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线博物馆”收集快乐多
发布时间:2021-03-25 快乐的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快乐 快乐幼儿园教案 我们豆豆班的“毛线博物馆”正在筹备开展中,近几天,我们豆豆班发动了所有的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的毛线材料,材料丰富多样,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收集到了很多的东西。孩子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毛线团,颜色也十分漂亮;还带来了毛线衣、毛线裤、毛线帽子、毛线围巾、毛线袜子和手套。
见过婴儿穿的毛线小鞋子吗?我们的芸芸带来了婴儿小鞋子,实在是非常可爱,一双黄色的,鞋带是两个小樱桃。一双大红色的小鞋子。这可是我们芸芸小时候穿过的哦。它们可是有故事的,下次我们还要讲讲收集的故事呢。
小博带来了一个毛线球玩具,可以用小脚踢着玩,这样的毛线球玩具制作起来也比较简单,下次我们邀请爸爸妈妈一起来一个毛线球玩具制作比赛吧,不仅增加亲子间的互动与交流,做好的玩具还可以放在班级中供给我们小朋友玩呢。
小怡带来了两个毛线制作的娃娃,娃娃带着漂亮的毛线帽子,身体都是用毛线编织而成,也十分漂亮,像这样的玩具其实有很多,比起那些塑料制品的玩具,卫生又环保,建议更多的爸爸妈妈给孩子玩这类玩具。
我们把这么多的毛线和毛线制品一起摆放到了柜子上面,和孩子一起给这些东西分类,我们学习怎么样把它们摆得整整齐齐,每一个种类摆在一个格子中间,等我们的博物馆正式开出来以后,我们还要把衣服挂起来,这样参观起来多好看呀。
我们还乘机学习了折衣服、折裤子等,锻炼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下次我们还要进行比赛,看看谁折得又快又整齐。
我们豆豆班的“毛线博物馆”正在逐步成形,我们还在继续收集材料呢。希望我们豆豆班的“毛线博物馆”能够成为很棒的博物馆。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太仓博物馆参观记
今天的天气虽然有点冷,走在路上感觉风嗖嗖地刮过来,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一路上,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边看一边走着。工业设计园里有很多好玩的机器人,外面大幅墙面上的花朵亮闪闪的,好漂亮啊!哇!市政府大楼好高啊!有几十层吧?
咦,前面是不是就是博物馆呢?眼尖的孩子一下就叫了起来,是太仓博物馆!我们马上要到了!于是我们加快了步伐,朝着博物馆走去。有的孩子说:博物馆像一只帽子,恩,仔细看看,还真有点像。到了!到了!我们来到了博物馆的大门前。我们全体小朋友一起在大门前合了个影,大家笑得可灿烂了。
博物馆门前,导游阿姨已经早早地在等候着我们。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八个大大的字:天下粮仓,天下良港。然后我们跟着导游阿姨走到了第一层。大厅好大啊!我们围着圆形的大厅往下看去,看到了我们古代太仓的缩影:原来古代的太仓就是这样的啊,好多房子,好多田,好多船……我们太仓紧邻着长江,所以物产非常丰富,怪不得叫“鱼米之乡”呢!
跟着导游阿姨的脚步,我们从第一层一直走到了第四层。我们各个都很激动,因为看到了很多的宝贝哦!博物馆里有好多的文物:瓷器、陶罐、书画……数不胜数;看到了我们太仓以前的四大画家的雕像;看到了以前人们劳动时的情景;看到了郑和下西洋的地图,郑和真了不起!都七次下西洋呢!还有以前运粮食的独轮车、轿子、小船;还有好多的鱼、米、棉花……看的我们都眼花缭乱了。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太仓以前的照片:以前的房屋、街道都很破,那时人们的生活很艰苦,可是现在太仓高楼越来越多,街道越来越宽,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幸福了!
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像三角形一样,能放出人和声音的奇怪的东西,里面的人在唱着好听的曲子,原来他们是在唱昆曲呢!昆曲可是我们这里的一种戏曲,你们知道吗?他们穿的衣服特别漂亮,唱得曲子也特别好听。
太仓博物馆真不错!这次参观让我们大开了眼界,也让我们对自己的家乡——太仓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为自己是一个太仓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快乐剥毛豆
早上,阿姨提来一袋子毛豆,交代说:“今天中午要吃毛豆,请你们帮忙剥一下。”这可乐坏了孩子们。洗手的洗手,卷袖的卷袖,拿盆的拿盆……一副大干一场的模样。
剥毛豆并非所有的孩子想得那么简单。瞧!当当不知道毛豆的开口在哪,举着毛豆一副不知所以然的样子;静静用力抠着毛豆,可怎么也不见剥开毛豆的外壳;雄雄卖力地拔着毛豆外壳上的“毛”,可仍然不见豆子的出现;萱萱不停地扭着毛豆,“咯哒”,外壳断了,大叫:“我看到豆豆了。”……
看着他们的举动,觉得可爱,内心却有一丝的心酸。现在的家长,什么事都包干,剥夺了孩子应有的劳动权利。其实,孩子们非常乐意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渴望着向大人证明“我长大了”!“我能行!”
“王老师妈妈,我们的毛豆快没有了。”我的思绪被涛涛的话拉了回来。“这么快?”我不敢相信。过去一看,涛涛剥毛豆的技术让我惊讶。“我教他们剥的。”他自豪地说。“涛涛教会了你们,你们愿意去教更多的小伙伴吗?”没等回答,他们各奔其他组,纷纷做起了小老师。
看着满满一盆的豆豆,孩子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他们开心,可能是因为他们帮助厨房阿姨剥好了毛豆,可能是因为自己学会了怎么剥毛豆,可能……我也开心,是因为孩子们的开心。
教师有心,铁皮盒也成博物馆
前不久,五月份的《幼儿教育》期刊已经发了下来,老师们又乘着空闲,忙活的看了起来。《幼儿教育》的杂志上,总是有各种板块,每个板块的文章都有他的奇妙之处,当我看到“教育经验”板块中的《铁皮盒博物馆的故事》时,就被深深的吸引了,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里其中的妙处吧。
本篇文章,作者顾国红、孙艳老师老师先为我们解释了“幼儿园博物馆建设的过程”是幼儿体验、学习的过程。博物馆收藏的物品不是版设,而是有益的课堂资源,她们会激发幼儿不断的去观察、探究、思考和交流。两位老师通过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一个小插曲为我们讲述了她们园里的育儿经验。
铁皮真漂亮:老师在指导区域活时
,一位正在“小超市”的小女孩发现了一个漂亮的铁皮盒,就召集孩子们都来看,孩子们围在一起七嘴八舌的交流起来了。教师发现孩子们对这铁盒子很感兴趣,就引导幼儿从盒子的外形、功能、材质等几个部分展开讨论和研究,并激发幼儿搜集“铁皮盒博物馆”活动。
我觉得其实生活中,除了铁皮盒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搜集,展开“xx博物馆”活动,只是有时候教师会把很多有趣的、孩子关心的、有意义的物品给忽略了,其实孩子们貌似不经意的发现,和收藏,也是危维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幼儿良好的探索求知习惯的好机会。教师在重视课程教育的同时也要利用好平时孩子们在游戏时间的随机教育。
随后教师又对幼儿在课间或是区域活动中,随机展开了铁皮盒真多、铁皮盒真好玩、分类展示铁皮盒和我是博物馆讲解员,四个部分,教师这四个部分中,幼儿在玩玩、研究、讨论、说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幼儿的静心欣赏、专注观察、积极探究和表示能力,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幼儿的各种方面。其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分类展示铁皮盒和我是博物馆讲解员。
分类展示铁皮盒:眼看活动室里的铁皮盒越来越多,教师引导幼儿想个好办法,怎么样只能让这些铁皮盒放在一起不乱呢。于是孩子们开动小脑筋,孩子们尝试着从形状分类,但是有很多不规则的形状又不知道放在哪里好,还尝试按大小的方式进行分类整理,但是那完了最大的和最小的,剩下的就很难确定大小了。孩子们在发现以上两种方法不合适,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了按装同样东西的铁盒整理在一起,如奶粉盒和奶粉盒放在一起,茶叶盒和茶叶盒放在一起,糖果盒和糖果盒放在一起,这样就变得清洗很多了。在初定摆放铁盒的好方法后,教师还带孩子们去参观了其他博物馆,孩子们受到启发,觉得铁盒还可以根据铁盒大小顺序排列整齐,还可以也可横着放,或是竖着放并在每个分类摆放的铁盒附近贴上标签,以表示这类盒子是做什么用的。
我觉得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教师是让幼儿进行给铁皮盒分类,其实其中也不乏让孩子们锻炼了逻辑思维,还能用简单的标签表示此铁盒其中是什么,也让孩子们又多了一种整理物品的经验,我觉得这个环节特别有意思。
我是博物馆解说员:教师在午饭后半小时,是幼儿自主解说的时间。因为考虑到孩子们都收集这些铁盒的过程,所以她们一定有话要说。在活动中不管是“解说员”,还是“参观者”都能积极参与互动。虽然孩子们的表示不一定很流畅,语言不那么通畅,但是她们非常自豪和自信。
我觉得成立了这个“铁皮盒博物馆”不仅仅是个摆设,更是孩子们积累各种经验和让孩子们体验参与的乐趣,从说说中找到自信,这就是这个博物馆最好的收获,不但孩子们有很好的学习机会,也何尝不是促进孩子们团结协作、和教师产生默契的良好机缘呢。
这篇文章也给我们教师们开拓了一些思路,有时一个不经意的物体,就能给孩子们创造这么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世博馆制作
一、活动背景:
幼儿艺术创想活动,不是以培养少数的美术家、设计师为目的的,它是对儿童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公民的素质教育。让幼儿进行创作活动,目的在于运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探索性、想象力,创造力,合作性,做事的计划性和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幼儿借助美术创作活动培养美的情操、美的人格才是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教师则是一把启动幼儿去发现、感受、表现艺术美的钥匙。
二、本班幼儿美术制作方面能力的现状分析:
幼儿想象力不够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
部分幼儿动手能力欠佳,依赖性比较重。
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欠佳,以自我为中心。
部分幼儿做事条理性欠佳,做事没有系统性。
探索能力欠佳,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薄弱。
那么,怎样提高我班幼儿的探索,计划,制作,合作等能力?怎样发挥教师作为启动幼儿去发现、感受、表现艺术美的钥匙的积极作用哪?我做出如下的思考。
三、教师的思考:
活动内容的选择:
2010年对于中国,对于上海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奥运会的圆满举办为我们带来的喜悦和骄傲还没褪去。上海又将迎来另一个盛世——世博会。关于世博的各种点点滴滴已经融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虽然小,但是关注世博的热情也丝毫不比成年人差。教师做了一个小小的“民意调查”——关于上海世博会,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世博会的各种建筑,由于其独特的造型,鲜艳的颜色,代表的不同国家而备受幼儿的青睐。
于是,教师和幼儿便产生了制作世博场馆的想法。
活动内容(制作世博场馆)的价值分析:
1)建筑的表现方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活动中材料的选择面比较广,可以是瓶子,易拉罐,盒子,泡沫,纸张等各种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利于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喜欢的世博场馆,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2)充分利用资源活动室:本学期我们班级主要负责的资源活动室是“创作室”,制作世博场馆这类比较大型的艺术制作活动时间跨度比较长,需要的材料种类比较多,并且有一定的连续性。比较适合在“创作室”这类特定的资源活动室中进行。
3)发挥班级特色:我班是美术特色班,班级幼儿的美术功底相对其他中班幼儿的能力稍强,班级幼儿对于美术创作类的活动兴趣很高。
经过了以上的深思熟虑后,在一片赞同声中,教师和幼儿浩浩荡荡的开始进入到世博场馆的大型艺术制作活动中。
2025博物馆参观日记范文4篇
不容争辩,当我们化身为孩子们的老师,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每阶段教学效果变化记录下来,而教育笔记可以丰富老师授课经验,提高主观能动性。那么,优秀的教育笔记模板有哪些?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2025博物馆参观日记范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博物馆参观日记(篇一)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的大型历史博物馆,有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承经典,我这次寒假就去那儿好好参观了一番。
一进去,我就被历史博物馆的雄伟给震倒了!博物馆的建筑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介绍册上说,博物馆的占地面积很大,有65000平方米呢,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馆藏文物多达370000余件。展厅里的展品,不但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全,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开始参观了,我迫不及待地走向唐朝的壁画展,画面内容有四神、仪卫、建筑、狩猎,唐朝人的面容各不相同,眼神有的严肃,有的坚定,有的柔美。可见唐朝时期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欢乐无比,显示出唐朝时的繁荣与昌盛,从画中可以看出唐朝人身体比较丰满,也表现出那时国泰民安,百姓的日子其乐无穷。
印象最深的一件文物是匈奴工匠师的作品——金怪兽。它被雕刻得栩栩如生,金怪兽的角儿,极像鹿角,中间还带着花纹。它的眼珠突出,好像有些愤怒,怪兽把角对向前方,前肢挺直前倾,后腿跨前,做成了准备战斗的动作,反映了当时是战火不断的,这只造型奇特的小怪兽,表现了匈奴工匠师高超的做工技艺。
参观完博物馆,我深深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我们伟大中国的历史,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记在心中。传承古人的智慧,吸取古人的教训,把历史当成镜子!
博物馆参观日记(篇二)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安吉自然博物馆。一路开车过去,道路两旁长满了参天大树,绿油油的让人看了心旷神怡。路灯两边挂满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今年的10月1日是祖国妈妈70岁的生日,全国上下都为她庆生呢!经过一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来到自然博物馆,让我眼前一亮,它真的好大!爸爸告诉我:它是亚洲单体建筑最大的自然博物馆。它由地质馆、生态馆、贝林馆、恐龙馆、自然艺术馆、海洋馆、4D电影馆等10个场馆组成。
我最喜欢的是恐龙馆。一进恐龙馆,正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巨大的仿真恐龙。它一直在摇头摆尾地吼叫,神态超级逼真。小朋友们看到了,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站在一边高兴地又蹦又跳。我和爸爸妈妈一边走一边看,各种各样的恐龙化石陈列在两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我们仿佛进入了恐龙时代。跟随着人群,我们来到了二楼参观。眼前的一幕让我心惊胆战,一只巨大的霸王龙出现在我们面前。只见它张开血盆大口,摆着它粗壮的尾巴,不停地朝我们吼叫,仿佛在警告我们:不要进入它的领地。
离开恐龙馆后,我们陆续参观了其他5个场馆。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一天过去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然博物馆。这次出游,我看到了很多,知道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我不禁感叹道:我们生活着的地球真是一个神奇的星球啊!迎着落日的余晖,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参观自然博物馆,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出行!
博物馆参观日记(篇三)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乘坐大巴车驶向了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自然博物馆,一路上,我们像只快乐的小鸟,恨不得马上飞到那里。大约行了两个小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车停稳后,我们先有序的下了车。在体育老师响亮的哨声中,我们整理好队伍,走进了自然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的左边的一块大牌子,上面醒目的写着五个白色的大字:自然博物馆。走进大厅,向左拐,我们首先来到了恐龙馆。在那里,我见到了许多恐龙:有似鸸鹋龙,它身长3.5米,有长3米的基,虽说它的体形很小,但长得可有特点了:小小的脑袋,尾巴不算太长,身上背着13根像木棍状的“尾巴”,它曾在加拿大阿尔塔省生存,但到了白垩纪晚期,就灭绝了,现在看不到这种有意思的动物,真令人惋惜;还有咱们中国特有的恐龙——特暴龙,它身长12米,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据说恐龙的灭绝原因有多种:环境恶劣、地球上的核辐射等六大因素。我想那时抵御能力和生存能力都那样强的地球主宰者都因为环境的破坏而灭绝,真是太可悲了!在此我想向地球上的居民发出倡议:亲爱的人们,如果再不珍惜我们的家园,下一个灭绝的就有可能是我们了。
穿过恐龙馆,我们又来到了位于二楼的热带植物园。那里有许多热带植物,简直就像热带丛林。其中,红树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树林被称为“堤岸卫士”,它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及河口潮间特有的植物,能有效减弱台风、海啸等造成的危害,因此而得名。之后,我们又参观了水族生物馆、哺乳动物馆和爬行动物馆等。
博物馆参观日记【篇四】
今天我来到辽宁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座落在市中心的市府广场南侧,周围有沈阳晚报文化广场和辽宁大剧院。博物馆主体是一个高大雄伟的建筑物。墙壁是由淡灰色的磁砖砌成,正中间有“辽宁博物馆”几个金色的大字。
我们进到了博物馆中,博物馆内部呈圆型,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鼎,这个鼎位于博物馆正中央。博物馆共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有“清代散佚”,在这里我看到了清朝的许多书画,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清明上河图》。有“中国古代碑志展”,北魏时代墓碑上的书法作品。有“古代钱币的历史”,介绍了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有贝壳、刀币、平足布、尖足布、铜板、金_、银票等。最后我们来了“明清工艺品展厅”,看到了精美的玉器、陶瓷、象牙等工艺品。看过了这些精美的艺术品,我们来到了二楼。
二楼介绍的是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到青铜器时代的发展历程。第一个展厅是“文明曙光”,介绍了有代表性的辽宁地区的金牛山人和他们居住的草房、发明的工具如石斧等和他们的头骨和一些陶制品。第二个展厅是“商周北土”,这里有青铜制成的刀、矛、剑,因为在这个时代军事发生了很大进步,促进了兵器的发展。二楼最后一个展厅是“华夏一统”介绍了秦始皇的车,马车的零部件等。
我们又来到三楼,三楼主要介绍了辽河文明,包括“契丹王朝”与“满族的崛起”两个展厅。其中契丹王朝中展出了王冠、玉猪龙、插手俑、舞马俑、契丹女性的金步摇等饰物。
看完了所有展厅,看到了各种展品,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把我带进了那远古的时代,让我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脚步。最后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我们的约定——记糖果盒子博物馆
说到“博物馆”这个词,总会让人想到那些有着斑斑点点、青色铜色的历史痕迹,总会让人不禁想到那些清宫剧情。历史嘛,博物馆就是用来保存和记录历史的巨大储藏室。但是当李老师和我们在那天开了一个短会之后,我就彻底改变了这个想法。当然博物馆的意义还是真实地存在着的。和历史性的博物馆不同,我园引领我们青年教师收集建立的是富有童趣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儿童简单收藏品式的博物馆。
李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份文章,这份文章描述地是在幼儿一次有趣的对话中自然生成地博物馆事件,从谈话到收集到分享到家园互动到……这篇文章讲述地不仅仅是一个系列地博物馆生成活动,其中还包含了教师的教育机智,从她巧妙地将铁皮盒从大众化的印象转化为特殊的影响力,这其中蕴含了教师细心地观察、有心地引导和耐心地坚持。铁皮盒的故事让我忍不住猜想如果换做是我和我的孩子们,主角换成是别的有趣的东西,那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兴致勃勃地生成了一个想法:收集糖果盒子。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主观的想法。因为在一次角色游戏中,超市里的孩子拿着破掉的糖果盒子对我说:“老师,你看,这个糖果盒坏了。”看了看这个已经破地不成样子的糖果盒:“嗯,不能再用了。不过原来样子挺好的,你家有这样的糖果盒子吗?”“我家以前有的,现在没有了,以前我家有比这个更好看的盒子呢。”“什么样子的呀?”“心形的,很好看”……糖果盒子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生活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能快速地收集到不同样式的类型。
既然有了想法,实践起来就简单多了。抽空和孩子们坐在一起,就这个“糖果盒子”的主题,来讨论一下生活中所见所有的类型。果然,孩子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很快地就开始七嘴八舌了。总之,得出的结论就是大家都很喜欢糖果盒子,糖果盒子有很多种,而且我们约定好,在一个日期之前我们把自己家里有的糖果盒子带到班级来,大家一起分享看看。
我自己家里有鞋状的、心形的、篮子状的糖果盒子,我在约定的日期之前带到了班级,孩子们看到我遵守了约定,不禁也受到了鼓励,纷纷从家里拿来了糖果盒子。我们讨论后,将糖果盒子的纱状包装打开,平摊在柜子上,将同一类型的糖果盒子放在一起,也便于我们观察。
糖果盒子的故事已经开了一个头,期待接来下的故事……
孩子快乐是有多种多样
我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经常生活在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中间,时常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那些幸福和快乐是孩子们给予的.成功固然很重要,但它却不能代替快乐。一个不快乐的人,一个缺少面对人生没有乐观态度的人也往往也很难取得成功。我国一位儿童教育工作者卢勤说过:“快乐是一种体验,体验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让孩子们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作为孩子们的老师和朋友,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和孩子们一起去发现快乐、感受快乐吧!
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充满着惊喜,充满着乐趣,充满着很多.如果他们的学习需求更多地来源于这些惊喜、乐趣和意外,就会让学习融在生活中。当我和他们在户外散步时,他们会数着彩砖跳格子,往往数着数着就乱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团再重新开始数;他们会歪歪扭扭、乐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车轮上转圈;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孩子们的灿烂的笑脸,你就会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
今天我和孩子们在在草地上休息时,孩子们惊奇地发现:这里有一个大虫子。于是草地下还有什么就成了孩子们的话题,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着拣到的树枝,都一个劲地在草地下面找呀找:“哈哈,快来看,我找到了一个东西啦。”仔细擦干净泥土一看:哎呀,原来是一块小石头。一下子就泻了气。“没关系,我再找。”冬冬嘟着嘴,气呼呼的样子到现在我仍然记得非常清楚。在经过一场草地混找之后,孩子们虽然小手都脏了,可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战利品了:几个坏积木、几个蜗牛壳,还有一些死掉干了的小虫子,连草根都被拔了几根..也许这真的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东西,但是我在孩子的脸上、眼里、心中看到了两个最珍贵的两个字:快乐。让孩子们让他们从现在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快乐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只要他们喜欢做的事那么我想这就是快乐的事吧。让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充分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求知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要充分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集体温暖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乐观的天性被纵情释放的快乐。
快乐是有多种多样,我们每个人对快乐的感受也各有不同。有的人享受到一顿美餐就感到快乐,有的人听到一句赞美的话就感到快乐,有的人得到一件美丽的衣裳感到非常快乐,而孩子痛痛快快地玩耍中就能感受到快乐。我个人认为:快乐应该是愉悦的,甜美的,放松的。
教育笔记:快乐剥毛豆
早上,阿姨提来一袋子毛豆,交代说:“今天中午要吃毛豆,请你们帮忙剥一下。”这可乐坏了孩子们。洗手的洗手,卷袖的卷袖,拿盆的拿盆……一副大干一场的模样。
剥毛豆并非所有的孩子想得那么简单。瞧!当当不知道毛豆的开口在哪,举着毛豆一副不知所以然的样子;静静用力抠着毛豆,可怎么也不见剥开毛豆的外壳;雄雄卖力地拔着毛豆外壳上的“毛”,可仍然不见豆子的出现;萱萱不停地扭着毛豆,“咯哒”,外壳断了,大叫:“我看到豆豆了。”……
看着他们的举动,觉得可爱,内心却有一丝的心酸。现在的家长,什么事都包干,剥夺了孩子应有的劳动权利。其实,孩子们非常乐意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渴望着向大人证明“我长大了”!“我能行!”
“王老师妈妈,我们的毛豆快没有了。”我的思绪被涛涛的话拉了回来。“这么快?”我不敢相信。过去一看,涛涛剥毛豆的技术让我惊讶。“我教他们剥的。”他自豪地说。“涛涛教会了你们,你们愿意去教更多的小伙伴吗?”没等回答,他们各奔其他组,纷纷做起了小老师。
看着满满一盆的豆豆,孩子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他们开心,可能是因为他们帮助厨房阿姨剥好了毛豆,可能是因为自己学会了怎么剥毛豆,可能……我也开心,是因为孩子们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