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长们应该学点心理学

发布时间:2021-03-22

教育学心理学笔记。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家长们应该学点心理学”,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知道北京冠城园小女孩跳楼自杀的事情,心酸、心痛。

帖子里的一句话,让我泪流满面:“爸爸,我怕,我不想上学,你抱抱我吧。”

不管孩子跳楼的原因多么复杂,这句话是孩子轻生前的求救信号,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要明白!孩子在那一跳之前,经历过多么痛苦而艰难的抉择,她又是多么留恋这个世界,依恋她的父母!她这样说,这样做,是在向父母求救,家长一定要接纳孩子的想法,接纳孩子的懦弱、耍赖、娇气,抱起孩子,告诉她,爸妈永远爱她,永远和她在一起。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爸妈会帮助她解决,一定会的!

有点写不下去了。我是学心理学的,我明白这个道理。但我不知道该怎样让家长们都明白。

最近单位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同事也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也平生第一次去八宝山参加了遗体告别。本来我一直认为,他的决定是由来已久,并非一时想不开,可是看到他的遗体时,面对那修整过的容貌,我还是控制不了自己。

但这个小女孩不是,她和他不一样。她的花样年华刚刚开始,她的死完全可以避免的。假如她的父母知道人在轻生前的异常行为,关注到孩子不寻常的言语、行为,是完全可以先稳住孩子,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先度过危机,然后再慢慢解决累积的问题。

家长们,学一点心理学,努力去体察孩子的感受、情绪,关注孩子的行为,做善解人意的父母,和孩子一起渡过难关。

另外,推荐几本书: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心理学方面的,多看看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书,具体书名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以后推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年轻的父母应该学点心理学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他们看似平淡的生命其实都是一个个奇迹。只是在他们的成长中,由于生理呈现为阶段性的发育,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也是一天天学到、一点点发展的,所以他们的身心也不是一下子就健全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便会不时地有一些让人费解的行为。我说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例子,我的哥哥在山东师范大学工作,嫂子在职教学校担任辅导员,工作都热别忙,嫂子生下小孩三个月就上班了,就请了一个十八九岁的亲戚来照顾孩子,她年龄小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只是饿了喂奶粉,渴了喝水,不渴不饿就自己玩,与孩子基本没有交流,这样一直持续到孩子三岁。刚入园时,孩子又哭又闹,中午从不睡觉,下午回家就拿起一床小褥子抱在怀里,晚上睡觉必须盖那床褥子,不得已,只好把它带到幼儿园,这样才安安稳稳的睡午觉,以至于那床小褥子四个角都破损,孩子也离不开它。这一奇怪的行为这才引起哥嫂的注意,这是缺失爱的表现啊,小褥子是孩子的依靠、是离他最近的、上面也许带着妈妈的味道,这是一种感情的依托。哥嫂感觉亏欠了孩子,没有好好的研究孩子,没有理解孩子的心理,于是经常陪孩子做游戏、谈谈心,慢慢的孩子的性格也开朗了,小褥子也放手了。类似的例子很多,在幼儿园里有的孩子撒谎、打人、拿别人的东西......,但追寻他们的成长历程都有原因的,只有理解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身心才能健康地和谐发展。所以,学一点儿童心理学,会使父母更为理解孩子的各种行为,能够及时的帮助孩子,解决他们遇到的心理问题;也可从生命成长,发展的角度,更好的引导孩子的行为。有利于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希望年轻的父母成为学习型的家长。

国外的家庭教育,我们最应该学习这一点


在外国人眼里,中国有很多奇怪的现象。

比如到家里做客,看到爷爷奶奶端着饭碗,满屋子追着孩子喂饭。比如沙滩上玩游戏堆城堡,孩子堆不好哭闹,爸妈就会赶紧帮忙堆好。

不只是喂饭、玩耍这些小事,几乎所有事,长辈们都要帮孩子完成,生怕委屈了自己家“小皇帝”“小公主”。

于是,有些人上了大学住宿舍,不会洗衣服不会换床单被套,一遇到需要动手完成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打退堂鼓。

相比之下,外国人简直就是心灵手巧。

经常在电影中看到,可能只是上中学上大学外国孩子,就会修汽车、搭建房子、组装家具,需要动手的活样样信手拈来。

艺术来源于生活,现实中,其实很多外国人也是如此,因为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从小就很注重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美国家长通常会给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期待,积极鼓励孩子提高生活技能,实现“心灵手巧”。

家长从和孩子一起做,到看着孩子做,最后到让孩子独立做,循序渐进地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在过程中,美国父母更注重孩子获得的学习和成长,不会苛求结果的完美。如果孩子做的不好,他们不会责备孩子,也不会瞒着孩子偷偷修正,而是亲自示范如何做更好,允许孩子自由选择和发挥。

让孩子懂得无论尝试成功或是失败,都是一种经历和成长。

在德国,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更是明明白白地将孩子的劳动义务写进了法律:6岁以上的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干家务。

德国人几乎家家都有一个“小工厂”,或是独立的一间屋子,或是地下室,摆放着各种规格的螺丝、垫圈、钉子等,还有各种工具,简易的、现代的、木工、瓦工、钳工等应有尽有。

平时自己家房屋装修,汽车、家电的维修,都是一家人一起分工协作,自己动手完成。

国外的童书也会很注重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书中穿插动手环节,家长陪孩子一起读书时就可以和孩子互动,也会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做好后有所奖励。

而我国,在多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爷爷奶奶过度溺爱,父母也无微不至的关心,使得孩子逐渐被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禁不起风吹雨打,动手能力越来越差,生活经验也少之又少。

中国的父母让孩子上兴趣班、辅导班,多半是急功近利的。平时给孩子看的书,要么是功能性很强的,要么就是故事书,孩子读完了印象不深,不久就忘记了。

在孩子的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应该有一些互动性很强的书,父母陪孩子一起,一边阅读,一边动手操作,获取精致内容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家长:放下架子学点心理学


脑科专家和心理专家表示,“有50%成人以后诊断出的心理或精神问题,源头都在儿童时期”。

在我们身边,那些心理异常的成年人的父母,都已届垂暮之年,他们大多经历过战乱和文革各种运动,心灵如砂纸般久经磨砺。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攻击多于合作,防范多于体谅,除了少数能洁身自好保持学养外,绝大多数人几乎都在焦虑困顿中生下和养大孩子。就如抓阄一样,孩子长成什么人,无法预测,无法控制。如今,他们的子女,成人结婚生子,也靠着本能和由着情绪去养育下一代,这是多么可怕的局面。

专家的提醒,相信可以挽救我们的下一代。因为,我们可以学习用心理学的知识去教育孩子。

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伦理关系如何理顺,是最难解决的,也是最需要解决的。他们潜意识中都有家长意志,习惯于用命令管理孩子。一方面宠爱无度,一方面有强烈的长幼尊卑。很多成年人连蹲下跟孩子说话都不能做到,训斥孩子时,从不去观察孩子的神情多么的悲伤和纠结,更甭说视孩子为独立人格的人了。所以,平等、易位思考、聆听、克服过度的自尊心,这都是中国父母需要迈过的一个坎。

心理学,除了能帮助家长科学地跟孩子沟通外,还让家长学会自查。现在中年人的心理也不见得有多健康。工作生活,累!供房子,累!股票跌了,物价涨了,更年期来了……让孩子目睹父母情绪混乱,是很可悲的事。若父母在孩子面前崩溃酿成悲剧,更会毁了孩子的一生。所以,关起门来,两公婆互相监督,从心理学角度检讨自己,让自己的心理健康起来。再不行,找医生,先把自己治成“正常人”。

如果某一天,孩子气冲冲地朝你喊“变态!”记住,第一件事不是发火,而是问问身边的老婆或者老公:“我是不是出问题了?”

专家观点:小学究竟应该学什么


小学应该是孩子成长的天堂,孩子的天性是自尊自信、活泼好动、爱问为什么,爱动手、好实践、求知欲望强。孩子想“翻跟头”,总盼有人给他“搭台子”。如果他能翻多大跟头,就有人给他搭多大台子,他就会感受到生活是快乐的,成长是幸福的。

企业里的一切人员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物——产品,学校里的一切人员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学生。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和多元智能开发,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是教育的根本。小学教育是“人之初”的启蒙教育,是孩子“学做真人”的养成教育,是激活求知欲、培养学习能力的基础教育。

小学难以承受学业之重

小学学什么?顾名思义:学小不学大,学近不学远,学实不学虚,让孩子接受启蒙教育、养成教育和基础性教育。

但现实的小学教育是这样吗?既要孩子接受“人之初”的启蒙教育,又要孩子“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既要让孩子接受严肃严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要让孩子参加奥数竞赛、作文考级、英语培训等各种“拔苗助长”的提高班;既要让孩子接受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又要卷面测试小孩子死记硬背道德知识和超越孩子实际的荣辱是非、美丑善恶的道德鉴别能力。

俗话说“过错、过错,再好的事做过了头,也就错了”。现在的小学,基础知识的灌输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太过了。孩子们不仅没有幸福的童年,而且身心受到摧残。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得孩子们眼睛近视,身体畸形发展,心理疾病增多,常见病增多,厌学、弃学、逆反现象日趋严重。资料显示,上海小学生书包平均重4.46公斤,相当于超市一大桶油的重量,是孩子们平均体重的14.99%。近年来,全国小学生近视率达到了40%。中国城市小学生体力活动水平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儿童体力活动水平及国际组织的推荐值,40%的孩子感觉学习负担是一块心病,每年有15.33%-16.48%的小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在思想道德教育上,老师不是用欣赏的眼光、宽容的态度、理解的心态、善待的方法来对待未成年的学生,而是两只眼睛常盯着学生的缺点毛病,把批评、训斥、惩罚、限制、防堵作为常用的教育手段。因此,不少孩子盼望像爷爷奶奶那样早日“退休”。

这些数字触目惊心,道出了当前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现状。这种不科学的教育使孩子的独立人格得不到尊重,自主权利得不到保障,个性差异得不到承认,兴趣爱好得不到发展。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常常处在被人支配的地位,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爱好自主地选择;常常表现为缺乏进取精神,害怕困难,回避矛盾,缺少主动参与、大胆竞争等自我表现能力;常常表现为盲目随从,循规蹈矩,缺乏理解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缺少创新能力。

那么,小学究竟应该学什么呢?

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当今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信息化、高科技”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主要特征。如今进行的是一场智慧革命,既要高扬人的主体性,又要开发人的智慧潜能;要求教育必须从传统走向现代,要求学校培养的人应具有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自觉自理的自主性,应具备较高的成就感,强烈的竞争意识,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主动性,并具备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创造性。因此,高扬人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智慧潜能的多元性,创造一种“智慧教育”势在必行。这种教育既要诚心诚意地让学生做主人,又要严肃严格地进行基本训练。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无论什么时候,小学教育都要从“小”、“近”、“实”出发。“以生为本”就是要从培养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出发,把孩子真正当成孩子,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作者姚文俊,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女孩家长该学的3节心理课


看过一个段子,谈女人:

有这么一种生物,每月流一次血,竟然仍然能够活蹦乱跳,太可怕了——这种生物就是女人。

此前,我们专门撰文聊过女性的生理期。从心理学角度去看,女人的生理期有着特殊意义。从那一刻开始,女人在身体上、意识上,乃至时间概念都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会进入一个循环,以一次例假的到来为时间点,以一个月为周期,如此因循往复。

从这个角度说,女人与大自然的链接更紧密。就像白天黑夜的轮转,春夏秋冬的更替,生老病死的轮转,万事万物的新陈代谢一样,女人身体里有一股神秘的节律,跟随大自然的潮汐起落,与广袤的外部世界保持着惊人的一致。

心理学家们认为,正是出于这个缘由,男性的感觉更直接,总会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前进;而女性则会更加懂得往返、修整,也因此更加具有弹性和柔韧度。

这样看来,说女人进化比男人更高级,其实有一定道理。可惜,在这样一个男女并不真正平等的时代里,尤其对女人充斥偏见的社会语境中,女人们的能量往往被压抑了。

身为女人,我相信你一定有过性别方面的困扰。而家有女宝的妈妈,我们又该如何做,去尽量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呢?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第一课:接纳女儿,并引导女儿去认同自己身为“女孩”的事实

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征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父母对儿童早期的性别角色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社会学家S·德拉梅特指出:

性是指男性与女性的生物特征,是天生的;性别是指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一切非生物方面的差异,诸如在衣着、兴趣、态度、行为、才能等方面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把“男人”和“女人”的生活方式区别开来。

如果孩子在幼儿期不能及时完成性别角色认同的任务,日后就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别偏差行为,产生性别角色障碍,出现“女性化”的男孩儿、“男性化”的女孩儿、同性恋者、性变态者和异性装扮癖患者等。

在中国,一个女孩最大的风险就是重男轻女。不少父母会把女儿当做男孩养,给予男性着装,或者称呼、名字上有所暗示。还有的家庭,对待儿子和女儿态度迥异。

父母对女儿的不接纳,会严重影响女孩对自己性别的认同。这样的女孩长大后,往往会自觉不自觉看低自己的女性身份,自我价值感也同时被严重贬损。而当她们成为母亲之后,可能同样无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女儿。至今还记得一位从重男轻女家庭里长大的女性,在生了一个女儿后,严重抵触、渴望生个男孩的例子。而更加严重的,则会倾向于像个男人一样去行事,包括性对象的选择。

所以,希望女儿的性别认同健康发展,家庭中的父母,尤其是母亲,需要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有充分的接纳,父亲安于、并享受做好一个父亲,母亲安于、并享受做好一个母亲。父母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去陪伴孩子成长,孩子就一定能够认同自己的性别,并朝向社会对自己性别的期望那样去正常的长大。

第二课:母亲要和女儿建立好依恋关系,这与女儿未来亲密关系的质量息息相关

建立优质的亲密关系,对每一个个体都至关重要。对于女孩而言,这则几乎是生命里最重要的课题,没有之一。在女孩子经历和异性建立亲密关系的历程中,母亲有着怎样的作用呢?那就要从我们以前经常提起的“依恋”说起了。

人类最初的亲密关系表现为孩子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发展心理学把这种情绪联系看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征,而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孩子生存的首要条件。

依恋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逃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法国心理学家瓦隆指出,孩子对大人的依恋对于他们自身的心理发展是必需的。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依恋的形成。如果没有这种依恋心,宝宝就会感到惊慌和恐惧,甚至精神萎缩,这种影响会阻碍宝宝未来爱好、志向、人格等的建立。

因此,孩子在0~3岁的婴幼儿期与父母建立良好依恋关系非常重要。(关于依恋关系,可见今日的次文《四种亲子依恋关系养出四种孩子》)

为了了解不同的依恋类型如何影响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爱情小测验,并把它刊登在报纸上,在测验中除了询问人们的浪漫关系之外,还让人们选择出自己的依恋形式。结果证明:

安全型依恋的人很容易接近,并期望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

逃避型的人不易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他们不信任别人;

矛盾型的人也对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但与逃避型不同的是他们对自己的伴侣很着迷。

其他研究也基本证实了上述结论,发现具有安全型依恋方式的个体有着最持久的浪漫关系,他们体验到最高程度的责任感和满意程度;具有矛盾型依恋方式的个体,浪漫关系持续的时间最短,他们最容易开始一段浪漫关系,但如果他们的爱得不到相同程度的回应,他们会很沮丧和愤怒;回避型的个体最不可能开始一段浪漫关系,并且最可能报告他们从未坠入情网,他们在人际关系中保持着他们的距离,对关系的责任感最低。

人们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学会特定的依恋方式,成为我们描述我们与他人关系的图示。这些图示通常会伴随我们一生,并扩展到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之中。

看到这里,也许有些父母在替自己或孩子担忧了,既然早期的依恋关系这么重要,如果自己或孩子已经没有形成好的依恋关系了,那怎么办,岂不是会祸害终生。先别焦虑,如果早期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形成安全型依恋,通过后天的修复和弥补,还是有机会扭转的。

依恋方式并不是一生不变的。心理学家追踪研究发现:25%-30%的人改变了最初的依恋方式。这些人在亲密关系中的体验,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新的和更健康的与人交往的方式,这些方式与他们在幼年时期所学到的方式大相径庭。

所以,在孩子的婴儿和童年时期,和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在孩子长大后修复、弥补和孩子之间不良的依恋关系,这些都是父母可以做的,对于孩子将来的亲密关系有利的事情。

第三课:帮助女儿接纳自己的性别特征(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父亲尤其记得表达对女儿的欣赏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来临了,女孩子们的第二性征出现了,这让女孩感到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自己长大了,紧张的是从没见过自己这样,不知该如何面对。

这个时候,孩子妈妈要给予女儿必要的关注和关照。比如回答孩子一些关于性别的问题,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变化,掌握一些必要的应对措施等。而作为爸爸,也不要对于孩子的变化表现出尴尬。爸爸是女孩接触的第一个异性,来自于爸爸的赞美对于女儿更加接纳自己的女性特征非常重要,所以,爸爸要多赞美孩子的“女大十八变”。

另外,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很敏感,做父亲的尤其需要注意少在女儿面前评价女性,或者用负面词汇指责母亲,或者直接用“丑、胖、笨”之类的词贬低女儿。父亲和女儿之间的关系,对于女儿未来的亲密关系抉择至关重要。因为从心理学角度看,不论男孩女孩生来都是最爱妈妈的。而女孩若想变成异性恋,需要再爱上爸爸才行。男孩就无需这样的切换。

所以,父亲抽出时间陪伴女儿,对女儿的事务表现出重视与关切,对女儿给以来自异性的欣赏,会是父亲给女儿的最宝贵礼物。

鲁迅有句话叫做:“妇人弱也,而为母则强。”大概意思是指女人的本身很柔弱,但当她有了孩子以后,因为天性的母爱,常常会发挥出令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我想,做了妈妈的女人,对这句话都会有切实的体会和感受。

同样,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为了女儿未来的幸福,所有的父母们一定都能够不断的自我修正,育儿路上不停地去感受、跟跟随爱的直觉做调整。

这些早教误区,家长们应该知道!


这是早教专家分享的关于现代父母早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多数父母的误区。在你的引导下,她能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望吗?她的专注力有没有被破坏……绝对值得一看的好文章!

一、不知道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当成不乖的行为斥责孩子,违背了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隐患。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等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肤触摸的敏感期、执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等等。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

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

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视孩子情况不同而定)。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即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就此可以打住,别马上强迫孩子。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

注意1: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行为!

注意2: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成人把一块饼掰掉一点给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拒绝接受,成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那是完美的敏感期,我们破坏了孩子对圆的感觉。

其他各个敏感期各有各的表现,比如五六岁时有一个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等,只有让孩子顺利自然地渡过,才会保持健康的心态。

二、错把知识灌输当早教,总是用“教”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

人们常说三岁以前是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不是让孩子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心理成长最重要的时期。心理成长才是早教的重要内容,健康的心灵是一生幸福的源泉。这个时期溺爱孩子,以孩子为中心,让他吃独食,为他包办一切事物,不尊重他,轻易地提前地满足他物质的需要,而忽略他内心的感受等等,这种重物质满足轻精神滋养的方式,只能培养出一个不健康不独立的孩子。

不要教孩子,只要示范。对于不教孩子,可能很多人认为我在瞎说,这个说法在我刚刚接触之初也不理解,我经历了整整两年,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践才明白孩子真的不是“教”出来的。

举个例子:当客人和小宝宝打招呼时,孩子没有回应,成人通常出于礼貌和面子,都会督促说“叫啊,怎么不叫阿姨,怎么不回答,你应该叫阿姨呀,你这孩子就是这样”等等,这样做就是教,教就会给孩子压力。如果一边教还一边指责,那更是折磨孩子。我们只要模仿孩子的口气回应即可:“阿姨,你好!”或者是“阿姨,再见!”“谢谢奶奶,我吃过了。”等等。这就是示范,而不是教。

手指灵活的孩子大约18个月就可以开始练习穿鞋子,如果孩子穿反了,大部分家长(微博)都会说:“错了错了,左右错了。”左右错了?以小宝宝的能力来说,是 没有 对错的,告诉他错了会给他压力,我们说话的口气会让他紧张:什么事,妈妈干嘛口气这么不好?只要平静地告诉孩子:“两只鞋交换一下。”

这是把正确的做法告诉他,这样就行了,不要去教这是左边,那是右边(孩子大脑很简单,接受正确的指令就行了,太复杂他接受不了)。据我的经验,一两个月的提示之后,孩子就会穿鞋,而且左右不会错。

操作玩具时,也只要示范,“宝宝,看妈妈做”,妈妈放慢速度做展示。之后,给孩子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反复调整反复操作,不要打扰他,不要在他发生一点点错误的时候喋喋不休地提示“错了错了,不是这样做”。这样孩子就失去了外部信息内化的机会。

如果一切都是你教的,一旦没人教就失去方向,往往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就是在我们的教当中失去的。孩子们的专注力就是这样被我们破坏掉!我们应该做的是耐心地等待,等待他自我调整,而且一定不能批评。足够的爱和尊重,孩子甚至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千万不要用学步车!一定要让孩子爬行!

学步车对宝宝的健康有百害而无一益。学走路需要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碍,掌握技巧保持身体平衡,学步车不需要这么“麻烦”,轻轻松松稍一触碰即可溜出很远,这使得孩子难以克服心理障碍适应自已学走路这个辛苦的过程。所以用了学步车的孩子更慢学会走路就是这个道理。

另一种情况是:用了学步车的孩子脚部肌肉定型成踮足,父母常常得花费很长时间让宝宝学习整个脚掌着地。用了学步车,孩子爬行的机会大大减少。很多老 人常 常很得意“我的孙子不用爬,直接走路,真利害!”他们不知道,人类一定要经过爬行发育才健康。没有爬行的孩子,身体协调性不好,影响生活和运动。前庭神经 发育不良,影响未来的阅读、写作,也会阻碍语言的发展。

四、正确处理孩子的哭闹情绪,是建立良好性格的开始。

喜、怒、哀、乐、恐惧等都是老天赋于人类的正常的情绪表现。我们成年人总是喜欢高兴的事,对于啼哭常常觉得很烦。

孩子的哭泣需要我们耐心去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对孩子说“不要哭,不要哭”,这是非常大的错误。哭是他内心矛盾和冲突的释放,不是坏事,成人只要轻轻地拥抱他,抚摸着他的后背,第一句话说“哦,宝贝,妈妈知道……(刚才发生的什么事),你非常难过,妈妈理解你”“哦,宝贝,妈妈知道你摔疼了,还有一点点吓到了是吗”,这是共情,表示我们理解他,接受他的悲伤是调整他的情绪的开始。

第二句话一定要说“妈妈知道你不开心(这很重要)”,这样一说他会很快开心起来的,第三句话是“妈妈爱你,妈妈理解你”。最后能配合三次深呼吸,让孩子把不愉快的感觉呼出去效果更好。

如果您学会这些,您的孩子可能眼泪还挂在脸上就跑开找小伙伴去了。(这个方法我屡试不爽,非常见效,别人常笑我,毕竟是做早教的,孩子让你一哄就好。其实这方法不是哄,是共情产生的效果。)

我们在养育小男孩时最经常说“男孩子,哭什么!”“羞羞,男孩子还哭!”男孩子在儿童时期释放他的悲伤情绪时,常常被成人阻止,慢慢地长大后,他有悲伤也不知道如何释放,喜爱也不懂表达,所以让丈夫说声爱你有多难,相信很多妻子都有同感。

也就是说这样的男孩成年进入婚姻之后,他一定无法与妻子进行良好地沟通,将影响婚姻品质。请各位爸爸妈妈想想,如果您的儿子未来婚姻生活可能因此不幸福,您还会制止小男孩的哭泣吗?请无条件地接受他的悲伤!男孩哭泣不是丢面子的事!

几个月的婴儿一旦啼哭我们常常口中应叨着“来啦来啦”就十万火急地冲过去,这样不好,孩子会养成控制大人的心理,应该用轻松而平缓的语调说:“饿了是吗?妈妈来了”。一旦孩子挣扎哭闹拒绝某件事就用妥协的声音“哦哦哦,不要不要就不要”,其实应该用平缓的口气说:“好,现在不要,我们等会儿再……(做 某件事)”。不要让孩子觉得他可以用哭闹控制大人,可以随心所欲。

许多时候教育方法的实施要善于观察总结,而不是一以概之。

五、为什么两至三岁的孩子越制止他越爱打人?因为攻击行为是大部分孩子必经的成长过程。

两岁多至三周岁时的大部分孩子常常出现打人的现象,成人千万不要说“不要打人”“你怎么又打人了?”这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这使得孩子认为这个动作可以引起成人的注意,越发反复出现打人动作。

大多时候是因为孩子处于口、手和脚的敏感期,他热衷于用口、手、脚探索世界,认识事物,探索的范围当然会包括他人的身体,于是出现了“咬人”、“打人”、“踢人”等攻击行为。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还没有掌握人际互动的方法。当他的语言还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维的时候,情急之下常常出现用有冲击力的身体动作替代。他可能只是表达“你让开别挡着我”“你不要弄我的东西”,但是话未出口已伸手推搡或抢夺过来了。

有的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 通过攻击别人发泄不良情绪,或者想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成人要做的是,不要给他贴上标签“你是个坏孩子会打人”,只要不强化, 在他打人时,向对方家长和孩子致歉,及时把自家孩子抱住不让他继续出现攻击行为,平静地离开。同时,及时调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给予他充分的安慰。这个 阶段的孩子讲道理是百分之百没有用的。

同时被冲击到的孩子的家长一定要冷静,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被欺负了,很多孩子是通过肢体冲撞来交往的,要理解对方的孩子不是故意的也不是品德有问题。 如果认为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会使得孩子养成受气包的性格,会一辈子都受人欺负。回家也别向家里人诉说孩子被某某某打了什么的,这些都使得孩子觉得我就是容 易被人打,他会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好让别人不喜欢,这样会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正确的做法是,接受对方家长的道歉,对这个孩子说“你是个好孩子,我知道 你只是想和我们家宝宝玩(可以根据情况换个字眼),你们俩握握手吧。”

三周岁以后,孩子慢慢懂事些时,如果还打人,就要深层次地探究他打人的原因(是不是有家庭暴力等),消除根源,同时在他每一次攻击别人时,告诉他“不可以”。注意我用的是不可以,而不是不可以打人,不要把负面的信息加进去。只要孩子出现负面的行为,第一原则,淡化淡化再淡化!切莫强化!

孩子天生爱尝试并重复那些能产生有趣、刺激后果、引起成人注意的行为。正确的做法就是让行为后果变得毫无意义,他自然就放弃了。

六、我们何以把孩子当成马戏团演员?成人所不欲,勿施于童。

许多家庭家里来客人时,就招呼孩子:来来来,唱首歌,跳个舞。这是极不尊重孩子的行为。不要让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这会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所有的注意力用于取悦别人,成年后,一旦别人不认可他,就会使他遭遇巨大打击,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内在的能力。

“你叫什么名字?”如果孩子有机会选出最令他们讨厌的一句问话,这句一定排名榜首。请成年人想想看,如果一个身高是你两三倍,体重是你几倍的“外星人” 动不动就俯看着你用毫不客气的口气来问你,你乐意回答吗?早就白了那个不礼貌的“外星人”一眼了,是吗?那么孩子不喜欢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怎么可以责备他没有礼貌呢?

我们应该:蹲下身子,目光与孩子的目光保持平行,自我介绍之后问孩子的姓名:“我是林老师(阿姨),非常高兴认识你,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而且记住第一次见面千万不要随意触碰孩子,这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修养!

如果有人这样对你的孩子,千万不要因为面子,甚至帮着别人奚落自己的孩子“对,他就是不爱说话!”“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快回答叔叔。”“他就是这样 胆小”等等。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父母置于这样不开心的境地,你要让他外向活泼是很难的。所以经常有家长反应说,我的孩子在家是小霸王,到了外面就是小兔 子。孩子受到足够的尊重,他的表现才会内外如一。

爸爸妈妈您愿意别人嘲笑你吗?不愿意对吧?所以当我们的孩子说出让人忍俊不禁的童言时,千万不要哄堂大笑。例如一个孩子说“我爸爸不穿衣服洗澡”,一家人在大笑之后又故意问这孩子“你是穿着衣服洗澡?”这不明摆着搞乱孩子的思维吗?许多家庭常常对孩子开这种玩笑。

不要随便戏弄孩子,面对别人对我的孩子的戏弄,我常常毫不客气地予以拒绝:对不起,我的孩子不喜欢开这种玩笑。在孩子和面子之间,我们理应选择孩子。

七、我们常常不知不觉间传递了许多负面的、消极的信息给孩子!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向别人诉说孩子的种种“劣迹”。比如很多妈妈常常在客人面前说:“他就是这样胆小!”“他就是不爱吃饭!”这样你在暗示你的孩子:你期望他成为这样的人。他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达成结果:他一定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爱吃饭。语言的暗示力量是巨大的。

如果装作偷偷说给别人听,但又让孩子听到:“你知道吗,我们宝宝今天玩秋千时表现特别勇敢!”“你知道吗,我家宝宝今天自己吃了满满一碗饭。”这样会在孩子心里传递一个信息:“啊?妈妈说我勇敢?是吗?嗯,我明天还会更勇敢的!”“啊,妈妈这么高兴,好,明天我再吃一大碗。”这就是积极的暗示,能直达孩子的潜意识,影响巨大。

不要威胁孩子“再吵闹,妈妈不要你了。”这是最大的威胁,最深的恐惧。因为幼小的孩子离开家庭,他是无法生存的。妈妈对孩子的语言冷暴力是造成孩子不良性格的开始。正确的说法是:“请安静,妈妈爱你!”其它让孩子感到一切外部事物会伤害他的话都不能说。

特别强调:坚决杜绝说以下的这些话:“不要吵,再吵警察来了。”“再闹,医生来打针了。”“快睡,大灰狼来了。”如果你不这样威胁你的孩子,他外出时就会落落大方、活泼开朗、健康自信。

注意:千万不要和孩子开恶意的玩笑“你妈妈不要你了,她不来接你了”。对孩子说这样话的人,你一定要让孩子远离他,这种玩笑话十分恶劣,对孩子的安全感的构建极为不利。

八、一个奶话连篇的孩子一定是父母语言教育不当的结果。

不说奶话,例如“脚脚”“鞋鞋”“吃饭饭”,甚至自编些别人听不懂的嗲语。自出生起,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语法正确,发音标准的母语。主要抚养 者与婴儿对话时要用夸张的口形、清晰的声音、缓慢的速度,例如:“宝-宝-睡-醒-了”。切忌说奶话,否则到了四五岁时仍然口齿不清。孩子能一次性学好标准的发音,为什么要让他多学一次奶话?浪费时间、精力、神经信息储存区。

许多孩子到了两岁多还分不清你我他,这也是成人不注意的结果。为了让孩子尽快掌握第一、二、三人称代词,一周岁之后妈妈和宝宝交流时就应该采用人称代词,以便孩子模仿。应该多说“我倒水给你喝”,而少说“妈妈倒水给宝宝喝”。孩子说“宝宝的”,成人应该跟着说“是的,是你的”。当孩子说错时,千万不要哄堂大笑,那当下孩子会被笑懵的,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九、不要对孩子说“听话”,让孩子愉快地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到心中,成为他一生遵守的信念。

中国的家庭教育、社会秩序中随 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但遵守者廖廖无几,这是为什么?是中国人天生不守规矩吗?是我们教育过程中不谈规则吗?肯定不是。随着这几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睁眼一看,我们和世界文明原来有这么大的距离。只要没人监督,我们就犯规,还心存侥幸“应该没有人看到吧?”这到底是为什么?

在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人信仰上帝,深植于他们心中的是,我不能做对不起良心的事,上帝会看见的。所以德国的地铁站口是没有检票员的,国外许多超市是自行过磅计价的,国际上无条件退货是通行做法。

而我们从小被别人监督着长大,小时候在家听爸爸妈妈的,时时被提醒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上了学,听老师的,遵守这个遵守那个,孩子从来就没有机会自行判断,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应自发地遵守的规则。

冲击规则是孩子在试探我们的底线,其实就是遵守规则的开始,我们要宽容地对待,提醒他“你忘了什么”,而不是批评他,给他压力。(“你怎么忘了”也不能说,“怎么”这两个字会对孩子形成压力,有责备的意思。)

同时,我们应当充分地尊重孩子自发的探索行为。当孩子自发的探索行为得到我们的尊重时,他就会开始遵守我们给他设定的规矩,也就是说他将学会有智慧地顺从他人,这时候纪律的曙光就出现了,规则就内化了。内化的规则将伴随孩子终生,而且非常愉快非常容易地遵守这个内化的规则。

十、如何处理孩子在交往过程中抢夺玩具的问题。

从小宝宝们一开始交往,就应该确立一个原则,谁的玩具谁就有决定权,成人不能强行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分给别的宝宝,也不能诱劝他让给别人。如果是公共的玩具或游戏器械,谁先拿到或是谁先开始玩,他就有权决定继续玩还是离开,其他宝宝必须等待。

通常要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孩子会哭闹,成人可以用平和的口气说:“我们要学会等待!”也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其他玩具吸引他暂时离开。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成人千万不要说他“你就是小气”、“小气包”等等,不断地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他永远学不会分享。

孩子清楚他对自己的物品拥有自主权之后,才谈得上分享。如果成人出于面子,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强行给别的孩子,那么就意味着你告诉你的孩子,他也可以抢别人的玩具,所以无论何种情况,规则必须是统一的。正常在三岁之后,孩子了解到玩具分给别人玩,自己还是可以把它要回来的,这样他就乐于分享了。三岁之前, 千万不要急着培养孩子的大公无私的品质。

教育方式: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学习”


整理分享一些教育学者的孩子教育心得,希望可以对爸爸妈妈们正确教育孩子方面有所指引,下面分享教育方式: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学习”。

在生活中我经常碰到这样一个情况,有些家长朋友们在孩子叛逆、不听话的时候,常常和我说,陈老师请帮帮我和我的家庭,孩子不听话,和家里有矛盾,怎样怎样的。这个时候我都会反问这些家长朋友们,你想孩子怎样怎样呢?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家长朋友的注意力往往都不在学习上,把学习成绩的好坏抛在最后面,甚至压根不在乎学习了。他们需要的是解决当下最紧急的矛盾。但是在孩子慢慢的懂事后,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又慢慢的突显出来。由此可见,学习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的系统组成部分。今天给朋友们分享一下关于“学习”我是怎么理解的。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了《人类激励理论》的论文,提出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今天,我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学习分层提升的思考。

学习是我们一生中挂在嘴边最多,付出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大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效率和效果都不是很高,在学习的历程中,我经历了最差的学生,甚至被老师赶出教室、一年时间逃课100多节,我也经历了最好的学生,在20年前,被保送当地最好高中并考上北京大学。再加上近二十年工作实际的持续学习,归纳了对应学习的五个层次,供大家分享探讨。

一、学习的意愿

主观意愿是学习的第一要素。学习意愿就像一个总阀门,你打开了没有,愿不愿意打开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开关,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后面都无从谈起。

曾经有个年青人急于取得事业成功,他听说有个智者通晓成功的秘诀,于是跋山涉水找到了智者。智者接待了他却并未立即给出答案,而是让他跟随自己来到了海边,并一直走进大海。尽管身体已经被海水淹没了一半,但智者仍然要求向大海深处前进。就在海水就要没过脖子的时候,智者突然将年青人的头按在了水中。年青人拼命挣扎,用出全身的力气终于挣脱了。

这时,智者笑着对年青人说:“这就是我给你的答案,如果你渴求获得成功的愿望像是要呼吸到空气这样强烈,那么你就已经找到了成功的秘诀。”年青人听后用心地点了点头。几年以后,这个青年真的凭借着自己不懈的努力不坚定的信念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他的理想。

我们的毛主席非常热爱学习,在一次打仗胜利缴获了的武器中,发现了一箱书籍,他如获至宝,体现对知识强烈的饥饿感,而这种内心深处的反应则是意愿的身体信号,就像喜欢打球、打麻将一样,几天都有一种心想的感觉,说明意愿在你内心有了反应,有了暗示,甚至有了潜意识,那么意愿已经产生了。

意愿位于学习之首,需要氛围熏陶,需要目标引领,需要榜样引路,一旦有了学习的意愿,就像打开了内心的窗口,学习可以扬帆起航了。

二、学习的投入

学习意愿的总阀门,就像水龙头开启后,那第二步就是你愿意放出多少水资源。投入的资源包括三个部分。

时间 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0000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这就是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也就是说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学习八个小时,一周工作学习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无论谁在要想在一个领域取得成就,需要长期的学习、实践和积累,并且要具备这样的能力,把知识通过经验转化为智慧。

我们回想到中学时期,可以看到每周学习60-80小时,那真是学习的巅峰时期;进入社会工作后,用于学习的时间大大的减少,甚至连看书的时间都没了。大家比对一下念书时期和工作时间对新知识的学习,显而易见的学习投入的时间成为的一个重要维度因此,学习投入时间的量化,成为真正爱学习的第一步。

精力 每个人每天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把最好的精力、大脑最佳的状态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是对学习效率提升最大的支持。

资金 学习资金的投入非常重要,不仅要投入而且一定要放在学习提升的方向和效率上去,去买书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去听优秀的主题课程提升专业水平,去请有关的能人强人聚餐交流进行知识升级交换。

利用资金投入到一般学习层面很难实现的稀缺性,不断提升学习的高效能。因此,学习资金在个人总收入的比例又成为一个新的维度,你投入了多少,占比多少,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总结一下学习的投入,静静的问问自己,每周的学习时间是多少,主要精力放在了哪里,学习资金投入了多少,答案一一在心。不必难过,莎士比亚说过: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最重要的是下一段你愿意投入多少。

三、学习的路径

当我们完成了学习意愿和投入以后,“阀门”打开了,“水量”也控制了。学习的路径就变得重要了,水管里的水往哪里流动呢?水管应该怎么铺?是怎么展开?在人一生中,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路径大致分为三个渠道:

与父母的学习

都是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课,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也说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而且孩子对父母的学习也有一些些先后的顺序,大致上在0-3岁的时候,主要是和母亲学习,3-6岁慢慢的与母亲学习完毕,6-12岁的时候逐步向父亲学习。基本12岁以后,孩子与父母学习完毕,孩子开始有个雏形了。从这里大家可以发现了没有,12岁的时候开始有了一些很明确的自我意识,几乎是所有孩子叛逆的开始的年龄。孩子在这个阶段自认为把父母看透了,社会阅历和其他知识结构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开始与父母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叛逆期的话题我们先不深入,这个太多了。总而言之,从混沌初开的孩童到学会用自己眼光看世界的成人,这个成长的历程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作为孩子学习路劲中的最重要的一个渠道,我们更应该从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

学校中的学习

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从小就把孩子送到一些教育机构中学习,传统的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技能兴趣方面的有音乐、美术等,这里我们统称一下学校。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在此我说说我的感受,好的学校固然是好,但是我们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最适合他的,而不是社会上最好的。

社会上的学习

社会上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是学习知识的。社会就像一所大大的学校,里面什么知识都有。人们在生活工作中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更好的生存,就需要通过与社会接触、学习,学会对知识的沉淀和融会贯通,学会如何应用各种能力。在我的冬夏令营里,我就为孩子们设计了24小时社会生存环境,让孩子提前感受感受社会。在这一天里,让孩子们一起出门“打工”“创业”,这一天的生计要靠“感召”来完成,可以选择“打工”,也可以选择“创业”“做买卖”来完成。而且除了满足一天的生活开支之外,还要讲多余的款项捐给慈善机构。在这一天里,孩子们会碰到挫折,也会有成功后的喜悦。

当我们结束了学校学习的生涯,在社会上,我们还需要通过线上、线下和自我的学习来让我们更加强大。

线上学习:也就是单向学习。可以从纸媒类的书、报、杂志等切入,文献类可以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平台等数据库获取大量论文见解,论坛类可以从互联网渠道获取网友的真知灼见,讲座类可以从视频、电视台等渠道获取。当前,线上路径非常发达,可以找到大部分你想要的知识。

线下学习:就是要互动学习,这个相对要难些,需要一定的平台和人际可以联合。大致有以下几个方向:与志同道合之人学习,形成学习小团体,让知识激荡,让知识交换。向先进大师学习,积极寻找或创造机会向大师学习,他的只言片语也许就可以打开你的天性和悟性。向能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折其善者而从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关键要通过博采众长,来完善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习的效能不断提高。

自我学习:大量的知识引入以后,还要开展自我学习,把知识进行排列和组合,把知识进行辩证和琢磨,转化成自由的知识圈,让所有的路径在自己的大脑做一次汇集和融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标。

?学习的路径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常言道:常识学习是基础,先进学习才是核心。我们需要去探寻导师,指引上路;需要社区论坛,紧跟时势;需要探寻好书,掌握常识;需要探寻挚友,相互激励;需要独自思考感悟,方能沉淀融合。只有路径越广,联结越多,思悟越深,集成越好,那么学习提升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四、学习的实践

我们有了学习的意愿,通过投入各种资源和丰富的路劲充实自己,我们知识面自然上升起来,但一切还处于理论知识层面。

有句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也时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

在这里我们引入知识分层的概念,知识包括理论、实践、悟性知识三个层次。

理论知识是我们从书本、文件或者讲授中得到的知识,是经过转化的知识,可能有片面性和适应性。

实践知识是我们通过工作实践中直接得到的知识,非常实用和有效。

悟性知识我们则通常称为真知和真理,他是通过理论和实践融合以后感悟到的知识,其获取难度最大、效果最好。

我们通过生活中的各种实践行为完善学到的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知识;最后通过实践和理论的融合验证,转化出更多的悟性知识,完善和升级知识的结构,最终实现知识学习的融汇贯通,从而达到“实践检验真理”的新境界。这个就有点像我们生活中的佛学了,佛学经典里表述的就是让我们去洞见世间万物。

五、学习的成果

学习的意愿、投入、路劲、实践这些都在做加法,学习的成果就是做减法。我们将前面所有学到的知识导入后,将大量的知识和数据简约化、精炼化、条理化。

学习的成果我们就是要归纳总结学到的大量知识,这样我们学习的效率、学习的结果将事半功倍,对事物的认识和决策将更加精准高效,这才是学习的高境界。

以上就是我对学习的五个层次的理解。这五个层次环环相扣,请大家细细品味。

爸爸应该做什么——家长心得


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民族未来的竞争,就是年轻母亲的竞争。文章从中国家庭的环境、构成、伦理,母亲的责任、性别特点,幼儿教育现状等多个角度,论述了年轻母亲对孩子培养教育的重要性,很有道理,也很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家庭特点。这引起了我的思考,的确,孩子在幼儿时期,身边多围绕着女性,那么作为万红丛中一点绿的爸爸,如何发挥自己的性别特点和优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又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家庭中,作为父亲,性别上,作为男性,爸爸的作用显然是不可替代的,如果说与母亲相比,可以忽略的话,只能说明,角色不合格,不称职,没有做到位。一个好父亲需要做的,很多很多,我觉得基本的有三点:

一是发挥性格优势,塑造坚毅的性格特征。父亲的性格应该有坚毅果敢的一面,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这一特点,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克服懦弱,不怕困难,敢于挑战,正确对待挫折,对于完善孩子的心理和行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性格,就是父母的最大贡献和关爱。

二是发挥身体优势,打造健康的运动习惯。父亲是力量的象征,代表着健康与运动。健康观念已深入人心,而健康来自于科学的运动。对于独生子女,条件优越的孩子来说,养成运动的好习惯非常重要。既可以摔打锻炼孩子,又通过身体的强健达到心理的强健。这要求父亲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和孩子一起锻炼,象晨跑和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基本体能训练,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规律和习惯,好的习惯将受用终身。

三是发挥性别优势,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从性别上看,父亲应该是强者。强者应该有强者的风范,在家庭中充分体现出宽容忍让,让老婆孩子都觉得你是靠山。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少或者不与家属吵架,即使吵也要避开孩子,和谐的家庭关系,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来讲,就象是肥沃的土地,十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天生和顺理成章的,许多事情需要当爸爸的刻意去做,这要以爱心和耐心做基础,有些时候,要硬撑。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家长们应该学点心理学》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学心理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年轻的父母应该学点心理学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他们看似平淡的生命其实都是一个个奇迹。只是在他们的成长中,由于生理呈现为阶段性的发育,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也是一天天学到、一点点发展的,所以他们的身心也不是一下子就健...
    2020-10-31 阅读全文
  • 妈妈们应该了解婴儿期心理特点 婴儿期是指儿童从出生到1岁的时期。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枢来实现非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此时重要的非条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婴儿期由于神经髓鞘的形成不全...
    2021-08-05 阅读全文
  • 国外的家庭教育,我们最应该学习这一点 在外国人眼里,中国有很多奇怪的现象。 比如到家里做客,看到爷爷奶奶端着饭碗,满屋子追着孩子喂饭。比如沙滩上玩游戏堆城堡,孩子堆不好哭闹,爸妈就会赶紧帮忙堆好。 不只是喂饭、玩耍这些小事,几乎所有事,长...
    2021-04-21 阅读全文
  • 家长:放下架子学点心理学 脑科专家和心理专家表示,“有50%成人以后诊断出的心理或精神问题,源头都在儿童时期”。 在我们身边,那些心理异常的成年人的父母,都已届垂暮之年,他们大多经历过战乱和文革各种运动,心灵如砂纸般久经磨砺。...
    2021-12-16 阅读全文
  • 专家观点:小学究竟应该学什么 小学应该是孩子成长的天堂,孩子的天性是自尊自信、活泼好动、爱问为什么,爱动手、好实践、求知欲望强。孩子想“翻跟头”,总盼有人给他“搭台子”。如果他能翻多大跟头,就有人给他搭多大台子,他就会感受到生活是...
    2021-04-03 阅读全文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他们看似平淡的生命其实都是一个个奇迹。只是在他们的成长中,由于生理呈现为阶段性的发育,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也是一天天学到、一点点发展的,所以他们的身心也不是一下子就健...

2020-10-31 阅读全文

婴儿期是指儿童从出生到1岁的时期。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枢来实现非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此时重要的非条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婴儿期由于神经髓鞘的形成不全...

2021-08-05 阅读全文

在外国人眼里,中国有很多奇怪的现象。 比如到家里做客,看到爷爷奶奶端着饭碗,满屋子追着孩子喂饭。比如沙滩上玩游戏堆城堡,孩子堆不好哭闹,爸妈就会赶紧帮忙堆好。 不只是喂饭、玩耍这些小事,几乎所有事,长...

2021-04-21 阅读全文

脑科专家和心理专家表示,“有50%成人以后诊断出的心理或精神问题,源头都在儿童时期”。 在我们身边,那些心理异常的成年人的父母,都已届垂暮之年,他们大多经历过战乱和文革各种运动,心灵如砂纸般久经磨砺。...

2021-12-16 阅读全文

小学应该是孩子成长的天堂,孩子的天性是自尊自信、活泼好动、爱问为什么,爱动手、好实践、求知欲望强。孩子想“翻跟头”,总盼有人给他“搭台子”。如果他能翻多大跟头,就有人给他搭多大台子,他就会感受到生活是...

2021-04-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