为了老人照顾孩子的方便,小宝宝有时候就成了“空中飞人”。 “姐姐你知道吗?爸爸说,我有三个家呢。...

2021-10-13 阅读全文

大班教研活动《沉香救母》活动反思 1、目标 本节活动的目标:“尝试看着图谱手持马鞭跟着鼓点走圆场步,感受沉香救妈妈的焦急心情”;这一点在我的活动当中都不是很重要且是新授内容,从另外一个方面去理解,目标...

2020-08-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