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敢说、想说、爱说
发布时间:2021-02-12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幼儿园我想说课稿 幼儿园孔融让梨说课稿新纲要中指出:“让幼儿敢说、想说、爱说”。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多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想和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及所见。于是,幼儿就利用一切时间和地点来交谈。他们之间交谈的形式、内容越来越丰富,声音也越来越响亮,交谈的时间和地点也日趋广泛。进餐后,午睡前,入厕时,课间时,甚至在上课时也总是说个没完。
大班后就是学龄期,幼儿要回答问题,证实自己掌握的知识程度。但有一些孩子会却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还有一些孩子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不敢大声响亮的回答。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想说,怎样才能让每个孩子在面对老师提问时都敢说呢?
于是,在每节教学活动中,我都会尽多的多设一些问题,难易的都有,在上课时穿插进行提问,并结合幼儿爱交谈的特点,让他们先进行讨论,再举手回答。我鼓励每位幼儿都举手,并奖励回答正确、声音响亮的幼儿。对于那些不敢举手或回答问题时声音含糊的幼儿,我会给予更多的鼓励。只要幼儿回答了问题,不管对还是错,我都会对他的大胆发言表示鼓励。慢慢的,幼儿觉得举手回答问题是一件光荣的事,没有机会回答问题的会表现出沮丧的样子。
幼儿想说,爱说并能自由聊天,可以增强幼儿间的友好相处,提高幼儿的口语发展能力,幼儿敢说,可以让幼儿更勇敢、自信,将终身受益。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老师,我不敢说
上午第一节我和小朋友把我们学的儿歌复习了一遍,看孩子们学的有点累了,我就让孩子们到外面玩一玩,休息一下。孩子们都高兴的跑出去玩了,只有李梓硕还坐在椅子上,没有出去玩,我走过去问:“梓硕,你怎么不出去玩?”梓硕没有说话,只是摇摇头。我摸了摸梓硕的额头,不发烧。我又问:“梓硕,你哪里不舒服吗?”梓硕也没有说,把头低了下去。我说:“梓硕,走,出去玩吧。”伸出手拉梓硕起来,梓硕站起来,我才发现梓硕尿裤子了,我小声的问:“梓硕,你尿裤子为什么不告诉老师?”梓硕说:“我不敢说。”
我把梓硕带到寝室,给他换上了干净的的裤子,梓硕还是不敢说话,不敢抬头看我。我笑了笑说:“梓硕,没关系的,小朋友水喝多了就会尿裤子,下次记得想小便的时候跟老师说,去上厕所就行了。以后不小心尿裤子了,要记得告诉老师,老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尿过裤子呢。”听到老师说小时候也尿过裤子,梓硕抬起头来看着我笑了。从那以后梓硕就像变了一个人,有什么事情都跟我说,每天见到我都特别的亲切,看到梓硕的变化,我心里很高兴。
小故事《他敢说话了》
由于同事请婚假的原因我就帮她带中一班,第一天进教室,孩子们呼啦一下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老师,你姓什么?”“我姓黄,你们叫什么?”“我叫佳佳!”“我叫川川!”……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介绍着自己。忽然,有人使劲拽了一下我的衣角,回头一看,是一个小男孩,他长着一双大眼睛,虎头虎脑,特别可爱,“宝贝,你叫什么啊?”我亲切地问。“我——我——我叫——”他脸涨得通红。还没等他说完,佳佳插嘴道:“黄老师,他叫瑞瑞,他是个小结巴!”“对!对!对!他是小结巴!”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起来。我心里咯噔一下,孩子们都这样说,会对瑞瑞造成多大的伤害。这时瑞瑞松开我的衣角,红着脸,低着头就要离开,我一把将他抱在怀里说:“瑞瑞,老师很喜欢你,我们做好朋友好吗?”瑞瑞惊喜地抬起头,郑重地点了点头。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飞到地垫上,自由组合玩起了游戏。“来,瑞瑞,我们一起玩打仗的游戏吧!”川川大声喊。“好吧!”瑞瑞流利地答道。我在一旁悄悄地看着,注意倾听他们之间的交谈。“瑞瑞,你当小偷吧!”“我不当小偷!我想当——当警察。”他们玩了起来。“啾——啾!”瑞瑞一边跑一边喊着去抓川川,抓到后兴奋地喊起来:“我抓到小偷了!我抓到小偷了!”我走过去竖起大拇指:“你真棒!瑞瑞,真是个好警察!”“我——我——我——是好——好——警察——察——察——察吗?”他又结巴起来。咦,瑞瑞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说话挺流利,可一和我说话就口吃,这是怎么回事?
接下来的几天我继续注意着瑞瑞,我发现,只要他一着急,说话就断断续续,而且会急得脸红脖子粗。在自由活动中和同伴们在一起玩得特别投入、特别开心时,说话又很流利,可一旦发现有人注意他,就又会结巴起来。如果这时同伴们起哄,说他是“小结巴”,他就越发不敢说话了。
看到瑞瑞这种情况,我想,首先应及时和瑞瑞的家长联系沟通,了解瑞瑞是什么时候、怎样发生这种情况的。原来,瑞瑞在两周岁以前说话一直比较连贯,也挺流利,没有结巴现象。两周岁时,瑞瑞的父母因忙于生意,就把瑞瑞送回老家由奶奶照看。奶奶是一个性格较内向、不爱说话的老人,很少和瑞瑞说话,而奶奶邻居家有一个孩子有点口吃。两岁左右,正是幼儿口语形成的关键期,需要大量丰富的语言刺激,不爱说话的奶奶没能为瑞瑞提供这样的环境,于是邻家的孩子便成了瑞瑞模仿的榜样。由于幼儿此时的语言机能还不完善,模仿口吃会对幼儿的语言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三周岁左右,瑞瑞就出现了习惯性的口吃现象。开始时,家里人并太在意,等到发现瑞瑞口吃有点严重时,经常打断他的讲话给与纠正(正由于爸爸妈妈并不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教育孩子的规律)或是大声训斥,要他“好好说话”,结果越是纠正,瑞瑞越是结巴。到幼儿园后,由于孩子们都小,不太理解别人的感受,也不懂得维护别人的自尊心,就经常学他说话或笑他,结果,瑞瑞的口吃就更严重了。
我的矫正策略——不让孩子们笑他
我的首要任务是让所有的小朋友不再笑话他,不再学他。在周五下午,我事先约好了大二班的老师来邀请瑞瑞去他们班参加生日派对。这时,班里只剩下其他孩子,我请孩子们进行情景表演“如果我说话不连贯别人笑我怎么办”,让孩子们换位思考,理解瑞瑞,从而不再嘲笑他。情景表演后,孩子们体会到了被人嘲笑的心情,纷纷说“如果别人笑我,我会很难过”,并说“以后再也不笑瑞瑞了”。当瑞瑞兴致勃勃地回到班内,孩子们一齐围上来问:“瑞瑞,生日派对好玩吗?”“好—好—玩。”“有什么好玩的?”“有—大—大—大蛋糕!”“瑞瑞,如果我也能参加多好啊!”孩子们用羡慕的眼光看着瑞瑞,再也没有人笑话他,也没有人学他说话,瑞瑞第一次没有因为说话不连贯而发窘。
流利地说出“老师好”
为了减轻瑞瑞的心理压力,平时和瑞瑞说话时我总是很慢慢,并提醒他的妈妈和他说话时也要放慢语速,在孩子说不出来时“不急不催少关注”。以前早晨入园时,瑞瑞的妈妈总是很着急地说:“快!快!快问老师好!”我知道这样会使瑞瑞很紧张,说话更加断断续续,便和他妈妈作了沟通,请她不要催促孩子,不要故意提醒他向老师问好,以减轻他的心理负担。而我每次都是蹲下来慢慢地说:“瑞瑞,早上好,你今天真帅!”“瑞瑞,今天你来得真早,祝你早晨快乐,你的新鞋子真漂亮!”……刚开始,他并不问“老师好”,他妈妈就有一点着急,我就一个劲地给她使眼色,淡化她对孩子的关注。慢慢地,当我再问“瑞瑞好”时,他能很流利地说出“老师好”。现在,他已能主动地问“老师好”了。因为当没有人过度关注他说得好不好,也没有人逼他说时,问好就不再是说话,而是他和老师的一种自然的交流,这时孩子沉浸在自然交谈的气氛中,没有心理负担,心情放松,说话自然就流利了。
玩玩游戏说说话
我还利用老游戏设计了几款新游戏,如“送信”“开火车”“小鸟小鸟快快飞”“小兔小兔快快跳等”,伴着简单、朗朗上口的句子利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因为除了心情放松,让瑞瑞多练习说话也很重要。所以每次游戏前我都会事先约好几个小朋友专门叫瑞瑞上来,增加他在众人面前说话的机会。在这种轻松的游戏中,瑞瑞能说得很连贯、很流利,更重要的是慢慢地他敢于在众人面前说话了。
说话前先唱首歌
日本“育儿之神”内藤寿七郎提倡的矫治口吃的方法是让孩子在说话前先唱歌,即当孩子说话结巴时,就先唱一首他最熟悉的歌,我也积极了借用了这种方式。我了解到瑞瑞最喜欢的歌是《世上只有妈妈好》,他有时结巴时我就说:“来呀,让我们先唱那首歌”。于是我俩就一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唱完以后,我再亲切地问他刚才想要说什么,结果这时瑞瑞说话流利多了。这一方法为瑞瑞创造了一个从无意识地使用语言到有意识地运用语言交流过渡的机会。当瑞瑞第一次在有意识的交流中不口吃时,我朝他竖起了大拇指:“宝贝,你说得真好!”我看到他的眼里闪出了一丝喜悦的光芒。经过多次练习,瑞瑞和我交谈时已经较为流利了。
为大家背一首诗
集体活动外的空闲时间,我让瑞瑞和同伴多听多学声音优美、表达流畅、内容适合的儿歌、古诗等。听熟后,先让瑞瑞跟着同伴一起讲,一起念,一起背,经过反复练习,确信瑞瑞能独立背诵后再请他单独背诵。因为有研究证明,许多口吃者同别人一起朗诵时并不结巴,因为集体朗诵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一次,瑞瑞很流利地背诵了《咏鹅》,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大大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他红扑扑的脸上神采飞扬的表情就是最好的证明。
除了在幼儿园里帮助瑞瑞,我还把以上几种方法的原理、操作要点和具体实施方案和瑞瑞妈妈作了详细的讲解和说明了,并提供了两种种适宜在家进行而不适合在集体场合实施的方法,一是按节拍逐个发音法,即教给孩子以相同的间隔和重音发每一个音节的方法;二是“影子”疗法,即教孩子重复说过的音节和单词。让她根据情况选择,在家多多指导瑞瑞进行练习。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和矫正,瑞瑞说话流利了很多,而且不像以前那样畏惧和别人交流,还能讲小故事。
让内向宝宝爱说话的方法
让孩子大胆说话可采取以下方法:1.经常鼓励赞美孩子,让他树立信心。在他面前不要表现出来特别关注和在意他的不爱说话,慢慢地暗示帮助他提高表达能力。2.尊重孩子,不当众揭孩子短。内向的孩子感情脆弱,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比如孩子尿炕、口吃之类的事情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反复提起。3.孩子喜欢念儿歌、讲故事让他高声的朗读出来,大声的朗诵会为他熟练的表达语言提供帮助,形成比较流畅表达的语言习惯。4.让孩子接触同伴,也可以试着接触一些胆大勇敢的小伙伴,小孩子爱模仿,也跟着做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情,慢慢得到锻炼。5.亲朋好友聚会时,家里来了小朋友或者客人时,锻炼他去给客人接触,让他给客人拿水果,给客人表演节目等。6.全家人在一起时,做游戏扮演各种角色锻炼孩子,比如让孩子当老师,家长做小学生,一点点提高他表达能力。7.不要替孩子说话,不要包办代替替孩子做决定。在孩子说话时,不要打岔,让他自己把话说完。一个快嘴总替孩子说话的妈妈,孩子可能就不善于表达了。8.经常带孩子去户外玩,增长孩子见识,丰富孩子语言内容。带孩子到视野开阔地带,让孩子放声宣泄。
说说幼儿园的男教师
昨日观看了大男孩实习生带大班孩子进行体育活动的一些镜头,今日在健康节家长助教活动中小二班的一位爸爸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体育:“送鸡蛋”课,也联想起在上学期临近期末的时候,我们班马天阳的爸爸给我们班的孩子带来了一堂科学活动:“好玩的冰”,对于男教师到幼儿园给孩子上课,让我产生了一些想下笔写写的冲动。
三个活动,让我感觉他们共有的一点是他们对孩子都比较有亲和力,不太注重孩子们是否坐好、站好等,孩子们都处于放松、愉快的状态,而女教师往往在活动中过分的盯于孩子是否开小差,是否一步步紧跟老师,因而收的比较紧,孩子们的心不够放松。男教师以他们特有的性格优势来博得孩子们的喜爱,优秀的男教师坚强、爱运动、活力、有责任心,这些无时不刻的在吸引孩子,同样也会受到幼儿园中同行女教师的喜爱。
在相关的网页中查找关于幼儿园男教师的文章,大部分家长也给予男老师以肯定。据统计,有90%以上的家长认为幼儿园的母系环境过重,孩子受的保护过多,缺乏坚强的意志,家长们觉得在幼儿园中如果有男老师来教育孩子,赋予他们男人宽广的心胸,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和生活的热情,对于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素质全面的新一代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男老师由于受到传统社会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不会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到了一定的年龄,如果岗位没有变化,他们很可能选择转行发展,而不再从事幼教工作。在培养男老师的同时,幼儿园应注意为其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培养和提高专业男老师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使他们从专业教师岗位向专业学科带头人发展,使优秀男老师尽可能长时间地留在幼教行业内。
平湖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将受到幼儿园的欢迎,但也将给平湖的幼教也带来新的课题,期待着。
让孩子“说真话”
孩子对一切事物总是存在着好奇心,摸不透、也猜不着。
我们班有一个赵肖顽,今天上课时他突然对我说:“老师,我家有一个很大的房子,还会动呢。”我就问他说:“你怎么会知道它动呢。”他支支吾吾地说:“我就是知道它会动。”说完就跑开了。顿时,我就有些明白了。他在说谎,多半是他自己想的,想要讨好我。
第二天早上,我就早早的来到幼儿园做着该做的工作。突然他又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昨天我去坐过飞机了。我在上面坐着”我于是就问他:“你什么时候坐的?”他告诉我是昨天晚上坐的。我又问他:“那你开到飞机是什么样的呢?”他就跟我比划。说:“很大很大的,还有会动的翅膀。”
这时又有很多孩子跑过来对我七嘴八舌地说着乱七八糟的话。这些话并不真实,我才感觉到事情似乎很严重。
于是我专门拿出了一点时间,我让孩子先坐好。我告诉他们今天我请来一位很厉害的人,他呀什么也知道。然后我问他们:“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孩子都兴高采烈的说:“想”
我敲敲敲的拿出布偶,我学着布偶的声音说:“小朋友好,我是熊博士:“今天我要考验考验小朋友,在家和幼儿园是否说真话,有时候你们想象的东西并不是真的,如果你不确定的是对别的小朋友说了那就是谎话,如果谁说了真话就会有奖励,如果坚持的时间越长奖励就越丰富,我们一起来比赛吧。加油,小朋友”“听懂了吗”我问他们。“听懂了”
孩子说谎,大多数都是自己所想象的,并不是真的,幼儿随年龄的增长,感情比较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也逐渐增强,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东西说出来,因此,当孩子无意识说谎时,我们不要去指责怪罪孩子去说谎,而是帮助孩子正确的分析这些语言。
还一些孩子为了博得老师的家长的爱或是犯了错误逃避责任而故意说谎,我们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温和的环境,让孩子说出真话。
说说幼儿园班里的“领袖”
每个班里总有一个或几个领袖人物,他们在伙伴群体中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孩子,现在上小学了,有一天她来幼儿园玩儿。我问她,觉得幼儿园好玩儿吗?她说张云没来,有什么好玩儿的?张云是她所在班里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我没想到她在孩子心目中地位如此之高,居然会影响到别人的快乐与否。我就觉得这是个大问题,“领袖”的存在,可能关乎孩子成长的实际环境,关乎每个个体的早期人际体验。这些问题也许我们很少能够顾及,大部分时间我们看见的是一个个的“单个”的孩子。经过对孩子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与同事之间的深入交流,我有些看法和想法,说出来与各位同仁商榷。
首先是核心人物成长为领袖,需要在群体中长期相处。某个孩子得到群体多数孩子的认同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在历经教师组织活动、群体自发活动方方面面的锤炼之后,他们才能脱颖而出。大多数领袖都是从小班一直到大班待在同一个群体,而且要到中班后期和大班才能成为坚不可摧的领袖。在直接招收的中班里,比较难以产生这种核心人物,而且对群体其他人的影响程度要打折扣。在孩子对群体其他伙伴的认知中,中班以前的经历可能扮演着某种重要角色,或者至少可以说是小班相处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熟悉程度。
其次,领袖核心人物可以分为至少三种类型:聪慧亲和型、泼辣互助型、外源肯定型。
聪慧亲和型。就是那些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在老师组织活动中表现出众,在群体自发活动中有想法有办法能照顾各个孩子共同游戏的核心人物。她们以女孩居多。她们是老师家长欣赏同伴羡慕的对象,干什么象什么,学什么会什么,她们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家长总是自觉不自觉的拿她们当榜样提点自己的孩子,她们有亲和力,组织同班玩儿时能照顾到被忽视的孩子,所以老师会鼓励别的孩子跟他们结伴玩耍。这样的孩子的确是相当优秀、数量也是很少的。如果一个班里能有一个两个这样的孩子,至少从管理角度而言是很让老师放心的。但我不能确切知道别的孩子有怎样的感受,领袖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
泼辣互助型。孩子之间的攻击行为是相当明显的,到大班以后才基本上转化为口头攻击为主。攻击行为尽管受到老师的强烈抑制,但群体里总有孩子弱小需要保护,即使你是最强的有时也需要别人的帮助,有些孩子就在实践中学会一种技巧——结伙互助。这就需要一个召集人,性格泼辣能借助自身和伙伴的力量帮助处于某种劣势的孩子摆脱困境,他慢慢的就成长为领袖,别人有争执就会找他仲裁是非曲直。泼辣互助型领袖,自身的能力、亲和力比之聪慧亲和型的孩子稍有不足,但并不影响他的核心地位。可能甚至一个各方面很突出的孩子也会说,“我是他的帮手”,这很能说明问题。这个领袖能有效平息老师视线之外的争斗,当然有时候这种地位会让他们做出一些不适当的举动。
外援肯定型。这种孩子和聪慧亲和型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问题是她们的地位更多的是来源于老师的赞扬褒奖。这种孩子聪明漂亮乖巧,老师难免会给以过多的肯定,从而使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支配同伴的特权。孩子受暗示性强的特点,会使一些孩子乐于接受这种支配,并且传达给更多的人接受支配,这样形成“领袖”地位,应该定位为外援肯定型。肯定评价过多之后她们会依赖这种肯定,不表扬他就会难受。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鼓励赞扬让他们慢慢成长为优秀的孩子,同时也有一些孩子在过分肯定的环境中成长,到一个正常环境中不适应而影响到以后的生活。这个类型的孩子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第一种和第三种,有很多相仿的地方,第二种可以是成为侠肝义胆型。应用“齐鲁新苗”测查方法评测这些“领袖”孩子,他们在同伴群体中得分最高。他们发展水平高,他们在同伴群体中影响大。这一点是确切无疑的。我的分类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非此即彼,便于说明罢了。对于这些“领袖”
引导孩子让孩子愿意说,乐意说
英语的学习是对语言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求幼儿能大胆的说出来,在实践中操作语言工具。因此语言环境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教师对他们的导向也非常的重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一直强调他们大胆的说出英语,比如让孩子们坚持下来的早上问老师好“Goodmorning,teacher.”,老师也要和小朋友主动说“Goodmorning”为孩子创造这样的环境让孩子们敢大胆的说英语。我又给他们加入了更多的生活用语,并让他们形成常规,比如在放学的时候要求他们用英语和老师道别“Goodbye,teacher”“Seeyoutomorrow,teacher”,同伴帮助你时你要说“Thankyou”,对方要说“Youarewelcome”;不小心伤害到同伴,你要真诚的对别人说“I’msorry.”别人也要说“That’sOK”,当他们遇到很好看的东西时还会忍不住的说出“It’sbeautiful...”
他们还会对着老师和爸爸妈妈说出他们心中的爱“Iloveyou,mather\teacher”非常的让人感动。在他们练习的过程中我们不怕他们说错了,只要他们敢说我都会支持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知道说错了也没有关系,说出来老师就是喜欢的。这个常规要经过的培养下去才能稳定下来。
发布人:李金曼
教育随笔:勇敢地说再见
童童是一个很缺乏安全感的小男孩,在家里都是奶奶带。这学期来的时候还喜欢喝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有一段时间,每天来园的时候就哭,也不和老师打招呼问好,不管我们怎样主动,他就是透露出来满脸的不开心。
发现了这样的状况,我每天都会观察他。慢慢的我发现他情绪稳定的时候会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每次到妈妈来送他的时候就会出现在入园的时候有哭闹情绪。我等他进到活动室里和家长交流才知道,爸爸妈妈平时工作比较忙,孩子希望有更多的时间来让妈妈来陪她,所以只要妈妈来送他上幼儿园,他舍不得妈妈就产生了每天早上的哭闹。后来,我悄悄趴在他的耳朵上告诉他,妈妈希望他好好的来幼儿园,学习新本领。除此之外,我发现他喜欢进图书区,在每次进图书区的时候我会坐在他旁边讲一些关于红色革命的小故事,我告诉他当时的小红军都是很勇敢的,来和敌人作斗争。那童童是不是也应该像他们学习,他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之内,我每天坚持给他讲一个关于小红军的故事,并且坚持在他耳朵说“悄悄话”,我慢慢的发现,他由刚开始的哭闹不止,到现在可以坚持数天和妈妈勇敢地说再见,并且更加自信和勇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