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父母夸奖孩子的四种禁忌

发布时间:2021-03-22

幼儿园四季的教案。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父母夸奖孩子的四种禁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认可,然而,对孩子的赞美或表扬,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本文中就列举四种表扬孩子时反而会伤害孩子的元素,家长可要格外当心哦!

禁忌一:好话坏说,明褒暗贬

父母口头禅:“你今天终于没有做错,了不起!”“全部做好了,很好。从明天开始不要再做错了!”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您把照顾金鱼和给盆栽小西红柿浇水的任务交给了孩子,可他不是一天喂两次金鱼就是3天忘了喂食,更想不起要给小西红柿“喝水”了。但是最近3天,他却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您心里虽然满意,嘴里却说:“你这几天终于记住了自己该做的事,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明天可别再忘了!”

孩子“伤”情:

这样的表扬很勉强,而且隐含着批评,无形中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让他觉得好事做了也白做,爸爸妈妈的眼睛总是盯在自己的薄弱环节上,不得翻身。

纠错处方:

孩子有了进步,本来是好事。如果给表扬加上阴影,就是家长的不是了。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将他的点滴成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突出他的长处,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对孩子责任心的提升,妈妈要一项一项地肯定:“嗯,给鱼喂食不多不少正合适,水也换好了,还刷了鱼缸;给西红柿早晚浇了两次水,看它的叶子都笑了,它们肯定会越长越壮!”孩子虽小,但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夸奖,希望家长看到自己所有的付出,一点一滴都不忽略。

禁忌二:无的放矢,盲目比较

父母口头禅:“你做得真棒,比××强多了。”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他在幼儿园画的画给您看,是《小白兔拔萝卜》的填色图,他的眼神期待着您,您煞有介事地说道:“画得真棒,你一定是你们班上画得最好的!”

孩子“伤”情:

班上的孩子自身条件不一样,起点也不同,拿孩子与别人做比较,显然有失公平,况且今天你表扬了孩子是班里最棒的,而明天他没能达到今天的水平,内心会很沮丧,这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这样大而空的夸奖并不能给孩子面目清晰的感觉,反而可能造成他空中楼阁般的自信——也就是自负。他盲目地认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里,进而难以形成对事物恰当的判断和分辨能力。

纠错处方:

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比表扬他获得的结果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便于他明白您更重视他是否努力,关注他的点滴进步,慢慢地帮助他建立起自信。通过细化过程,强化他所取得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找出对付弱点的办法,可以使孩子克服每一个挫折,平和地面对困难,避免被小小的不顺击得一败涂地。

所以,这时您不如说:“你这幅画画得很仔细,颜色一点也没涂到线的外面;颜色也好看,能跟妈妈讲讲为什么选这几种颜色吗?为什么把云彩涂成了橙色?”从而引发孩子讲一讲他是怎么想的,再看看他是如何用画笔表现的,最后不妨再提一点建议。

您对作品的评论和指点能引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因为您给予他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好”与“不好”的判断,而是对过程的关注,使他明确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满足感油然而生。

禁忌三:沉溺历史,苛刻要求

父母口头禅:“你居然得奖了,真是妈妈的骄傲!你以后一定还能得到更多的奖!”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辉辉在一次全校的作文竞赛得了“第一”,辉辉妈满心欢喜,不论时间,不论场合,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扬辉辉,把辉辉的“光辉历史”挂在了嘴上,并常对辉辉说:“我们家辉辉在全校的比赛上能得第一,以后一定可以在全市的比赛上得奖。”

孩子“伤”情:

辉辉妈这样做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二是用一次好成绩为孩子确立一个“高标准”,要求孩子每次都必须达到,否则就是“骄傲、退步”。此时的表扬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孩子身上的“包袱”,成为了孩子的“紧箍咒”,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纠错处方:

家长应该注意,我们表扬孩子“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为了激励他获得更多的“还没有得到的”成就。表扬,是为孩子树立一个“前进的”奋斗目标,而不是为孩子确立一个“不能退下来”的标准:家长在孩子取得好成绩之后,不要用“你必须保持现有状态”来要求孩子。

面对孩子已有的成绩,家长应该向孩子说:“你干得真不错,能不能再来一个。”“你已经得到了班里的第三十名,能不能继续努力,进一步克服不足,进一步超越自己,得到第二十五名。”夸奖之后,紧接着帮助孩子制定一个“高半步”的新目标,使他不会停顿下来,也不会失去信心。

禁忌四:以偏概全,“浮夸”无度

父母口头禅:“这件事你也能做好,真是个好孩子。”“你居然考了第一,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在劳动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帮家长做一件家务。于是强强回家悄悄地整理起爸爸杂乱的书桌。妈妈看到了高兴地说:“强强能做家务了,真是个好孩子。”

星星考试得了第一,挥着试卷给妈妈看,妈妈说:“星星真是个聪明孩子,将来准能考上清华。”

孩子“伤”情:

这样的表扬,是做父母最常说的,表面上看,对孩子有一定的鼓励作用,可是这样随意的话说多了,会使孩子顺着家长的思路进行推理:我做了一件好事,因此我是好孩子;我考了一个高分,因此我是聪明孩子。

但是,孩子按照家长的思路,还可能进一步做出“相反”的推理:我如果做错了一件事情,那我就是一个坏孩子;我在一次考试中得了低分,就是一个笨孩子。这种“以偏概全”式的奖励,会使孩子错误地把一件事情成败的评价,当成了对自己整体的评价。而且过度的表扬,会造成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十分完美”,在日常生活中经不起外界的批评,在竞争中经不起挫折与失败,对孩子造成所谓的“捧杀”。

纠错处方:

一些被评价为“好孩子、聪明孩子”的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孩子不要“过度表扬”: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只是对孩子所做的某一件事情进行评价,不要以某一件事情的结果作为对“整个人”的评价。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讲讲“量变到质变的关系”。

比如,孩子考试得了高分,家长应该说:“一次得高分固然可喜,但不能骄傲,只有一次次地不断获得好成绩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为家里作一次好事固然值得表扬,只有一次次地不断地为家里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是做到了‘对家庭负责’”。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有效夸奖孩子的四种方法


儿子班里的一个老师请假,新补上一个老师。我问他和新老师相处的怎么样?他想了想回答:“虽然她一直夸我们,但是我们并不是特别喜欢她!”我好奇:“为什么夸奖你们还不喜欢?难道天天吵着你们才高兴?”他绘声绘色的给我讲:“这个老师总是不停的说,你们班的孩子真棒,你们是我见过最好的孩子。可是感觉到非常假。我们这边还正在上课乱说话不听讲,她依旧这样夸奖我们!”我一边笑着,一边给他疏导:“也许是老师真的很喜欢你们啊,所以包容了你们的小调皮!”儿子继续摇头:“不是。她夸我们的时候从来不看我们,也没有笑容。一看就是假的!”

我们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都知道孩子的信心、兴趣都来自于对他的夸奖和认可。但是如何夸奖孩子在孩子的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如何有效的夸奖孩子也是有方法和技巧的。

第一,源自内心认可的夸奖

这类型的夸奖是家长最容易做到的,也是最容易随着孩子的成长被忽视的。

你还能否记得孩子第一次站立起来,第一次踉踉跄跄的迈步走,第一次张口清晰地叫出爸爸妈妈时的喜悦吗?你还能否记得当时喜悦后你给予了孩子什么样的夸奖或者认同吗?还记得你总是在孩子面前伸出的大拇指吗?还记得你总是能够脱口而出“你真棒”吗?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是否你的要求越来越苛责,是否你的言语眉目间对于孩子的赞同越来越少?诚然孩子们随着年龄的成长会越来越有自己的世界与自己的举动,而这些可能是与家长相背离的。那么你是否能够调整自己的要求接受不同时期的孩子,又是否能够像孩子小时候那样随时随地的认可他们呢?

还有很多家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和孩子的交流沟通却越来越少。相信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同样相对无言的状态也绝不是一次两次就形成的。如果家长和孩子之间永远只有老三句:“作业做完了吗?”“考试成绩怎么样?”“我说的你就不听吧!”,那么孩子和家长之间出现鸿沟也是自然而然的。如果家长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自己的要求上去衡量孩子,那么孩子永远都是弱者,都无法达到自己的满意。

孩子有与生俱来的是非对错观,也有准确判断家长对自己是认真还是敷衍的能力。所以“源自内心认可的夸奖”对于家长来说很重要;而且能够真心的夸奖出来也很重要。适当的放低自己的要求,根据孩子每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预期调整,做到可以真正的帮助孩子而不是打压其信心与兴趣,可以跟得上孩子的脚步了解的孩子的节奏;这些对于家长都是一种长期的修炼。

第二,出乎意料的夸奖

出乎意料的夸奖则需要家长的蕙质兰心,而这种夸奖最容易拉近亲子间的距离,提升亲子间的亲密关系。

什么是出乎意料的夸奖?来自于家长对孩子的认真观察细心体会,在孩子不经意间做出某些事情的时候,却被你抓到了其中的亮点,从而给予夸奖与肯定。孩子在这个时候最能体会到那种被认可的快乐!但这种夸奖一定要有的放矢,不能敷衍,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夸大效果。

前段时间家里的拖把坏了后,很快就网购到货。儿子兴奋的拆开包装,发现拖把为三节需要安装。那天我正好头晕脑胀的有些生病,他就自己开始兴致盎然的动手,很快就把拖把组装成功。然后又发现拖把无法直立起来,实验了好几次后他开始询问我。我大手一挥少气无力的告诉他这种东西不存在太多科技含量,自己琢磨就好。他研究了好一会儿后,拿出螺丝刀三下五除二把绊住的两个绊儿给拆掉了。然后拖把晃晃悠悠的直立起来。看着他满头冒汗的拿给我看时,我让他顺带把说明书拿过来。结果上面赫然写着:如果发现拖把无法直立,将其放进拖把池脚踩着就可以直立起来。我念给他听,然后两个人面面相觑。儿子有些不好意思。我却对他的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表示出极大的赞赏。儿子有些出乎意料,自认为自己做的有些多余。我肯定的告诉他:“妈咪认为你此举不多余。首先你肯于自己组装,就是在帮助妈咪,说明你有爱心;其次你组装完毕后发现了问题,证明你善于检查与发现;第三你及时询问了妈咪,虽然我没有帮助你,但是说明你有意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第四你自己动手解决了问题,说明你有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出现现状,说明目前咱们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认字问题。对不对?”

我认真的总结,一条条的细致说明;儿子仔细的听,一次次的点头认可。我想以后我们家的东西坏了或者需要他动手做什么,他都是有信心去快乐的尝试的!

还有就是家长对于孩子的夸奖,不要拘于形式或者总是能够让孩子一下子就猜到你的目的。如果是家长一张口说话,孩子就已经八九不离十的知道家长要说什么了,那么不管是夸奖还是批评,都不会有太多的效果。

第三,有目的的夸奖

其实家长每一次的夸奖对于孩子来讲,既是认可,同样也是有着目的的:或者让孩子做的更好,或者让孩子可以保持。而孩子接受夸奖,既可以增加其信心,也可以享受到夸奖带来的快乐感,而如何让这种快乐感持续,势必成为孩子会下意识思考的问题。

所以也就延伸出一种专门有目的的夸奖,就是为了让孩子在某个方面做的更好或者有所提升,而特意对他进行的夸奖。但是这种夸奖需要家长有足够的情商与智商来进行。否则孩子的感觉就会像儿子对他的这位新老师一样,而家长的目的也只会欲速而不达。

像儿子的那位新老师,明明孩子们上课在无视课堂纪律的乱讲话,她却只是采取盲目夸奖的方法就不可取。也许她认为夸奖孩子能够带给孩子好的印象与感受,从而可以改变上课的环境。但是对于少儿或者即将跨入少儿时期的孩子来讲,他们心中是有着明确的是非观,但也会在极大程度上无法克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只是盲目夸奖毫无效果。课堂纪律不好是多方面的原因,这里我不多拓展,但是老师如果能够在孩子真正进步的情况下给予夸奖或者为孩子列出标兵进行单独的夸奖,效果一定会好过针对全班同学泛泛的说上一句“你们真棒”的!

作为家长想要孩子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相信夸奖的效果一定胜过唠叨与批评。而看似“有口无心”的夸奖,即看似在孩子背后对他的夸奖,效果更佳。

比如家长故意等到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但是却可以确定自己的说话孩子是可以听到的),对孩子的某项特点进行夸奖:“我们家宝贝最近作业写的真是又快又好,让我简直不相信一年级的孩子可以这样完成作业。”“我们家孩子一直自己整理文具,比我当年强多了!”“我们家孩子的英语发音这么标准,刚才听到屋里读书我还以为是放得原音呢!”“那天的那道数学题,我以为孩子一定做不下来的,没有想到他居然可以坚持下来!”……诸如此类。放心吧,孩子在偷着乐的同时,一定会用更好的状态做出回应!

第四,夸奖在于精,却不能烂

如果把夸奖作为一种手段的话,那么夸奖一定在于精而不能烂。最怕的就是什么事儿都夸,夸起来还永远都是一句“你真棒!”有很多已是孩子举手之劳的事情,或者孩子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家长不合时宜的夸奖会让孩子认为虚伪或者心生逆反。

比如你想要孩子养成起床喝水的好习惯,与其在他能够在前几天里做到了这些就给予夸奖,不如在他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多多给予夸奖。不妨先给孩子沟通晨起喝水的重要性,在一段时间内给孩子倒水并且提醒他喝水;然后在孩子主动去喝杯子里水的时候给予夸奖,提醒他如果可以自己起床后倒水就更加完美了;就这样逐步的让孩子完成自己的一个习惯养成的轮回,孩子即有成就感,中间又没有脱离家长的认可与期许的方向。

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夸奖孩子就像我们常说的那种“打蛇打七寸”一样的道理,必须要有的放矢做到又稳又准,而且要遵循每个孩子不同的特征。

所有的方法都是为有心的家长准备的,龙生九子更有不同,何况不同的家庭中的孩子们呢?养育孩子没有四海皆准的公理,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与总结中,寻找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养育孩子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孩子在不断的成长变化,我们的方法就要跟着他们的脚步与时俱进。

养儿难,养儿也不难。难与不难,都在于自己,在于心的投入!

孩子的四种心理需要


孩子的四种心理需要

一、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得到别人的赞赏;

3、被接受、被尊重;

4、在家里有地位。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

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点。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

二、四种不适当行为

1、引起注意

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会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视。而当孩子不能从好的行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会用不对的行为来达致目的。

2、报复

孩子在与父母争权力的过程中,往往是失败者;便转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的心。孩子觉得这样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3、争权力

像成年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别人尊重和接受。当孩子觉得父母用权力来支配自己,就会以反抗来表现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4、自暴自弃

当孩子觉得自己全无价值,就连对抗和报复的勇气也失去,则会透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过分保护、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为。负责任的父母应以友善和严谨的态度,给予孩子选择自由,同时让孩子亲历此抉择的结果。

父母不能够放任的孩子的四种性格


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就拥有良好的性格,这样对于孩子的未来成长成才是十分重要的。其实,孩子的性格都是可以养成的。而又四种性格父母是万万不能放任孩子自我发展的。各位宝爸宝妈快来学习一下吧!

1、一有不满就哭闹、撒泼、摔东西

宝宝的这种举动是很让人头疼的,但首先妈妈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脾气是不是不太好啊?是不是自己的暴躁脾气已经对宝宝产生了影响呢?宝宝这样的话,长大了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往往特别冲动,也容易把坏情绪传染给其他人。

当宝宝用哭闹、撒泼、摔东西的方式来威胁、抵抗妈妈做一些事的时候,妈妈不要立即妥协,不然宝宝会得寸进尺,这种性格会长期存在。宝宝有了坏情绪,妈妈要耐心地引导他,让宝宝用正确的形式发泄出来。

2、容易害羞

如果宝宝特别的害羞,那他做什么事情都不会积极的表现自己,社会竞争日益强烈,个性突出的人才会引起别人的重视。害羞的宝宝也总是因为不好意思而错失过发展自己、突破自己的机会。妈妈一定要培养宝宝的自我表现能力,拓展宝宝的视野,鼓励宝宝争取自己喜欢的事物。

3、自私自利

家里老人疼爱宝宝的方式不对,就容易溺爱宝宝,太溺爱宝宝,宝宝很容易变得自私自利。还有的爸爸妈妈对宝宝一手包办,追着宝宝喂饭、天天抱着宝宝,不让他下地走,长期下去,宝宝就习惯了享受与索取,而不知道付出,只顾自己的利益。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会被大众所讨厌的,妈妈一定不要过度宠溺宝宝,要让宝宝学会分享和感恩。

4、自卑

自卑的宝宝做事时会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地放开手去做,总是有一种消极的处事方式,这样的宝宝别说成大事了,连做日常小事都会唯唯诺诺的。宝宝自信的性格是必须要培养起来的,妈妈从小就多鼓励、表扬他,别总是说你怎么这么笨之类的话,也不要经常在外人面前贬低孩子。

父母的养育风格分为四种类型


将近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家就发现:父母的养育风格,直接决定了亲子交往的质量,是影响教育效果的神奇“开关”,对于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影响深远。父母的养育风格,可以分为4种类型:

◎权威型

·父母的特点:

关心孩子,倾听孩子,对孩子的需要能作出敏感的反应,给孩子贴心的帮助,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是一个人适应社会所必需的,而不是从父母自身的喜好或者情绪出发的,因此也是理性的、一贯的。

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对他提出这些要求,同时鼓励孩子与自己交流。

·家庭的气氛:

父母和孩子很亲密,情感和思想的交流都很充分。

孩子觉得父母可亲可敬,信赖父母,对父母的教育持开放和接受的态度,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孩子的发展:

孩子易于形成友善、真诚、合作、自立的品质,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适应良好,能愉快而自信地学习。

◎专制型

·父母的特点:

对孩子控制得很严,并且要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的各种要求,一旦孩子违反,会严厉地惩罚孩子。

与权威型父母相比,他们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更多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很少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孩子几乎无法独立选择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不关心孩子,孩子感受不到他们的温暖和支持。

·孩子的发展:

在这类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容易形成行为上的两面性,而且焦虑、退缩、不满、对人缺乏信任,同时也缺乏自信,心情不开朗,容易产生报复心理和攻击行为。

◎纵容型

·父母的特点:

无条件地爱和接受孩子,但对孩子没有要求,不加控制,或者即便提了要求,也不坚持让孩子做到,大有尽量让孩子自我管理的味道。

·孩子的发展:

由于缺乏指引,孩子常常不知道一件事情自己该不该做、做得对不对。

这些孩子看上去是家里的“小皇帝”,但是内心常常焦虑不安,而且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控能力很差,缺乏进取心和探索精神。

◎忽略型

·父母的特点:

更多地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中,既不关心孩子,也不对孩子提要求。

对孩子漠然、拒绝,亲子之间缺乏交往和沟通。

·孩子的发展:

产生很多行为问题,身心都得不到健康发展。

小贴士:

判断父母的养育风格可以依据两个标准:一是父母是否关爱孩子,二是父母对孩子是否提出要求。

既关爱孩子,又对孩子有要求的父母,是权威型(或称民主型)父母;

对孩子缺乏关爱,但严格要求的是专制型父母;

关爱孩子,但对孩子没有要求的是纵容型父母;

对孩子既无关爱,也无要求的是忽略型父母。

养育风格理论得到了很有力的证实,但是,人们也发现,当它走进东方文化时,却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中国家庭强调孩子孝敬父母、父母严格管教孩子,很容易被划分到专制型中。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孝”的另一面是“父慈”:父母既要教给孩子适当的行为规范,也要给孩子温暖和关爱,保持家庭和睦。这更接近权威型的养育风格,而不同于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苛求和支配。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利于孩子成长的亲子关系中,都有一些共同的要素,那就是: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期待和关怀。

四种气质孩子的教养方式


前不久,德国汉堡大学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扎比内·梅尔巴迪博士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为如何教育不同性情、气质的孩子,提供了启迪。

(一)活泼型的孩子,不要过分溺爱。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活泼型的孩子,你就会发现他喜动厌静,生命力旺盛。

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呆在父母身旁,而是喜欢自己到处乱跑,结交一些同年龄的朋友,有时,还会捅出一些纰漏,干出一些让你想象不到的“坏事情”来。

对于特别活跃的孩子,你应该不时给他一点点小小的教训,使他从中学到一些有益的东西。如果你过分地溺爱他,完全顺着他的性子来,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就有可能会目空一切,无所顾忌,不知天高地厚。

(二)腼腆型的孩子,不要过于心急。

如果你有一个胆小羞怯的孩子,不要为他的不活跃过分心急。因为他需要一定的时间或适宜的氛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事物。

和其他孩子们在一起,开始时候他可能有点儿不合群,而一旦与别的小朋友“混熟”了以后,他们也会活跃起来。原因在于这种类型的孩子性情温顺,“节奏”慢,若家长迫使他提前活跃起来,他们就会心里不踏实,感到信心不足,彷徨不前。

(三)乖巧型的孩子,不要过高提要求。

乖巧型的孩子整天不哭也不闹,心情几乎总是好的,好像是天天都生活在愉悦之中。这种类型的孩子适应性特别强,他们不怕生人,但对陌生人的热情也不高。

因为这种孩子很少大声表示抗议,所以不少“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父母往往对他们要求过高,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意志,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但这可能会导致一种不良的后果:这样的孩子成人以后,对自己缺乏自信心。

(四)问题型的孩子,不要过多责难。

问题型的孩子,常常让父母操透了心,这种孩子时常是睡醒后就哭闹,一天到晚很难安静下来。他们对新的环境总不能很快地适应,一会儿又心血来潮,过度热情。一会儿又心烦意乱,又哭又闹。

对于问题型的孩子,父母需要极大的耐心,不要对他给予过多的责难,更不能听之任之,要学会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他们感觉受到大人重视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平静下来。问题型的孩子,如果教育不当的话,则有可能在长大以后,放任自流,自暴自弃。

父母赞美孩子的四大禁忌


赞美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自我认知和肯定。但是,有的家长因为盲目的赞美宝宝,或是赞美方式不当,反而给宝宝带来更大的伤害!

禁忌一:无的放矢,盲目比较

父母口头禅:“你做得真棒,比××强多了。”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他在幼儿园画的画给您看,是《小白兔拔萝卜》的填色图,他的眼神期待着您,您煞有介事地说道:“画得真棒,你一定是你们班上画得最好的!”

孩子“伤”情:

班上的孩子自身条件不一样,起点也不同,拿孩子与别人做比较,显然有失公平,况且今天你表扬了孩子是班里最棒的,而明天他没能达到今天的水平,内心会很沮丧,这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这样大而空的夸奖并不能给孩子面目清晰的感觉,反而可能造成他空中楼阁般的自信——也就是自负。他盲目地认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里,进而难以形成对事物恰当的判断和分辨能力。

纠错处方:

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比表扬他获得的结果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便于他明白您更重视他是否努力,关注他的点滴进步,慢慢地帮助他建立起自信。通过细化过程,强化他所取得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找出对付弱点的办法,可以使孩子克服每一个挫折,平和地面对困难,避免被小小的不顺击得一败涂地。

所以,这时您不如说:“你这幅画画得很仔细,颜色一点也没涂到线的外面;颜色也好看,能跟妈妈讲讲为什么选这几种颜色吗?为什么把云彩涂成了橙色?”从而引发孩子讲一讲他是怎么想的,再看看他是如何用画笔表现的,最后不妨再提一点建议。

您对作品的评论和指点能引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因为您给予他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好”与“不好”的判断,而是对过程的关注,使他明确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满足感油然而生。

禁忌二:好话坏说,明褒暗贬

父母口头禅:“你今天终于没有做错,了不起!”“全部做好了,很好。从明天开始不要再做错了!”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您把照顾金鱼和给盆栽小西红柿浇水的任务交给了孩子,可他不是一天喂两次金鱼就是3天忘了喂食,更想不起要给小西红柿“喝水”了。但是最近3天,他却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您心里虽然满意,嘴里却说:“你这几天终于记住了自己该做的事,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明天可别再忘了!”

孩子“伤”情:

这样的表扬很勉强,而且隐含着批评,无形中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让他觉得好事做了也白做,爸爸妈妈的眼睛总是盯在自己的薄弱环节上,不得翻身。

纠错处方:

孩子有了进步,本来是好事。如果给表扬加上阴影,就是家长的不是了。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将他的点滴成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突出他的长处,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对孩子责任心的提升,妈妈要一项一项地肯定:“嗯,给鱼喂食不多不少正合适,水也换好了,还刷了鱼缸;给西红柿早晚浇了两次水,看它的叶子都笑了,它们肯定会越长越壮!”孩子虽小,但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夸奖,希望家长看到自己所有的付出,一点一滴都不忽略。

禁忌三:以偏概全,“浮夸”无度

父母口头禅:“这件事你也能做好,真是个好孩子。”“你居然考了第一,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在劳动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帮家长做一件家务。于是强强回家悄悄地整理起爸爸杂乱的书桌。妈妈看到了高兴地说:“强强能做家务了,真是个好孩子。”

星星考试得了第一,挥着试卷给妈妈看,妈妈说:“星星真是个聪明孩子,将来准能考上清华。”

孩子“伤”情:

这样的表扬,是做父母最常说的,表面上看,对孩子有一定的鼓励作用,可是这样随意的话说多了,会使孩子顺着家长的思路进行推理:我做了一件好事,因此我是好孩子;我考了一个高分,因此我是聪明孩子。

但是,孩子按照家长的思路,还可能进一步做出“相反”的推理:我如果做错了一件事情,那我就是一个坏孩子;我在一次考试中得了低分,就是一个笨孩子。这种“以偏概全”式的奖励,会使孩子错误地把一件事情成败的评价,当成了对自己整体的评价。而且过度的表扬,会造成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十分完美”,在日常生活中经不起外界的批评,在竞争中经不起挫折与失败,对孩子造成所谓的“捧杀”。

纠错处方:

一些被评价为“好孩子、聪明孩子”的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孩子不要“过度表扬”: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只是对孩子所做的某一件事情进行评价,不要以某一件事情的结果作为对“整个人”的评价。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讲讲“量变到质变的关系”。

比如,孩子考试得了高分,家长应该说:“一次得高分固然可喜,但不能骄傲,只有一次次地不断获得好成绩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为家里作一次好事固然值得表扬,只有一次次地不断地为家里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是做到了‘对家庭负责’”。

禁忌四:沉溺历史,苛刻要求

父母口头禅:“你居然得奖了,真是妈妈的骄傲!你以后一定还能得到更多的奖!”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辉辉在一次全校的作文竞赛得了“第一”,辉辉妈满心欢喜,不论时间,不论场合,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扬辉辉,把辉辉的“光辉历史”挂在了嘴上,并常对辉辉说:“我们家辉辉在全校的比赛上能得第一,以后一定可以在全市的比赛上得奖。”

孩子“伤”情:

辉辉妈这样做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二是用一次好成绩为孩子确立一个“高标准”,要求孩子每次都必须达到,否则就是“骄傲、退步”。此时的表扬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孩子身上的“包袱”,成为了孩子的“紧箍咒”,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纠错处方:

家长应该注意,我们表扬孩子“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为了激励他获得更多的“还没有得到的”成就。表扬,是为孩子树立一个“前进的”奋斗目标,而不是为孩子确立一个“不能退下来”的标准:家长在孩子取得好成绩之后,不要用“你必须保持现有状态”来要求孩子。

面对孩子已有的成绩,家长应该向孩子说:“你干得真不错,能不能再来一个。”“你已经得到了班里的第三十名,能不能继续努力,进一步克服不足,进一步超越自己,得到第二十五名。”夸奖之后,紧接着帮助孩子制定一个“高半步”的新目标,使他不会停顿下来,也不会失去信心。

关注孩子四种“心灵”需求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则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心理。

四种幼儿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别人的赞赏;

4.在家里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点。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

四种不适当行为

第一种:引起注意。

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会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视。而当孩子不能从好的行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会用不对的行为来达致目的。

第二种:争权力。

像成年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别人尊重和接受。当孩子觉得父母用权力来支配自己,就会以反抗来表现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种:报复。

孩子在与父母争权力的过程中,往往是失败者;便转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的心。孩子觉得这样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种:自暴自弃。

当孩子觉得自己全无价值,就连对抗和报复的勇气也失去,则会透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

过分保护、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为。负责任的父母应以友善和严谨的态度,给予孩子选择自由,同时让孩子亲历此抉择的结果。

教育孩子的四种暗示法


教育孩子的四种暗示法

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暗示就是体态手势、表情。如果孩子爱说话,大人噘噘嘴;孩子做小动作,家长招招手;孩子打瞌睡,老师敲敲桌子等,都能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暗示,是无声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下面4种情景暗示能在你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所帮助。

1、眼神暗示

吃过晚饭,爸爸给东东讲故事。讲着讲着,东东的双手搞起了小动作。爸爸没有停下来,不过他用眼睛紧盯着儿子的小手。不一会儿,东东“醒”了过来,双手安静了。

解析:眼神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比语言能更细腻更清晰地表达感情。眼神暗示就是用眼睛把要说的话,所要表示的态度暗示出来。

2、表情暗示

家里来了客人,瓜瓜有了小伙伴高兴得忘乎所以,发起了“人来疯”。他一会狂笑,一会尖叫,连爸爸的眼神也视而不见。于是爸爸猛地皱起了眉头。这下,瓜瓜总算看到了,声音也降低了不少。

解析:表情比眼神表现得更明确,人的表情能传达多种信息,比如肯定、同意、可以、不能、不该等等,形成刺激,使暗示对象作出反应。孩子做了好事,你对他赞许地点一点头。孩子经过努力,解开了一道题,你对他会心地笑笑,都是一种最好的激励。

3、言语暗示

浩浩早上起床后从不叠被,妈妈提醒过几次,但效果不理想。一次,妈妈告诉浩浩,今天遇到楼下亮亮的妈妈说亮亮真乖,每天总是自己把床被打理得整整齐齐。浩浩听后表面上不以为然,但渐渐地自己动手学会了叠被。

解析:既然是“暗示”,就是不用言语直接表态。当要表扬或批评时,而采取一种迂回的方法,用讲故事、打比喻、做比较等把自己的观点巧妙地“点”出来,让孩子心领神会,在一种柔和的气氛中接受教育。

4、动作暗示

周末,晚上9点多了,小飞还坐在电视机前。妈妈一言不发,却站起来把孩子床上的被子铺开,自己也停下手中的工作,上床休息。无声的语言提醒了孩子,小飞马上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解析:动作暗示就是用体态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来,从而教育孩子。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发现孩子坐姿不正,可以面对孩子做几个挺胸的动作,并书写一两个字,让孩子接受这些暗号,他就会学着做出反应。小孩子需要大人的爱和注意,特别是父母常常口头上赞许他的好行为,或亲亲他、拍拍他、搂搂他,这些点点滴滴表达了对他的感情和鼓励,从而建立他的自信。

最伤害孩子的四种“称赞”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认可,然而,对孩子的赞美或表扬,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本文中就列举四种表扬孩子时反而会伤害孩子的元素,家长可要格外当心哦!

禁忌一:好话坏说,明褒暗贬

父母口头禅:“你今天终于没有做错,了不起!”“全部做好了,很好。从明天开始不要再做错了!”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您把照顾金鱼和给盆栽小西红柿浇水的任务交给了孩子,可他不是一天喂两次金鱼就是3天忘了喂食,更想不起要给小西红柿“喝水”了。但是最近3天,他却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您心里虽然满意,嘴里却说:“你这几天终于记住了自己该做的事,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明天可别再忘了!”

孩子“伤”情:

这样的表扬很勉强,而且隐含着批评,无形中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让他觉得好事做了也白做,爸爸妈妈的眼睛总是盯在自己的薄弱环节上,不得翻身。

纠错处方:

孩子有了进步,本来是好事。如果给表扬加上阴影,就是家长的不是了。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将他的点滴成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突出他的长处,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对孩子责任心的提升,妈妈要一项一项地肯定:“嗯,给鱼喂食不多不少正合适,水也换好了,还刷了鱼缸;给西红柿早晚浇了两次水,看它的叶子都笑了,它们肯定会越长越壮!”孩子虽小,但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夸奖,希望家长看到自己所有的付出,一点一滴都不忽略。

禁忌二:无的放矢,盲目比较

父母口头禅:“你做得真棒,比××强多了。”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他在幼儿园画的画给您看,是《小白兔拔萝卜》的填色图,他的眼神期待着您,您煞有介事地说道:“画得真棒,你一定是你们班上画得最好的!”

孩子“伤”情:

班上的孩子自身条件不一样,起点也不同,拿孩子与别人做比较,显然有失公平,况且今天你表扬了孩子是班里最棒的,而明天他没能达到今天的水平,内心会很沮丧,这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这样大而空的夸奖并不能给孩子面目清晰的感觉,反而可能造成他空中楼阁般的自信--也就是自负。他盲目地认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里,进而难以形成对事物恰当的判断和分辨能力。

纠错处方:

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比表扬他获得的结果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便于他明白您更重视他是否努力,关注他的点滴进步,慢慢地帮助他建立起自信。通过细化过程,强化他所取得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找出对付弱点的办法,可以使孩子克服每一个挫折,平和地面对困难,避免被小小的不顺击得一败涂地。

所以,这时您不如说:“你这幅画画得很仔细,颜色一点也没涂到线的外面;颜色也好看,能跟妈妈讲讲为什么选这几种颜色吗?为什么把云彩涂成了橙色?”从而引发孩子讲一讲他是怎么想的,再看看他是如何用画笔表现的,最后不妨再提一点建议。

您对作品的评论和指点能引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因为您给予他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好”与“不好”的判断,而是对过程的关注,使他明确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满足感油然而生。

禁忌三:沉溺历史,苛刻要求

父母口头禅:“你居然得奖了,真是妈妈的骄傲!你以后一定还能得到更多的奖!”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辉辉在一次全校的作文竞赛得了“第一”,辉辉妈满心欢喜,不论时间,不论场合,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扬辉辉,把辉辉的“光辉历史”挂在了嘴上,并常对辉辉说:“我们家辉辉在全校的比赛上能得第一,以后一定可以在全市的比赛上得奖。”

孩子“伤”情:

辉辉妈这样做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二是用一次好成绩为孩子确立一个“高标准”,要求孩子每次都必须达到,否则就是“骄傲、退步”。此时的表扬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孩子身上的“包袱”,成为了孩子的“紧箍咒”,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纠错处方:

家长应该注意,我们表扬孩子“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为了激励他获得更多的“还没有得到的”成就。表扬,是为孩子树立一个“前进的”奋斗目标,而不是为孩子确立一个“不能退下来”的标准:家长在孩子取得好成绩之后,不要用“你必须保持现有状态”来要求孩子。

面对孩子已有的成绩,家长应该向孩子说:“你干得真不错,能不能再来一个。”“你已经得到了班里的第三十名,能不能继续努力,进一步克服不足,进一步超越自己,得到第二十五名。”夸奖之后,紧接着帮助孩子制定一个“高半步”的新目标,使他不会停顿下来,也不会失去信心。

禁忌四:以偏概全,“浮夸”无度

父母口头禅:“这件事你也能做好,真是个好孩子。”“你居然考了第一,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在劳动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帮家长做一件家务。于是强强回家悄悄地整理起爸爸杂乱的书桌。妈妈看到了高兴地说:“强强能做家务了,真是个好孩子。”

星星考试得了第一,挥着试卷给妈妈看,妈妈说:“星星真是个聪明孩子,将来准能考上清华。”

孩子“伤”情:

这样的表扬,是做父母最常说的,表面上看,对孩子有一定的鼓励作用,可是这样随意的话说多了,会使孩子顺着家长的思路进行推理:我做了一件好事,因此我是好孩子;我考了一个高分,因此我是聪明孩子。

但是,孩子按照家长的思路,还可能进一步做出“相反”的推理:我如果做错了一件事情,那我就是一个坏孩子;我在一次考试中得了低分,就是一个笨孩子。这种“以偏概全”式的奖励,会使孩子错误地把一件事情成败的评价,当成了对自己整体的评价。而且过度的表扬,会造成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十分完美”,在日常生活中经不起外界的批评,在竞争中经不起挫折与失败,对孩子造成所谓的“捧杀”。

纠错处方:

一些被评价为“好孩子、聪明孩子”的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孩子不要“过度表扬”: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只是对孩子所做的某一件事情进行评价,不要以某一件事情的结果作为对“整个人”的评价。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讲讲“量变到质变的关系”。

比如,孩子考试得了高分,家长应该说:“一次得高分固然可喜,但不能骄傲,只有一次次地不断获得好成绩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为家里作一次好事固然值得表扬,只有一次次地不断地为家里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是做到了‘对家庭负责’”。

家园共育《父母夸奖孩子的四种禁忌》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四季的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有效夸奖孩子的四种方法 儿子班里的一个老师请假,新补上一个老师。我问他和新老师相处的怎么样?他想了想回答:“虽然她一直夸我们,但是我们并不是特别喜欢她!”我好奇:“为什么夸奖你们还不喜欢?难道天天吵着你们才高兴?”他绘声绘色...
    2021-03-17 阅读全文
  • 受宝宝们喜欢的四种父母 导读:如果宝宝令人满意,你的欢喜之情不溢于言表也难;反之,就会失望,甚至有时有恨铁不成钢的感受。可你是否想过,宝宝也会以自己的标准和喜好来衡量和要求爸爸妈妈呢? 给宝宝制定各种各样的标准,提出各种各样...
    2021-10-05 阅读全文
  • 孩子的四种心理需要 孩子的四种心理需要 一、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得到别人的赞赏; 3、被接受、被尊重; 4、在家里有地位。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
    2021-09-11 阅读全文
  • 父母不能够放任的孩子的四种性格 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就拥有良好的性格,这样对于孩子的未来成长成才是十分重要的。其实,孩子的性格都是可以养成的。而又四种性格父母是万万不能放任孩子自我发展的。各位宝爸宝妈快来学习一下吧! 1、一有不满就哭...
    2021-11-05 阅读全文
  • 父母的养育风格分为四种类型 将近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家就发现:父母的养育风格,直接决定了亲子交往的质量,是影响教育效果的神奇“开关”,对于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影响深远。父母的养育风格,可以分为4种类型: ◎权威型 ·父母的特点...
    2021-09-29 阅读全文

儿子班里的一个老师请假,新补上一个老师。我问他和新老师相处的怎么样?他想了想回答:“虽然她一直夸我们,但是我们并不是特别喜欢她!”我好奇:“为什么夸奖你们还不喜欢?难道天天吵着你们才高兴?”他绘声绘色...

2021-03-17 阅读全文

导读:如果宝宝令人满意,你的欢喜之情不溢于言表也难;反之,就会失望,甚至有时有恨铁不成钢的感受。可你是否想过,宝宝也会以自己的标准和喜好来衡量和要求爸爸妈妈呢? 给宝宝制定各种各样的标准,提出各种各样...

2021-10-05 阅读全文

孩子的四种心理需要 一、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得到别人的赞赏; 3、被接受、被尊重; 4、在家里有地位。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

2021-09-11 阅读全文

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就拥有良好的性格,这样对于孩子的未来成长成才是十分重要的。其实,孩子的性格都是可以养成的。而又四种性格父母是万万不能放任孩子自我发展的。各位宝爸宝妈快来学习一下吧! 1、一有不满就哭...

2021-11-05 阅读全文

将近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家就发现:父母的养育风格,直接决定了亲子交往的质量,是影响教育效果的神奇“开关”,对于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影响深远。父母的养育风格,可以分为4种类型: ◎权威型 ·父母的特点...

2021-09-2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