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狗陪我上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1-03-05 幼儿园狗教案 幼儿园游戏玩具 幼儿园玩具游戏 婷婷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每天都会抱着大大的玩具狗来幼儿园,离园时还不忘把狗带回家去。可是每次来园和离园时总会大哭起来,这让来接送的奶奶很是为难。我们从家访中也得知婷婷的依赖性很强,每次到小区里和小朋友一起玩,必须得奶奶陪着,否则就不愿意了。这不,每次来园时,先把玩具狗放到小床上,再由奶奶陪着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一切准备就绪了,可婷婷还在座位上边哭边擦眼泪,“让沈老师来陪!”奶奶的最后一招终于使出来了。我来到婷婷身边,她才肯放奶奶走。奶奶刚走不久,婷婷就自己擦干眼泪了,等到开着小火车去外面做早操时,婷婷早把不开心忘记了,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接下来的半日活动,婷婷都能开心地参与。我们班里三个老师经常说,要是让婷婷的爸爸妈妈看到她开心地游戏,他们一定能放心了。午餐和午睡同样也遇到了难题。幼儿园里的菜都是营养配餐,多种食物放在一起烧的,婷婷只喜欢吃肉类,而且不要吃很多菜烧在一起的,加上她比较固执,不吃就是不吃,这样吃饭也成了她妈妈担心的问题,经常打电话来和我们交流。其实孩子的健康不仅是父母所关注的,也是我们老师加倍关心的事情,于是我们采取各种办法,尽量让孩子们多吃一点,逐渐在幼儿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午睡时,婷婷的玩具狗可派上了大用场,一躺下就趴在了玩具狗身上,虽然难以入睡,但她能安静地躺在小床上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在家时婷婷要喝着奶粉入睡的,所以没有了奶粉的陪伴,午睡睡着的时候并不多,只有在听故事时才会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不过如果听到什么声响的话,一会就醒来了。我们都觉得她心里还是有些紧张,要想完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离园时,婷婷又开始了哭闹,非要把玩具狗带回家去,就这样,奶奶抱着婷婷,婷婷抱着大大的玩具狗,一个庞大的身影消失在门口。望着远去的背影,我们都在感叹,其实婷婷是个乖巧能干又活泼开朗的小姑娘,除了父母接送时候的哭闹,其他时间都是开开心心的,我们能在活动中随处可见她灿烂的笑容,针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还需要从家庭入手,逐渐帮助她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玩玩具时间:地上的玩具快回家
每天早晨,爸爸妈妈把孩子送到老师的手里后,接下来就是孩子早晨的玩玩具时间了,每次玩玩具,总有一部分孩子把玩具丢在地上。每天我都要花一定的时间提醒孩子玩具掉地上了,可基本孩子不太去主动检,有时只好自己出动帮着检。虽然每次玩玩具的时候,我都提醒孩子们:要把玩具放在桌子上玩,不要丢在地上,但孩子们基本都听不进去,效果并不明显,部分玩具还是被丢在地上。
这天,差不多到一定的时间了,我没有及时让孩子收玩具,这时又有好几组玩具“躺”在地上。看着“躺”在地上的玩具,我突发灵感。
“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老师讲过的《鸡妈妈和鸡宝宝》的故事吗?
“记得。”孩子们大声的说。
“那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事情啊?”我问到。
“鸡宝宝找不到妈妈了!”
“鸡宝宝调皮,走丢了!”······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说着。
“孩子们,你们说的很好。鸡宝宝跟着鸡妈妈出来散步,不听妈妈的话,一会儿追蝴蝶,一会儿捉小虫,结果,不小心走丢了找不到妈妈了,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最后,小兔子帮忙把它送回家。孩子们,你们想一想,如果你是鸡宝宝,不听妈妈的话,走丢了,你会怎么样呢?”我问道。
“我会哭!”
“我会害怕!”
“找警察叔叔!”孩子们议论纷纷地说着。
“哦,很好,小朋友都很聪明,知道找警察叔叔。可是有一些玩具宝宝被小朋友玩的时候弄在地上了,它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伤心的哭了,它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小朋友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助他们啊?”
“像警察叔叔一样,送它们回家!”
“把它们捡起来!”
“好,孩子们你们说的很好。那我们以后就当警察叔叔,看见玩具宝宝掉在地上就把它们送回家,好不好啊?”
“好!”孩子们快乐的说着。
果然,从那以后孩子们看到玩具丢在地上就捡起来,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而且玩玩具的的时候还互相提醒不要把玩具宝宝弄丢了,如果看见别人的玩具掉在了自己那边,也会主动把玩具宝宝送回家了,这样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玩具掉地上的难题,而且还使孩子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到了快乐与幸福。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孩子不能一昧地说教、讲道理,教师应该开动脑筋,运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方法,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玩具带到幼儿园 ,高高兴兴大家玩
案例:
自由活动时,大家都拿出了自己带来的玩具,最近比较“流行”爆龙机,几乎每个男孩子手里都有一个。这时一边出现了争吵声“你给我玩一会,我的跟你的交换好吗?”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小伟和小元他们两个人在抢爆龙机,谁都不肯让步。最后伟伟还是抢不过小元,啪嗒一下摔在了地上,不停地哭着,嘴里还说着:“这是我的玩具呀,你还给我!”
分析:
鉴于小伟的这一系列表现,我们从两方面来分析,首先从个性看乐乐是个性格内向、胆小、活动能力相对同龄儿童要落后一点。同时,说话拘谨、不愿与同伴交往、性格孤僻,依赖性较强,造成了自我保护意识过强;与人合作上,采取的孤立;交流上,采取的缺乏亲近感,积极性……;再次从家庭环境看乐乐家是典型的“溺爱型”的家庭,父母忙于工作,小伟的生活起居等各方面的培养都是由爷爷奶奶包办代替的,要什么给什么,他的一切要求爷爷奶奶都会依他。他们对孩子的任何要求百依百顺,看不到孩子的弱点,如果一发生特殊情况,便无法适应,形成紧张焦虑的情绪。由于胆小,他不敢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同时也包括玩具,别人有的,他也要有,但是就是不肯和别人交换。
方法:
针对小伟的状况,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亲子交往
引导家长经常的询问、倾听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经常的给孩子提供语言环境,并不时的鼓励孩子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
(二)家园合作
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合作,家长可以将自己在教育中的困惑和老师进行交流,大家一起来解疑,共同分享教育经验,达到一致的教育目标。
(三)榜样示范
在班级中挑选会分享玩具的孩子作为榜样,以身示范,引导小伟向他学习,鼓励他将玩具带来幼儿园与他人分享并以一定的奖励来刺激小伟的分享行为。经常用正面刺激的方式,教育孩子,关注孩子的发展。循序渐进,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一天一样
引导小伟每天带一个玩具来,在同伴面前大胆交流自己的玩具,让他去关注其他孩子带来的玩具,并引导他主动去和他人交流交换,使他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儿歌:《玩具带到幼儿园,高高兴兴大家玩》
小小玩具花样多,每件都是我喜欢,
一人独玩真没劲,大家分享才有趣,
玩具带到幼儿园,你交换来我交换,
大家都来换一换,高高兴兴大家玩。
我也带玩具来
小班的孩子都喜欢把玩具带到娃娃家来玩,只有新威不舍得带玩具,还经常抢别人的玩具。一天,区角活动时,他跑到我面前告状:“老师,文文不让我玩玩具还打我。”我把文文叫到面前询问缘由,文文委屈地说:“新威不带玩具来,总是抢我的玩,上次还把我的小汽车摔坏了。”听到这儿,新威赶紧解释:“我不是故意的。”我问:“你很喜欢文文的玩具吗?”他点点头。我又问:“你该怎样向他借哪?”新威不高兴的说:“我和他商量了,他就是不给我玩。”“两个人都想玩,怎么办呢?”我再问,这时旁边的琪琪插话说:“两个人一块玩。”我又继续问新威:“你这样喜欢玩具,为什么不自己带呢?”“我怕别人给我玩坏了。”我说:“是啊,大家都很爱护自己的玩具,如果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玩具一样爱护别人的玩具,就不会玩坏了。”他想了想说:“我明天也带玩具来。”
第二天他果然带来了一辆玩具汽车,并且特意让我看:“马老师,这是爸爸新给我买的小汽车。”我高兴的说:“呀,你的小汽车真漂亮,还是遥控车,老师很喜欢。”区角活动时,我请他向小朋友介绍展示小汽车的玩法,他自豪地对孩子们说:“我来教你们玩吧。”孩子们也纷纷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跑到他面前,“我们一块玩吧。”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离园时,他说:“老师,我把小汽车带回家,明天再换一个玩具来。”从此,新威经常带自己的玩具到娃娃家来和小朋友一块玩。在这里他不仅懂得了怎样与小朋友相处,还学会了与同伴共享。
我班的玩具店
常听教师们说起,最烦人的事莫过于孩子来园时自己带玩具。的确,各种各样的玩具带入园,不但会影像正常的教学活动,而且会由此产生孩子之间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有的教师干脆告诫家长,不让孩子带玩具入园。但孩子自己偷偷将玩具带来的现象仍时长发生。在入园时和教育活动前,我自己也曾没受过孩子的玩具,可这样处理后,有些孩子整天无精打采,闷闷不乐,甚至思维也不像平日活跃。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幼教杂志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孩子生来最喜欢的两件事是吃和玩。有时小孩视“玩”比“吃”还重要。好动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不可缺少的工具。俺卷思索良久,使我深受启发。
一天下午,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求每人第二天带一件心爱玩具来参加班里的玩具展览。第二天,许多孩子拿着玩具很早来到了幼儿园。我将大家的玩具一一标上记号,集中起来。活动开始后,我先让每个孩子介绍自己的玩具的名称、玩法,并表演给大家看。然后引导孩子们相互交换玩具,是大家通过交换都能玩到许多玩具。
正当孩子玩的尽兴时,我问大家:“如果把这些玩具放在活动时的柜子里,那会怎么样呢?”我说:“老师,那我们活动室里不就有了玩具店了吗?”我说:“对,我们班就办个玩具店,好不好?”大家齐声叫好。就这样,这些各种各样的玩具,就成了“玩具店”里的第一批玩具。
以后,为了办好“玩具店”,我还给大家讲了一些制度。比如玩具可以借回去玩,也可从家里带新的玩具来换;玩具只能在课间活动、自由活动时玩,等等。这样,孩子们不仅能尽兴地玩到许多玩具,而且学会了有礼貌地交换玩具,提高了互相交往的能力。那种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偷偷的玩玩具的现象,自然也就销声匿迹。
由孩子拿幼儿园玩具想到的
前几天班里刚转来一个小朋友羽斐,我害怕小孩不适应,再加上家长的各种嘱托,平日里就多关注了她一下。
一天,我发现她站在玩具柜哪儿东瞧瞧西看看,自始至终紧紧地抓着她的书包,我走上前把她的书包打开看了看,说:“羽斐,你怎么拿幼儿园的玩具?”她看了我一下,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也没有说话,我看着她继续说:“快拿出来放到玩具柜里,幼儿园里的玩具属于所有的小朋友,只能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是不可以带回家的,你知道么?”她看着说,木然的点了点头,极不情愿的把玩具从书包拿了出来。
针对这件事,我和她妈妈进行了沟通,她妈妈说:“说好听的你这是拿幼儿园的玩具,说难听点,你这就是偷呐!”她妈妈说完,狠狠的推了她一下,可以看出,她妈妈很生气,我对她妈妈说:“羽斐她才四岁,有时候分不清好坏是非也是正常的,毕竟她还是个小孩子。”她妈妈几乎要掉下眼泪了,握着我的手,跟我说:“刘老师,你说这可怎么办才好?她有时拿小朋友的东西,橡皮铅笔什么的,你说她小小年纪,怎么能这样啊?为了这,我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可她……哎,我是一点辙都没了啊!”看着快要哭了的羽斐妈妈,我也难受的很:“把这件事交给我处理吧,我想想办法,你也别使劲说她了,更不能打她。”
我每天户外活动的时候都去找羽斐说话,有时候给她讲故事,有时候和她聊聊天,慢慢的跟她说一些做人的道理,慢慢的她开始信任我,常常主动走到我身边跟我说一些悄悄话,她也没让我失望,再也没有拿过幼儿园或者其她小朋友的东西。
小孩子不懂事是很常见的,都识大体的话,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作为一个老师,必须要耐心,更要做到细心,关注每一个孩子,及时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为他们明媚的未来奠定基础。
他抢我的玩具筐
家长会中,我们向家长们阐述同伴交往的重要性。因为对于年龄小,交往能力不强的小班幼儿而言,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发生矛盾是十分常见的问题。因此逐步提高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除了教师正确解决、引导幼儿思考问题以外,家长的榜样作用和引导对幼儿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我为家长们放了一段视频《他抢我的玩具筐》:一天清晨,宇宇较早地来到幼儿园,开始玩起了结构游戏,由于其他幼儿还没来,他就把玩具筐放在了自己面前,尽情地开始搭起来,没过一会儿,舟舟和萱萱也来了,由于舟舟和宇宇是面对面坐着的,相距较远,因此,宇宇把玩具筐放在面前,让舟舟拿起来很困难,于是,舟舟一把将玩具筐拿到了中间。宇宇一下子愣住了,随后,就开始大哭起来,怎么哄也不听,怎么劝也不行。我问宇宇发生了什么事情,宇宇说:"舟舟抢我的玩具筐!"舟舟说:"不是的,是他把玩具筐放在他自己那里,萱萱拿不到了,我也拿不到,应该放在中间。""可是,我拿不到了。"老师问:"那请你想想怎么可以拿到中间的玩具筐呢?"舟舟说:"可以站起来拿!"
宇宇还是摇着头,不肯答应,但是已经不哭了,老师问他:"愿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友好相处?"他摇摇头;老师问:"愿不愿意做小朋友都喜欢的小朋友?"他还是摇摇头……
随后教师便对幼儿进行冷处理,让宇宇自己单独坐一会儿,过了一会儿,当宇宇这一组的小朋友都来齐的时候,宇宇和其他幼儿继续玩起了结构游戏。老师问:"宇宇,你们现在玩得真好,你们的玩具筐放在哪里啦?"宇宇说:"放在中间。"我继续追问:"为什么要放在中间呢?"宇宇说:"因为都能拿到。"我打趣道:"那你现在能拿到筐里的玩具吗?"宇宇一本正经地说:"能!"说着站起身来手伸长了拿,一边伸一边告诉我说:"就是站起来拿。"我说:"你真棒!"教师通过幼儿自己讲述矛盾发生的过程、自己想办法怎么解决,同伴的想法是什么,同伴之间的交流是怎么样的,通过这样的过程,不断冲击着幼儿自己原先的想法,逐渐调整成符合大家认同的行为方式。
家长们在看视频的时候,被孩子连续摇头,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把筐放中间,拒绝做小朋友的好朋友,拒绝做乖宝宝的行为而忍俊不禁。真实的视频让家长朋友们倍感亲切,同时,也引发了家长对"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视。如何协商、商量、劝说,是孩子们急需学习的一个方面。
小班:我也带玩具来
我也带玩具来
小班的孩子都喜欢把玩具带到娃娃家来玩,只有新威不舍得带玩具,还经常抢别人的玩具。一天,区角活动时,他跑到我面前告状:“老师,文文不让我玩玩具还打我。”我把文文叫到面前询问缘由,文文委屈地说:“新威不带玩具来,总是抢我的玩,上次还把我的小汽车摔坏了。”听到这儿,新威赶紧解释:“我不是故意的。”我问:“你很喜欢文文的玩具吗?”他点点头。我又问:“你该怎样向他借哪?”新威不高兴的说:“我和他商量了,他就是不给我玩。”“两个人都想玩,怎么办呢?”我再问,这时旁边的琪琪插话说:“两个人一块玩。”我又继续问新威:“你这样喜欢玩具,为什么不自己带呢?”“我怕别人给我玩坏了。”我说:“是啊,大家都很爱护自己的玩具,如果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玩具一样爱护别人的玩具,就不会玩坏了。”他想了想说:“我明天也带玩具来。”
第二天他果然带来了一辆玩具汽车,并且特意让我看:“马老师,这是爸爸新给我买的小汽车。”我高兴的说:“呀,你的小汽车真漂亮,还是遥控车,老师很喜欢。”区角活动时,我请他向小朋友介绍展示小汽车的玩法,他自豪地对孩子们说:“我来教你们玩吧。”孩子们也纷纷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跑到他面前,“我们一块玩吧。”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离园时,他说:“老师,我把小汽车带回家,明天再换一个玩具来。”从此,新威经常带自己的玩具到娃娃家来和小朋友一块玩。在这里他不仅懂得了怎样与小朋友相处,还学会了与同伴共享。
教育随笔:“我的”玩具
事件实录:在午餐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先吃完饭的小朋友们可以先搬小椅子到黄线上,然后玩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小玩具。A最喜欢玩玩具了,任何空隙的时间,他都会围在玩具筐周围,尝试着伸进箱子摆弄一会玩具。今天我在给小朋友们盛汤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哭声,我一看,只见A的两只手把汽车紧紧地攥着,正张开嘴巴准备用咬来反抗,而一边的B则心急的大叫:“给我,你给我!”我连忙跑过去把他们拉开,但是他们还是在争抢玩具。我连忙把玩具从A手中拿走,问:“要是抢玩具,玩具宝宝就归我了哦。”我先安抚在哭的B,再询问他们事情的经过。A:“是我先拿到的玩具,他要来抢。”我问B:“那你记得陈老师说过,能不能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B说:“不可以。”“那你想玩其他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应该怎么办?”A说:“要问他能不能借我玩。”我说:“你很棒的,知道要用嘴巴问,那嘴巴可以用来咬人吗?那你也可以用小嘴巴告诉他不要来抢玩具。”“B,那你再用小嘴巴问一下王熠名能不能把玩具借你玩?”A马上同意说:“可以。”
分析、思考:
虽然上幼儿园已经快一个月了,但是A他在常规这方面的意识还是很薄弱,如有时间就去玩区域里的玩具、集体在活动中随意走动等自由散漫的行为。再加上小班孩子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常常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成是自己的。因此,在分散玩时看到自己想玩的玩具就会去别人手里抢。
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让A带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到幼儿园,满足他想玩玩具的愿望。和他说道理的时候他都懂的,但是性子急,有的时候会动手、咬人。因此要告诉他正确的解决争抢玩具的方法,让他慢慢地学会用语言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动手。还有,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想办法让A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如表扬、冷处理等,帮助他慢慢地学会与同伴交往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