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小孩子应该“放养”还是“约束”?

发布时间:2021-03-01

教育笔记幼小衔接。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幼小孩子应该“放养”还是“约束”?”,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对于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一直以来都争论不休。有的人认为教育孩子应该顺其自然,大人不应该过早给孩子灌输太多知识,而应该尊重孩子天性(说白了就是放养)。也有的人认为,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争分夺秒。

于是,在“放”与“不放”、“管”与“不管”、“自由”与“约束”之间,大部分父母都迷惑了。

我的观点:对孩子的放养,是一种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你现在不教育孩子,将来社会会狠狠教育他的。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对手都已经武装到牙齿了,你难道让他赤手空拳上战场吗?

不可否认我们亲身经历过灌输式教育,也确实对社会有太多的不满与抵触情绪,甚至或多或少对社会和体制怀抱了一份怨念。

当年中考也好、高考也罢,我们承受了太多考试与升学的压力,失去了太多的自由和自我,也曾体验过太多进入社会以后的迷茫和失落。

当我们做了父母后,“放养”概念一出来,就很容易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和追捧。放养这个词,想想真的很美好,可是实际情况如何呢?

我身边有些朋友前几年对待小孩子的教育态度就是放养。可是到了现在这些爸爸妈妈们似乎开始紧张了,莫名的压力涌了上来,甚至开始报了各种补习班(舞蹈、钢琴、英语、奥数、书法等等),真的跟我们当年备战高考的场景没什么差别。

有个朋友的孩子,去年参加了上海这边的一场幼升小的考试,据她描述,当时是3000人录取60个,她拍了几张考场外照片给我看,简直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有人问她,那么低的录取率,为什么还要去奋力一搏。她是这样回答的:“小区的对口是菜场小学(所谓菜场小学就是在大城市里没门槛大家都就近入学,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占很大比例的小学),硬件虽好,但是软件跟不上,师资力量跟不上,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而我想给孩子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学习环境。”

问题来了,幼升小、小升初真的那么重要吗?能不能不要给孩子压力,能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还有,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有几个是大学毕业?而且,现在教育都已经慢慢在改革了,都提倡素质教育了。听上去好像有点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现在的教育系统,我只能呵呵,4点半就放学,说是给孩子减压。有时候我跟我爱人、孩子散步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熊孩子。他们抢别人的玩具,随地大小便,甚至破坏各种公共设施,家长在一旁看着还不管,我真不知道这些家长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孩子贪玩可以理解,但是最基本的底线总该要有吧,如果连这个社会的一些基本准则都不去遵守,你指望孩子将来会更好的融入社会吗?这样放纵孩子,对社会对孩子自身真的一点帮助都没有的。

有人喜欢拿国外的快乐教育说事,说国外的学校教育非常轻松,孩子学得很快乐,没有负担,也没有这么大压力,真是羡慕不已。那我只能说你对国外的教育太不了解了。再说了,快乐教育并不等于放养。就拿日本来说,日本从小对教育从来就没放松过。

日本小学分为公立、私立和国立。除了公立不需要考试,私立和国力都要考的,而且压力很大。他们要参加补习班,属于考前模拟的那种补习班,费用也不低。接下来才是面试,面试小孩大人都要面。然后接下来是笔试,考试内容五花八门。

最后是行为考试,这个考验综合素质能力的。如果都通过了,才能拿到offer。我们再看看美国的教育,美国的学生同样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他们有类似我们国内的期中、期末等各种考试。作业也不会比我们少,甚至有的学生会做作业到深夜才结束。

最后,有人会问,学历真的那么重要吗?每次过年回家,跟老家的亲戚朋友吃饭喝酒的时候,是不是会遇到有人说:“我初中都没毕业,还不是照样开工厂,雇研究生帮我干活”。是的,这个不得不承认,存在这种情况。

但是从统计学的角度看,这个其实就是小概率事件。就像我跟你说,谁谁谁中彩票了。大部分人大学毕业,拿个学历本当敲门砖去面试各种企业,这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说,教育是个长跑,一辈子的事,千万不可逃避也不能麻痹。爱他,请不要放纵他。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从幼小孩子日常生活情景抓英语口语练习


少儿英语口语练习一直是家长最关心的,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的表达难力呢?就从这些常用语开始吧!我们整理了一些少儿英语口语生活中的常用表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起床到出门早晨好!

Good morning!

该起床了!

It's time to get up!

你醒了嘛?

Are you awake?

今天是个好天!

It's a nice day!

把被子叠好。

Let's fold up the futon.

我做了个美梦。

I had a good dream.

我得洗脸了。

I have to wash my face.

该吃早饭了。

It's time to eat breakfast.

我还困着呢。

I'm still sleepy.

刷牙了吗?

Did you brush your teeth?

我得梳梳头了。

I have to comb my hair.

快换衣服。

Hurry up and get dressed.

我走了,妈妈。

I'm leaving.Bye mom.

我要迟到了。

I'm late.

我回来了。

I’m home.

你回来了。

Welcome home.

我可以出去玩会儿嘛?

Can I go out and play?

我饿了。

I'm hungry.

真累啊!

I'm tired!

还是家好哇。

It's good to be home.

晚饭好了吗?

Is dinner ready?

妈妈,今天晚饭吃什么?

Mom,what's for dinner tonight?

我开动了。

Let's eat.

该吃饭啦!

It's time to eat!

这就来啦!

I'm coming!

别弄撒了。

Don't spill it.

把碗里的菜吃光。

Eat all of your vegetables.

把饭吃完。

Finish up your plate.

怎么锻炼小孩子情商


-->

EQ在国内造成一股热潮之后,不断有许多父母问我有关培养孩子EQ的问题,其实目前对EQ的主张可谓百家争鸣,所举的内容和培养之道亦是包罗万象,不胜枚举。依畅销书《EQ》的作者高曼博士的说法,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教育有五个步骤,分别简要介绍如下:

一、察觉孩子的情绪:孩子如同成人一样,他们的情绪背后有其原因,不管他们是否清楚原因何在。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不明来由的怒气或沮丧时,不妨停下脚步来了解他们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且运用一些方法来引导孩子安全地表达各种情绪。

二、体察情绪是亲近孩子和教导孩子的机会:一些父母试图忽视孩子的负面情绪,希望他们的这些情绪能够自己过去,但父母经常发现这个方法的效果不好。事实上,父母在情绪的疏解方面要给孩子以协助,以帮助他们澄清情绪、了解情绪,才不致使孩子的负面情绪扩大或恶化。

三、换位思考式的倾听和确认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需要父母通过注意他们的身体语言来觉察,如脸部表情和姿势。但是别忘了,孩子也会观察父母的身体语言。因此,父母可以用一种轻松但专注的态度来倾听孩子,可以通过不带质问的语气来询问孩子,了解他们的情绪,如说:“你今天看起来有点累?”然后,等待孩子的反应。

四、帮助孩子以言语表明情绪:当父母看到孩子流泪,可用同理心来反应:“你觉得很伤心,是不是?”这可以让孩子了解,并学到描述情绪的字眼。研究显示,一个人如能以适当的言语形容情绪,可以帮助自己在神经系统上取得宽心或镇静的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让父母告诉孩子该如何表达情绪,而只是单纯地协助孩子发展表达情绪的语汇。孩子也如同成人一样,他们同时也会有两种以上的混合情绪,这时父母可以通过言语让孩子了解这是正常的,比如父母可以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对参加少年棒球队选拔有点兴奋,也有点害怕。”

五、与孩子商讨解决之道:父母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不是问题,偏差行为才是问题,这是帮助孩子成长和进步的关键。当孩子因情绪问题而出现偏差行为时,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的解决之道,帮助孩子顺利解决问题。举例而言,父母可以说:“你很生气小杰拿了你的东西,如果是我也会生气,但你打他是不对的。让我们想想有没有其他解决的方法。”

家长如何教育小孩子


世间百业,父母这一职业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的。在太原市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上,市教育局局长马兆兴给家长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子课.

晨曦微明,省城新建路边,一位父亲正在愤怒地斥骂不愿上学的儿子。围观者猜想,这肯定是个成绩垫底、不爱学习的孩子。细问之下,情况出人意料。孩子是某重点中学全班排名前3的好学生。只因老师一句叮嘱“让孩子不要光琢磨难题,这对中考很不利”,这位父亲就着急上火,头晚将孩子训斥了两个多小时,却没给孩子辩解一句的机会。

1月12日,在太原市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演讲现场,提起曾经目睹的一幕,主讲人、太原市教育局局长马兆兴感慨良多:“那位家长毕业于省内一流高校,文化素质并不低,但教育孩子的能力却极为有限。所以说,家长自身素质的高低与教育孩子方面的素质高低是两回事,要教好孩子,家长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

真正的教育是爱与智慧的结晶

家长和老师“踢皮球”。许多家长一发现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便将责任归咎于学校,认为是学校没把孩子教育好。一些老师在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时也常说:“如果你了解这个孩子的家长是什么人,你就知道这个孩子肯定会有什么问题。”如此一来,家庭教育埋怨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又在埋怨家庭教育,家庭与学校、家长与老师之间形成一种对立和冲突的关系。这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事实上,家庭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场所,家长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弥补,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为孩子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获得父母的资格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成为称职的父母却需要努力学习。大多数父母都是无师自通,认为自己的父母怎么教育孩子,或者别人怎么教育孩子,自己就怎么教育孩子。这是不行的。因为时代变迁,父母也要不断更新教育方法,和孩子一起成长。传统理念要求我们做事专心,不能三心二意,现在很多学生却一边做作业一边听音乐。对此,不少家长气愤不已。但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听音乐不一定影响写作业,或许还有助于孩子写作业。这就需要家长转换教育思路,不能武断地下结论。

不要因为父母的思想高度,限制了孩子发展的高度。家庭是孩子成长永远的场所,父母是孩子发展永远的老师。父母不可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孩子,没有很高精神境界的父母,也很难培养出具有很高精神境界的孩子。现在,不少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唉,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全指望孩子了。”相应地,孩子也可能想:“我就像你这样活着,怎么不行?”所以,父母需要提升自己,可能物质状况不好,但一定要有较高的精神追求。

从另一个角度讲,父母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比如,孩子放学回家,一进门就找到一本自己最喜欢读的书。母亲可能会劈头盖脸地说:“赶快写作业,作业还没写,看什么闲书?”这怎么会是闲书呢?如果一个孩子放学后,能有一本书让他如饥似渴地惦记着,那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一件事!在有的父母看来,学好课内知识就够了。这是错误的,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错误认识影响了孩子。

家教误区羁绊孩子成长脚步

对孩子的期望值虚高。有些家长说:“我把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就要还给我一个大学生,最好是清华、北大的。”孩子有没有可能进清华、北大?有可能。但是每年进清华、北大的学生在全国来说是少数中的少数,精英中的精英。家长盲目要求所有孩子都成为精英,这是不现实的。因此,怎样正确确立对孩子的期望值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步。家长要认真了解孩子,研究孩子,理性地给孩子树立合理发展目标,可以适当高一点,但不要虚高,期望值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有百害而无一利。家长不能把自己的一厢情愿强加给孩子,而是要鼓励孩子不断去努力,提倡学习改变命运,勤奋成就未来。

对孩子的要求有偏颇。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什么都不干也可以。事实上,这样的孩子很可能学习也不好。原因在于孩子责任感的缺失。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学习肯定上不去;如果他各方面都涉猎,激发的则是更多的责任感。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全面,要特别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品德和劳动习惯,而不仅仅关注他的学习。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一定要让他承担起来,家长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苏州一位教育专家的孩子小时候经常丢三落四,忘记带钥匙,每次都打电话找家长。一开始家长总把钥匙送到学校,反复几次后,孩子仍出现同样的问题。于是,家长告诉孩子,从这次开始不给你送了,自己做的事情要学会自己承担责任。

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有投机心理。很多家长希望世界上有一种办法能解决所有的家庭教育问题。事实上,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世界上惟一的,你是“这一个”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你的孩子和别人不一样,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采用。家长只能自己探索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谁也不能代替。父母要善于变换方式,多动脑筋想办法,多倾听少唠叨。因为父母说得太多,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不爱说话。国外一个家庭主妇的小儿子总爱随地小便,这位聪明的妈妈想了个办法,她把很多彩色小画片放到冲水马桶里给孩子演示,看着画片随水流旋转而下,孩子觉得很有意思。于是,每次他都规规矩矩上完厕所后放一个画片,看这有意思的一幕。问题就此迎刃而解。

在看待孩子的视角上,注重外在,忽视内在。孩子今天会背一首诗,会做算术了……大多数时间里,家长只看到孩子外在的变化,却忽视了对孩子兴趣、视野、习惯、思维等内在品质的培养。这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学跳舞、学弹曲,家长只关注技巧训练的实际效果,却从不引导孩子领悟音乐的内涵和魅力;孩子鹦鹉学舌般背诵“白日依山尽”,家长只顾高兴,却忘了告诉孩子“白日”怎样“依山尽”的情景。

教育孩子的心态比较急躁。家长对待孩子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巴不得8岁的孩子就大学毕业,孩子才上三年级就给他补习四年级的课程。有句话说,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固然有合理的地方,但也不完全对。如果人生是100米的短跑,那不输在起跑线上是必要的,但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即便今天落下,明天也能赶上。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避免焦躁心态,要学会等待,如果孩子今天比别人慢一步,明天他可能比别人快一步,不要认为今天慢一步,就一辈子比别人慢。人生的过程是不能浓缩的,必须有经历才能真正有所体会。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家长一定要正确看待,要怀着一颗包容心帮助孩子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指责、训斥。

有心无痕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相信自己的孩子有无限潜力,学会适度欣赏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应该是理性的,同时对他的潜力也要有信心。科学研究发现,目前人脑的潜力只发挥了1/4,大量潜能尚待开掘。父母应该是孩子潜能的激发者,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无数可能,并在适当的场合给孩子竖起“大拇指”,这对树立孩子的自信非常重要。当然,在学会赞赏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惩罚,适度的惩罚会让他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承担责任,这与表扬并不矛盾。

让孩子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喜欢做的事。孩子的时间不要被父母全部占满,即使孩子傻傻地发呆,那也是非常迷人的时刻,因为他在想自己的事情。郁达夫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他很感谢父母在童年时让他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由于身体不好休学在家,他经常一个人呆坐在野外,看着周围的自然景观,后来写作时,一描写自然环境就马上能想起儿时看到的景色。家长应该给孩子这样的机会和时刻,千万不要把他的时间和大脑塞满,这样可能让他错过很多的发展可能。

让读书写字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看一个人有没有修养,不是看他工作时什么样,而是看他如何打发休闲时光。有的人休闲时打麻将、喝酒,有的人听音乐、看书。两种不同生活方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迥异。如果家长能以身作则,从小就培养孩子对读书的热爱,那么他的一生都会以此为乐并有所收获。同时,要让写日记成为一种习惯,让孩子把每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不一定长篇大论,可以是一句话、一点感受。关键是父母首先要做到。

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不尊重孩子的话语权,一味向孩子灌输,时间一长,孩子会把心门紧闭,把父母推得更远。父母要学会平等沟通,既讲出自己的意见,也要倾听孩子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让孩子打开心门。当孩子讲述流畅时,千万不能打断他,而且要倾注耐心,不断呼应,让孩子感受到理解、信任和尊重。

演讲结束时,马兆兴表示:“家庭教育贵在有心无痕,身教胜于言传。每位家长都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寻找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相信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好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一对好父母。”

小孩子的童言童趣


家里有个三岁小宝贝,经常说一些搞笑的话语。

1、洗头

某天,兴儿把小火车们倒扣在小铁盒里。看不懂的我问:“这是干嘛呀?”兴儿答道:“给小火车洗头。”

2、苕货

给他讲麦兜的故事。兴儿:“麦兜是只小猪吗?”我:“是啊,是只笨笨的可爱小猪。”兴儿:“他是个苕货吗?”我:“……”

3、擦胡子

小朋友摸着他爸满是胡渣的下巴说:“妈妈,我要毛巾,爸爸的嘴巴脏了。爸爸的胡子好脏,爸爸不爱干净,擦胡子。”

4、裙子

某天,我穿的白色连衣裙,小朋友穿的白毛衣。小朋友跑过来拍拍自己的衣服对我说:“我们俩穿一样的。你穿裙子,我不是女孩,不穿裙子,我穿衣服,你穿裙子多丑呀。”

5、当老师

特别喜欢金宝贝,喜欢玩老师上课游戏。某天兴儿老师又上课了,爸爸不太配合。兴儿对爸爸说:“同学,你要认真听molly老师上课,你这样是不行的。”一转头对我说:“校长,这个同学不太听话啊。”

有一天给他穿了金宝贝的T恤(金宝老师同款),衣服有点大,准备给他换一件。结果人家自己在那说:“这是我当老师穿的衣服。”外婆说:“等你当老师再穿咧,你还没当老师啊!”是有多喜欢金宝的老师啊~~

小孩子拖拉怎么办


第一类表现

做任何事都是慢吞吞的,老是跟不上别人的速度,起床、穿衣、穿鞋、收玩具等,总是拖三落四,那怕大人发脾气也做不快。

原因

天生如此,这类孩子对事物常常表现出畏缩、害怕、害羞沉默,且不愿意与别人互动。

解决之道

这一类宝宝处事磨蹭,是因为性格使然,所以要想从根源上改变这类宝宝磨蹭的习惯是不现实的。但爸爸妈妈一定要坚持给予宝宝帮助与鼓励,不要嘲笑宝宝的慢,而是对他的每一点进步予以最大的表场,从而激发宝宝做事加快速度。

第二类表现

做事并不每件都落后于别的孩子,仔细观察发现,这类宝宝通常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或有较大诱惑时做事动作较快,若所做或将做的事是他不情愿的,动作就变得慢吞吞。

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这类宝宝通常在爸妈吩咐做某事时,并没有集中注意力听到并随之去做,或心里想着其他事,做爸妈要求的事情就显得“漫不经心”,在爸妈眼里这种行为就是“慢吞吞”。

解决之道:可以选择孩子平时最爱东西,比如最爱玩的游戏、最爱看的动画片等等,激发孩子做事的注意力,还可以做一些练习,来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尽量不要把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做比较,但可以跟他以前的表现比,也可以跟爸爸妈妈比,这样处理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2、爸妈指令太多,孩子无从应付:

爸妈有时往往一个指令出去,就要孩子马上做出响应。然而每个孩子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动作发展较快,有的是思考方面较快,当孩子的思考动作协调不是很好时,而家长却又要求严格,超出孩子动作能力时,爸妈就会认为孩子慢吞吞,而孩子则会认为他已经很快了。爸爸妈妈和孩子的标准不一样,常是孩子被认为慢吞吞的主要原因。

解决之道:爸爸妈妈做事也不能急于求成,孩子做事慢并非说改就改,要孩子改掉一种坏毛病,养成一种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通过反复的、多次的练习,才能实现。因此,第一,家长要有耐心、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比人家的差;第二,多给孩子练习的机会,但要视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不能操之过急;第三,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第四,要持之以恒,注意在求快的同时,依然要以做得好为最终标准。

3、缺乏兴趣:孩子面对他感兴趣的事,动作就很快,没兴趣的事就在那里磨蹭,如今天要去动物园玩,他可以在3分钟内穿好衣服、袜子,还反过来催大人。如果换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的玩具的话,他就开始慢吞吞,任你喊破嗓子,他的动作还是依然故我的慢。

解决之道:激发孩子的兴趣。爸爸妈妈试着观察一下孩子对什么比较感兴趣,试着用孩子喜欢的事物去激发孩子做事的积极性,例如答应孩子做完事可以看十分钟电视,又或者答应孩子可以买一样玩具等等,只要注意观察,有十足的耐心,孩子磨蹭的坏习惯一定是可以根治的。

4、家庭氛围:爸爸妈妈都是慢性子,叫宝宝如何快得起来。

解决之道:先改变一下自己,再想着改变宝宝吧。又或者来一个家庭比赛,看看谁的动作快。

5、缺乏信心:通常这类孩子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孩子的行为常常有指责之处,令孩子无端失去信心,认为少做少错,自然动作迟缓。

解决之道:对于这样的孩子,爸爸妈妈一定要改变以往追求完美的教育方法,“金无足金,人无完人”,试着把责备改成鼓励。例如:孩子喝牛奶时把杯子弄翻了,如果妈妈能换一个角度问他:“你把牛妈妈的奶洒了,要怎么办?”可能就容易引发孩子对立时解决问题的兴趣,如果只是一味责怪,会搞得孩子不知所措。

6、依赖性过强:“反正我慢吞吞也不要紧,爸爸妈妈会给我做的。”孩子们的普通心理。

解决之道:爸爸妈妈先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照顾孩子过分细致了,是不是为孩子安排了一切,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对于一些需要独立处理的事无法自理,处处依赖成人,等待成人替他做,所以做事喜欢磨磨蹭蹭。如果发现自己的宝宝有这样的倾向,爸爸妈妈可千万要注意坚持原则,该是宝宝的事情一定要认他自己做,不要让他养成投机取巧的心理。例如:本来是要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的,但孩子在那里磨蹭想等着妈妈做,结果妈妈看不下去骂几句之后,还是帮他收拾,这样是不会有任何教育效果的。因此,父母坚持原则是很重要的。

帮孩子改掉做作业磨蹭的习惯

孩子做作业是不是磨蹭?那是许多父母的一块心病。学几招应对办法吧——

规定时间,闹钟提醒。根据作业量给孩子规定完成的时间,到时间就不准再做了,完不成就等着挨老师的批评。可以把时间分成三四段,分别上好闹钟,每隔一段时间闹钟就会提醒孩子:过去多长时间了,还有多少时间,如不抓紧做恐怕就来不及了。有了这个压力,几次下来,孩子就变得迅速了。

任务适度,留有空闲。孩子希望完成任务后就马上去玩,但许多父母却让他们接下来做其他练习,让他们看不到玩的曙光,所以孩子们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如果告诉孩子:“就这些题,做完了你就自由安排。”任务适度,保证孩子会加快速度。多激励,少催促。有些孩子做作业的确慢,但可能是作业的难度大,或者孩子已经养成了磨蹭的习惯,或者是智力有一定问题。如果是这些情况,父母越催,孩子越惊慌失措,反而更慢了。如果父母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如果考试时你更快一点儿,你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检查。”孩子受到正面的激励,就会在下次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

多教方法,培养习惯。孩子做作业慢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知识掌握得不牢、方法不多、思路不清晰,这种慢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磨蹭。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给孩子复习一下功课,捋清知识点,并教孩子一些解题的方法。另外,要培养孩子做作业时专注的习惯和及时做的习惯。专注的程度也决定快慢。

小孩子有“恋物癖”吗


小孩子有“恋物癖”吗

赵忠心

广西的一位家长问:

宝宝四岁半,男孩,有“恋物癖”。1岁多时恋毛巾,现在恋他的小枕头,走到哪抱到哪,脏了也不给大人洗。他说喜欢闻那种味道儿,这是心理问题吗?如何纠正他的这种不好的习惯?

有的家长,没有弄清楚心理学上的概念,往往根据道听途说就很随意地在孩子身上生搬硬套乱“扣帽子”、“贴标签”。这反映家长对孩子过于担心。过度担心,往往会不自觉地把问题夸大。

现实生活中,的确有“恋物癖”的病症,或称“心理障碍”。但它都是出现在大人身上,常常是在青春期才开始出现的;而且是把无生命的物品作为“性活动”的对象引起性兴奋。

“恋物癖”一般出现在男性身上,所恋物品大都是女性贴身用物,如内裤、胸罩、装饰品之类。四岁半孩子的表现,与“恋物癖”风马牛不相及,家长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小孩子只是对一些物品特别爱恋。小孩子出现这种情形,不必过于担心。孩子越小就越容易扭转、纠正。

首先,家长要心态放松,不要过于紧张。家长心里虽然重视孩子的不大正常的表现,但不要特别地关注,不要死死盯住不放。要“内紧外松”,要假装“漠不关心”,给孩子的感觉是没有引起家长的关注,或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家长越是关注,很可能会在无意之中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客观上促使孩子更加爱恋。

其次,对这么小的孩子讲大道理,是不大起作用的。小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不大稳定,注意的指向也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容易动摇、迁移。巧妙地运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完全可以逐步转移到其他更多的物品上。家长要树立信心。

第三,具体的方法就是先用类似的东西,把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向他方,让孩子亲身感受到,玩别的物品同样也可以得到乐趣,获得心理满足;然后,再用其他的、孩子感兴趣的物品,使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指向朝着更为广泛的方向发展,产生多种兴趣。

第四,一定不要训斥,不要强行剥夺孩子的心爱之物。要慢慢来,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因为训斥、强行剥夺、操之过急,很可能会事与愿违,反而更强化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更加执拗地爱恋某—物品而恋恋不舍。

喜欢《幼小孩子应该“放养”还是“约束”?》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笔记幼小衔接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小孩子就是应该疼大人的 今天下午放学时,我心里一直暖暖的,不为别的,只因我听到了孩子说了这样一句很贴心的话——小孩子就是应该疼大人的。 同时,我也享受到了“被宠”的感觉。 下午接孩子时间,我总是牵着前面小朋友的手和他一起走。...
    2020-11-02 阅读全文
  • 从幼小孩子日常生活情景抓英语口语练习 少儿英语口语练习一直是家长最关心的,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的表达难力呢?就从这些常用语开始吧!我们整理了一些少儿英语口语生活中的常用表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起床到出门早晨好! Goodmorn...
    2020-12-26 阅读全文
  • 怎么锻炼小孩子情商 -->EQ在国内造成一股热潮之后,不断有许多父母问我有关培养孩子EQ的问题,其实目前对EQ的主张可谓百家争鸣,所举的内容和培养之道亦是包罗万象,不胜枚举。依畅销书《EQ》的作者高曼博士的说法,父母对孩...
    2021-08-25 阅读全文
  • 家长如何教育小孩子 世间百业,父母这一职业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的。在太原市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上,市教育局局长马兆兴给家长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子课. 晨曦微明,省城新建路边,一位父亲正在愤怒地斥骂不愿上学的儿子。围观者猜...
    2020-12-19 阅读全文
  • 小孩子的童言童趣 家里有个三岁小宝贝,经常说一些搞笑的话语。 1、洗头 某天,兴儿把小火车们倒扣在小铁盒里。看不懂的我问:“这是干嘛呀?”兴儿答道:“给小火车洗头。” 2、苕货 给他讲麦兜的故事。兴儿:“麦兜是只小猪吗...
    2021-05-24 阅读全文

今天下午放学时,我心里一直暖暖的,不为别的,只因我听到了孩子说了这样一句很贴心的话——小孩子就是应该疼大人的。 同时,我也享受到了“被宠”的感觉。 下午接孩子时间,我总是牵着前面小朋友的手和他一起走。...

2020-11-02 阅读全文

少儿英语口语练习一直是家长最关心的,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的表达难力呢?就从这些常用语开始吧!我们整理了一些少儿英语口语生活中的常用表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起床到出门早晨好! Goodmorn...

2020-12-26 阅读全文

-->EQ在国内造成一股热潮之后,不断有许多父母问我有关培养孩子EQ的问题,其实目前对EQ的主张可谓百家争鸣,所举的内容和培养之道亦是包罗万象,不胜枚举。依畅销书《EQ》的作者高曼博士的说法,父母对孩...

2021-08-25 阅读全文

世间百业,父母这一职业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的。在太原市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上,市教育局局长马兆兴给家长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子课. 晨曦微明,省城新建路边,一位父亲正在愤怒地斥骂不愿上学的儿子。围观者猜...

2020-12-19 阅读全文

家里有个三岁小宝贝,经常说一些搞笑的话语。 1、洗头 某天,兴儿把小火车们倒扣在小铁盒里。看不懂的我问:“这是干嘛呀?”兴儿答道:“给小火车洗头。” 2、苕货 给他讲麦兜的故事。兴儿:“麦兜是只小猪吗...

2021-05-2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