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珍惜孩子在跟前的幸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是否应该放宽入学条件的问题最近引起多方关注。绝大多数评论者的视角,明显集中于公共管理,以及6周岁线是否会影响儿童的学习,而往往忽略什么是童年的乐趣,什么是童年的幸福。

中国的传统,历来注重早慧。不过这种传统,与其说出于尊重知识,莫如说迫于无奈,是一种相当功利化的选择。慧者,不能作聪明讲,而应解释为参与标准化考试的能力。即整个社会是“利出一孔”的,除了做官,劳动者被普遍地歧视,在经济上被歧视,劳动换不回与劳动价值相匹配的报酬,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对公共事务及个人事务的发言权。对于普通人家,通向官场的路径,基本只剩下科举一条路。新中国建立后,在计划经济时代,参加高考,还在民间形容为“跳农门”、“找铁饭碗”。至于这样的早慧模式,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根本是无暇顾及的。

今时今日,还多了一种无奈,即父母亲工作繁忙,不得不早早把孩子送进幼儿园里去。

传统和现实决定了,谈论童年的乐趣、童年的幸福,首先是在公共管理角度上,尽可能保证天下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父母有追求童年乐趣、童年幸福的资格。要努力使整个社会从单一价值追求的束缚中挣脱出去,实现“万类霜天竞自由”般的多元化社会结构,通过对法律法规、典章制度体系实施的改革改进,保证任何一个群体在个人事务以至公共事务上的平等话语权,不会在政治上受到歧视;通过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保证任何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能够被公平承认,公平地获取到报酬,经济上不歧视,利出多孔而不是“利出一孔”,生存压力就不会那么大,就会更加注重孩子童年的乐趣、童年的幸福,而不是千方百计训练应付标准化考试、在特定的选择过程中脱颖而出的能力,也就不会变态般地追求早慧。

其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应借鉴发达国家做法,通过普发儿童补贴,或者通过延长带薪产假、期间薪酬由财政补贴给用人单位等种种办法,保证天下的儿童及其家长有追求与保证童年乐趣、童年幸福的物资条件。

在此前提下,就可以对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文实施修订,在条文上明确:凡未满6周岁的儿童,不得进入义务教育的学习阶段。参照古今中外的经验,这个年龄界线,确实划得不晚。

龙应台的散文名篇《目送》中有这样的感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从这个角度上想开去,孩子不能稍早几天入学,不仅不会影响他未来的发展,而且是上天对家庭的恩赐,意味着在“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之前,有更多朝夕相处的时光。珍惜这童年,珍惜这缘分,珍惜这幸福。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让孩子学会珍惜


让孩子学会珍惜**的玩具实在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给**买玩具,曾经我是比较限制的。因为我怕**买的玩具太多,他不懂珍惜,觉得什么都来得很容易,那我就成为了溺爱他。

但现在,我对**买玩具的要求比较开放。他要买玩具而我也买得起,我就会给买。能做到这一点起码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不会因为渴望一个奥特曼玩具就被陌生人骗走。而更大的价值在于,对**买玩具的态度进行观察后,我发现,玩具本身对**有一点吸引力。但这个吸引力很小。重点在于这个过程,他可以感受到,他的愿望和需要,父母是重视的,愿意尽力给予满足的;买玩具时,一般情况下,他想挑多久,那就可以挑多久,要买什么样的他是有自主权和选择权的,他享受到我自己说了算的感觉;挑玩具的过程中,父母是在陪伴的,有时候还会有一些指导和讨论。

因此,我的观察是,玩具不是**真正想要的,但是通过买玩具这个过程可以享受到的爱与重视,是他想要的。

教会孩子珍惜也很重要,不过,如果我们对孩子提出买玩具的要求总是拒绝的话,他有什么可珍惜呢?珍惜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拒绝吗?

父母愿意不愿意给孩子买玩具,这是一回事;买了玩具后,孩子如何对待玩具,这其实是另一回事。前者如果做到了,那才有基础来带着孩子了解珍惜这个问题。

我让**自己管理玩具。如果没有好好管理,就要承担一些责任。我也尽量陪他了解玩具的玩法,并争取把玩具的作用发挥出来。还有在**买玩具的时候进行一些指导提一些建议。不过,表达对孩子重视的机会和方式很多。还有比给孩子买玩具更好很多的。事实上,我认为孩子对玩具的真正需要是很小的。就像我们大人,会需要很多张床吗?需要很多只碗吗?有人会说,女人就需要很多包和衣服和鞋呀。这没错的,但是,假如这个女人根本不懂什么是美丽,对于如何进行着装的搭配毫无概念,那再多包和鞋和衣服,又有什么用呢?

孩子向大人讨要玩具,其实只是需要重视,需要玩。

大人常常是各行各领域的专家。孩子其实也是。他们是玩的专家。玩是他们活着的第一责任与需要。

对**来说,玩的时候有父母参与似乎是最重要的。如果在父母参与的情况下,又能照顾他的兴趣爱好,那就堪称完美。有一次我和老猫带着**去一个岩洞里“探险”,一年多后他仍然念念不忘。在探险过程中,**的冷静与配合也让我极为难忘。

让他一个人玩也有一些很好的选择,比如玩水,还有玩面粉,另外还有玩沙子和泥巴。我还准备让**种花种树玩。我记得小时候我种过一盆小葱,感觉太美妙了。

更大一些了就让孩子们自己找朋友玩。

父母陪孩子玩,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带着父母重返幼年世界,而不是由父母带着孩子进入成年世界。

还在跟孩子说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许多父母都会告诫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但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和陌生人有所接触对儿童发展是有益的。所以对父母来说,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在什么情况下该如何与陌生人互动。

为此,今天为父母们找到了以下平衡的建议:

1、让孩子知道,谁是可以相信的成年人。

告诉孩子,如果一个陌生人走过来,说要给他/她一些小零食,或者要求帮助(比如寻找走失的狗之类的),必须大声地拒绝,并且马上跑开。另外,绝对不可以上陌生人的车。

2、教会孩子,要根据人们的行动来判断他人,而不是外貌。

3、有一点可能很重要:教会孩子相信他们的本能。告诉他们如果感到不对劲,就算说不上来为什么,也要马上跑开。

教会孩子,当他们觉得自己身处危险之中,可以摔东西、尖叫等等。如果有陌生人试图强迫他们,要大叫“救命!我不认识你!”或者“救命!这不是我爸爸!”。

4、尽量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无论是出去玩还是去上学都最好能找到一个同伴。

5、找到“安全地带”。

带孩子出去的时候,把那些紧急情况下他可以寻求帮助的地方告诉他,比如警察岗亭或者消防站,让孩子明白如果发生意外,哪里可以求助。教会孩子不要去“危险地带”,比如黑暗小巷子、茂密的丛林等。

6、如果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该怎么办?

告诉他去找穿制服的人,比如警察、保安。如果附近没有穿制服的人,或者带着孩子的人。

最后,仍然要提醒他们相信本能:如果他们感到不太喜欢眼前这个人,那就跑开去找别人。

另外:

父母们不太可能每时每刻都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陌生人伤害。因此,我们需要教会孩子,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做。并且告诉孩子们,在别人越界的时候,他们该做什么。

珍惜、呵护孩子的好问精神


小孩子好问是求知欲旺盛的表现

小孩子经常向家长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在逛公园时问“大树的影子,为什么比大树长呀?”坐火车时问“窗外的大树,为什么向后跑呀?”水壶里的水开了,问“为什么咕嘟咕嘟地冒泡呀?”打开冰箱问“为什么电冰箱里会结冰呀?”等等。遇到什么事都好问个“为什么”,追根寻源,弄个明白,这是孩子的天性。

在家长没有琐事缠身,或心情好有兴致的时候,一般还乐意回答孩子提出的种种问题,能耐心地给予解释和说明。而在家长心烦意乱或有事情缠身,或不知道问题答案的时候,往往很不耐烦,甚至粗暴地训斥孩子:“去去去!你怎么那么多的‘为什么’?别烦我!”无名火把孩子弄得个莫名其妙。这是很不应该的,也是很有害的。

其实,孩子好提问题,希望弄清楚“是什么”或“为什么”,这表明孩子有好奇心,兴趣广泛、浓厚,爱动脑筋思考问题,求知欲旺盛。

学问,学问,勤学好问。

常言说:学问,学问,勤学好问。只有求知欲旺盛,善于思考、好学的人,才会好问。古今中外,凡是在学业或事业上成功的人,一般都是既勤学,又好问。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根据自己做学问的经验,提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主张,把“好问”看成是一种美德。据记载,孔子“入大(太)庙,每事问”,能身体力行,给弟子们做出好榜样。当别人讽刺他时,他还坚持认为“不知而问”是一种美德。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得意门生颜渊,不仅能做到“学而不厌”,虚心向他的老师孔子学习,并且还能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寡”,向在学问上不如自己的人求教。因此,受到孔子的赏识和赞扬。

古今中外的学问家,都特别推崇“好问”的品质。

清朝文学家郑板桥说:“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清朝著名散文家刘开撰写过一篇专门论述好问的文章,名为《问说》。文中说:“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并且也主张:“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

要特别珍惜、精心呵护孩子的好问的精神。

好提问题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家长能耐心地、准确地回答孩子的问题,不仅可以使孩子获得知识,还会使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进而激励孩子好学、多思。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好问,珍惜孩子好问的精神,并且要有意识地培养好问精神。

在清朝,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名叫戴震。他一生在许多学术领域内都很有成就,是著名的汉学家、哲学家、数学家、训诂学家、教育家。戴震并没有什么天赋的才能,开化得也比较晚。据记载,他九岁才会说话,十岁入私塾读书,是智力发展较为迟钝的孩子。然而,他的记忆力却很强,文章只读一遍,就能背诵下来。这是为什么呢?看看下面的故事,就明白了。

有一次,私塾老师讲《大学章句》这本书。老师说:“这一章叫《经》,是记载孔子的话,由他的学生曾子记录下来的;以下十章叫《传》,是曾子本人的见解,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的。”

戴震听了,有所不解。于是便问道:“老师,你这样讲,有什么根据呢?”

“这是朱熹说的呀!”老师理直气壮地说。

“老师,朱熹是什么朝代的人呀?”戴震又问。

“是南宋时期的人哪。”

“那么请问老师,孔子和曾子又是什么朝代的人呀?”

“他们二人都是周朝时期的人呀。”

“周朝和南宋,这两个朝代相隔多少年呢?”

老师屈指一算,说:“差不多有两千多年。”

“既然相隔那么多年,朱熹所说的有什么根据吗?”

戴震一连串的提问,把老师都给问住了,老师无言以对。但老师并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热情地称赞他说:“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

教育者要以豁达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好问精神

学生把老师给问住了,老师为什么不但不生气,反而赞扬学生呢?这不仅是因为戴震好问,求知欲旺,更重要的是因为戴震善于思考,思考得深刻。他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水平是很高的,没有做深入的思考,是提不出来的。戴震能提出那么多的问题,表明他不满足于“知其然”,而是还要“知其所以然”,不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而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他这种“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因此,受到老师的高度赞扬。

家长应当像那位私塾老师那样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即或是被孩子给问住了,也要热情鼓励孩子好问的精神,保护孩子的好问的积极性。因为孩子提出的问题能把老师和家长给“难”住了,反映孩子思考的问题有深度,这是好事。家长可不要由于被孩子给难住了,碍于自己的面子而伤害孩子。

记得我国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先生,当年在唐山一个铁路学校任教时,他考学生,不固守传统的考试方法,老师出题让学生回答;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叫学生出题,由老师来回答。老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深、浅、难、易程度,给学生打分。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深刻,就给打高分;提出的问题肤浅,就给打低分;如果学生提出的题把老师给难住了,就给打满分。这种别出心裁的考试方法,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努力学习、深入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家长也要以这样的态度,可不要随意打击孩子好问的精神。家长必须明白,扼杀孩子好问的精神,很容易,一次就够;而要重新唤起孩子好问的精神,那可就难了。家长可要小心翼翼,精心呵护孩子好问的精神

想给孩子幸福的人生,应先给孩子幸福的童年


总想做孩子们的灵魂的工程师i,总是揪住他们的每一根“羽毛”,总想千方百计的制服她们,又想期待她们高高飞翔。有时我们不太了解孩子,不理解她们为什么因为失去一件没用的物品而哭闹,不明白她们为何会对一片叶子,一个石子爱不释手,正因为这些不理解使孩子受到不该受的委屈,孩子们就不会真正快乐。

假如不能真正理解孩子,那么所有的爱都可能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假如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所有的关心教育都可能招来孩子们的反感。

记得有一次带缘缘去动物园,那里有一幕让我难忘也改变了我的一些看法,在一片洒满阳光的草地上(因为是冬天草是干的)有一个约四五岁的小孩在草地上翻滚

,头上身上都是草简直像个小草人,孩子却很开心,旁边的妈妈满脸笑容看着孩子,而过往的行人有些不理解,有些孩子也想去玩却被家长一把拽走了。我起初也不喜欢,可忽然一想为了孩子开心身上弄点草算什么,即使是泥吧也无所谓,回家顶多花点时间洗洗。缘缘也想去又怕我不同意,我问:“宝贝你想和那小朋友去玩吗?”缘宝贝点了点头,我鼓励她说:“你去玩吧宝贝,没关系衣服脏了妈妈回家洗”。宝贝一听高兴地扑向草地一会翻滚,一会跳,一会躺的,开心极了。

看着孩子玩得如此开心,我想到了我的童年不就是伴着玩泥巴,钻草堆长大的吗?我想只要孩子开心不伤害到她,就让他们玩的无忧无虑,玩得高兴,玩的彻底,玩的忘我吧!

还有一件事也让我感触颇深,以前总担心缘缘自己擦不干净屁股一直是我们大人来帮她擦,春节以后在幼儿园里有时自己擦,一开始会擦不干净,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现在擦得很好了,根本不用我们了。我想如果早让他自己擦,或许早就会了。

我们大人真不应该随意剥夺孩子的权力,不能怕伤害到她就不让动这动那;不能怕弄脏弄坏而不让玩着玩那;不应怕孩子做不好就事事大人包揽,事事按照大人的意思处处限制孩子。我们往往由于太注重孩子的每一根羽毛生怕她们不够挺拔,不够美丽,不符合标准而限制了她们飞行。要给孩子充分的想象权,放肆权,顽皮捣蛋权.....要让孩子尽情的感受快乐,享受快乐。

想给孩子幸福的人生,应先给孩子幸福的童年,有种爱叫做“放手”,爱她就把幸福给她,同时也是把幸福给我们自己。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

培养孩子幸福的“能力”


导语:老一辈的人经常“语重心长”地对后辈说:比起我们来,你们可幸福多了,生活在蜜罐里啊,以前我们怎样怎样,而现在你们又怎样怎样……老人们说得多,我却神经麻木,感觉不到自己的幸福。现在马路是宽了,但车却多了,到处都堵车,这是幸福吗?房子是大了,但能活动的户外空间却小了,这也是幸福吗?幸福究竟什么呢?相信很多像我一样的成年人都会神经麻木感觉不到。其实幸福感也是需要培养的,它很早就在我们的心里慢慢发芽,慢慢成长……

越来越多新奇有趣的玩具,越来越多花样翻新的游艺活动,越来越高水准的物质生活,宝贝的每一个要求都能及时得到满足……但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宝贝对幸福的感觉变得那么淡漠?快乐真的就是幸福吗?怎样才能培养宝贝感受幸福的能力?

芊芊自然朴素的幸福观

芊芊从1岁多就是个小汽车迷,现在已经2岁半了,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和热爱与日俱增,不管是图片还是实物,他都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汽车的名称和原产国家,当然由于语言发展所限,他发明了一些富有个人特色的代替词汇:说不好“千里马”就用“马马车”代替,说不好“奔驰”就用“驰啊驰”代替。有一天,爸爸妈妈带他去商场,他又在汽车玩具柜台不走了,他发现了一个新型的“驰啊驰”,他看着这个汽车不停地“哼哼”笑,妈妈问:“你为什么笑?”他说:“我笑这车。”“这车怎么啦?”“漂亮!”“你想要不?”“想要!”“给你买一个吧?”“不买,家里有了。”可是临走的时候,他还要跑回柜台再看一下,“哼哼”笑笑。售货员惊讶地说:“这孩子像个小大人,真懂事!”

平时走在路上,要是看见别人吃或玩什么新鲜玩意儿,他会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眼睛直勾勾地望着人家,还问:“这是什么?”如果别人给他,他却不要。可转过身来,他还会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给他买了他才会吃,有时他也会主动说:“咱也买吧!”邻居几个老人夸芊芊:“这孩子长大有出息!”

渐渐地,芊芊开始有了自己的幸福观,他总结道:“妈妈,你说什么最舒服?屙臭臭的时候肚子疼,不舒服,屙完就舒服了;睡觉的时候不想睡,不舒服,睡着就舒服了;弹琴的时候累,不舒服,弹完就舒服了。”总之,他体验并明白了能忍得一时之痛将会获得更大更爽的幸福感!

芊芊产生了拥有“驰啊驰”的愿望,如果妈妈给他买一个,当时他的愿望立刻得到满足,他的感觉一定更加快乐;如果妈妈鼓励芊芊接受别人给他的东西,当时他的愿望也立刻得到满足,他的感觉也一定更加快乐。但是如果这样的话,拥有快乐的芊芊就缺乏了感受幸福的体验和能力,而且这种感受是不依赖物质而存在的,也不是稍纵即逝的暂时快感,而是克服眼前困难、在心理上战胜自我的巨大胜利以及由此带来的自豪和成就感!可见,得到很多快乐的宝贝未必产生了相应的幸福感,快乐本身并不等于幸福。

快乐是建立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需求基础之上的自然感官享受。幸福则是超越自然感官限制而获得更大价值的精神愉悦。可见,感受快乐比感受幸福所需要的能力低级多了,宝贝只要拥有健康的感官功能和自然的身心需求,一旦得到外界的满足,快乐就到手了;可宝贝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时候,未必总是有求必应,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快乐便不翼而飞,于是有的宝贝可能与各种消极体验“结盟”了:发泄、生气、苦恼、急躁、焦虑、紧张、愤怒、攻击、赌气……

可是有幸福感受能力的宝贝则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来摆脱困境:他发挥想象力幻想一件比眼前更美的事物,自言自语编一则故事为自己搞笑,摆弄一下其他玩具分分心,或者干脆“王顾左右而言他”……他总有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因为快乐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心里而不是外面的世界,做到这一点的宝贝就与幸福“手牵手”了。

可见,快感是靠不住的,幸福感才靠得住。父母不仅要奉送给宝贝快乐,更要培养宝贝感受幸福的能力。

1、积极应答而不立即满足

1岁以内的宝贝属于感觉型、冲动型的,他有什么要求不会用语言表达,通常就用哭声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以及渴望妈咪关注和爱的需求,而在成人文化里,哭声是难过痛苦的信号,怎么能让宝贝难过痛苦呢?妈咪就在身边,随时都能响应宝贝的呼唤,于是宝贝的哭声越少就越增强妈咪的成就感,1年多以后,妈咪就纳闷了,宝贝怎么那么缺乏耐心、那么不擅长等待呢?怎么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呢?可别总以为宝贝天生就是这脾气,其实,主要因为你一直就在“培养”他的急脾气。

如果用延迟满足的方式,宝贝的耐心和脾气就会锻炼得好多了。当宝贝用哭声召唤你吃奶的时候,你远远地用声音答应着:“妈咪就来了——”你“踏踏”的碎步告诉宝贝你马上就到,到了之后你拿着奶瓶再跟宝贝聊两句:“宝贝饿了,该吃奶了!”“宝贝吃奶,白白胖胖。”这样可以拖延几秒钟以培养他的延迟满足能力,而且简短的哭声也锻炼宝贝的肺活量。这是积极应答宝贝的最好方式。二话不说、立即满足是充满爱心但缺乏教育用心的方式,而消极冷淡、对宝贝的应答不理不睬则是爱心妈咪永远都不会做的事情。

2、拒绝而不惩罚

2岁左右的宝贝懂得一些事理了,身体运动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于是他可能要尝试一些方式来挑战妈咪的爱心和耐心,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可有些方式是不安全、不礼貌甚至蛮不讲理的,妈咪一定要拒绝宝贝,但是拒绝不等于惩罚。研究发现,惩罚也能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但不是自我延迟满足能力,而是外在延迟满足能力。即大人在眼前的时候,为了逃避惩罚带来的不安,便在表面上服从大人,大人一走,他就恢复原样了。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是宝贝内化了大人的要求,变成安心和乐意控制自己的行为规则,所以大人不在身边,他也知道应该怎么做。

拒绝就是明确坚定地告诉孩子“不”,同时提示他更好的行为规则和方式,惩罚则是对宝贝所犯的错误本身特别关注,用大声训斥、打屁屁或者打手等方式使自己得到发泄、使宝贝感到害怕,但是问题本身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妈咪要把握好拒绝与惩罚的界限,让宝贝在拒绝而不惩罚的教育方式中滋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

3、维持和谐美满的婚姻关系

感受幸福的模式在家庭中是可以代代相传的。宝贝以后的生活内容将跟现在的爸爸妈妈截然不同,但是对生活内容的评价是幸福还是不幸福,亲子之间却有惊人的相似。有一项调查报告发现,妈咪感觉婚姻关系和谐的,宝贝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育得更好,这已经为宝贝感受幸福奠定了基础。

相信《珍惜孩子在跟前的幸福》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珍惜和孩子在一起幸福时光 《圣经》里说“儿女是耶和华的产业”,父母只是代为抚养。孩子总要长大,总要离开,并建立自己的家庭。只是父母不曾想过,原来,我们拥有孩子的日子,其实是那么少。 3岁,他上幼儿园。看着他小小的坚强的背影,你...
    2021-07-26 阅读全文
  • 珍惜孩子的问好 楚楚是我班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她每天像一只欢乐鸟高兴地入园,愉快地离园。可楚楚小朋友这几天焉焉的提不起精神,早上入园时她那清脆、悦耳的“老师早”、“老师好”听不到了。楚楚的一反常态令我疑惑,究竟是...
    2020-12-09 阅读全文
  • 生活中珍惜现在的幸福作文精选六篇 在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与生活中的幸福有关的作文吧。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你是在找关于生活中的幸福作文吗?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生活中珍惜现在的幸福作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07-24 阅读全文
  • 纪念缅怀先烈珍惜幸福生活的句子通用(60条) 清明时节雨潇潇,墓碑无声风飘飘。是革命烈士们用炽热的鲜血换取国家的安宁与太平。学习先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做信仰坚定的接班人。所以你知道有哪些清明缅怀先烈的句子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的纪念缅怀先烈珍惜幸福生活的句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2022-07-18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珍惜孩子的兴趣 育儿心得:珍惜孩子的兴趣 周末,宝爸常去三星体育场踢场足球。我呢,偶尔去做个观众,当回啦啦队,顺便带上俩宝,让她们跑跑步、踢踢球,运动运动,多跟大自然接触。小孩就该释放她们玩的天性,彻彻底底、放放松松...
    2020-09-11 阅读全文

《圣经》里说“儿女是耶和华的产业”,父母只是代为抚养。孩子总要长大,总要离开,并建立自己的家庭。只是父母不曾想过,原来,我们拥有孩子的日子,其实是那么少。 3岁,他上幼儿园。看着他小小的坚强的背影,你...

2021-07-26 阅读全文

楚楚是我班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她每天像一只欢乐鸟高兴地入园,愉快地离园。可楚楚小朋友这几天焉焉的提不起精神,早上入园时她那清脆、悦耳的“老师早”、“老师好”听不到了。楚楚的一反常态令我疑惑,究竟是...

2020-12-09 阅读全文

在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与生活中的幸福有关的作文吧。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你是在找关于生活中的幸福作文吗?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生活中珍惜现在的幸福作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07-24 阅读全文

清明时节雨潇潇,墓碑无声风飘飘。是革命烈士们用炽热的鲜血换取国家的安宁与太平。学习先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做信仰坚定的接班人。所以你知道有哪些清明缅怀先烈的句子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的纪念缅怀先烈珍惜幸福生活的句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2022-07-18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珍惜孩子的兴趣 周末,宝爸常去三星体育场踢场足球。我呢,偶尔去做个观众,当回啦啦队,顺便带上俩宝,让她们跑跑步、踢踢球,运动运动,多跟大自然接触。小孩就该释放她们玩的天性,彻彻底底、放放松松...

2020-09-1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