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郑渊洁: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身教!

发布时间:2021-03-01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郑渊洁: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身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童话大王”郑渊洁携新作出现在济南市泉城路新华书店的媒体见面会现场。休闲衬衣加棒球帽的装扮,让郑渊洁看起来“童趣”十足。见面会现场,郑渊洁一直在聊如何与孩子沟通相处,作为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认为家长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身教。

现场“织围脖”为读者解闷

郑渊洁是位“微博达人”,其微博粉丝数量超过250万。在签售现场,微博控郑渊洁还不忘让更多的读者加入到微博大军:签售的时间很长,我先发一条微博大家互动,你还可以和前面或后面的读者互动,孕妇、学龄前儿童和老人就不要排队了,年轻的朋友们你在现场的时间越长,择偶的几率就越高。此话一出,不但让现场的读者开怀一笑,更是让读者体会到这位“童话大王”的细心与关爱。

针对很多人关心的作品灵感来源,郑渊洁笑着说,他和毕加索的创作灵感来源一样,都是向儿童学习。“毕加索之前在被记者问‘好多画家活着是卖不到钱的,死了才卖钱,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时,他说是终生向儿童学习。其实做父母也是这样,你以为比孩子强,要教育他,其实‘要教育他’的想法我觉得都是不对的,要跟他学。”郑渊洁说,绝大多数成年人是在装,把听得懂的话往听不懂里说,把简单的事情往复杂里说,他写作的灵感来自于儿童,也一直努力用他们的语言把故事讲得好玩。

80后90后 一代比一代聪明

郑渊洁此次来济南签售的新书《皮皮鲁送你100条命》是一本安全自救家庭教材。郑渊洁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颇有研究,他认为,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而不是为了管着孩子。“作为家长,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你什么都不用说,你就做给他看。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生活,我想这是家长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郑渊洁还表示,孩子的安全也很重要,中国每年有许多孩子因为意外伤害而死亡,如果家长无法保障孩子的安全问题,关心孩子再多也是没用的。

说起80后、90后以及00后,郑渊洁笑着说孩子们一代比一代聪明,在智力和生活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未来决定孩子前途的是道德品质。“像从小被打大的孩子,不需要民主,不需要尊重,即使是考上名牌大学,如果道德品质不行,也是很难有发展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对孩子怎样家庭教育是最好的


家长如何更好的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学会了明辨是非的道理,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养成很多好习惯,比如整洁,比如独立的性格。那么家长如何才能更好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呢? 以下是四种家庭教育的好方法。

为孩子创设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在我的家庭教育里,很轻松,我从来不对孩子大声叱喝,这样的家庭氛围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得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积极的参与到家庭重大事件的决策中。有一年,爱人想换车,不知道是买黑色的还是红色。后来让孩子参加到了这个问题的决策中,孩子给了建议是红色时尚,黑色经典,不会随着流行而被淘汰。就这样我们选择黑色。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的女儿今25岁了,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女儿成长的很快乐,我也很开心。

以身作则,用自身行为来影响孩子

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努力给孩子最好的影响,让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他们要求孩子像爸爸妈妈一样爱清洁、讲卫生、爱学习。只要孩子做得好,他们总是赞美他。我的女儿非常喜欢看书,是因为我们从小对女儿的影响,晚饭后,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拿着书本在学习,看书,这是我们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也养成了女儿的好习惯。以身作则,是家庭教育的最好方法。

严格要求孩子与关爱孩子一起进行

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享受了许多现代文明的产物。我们既想办法为他提供优越的环境,也不忘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教育;我们会给他各式新奇的玩具,我们也会常常给他讲红军长征过草地吃草根树皮的故事。对孩子严格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在学习中,我们对他严格要求,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对他关爱有加,这就说明了,孩子的教育一定是双向的,要严格也要慈爱。

配合老师,做好家庭工作也要做好学校工作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很重要,家长只有与学校与老师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家庭教育是给孩子更多的品德,做人道理的教育,而学校教育主要是教给孩子知识,让孩子用知识武装自己,为以后的人生做准备,找方向。家长只有配合老师,了解孩子想要什么,知道孩子需要什么,然后配合老师的需要进行的家庭教育更加适合孩子,更能让孩子接受。

家庭教育,家长是老师,在人生的第一节课上,千万不要自己的孩子落后,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孩子出现任何不快乐!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爱的教育


晚餐桌上,儿子夹了一个鸡翅放在我碗里,说:“妈妈,这是你的。”我津津有味地吃着———其实我不爱吃鸡翅,但我不想拒绝儿子的鸡翅,我这么做,只是想要给儿子一个爱的机会。

其实,儿子以前并没有这么懂事。曾经有一段时间,他特别霸道自私,总是抢着要好的东西,还喜欢和家境好的小伙伴攀比玩具、衣着。我意识到我对儿子的教育出现了偏差,可是应该怎样纠正儿子的不良倾向呢?

就在我苦心寻找良策的时候,我得了重感冒,偏巧丈夫出差,家里只剩我和儿子。到了晚上,我的病情突然加重了。我仍然勉强坚持,监督儿子的作业。儿子一边做作业一边担心地偷偷瞅我。他忍不住又问:“妈妈生病了?”我没回答他。他就伸手来摸我额头,惊呼:“好烫啊!”他跳下凳子,说:“妈妈,我帮你找药。”我想对他笑,却只能摇头:“我吃过药了,没用。”儿子呆呆地看着我,忽然打开门,跑了出去。回来时,他的身后跟着楼下的邻居,原来他去找人帮忙了。

后来,这件事情在邻里间传开了,大家都夸我儿子聪明能干。儿子天真地说:“我长大了,当然要懂得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啦!”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回想起来,儿子平时想要帮我们做些事情,可我总觉得他还小,不让他做,他想给我倒杯开水,我都怕他累着了、烫着了。就像这次我生病了,我就不想让儿子知道,生怕影响他的学习。可是,我忘记了,学习并不是全部,真正的教育是对孩子的唤醒、激励和鼓舞,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当我下意识地剥夺了孩子爱的机会,孩子爱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减弱了———这就是根源所在。

我开始改变我的做法。适当的时候,我要求孩子给我洗脚和洗脸,不要在意他会把衣服和地板打湿,这是一种爱的融合和亲情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要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那份责任。我要求他帮我买早点,帮我记家庭流水账,帮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我会很乐意地让他帮我捶捶背然后笑着告诉他:“宝贝,你很棒!”我喜欢看我的赞扬点亮孩子的眼睛。

毋庸置疑,每个孩子都渴望在父母的接受、肯定和需要中感受自己的价值。

给孩子爱的机会,用心去感受孩子对你的爱!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常听一些父母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教育,越来越难管……

社会的进步,让许多父母对孩子教育越来越重视,然而现实的困惑,却又面临着无法言说的无奈。

细思良久才发现,原来这些父母都只是在“教育”孩子,却没有理解“教育”、理解孩子。

他们都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给自己定位为“教育者”,于是时时处处以“教育者”自居,久而久之,便走向了孩子的“对立面”,把孩子越推越远……

“教育”的英文单词“Education”是苏格拉底发明出来的,是三个词根的拼写,前面那个“E”是向外的意思,“duce”是引导,“tion”是名词。整个词的意思是,把孩子的内力,向外引导出来。

最好的“教育”,不是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而是要站在孩子的“同一边”,理解ta,接纳ta,欣赏ta,鼓励ta,肯定ta,把ta的“生命力”引导出来。

下面的几个案例,都在以前的文章里使用过,今天再一次用到这里,是为了从不同角度说明问题。

(一)

站在同一边,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一天晚上到朋友家串门,朋友的太太正在检查孩子的功课。

孩子读三年级,有一份数学单元测试卷,86分,妈妈显然不太满意,看到有一道6分的题空着没做,便问孩子为什么,孩子说了理由,妈妈批评说:“你这就不对了!你看如果你做下去了,就有92了。”

“你这就不对了!”——各位朋友,有没有更好的说法?

想到女儿上初中后的一件事,在《好父母,永远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文章里,我表达了一个观点:“好父母,永远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这个想法如果能够贯穿在做父母的思想意识里,并且表现在日常跟孩子交流的点点滴滴中,你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棒!

女儿上初一时,常跟我提到同宿舍的某某女孩如何如何厉害,学习成绩又好,人缘又好,真让人羡慕。

说得多了,我自然会留意,想看看这女孩到底是怎样让晓莉羡慕的一个孩子?

一个星期天,我送女儿回学校。在宿舍里,凭感觉,我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叫某某的女孩,但我并没有因为认出了她就是某某而刻意地跟她多说几句话,我跟她们八个女孩子一起随便聊天。聊了不久,便要去教室了。

去教室的路上,我问女儿:“那个戴眼镜的、瘦瘦的女孩子,是不是某某?”

女儿说:“是啊!”

忽然很吃惊地问:“你怎么知道?”

我说:“你不是经常跟我说某某怎么怎么厉害吗?”

“可是我没告诉你哪个是某某啊!”

我说:“这你就放心了,你知道吗?老爸这双眼睛,可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才炼出来的,我一看就知道她肯定是某某。”

“那你告诉我,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我说:“因为我发现:她的眼睛像你一样透着灵气!”

某某女孩,本是晓莉学习的榜样,现在老爸居然说某某的眼睛像她一样透着灵气!

可以想一想,如果换了是你,会不会受到很大的鼓舞?

晓莉从此不再羡慕别人了,一个心思就想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提上去。

第二学期期末考过后,晓莉告诉我:“爸爸,我的总分跟某某只差5分了。”

我说:“爸爸相信你,到初二结束,你一定会超过她;到初三你一定会远远地走在她的前面(请注意:是“走在她的前面”,而不是“把她甩在后面”——“走在她的前面”是竞争,“把她甩在后面”是出于妒忌——两种说法,对孩子“心灵成长”的教育效果不一样)。”

果然,到初中毕业,晓莉进入年段十名内,高中进入了“实验班”。从此晓莉的学习成绩一路攀升。

这里有个重要问题很值得探讨:

针对当时的情况,百分之九十九的父母可能会这样说:“因为我发现她的眼睛透着灵气!”

这话对不对?完全对!因为那个女孩眼睛的确很有灵气!

可是做父母的有没有想一想:当你这样对孩子说的时候,你自己这个孩子会怎么想呢?ta的心里会不会有点失落呢?

虽然她经常说很羡慕那个女孩,可是当“那个女孩的眼睛透着灵气!”这话从自己的父母口里说出来的时候,她会怎么想呢?

说不准她以后就会多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眼睛有没有灵气了!

说不准她以后就会开始观察那个女孩的眼睛是怎样“透着灵气”,然后就开始模仿那个女孩的眼神了!

这样一来,是不是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

我们很多父母常说,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可是有没有想过,很多时候,孩子的注意力,是不是不知不觉被我们做父母的分散了?

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每一位父母深思!

回到开头那位母亲的话题:“你这就不对了!”

这是在“教育”孩子,是在“批评”,是在“对立”!是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是在找理由为自己辩护,他的心思已经被父母从试卷上“转移”出来了。

如果换成“哎呀,太可惜了!如果你做下去了,就有92分了”会不会好很多?

好在哪里?

一、他的注意力没有被转移,还在试卷上;

二、你跟他不是“对立”的关系,你跟他是站在同一边,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你的话他一定更能听进去。

(二)

站在同一边,叛逆孩子从此一心爱功课

有个高中生,一个多学期根本不写作业,课堂也不听讲,一门心思只顾写玄幻小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父母很着急,找了很多老师做工作,甚至到某大医院心理科找心理医生咨询辅导,想让他放弃小说、努力学习,都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让孩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听话,存心跟父母老师对着干了。回到家不跟父母说一句话,偶尔开口总是充满火药味,在学校也独来独往,从不跟老师同学打招呼,整个人显得怪怪的,用他母亲的话说,“已经入迷了”“很不正常了”“几乎变态了”,把父母急得死去活来。

任何事情的发生,一定有原因,当我们用心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然后因势利导,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是很“听话”、很“懂事”、很上进的。下面是我帮助这对夫妇“开导”这个“叛逆”孩子的主要经过,希望对朋友们有些帮助:

1、“如果我建议你放弃这个儿子,你愿意吗?”

刘翔云(化名),男,十六岁,广东某市普通高中学生,初中时学习成绩还算优秀,但进入高中后,心思根本不用在功课上,一门心思只顾写小说,甚至晚上熄灯后也还在被窝里打着小电筒看书查资料,第二天上学精神恍惚,学习成绩在年级掉了190多名。

父母很着急,一个多学期来,找了不少名师,包括心理辅导师,想方设法要孩子集中精力把学习搞好。那些名师也秉承父母意愿,千方百计开导孩子放弃写小说的计划,先把功课学好,同时告诉孩子,现在要出书,除非名家作品,不太可能有出版社愿意给他出版,除非是自费。

做父亲的为了安慰儿子,答应如果有出版社愿意出版,父母愿意花钱。

孩子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为了表示对孩子的重视,父亲一厢情愿地给孩子的作品做了一些修改。不料这样一来,孩子不乐意了,认为父亲没有尊重自己。从此,本来就不太融洽的父子关系更加陷入僵局,孩子一口咬定要父母找到出版社,并出钱给他出书,否则就不去上学了。

孩子的母亲找到我,问我该怎么办?同时告诉我,这部小说她看过,根本没办法发表,他父亲正是因为看到小说还很不成熟,才会想到帮他修改的。

我问这位母亲:“你们是不是真想花钱给他出版?”

母亲说:“没办法啦,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不帮他出版,他死活不愿上学,我们找了很多老师,都没有办法让他放弃写小说的计划,怎么办呢?”

“那你们是真心想帮他出书,让他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还是想以出书为由头,最终让他回到功课的学习上来呢?”

“我们当然希望他回到学习的路上来了……”

通过和翔云母亲的交流,我了解到:原来初升高的时候,翔云报考了重点高中,但差几分没考上,眼看自己平时要好的几个同学,分别升上了不同的重点高中,感到自己在这所普通中学前途无望,于是想通过写小说来证明自己是很棒的!为了写这部小说,从暑假开始,他废寝忘食,几乎花了所有心血!

我问这位母亲:“我想请你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建议你放弃这个儿子,你愿意吗?”

“哎呀,林老师,可别跟我开玩笑,我正是因为不愿放弃才来找你啊!”

“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还想请你再思考一个问题:翔云为了写这部小说,八个月来废寝忘食,几乎花了所有心思,而且据你刚才介绍,早在初二的时候,翔云就有了想写这部小说的愿望,也就是说,这部小说从孕育到成文,已经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认为:对翔云来说,这部小说就是他的儿子了?”

“这……”

“既然你不愿放弃你的儿子,却要让翔云放弃他的儿子,是不是有点残酷?”

“……那,该怎么办呢?”

我说:“在看到翔云的小说之前,我也不敢说该怎么办,你回去告诉翔云,就说你认识一个在报社工作的朋友,也许能给小说的出版提供一些帮助,让他先把小说发过来给我看看,我看过之后再想想办法。五一节的时候你们带翔云过来,我和他谈一谈……”

第二天,翔云把小说发过来了,我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把这部题为《宇宙深深》的6万多字的小说看完。看完之后有点欣喜:虽然小说确实“很不成熟”,但从小说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少年,知识面也挺广。

别人叫他放弃小说,他不愿意,我告诉他千万不要放弃,他却放下了;

别人叫他要努力学习,他不愿意,我告诉他千万不要努力学习,他却开始努力了。

为什么呢?

2、“千万不要放弃!”

五一节那天,翔云的爸妈带他过来了,我和翔云简单聊了一会,主要是聊学校的一些情况,以及小说创作的动机,然后便谈到了这部小说。

我告诉翔云:这部小说写得太棒了!千万不要放弃!有朝一日,它或许会让你一举成名!

这时候,我发现翔云的眼里放着光。

我问翔云:你知不知道这部小说好在哪里?

翔云的回答有点不着边际,似乎还沉浸在他的梦想里。

我告诉他说,这部小说至少有以下五个优点:

1、表现了主人公探索宇宙奥秘的可贵追求,主题鲜明;

2、主人公在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表现了作者不屈不挠的斗志;

3、小说里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说明作者读了很多书;

4、小说中参与探索者来自不同的群体,涉及到了很多人,这些人在合作的过程中分工基本合理,合作也还协调,说明了作者很有合作意识;

5、故事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环环相扣,说明作者的文学功底相当不错。

这时候,翔云的话匣子打开了,谈了他的许多想法,特别说到了写这部小说的目的:为了说明他比那些人(指那些已考上重点中学的同学)更棒!

我肯定了他这种可贵的精神,同时告诉他:

这部小说如果要发表,也还有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主要是缺乏细节描写。一部小说要有感染力,以及长久的生命力,往往需要对许多重要的场面、重要的人物进行细致的描写,以突出主题、刻画人物性格。

“你知道如果要把这些细节写好,还要从哪些方面下功夫吗?”

翔云谈了他的看法,我给与了肯定和补充,同时告诉他:如果要把这部小说写得更好,你还差一个词,但是这个词可能短时间内是难以完成的。

“哪个词?”翔云的问话里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期待,发音也微微地颤抖。

“阅历!”

“阅历?”翔云有点疑惑,低头沉思起来。

“是的,阅历!”

我告诉翔云,这“阅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阅读的经历和人生的经历。如果说,阅读的经历勉强可以在短时间内突击完成的话,那么,人生的经历却是无法突击的。为了能把这部小说写得更好,更具有感染力,你现在需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什么事?”翔云抬起头,迫不及待地问,发音仍然在颤抖。

“你愿意听吗?”

“愿意!”翔云坚定地回答。

“先放下!”

“放下?!”翔云疑惑的表情开始变成不满与不屑。

“是的,先放下!”

“……”

“能做到吗?”

“我觉得那是不可能的!”翔云几乎是决绝地说,双手交叉在了胸前。

“为什么呢?”

翔云又反复谈了他的创作动机,甚至有点儿语无伦次。

我接着问:你知道我为什么刚刚还跟你说“千万不要放弃”,现在却跟你说要“放下”吗?

翔云疑惑地看着我。

“请你想一想:‘放下’和‘放弃’有什么不同?”

我用曹雪芹写《红楼梦》曾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以及鲁迅先生“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跟他继续交流。最后告诉他:

“放下”决不是“放弃”!今天“放下”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拿起”!

我继续说:“现在请你再想想:能做到吗?”

“嗯,好像很难!”翔云抓了抓后脑勺。

“翔云,你真是太棒了!刚刚还在说‘不可能’,现在只是‘很难’了!这可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呀!说明你很容易接受对你有用的建议!

“我理解你的难处,肯定会‘很难’的,不难才怪呢!

“不过我相信你,不管再难,你一定能做得到的!因为你是个有志少年,也是个明理的少年!”

3、“千万不要努力学习!”

我接着说:“翔云啊,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问题:假如你暂时把它放下了,是不是会多出很多时间?”

翔云说:“是。”

我说:“那你有没有想一想,多出的这些时间怎么安排呢?”

翔云说:“没有,我还没有想是不是能放下呢!”

我说:“那你猜猜看,假如让林老师来给你建议,如果你把它放下了,怎样安排多出的时间。你猜猜林老师会建议你怎样安排?”

翔云说:“这还用猜吗?肯定是叫我要努力学习了!”

我说:“不,恰恰相反!我要向你提的建议是:千万不要努力学习!”

翔云一愣:“为什么?”

我说:“因为你是个非常上进的少年!你看,你原来初中时的学习成绩是相当不错的,你报考了重点中学,但是因为某种原因,还差一点没能考上,所以你想用写小说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是最棒的,所以你放弃了功课的学习,想写出一部一鸣惊人的小说。但是现实是,以你现在的阅历,要写出一部一鸣惊人的小说,暂时还有困难。那么,如果你暂时放下了写小说,一个心思又扑到学习上去,你心里一定会想:我这一个多学期已经掉了190多名,我一定要争取尽快把它补回来,我要尽快超过其他同学。这样一来,你的心情是不是又会开始急起来?

“有几句俗语:心急吃不上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一镢头挖不成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一个心思想又扑到学习上,想在短时间内赶回那190多名,甚至超过其他同学,一定很难实现,那心里一定会产生一种挫败感。

“所以林老师建议你:如果你放下以后,把多出来的时间分成三份:

其中一份,用来‘关注’学校的功课,上课听一听老师讲解,课前也可以看看书,想一想这些功课我到底能不能把它学好,有没有更好的学习方法。但是记住,‘千万不要努力学习’哦!林老师只是建议你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关注’学校的功课。

第二,我发现你近一年来,由于只顾写小说,跟老师、同学很少交往,也就是说你渐渐远离了朋友,成了一个孤独的探索者。但是人不能没有朋友,所以林老师建议你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交朋友:(1)把你以前的老朋友找回来,重新恢复以前的关系;(2)看看你身边还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或者能说得话来的,可以成为新朋友。

第三,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你这部小说,我发现小说的主人公蓝翔有很多不良情绪:他矛盾、苦闷、孤独,焦虑,老想跟别人战斗,你看他本来的目标是要去探索宇宙奥秘,可是他在路上见到野猪就要斗野猪,见到野豹又要斗野豹,甚至见到蜜蜂也要跟它斗一斗。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因为对现实不满,想要发泄这个不满情绪的表现。一般情况下,小说主人公的某些情绪、性格特点,总会留下一些作者的影子,请你想一想:这个主人公蓝翔跟你有没有一些关系呢?”

翔云说:“林老师你说得太对了!这个主人公其实就是我自己啊,现实生活中我觉得我自己就是孤独、痛苦、无助的,没人能理解我,我也不理解他们。”

我说:“好,找到这些不良情绪就好了。现在我们要认识到这些不良情绪如果留在你心里,它会让你不开心,会影响你学习、生活和交朋友。所以现在林老师建议你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了解一下:这些不良情绪是从哪里来的?有些可能是从老师那里来的,有些可能是从同学那里来的,有些可能是从爸爸妈妈那里来的,也有些可能是你自己造成的。找到一个原因就把它拿掉一个,找到一个再把它拿掉一个,这样你就会越来越开心,性格也会越来越开朗,你觉得自己能做到吗?”

翔云说:“嗯,那我试试吧。”

我说:“好,祝你成功!”

十天后,翔云给我打来电话,很开心地告诉我:

“林老师,上次从你那里回来后,我尝试着调整了一下心情,用了些心思来关注课堂上的功课,我发现这些功课对我来说真的是太容易了。我发现很多题都简单得不得了。”

我说:“那好啊!说明你的理解能力是超出一般人的,拉下了那么久的功课,你还能感觉到当前所学的内容非常简单,真是了不起!不过你一定要记住林老师的话哦:千万不要努力学习!除了关注课堂上的功课,还有另外两件要做的事千万别忘了!”

此后,翔云几乎把写小说的事放在了脑后,一个心思就想着:功课、功课、上进、上进!

……

为什么短短两个来小时的谈话,能达到这么好的效果?因为我自始至终是站在孩子的同一边想问题。

(三)

站在同一边,引导孩子追求更高层次目标

春节过后,李强夫妇听朋友介绍,说我给孩子做心理辅导,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很有办法,便把两个孩子宏图、宏强带了过来,让我跟他们聊聊。两个儿子一个八年级,一个五年级。

听李强夫妇介绍,两个孩子寒假在家懒得要死,每天做不了半小时作业,一天到晚只顾看电视,玩游戏,要不就是跟邻居的孩子在外面追赶打闹。

两个孩子听了,低头不语,无精打采。

我说,我也喜欢看电视,喜欢玩手机,玩游戏。

我问他们夫妇,在外面做生意累不累?收入好不好?然后问他们,如果有一个更轻松的生意,不用那么累,也不用增加投资,收入还不减少,干不干?

他们说,当然干了!

因为他们做生意是跟厂家打交道,属于供货商这一类的。我说,如果有一天,你们供货的厂家跟你们说,从现在开始,你们不用送货了,原来你们每月的利润是多少,他们就给你多少,你们什么也不用干,只管在家吃喝玩乐就行了。你们高兴不高兴?

他们说,当然高兴了!

然后我话锋一转,说:“其实懒惰是人的天性,如果整天不用干活,都有好吃好喝,有钱花,谁不乐意?既然如此,孩子们辛苦了一个学期,难得有个寒假,就让他们轻松轻松,好好玩玩吧。”

这时,我看到两个孩子开始两眼放光,来精神了,便问他们在家喜欢看什么电视,玩什么游戏。然后我说,这些电视、这些游戏,我也喜欢。

讨论了一会儿关于电视和游戏的内容,我便问他们,看这些电视,玩这些游戏,是不是觉得很开心,很快乐?

他们说是。

我回头跟他们夫妇说,是啊,追求快乐也是人的天性,谁不想快乐呢?

然后我开始跟孩子们讨论:

有一群猴子,住在花果山,它们整天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一起在树林里上蹿下跳,追赶打闹,它们快乐不快乐?

孩子们说,快乐!

后来有一只猴子,发现自己跟别的猴子不一样,于是它跑了出去,它去干什么了?

它去学本领了。

它学了什么本领?

它学了十八般武艺,学了七十二般变化,学了跟斗云,分身术,学了很多本领……

我说,这只猴子,学了本领后,跟牛魔王称兄道弟成了好朋友;把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拿来当兵器,东海龙王也怕它三分;回到花果山教猴子们耍枪弄棒学本领,猴子们都尊他为大王。这时候,它快乐不快乐?

孩子们说,快乐!

那它的快乐跟花果山其它猴子的快乐有什么不一样?

孩子们说,它有成就感,它教猴子们学本领,猴子们的安全更有保障……

这只猴子后来大闹天宫。

在闹天宫前,是不是巨灵神都不把它放在眼里?闹天宫之后被封为“齐天大圣”,是不是托塔李天王都对他毕恭毕敬,太上老君、太白金星都跟他平等相待,连玉皇大帝都怕他三分?

现在这只猴子快乐不快乐?

他现在的快乐,跟花果山那些猴子的快乐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讨论,我们得出结论:花果山那些猴子的快乐,只是低层次的快乐,而且很难长久;“齐天大圣”的快乐,是有成就感的、高层次的快乐,而且更能够长久。

我们继续讨论:

他现在的快乐是怎样获得的?

你们要“齐天大圣”的快乐,还是花果山猴子的快乐?

要获得“齐天大圣”的快乐,以后应该怎么做?

两个孩子讨论得很有兴致,都说回家认真看书,认真写作业,不看电视,不玩游戏了。

我说,不对,看电视,玩游戏,也可以获得快乐,为什么不看不玩呢?电视还是可以看,游戏也可以玩,但是少看一点,少玩一点,做得到吗?

他们说,做得到!

于是他们商量好:上午做一个小时作业,看一个小时课外书,还要记阅读笔记;下午也是,做一个小时作业,看一个小时课外书,记阅读笔记;晚上,或者写作业或者看课外书一个小时。

然后我说,请你们爸爸妈妈督促,并且经常向我汇报。好不好?

他们齐声说:“好!”

最后,我跟他们说:今天跟你们聊得很开心,我听你们说话很流利,表达能力也很强,不知道你们朗读课文怎样?

他们说没带书。我说好办,就读这段话:

每个人都追求人生的快乐,但我追求的是“齐天大圣”的快乐,而不是花果山猴子的快乐。因为我知道花果山猴子的快乐只是低层次的快乐,而且很难长久,我也知道,要获得“齐天大圣”的快乐,必须努力学习,艰苦奋斗。

两个孩子按我的要求,津津有味地读了好几遍。然后我问他们: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吗?

他们说,明白!

我说:“那好,你们回去把它背下来。回到学校以后,两兄弟比一比,看看谁是“齐天大圣”第一,谁是“齐天大圣”第二。好不好?”

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好!”

回去的时候,我看到,他们一家子都很开心。过了几天,李强打电话告诉我,这几天两个孩子都很自觉。

前几天,李强打电话向我报喜:半个学期来,两个孩子表现好了很多,近期的考试成绩进步都很大。谢谢林老师!

我说,不用谢我,主要是因为你们配合得很好!

经典语录:每个人都追求人生的快乐,但我追求的是“齐天大圣”的快乐,而不是花果山猴子的快乐。我知道花果山猴子的快乐只是低层次的快乐,而且很难长久,我也知道,要获得“齐天大圣”的快乐,必须努力学习,艰苦奋斗。

04

站在同一边,要对话,不要对立

年前看到一个小视频(这个视频现在已无法复制过来了,想看的朋友可点击下面文章名进入观看:《女儿问爸爸:脾气不好怎么办?这个爸爸的回答暖爆了!》,上面是当时的一张截图)。

视频中,小女孩坚持说自己已经认识到错误,并请求让自己静一静;父母一方则坚持认为孩子态度不端正,还没认识到错误,一直大声批评孩子。双方僵持不下。

在两分多钟的对话中,小女孩有两个高频词:

“怎么样” 7次、“我想自己静一静” 3次。

一个理屈词穷的孩子,面对两个资深老练的成年人,仅有反复这一句“怎么样”无力地挣扎。

一对反复想要“证明孩子错了”的父母,和一个反复说明自己“已经知道错了”、想“自己静一静”的孩子。最后谁会赢?

赢的一方会有什么奖品吗?恐怕只有日渐疏远的亲子关系了。

输的一方会有什么教训呢?恐怕只有铺天盖地的挫败感了。

其实我们和孩子的每一次对峙,都是耗损。父母用权威武装自己,孩子用情绪保护自己。如果孩子和父母长期处于一种对抗状态,积压了太多的负面情绪,最后可能会胆小、懦弱,或者抑郁,或者叛逆。

对立,是在不断重复地打着死结。

是为过去的错误而批评,还是为未来的成长而教育?

这,很值得我们每一位父母深思!

父亲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白露和老公结婚四年了,有个两岁多的女儿。老公对女儿百依百顺,竭尽所能给女儿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但是对待白露,让我们这些旁观者都为之汗颜。

白露老公我们都见过,温文尔雅,说话总带着腼腆的笑,谦谦君子一般,这也是我们外人对他直观的认识。

但据白露的转述来看,她老公性格远不如他表面展示的那般“温和”。

白露的老公是个很挑剔的人,地上有一点没拖干净、碗筷上有油星、或是孩子玩具没收拾好等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能上纲上线的数落白露,大声吼她,毫不避讳孩子,经常劈头盖脸骂她有病、或是神经病之类的。

白露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有时顾忌孩子也不想和老公争吵,忍不住了也会和老公对骂,有次他们在对骂中,两岁多的女儿破天荒的说了句:爸爸妈妈不要吵了,让两人顿时愣住了。

白露说,婚姻让人无望,这个男人让她绝望,唯一觉得对不起孩子。

生活中很多男人,对待孩子贴心无比,换了妻子立马是另外一副嘴脸,冷言冷语,言语辱骂都是常事,种种语言暴力行为让人寒心,说出来的话,要比刀子刮在脸上还疼。

且不说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作为男人、作为父亲的涵养在哪里,即便妻子再不堪,那也是孩子的母亲,在他们眼中母亲就是这个世界和他最亲密的人,却一直被自己的父亲否定、辱骂,难以想象会给孩子心理留下什么样的阴影。

首先,孩子和母亲的关系,是孩子出生后形成的第一个关系,对孩子的健康特别重要,影响到儿童所有的生理和心理能力。另外,这个关系通常来说是一个持久的联系,在整个童年期一直起重要作用,甚至青春期以后孩子的安慰源泉也来源于此。

现在,对孩子至关重要的一个角色,在父亲眼中那般不堪,被辱骂,孩子轻则产生质疑、敏感、没有安全感,重则所信仰的形象完全崩塌。

再次,亲身经历了父母冲突的孩子,哪怕他们的父母没有离婚,也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出现不良的行为。

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深深影响着孩子的择偶观。

如果是女孩,她熟知的爸爸是个语言暴力者,她从底里很反感爸爸的这种行为。因为他动辄就对她的妈妈甩脸子,说难听话或是大声吼,那么将来,她遇见这样的男人的时候,她就不懂得及时推开。因为她的爸爸就是这样的人,她人生中第一个接触的男人就是这样的,她无形中就默认了这种品质,她也不懂这个男人绝非她的良人,加上吸引力的原理,她就特别容易“招惹”上这样的男孩子。

再说男孩,很容易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父亲对母亲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有很大的可能,他就会把这种行为带到自己的家庭中。

我们老家的邻居,现在六七十岁了,听人说他以前经常打老婆,他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现在都打老婆,常常被人们说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有句话说得很好,“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爸爸爱妈妈”,我还要补充一句,父亲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善待孩子的母亲。

如果父亲能在疼爱孩子的同时,想到身旁的这个女人也是从小被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思及此,请对身边的那个女人温柔点,再多温柔一点吧!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性教育楷模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性教育楷模

父母每时每刻都在以他们最自然也最有力的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是性,什么是爱,什么是婚姻,什么是幸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位老师。作为老师的父母,应如何把握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呢?

确切地说,关于青春期教育,我认为应该在孩子的性发育尚未成熟之前进行为宜。性健康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性教育不仅包括性知识教育,也包括性道德、性心理、性美学、性法律和性伦理等内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应该在孩子的幼儿阶段,就告诉他一些人的生理常识;在小学二三年级时,开设性教育课,主要讲解性的生理知识,让孩子懂得自己是怎么来的,自己的身体结构是怎么样的;到了小学高年级或初中时,重点向孩子讲解性心理与性道德;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则以讲性道德、性法律和性美学为主,让他们深刻了解爱情与婚姻。

这是学校教育的步骤。建议家庭教育也借鉴和配合这个步骤进行。

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同伴间的交往乃至与异性间的交往是不可缺少的一课。在孩子交往的过程中,父母应对孩子有哪些提示和帮助?

第一,要教育孩子从小知道维护自己身体的重要。父母要告诉孩子,除了生病看医生等特殊的情况之外,别人是不能随便触摸你的身体的,这是一种权利;同样,你也不能随便触摸别人的身体,这种权利是对等的。这能使孩子在年幼时就确定了尊重隐私的意识,长大后就能明白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己隐私的权利。

第二,在孩子的中学阶段,父母就要把性交和避孕知识明白地告诉给他们。每一个中学生,都特别需要接受避孕知识教育。很多的教育实践证明,很多孩子是在不了解自己身体、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出了一些越轨行为,他们不清楚怀孕到底意味着什么,不清楚怀孕的后果、要承担的责任,更意识不到感染上性病或艾滋病的危险。孩子对一切都一无所知,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严重失职。

第三,鼓励孩子的正常交往。对于少男少女的交往,父母的态度应该是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怀疑,多一些引导少一些限制,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当然,鼓励不是放纵。所以我们说,尊重和信任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一谈到青春期教育,许多父母首先想到的是该怎么对孩子说。其实,在父母每天的行为中都包含着对孩子的性教育信息,甚至父母在家庭中的一些生活小节,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是的,不仅会产生影响,而且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天下父母哪对不是一男一女的结合,哪对不是与孩子关系最亲密的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孩子会对父母的行为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模仿。比如说,丈夫下班回来,妻子为丈夫送上一杯热茶;妻子上班之际,丈夫为她披上风衣,等等。这对孩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和画面。当他们长大时,在自己面对与异性交往的问题时,就会以父母为榜样,这对他们处理相关的问题是大有好处的。同时,家庭中父母是否恩爱、关系是否和谐对孩子来说也非常重要。父母之间相敬如宾、体贴呵护,会为孩子的性心理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如果父母之间关系恶劣,甚至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打架,就会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仇恨的种子,会扭曲孩子的心灵,将来也会影响到他对爱情与婚姻的态度。

有责任心而又明智的父母,应当从生活的点滴之处着眼,处处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不要背着孩子亲热却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开放的父母不妨当着孩子的面拥抱接吻,这既是向孩子传达爱的信息,也是向孩子无声地进行着性的教育。

您说过,父母们每时每刻都在以他们最自然也最有力的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是性,什么是爱,什么是婚姻,什么是幸福。在家庭中,在具体的操作上,父母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第一,父母不要谈性色变,要以平常心对待性。家庭性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共同来学习与性有关的科学知识,应保持一种健康进步的观念和态度,并在家庭生活中营造一种理解、豁达、和谐的气氛。如果父母无力对孩子讲解性知识,可以在家中备一本介绍科学性知识的书,让孩子容易看到就行了。

第二,父母要在家庭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性形象。性,不仅指性生活,也不仅指性知识,它还包括性心理,包括亲密与爱的表达和体验。夫妻应当经常地、有意无意地让孩子看到夫妻间嘘寒问暖,拥抱接吻,谈笑风生,这样可以使孩子初步形成对美好生活、爱情、婚姻的向往心理,为其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第三,夫妻在孩子面前亲近要得体。亲密不等于过分亲热,夫妻可以让孩子看到彼此之间亲密的身体接触,如拥抱接吻,但不宜让孩子看到具体的性交过程。

第四,关注孩子的性成熟。男孩的遗精、女孩的月经都是孩子青春期来临的重要标志,在此前后父母都要注意做好引导,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和自豪,感受到长大的庄严。同时,也要对孩子的白日梦、手淫等现象给予充分的注意和理解,及时地讲解有关的知识,帮助孩子正确地接纳自己。同时,父母还要在一些生活小节上多加注意。比如孩子要尽早与父母分床睡,不要让孩子赖床,要养成醒了就起的好习惯,等等。

我国未成年人的性知识近70%的人来自黄色杂志、三级片和成人网站;24%以上是自己通过各类书籍获得;仅有约1.66%和1.32%孩子的性知识来自最有责任承担性教育义务的学校和家庭。

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记得一本书上有这样一段对话:拿破仑问教育部长:?目前教育最缺少的是什么??教育部长回答:?最缺少的是优秀的母亲。?教育部长的话深刻而睿智,同时也告诉我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给与孩子的不仅是生命,家庭的一切,更是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性格。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要想使这种教育富有成效,必须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子女既要有爱,又要对他严格要求,只爱不要求就成了溺爱,溺爱虽是一种伟大的情感,但却是子女遭到毁灭。正如高尔基所说: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会教育子女没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

但也不要觉得家庭教育是遥不可及的或是深不可测的,不是非要坐下来,郑重其事的声明,我来教育孩子了,那才是教育。其实恰恰相反,我觉得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教育,家庭教育更是离不开生活。如果你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孩子进行引导,那么你就掌握了家庭教育这门高深的科学。具体来说我认为好家长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微笑中让孩子享受生活

孩子对妈妈有着天生的依赖,妈妈的微笑能开给孩子快乐,妈妈的烦躁也会传染给孩子,即使他还是个襁褓中的什么还不懂的孩子。因此,当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尽量地享受亲情带来的快乐,并且把这种愉快的心情传递给孩子。这种传递通过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要能直观的让孩子感受到。

比如早晨孩子睁开睡眼,你微笑着靠过去轻轻地说:?宝宝醒了,睡得好吗?让妈妈亲一下!?这时宝宝好像听懂了一样,咯咯地笑着挥舞着小手小脚,这样的微笑会是愉快一天的开始。如果宝宝醒来的时候你恰巧不在他身边,他有可能会哭闹,其实这时的哭并不是宝宝不听话,他只是看不见妈妈,觉得没有安全感,想通知你。你应该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边走过来边微笑着说:?哦!来了,宝宝醒了!妈妈知道了,宝宝肯定是想妈妈了对吗?来妈妈抱一抱。?如果宝宝还是哭闹的话,你就要检查一下,此时的宝宝是不是尿了或是便了,身上很不舒服,当然不管你在对宝宝做什么,你都不要只动手不动嘴,不要把他当成会动会哭的洋娃娃,忽视了和他的交流,忽视了他的情感需求。用你的微笑和语言交流让他感觉到你在关注他。?哦!宝宝便便了,不舒服是吗?好的让妈妈来换掉它,我们宝宝是很爱干净的,对吧!好了,现在让我们起来玩一会吧……?宝宝醒着的时候你也要经常和宝宝交流交流。比如:?宝宝知道吗?爸爸去上班了,奶奶去买菜了,现在家里就只剩下我和宝宝了,我们干什么呢,我们来唱歌好吗!啊,宝宝笑了,那就是同意喽,那好吧!妈妈先来唱,宝宝听。(妈妈笑着轻轻地唱歌,如果发现宝宝也依依呀呀的发出声音,妈妈就停下来)啊!宝宝真厉害,宝宝也想唱歌是吗?好现在宝宝唱。?妈妈学着宝宝的样子依依呀呀的唱起来。这是多么和谐多么感人的歌曲啊!如果一个宝宝每天有妈妈的微笑陪伴,那么他肯定会是个乖巧的,幸福的,爱笑的宝宝,他的每天都是在享受生活,这对于他以后性格的形成奠定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

2在生活中交给孩子小知识

孩子在爱的滋润下渐渐长大了,睡眠时间减少了,会走会玩了,需要人陪的时间也多了,但是家长需要时间做家务,怎么办呢?其实这两件事情之间并不矛盾。此时,把孩子一个人安排在旁边玩玩具,你忙着做家务是很不明智的选择,因为孩子不太愿意,而且当你做完事情回来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孩子把玩具和周围的东西搞的乱七八糟,此时你大发雷霆就会以自己生气和孩子哇哇大哭收场。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带上孩子做家务,一边做一边给孩子说道说道和此有关的事情,可能的情况下邀请孩子帮帮忙,适时的表扬一下。这样既满足了孩子喜欢跟着妈妈的愿望,又学到了一些小知识,还初步培养了孩子劳动的本领和意识,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比如:到了做饭的时间,要去择菜做饭了。让宝宝拿上小凳子坐在旁边,妈妈边做边给孩子讲:?宝宝这是青菜,(对小宝宝要一遍遍的重复‘青菜’‘青菜’,要求宝宝也跟着学,给与适当的鼓励)(大一些的宝宝告诉他这是一种蔬菜,青菜里还有大量的维生素,是宝宝长身体需要的营养,一会宝宝吃饭的时候要多吃一点,身体就会长得棒棒的。有营养的蔬菜还有很多,比如昨天吃的叫菠菜,还有萝卜,宝宝记得吗?等等)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还小,怕他听不懂就什么都不跟他讲。如果他第一次一点都听不懂,那当你第二次再讲起相关的事情,并且提到这次的时候,孩子就会有认同感,觉得似曾相识了,第三次的时候他就会抢着把他已经接受的部分讲出来了,妈妈只要给与肯定再加以补充就可以了,这样你的孩子这方面的知识就可能比别的孩子多一些。只要你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渗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有意识的讲给孩子听,你的孩子就会比别的孩子多懂得很多。即使你的文化水平不够高,知识储备不够多,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相对于一张白纸的孩子来说,你的色彩11已经很丰富了,问题的关键就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意识,有没有及时的行动起来。您说对吗?当然如果你能够为了孩子有意识的去学习就更好了!

3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兴趣

一个爱看电视的妈妈带出来的孩子,大多喜欢坐在电视机前;一个爱打麻将的奶奶带出来的孩子,也会喜欢摆弄麻将;一个爱看书的爸爸带出来的孩子,往往是个小书迷……家庭教育中言传的力量远远不及身教。一边电视机声音开的很大,一边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想要孩子喜欢上象棋,最好的办法是:一有空,爸爸和妈妈就摊开棋盘,摆好棋子杀上一盘。其间或输或赢、或进或退、或喜或忧毫无遮掩的展现给孩子,当然孩子好奇的眼神千万不要忽视,孩子幼稚的问题千万不要取笑甚至嫌烦,等孩子略知一二的时候,也不要忘了每每请他做你的军师,帮助你出谋划策。赢了是你们俩的功劳,要大肆庆贺,输了要击掌立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一定要苦练棋艺,找他报仇。一来而去下棋就成了孩子喜欢的游戏了。想让好动的孩子喜欢上写毛笔字,最好的方法就是爸爸(或是妈妈)经常在家写写毛笔字,妈妈(或是爸爸)和孩子一起来欣赏,挑出写得最漂亮的字,画上红圈圈。然后饶有兴趣的提笔写写这个字,再请孩子来做评委,评议一番。对于评委的点评要虚心接受,立刻改正,再写一个。这样的程序要坚持一段时间以后,等孩子喜欢上评委的工作了,同时对毛笔字有一定的了解了,再要求孩子自己动手来写写看,其实大部分孩子自己就要求试一试了。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孩子刚写的时候肯定写的不好,此时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只要写了就好,像个字就好,愿意坚持写就成功了一半。家长甚至可以鼓励孩子说:?你写的已经很不错了,妈妈刚写的时候,比你可差多了?。

兴趣是孩子自己选择的,更是家长引导的。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自己的兴趣,千万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

4在交流中增进与孩子的关系

如果家长能够放低姿态,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一般是很愿意向家长袒露自己的心声的。如果学校离家不太远的话,建议家长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把骑车、开车改为步行。这样做既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也能够增加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增进与孩子的关系。有关研究表明边走边聊比坐下来谈心更容易心情放松,更有利于坦诚相待。

上学、放学路上的十几分钟时间。你可以了解孩子今天在学校发生的愉快的事情、伤心地事情、苦恼的事情。及时的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及时加以引导。还可以帮助孩子背背课文、记记单词,或是出一两题有趣的奥数题讨论讨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教育是孩子成人成才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愿所有的家长都是最优秀的老师,愿所有的孩子都是祖国的栋梁!

教育孩子,言传不如身教


教育孩子,言传不如身教

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直以来被正面推崇。但人们也往往发现讲道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没用,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有位家长说她7岁的女儿特别逆反,不让做什么就偏去做,她经常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却不听,惹得家长常发脾气。她知道打骂孩子不对,但不知该怎么办。

让她举个孩子如何不听话的例子,她讲了这样一件事:

她家住公寓楼五层,没有电梯,走楼梯上下。最近女儿特别喜欢这样下楼:一条胳膊搭到楼梯扶手上,胳膊用力脚不用力地向下溜。妈妈不允许孩子这样做,说楼梯扶手平时没人擦,那样会把衣服弄脏磨坏。

但再一次下楼时,孩子又那样,屡说屡犯,家长终于失去耐心,大发脾气。孩子当着家长的面不敢那样做了,却找各种机会偷偷地那样下楼,衣服袖子下面经常是脏脏的。

陈述完事情后,家长用失望的口气加一句:“我那孩子,天生就不如别的孩子懂事,我其实挺尊重她的,不知给她讲了多少道理,可她好像一句也不听。”

我对家长说:“你既然已经发现讲道理没用,那至少说明在这件事上,讲道理是不对的,发现不对,就应该立即停止。”家长一脸迷惑,情绪上略有抵触地问我:“讲道理不对吗?那该怎么教育她呢?”

我说:“很简单,回家找两块抹布,你和孩子一人一块,自上而下把楼梯扶手擦干净,既做了公益,又满足了孩子手脚并用下楼的乐趣,试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家长一听,恍然大悟!我怎么就光想着给她讲道理呢?

这位家长之所以没想到,应该在于她一直以来只注意了自己如何说得“有道理”,没去想自己做得多么没道理。

人们对“讲道理”的偏好,往往源于思维惯性

从小在家庭、学校接受太多“大道理”教育的人,往往会成为讲道理爱好者。

一位家长说他在没孩子时,很瞧不上那些打孩子的人,觉得成人靠武力征服孩子,真是无能。他自己有了儿子后,遇到问题,总是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

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发现自己奉行的“以理服人”越来越行不通了。周围又不时地有人对他说,教育男孩子就要粗野一些,只要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必须服从,不行就动用武力。

所以,有两次他和孩子发生冲突,真的没能控制住,对孩子动了手。到这时,他才发现自己黔驴技穷,也堕落为自己曾经不齿的那类家长了。

思想家卢梭说过: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这三种办法恰是很多家长最习惯、运用最纯熟的模式。

还有一位家长,说他4岁的孩子有两个毛病,一是不听话,一是爱哭。问我怎么办。我让他举出最近的一个不听话的例子。

他说孩子这几天总是在晚上临睡觉前要下楼玩,无论家长怎么给他讲外面天黑了,小朋友都回家了,明天再玩之类的话,孩子都不听,就是哭着要下楼。我说,你说的两个毛病其实是一个,可以一起解决。

从今天开始,一切事情尽量听孩子的。如果他临睡前想下楼,你就辛苦点,抱他下楼,他想在楼下待多长时间,就待多长时间,在其他事情上也采取类似的做法。

家长有些吃惊,很顾虑的样子,但回去还是按着我说的做了,结果让他意想不到。

他后来告诉我,当天孩子在临睡前又要下楼,家长没说什么,愉快地给他穿好衣服,带他下去。外面很黑,冷风嗖嗖的,楼下空无一人,他刚把孩子放地上,孩子就要他抱着回家。

家长故意说既然下来了,多待一会儿吧。孩子说什么也不肯多待,说想回家睡觉。回家后,孩子一下变得很听话,让刷牙就刷牙,让脱衣服就脱衣服。

其他的一些小事上,家长也都少说多做,尽可能倾听孩子的意见,结果孩子哭闹大大减少。

教条不重要,"教养"才重要

做“不讲道理”的家长,并非完全否定言语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口头教育的适度性和行为教育的重要性。

“讲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

想给孩子讲点什么道理,必须首先确认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

经常有心口不一的家长,比如有的家长明明自己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斤斤计较,向我讨教的问题却是: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如何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他不要在意分数?

避免向孩子灌输庸俗价值观

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这种情况,一些家长自己站位不高,却热衷于向孩子传达一些并不高明的见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人生经验。比如有的家长暗示孩子不必在学习上帮助别的同学,给别人讲题既浪费时间,又容易被别人超过。

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想要给孩子讲出能让他飞翔的道理,家长自己就要具有蓝天的胸怀和高度。如果感觉自己的高度不够,不知道该如何说,什么也不说总比胡说好得多。

不可把“不讲道理”做成“不讲理”

有一些家长确实很少对孩子讲道理,他们很直接,三句话不对就把孩子骂一顿或打一顿,这就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不讲道理”,而是不讲理了。

更有些家长,对孩子简单粗暴,却在事后美化自己的行为。通过煽情来为自己的行为找遮羞布。这简直是强盗逻辑,矫情得十分了得,是更深层面的不讲理。

“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下策,发脾气加虚伪是下下下策。

总之,教条不重要,教养才重要。卢梭说过: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

有气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种语言的,他通过这种语言,能说服人心,作出行动。想让孩子懂道理,家长就要口头少讲道理,行为符合道理,这样孩子才能明白道理。这就是教育的道理。

家庭教育:爱是最好的教育


爱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马上就要开始高中三年的住校生活了,从她出生到现在,还从未真正离开过家,相信她应该很快会融入集体生活,也很快会开始投入到高中的紧张学习中,而我也需要转变角色,慢慢适应小鸟离巢的失落。

女儿从咿呀学语的小婴儿到今天亭亭玉立的青春少女似乎只是转瞬间,回首来时路,有烦恼有辛劳但更多的还是甜蜜与幸福。不敢说自己有什么教育孩子的经验,作为过来人,把初中三年的些许感悟与年轻妈妈们分享一下吧。

以我与孩子十五年多的陪伴心得来讲,我觉得,爱是最好的教育,沐浴在爱的阳光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差不了!

一、关于性格培养

孩子属于那种不是特别自信外向的孩子,但也并不自卑拘谨(幼儿时有些敏感胆怯,多进行鼓励之后慢慢改变了好多),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善良、阳光、温和、沉稳的少年(孩子会说所有的爸妈都这么想~),有一位年长的朋友曾经评价过孩子是“每临大事有静气”。刚上初中时担心过青春期逆反的问题,但目前来看孩子基本上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脾气肯定有急躁的时候,对父母的话也时常有反驳,但不严重,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她的苦恼与快乐都能及时与我们分享,有意见分歧也可以理性平和地和我们进行沟通交流。我觉得其实很多时候,所谓逆反是父母给孩子贴上的标签,家长在指责孩子逆反的时候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换一种方式会不会更容易相互理解?

二、关于家庭氛围

作为父母,如果说要给自己打分的话,其实我觉得我们差不多可以打80分以上吧。一直以来始终是以正面的、积极的态度去教育引导孩子,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习、兴趣爱好都能够及时地关注支持保障,遇到问题也基本上可以积极面对,努力解决,不焦虑、不回避、不放弃,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也要努力做好,孝敬父母、认真工作、诚恳待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同时,家庭的气氛比较轻松和谐,让孩子在宽松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当然,我们也存在很多不足。其实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存在问题的折射,如果孩子的成长出现了情况,父母一定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家庭教育出现了缺陷,特别是自身哪里还有很大不足,否则再训斥孩子再严格要求也于事无补。这个观点我一直是认同的,但是在实际教育中还是难免会言行不够一致。比如说丫头的性子有些急,细细想来其实我也如此,平常有事儿难免着急,慢慢的孩子也就受到影响了;再比如我在生活中有些懒惰,母亲在这里时常常把家务活全都包揽了而我乐在其中,这种惰习也传染给了孩子;还有老公对孩子生活方面限制较多,虽然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但是也影响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等等。希望我们能更加冷静、更加理性、更加平和地与孩子相处,最重要的是平等地对待她,尊重她的想法,积极主动沟通,也要以身作则,用正确的行为引导孩子树立健康向上的三观,这样的亲子关系才可以更和谐。

三、关于成绩看待

孩子初中阶段的成绩起伏不定,好的时候年级一百来名,差的时候也到过四百多,语数英三科都有过滑坡,其他科目也常有反复,孩子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也是在慢慢转变中。说实话,成绩下滑的时候不着急那是假话,中考毕竟是需要用分数说话的,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是一点可能也没有。但是,光着急也是没有用的。作为家长无法替代孩子学习,但可以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她支持她。

一方面要多学习研究教育政策,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帮孩子树立正常的学习思维和人生目标,必要时该报班就得报班,该严盯也要严盯,完全依靠孩子的自觉性是不够的!记得从初三下学期开始我们按照班主任老师的要求每天进行打卡(主要是针对自觉性不够高的孩子),就是每天晚上做好计划,最后的完成情况发给老师,孩子一开始不以为然也嫌麻烦,可我觉得既然是老师要求的,同时也能够督促自己提高效率,增强责任感,就一直盯着她每天打卡,最后基本上是坚持到了中考,我觉得对于她的成绩提高很有用处。再有英语的百词斩,最初是新东方的老师建议的,每天30个单词背诵,我设置了闹钟提醒,每晚9点半雷打不动背单词打卡,即使她不愿意我也严格督促绝不让步,慢慢就成了一种习惯,中考前一天也没有漏掉,现在还在坚持中。要相信点滴的力量!

生活方面则应该多放手鼓励孩子独立自主,生活上自立的孩子学习上也可以自主学习,这是相辅相成的能力。当然,必要的后勤保障也是很重要的,孩子学习确实辛苦,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作为父母,则一定要克服情绪化,不推卸责任不回避问题,真正去爱孩子关心孩子,严格要求她的同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成绩的提高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能焦虑烦躁。我一直跟孩子说,我们尽力了就好,努力之后就坦然接受结果;但同时,我又告诉她,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进步,结果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中考前我们全家一直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几乎没有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的情况。我觉得孩子中考发挥出色这也算是一个重要因素吧。

四、关于兴趣爱好

孩子从小喜欢画画,大概是从小学开始学习,儿童画、国画、水粉、素描都涉猎过,她最喜欢的就是动漫,虽然到了初三绘画课基本属于停滞,但她随手涂鸦的习惯一直保持着,基本上每本课本、演算纸上都有一个个的小人儿,每每我也担心这样会影响学习,不过想想也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吧,孩子说过将来也许大学会选择动漫设计专业,有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如果她确定这个选择,我会支持她的!最近为了犒劳自己还网购了电子绘画板,天天号称“摸鱼”~还参加了几次漫展,虽然穿得奇装异服我完全欣赏不了也假装拍手叫好。。。

还有一个爱好就是读书,说到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我绝对可以骄傲,从她幼儿园开始我就不断地买书、订杂志,一直到现在每年用在阅读上的花费少说也得有上千,我觉得读书就是一种需要,就像吃饭、呼吸一样,而且读书也可以让孩子减少沉溺电子产品的时间,更别说通过阅读扩大知识面,提高分析能力,提升情商,塑造品格,百利无一害。有时候我总想给她推荐一些名著,但往往无效,对于看什么书她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许这个阶段她读的书没有那么经典,但总是开卷有益,更何况过一阶段她可能又喜欢上另外的类型了。虽然并不一定能直接体现在成绩的提高上,但长期积累,总会有厚积薄发的时候,希望这个好习惯一直保持下去吧!

五、关于共同成长

网上有人说“想想就害怕,在所有的职业中最需要训练却最没有训练的职业,那就是父母这个职业。”也因此就有学者强烈提议:“既然承担着教育职能,作为父母的人就必须经过国家考试,对经过考试及格者发个作为父母的资格证书。”仔细想想确实是非常有道理,所谓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可是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自己无法控制的,父母并不曾经由我们的同意就制造了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生命,那也必须对这个宝贵的生命体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来,否则就是极不负责的自私的行为!

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成熟的过程,没有人生来就是优秀的父母,都是在与孩子共同成长中历练提高。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父母关注的内容都不一样,需要学习的东西也不同。特别是孩子越来越大,懂得的知识越来越多,如果父母不能紧跟孩子的步伐,不断汲取新的营养知识,就会落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也会越来越深。我的作法就是努力跟随孩子的爱好和每个阶段的特点,读她爱看的书,了解她喜欢的游戏,熟悉她当下关注的热点,始终保持与她同频共振,有共同的话题。比如说,她最近特别喜欢《魔道祖师》、《镇魂》,我就也去看书,看动漫或者电视剧,哪怕是看不进去,也要大概涉猎一下,起码混个脸熟,她跟我聊的时候我能时不时地回应一下。另外,即使是她的兴趣和爱好只要不存在原则性问题,即使我欣赏不动或者无法认同,也不动辄大惊小怪甚至无端指责反对,尊重、信任并包容孩子的想法。比如孩子参加漫展或者玩手机游戏,只要是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并合理地进行时间规划我都是允许的,我还甚至在我的手机上装上了她喜欢的游戏,试着玩了一下结果很悲摧地像个白痴一样乱转,学了好几天也没有学会,被闺女取笑了好久,但是我这种谦虚好学且始终保持与她的同步性还是受到了表扬。。。因为她初三学业紧张,我也曾受她嘱托每天登录她的奇迹暖暖帮她签到并操作一些我至今都没有搞明白的步骤获取奖励。还有给她买的书一般情况下我也都会翻看一下,我们经常就书中的情节展开热烈讨论,因此她也经常给我推荐她喜欢的小说。这些虽然都是细微的小事儿,但做起来也并不容易,不过收获还是蛮大的,我与女儿始终保持着亲密的聊友关系,相互推荐喜欢的帖子、图片,也时常交流对事物的观点与看法,其乐融融。

孩子住校以后,两个周才能回来一次(中间一周的周末可以一起吃饭),也不能带手机,平常交流的机会可能会比较少了,但我相信,我们之间的感情不会因为距离疏远。我可以预想到,每次见面时我们会有说不完的话,她会有更多的快乐与我分享。

孩子一天天长大,总有一天要远离我的怀抱,走向属于她的远方。但,只要有爱在,我们的心就会永远在一起。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郑渊洁: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身教!》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理解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 早操过后,孩子们忙着入厕、喝水、活动室里显得有点热闹和忙乱。有几个孩子围在一起似乎在争论着什么,凯旋声音特别大,还动手推小朋友一把,看样子他非常生气。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走过去想问个究竟。一个孩子...
    2021-05-01 阅读全文
  • 对孩子怎样家庭教育是最好的 家长如何更好的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学会了明辨是非的道理,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养成很多好习惯,比如整洁,比如独立的性格。那么家长如何才能...
    2021-01-18 阅读全文
  •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爱的教育 晚餐桌上,儿子夹了一个鸡翅放在我碗里,说:“妈妈,这是你的。”我津津有味地吃着———其实我不爱吃鸡翅,但我不想拒绝儿子的鸡翅,我这么做,只是想要给儿子一个爱的机会。 其实,儿子以前并没有这么懂事。曾经...
    2021-04-10 阅读全文
  •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身教更重于言传”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在幼儿园大班,小儿子还没有上学,大女儿任性不太懂事,但有一个优点就是学习舞蹈时特别认真,反倒是小儿子性格温厚,懂得谦让,每次姐弟俩争东西吵架时,一般都是弟弟让着姐姐,在对孩子...
    2021-04-26 阅读全文
  •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常听一些父母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教育,越来越难管…… 社会的进步,让许多父母对孩子教育越来越重视,然而现实的困惑,却又面临着无法言说的无奈。 细思良久才发现,原来这些父母都只是在“教育...
    2020-12-12 阅读全文

早操过后,孩子们忙着入厕、喝水、活动室里显得有点热闹和忙乱。有几个孩子围在一起似乎在争论着什么,凯旋声音特别大,还动手推小朋友一把,看样子他非常生气。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走过去想问个究竟。一个孩子...

2021-05-01 阅读全文

家长如何更好的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学会了明辨是非的道理,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养成很多好习惯,比如整洁,比如独立的性格。那么家长如何才能...

2021-01-18 阅读全文

晚餐桌上,儿子夹了一个鸡翅放在我碗里,说:“妈妈,这是你的。”我津津有味地吃着———其实我不爱吃鸡翅,但我不想拒绝儿子的鸡翅,我这么做,只是想要给儿子一个爱的机会。 其实,儿子以前并没有这么懂事。曾经...

2021-04-10 阅读全文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在幼儿园大班,小儿子还没有上学,大女儿任性不太懂事,但有一个优点就是学习舞蹈时特别认真,反倒是小儿子性格温厚,懂得谦让,每次姐弟俩争东西吵架时,一般都是弟弟让着姐姐,在对孩子...

2021-04-26 阅读全文

常听一些父母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教育,越来越难管…… 社会的进步,让许多父母对孩子教育越来越重视,然而现实的困惑,却又面临着无法言说的无奈。 细思良久才发现,原来这些父母都只是在“教育...

2020-12-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