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配合好幼儿园,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发布时间:2021-02-18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配合好幼儿园,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家长只有足够的信任老师,和幼儿老师成为共同育儿的合作伙伴,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老师的心情,不是指老师因为不喜欢哪个家长就会对哪个孩子怎么样,每一名幼儿教师都有自己的情绪管理方法,不会轻易的被情绪影响,不会让情绪有刻意的流露。但是,小朋友天生都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们可以感受到老师一点点的情绪不对甚至是眼神的变化,因此影响到自己的心情。

所以,当老师情绪有负面的波动时,影响最大的反而是孩子。

在一些母亲的内心深处,可能会把老师当成是带孩子的“高级保姆”。其实,当今这个社会的幼儿老师,拿到的工资可能比一个家庭里带孩子的保姆低。但是,她们却同时带着在家里被几个大人同时带着才能带下来的许多个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里被几个大人同时带着还会磕着碰着,但如果是在幼儿园里,家长就难以接受;

有些孩子一生病,家长就认为是幼儿园没有照顾好;

有的孩子一说不想上学了,家长会立刻想这孩子在幼儿园怎么了;

......

有的孩子可能和小朋友之间闹了点小矛盾,不想进教室,家长会立刻责问老师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被欺负,于是就身不由己扭曲真相,制造事端。 其实,我们觉得幼儿园就是一个社会的雏形,成年人在生活会产生的矛盾在幼儿园也会发生,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生活及教育的意义也在于此。

家长对幼儿园及幼儿园老师的接纳和信任程度决定了这个孩子在幼儿园的童年生活质量。

幼儿教师们讨论最多的话题永远是“家庭共育”。大部分的教师都认为,自己真正用在照顾孩子上的时间还有提高的余地,如果少花一些时间处理和家长的纠纷时,少花一些时间消除家长的无端质疑的话。

幼儿园老师感到痛苦的是:所有的老师,尤其是非传统教育理念下的老师,他们几乎全是因为爱孩子爱这份事业才从事了这项工作,而不是为了简单地拥有一份糊口的工作而选择做幼儿老师。

她们清楚地知道,唯有爱,唯有接纳,唯有无私奉献才能和孩子一起走下去。选择做一名幼师,其实是在选择把班上所有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爱的工作。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来自于他身后的家庭,都带着那个家庭深深的烙印。

所以,当我们看到每一个孩子时,在孩子身后,总是站着他的家长,尤其是他的母亲。

她们中有的是善解人意的,有的总是笑眯眯的,有的尤其关注孩子的吃,有的尤其关注孩子的午睡,有的尤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一想起就让人紧张,有的总是让人很放松……当我们面对孩子时,这些印象就会一幕幕上演。

后来的我们

主演:井柏然 / 周冬雨 / 田壮壮

猫眼电影演出 广告

购买

老师们普遍聊到被家长不理解时的孤独和痛苦,那是折磨自己的感受。是的,当家长一大早就黑着脸对你说话时,可能就会影响你一整天带孩子的心情。

当家长晚上在各种群里讨论幼儿园或班上的事情时,传递着非正能量时,只要老师知道,可能就会影响老师晚上的休息以及第二天的心情……在这种时候,其他的家长或者不开腔或者跟着一起传递起哄。 他们意识不到,其实这是伤害所有的人,尤其是老师。家长们如果能意识到,当一个老师这样被影响时,最终受到伤害的是班上所有的孩子。

一个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关系,与孩子班上老师的关系,对老师及班级的关心,对他人的理解和支持等,这一切,就是这位家长带给你自己孩子最形象直观的教育。

幼儿教育最大的魅力在于借助家园共育,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了解正确的教育方法,带领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老师需要理解和接纳家长,家长也同样需要理解老师正攀登在成长的路上。老师非常需要被理解、关心、照顾和爱——这样她才能真正做到用自己的生命力滋养孩子,才可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爱孩子上。

没有完美的家长,也没有完美的老师。 因此,我们相遇,一起经历、一起修行和成长。支持孩子的老师,就是在支持孩子的成长,接纳孩子的老师,其实也是在爱自己的孩子。

这是一场因爱和信任的邂逅,让彼此之间的爱与信任流淌起来吧!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幼儿园


1、由于分离焦虑的影响,孩子离开亲人会有一段时间的情绪低落,有的孩子长一点,有的孩子短一点,家长要表示理解,但不要过份同情,你的过份同情会暗示他去的是一个可怕的地方,他会不愿意去。应该用平常心来对待。

2、不要感到对不起孩子,自己没办法照管他,只好把他送走了,而应该高高兴兴地谈去幼儿园的好处,比如:可以有许多小朋友,许多玩具,老师还会教他唱歌、跳舞,会讲故事给他听等,尽量把幼儿园说成一个乐园(事实也是如此),给他一个好印象。

3、事先带孩子到幼儿园去两三次,让他玩玩院子里的滑梯、摇马(任何大型器械均可),看看小朋友们玩球、搭积木、做拼图的活动,熟悉环境和情景。

4、带他见见班上的老师,把他的性格、爱好、兴趣、身体素质等向老师介绍,也让老师和他谈几句话,消除一点陌生感。

5、送去的当天早上要早一点起床,吃好早点,从从容容地走。路上说点其他的事。到了幼儿园把他托给老师,待一会儿再走。既然走了就不要再回头,免得他还等待你再回头,这很痛苦。

6、送孩子去了幼儿园以后,就不要常在他在园里的时间去看望,甚至接回家(患病当然除外),否则他会生活得不好,老想你接他回家,反而痛苦。

7、向他保证时间一定来接他,绝不能失言,要知道多待在园里,哪怕是四、五分钟,也是难过的。如果某一天有事,不能按时接他,要事先通知老师,对他做好工作,否则别的孩子被接走了,他会着急,第二天不愿去幼儿园了。

8、在接孩子时,如果有时间,可以和老师谈谈,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并把孩子在家表现告诉老师,双方共同更好地做好孩子的工作。

9、孩子回家以后,不要过份关心,好像他在外面受了委曲,回来补偿似的。这样,他会不愿去幼儿园,愿意天天待在家里了。

10、如果孩子在家有使用慰籍物(如毛巾、小毯子、小熊娃娃等)的习惯,这时正好是放弃它的好时机,因为环境变化大,很可能忘掉它了。但如果不带太痛苦,也可以让他带几天,他自然会放弃的。这对安定情绪有好处。

育儿心得: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


育儿心得: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这个话题就比较大了,我们经常说的教育幼儿,也就是幼儿养成教育,它的内容包括的面很广:爱祖国、讲卫生、懂礼貌、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等。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

大部分家长认为幼儿上幼儿园就是为了学会书写数字,背诵唐诗,认识汉字,学习书面上的知识。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的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幼儿进入中班后,我们发现班级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大体有三种情况:有些幼儿不但学习习惯好,上课认真听讲,物品整理的井井有条,也很懂礼貌、守规则,各项常规都很好,一般不需要老师提醒就能做到。而有一部分幼儿,吃饭磨蹭、集体活动乱讲话、区角活动打闹,争抢玩具、不午睡,需要老师不断的提醒。还有一部分幼儿表现在某些方面的情况比较明显,如有的幼儿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有的行为拖沓,还有的规则意识不强。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为幼儿树立好榜样。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我们也要按照这些要求做。如:见面有礼貌的问好,饭前便后洗手,有需要协作的事情主动帮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正面鼓励,耐心引导。班级中没有养成良好常规习惯的幼儿不仅让人骨外费心,而且还会对其他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有段时间,班级有些小朋友上课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有一次,上课发现一个小朋友很自觉的就坐好了听课。我马上表扬他,其他小朋友看到了,都向他学习。那天大部分上课都非常的认真,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及时的对幼儿表扬鼓励,哪怕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使幼儿产生更加要好好表现的欲望,也就是产生了良性循环的效应。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多用正面强化。从某一个闪光点的行为出现,带动整体行为改善。

第三,让幼儿明确自己的不足,集中突破。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在某一具体行为方面出现问题。有的是不讲礼貌,有的是午睡习惯不好等等,这就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来解决。在与孩子沟通交流中,家长要指出幼儿出现的问题。比如:动作慢。你衣服叠的真整齐,如果叠的在快一点就更好了。

以上三点是我在幼儿养成教育中的一些体会。家庭教育在幼儿养成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家长应正确教育孩子,只有让幼儿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从他律到自律,使常规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受益终生。

到底怎样的亲子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家长采取溺爱或理智的教育态度,是家庭教育成败之最重要的分水岭。许多家长都在探寻:到底怎样的亲子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家长又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对此,本文着重分析弹性式的亲子关系,希望可以给家长们一些启示。

一、刚性式亲子关系——共生,疏离

刚性,顾名思义,是易走极端、两极化、没有余地和张力的。刚性式的亲子关系有两种极端的表现,一种是共生,一种是疏离。

共生性的亲子关系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父母将孩子当作生活的核心与惟一,按照自己的要求来照顾和塑造孩子,对孩子处处娇宠、有求必应;另一种是父母认为孩子要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完全依附于父母。这两种情况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父母很容易将自己和孩子混淆,即完全用自己的想法、行为去控制和影响孩子,把孩子视作自己的附属物,忽略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特性。亲子关系就如图1所示,尚未分化,处于一种“黏结”状态:孩子不能表现出应有的独立性、展现出独特的自我,父母和子女之间无法建立一种民主、自主的亲子关系。孩子长期处在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下,往往缺少应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取而代之的是极大的依赖性和低自尊,而且易形成任性自私、易发脾气的性格,甚至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以寻求心理补偿和平衡。

疏离式亲子关系的特点是:

父母对孩子采取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漠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要。父母与孩子处于各自的生态圈,较少发生相互作用,亲子关系完全分化,甚至是分裂。儿童在这种教养模式下得不到关爱,很难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孩子很容易产生孤独感,逐渐养成冷漠、情绪不安等心理,常表现出反复无常,易怒,对周围事物摸不关心。

二、弹性式亲子关系——自主,亲密

心理学家包温指出,家庭是一个情绪系统,在此系统内有两股力量存在:一个是一体感或亲密的力量,另一个是个体化或自主的力量,家庭成员就在这两股力量中寻求平衡,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自我分化。而弹性式的亲子关系(如图3),用通俗的话语来解释,就是一种有点黏又不会太黏的亲子关系。这种亲子关系模式的显著特征就是尊重家庭中每个人的独特性与个别性,父母可以配合子女的发展需求而调整关系距离的远近。和以往亲子关系不同的是,弹性式亲子关系提倡亲子间维持良好的分化,允许家庭成员展现独立的自我,与此同时又要维持联结。可以说,这里的“弹性”就体现在亲子关系是在自主与亲密中求得平衡,双方是一种陪伴(being-with)而非共生(being-in ) 的关系,孩子与父母保持“联结”,而非“黏结”。这种既尊重孩子自主同时又与之保持亲密的弹性式关系留给孩子一个发展自我独立的空间,让他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

那么,一个能成功促进个体独立又亲密的家庭有何特征呢?这个家庭需要有一个催化或支持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情感的支持,孩子被鼓励要自主、有责任感;父母的婚姻关系牢固,父母本身拥有自己的生活,不会侵扰子女的生活,不全以子女为重心;这个家庭的成员是自我肯定的,每个人能对自己的观点负责,同时也尊重并承认其他家人的信念、感觉与想法,并可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并有回应,不需被迫统一某些观点。在这样自主又亲密的家庭中,每个人都首先是“我”,然后才是家庭中的一员。

三、如何建立弹性式亲子关系

(一)父母要及时转移重心

常常会听到一些家长向老师抱怨:“你说我们这么辛苦,为什么?还不都是为了孩子!可是现在的孩子一点都不听话,才这么小就管不了了,唉!……”从家长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这些父母非常关心和疼爱孩子,以孩子为中心,把孩子当作自己幸福的延伸,所有未完成的心愿也都压在孩子身上,这是非常错误的。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对于学前儿童而言,由于他们生理和心理各个方面都不很成熟,父母将部分重心放在他们身上是可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要以牺牲自我为代价,把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也不意味着父母要对孩子的一切都大包大揽、包办代替。而父母应该在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芽时,逐步将重心转移到自己的身上,留给孩子更多的心理空间。当然,这里说的是“转移”,并非让家长只关注自我,对孩子漠不关心。此时,家长们都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反思一下亲子之间的关系,不妨多关注一下自己、充实一下自己,看看是不是已经被孩子的一切湮没了自我,是不是应该在自己和孩子之间划分一些界限,留给彼此一必空间,以免令孩子产生一种压抑和窒息的感觉。

(二)父母是环境支持者

客体关系学者Winnicott认为: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支持的环境,即以孩子为主体,随着孩子的需求而满足他们。父母的责任是倾听、给予,而不是强加。这里所说的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更为重要的还应当包括宽松、民主的心理环境。对于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提供物质环境不难,难在后者。因为他们很少能够以孩子为主体,倾听孩子的需求而后给予支持。更多情况是家长以自我为中心,用“控制”取代了“支持”,试图牢牢掌控孩子的一切,没有为孩子的发展留下一丝空间。

如何适时适度地给予孩子支持,需要家长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幼儿的合理需要并予以满足。Winnicott提到,如果家长没有及时顾及到幼儿细微的需求,孩子只好顺应外在环境,这样就会形成“假我”(false self),造成幼儿缺乏主动性,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容易形成一味顺从、无法真正接纳自己的个性;但另一方面,如果家长过多考虑孩子的需求,就会取代孩子的自主发展,产生“超限效应”。可见,家长支持要有度,让孩子感到父母是自己的后盾,在自己需要帮助时,他们会适时给予支持;在自己需要独立空间时,他们又能悄悄地退到一边……只有这样,亲子关系才能亲而不腻、疏而不离,一直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三)亲子间要适度分化

可以说,“分化”这个概念对于只讲求亲密无间的传统亲子关系来讲,代表了另一种全新的观念——颠覆父母过度控制,注重幼儿自我发展。谈到幼儿自我的发展必然要涉及到和他人的关系,而幼儿时期重要的他人就是父母,与父母关系的亲疏将直接影响孩子独立自我的发展。如何能够使孩子在自主与联结这两者间找到平衡点,的确值得每位家长深思。这就要求家长能够在一定时候学会拒绝,亲子间要适度分化,展现出一定的人我界限,父母能够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也包括心理距离。如孩子提出了一些无理要求,家长不可一味迁就,而是应当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个要求我无法满足你,无论你使用什么手段,都是不行的。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决定拒绝孩子的某个要求,就要坚持下去,否则朝令夕改只会让孩子有可乘之机。再如当孩子和父母就某一个问题产生矛盾和分歧时,父母不妨调整好心态,让孩子自己思考和处理问题,不要试图用自己的观点来统一和包纳孩子的观点,要让孩子感觉到在家庭中有属于他自己的领地。

小结: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是爱他的,是亲人;父母是尊重他的,是朋友;同时父母也是严格要求他的,是良师。

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


昨天大年初二上午,我和老公及女儿去嘉兴舅公、舅婆家拜年了,本来以为亲戚的婚宴是放在中午,所以利用一些时间去了舅公舅婆家,可在与舅婆的交谈中才发现自己听错了,婚宴是放在晚上6点,那中午这餐该到哪儿去消费呢?哎...最后还是听舅婆的话,碍手碍脚地在他们家吃了一餐便饭。舅公舅婆也是非常有经验的老教师了,所以每次去他们家我总不放过一丝的讨教机会,对于女儿的教育问题我一直都觉得是件头疼的大事,生活中总总不良习性屡屡发生,就拿孩子的浪费来说,从上幼儿园我就一直教育女儿要节约,为了让她有更深入直观的了解,还特意带她去马路上找要饭要钱的穷苦人。当我把女儿浪费一事告诉舅婆时,舅婆有点愤怒,并说我是在培养“小皇帝”其实这根本不是我想要这样做的,可是我找不到更好的教育举措,在舅婆的经验交流下,我今天试着这样去做,让孩子将吃剩(让费)的一天前的泡面,热了一下给女儿吃,可女儿就是不吃,说是有好几天了,为了教育女儿不浪费,我让家人不给女儿任何吃的,不吃剩下的泡面就什么都不要吃,为了能让孩子改正缺点,我看是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已经两餐没吃东西的女儿感到肚子确实有点饿了,就对我说,“妈妈我还是吃了那些泡面吧”,我以后再也不浪费了。是啊!孩子肚子饿了自然什么都会吃,正因为我们现在的孩子日子就像呼风唤雨,要啥有啥,好习惯的孩子有时也会纵容成为坏习惯,因为他们也实在经不起现代生活带来的种种“诱惑”但我觉得一点就是,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坚持,尽管我们大人示范起到了一些作用,却不能放过孩子一次浪费的机会,有一次就有第二次......大人们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自己也要做好更好的带头作用!我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将不良习性彻底改掉!

智取孩子的配合


智取孩子的配合我和**经常起内讧。我要让他洗澡,他说还要看巧虎;到了讲故事时间,他却忽然想到可以扔枕头玩。每次斗争,我总是采取强权政策,**在愤怒中屈服而告终。

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样“强夺”**的配合,我希望可以智取。

一、

昨天晚上,我网购的吉它到了。**看到后相当兴奋,一定要去弹。我说他的手很脏,小人立即跑去卫生间洗了十几分钟的手。屁颠颠地进来想弹琴时,我猛然发现他之前玩的面粉没扫掉,于是立即又不同意他玩吉它了,要他先把面粉也一起收干净。

这下小人发怒了。他对我又踢又打,又撕又拉。

(反省:他收掉了玩面粉的所有工具;他去洗了手,我就应该让他尽情地玩吉它了,但是,因为我自己还没准备好陪他玩,又怕他自己玩会弄坏新的吉它,我就不答应,难怪他会大怒。)

我说:**,你生气了。你可以生气,但不能通过打我的方式来表达怒气。他还是要打,我硬将他的手握住。之后,他又找东西摔。找了一个空茶叶盒子。他想要对着我摔。我说:你可以摔,对着没人的地方摔。他还是想冲我摔,我不生气但比较大声地说:**,如果你还要摔向我的话,我准备把你抱到门边去站五分钟,我不想被你伤害,直到你安静下来我再让你进来。于是他就摔到别处去。我说:你很生气,你就摔这个吧,把你的生气都摔得烂烂的。但我希望家里的东西和人不会被你摔到。

(观察:我一急出招有点不准,但我没生气,这就好多了。)

**摔了好多个回合的空茶叶盒。我也答应说他可以玩吉它,但要等我收拾玩卧室才有办法陪他。他情绪慢慢下来了。并且,发现那个空茶叶盒很好玩了,来来回回地踩,并且当成“练武功”的兵器,“嘿嘿哈哈”地练了一番。我再和他说话,他已经笑嘻嘻的了。

二、

九点多,我决定开始睡前准备。因为**晚餐自己吃的,量比较少,我问他是否要吃点心,他说要。但是,先洗澡再吃点心还是吃好点心再洗澡,以及吃什么和在哪吃又引发我们的争执。他说要先洗澡再吃,我说要先吃再洗澡;他说吃太阳蛋(煎成一个圆饼式的鸡蛋),我建议他吃鸡蛋羹;他说做好后在卧室床上吃,我希望他在餐厅吃。

吵闹了几分钟,我答应先洗澡。在哪吃的问题则说:你来选择,吃点心,你在餐厅吃,妈妈陪你;不吃点心,我们直接讲故事。他很火大。眼看着又要双方不快,我说:**,你想不想自己来做点心?煎太阳蛋?

他立即转怒为喜。于是我们停止了内讧,我带着他去冰箱拿鸡蛋、并且由他来磕鸡蛋,还让他用筷子划蛋。我只做了一个步骤就是煎。煎的过程他则站在灶台上看。煎好后,我自然地就端着蛋到了餐桌前。然后一边和他聊天一边陪他吃。

三、

睡澡和吃点心之外,还有一个插曲是,**想着要去开动画片看,我说:现在不是看动画片的时间,我不同意你现在看动画片,我想给你讲故事,我会讲三个很好听的故事。**坚持要去开。我说:如果你一定要看,我就没法给你讲故事了。那个肚子里的火车站的故事。我觉得太有趣了。真可惜。

**还是要开动画片。我说:你打算看多久?他说要看十分钟。我说十分钟是很短的时间,看一点点就要关了。他说那就十二分钟。我说那也很短,他说那十三分钟。我正想答应,**忽然把影碟机关了,说:“我还是不看动画片了,我更喜欢玩扔枕头。”

扔枕头是他一直想玩的,我决定陪他玩。但表示只能剩下讲一个故事的时间。他同意了。我很认真地陪他玩,发现他比各种“拳法”还真有样子。几分钟后,游戏结束。

我连忙“奉上”故事书。讲罢故事书,给他读了一首诗经,一点易经,一点论语。时间接受十点半。

四、

我提醒**睡觉了。但**还要啃苹果。我说不吃了,明天再吃吧。他说:我就要,我就要!我一听到他的“我就要”就心烦。于是我顺口编了一个关于“我就要”的故事给他听。说一个小朋友老是讲“我就要”,别人听成“我叫”如何如何的。他听得哈哈大笑,我当然也把几个要提醒他的地方放进故事里给他听走了。

十一点,我们终于入睡。接下去我的目标就是提早一点让他睡,但是,我比较高兴这一天我们的内讧减少,或者我把内讧转化了。——找一找孩子的兴趣点与需要,是个办法。

家长该如何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


首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管理教育孩子是家长的首要任务。现在有很多家长由于种种原因而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因为工作的压力,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管,有的是因为家庭不和睦没人管教孩子,还有的干脆把孩子寄宿在别人家里,这样使老师很难与家长很好的沟通。因此老师非常希望家长能认识到:教育孩子是为人父母的重要责任。

其次,不要在孩子面前把老师说得一无是处。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老师自身肯定也有不完美的一面,家长可以私下向老师建议,但切忌诋毁老师,损毁老师的形象。

第三,要坚持检查孩子的作业。家长可以通过检查孩子的作业,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不至于看到考试成绩了而大吃一惊。有的家长对老师让家长给孩子的作业的“签字”这一点极为不满,其实家长们反过来想一想,老师让家长签字,目的是为了家校联手,共同教育孩子,你作为家长应该高兴才对呀!

第四,要正确的鼓励和支持孩子。有一句话说得好:孩子犯了错误上帝都会原谅。孩子由于年龄小,在生活、学习当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不尽人意的事情,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客观、公正、宽容的接纳孩子的一切,并和孩子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我认为家长和老师最好是朋友关系。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要先想想自己哪一点做的不到位,不要把责任都一股脑的推向老师,应该与老师一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应该与老师做个换位思考,应该想到班上还有其他的孩子,要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

爸爸妈妈如何有效的配合教育孩子


孩子成长,也给父母提供了一个再次成长的机会。刘艳老师介绍,教育是个复杂的过程,家长们也不用太焦虑,对待孩子首先以身作则、允许孩子成长中的小过失,多用鼓励和关怀的方式促进孩子的成长。在学前期,注意各种习惯、能力、个性养成,如爱运动、爱劳动、勤动脑等,着眼于幼儿未来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智力的提升。

1.陪孩子不能图省事阅读、郊游都比看电视好

错误:孩子吵吵闹闹让人心烦,只要让他看电视打游戏就能让他安静下来,乖乖听话。为了省事,有的家长更愿意陪孩子看电视打游戏。

正确: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陪伴方式,不但可以促进亲情,还能提高孩子想象力,让他动脑筋,同时锻炼语言表达。另外,玩游戏、郊游,多和大自然接触也是很好的陪伴。

2.家长教育观要一致,别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错误: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等情况。

正确:如果家里一方唱红脸一方唱白脸,容易导致孩子两面派,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要一致。当一个人教育孩子时,即使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指责。

教育心得:亲子旅行,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整理了教育心得:亲子旅行,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希望对爸爸妈妈正确教育孩子,指引宝贝健康发展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旅行是探索城市魅力的最佳方式,同时它也是颇受欢迎的一种健康的消遣,对于许多旅行爱好者来说,旅行放松身心,同时还可以拓宽视野,随着旅游的热门,很多教育专家也纷纷开始支持让孩子旅行。

带着孩子旅行是个很不错的方式,它考验孩子的耐力和智力,看似很简单的徒步行走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旅行还是比较累人的,如果孩子能够坚持跟着父母行走,完成旅行计划,他们完全是值得表扬的。

当然,欲速则不达,孩子的体力当然跟成人是没有办法相比的,此时还是要制定相应的旅行计划,结合孩子的体力来对旅游计划进行调整,例如带着孩子去逛一逛一个美丽的公园,路途不是很远但是孩子能够看到很多美丽的事物。

大多数的公园观光都是一天的行程,那么我们可以带着尝试一下,公园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走走停停,即使孩子累了,也可以随时找到歇脚处让孩子休息。

带着孩子旅行时,也要调节好孩子的心情,让孩子一种期待和欲欲而试的情感,同时沿途也可以给孩子解释和带着孩子欣赏,那就需要父母提前做好旅行地点的功课了,如果是在夏天出行,那么记得给孩子带上防晒的装备,涂上防晒霜,避免孩子晒伤。

带着孩子一起旅行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看到不同的环境,感受不同的文化,而带着孩子一起旅行,很多时候孩子展现了让父母惊喜的一面,他们对于新环境的适应以及好奇,甚至于让家长觉得很辛苦的旅途,他们也可以自己坚持下来,这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总结:教育不一定就是以书籍为载体,反而让一些书本上的文字鲜活起来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家长们不妨结合学校的教育,了解孩子每学期学到的知识,带他们去看看书本上描写的城市究竟有哪般魅力,对孩子来说也是成长呢。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配合好幼儿园,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家长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 怎样教育孩子才有效果,是许多父母十分头痛的事,因而家庭教育也成了现代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父母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这里来说说其中2点: 一、引导独立思考、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父母的视线可控范围内,...
    2020-09-30 阅读全文
  • 家长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成功起着很大的作用。许多中外科学家成长的事实都说明,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则贻害无穷。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这可以主宰...
    2020-09-17 阅读全文
  • 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幼儿园 1、由于分离焦虑的影响,孩子离开亲人会有一段时间的情绪低落,有的孩子长一点,有的孩子短一点,家长要表示理解,但不要过份同情,你的过份同情会暗示他去的是一个可怕的地方,他会不愿意去。应该用平常心来对待。...
    2021-04-29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如何更好的奖励孩子 教育随笔:如何更好的奖励孩子 在幼儿园里,由老师做主给表现好的孩子奖励一颗小星星或者一朵小红花,已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偶然的一次“意外”,却让我对这种奖励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在班级上面每个班都...
    2021-05-21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 育儿心得: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这个话题就比较大了,我们经常说的教育幼儿,也就是幼儿养成教育,它的内容包括的面很广:爱祖国、讲卫生、懂礼貌、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等。陈鹤琴先...
    2020-08-12 阅读全文

怎样教育孩子才有效果,是许多父母十分头痛的事,因而家庭教育也成了现代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父母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这里来说说其中2点: 一、引导独立思考、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父母的视线可控范围内,...

2020-09-30 阅读全文

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成功起着很大的作用。许多中外科学家成长的事实都说明,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则贻害无穷。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这可以主宰...

2020-09-17 阅读全文

1、由于分离焦虑的影响,孩子离开亲人会有一段时间的情绪低落,有的孩子长一点,有的孩子短一点,家长要表示理解,但不要过份同情,你的过份同情会暗示他去的是一个可怕的地方,他会不愿意去。应该用平常心来对待。...

2021-04-29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如何更好的奖励孩子 在幼儿园里,由老师做主给表现好的孩子奖励一颗小星星或者一朵小红花,已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偶然的一次“意外”,却让我对这种奖励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在班级上面每个班都...

2021-05-21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这个话题就比较大了,我们经常说的教育幼儿,也就是幼儿养成教育,它的内容包括的面很广:爱祖国、讲卫生、懂礼貌、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等。陈鹤琴先...

2020-08-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