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有心,铁皮盒也成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1-03-10 幼儿教师成长故事 幼儿教师个人成长故事 幼儿成长故事 前不久,五月份的《幼儿教育》期刊已经发了下来,老师们又乘着空闲,忙活的看了起来。《幼儿教育》的杂志上,总是有各种板块,每个板块的文章都有他的奇妙之处,当我看到“教育经验”板块中的《铁皮盒博物馆的故事》时,就被深深的吸引了,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里其中的妙处吧。本篇文章,作者顾国红、孙艳老师老师先为我们解释了“幼儿园博物馆建设的过程”是幼儿体验、学习的过程。博物馆收藏的物品不是版设,而是有益的课堂资源,她们会激发幼儿不断的去观察、探究、思考和交流。两位老师通过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一个小插曲为我们讲述了她们园里的育儿经验。
铁皮真漂亮:老师在指导区域活时
,一位正在“小超市”的小女孩发现了一个漂亮的铁皮盒,就召集孩子们都来看,孩子们围在一起七嘴八舌的交流起来了。教师发现孩子们对这铁盒子很感兴趣,就引导幼儿从盒子的外形、功能、材质等几个部分展开讨论和研究,并激发幼儿搜集“铁皮盒博物馆”活动。
我觉得其实生活中,除了铁皮盒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搜集,展开“xx博物馆”活动,只是有时候教师会把很多有趣的、孩子关心的、有意义的物品给忽略了,其实孩子们貌似不经意的发现,和收藏,也是危维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幼儿良好的探索求知习惯的好机会。教师在重视课程教育的同时也要利用好平时孩子们在游戏时间的随机教育。
随后教师又对幼儿在课间或是区域活动中,随机展开了铁皮盒真多、铁皮盒真好玩、分类展示铁皮盒和我是博物馆讲解员,四个部分,教师这四个部分中,幼儿在玩玩、研究、讨论、说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幼儿的静心欣赏、专注观察、积极探究和表示能力,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幼儿的各种方面。其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分类展示铁皮盒和我是博物馆讲解员。
分类展示铁皮盒:眼看活动室里的铁皮盒越来越多,教师引导幼儿想个好办法,怎么样只能让这些铁皮盒放在一起不乱呢。于是孩子们开动小脑筋,孩子们尝试着从形状分类,但是有很多不规则的形状又不知道放在哪里好,还尝试按大小的方式进行分类整理,但是那完了最大的和最小的,剩下的就很难确定大小了。孩子们在发现以上两种方法不合适,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了按装同样东西的铁盒整理在一起,如奶粉盒和奶粉盒放在一起,茶叶盒和茶叶盒放在一起,糖果盒和糖果盒放在一起,这样就变得清洗很多了。在初定摆放铁盒的好方法后,教师还带孩子们去参观了其他博物馆,孩子们受到启发,觉得铁盒还可以根据铁盒大小顺序排列整齐,还可以也可横着放,或是竖着放并在每个分类摆放的铁盒附近贴上标签,以表示这类盒子是做什么用的。
我觉得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教师是让幼儿进行给铁皮盒分类,其实其中也不乏让孩子们锻炼了逻辑思维,还能用简单的标签表示此铁盒其中是什么,也让孩子们又多了一种整理物品的经验,我觉得这个环节特别有意思。
我是博物馆解说员:教师在午饭后半小时,是幼儿自主解说的时间。因为考虑到孩子们都收集这些铁盒的过程,所以她们一定有话要说。在活动中不管是“解说员”,还是“参观者”都能积极参与互动。虽然孩子们的表示不一定很流畅,语言不那么通畅,但是她们非常自豪和自信。
我觉得成立了这个“铁皮盒博物馆”不仅仅是个摆设,更是孩子们积累各种经验和让孩子们体验参与的乐趣,从说说中找到自信,这就是这个博物馆最好的收获,不但孩子们有很好的学习机会,也何尝不是促进孩子们团结协作、和教师产生默契的良好机缘呢。YJS21.COM
这篇文章也给我们教师们开拓了一些思路,有时一个不经意的物体,就能给孩子们创造这么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太仓博物馆参观记
今天的天气虽然有点冷,走在路上感觉风嗖嗖地刮过来,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一路上,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边看一边走着。工业设计园里有很多好玩的机器人,外面大幅墙面上的花朵亮闪闪的,好漂亮啊!哇!市政府大楼好高啊!有几十层吧?
咦,前面是不是就是博物馆呢?眼尖的孩子一下就叫了起来,是太仓博物馆!我们马上要到了!于是我们加快了步伐,朝着博物馆走去。有的孩子说:博物馆像一只帽子,恩,仔细看看,还真有点像。到了!到了!我们来到了博物馆的大门前。我们全体小朋友一起在大门前合了个影,大家笑得可灿烂了。
博物馆门前,导游阿姨已经早早地在等候着我们。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八个大大的字:天下粮仓,天下良港。然后我们跟着导游阿姨走到了第一层。大厅好大啊!我们围着圆形的大厅往下看去,看到了我们古代太仓的缩影:原来古代的太仓就是这样的啊,好多房子,好多田,好多船……我们太仓紧邻着长江,所以物产非常丰富,怪不得叫“鱼米之乡”呢!
跟着导游阿姨的脚步,我们从第一层一直走到了第四层。我们各个都很激动,因为看到了很多的宝贝哦!博物馆里有好多的文物:瓷器、陶罐、书画……数不胜数;看到了我们太仓以前的四大画家的雕像;看到了以前人们劳动时的情景;看到了郑和下西洋的地图,郑和真了不起!都七次下西洋呢!还有以前运粮食的独轮车、轿子、小船;还有好多的鱼、米、棉花……看的我们都眼花缭乱了。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太仓以前的照片:以前的房屋、街道都很破,那时人们的生活很艰苦,可是现在太仓高楼越来越多,街道越来越宽,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幸福了!
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像三角形一样,能放出人和声音的奇怪的东西,里面的人在唱着好听的曲子,原来他们是在唱昆曲呢!昆曲可是我们这里的一种戏曲,你们知道吗?他们穿的衣服特别漂亮,唱得曲子也特别好听。
太仓博物馆真不错!这次参观让我们大开了眼界,也让我们对自己的家乡——太仓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为自己是一个太仓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毛线博物馆《快乐吾线》
前段时间我们一直在为豆豆毛线博物馆忙碌着,我们要准备各种毛线材料,各种和毛线相关的物品。家长们也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很多家长都和孩子在家里制作了亲子作品,非常好看。这个月,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我们的毛线博物馆建馆成功。
这是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豆豆班的毛线博物馆坐落在豆豆班走廊拐角处,这里还要感谢丫丫班老师给予我们的帮助,让了这样一块足够的空间给我们利用。
地方有着落了,我们就要开始布置了,我们和孩子一起商量,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当然,不会和真的博物馆一模一样,但是要像一个博物馆的样子,大家商量的结果就是,给博物馆做一个大大的屋顶吧。屋顶做好了,还要做什么呢?我们把收集到的材料摆在教室中间
,大家看着这些材料再来讨论一下。东西有这么多应该怎么摆才好呢。孩子们也想不出来啦,我给了孩子们一个提示:“我们平时这些衣服裤子都是放在哪里的呀?”冰冰反应很快,马上大声的说出来:“放在家里的衣橱里面啦。”其他小朋友也豁然开朗起来,有的说放在抽屉里,有的说放在柜子里,有的说挂起来了,于是,我们的豆豆衣柜诞生了,我们做了一个挂衣服的豆豆衣柜,上面有一个夹层,用来摆帽子,最下面也有一个夹层,把放不下的裤子衣服叠起来放好,很漂亮哦,小朋友们可喜欢来豆豆衣柜买衣服呢。
豆宝们还带来了很多的亲子毛线作品怎么办呢?小朋友说:“当然是把它们都贴在墙上,我们就可以看啦。”这个提议非常好哦,于是我们豆豆毛线博物馆的墙面用一块很大的KT板封住,做成一面漂亮的墙面,上面分别贴上了亲子毛线作品,和“线的发展”图示。我们的亲子作品除了毛线贴画还有一切其他的立体作品,这些我们利用了一个柜子分类摆放,有毛线瓶子、毛线玩具等。
最后我们还早博物馆里设计了一个手工区,这里摆上了两张小桌子,还提供了很多的毛线,随着主题活动的变化,我们博物馆里的手工区也非常热闹哦,在主题《落叶飘飘》中用毛线绕绕小树叶,在《书香满园》活动中用毛线制作小书签等等,可受欢迎啦。
瞧,那个可爱的大家伙是谁?原来是喜洋洋呀,喜洋洋也被邀请到我们的博物馆中,他可是我们毛线博物馆的明星吉祥物哦。是我们大家一起用牛奶毛线制作出来的呢。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毛线博物馆终于建成啦,小禾说:“给我们的博物馆取个好听的名字吧。”这句话一下子就让豆豆班的宝贝们沸腾了,我们该取个什么名字呢?有的说叫喜洋洋,有的说叫玩具博物馆,有的说叫毛衣博物馆,虽然取的名字都比较普通,但是孩子们不亦乐乎,其实名字我和余老师已经想好了,我提示孩子:“到我们的博物馆有什么感觉呢?”当然是有趣、高兴、快乐啦。我又问:“博物馆里的材料主要是什么呀?”大家都知道是毛线。于是“快乐吾线”的名称就出来了。“快乐吾线”让我们快乐无限。
“毛线博物馆”收集快乐多
我们豆豆班的“毛线博物馆”正在筹备开展中,近几天,我们豆豆班发动了所有的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的毛线材料,材料丰富多样,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收集到了很多的东西。
孩子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毛线团,颜色也十分漂亮;还带来了毛线衣、毛线裤、毛线帽子、毛线围巾、毛线袜子和手套。
见过婴儿穿的毛线小鞋子吗?我们的芸芸带来了婴儿小鞋子,实在是非常可爱,一双黄色的,鞋带是两个小樱桃。一双大红色的小鞋子。这可是我们芸芸小时候穿过的哦。它们可是有故事的,下次我们还要讲讲收集的故事呢。
小博带来了一个毛线球玩具,可以用小脚踢着玩,这样的毛线球玩具制作起来也比较简单,下次我们邀请爸爸妈妈一起来一个毛线球玩具制作比赛吧,不仅增加亲子间的互动与交流,做好的玩具还可以放在班级中供给我们小朋友玩呢。
小怡带来了两个毛线制作的娃娃,娃娃带着漂亮的毛线帽子,身体都是用毛线编织而成,也十分漂亮,像这样的玩具其实有很多,比起那些塑料制品的玩具,卫生又环保,建议更多的爸爸妈妈给孩子玩这类玩具。
我们把这么多的毛线和毛线制品一起摆放到了柜子上面,和孩子一起给这些东西分类,我们学习怎么样把它们摆得整整齐齐,每一个种类摆在一个格子中间,等我们的博物馆正式开出来以后,我们还要把衣服挂起来,这样参观起来多好看呀。
我们还乘机学习了折衣服、折裤子等,锻炼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下次我们还要进行比赛,看看谁折得又快又整齐。
我们豆豆班的“毛线博物馆”正在逐步成形,我们还在继续收集材料呢。希望我们豆豆班的“毛线博物馆”能够成为很棒的博物馆。
皮孩子也有闪光点
孩子是活泼可爱的,他们有时很调皮,有时很懂事,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闪光点,调皮的孩子也有闪光点,只要你细心观察,就能发现。
冷宇小朋友,他好动,喜欢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吃饭喜欢讲话,这几天我比较关注他,可今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今天,吃过午饭后,有几个小朋友吃完后没收拾桌子就走开了,等我一转身,看到冷宇择小朋友吃好了,正在用调羹把桌子上的饭菜等东西划到碗里,他一张一张桌子划过去,还把碗收起,看他是那样认真,有几个能干的小朋友都难为情地低下头,我看了心里很欣慰,他现在就很棒,不是吗?我走到他面前,笑着对他说;谢谢你,你真能干!
说完我在她额头上贴了一颗五角星,他看着我,高兴的笑着出去玩了,事后,我慢慢回味,每个孩子的脾气不同,但他们都有讨人喜欢的地方,对于皮孩子,我们往往看到他调皮的一面,而忽了他的闪光点,我们很武断地认为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是不对的,对于这些皮孩子,我们常常很严厉,少了许多宽容和理解,而让他们产生抵触心理,皮孩子也有闪光点,让我们多深入观察了解他们,多从正面鼓励加以引导,多给他们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的闪光点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老师也穿着皮鞋
今天,媛媛来了,我向她妈妈询问起昨天没来的原因。
情况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一开始以为是媛媛感冒了,结果不是,原来是她的旅游鞋洗了,还没干,不愿意穿皮鞋,说皮鞋太难看,所以没来上学。
正好我穿着皮鞋,就指着鞋对他说:“皮鞋怎么难看了?老师也穿着皮鞋。
”第二天早上,媛媛来了,脚上穿的是一双有黑色花朵的黑皮鞋。
“早上好,媛媛,哦!今天穿皮鞋了,很漂亮呀!”“早上好!”对我的赞美她只是微微一笑,礼貌地回了一句,媛媛平时是个话语很少的人。
妈妈在旁说话了,“她今天自己要穿的,说老师也穿着皮鞋。
”“老师也穿着皮鞋。
”很普通的一句话,却藏着耐人寻味的道理。
老师在小朋友心中就是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包括穿着打扮都是小朋友模仿的对象。
学前儿童各方面的发展都处于萌芽和初步形成时期,而模仿又是学前儿童的普遍特点。
他们常常有意无意地模仿他喜欢的和亲近的人的举止言行,只是年龄不同,模仿的内容和模仿的程度不同而已。
儿童能够模仿许多成人都没有觉察到的细节。
在幼儿园老师常常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其父母的影子,而回到家中父母在孩子身上可以看到老师的影子。
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言行举止是何等的重要,实在马虎不得。
世博馆制作
一、活动背景:
幼儿艺术创想活动,不是以培养少数的美术家、设计师为目的的,它是对儿童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公民的素质教育。让幼儿进行创作活动,目的在于运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探索性、想象力,创造力,合作性,做事的计划性和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幼儿借助美术创作活动培养美的情操、美的人格才是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教师则是一把启动幼儿去发现、感受、表现艺术美的钥匙。
二、本班幼儿美术制作方面能力的现状分析:
幼儿想象力不够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
部分幼儿动手能力欠佳,依赖性比较重。
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欠佳,以自我为中心。
部分幼儿做事条理性欠佳,做事没有系统性。
探索能力欠佳,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薄弱。
那么,怎样提高我班幼儿的探索,计划,制作,合作等能力?怎样发挥教师作为启动幼儿去发现、感受、表现艺术美的钥匙的积极作用哪?我做出如下的思考。
三、教师的思考:
活动内容的选择:
2010年对于中国,对于上海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奥运会的圆满举办为我们带来的喜悦和骄傲还没褪去。上海又将迎来另一个盛世——世博会。关于世博的各种点点滴滴已经融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虽然小,但是关注世博的热情也丝毫不比成年人差。教师做了一个小小的“民意调查”——关于上海世博会,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世博会的各种建筑,由于其独特的造型,鲜艳的颜色,代表的不同国家而备受幼儿的青睐。
于是,教师和幼儿便产生了制作世博场馆的想法。
活动内容(制作世博场馆)的价值分析:
1)建筑的表现方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活动中材料的选择面比较广,可以是瓶子,易拉罐,盒子,泡沫,纸张等各种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利于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喜欢的世博场馆,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2)充分利用资源活动室:本学期我们班级主要负责的资源活动室是“创作室”,制作世博场馆这类比较大型的艺术制作活动时间跨度比较长,需要的材料种类比较多,并且有一定的连续性。比较适合在“创作室”这类特定的资源活动室中进行。
3)发挥班级特色:我班是美术特色班,班级幼儿的美术功底相对其他中班幼儿的能力稍强,班级幼儿对于美术创作类的活动兴趣很高。
经过了以上的深思熟虑后,在一片赞同声中,教师和幼儿浩浩荡荡的开始进入到世博场馆的大型艺术制作活动中。
老师也有童真的心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老师也有童真的心”!
上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虽然小,但是他们的眼睛可都是火眼金睛,是清澈的,是好奇的,并且善于发现细小的事物。
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到操场上做一个游戏。
惠泽“吱”的一声,我听到叫声,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就赶快跑过去问惠泽:“惠泽,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吗?”惠泽却笑嘻嘻地对我说:“老师,草皮上有一只刚出壳的小蟑螂,它太小小了,你看。
”随着我和惠泽的惊讶声,其他的孩子也都围了过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跑过来看到这场景,更是惊讶地叫了起来:“快来看呀,这里有一只小蟑螂,很好玩哎。
”孩子们都跟着嚷嚷起来。
我看到孩子们这样乱哄哄的,就伸手把蟑螂拿了起来,孩子们见我拿起来了蟑螂,就纷纷伸着手说:“老师,我要,我要,我要玩,你给我玩玩好吗?”由于他们这样浓的好奇心,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拿这只小蟑螂来给小朋友们上一节关于大自然的课呢。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有这样一个小东西把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出来,何不利用一下这个小东西呢!我组织了一下孩子,把他们领到一边的草地上,给他们讲关于益虫和害虫的知识。
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关于蟑螂的特征之后,又进一步认识了昆虫,还了解了哪些是害虫,哪些是益虫?一下子扩大了对大自然的认识,拓展了对大自然的视野。
也许我们的年龄比他们的大很多,但是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们的心仿佛被孩子们传染了,也变得很幼稚。
我们对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千万不能对孩子的发现置之不理。
如果我们和孩子一起以一种欣喜的心态一起发现,一起分析,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心和孩子们的心一样年轻,大自然的事物永远那么美好。
不知道本文“老师也有童真的心”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2025博物馆参观日记范文4篇
不容争辩,当我们化身为孩子们的老师,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每阶段教学效果变化记录下来,而教育笔记可以丰富老师授课经验,提高主观能动性。那么,优秀的教育笔记模板有哪些?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2025博物馆参观日记范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博物馆参观日记(篇一)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的大型历史博物馆,有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承经典,我这次寒假就去那儿好好参观了一番。
一进去,我就被历史博物馆的雄伟给震倒了!博物馆的建筑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介绍册上说,博物馆的占地面积很大,有65000平方米呢,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馆藏文物多达370000余件。展厅里的展品,不但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全,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开始参观了,我迫不及待地走向唐朝的壁画展,画面内容有四神、仪卫、建筑、狩猎,唐朝人的面容各不相同,眼神有的严肃,有的坚定,有的柔美。可见唐朝时期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欢乐无比,显示出唐朝时的繁荣与昌盛,从画中可以看出唐朝人身体比较丰满,也表现出那时国泰民安,百姓的日子其乐无穷。
印象最深的一件文物是匈奴工匠师的作品——金怪兽。它被雕刻得栩栩如生,金怪兽的角儿,极像鹿角,中间还带着花纹。它的眼珠突出,好像有些愤怒,怪兽把角对向前方,前肢挺直前倾,后腿跨前,做成了准备战斗的动作,反映了当时是战火不断的,这只造型奇特的小怪兽,表现了匈奴工匠师高超的做工技艺。
参观完博物馆,我深深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我们伟大中国的历史,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记在心中。传承古人的智慧,吸取古人的教训,把历史当成镜子!
博物馆参观日记(篇二)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安吉自然博物馆。一路开车过去,道路两旁长满了参天大树,绿油油的让人看了心旷神怡。路灯两边挂满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今年的10月1日是祖国妈妈70岁的生日,全国上下都为她庆生呢!经过一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来到自然博物馆,让我眼前一亮,它真的好大!爸爸告诉我:它是亚洲单体建筑最大的自然博物馆。它由地质馆、生态馆、贝林馆、恐龙馆、自然艺术馆、海洋馆、4D电影馆等10个场馆组成。
我最喜欢的是恐龙馆。一进恐龙馆,正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巨大的仿真恐龙。它一直在摇头摆尾地吼叫,神态超级逼真。小朋友们看到了,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站在一边高兴地又蹦又跳。我和爸爸妈妈一边走一边看,各种各样的恐龙化石陈列在两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我们仿佛进入了恐龙时代。跟随着人群,我们来到了二楼参观。眼前的一幕让我心惊胆战,一只巨大的霸王龙出现在我们面前。只见它张开血盆大口,摆着它粗壮的尾巴,不停地朝我们吼叫,仿佛在警告我们:不要进入它的领地。
离开恐龙馆后,我们陆续参观了其他5个场馆。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一天过去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然博物馆。这次出游,我看到了很多,知道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我不禁感叹道:我们生活着的地球真是一个神奇的星球啊!迎着落日的余晖,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参观自然博物馆,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出行!
博物馆参观日记(篇三)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乘坐大巴车驶向了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自然博物馆,一路上,我们像只快乐的小鸟,恨不得马上飞到那里。大约行了两个小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车停稳后,我们先有序的下了车。在体育老师响亮的哨声中,我们整理好队伍,走进了自然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的左边的一块大牌子,上面醒目的写着五个白色的大字:自然博物馆。走进大厅,向左拐,我们首先来到了恐龙馆。在那里,我见到了许多恐龙:有似鸸鹋龙,它身长3.5米,有长3米的基,虽说它的体形很小,但长得可有特点了:小小的脑袋,尾巴不算太长,身上背着13根像木棍状的“尾巴”,它曾在加拿大阿尔塔省生存,但到了白垩纪晚期,就灭绝了,现在看不到这种有意思的动物,真令人惋惜;还有咱们中国特有的恐龙——特暴龙,它身长12米,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据说恐龙的灭绝原因有多种:环境恶劣、地球上的核辐射等六大因素。我想那时抵御能力和生存能力都那样强的地球主宰者都因为环境的破坏而灭绝,真是太可悲了!在此我想向地球上的居民发出倡议:亲爱的人们,如果再不珍惜我们的家园,下一个灭绝的就有可能是我们了。
穿过恐龙馆,我们又来到了位于二楼的热带植物园。那里有许多热带植物,简直就像热带丛林。其中,红树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树林被称为“堤岸卫士”,它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及河口潮间特有的植物,能有效减弱台风、海啸等造成的危害,因此而得名。之后,我们又参观了水族生物馆、哺乳动物馆和爬行动物馆等。
博物馆参观日记【篇四】
今天我来到辽宁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座落在市中心的市府广场南侧,周围有沈阳晚报文化广场和辽宁大剧院。博物馆主体是一个高大雄伟的建筑物。墙壁是由淡灰色的磁砖砌成,正中间有“辽宁博物馆”几个金色的大字。
我们进到了博物馆中,博物馆内部呈圆型,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鼎,这个鼎位于博物馆正中央。博物馆共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有“清代散佚”,在这里我看到了清朝的许多书画,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清明上河图》。有“中国古代碑志展”,北魏时代墓碑上的书法作品。有“古代钱币的历史”,介绍了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有贝壳、刀币、平足布、尖足布、铜板、金_、银票等。最后我们来了“明清工艺品展厅”,看到了精美的玉器、陶瓷、象牙等工艺品。看过了这些精美的艺术品,我们来到了二楼。
二楼介绍的是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到青铜器时代的发展历程。第一个展厅是“文明曙光”,介绍了有代表性的辽宁地区的金牛山人和他们居住的草房、发明的工具如石斧等和他们的头骨和一些陶制品。第二个展厅是“商周北土”,这里有青铜制成的刀、矛、剑,因为在这个时代军事发生了很大进步,促进了兵器的发展。二楼最后一个展厅是“华夏一统”介绍了秦始皇的车,马车的零部件等。
我们又来到三楼,三楼主要介绍了辽河文明,包括“契丹王朝”与“满族的崛起”两个展厅。其中契丹王朝中展出了王冠、玉猪龙、插手俑、舞马俑、契丹女性的金步摇等饰物。
看完了所有展厅,看到了各种展品,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把我带进了那远古的时代,让我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脚步。最后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