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怎样夸奖孩子才合适?

发布时间:2021-03-31

教育孩子笔记。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怎样夸奖孩子才合适?”,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现在的父母都很清楚的一点就是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我也赞同,不只是孩子,大人也一样,如果在工作中得到表扬夸奖,我们不也是积极性大增么?随之创造的是更多的价值。孩子得到表扬夸奖会越来越自信,随之让我们越来越为有这样的孩子骄傲。

很多家长也会发现,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在家做什么事情似乎都兴趣高涨,也特别的快乐,可是到了幼儿园,似乎就变得有些蔫蔫得,甚至不原意和小朋友交往,和老师互动,上课或者游戏时候总是不太情愿,原本会做得事情似乎也不会了,总之就是和家里完全不一样了。这种情况有很多种原因,如果是刚上幼儿园那就有可能是在适应期,但是如果上了很长时间了还是这样子,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找找原因了,大家可能觉得我现在写的有些文不对题,但是这确实是息息相关的。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孩子在家的情况吧,每当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时候,我们是不是说宝宝你最棒了,每当孩子很乖巧很听话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说宝宝你最乖了……是的,我们这是在表扬孩子,希望宝宝加油能做的更好,宝宝就是在我们这样的夸奖中长大了,然后到了上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时候了,可爱的宝宝一个人在幼儿园却发现,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比我做的好,我不是最棒的么?随之而来的是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了冲击,慢慢的,孩子就变得像本节我刚叙述的那样了。错就错在了我们的表扬方式了,“最好”这个词在英文中是“best”,在没有比“best”更高一级的了,低一级的是什么——“better”,汉语意思是“更好”,好的,我们比较一下这两组词哪个更有余地呢?当然是“better”和“更好”了,所以我们在平时夸奖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给孩子留有余地,不要一味的灌输他他是最棒的,最厉害的,在生活中要经常对宝宝说“你做的真好”“你做的真棒,我想你以后一定能更棒”。或许有人会说了,那孩子岂不是觉得自己永远都不能做到最好?不要担心,其实“最”这个字不是不能说,但是要注意怎么说,也就是说要注意界定一个范围内。我就举我家的例子吧,我有时会说宝贝你真帅,宝宝会问那谁最帅?我说我们三个我觉得你最帅(我、我先生和儿子)。瞧,这就是界定范围的“最”。

孩子要是做得不好我们要怎么表扬呢?大家一定奇怪怎么做得不好也要表扬啊(这里说的不好可不是那种过于的调皮捣蛋,故意不做好的事情哦),是的,也许他画画不好,也许他手工不好,也许他有很多方面都没做好,这时候千万记得对他说:“宝贝你做的不错啊,下次我们加油做得更好行么?”这样的话对一个可能正因为没做好而心里难受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我相信孩子下次一定会更努力的,如果说:“瞧瞧吧,看你做了什么?”这句话对此时的孩子又是一个打击,他下次还有信心做好么?恐怕对一个小小孩来说很难做到。

恰如其分的表扬和夸奖对从小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让孩子既能知道自己很棒,又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事情都是最好的,潜意识里有了这一点,那么ok了,他能很愉快的接受自己有时候不如别人的现实,最让我们欣慰的是孩子自己知道他能做的更好。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父母怎样做孩子才自觉


大人自以为能探究孩子的内心,其实孩子才是揣摩大人的高手,他们敏锐地注意到父母往往“说一套做一套”。再多玩一次滑梯,再多玩一次游戏,再多听一个睡前故事……类似这样“没完没了”的央求常常让父母难以应对。

我们得让孩子知道凡事都有节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没完没了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许多家长发现,经过种种努力后,自己总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

其实,孩子掌控自己生活的机会微乎其微,他们刚刚主宰了一小会儿自己的生活,享受了一段自由快乐的时光,可是大人一声令下“时间到了,我们该走了”或者“就这些,再也没有了”,就要将他们自我掌控的权利夺走,想一想,他们又怎会乐意呢?

父母往往说到做不到

大人自以为能探究孩子的内心,其实孩子才是揣摩大人的高手,他们敏锐地注意到父母往往“说一套做一套”。比如,当大人宣布“孩子,你还可以玩10分钟”时,最终他们得到的时间可能只有5分钟,也可能长达30分钟。他们意识到大人的立场并不那么坚定,因此,常常寄希望于发脾气、撒点儿娇、软磨硬泡、撒泼打滚,或故作可怜,让大人有所松动,而事实上,家长们往往也遂了他们的心愿。

那么,父母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自觉呢?

第一步:亮出自己的底线

妥协让步无异于奖励孩子依靠纠缠不休而达到目的。所以,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要求时,应让孩子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底线。

第二步:做好离开的准备

举例来说,你带着孩子去朋友家做客,你们该回家了。你要先通知孩子:“你还可以和表哥再玩10分钟。”在时间到之前你应该做好离开的准备,把东西收拾好,并和朋友道完别。等10分钟一到,就对孩子说“时间到了,我们走吧。”然后立刻抬脚走人。如果不这样,下次你说“时间到了,我们走吧”时,孩子很可能将你的话当耳旁风。

第三步:保持平静不妥协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可能会耍五花八门的小把戏,这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平静,不要妥协。

如果孩子更加激烈地反抗,那就给他一个“警告”,告诉他可能会面对什么“后果”。为了让这一招行之有效,“后果”最好是取消他很在意的某件东西,或者做某件事的计划,如提前15分钟上床睡觉,不让孩子看电视,不让孩子玩最喜欢的玩具等等。

我敢保证,在以后应对孩子“再多一次”的要求时,你会觉得越来越轻松的。

大宝几岁时要二宝才合适?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朋友问:老大多大的时候要老二比较好?要老二会不会让老大很没有安全感?老大多大的时候要老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老大的不良影响……关于以上疑惑,有的人认为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小比较好,因为他们可以玩到一起;也有人认为年龄相差大一点更好,这样大的就可以帮忙照顾小的,父母也不用那么辛苦。而对心理医生来说,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普遍适合每个家庭的答案:除了父母生育年龄、育儿支持系统、家庭经济条件等客观条件外,还得从两个孩子的心理发展角度加以考虑。大宝的心理首先需要确认的是,老大在两岁以前,尤其是一岁半以前,是与妈妈建立良好情感连接的关键时期,他/她需要妈妈能及时地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以建立大宝对妈妈的安全型依恋。所以,如果妈妈在大宝们还不到一岁时怀上老二,他们甚至不得不被迫戒掉母乳;而且怀孕的妈妈也无法很好地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这不利于老大的情感发展和心理安全感。反之,如果妈妈希望能尽全力不影响和大宝的亲子相处,待老二出生后,二宝从妈妈那里得到的关注也会不足,从而又影响了二宝与妈妈之间的亲子链接。照顾这样两个宝宝的妈妈,会身心疲惫,这不利于她们的产后恢复,也会更大几率地出现产后抑郁,从而反过来再对两个宝宝产生不良影响。个人经验当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按计划来的,总是有一些那么不其然间就给妈妈们惊喜的小天使,调皮地迫不及待地投入妈妈的怀抱——我就是这样一个妈妈。在大宝一岁十个月的时候,二宝就出生了。个人经历的感觉是:很辛苦,也很纠结。怀孕那会,老大一岁多一点,需要妈妈无时无刻的陪伴,而怀孕后期很累,但只要老大没睡觉的时候我都得陪着他,而且他时不时还要妈妈抱抱。我曾经发过一张挺着大肚子抱着老大的照片,被朋友们纷纷指责说不应该抱老大,我的妇产科医生也告诫我不要提超过15斤的“重物”(我们家老大从小个头大,那会已经近30斤了)。但是,想必各位妈妈都理解,当孩子抱着你的腿,仰着头可怜兮兮地看着你,嘴里说着:“妈妈,抱抱!”,我想没有哪个妈妈能舍得不抱。等老二出生后就更纠结了:老二吵着要喝奶,老大要拉着你陪玩,我那个时候啊,真是恨不得自己是孙猴子,拔根毫毛就能再变出个自己来。如果有和我一样状况的妈妈,我想和你说的是:充分利用自己的支持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孩子的爸爸、家中的老人或其他能帮上忙的亲属、月嫂、保姆等。我就得益于我的这些支持系统,那段时光虽然忙乱,还是平稳度过,两个宝宝也都很好。大宝两岁后再要二宝并非万无一失那么是不是大宝一岁半或两岁以后要二宝就万无一失了呢?也不是的,如果从对二宝的出生对于大宝的影响考虑,我们还要关注以下问题:第一、老大的性格气质特征如何?妈妈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有的孩子每天都很安静,没有太明显的情绪波动,即使不开心了也很容易安抚;有的孩子则情绪反应特别明显,无论是开心和伤心都很强烈;有些孩子的行为似乎特别“固执”……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每个孩子的气质特征不同。孩子主要的气质特征类型有:易养型、中间偏易养型、难养型、中间偏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不同气质特征的孩子对于环境变化、父母情绪等的敏感度不同。妈妈在孕期和哺乳期会因为激素变化以及精力有限,会出现各种情绪波动,和老大相处亲昵的时间也必然会减少。如果老大是一个难养型或中间偏难养型的孩子,妈妈就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应对老大的各种行为和情绪问题,而老大也会因为妈妈更少的陪伴和家庭新成员的到来而更加难以安抚。一般来说,难养型的孩子在4岁之前的情绪强烈波动更多,4岁以后的情绪稳定性则会逐渐变好。所以,如果家有难养型的孩子,建立老大老二之间的年龄间隔适当延长。第二,老大和父母之间的亲子依恋如何?亲子依恋是孩子在两岁前与母亲或主要抚养人之间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纽带。母亲不仅能满足婴儿的生理上需求和情感的“饥饿”,而且是孩子心理上的“安全岛”和快乐的源泉。只要母亲在他身边,他就能安心、愉快地玩耍,探索周围的环境。亲子依恋是儿童社会情感发育的基础。亲子依恋主要有三种类型:1.安全型依恋:只要母亲在场,他就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玩耍,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当母亲离开时,他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和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当母亲回来时,他又很容易平静下来,继续去做游戏。2.反抗型依恋:这类婴儿每当母亲离开时他都大喊大叫,极度反抗,但当母亲回来时,他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母亲的安抚,又拒绝母亲的接触,并不时地朝母亲这里看。3.回避型依恋:母亲离开或回来他都无所谓,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并没有建立起特殊的情感联结。如果老大和妈妈之间是安全型依恋,那么老大的心理安全感更充足,对妈妈的爱更自信,对环境各种变化的接受度就更好。这样即使弟弟妹妹的到来会让他们短暂地觉得不安和嫉妒,也会更容易自我调整和适应。那么即使两个孩子之间的年龄差距偏小,也没有很大问题。总之,在考虑要二宝的妈妈们,我们不仅要考虑物质条件、支持系统等客观条件,还要结合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要综合考虑二宝驾到的合适时机。每个家庭情况不同,所以并没有一个统一适合每个家庭的答案,建议每位家长结合家庭情况,仔细分析具体情况慎重做决定!

对孩子怎样才算“严”加管教


早上吃完饭收拾完毕,我对正在垫子上玩的西西说“西西,跟妈妈一起去洗脸刷牙吧?”她嗯声答应马上起来,走到客厅回头看她,原来没穿拖鞋就出来了,只穿着袜子。我马上掉头回来,让她回去穿上鞋子,我就坐在床边等着她自己穿鞋。西西很早就会自己穿鞋了,而且也养成了在垫子上玩先脱鞋,下来先穿鞋的习惯。可今天不知道什么缘故,她那一会儿不肯穿拖鞋,回到垫子边上去穿小布鞋,可是一时又没穿好,她就着急了,哼哼唧唧光着脚站我身边耍赖。我当然不会妥协让她光着脚去卫生间,更不会亲自去给她穿鞋,但是我会告诉她不穿鞋光着脚太凉,容易导致拉肚子,也会把袜子弄得很脏(在遍遍地教她要穿拖鞋的过程中,这些道理也对她讲过无数次的)。

即使小布鞋没穿上,西西还是不肯穿拖鞋,我就再对她说,随便穿哪双鞋都可以,我等着你穿好再去。她竟然越哼哼越厉害,快要哭起来了。我一看苗头不对,立即警惕起来,严厉地对她说,西西,你慢慢哭吧,哭完了也得穿鞋,否则就不要走路。她哼唧了一会看没什么结果,就自己又回垫子上去玩了,坐在小木马上摇晃。看她情绪稳定了,我换了温和的语气又问她,西西,我们去刷牙洗脸吧?她很愉快地嗯。我接着说,那你穿上小拖鞋跟妈妈来吧!她马上站起来穿上拖鞋,屁颠屁颠儿的跟着我去洗漱了。

在我的家里,像这样的场景不计其数,很多都是琐碎至极的小事,但这就是全职妈妈的生活。不知道别的全职妈妈是怎样带孩子、教孩子的,我自己是认为养育孩子是非常严肃而且是有很大学问的事情,我知道带孩子不是简单的事,需要做妈妈的全身心投入,需要无限的耐心,更需要不断的学习、反思与总结。

上周五的下午,和小区里另外两个宝妈带着孩子玩了一会,一个是上班族妈妈,另一个也是全职妈妈,而且跟我一样是完全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她们一直觉得西西是个很好带的孩子,比较听话,那天见面是隔了好几个月,再见西西除了看出她长高了,也问我平时怎样管西西。我说我对西西管得很严。怎么严?只要有犯错误或不听话的时候,我都不会放过,而且那种情形下我管起她来一点也不心软,不心疼,就好像我不是她亲妈一样。当时说是这样说了,可回头总感觉自己的回答不尽如人意,当然也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到位,对严加管教理解得不深刻。这几天又仔细反复看了几遍陈大惠老师的相关节目,对于管教孩子的“严厉”有了更深入一些的认识。

现在一提到对孩子严加管教,很多父母也许会把“严厉”、“严格”与大声呵斥、责骂甚至体罚自然而然的联系起来,有些家长会问,是不是使劲儿打才叫严?如果上网搜索一下管教孩子这个主题,不难看到很多专家学者和父母都是主张管教孩子不能过分严厉,否则会让孩子有心理阴影,甚至留下心理疾病等等的言论。像得出类似这样的结论,多半是因为误解或曲解了“严教”的真正含义。

《三字经》上有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老师都是孩子的老师,那么究竟什么才叫“严”?严教,不是打得很有力气或者责骂得很厉害才叫严,而是孩子的一点点小毛病都不给他放过。比如你的孩子有一百个毛病,你要帮他一个一个地改正错误,一点一点地剔除毛病,少一个少一点都不行,这叫严。不是非得打骂,那些只是形式而已,管教孩子的方法形式很多,不拘哪一种,最终的实质目的是改孩子的毛病习气和错误。

和宝妈们见面之后的当天晚上,吃饭时和先生提到了下午的事,还举了个现场的小例子,最小的那个宝宝三番五次去拿装水果的碗,我们成功拦截了两次,后来还是被他打碎了,宝妈说家里的碗都快被他打光了。我跟先生说,西西从来没有摔碎过碗盘,而且她还可以端着吃完东西的空碗送到厨房去。先生说,你看得紧。我说,也不全是,我弟弟的孩子吃饭时老扔饭碗。先生说,他那是毛病。西西从小没有扔东西的习惯,没觉得她有过什么扔东西敏感期,她唯一会扔着玩的东西就是球。

想要真正做到对孩子的严加管教,这就需要父母做到至少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父母要不断地学习如何教育孩子,懂得教孩子的学问,自己心中要有正确的标准,要有一把尺子,而且这个尺度是专门针对自己的孩子的,不能随便拿别人家的标准来强加于自己孩子身上,我把这一条叫“管得严”;另一方面,父母要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日常的毛病习气和常犯的错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才可以有的放矢,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否则只有第一条也是无法真正帮到孩子的。这一条我借用先生的总结,叫“看得紧”。

现在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孩子交给父母老人来带,自己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所以有些家长拼命把孩子往外面各种早教中心、培训机构送,这些家长通常不会注意到自己孩子的毛病和问题所在,因为他们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了,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些家长,尤其是一些全职妈妈,虽然她们是全职带孩子,每天和孩子待在一起,可是并没有完全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而是只要孩子不哭不闹就忙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者忙着得空赚零花钱贴补家用。以上这两类家长在管教孩子方面的知识是相对匮乏的,对于孩子的问题所在父母的头脑是空的,他们的眼睛没有盯住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毛病容易疏忽掉,所以对孩子无法做到严格管教。

还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会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式方法,也会有管教孩子的标准,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比如那位在职宝妈就提到,每天只有晚上才和孩子在一起,看到她有点无理取闹也不忍心再严格对待她了;也有的父母认为自己都做得不是太好,不好意思去要求孩子,差不多就行了;有些长辈对孩子就容易溺爱,比如妈妈曾经认为我教训西西的时候太过严厉,她常对我说,西西已经很乖了,要知足……这些父母长辈管教孩子方面的尺度太宽,如果说得重一点,明知孩子有错误却不去严加管教,这实际上就是纵容。

我只能算是个没有什么经验的新手妈妈,在管教孩子方面做得还很不到位,最近是在学着怎样严格管教孩子,怎样个严法。其实严加管教是两桩事情,一是严,一是管。什么是严,怎样去管,都是有很深的学问的,不能没弄清楚就妄下诊断,自己劳心劳力却没能把孩子教好。弄清楚了什么是“严”,下一个教孩子的学问就是怎样管,慢慢学习和积累经验中,以后有机会再来探讨。

怎样指出错误,孩子才不反感?


有位妈妈对孩子说,“这个地方怎么又错了,改一下”。孩子说:“我没错。”

错误是明摆的,孩子却矢口否认,妈妈很恼火,不过还是耐着性子跟孩子辩论,证明他确实错了,但孩子就像一头倔强的小牛,坚决不承认,最后妈妈抓狂了,跟孩子大吵一架。吵完架回头想想,依然觉得孩子不可理喻。

我对妈妈说:咱们转化一个场景,如果你的同事,用同样的态度和语言对你说:这个地方怎么又错了,改一下,你是怎样的感觉呢?

妈妈体会了一下说,会觉得不高兴,就算不说什么,心里也在想:“我是错了,可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啊,这么凶,好像你全对似的!”其实,这也正是孩子的感觉,他只不过把这种情绪外显出来。

如果是指出同事的错误,我们往往会尽量委婉,还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但对待自己的孩子,真没把他当外人,直来直去外加口不择言,就激起了孩子的防御和对抗情绪,于是,就出现了前面这一幕。

其实,不管面对的是大人还是孩子,指出对方的错误,都是一个敏感时刻,要格外留神。指出孩子的错误,至少要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对事不对人。类似于“你怎么又错了”、“我和你说过多少遍了”之类的话,一不小心就上升到“对人”的高度,这是在否定孩子本身,于是,孩子也用同样的思路来回应,表面上看是否定错误,其实是在否定妈妈。因此,我们一定要特别谨慎,针对具体的错误展开对话。

第二,态度和语气,比语言更重要。妈妈一直以为孩子不愿意面对错误,其实,孩子不愿意面对的是她的态度和语气。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态度直接、语气生硬,特别容易踩到孩子死不认错的雷区。

第三,指出错误,可以很委婉。其实,孩子聪明着呢,我们含蓄、婉转地指出来,就算不说出“你错了”三个字,他也能心领神会。比如:“这三道题目改一下;这个字好像不是单人旁哦;这个应用题再演算一遍吧。”

我发现,当我们注意态度,并不断变换表达方式,孩子会有新鲜感,因此,也就不容易反感。

家园共育《怎样夸奖孩子才合适?》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父母怎样做孩子才自觉 大人自以为能探究孩子的内心,其实孩子才是揣摩大人的高手,他们敏锐地注意到父母往往“说一套做一套”。再多玩一次滑梯,再多玩一次游戏,再多听一个睡前故事……类似这样“没完没了”的央求常常让父母难以应对。 ...
    2021-02-01 阅读全文
  • 大宝几岁时要二宝才合适?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朋友问:老大多大的时候要老二比较好?要老二会不会让老大很没有安全感?老大多大的时候要老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老大的不良影响……关于以上疑惑,有的人认为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小比较好,因为...
    2021-01-18 阅读全文
  • 对孩子怎样才算“严”加管教 早上吃完饭收拾完毕,我对正在垫子上玩的西西说“西西,跟妈妈一起去洗脸刷牙吧?”她嗯声答应马上起来,走到客厅回头看她,原来没穿拖鞋就出来了,只穿着袜子。我马上掉头回来,让她回去穿上鞋子,我就坐在床边等着...
    2021-01-18 阅读全文
  • 怎样指出错误,孩子才不反感? 有位妈妈对孩子说,“这个地方怎么又错了,改一下”。孩子说:“我没错。” 错误是明摆的,孩子却矢口否认,妈妈很恼火,不过还是耐着性子跟孩子辩论,证明他确实错了,但孩子就像一头倔强的小牛,坚决不承认,最后...
    2021-02-24 阅读全文
  • 贺岁指南:怎样选择合适的压岁书? 近几年来,贺岁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就连压岁钱也逐渐演变成了压岁书,拥有了更浓厚的文化韵味。那么,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市场,究竟怎样才能选到合适的图书去“压岁”呢?今天笔者就将为大家详细阐述。 0—6岁...
    2021-03-29 阅读全文

大人自以为能探究孩子的内心,其实孩子才是揣摩大人的高手,他们敏锐地注意到父母往往“说一套做一套”。再多玩一次滑梯,再多玩一次游戏,再多听一个睡前故事……类似这样“没完没了”的央求常常让父母难以应对。 ...

2021-02-01 阅读全文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朋友问:老大多大的时候要老二比较好?要老二会不会让老大很没有安全感?老大多大的时候要老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老大的不良影响……关于以上疑惑,有的人认为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小比较好,因为...

2021-01-18 阅读全文

早上吃完饭收拾完毕,我对正在垫子上玩的西西说“西西,跟妈妈一起去洗脸刷牙吧?”她嗯声答应马上起来,走到客厅回头看她,原来没穿拖鞋就出来了,只穿着袜子。我马上掉头回来,让她回去穿上鞋子,我就坐在床边等着...

2021-01-18 阅读全文

有位妈妈对孩子说,“这个地方怎么又错了,改一下”。孩子说:“我没错。” 错误是明摆的,孩子却矢口否认,妈妈很恼火,不过还是耐着性子跟孩子辩论,证明他确实错了,但孩子就像一头倔强的小牛,坚决不承认,最后...

2021-02-24 阅读全文

近几年来,贺岁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就连压岁钱也逐渐演变成了压岁书,拥有了更浓厚的文化韵味。那么,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市场,究竟怎样才能选到合适的图书去“压岁”呢?今天笔者就将为大家详细阐述。 0—6岁...

2021-03-2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