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一句话换回孩子的信心
发布时间:2021-03-25 幼儿园孩子因被批评扔凳子砸老师 幼儿园老师的教案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今天早晨在接待孩子们入园的时候,张俊超的妈妈领着孩子来到我跟前说:“老师,这孩子不知怎么了,就是不会算题,”我赶紧打断他妈妈的话说:“好了,俊超你先进屋,老师和你妈妈谈谈,”因为我最注重就是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他笨,我知道接下来他妈妈会说这孩子真笨,果然,他妈妈开始数落孩子笨,不会编应用题等等,我不想他妈妈的话影响到孩子们,就把他领到办公室,向他解释了一番,希望她不要着急慢慢来,因为我们刚接触编应用题,有的孩子可能接受的慢,这不能证明孩子就比别人笨,听了我的话他妈妈终于走了。我来到活动室,开始为上课做准备,为了让孩子们学会自编应用题,我精心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孩子们爱玩的玩具,上课了,我为他们出示了这些图片,孩子们都争着编应用题,这时,我发现只有张俊超小朋友他一言不发,也不举手,为了激发他编应用题的愿望,我拿出专门为他准备的图片引导他,但是他还是不说,于是,我问:“张俊超,你会编应用题吗?”他抬起头说:“老师,我是不是很笨,”听了他的话我吃惊的看着他,回想他妈妈刚才说他笨时,他也没在场,于是,我赶紧问:“谁说你笨,”他委屈地说:“在家里妈妈看见我不会就说我笨死了。”我终于明白了,看来在家里他妈妈经常说这句话,无形中给孩子戴上了“你笨死了”这顶帽子,使孩子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就是笨,而不去动脑思考问题。想到这些,我赶紧说:“张俊超老师相信你,你一点也不笨,来,大胆的编给老师和小朋友们听听。”听了我的话,他开始慢慢的编起来,在我不断的鼓励和引导下,他终于编出了应用题,也高兴的露出了笑容,我还鼓励他回家编给妈妈听,大声地告诉妈妈,你一点也不笨,你是最聪明的。他高兴地点了点头。
果然,第二天他妈妈来送他时高兴地说:“老师,张俊超他会编应用题了,还说老师说他一点也不笨。”我趁机告诉他妈妈在家里不能轻易说孩子笨,因为只要是正常孩子,他们都是聪明的,不能因为一次不行或是一件事做不好就说他笨,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他妈妈也表示以后不再说他笨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老师要有一颗孩子心
每天吃完午饭,我都会带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步,一起看幼儿园里花草树木的变化,欣赏在花丛中舞蹈的蝴蝶……
一天,我带着孩子们散步结束,正准备领着孩子们回班,经过走廊的时候,俊俊的目光停住了,以至于队伍离开他都没有发现。他又在开小差了,真是个调皮的孩子。“俊俊,你在看什么呀?快跟上来!”我喊道。
“老师,墙壁上有只虫子!”俊俊兴奋地喊。
我朝着俊俊指的方向,微笑着说到:“这是一只壁虎。不是什么虫子。”
小朋友们听见了,立刻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嚷着:“壁虎在哪。我也要看看!”悦悦看到后害怕地说:“壁虎会不会吃小孩呀?”“壁虎不吃人的,吃小虫子的。”“壁虎怎么不会掉下来呀?”孩子们一下子议论开了,壁虎似乎感觉到了危险,迅速爬离了我们的视线。
对于突然出现的状况,我抓住教育的契机,满足孩子的探究欲望,为孩子知识的积累创设机会。我对孩子们说:“刚才我们讲话声音太大,吓到壁虎啦,它害怕得爬走了。你们想知道壁虎的秘密吗?”
“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道。于是我在电脑上搜索了几张壁虎的图片,指着图片,我对孩子们说:“壁虎是爬行动物,它专门吃蚊子、苍蝇、飞蛾,是人们的好朋友。更多壁虎的秘密,老师请你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资料,明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壁虎的秘密。”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迫不及待和我分享他们找到的资料。“老师,壁虎喜欢在晚上出来找东西吃。”“壁虎的脚趾上有小吸盘,在墙壁上爬不会掉下来。”“老师,壁虎遇到敌人,会断尾巴保护自己。”…
没想到俊俊的这一个意外发现,竟然带给孩子们这么多惊喜的收获。有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它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能以孩子的兴趣为自己的兴趣,和孩子一样,有一颗喜欢探究的心,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及时捕捉孩子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孩子,让他们“接过球”,投入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从而使活动不断深入。让我们睁大慧眼,去捕捉隐含的教育契机吧!
要做一个让孩子信任的好老师
我们班有个调皮大王——李晟钦,他每天都让老师头疼,就连午睡的时候都不能安静。
今天又到午睡的时候了,我催促着所有小朋友快点脱衣服睡觉,其他小朋友都很听话,很快就躺进被窝睡觉了。
可是,我一转身,发现李晟钦居然衣服还没脱,我走到他身边,很严厉的问他怎么还没脱衣服,他看到我生气了,就迅速地脱掉衣服,钻进被窝了。
看到小朋友都安静地躺下了,我松了口气,以为这下子可以清静了。
我围着床边走了几圈,发现大部分小朋友都睡着了,只有个别小朋友闭着眼睛还没睡着。
我走到了李晟钦的床边,发现他还没睡着,我知道他肯定是还没定心下来,我就坐在了他的床边,看着他睡觉。
可是谁知道,他不但不睡觉,还不定时地睁开眼睛看看我,我提醒了他好几次,可是他就是不听。
我想,这样不行啊,要赶紧想个办法让他睡着。
我微笑着对他说:“李晟钦,如果你今天能很快睡着的话,起床后老师就奖励你一个小标记,好不好啊?”周琪祥眨着小眼睛问我:“真的啊?”我点了点头。
很快,李晟钦闭着小眼睛睡着了。
很快又到了放学时间了,我看到一向活泼的李晟钦一声不响的,而且嘴巴里还一直在嘟囔着什么。
我就问他怎么啦,他嘟着小嘴说:“饶老师,你说话不算话,你说我今天睡着了,要奖给我一个小标记的。
”本来我已经忘记了,经他这样一提醒,我突然想起来了,对小朋友的承诺还没实现,我马上拿了一个小标记贴在了他的额头上,周李晟钦这才露出了笑容。
虽然我最后还是实行了我自己答应的事,但是我还是感到一丝难为情,因为我答应小朋友的事情没有及时做到,反而要小朋友提醒。
孩子是这样的信任老师,而我却一时疏忽了。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老师对于孩子的承诺要及时实现,孩子是那样的信任老师,老师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2020老师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
今天,我们跟往常一样,孩子们自主选区以后开始有序的进行区域活动,巧手吧的小朋友正在认真的制作纸盘娃娃、益智吧的小朋友正在玩象棋,时而传来喜悦的笑声、表演区的小朋友正热闹的根据节目表排演节目,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突然建筑吧的小朋友传来一阵声音:“这是我的,我的!”我走过去一看,只见毛毛和大宝正在抢一块长方形的木块。我没有立即去阻止他们,而是先在一旁观察着,没一会,只见毛毛推了大宝一把,立刻跑过来向我告状:“老师,大宝抢我的木头,还推我!”
我蹲下身子对他说:“老师是看到你们再抢木块,但是老师看到是你先推大宝的哦!”但是毛毛还是认定是大宝先抢木块的
,是大宝先推他的,过了一会其他建筑吧的小朋友过来跟我说:“老师,我看到是毛毛抢大宝的木块的,也是他先推人的。”我再次询问,但是毛毛小朋友还是说:“我没有,是他先抢我的”。说着还委屈的哭了,我安抚他说:“老师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这样好了,老师看看教室里的摄像头就知道了,到底是谁先抢木块,谁先推人,好吗?”见我这样说,毛毛立刻停止了哭泣,对我说:“是我先抢的,是我先推了他。”
记得之前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每次毛毛反了错误都不会主动承认,明明看到他抢别人玩具、位置,他都不会承认,还要据理力争,我觉得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发展肯定是不好的,于是我采取了一下措施:
1.与家长进行沟通,家园共育,共同改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2.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让孩子知道撒谎不是一个好行为。
3.表扬表现好、懂得谦让的孩子,为孩子们梳理榜样。
换一种眼光看孩子
在幼儿园中,有的老师总喜欢安稳一点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听话好管教,让老师省心,也总能淘得不少老师们的喜爱。而对于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则往往因为其“调皮、惹事”,久而久之,则可能得到“另眼相待”的“特殊待遇”。
但我觉得,对待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需要老师行使有别于一般幼儿的教育和教导方法,找准切入点,通过意识引导而使其行为上产生循序渐进的转化,逐步改变其过于“活泼、爱动”的习惯,使其容入班级整体活动之中去。我带的小朋友中就有这么一位,他不仅活泼爱动,而且常常给老师制造些小的“恶作剧”。比如,在大家一起游戏时,他往往趁老师不注意就会掉头大窜,让老师追来追去,累得老师气喘吁吁;教育活动中有时他会钻到桌子底下与你玩“捉迷藏”;可能由于他的过分爱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班级里已经小有名气。他的妈妈曾这样给我说过:“我的儿子很固执,老师不严厉一点,他是不会听你的。”
如何教育这样一位“自由人”呢?我的切入点是——找优点,并使其发扬光大。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很聪明,反应能力强。有时老师在门外回教室时,外面的老师会轻轻敲门或向里招招手,示意小朋友过来开门,大多的孩子猜不透老师的心思,可班上那位所谓的“自由人”几次急匆匆地跑过来,给老师打开门,这时我便过去亲他一口,并伸出大拇指以示鼓励,让他感受到跑过去做了一件正确的事,老师就会喜欢我!
我还发现他喜欢交朋友,人缘好。一天早上他妈妈带来了早餐,但他迟迟不吃,他说他要等到他的好朋友来了一起吃!还有一次,班上的馨馨小朋友因家里有事几天未来园。他就问:“老师,馨馨哪里去了?怎么还没有来读书啊?”当时我看出了他此时的心情,他确实是真的想念馨馨小朋友了,这也是他关心小伙伴的一种真言真行。一次次的观察,一次次的发现,让我对这位幼儿有了新的了解,一次次地鼓励给了他自信,使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产生了更多的积极行为,并为其带来了更多的成功体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的进步可不小,他再也不一人跑出去让老师追来追去;现在他再也不是以前妈妈眼里的那个“自由人”了。
记得一位专家曾这样讲过:“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独特价值,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使美好的教育得与独特发展。”
换一种目光看孩子,换一种方式给孩子沟通,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信你也试试看!
换一种目光看孩子
在幼儿园中,有的老师总喜欢安稳一点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听话好管教,让老师省心,也总能淘得不少老师们的喜爱。而对于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则往往因为其“调皮、惹事”,久而久之,则可能得到“另眼相待”的“特殊待遇”。但我觉得,对待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需要老师行使有别于一般幼儿的教育和教导方法,找准切入点,通过意识引导而使其行为上产生循序渐进的转化,逐步改变其过于“活泼、爱动”的习惯,使其容入班级整体活动之中去。我带的小朋友中就有这么一位,他不仅活泼爱动,而且常常给老师制造些小的“恶作剧”。比如,在大家一起游戏时,他往往趁老师不注意就会掉头大窜,让老师追来追去,累得老师气喘吁吁;教育活动中有时他会钻到桌子底下与你玩“捉迷藏”;可能由于他的过分爱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幼儿园里已经小有名气,大部分老师认识他。他的妈妈曾这样给我说过:“我的儿子不简单,四岁就成了‘明星’”,我也曾开玩笑地对家长说:“你的儿子简直就是一个‘自由人’”。如何教育这样一位刚刚三岁的“自由人”呢?我的切入点是——找优点,并使其发扬光大。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很聪明,反应能力强。有时老师在门外回教室时,外面的老师会轻轻敲门或向里招招手,示意小朋友过来开门,四岁的孩子大多猜不透老师的心思,可班上那位所谓的“自由人”几次急匆匆地跑过来,给老师打开门,这时我便过去亲他一口,并伸出大拇指以示鼓励,让他感受到跑过去做了一件正确的事,老师就会喜欢我!我还发现他喜欢交朋友,人缘好。一天早上开饭时他迟迟不吃,他说他要等到他的好朋友来了一起吃!还有一次,班上的新新小朋友因生病几天未来园,当新新小朋友来园时,他主动走上前去迎接,并拉着他的手认真地说:“你怎么了?”。当时我看出了他此时的心情,他确实是真的想念新新小朋友了,这也是他关心小伙伴的一种真言真行。一次次的观察,一次次的发现,让我对这位幼儿有了新的了解,一次次地鼓励给了他自信,使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产生了更多的积极行为,并为其带来了更多的成功体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的进步可不小,他再也不一人跑出去让老师追来追去;现在他再也不是以前妈妈眼里的那个“自由人”了。记得一位专家曾这样讲过:“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独特价值,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使美好的教育得与独特发展。”换一种目光看孩子,换一种方式给孩子沟通,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信你也试试看!
老师,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孙洁航聪明可爱,却是典型的捣乱分子。他常犯一些小错误,能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但不久又会犯同样的小错误。对于他,老师越来越头痛,其他小朋友也越来越排斥,而孙洁航却越来越不在乎。
一天,吃完午点后,我看见孙洁航正气呼呼地作势要打佳佳,我冲过去就是一顿批评。孙洁航一点害怕和后悔的意思都没有,说:“是她先……”又来了!平时他总是说别的小朋友不好,自己一点错也没有。眼前的情景使一向温和的我也禁不住提高了音调:“我现在说的是你,你怎么老是这样呢?把错误推给别人,你再这样,下次你被别人欺负,老师就不喜欢你了。”“我也不喜欢你了。”“我也是。”旁观的小朋友也随声指责起来。孙洁航撅着嘴,拧着眉头说:“哼,我不用你们理,反正妈妈喜欢我!我感觉到孙洁航和我之间出现了隔阂,我看着孙洁航忍住哭泣而泛红的小脸,一时头脑发热的我立即醒悟并意识到:会不会是我错了。
结果经过我得仔细询问调查,我了解到是佳佳拿了孙洁航的板凳,不让孙洁航坐下,孙洁航急了才打她的。我真后悔自己当时的言行,因为我的不理智深深地伤害了孙洁航,如果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给孙洁航说话的权利和机会,那还会是现在的情形吗?想到这里,我在全班幼儿面前重新处理了这件事,并向孙洁航小朋友道了歉。
老师喜欢说实话的孩子
最近几天,我班频繁发生手套丢失的"事件".常有小朋友来告诉我说:"老师,我的手套少了一只.";手套被别人藏起来了....每当这时,我总是发动一部分幼儿去帮忙找丢失的手套.最后谁先找到,我就奖励他一张小贴纸.今天类似的事件又发生了,张飏瑞的手套少了一只,我同样请几个幼儿去帮忙找.此时我细心观察每个幼儿的表情,结果发现:其他小朋友都在寻找只有刘俣哲站着不动,双手在胸前抱住,脸上露出笑容,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过了差不多5分钟左右,其他幼儿都跑来告诉我说:"鄢老师,找不到手套."此时只见刘俣哲朝寝室跑去,一会儿就从里面拿出那只丢失的手套回来并对我是或:"老师,我找到了,能给我一张贴纸吗?"于是我把他叫到跟前问道:"你怎么知道手套就一定藏在寝室里?""我到处找就找到了.""老师喜欢说实话的孩子.""是我藏的.""为什么要藏匿呢?""因为找到了可以拿到你奖励的一张贴画."听完后我目瞪口呆......看来我们老师对幼儿的奖励也要分清楚情况和场合,不能滥用奖励,否则会适得其反.
换一种思维教育孩子
一个人独坐在小屋里,月光洒在某个角落。希望这片宁静不要逝去,只因为这一刻,心中暗涌着些许的心得。
一天下来,心中充满着惊讶,震撼,信服,当然还有对未来一个方向。惊讶的是,老师是这样完美的和孩子们上完一堂课。震撼的是,老师是用这样极富诱惑的声音引导孩子们的兴趣,信服的是,老师能这样真挚,可亲的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与交流。教学与动画让孩子们学的津津有味,手势与特效让孩子们学的目不转睛,亲情与友情让孩子们学的放松与愉快。
我们有着同样优秀的老师,有着完善的教学设备,缺乏的只是打开如何更好与孩子们沟通的钥匙,缺乏的只是某种概念上的教育创新。
留下来的传统教学不能一味的照搬,因为这是个创新的时代,对教育而言,也是如此。我们看到,传统的教育已不能完全唤起孩子们的兴趣,只有在这基础上的创新,才能适应孩子们的成长,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步伐。
不如让我们换一种思维教育孩子,与时俱进,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