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心得体会。
对于一些生活中的事情,当我们有了新的看法后,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经过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的认真编辑,下面为大家准备了标题为“博物馆心得体会”的相关内容,请收藏并分享给朋友们!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1)
参观完展览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历史巨变模块中,有一处模型生动的展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人们的生活景象,粮票,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等,通过描写老北京人柴米油盐的生活,体现了改了短短四十年鲜明的差异,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改革开放和中国人民的勤劳艰辛,才有了祖国的伟大建设,才有了人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我为我是一个努力奋斗的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参观完展览后,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历史巨变板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洗刷了从前屈辱的历史,成为经济大国、政治大国、文化大国、军事大国。共享改革成果,共建美好成果,每一个城市,乡村,家庭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摆脱贫困奔小康,用就业和社保夯实民生基础,用教育助推中国梦,以全民健康促进全面小康。中国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结束参观之后我觉得受益匪浅,这次的展览精炼而完备地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的伟大成果,以及对未来进行的展望。这四十年是全国人民共进退努力奋斗的结果,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变革。通过展览,能够看到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更能读懂中国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放眼未来,同样充满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将在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精神的指引下,奋发努力并投身伟大祖国的建设。相信祖国的明天必更加强大,我们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
通过此次参观,我深切的体会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巨大变化,实干有为,硕果累累。放眼当下的中国,40年的砥砺奋进、春风化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首创性变革。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是我们不断取得成绩的重要法宝,也是对道路自信的最佳佐证。历害了,我的国!
参观完展览后,我认识到,新时代,新征程,我辈青年人在享受前人成果的同时,理应在学习生活中遵循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立志成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传承前人之初心,发扬前人之精神,爱国爱党、励志拼搏、求真务实、力行实践,乘新时代好风,坚定理想信念,统一思想意识,关注国家发展,自觉承担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站在馆里,我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苦历程。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书写出光照时代的历史篇章,创造出属于13亿多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我们应保持旺盛的精力,将改革进行到底!
在周六参观的国博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进门的可上九天揽月和可下五洋捉鳖的展区。展馆内展示的载人深潜支持母船及蛟龙、海龙、潜龙的三龙体系的深海探测装备模型和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和卫星。看到这些,我深深的意识到祖国在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后的富强。一个个我国自主研制的设备模型摆在眼前,我仿佛能够看到那些研制者的努力和辛劳,也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今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我爱你,中国。
2018年,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这四十年里我们的祖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经济上的曾经的特区设立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从记忆里的港澳回归到如今的国家统一昌盛。祖国已经变成了令世界各国侧目的强国。九天揽月五洋捉鳖不再是梦想,全面脱贫进入小康也不再是奢望。祖祖辈辈的无私付出已经让祖国重新在世界站了起来。而现在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应该有承担历史责任的准备,从老一辈那里接过振兴中华的接力棒,为祖国更耀眼的明天而砥砺奋斗!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2)
从青铜陶玉到金银彩瓷,博物馆的馆藏里隐藏了千百年时间的神秘故事。如果通过文物能探寻历史的一点点通性,来简单述说这千古的传奇故事,那么我想把历史简单的分为两大时段,生存时代和生活时代。
从夏商周到秦汉,生产力低能,出土文物大多是实用的锅碗瓢盆和兵器,而魏晋隋唐到宋元明清,出土文物里不实用的观赏物什,金银书画,占比就大了许多。在先秦时代的青铜文化里,兽纹是主要装饰,文字大量在记录祭祀与战争,而后的唐宋元明清时期,花饰却是雕刻主题,并且文字的载体变成了诗词歌赋。
那么,这些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我们知道,在夏商周时期,神权与自然力量是人们敬畏的图腾。而兽纹是人类蛮力与自然天地的象征,祭祀求天地风调雨顺以吃饱饭,问鬼神吉凶祸福以准备应战,而打仗掠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了人口,为了土地,也就是为了更好的打猎种地,发展生产力,来壮大自己,以便安心的吃饱饭。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里,我们的祖先对于能吃饱饭,能活下去,有种我们难以理解的渴求,所以那时候的陪葬品是以锅碗瓢盆和兵器为主的居多,即使大富大贵的王族拥有些别致的装饰品陪葬,也依然会把吃饭的物什摆在墓穴的显眼的位置。
到了春秋战国到秦汉,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贵族而言,吃饱饭已经不再是难事,死后的愿望里就不仅仅是吃饱喝足而已了,于是是否能拥有玉器纹饰便成了区分阶级的标志,在贵族墓穴里,不实用的玉器纹饰产生了。不过,实用的餐具兵器仍然占用一定量,毕竟是大战乱的时期,吃饱饭仍然是第一原则。
随着时间推移,魏晋时期,国家概念的稳定繁荣与农业的定型改革,战争成了局部冲突,不再是日常,而人们的耕种相比之前省力了许多,而收成扩大了几倍,那么闲暇的时光要做些什么呢?书画与花饰瓷器就出现了。
文字不再是紧急战况的心惊胆战,而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娱乐欣赏,隶书楷书行书,多样化的无聊尝试到现在成了艺术,画作里也不再是庄严沉重的祭祀礼节,而有了山水花鸟人物的美丽景色。
同时,人们对自然天地的敬畏心也在悄悄改变,从害怕到欣赏,再有点征服欲的洋洋得意,登山涉水,开疆拓土是文武两面的探索自然,有能力对抗一般性的灾难了,那么人们憧憬的对象就转向了权力与地位,文人在官场沉浮,武将在沙场效力,为了争名利。
那么如何代表权力呢?金银器,再用上繁复的雕刻,越耗时越精细,代表越有地位。
还有大户人家对于房屋的装饰和日常用品的雕刻,往往越繁琐的花式说明这家人越讲究生活,越有地位,越有钱等等……这些生活性的物价,一点都不实用,但恰恰说明了社会的进步,人性的净化,不再追求蛮力与野性,开始关注艺术,开始学着欣赏美好的物价……所以在讲究生活的时代,即使地方一般人家的墓穴里,锅碗瓢盆和兵器都已不是主要陪葬品,不用打仗了,也不再喜欢战争了,不必在乎生存吃饱饭的问题了,对死后世界的愿景也就变得复杂多样了……从文物看历史,能揭开神秘,探索人性的净化与社会的进化,于是我在博物馆里,继续游思……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3)
三门县最大的博物馆叫什么名儿,你们知道吗?告诉你,它叫启明博物馆。
一天,太阳哥哥伸了伸腰,叫大家起床了。我从床上一跃而起,洗漱完毕。就跟着老爸一起向博物馆出发了。在车上,我一路高歌,兴奋不已。十几分钟的路程,一眨眼就到了博物馆。看到墙上有七个大字x启明博物馆。这几个字旁边有一块块黑砖头砌成的各种图案,看上去很神秘。来到大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石碑,上面写着:启东方文化之门,明华夏典藏之理。在老爸的解说下,我大致明白了其中的涵义。我们向石碑的右侧走过去,一片竹林呈现在眼前。周围嫩绿的竹子是常见的。而中间的.竹子看起来有点怪,远看它们时,以为被火烤焦了呢。听老爸说它叫紫竹,是非常稀少的品种。绕过竹林,我们来到了一楼展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根雕。雕刻了人物和其他物品。最有意思的就是济公活佛了,看到他我就会想起: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曲子。看,他的帽子上有个佛字。脸上的皱纹忒多:有的像海上的波浪,有的像一条条毛毛虫,有的像一根根弯弯曲曲的头发。他的扇子像从树丛中拔下一根树根,看上去破破烂烂的。不过这可是一把神扇,他轻轻一扇,就可以把恶人扇到遥远的地方。那袈裟上也有了好几个破洞。那毛主席的雕像就立在一楼正中间。他身材魁梧,一脸的严肃。不过你仔细瞧他的眼神,还带着一丝笑意。一只手抬得高高的,像是和红军挥手呢!
告别了主席,我们还观看了二楼、三楼的展厅。哇塞!什么青铜器、漆器、陶瓷、金银器、玉器等等,看得我是眼花缭乱呐!听说里面摆放着20xx余件珍贵的文物,真不愧是有名的博物馆了!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4)
三一文库(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范文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一)
我们参观了广州著名景点长洲岛的辛亥革命纪念馆,深切缅怀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先驱们的历史功绩。
走到纪念馆门口,4米高的孙中山铜像映入眼帘。孙中山眼睛炯炯有神,他为“天下之公”默想谋略的表情和形象,让人肃然起敬。大道上和展厅里矗立的黄兴、廖仲恺、蔡锷、宋教仁、章炳麟、秋瑾等先躯者的塑像,每个人都有一段惊险经历,每个人都是一页艰辛历史,述说着那封建王朝风雨飘摇、起义浪潮此起彼伏的革命年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细心倾听解说员的讲解,仔细**陈列柜里的文物,当看到革命先躯英勇就义前留下的催人泪下的遗书和身后留下的世代相传的遗物,无不为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精神所感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来之不易,无数革命先烈为此献出了生命,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展览中的一张黄纸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是团员李湛的会员卡。卡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联赛”的几个黑字。旁边是另一位会员秦干年的入会证明和公费收据。
百年见证,保存完好,十分珍贵。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同学们表示,我们回顾辛亥历史,纪念辛亥百年,就是要学***山先生和中国民主革命先躯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努力!
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我相信我会更加努力,更加坚强,因为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未来**
以前通过教材书和电影《辛亥革命》了解辛亥革命部分内容,20xx年**月11日,我们13级博士班一起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5)
繁华的都市里,在高楼大厦、“小蛮腰”前,博物馆显如一个矮冬瓜,十分普通,但平凡中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那灰色的庄容中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韵味。
一入馆,引入眼帘的是三面直泻而落的白纱帷幕,一条衬着红“扇”的黑色“天桥”横架在大厅中央的上空。
走进潮州木雕展厅。厅内陈列着各种各样、美轮美奂的木雕。我曾听舅舅提及:潮州木雕以饱满繁复、精巧细腻、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于世,流光溢彩的漆金技术更让人赞不绝口。昔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每一件木雕都是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当你全神贯注看着木雕时,如身临其境,木雕中的人物仿佛在向你娓娓讲述着、表演着那一段段潮州历史故事。那些能工巧匠的精湛技术让我不得不为之惊叹!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来到木雕制作部分展厅。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先要设计起稿,再到选材、粘贴稿样,还要打坯、修光、打磨、贴金等复杂程序才完成。我心不禁被这小小木雕竟要经如此多程序才完成而震惊!我望一望雕木前的石块,又看一下雕琢后的木雕,呀!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贞贞!走啦容不得我多花半点时间去欣赏,又得急急忙忙走进另一个展厅。先是历史文化展厅,再是自然资源展厅,后是陶瓷展厅……匆匆而去,亦匆匆而别。珍品虽琳琅满目,但也无暇顾及,所有美丽也仅是随眼而过,唯有那木雕。
出馆到海心沙公园吃午餐后,漫步于公园中的我仍无法忘记那潮州木雕的制作过程。渐渐领悟出了古人所云“玉不琢,不成器”之意,是无数次雕琢成就了这近乎奇迹的成功。没有一件“器物”不由雕琢便能成品的,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自以为是“玉”,不愿去“雕琢”,持有傲慢态度的人,终究不能成“器”。即使是块宝玉、宝石,不通过挖掘、雕刻,也只能是一块烂石头;即使你是个人才,不愿付出汗水,也绝不能成功。
相反,你付出努力,即使是烂泥,也能成为价值连城的陶瓷;即使是木头,也可成为精美绝伦的木雕;即使是白纸,也能成为闻名世界的名画。
玉不琢,不成器。木愿雕,便成品。
正如当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梦,让七月南湖航船化作十月泱泱大国。猿人通过“雕琢”——自然灾害、风雨洗礼,才有高智慧的人类;华夏历史通过“雕琢”——朝代变迁、人事更换,才有五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今美好生活也通过“雕琢”——抗敌战争、改革开放,才有现在幸福生活。
而身处幸福的我们,也不可忘祖先的付出,是他们用鲜血来雕琢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十几代人的坚持努力才有我们今天的和平国度!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现在起就应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努力奋斗。为祖国奉献出一份力量!
是祖国给了我们和平幸福、舒适的生活,但给与天地之间的这国度,给予我们生命的是地球母亲。她曾拥有一块宝石——自然资源,并将它无私奉献给人类,但人类通过了无数次“雕琢”让它成“器”后却忘记了这块玉,浑然不知这块“玉”是万物之本。在为这恶果付出沉重代价后,人类终于醒悟,面对拯救“玉”的重任,我们就不能责无旁太,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将来用我们的智慧让这块“玉”再现昔日的生机盎然之景。
让我们用汗水去雕琢我们的人生,用双手去彩绘祖国的未来,用智慧让宝玉重现生机!
时针无声地指向了“3”字,我带着快乐踏上了修学游归程,也带着一片赤子情怀,踏上了人生之旅。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6)
前段时间,妈妈带我去xx的博物馆参观。一进门,我就被微风撞到了。风中带着露水和栀子花的香味。早上好清爽!
让我眼前一亮的是独特的风格。只见桌上的秦兵马俑。其中,我还看到了秦始皇。我欢呼雀跃。我用手指给妈妈看,跟着妈妈走到了博物馆的后面。我看到一个小池塘和旁边的一条小路。路边还有许多与博物馆有关的记录、收藏和古代史传。眼花缭乱,刚在冰凉的石椅上坐了一会儿,冰凉的,清爽的,舒服极了!
走进珍宝馆,只见秦兵马俑,两个透明塑料盒,分别装着两只乌龟和一条鱼。可以通过触摸他们的身体来触摸的孔。我很害怕!扶着门口的柱子,我放不开。妈妈告诉我很多次,没关系,它们是锁在盒子里的?我不会出来咬人,但直到妈妈说再也不会带我出去玩了,我才松手。我一听,连忙松手,拉着妈妈的手,求她饶命。我摸了摸它们,它们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我摸了摸头,尴尬地笑了笑。过了这段时间,我才发现,有些事情其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敢在实践中去体验,就算不成功,我也是最棒的!
这次和妈妈一起参观博物馆,不仅增加了我的见识,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见得多了,才能知道得多。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7)
今天下午不上课, 我们班部分同学去参观博物馆。总的来说,这次的博物馆之行很愉快。在我的心中,“博物馆”这三个字,它的本身就是很庄严得了。何谓博物馆,就是浓缩了历史的地方,就是我们与我们的祖先交流的桥梁。
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天津的美无处不在。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天津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天津的精神文明之美
天津卫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是开国大典的情形 热闹而喜庆,也洋溢着中华民族的喜庆;原汁原味的天津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那和睦相处的天津民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真正天津卫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天津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部分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不禁感慨天津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天津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津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名人居住于此,天津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当自己看到清朝官员在和洋人添《天津条约》时,心中的愤怒顿时而出,此时已真正明白落后就要挨打。所以祖国一定要强大,而强大就需要人才,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做一名祖国需要的人才。
6月16日馆长办公室、外事处联合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天津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及天津博物馆。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缅怀革命先烈,创建和谐支部。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建在天津风景秀丽的水上公园附近,我们在讲解员的引导和讲解下参观了瞻仰厅、生平厅和情怀厅。展览中的许多珍贵资料再现了周和邓大姐几十年的革命历程和人生追求,展现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格和伟大精神。
站在瞻仰厅,面对着周恩来和邓颖超的汉白玉雕像,旁边是鲜红的党旗和大型浮雕五四运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画面,我们举起右臂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誓词不长,全部读下来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但她字字千金。在入党的时候我就已经熟记在心,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我们重温过,如今站在周邓大姐面前再次读起她,一样的激情,一样的震撼,久久地回荡在我的心中。战争年代,她激励着共产党员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打出一个崭新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她鼓舞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努力拼搏,闯出一个独立自主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她推动着共产党人戒骄戒躁,与时俱进,创出一个政治进步,制度民主,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强盛中国。
进入生平厅,我们从九大部分回顾了伟人的一生:1风采,2、追求真理,3、拯救中华,4、国务,5、领导妇运,6、力挽狂澜,7、继承伟业,8、英灵永驻,9、遗愿化宏图。现在40岁以上的人大都经历过那个时代,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对周和邓大姐更是怀有特殊的感情,这份感情刻骨铭心,因而比现在的年轻人体会得深刻些。他们大多是崇拜的幽默、机智、儒雅、帅气,而我们却从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坚毅和隐忍,什么是睿智和魄力,什么是以大局为重,什么是高风亮节,什么是清廉正直。有人曾这样形容:谋国之忠,古今中外无人出其右;爱民之切,万里神州难有比肩;在于家庭,他忠贞不渝,执着永恒;在于人生,他矢志革命,坚持信念;在于民族,他驱除鞑虏,兴我中华;在于国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是人们心目中的丰碑,他的崇高品格和伟大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情怀厅记录了周和邓大姐在革命中产生爱情,结为伉俪,爱情又激励他们献身革命的崇高情谊。同时还展现了他们把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洒满人间。最让我感动的是展览的最后部分,去世后,十里长街送的多媒体播放时刻,仿佛又回到了令人难忘,令人心碎的1976年,又回到了十里长街上,缓缓移动的灵车,悲痛的人群,那震撼、悲天恸地的场面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参观的人,再一次潸然泪下。
丰碑昭后世,风范励来人。我们缅怀,缅怀革命先烈,不能只停留在献上几束鲜花,掉下几滴眼泪,唱上几曲颂歌,念上几段豪言壮语等形式上,而是要在心灵深处,保留一份纯朴的阶级感情,保留共产党从诞生起就坚持的对历史、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工作。
之后,我们参观了天津博物馆,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了解天津的历史、文物、民俗、艺术,并在天津新馆建设,展陈设计等方面汲取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这次组织活动收获颇丰,拉近了党员之间、干群之间的距离,消除了部门、同事之间的陌生感,增进了相互了解,一路上气氛融洽,欢声笑语。回馆后,我要在思想上与大家互相交流,工作上多方协作,生活上细心关怀,让和谐的气氛延续下去,为建设和谐支部尽自己的一份力。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8)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们参观了党史纪念馆。在一系列珍贵影像资料和真实文物中,我们回顾了百年来党的风雨征程,从李大钊先生在《青春》中写道的“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五四运动精神,到中共一大“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到如今“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抗疫精神。我们党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带领全国人民走向胜利,在滚滚向前的历史中不断绝境重生。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为人民谋幸福,为事业谋发展,从来都是全体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回首党的百年历史,我们的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艰难磨砺中成长,在历次攻坚克难的斗争中,从来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如今的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一代青年在面对家国重任和个人道路的选择时,应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9)
从地铁站出来,走不多久,妈妈告诉我前面就是了。我顺着妈妈指的方向望去,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路两旁是一座座红灰相间的房子。爸爸告诉我这是石库门建筑,是清朝末年上海居民为了抵御战乱而修建的一种样式的建筑。黑色厚重的木门,在梧桐树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庄重肃穆。
顺着警察叔叔的指引,我们依次走进了大厅。在展览厅里,陈列了很多我没有见到过的文物,有以前的大炮、刀枪,还有很多照片和资料。在一条都是补丁的衣服前,爸爸说这是几十年前,新中国还没有成立的时候,工人叔叔的衣服。我问爸爸,这么破旧的衣服怎么能够抵御寒冷呢?爸爸告诉我:那个时候的旧中国,很多人没有衣服穿,没有东西吃,不要说鸡蛋和肉,连米饭和馒头都吃不到。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又弱又穷,农民伯伯种出的粮食,要么被地主拿走了,要么被军阀或者侵略者抢走了,很多人都吃不饱穿不暖,更没有书读。我听了之后,觉得那个时候的人们,真的好可怜啊!
参观了一会,我们来到又一个展区。爸爸说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的展览,十三张照片是当时参加第一次大会的代表们,他们的塑像看起来栩栩如生,感觉每个人都有很多的话要讲似的。
不知不觉,来到了最后一个展区。红色的幕墙上,金色的镰刀锤子引人注目。妈妈说这是党徽,墙上的一些照片和资料,让人驻足。
虽然很多资料,我还看不太明白,但是看到旧中国的人们生活那么艰难,想想我们今天的国家,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足,让我觉得现在的美好生活,更加来之不易。但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以后会越来越好,我也要更加努力,好好的学习知识和本领,长大了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国家出力。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10)
化工博物馆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化学系的学生,我对于化学行业的历史和发展有着深深的探究欲望。因此,我特地前往化工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在这个博物馆里,我不仅看到了许多让人震撼的化学实验,也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化学工业的历史和发展的知识。
进入化工博物馆的大门,我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纪念碑,上面刻着“化工博物馆”,显示出了该博物馆的庄严和威严。一进入里面,就有迎面而来的是一幅记录了化学工业发展的画,这让我感受到了人类科技进步的伟大。在博物馆中,我还看到了众多的化学实验仪器和设备,这些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的设备,全都反映出了化学行业发展的历史和技术进步。
在博物馆的展厅中,我看到了许多展品,包括化学遗产、化学实验、化学品样和化学产品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演示实验了。这些实验通过它们的形象和翔实的讲解,将化学科学理论的复杂性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形式。从展品中,我同样了解到了现代化工产业的发展历程,包括石油化工、新材料化工、精细化学品和生物化学等领域。
除此之外,化工博物馆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在这个博物馆里,我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化学实验所需的设备,了解各种化学试剂的性质,从而对化学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也看到了现代化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例如,我看到了许多关于纳米技术和新型材料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目前高科技领域的热点和前沿研究。另外,我还了解到了许多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了解到化学工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认识到了我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化学科研人员的重要性和使命。
在参观完化工博物馆之后,我对化学行业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也促使我对于自己的专业更加有信心,同时也让我了解到,作为一名化学人才,在今天以及未来,我都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和使命。
博物馆心得体会(篇11)
进入博物馆,墙壁上是用铜打造的镂空装饰,装饰上还有用彩铜打造的字呢!再抬头望去,是一盏重达两吨的铜灯,极其壮观,走进展厅,里面是一个矿井的剖析图,我们能看见矿井下的人们是怎么开采矿石的。向后转去,是三块矿石。讲解员介绍,那是一块纯绿的矿石,叫做自然铜。他和其他的矿石不一样,它不用像铜矿石一样烧炼出铜,他自己本身的含铜度就非常高,所以不需要烧炼。这样的矿石是非常少见的。
大家都听说过,“以史为鉴”这个成语吧,但你们知道“鉴”是什么意思吗?其实它就是一个铜盆。古代没有镜子,普通老百姓就只能在井边用井水倒映出的像来照镜子。而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可以用“鉴”。把“鉴”里装上清水,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像了。
继续往前走,我们看到了商代的饕餮纹爵,他是一个饮酒器,但是却有一个蘑菇状的伞状帽子立在上面。讲解员说;“这个帽子,会在喝酒的时候抵住鼻梁,让人们不要一饮而尽。”
没走多远,我们看见了铜渣,我很好奇:铜渣为什么会被展出?它不是已经没用了吗?我试着抱起一块铜渣,呀,好重呀!怎么会这么重?讲解员说:“古代的炼铜技术不发达,一块铜矿石,古人只把其中的百分之四五十的铜提炼出来,而剩下的大量稀有金属都在铜渣里。关于他它,还有一个小故事:新中国刚成立,日本人要买我们的铜渣,周恩来总理说:“日本人要买的一定是好东西,千万不能把铜渣卖给他们。”因为总理的一句话,使铜渣保留到了冶炼技术发达的今天,提炼出了大量的稀有金属。
每次游览博物馆,一种对祖先的崇敬之情,都会从心中油然而生。
喜欢《博物馆心得体会系列》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博物馆心得体会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