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小脾气”
发布时间:2021-02-08 幼儿园老师的教案 幼儿老师的教育笔记 幼儿园的老师游戏 因为场地限制,只有到底楼场地上才能玩大型玩具。从三楼走到底楼,在成年人看来不值一提,但对于我们的宝宝来说可是一个考验。上下楼时总是不能安静,还有抢路的,这样既影响了别人,又形成了不安全隐患。这不,今天又要玩大型玩具了。出发前我已交代好注意事项:站队时必须闭上嘴巴,上、下楼梯扶好扶手,看好前面的小朋友,不许抢路;如果有人吵闹,我们就都回教室,谁也别玩了。孩子们都一口答应:“能做到。”
刚开始不错,当我把队伍带到二楼时,我听到了伟伟的声音,本来不想管了,因为声音不大。后来我又听到小宇的声音,他小声的对伟伟说:“别说话,要不老师不让玩了,快闭嘴。”可是伟伟呢?越说越起劲。这时我感觉伟伟有些过分:有小朋友给你提示,你还说话。即然这样不如狠下心,说到做到。
这时已经快到底楼了,我转过身说:“今天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做得不错,闭上嘴巴站好队出来玩。但是,刚才上楼时,我听到两个小朋友在说话。所以,今天我们不玩了,回去。”说着,我头也不回的带着队伍重新上楼。这时,我就感觉到孩子们的不情愿啊,慢腾腾的,还有小声“哼……嗯……”的声音。其实我的目的不是不让孩子们玩,而是近期他们太浮躁,想找个机会整治一下,看来目的达到了,找个台阶让双方都高兴一下吧。等孩子们都上来站好队,我问:“你们到底想不想玩啊?”“想!”震耳欲聋的声音吓我一跳。“那好,你们能闭上嘴巴吗?”我装着无所谓的样子问,“好吧,看看这次你们是不是真的想玩。”说着我带队又开始下楼。(迷你日记网 Www.W286.COM)
这一次真的很安静,从三楼到一楼,你只能听到脚步声,没有出现任何杂音。看来,老师偶尔发点小脾气,还是可以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孩子的倔脾气
孩子们上中班啦,学到了不少新知识,长了不少新本领,可是却常常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的倔脾气和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孩子们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意愿行事,家长们忽然觉得对孩子“管”不了,过去常用的一些方法失效了!
这不,今天早上又有一位家长跟我诉说了一件让她头痛的事情:“星期六早晨到了起床的时间,我让她赶紧穿好衣服,否则就不让她吃早餐了。结果,没想到,她竟然和我别着劲儿,愣是一个早上都不穿衣服,早餐也不吃。快到中午了,眼看着她鼻涕直流,我是又心疼又着急,好说歹说,她这才穿好衣服。她这倔脾气可真让我头痛啊!”听着家长的诉说,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类似的经历。
有一年夏天,我因为不爱吃饭而发起了小脾气,可是妈妈这次竟然对我不理不睬,我一气之下就跑到外面淋雨。心想:“这下妈妈该来哄我了吧?”于是,我就耐心地站在大雨中等待妈妈的出现。可是,过了很长时间妈妈始终没有出来哄我,我开始有些急了:“难道妈妈不知道外面下雨吗?”我哭得更凶了,妈妈还是不理我,我有些失望甚至有些恼火了:“哼!妈妈不爱我了!”于是,我干脆停止哭闹,立下决心坚守阵地,任凭风吹雨打也不向妈妈低头认错!雨越下越大,我的决心也跟着越来越坚定:“妈妈不出现,我一定不主动进去,决不认输!”
过了很久很久,我的心情开始由失落转而讨厌起妈妈来:“呜……我是个没有人疼的小孩子,呜……”没想到,这么一说,妈妈却突然冲出来,把我拖进了家,然后,狠狠地对我说:“外面雨那么大,你不知道吗?你都不懂得爱自己,叫妈妈怎么爱你?”说完,不再理我。我第一次看到妈妈这么生气,这么伤心,于是也不敢再轻举妄动。我开始觉得羞愧,自己乖乖去吃饭了,以后,再也不敢随便跟妈妈发脾气了。
我发脾气,最初只是为了满足挑食的需要;但是面对妈妈的冷落,我却无法接纳,更产生了抵触心理,进而怀疑妈妈的爱,于是开始大肆宣泄内心的不满与委屈。当妈妈拉我的那一瞬间,我内心的忧虑一下子就被打消了,突然有种被关爱被呵护的感觉。我明白了想要得到某种满足并不是通过发脾气就可以实现的,而妈妈对我的爱也不是倔强可以换来的。
因此,当家长把孩子任性的情境讲述给我的时候,我非常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孩子们反常的行为,尤其是任性、较劲、发脾气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想要引起他人关注,一方面想要满足某方面的需求,一方面还在“考验”家长对他的爱。所以,我建议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倔脾气时,要先了解孩子的心理,看他真正的需求究竟是什么。可以尝试冷处理的方法,而所谓的冷处理并不是不过问、不理睬孩子,而是面对孩子的哭闹不慌不急,保持冷静,心里要有明确的原则和目标,不要被孩子的“不依不饶”乱了阵脚。当然,有些孩子在发脾气时会采取自虐、攻击、孤僻、逆反等较极端的方式,那么家长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先让孩子发泄,但不要远离孩子,最好能让孩子看得见你,因为他始终想要吸引你的注意。
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孩子心理的变化,他的关注点会渐渐从某一物或某一事上转移到对家长的爱的质疑和渴望上,那么伴随着他的失落和委屈,这时候家长再去亲近他、安抚他,比如对他说“妈妈很爱你,看到你这样子,妈妈很难过,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之类的话,便可以使孩子重新感到归属与爱,待他情绪稳定后再引导他分辨是非、明确规则,这时的沟通便是有效的。
其实,孩子的心灵是非常单纯的,有时候无理取闹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丝关注,或者证明一些事情。所以我们不妨抓住这个特点,多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换位思考,用恰当的方式给予正面引导,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学会分辨是非,学会遵守原则,彻底告别爱发脾气的毛病。
晓宇的脾气还真大
李晓宇是一个非常文静、乖巧的小姑娘。从上幼儿园到现在一直表现都非常好,但通过几件事让我看到了不同的晓宇,晓宇发起脾气来也是非常厉害哦!一天清晨,我上晚班,我来上班时已经有好多孩子都来了,一进门,我就听到有哭声,我想准是近几天送不下的孩子,仔细一看,原来是晓宇。我说“呀,怎么是晓宇呀,你平时是最乖的小朋友了,今天怎么了,怎么哭得这么厉害呀?你告诉老师好吗?”我刚要蹲下问问她,没想到晓宇哭得越大声,越厉害了。而且一边哭还一边跺脚。我第一次看到晓宇发这样大的脾气。过了一会等晓宇平静了一点,我走过去问“小雨,你怎么了,愿意告诉老师吗?”小雨还是低着头也不说话。下午放学时我从妈妈那得知,原来是因为昨天晚上晓宇睡得比较晚,结果早上起不来了,起来后就开始闹情绪。晓宇的脾气还真大。晓宇不大爱说话,碰到她不高兴的时候,无论你怎么问她也不会问出什么来。有一天,我请小朋友在那自己看图书,刚开始没发现晓宇有什么不对劲,但当老师请小朋友看电视时,我发现她也不看,只是低着头,一脸不高兴的样子。我过去问她怎么了他也不说,还是低着头,等到老师请小朋友尿尿洗手时,我走过去说“晓宇,走咱们去洗手去。”这一叫不要紧,晓宇哇哇哭起来了。无论老师怎么问她什么也不说。现在正是小朋友吃饭的时间,老师叫她吃饭也不吃,还是闭着眼睛哭。过了一会,等她好点了,李老师才问出原因来。原来晓宇的裤子尿了一点。老师告诉她无论遇到什么事一定要告诉老师,不要哭,老师会帮你解决的。可能是哭了一会饿坏了,拿起馒头就大口大口的吃,跟几天没吃饭一样,第一次看晓宇这样吃饭。
调教爱发脾气的孩子小窍门
许多父母对于孩子爱发脾气、无理取闹没有办法。有的更是娇惯的不行,孩子要从小开始培养。不能一直娇惯下去,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将来。现在,我们就来教教大家有哪些小窍门来对付那些爱发脾气的孩子吧!
目的:孩子爱发脾气的原因:一得不到满足,二受到挫折或失败。由于孩子缺乏控制能力,又不能用语言表达,脾气就来了,有时弄得大人很尴尬很狼狈,怎么办?
做法:尽量避免导致孩子闹脾气的因素,当然也决不能满足孩子那些无理要求。
办法:转移注意力,采取置换,如孩子非去动物园不可,可改干别的或去他平时想去的地方。他要昂贵的玩具改成别的,最好在大人口中避免出现“不行”等断然拒绝的词语,避免孩子发脾气,还可拖延一下时间。又如孩子办不成的事,大人要帮一帮,脾气就发不起来,然而脾气一旦发起来,可采取:
一、分散注意力
二、大人像没那么回事一样,孩子也觉得大人没注意,也就消减了脾气,呆会儿就好了
三、让孩子做些疲劳的游戏,释放多余的能量,也少些发脾气,这点挺灵验,平时让孩子玩的稍累一些,一方面玩的情趣和愉悦感不可能有脾气可发。
另外生活的充实,精力的消耗也就没有心思去闹脾气。如果孩子的生活过得空虚乏味,如同大人一样就该无事生非了。所以让孩子多参加活动,增加认知增长知识,拓宽思路,提高智力水平和语言能力,又使孩子身心健康,情绪安定愉快,就少发脾气。如果在大街上或在客人面前发了脾气,就微笑着把他抱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环境的安静也消减脾气的发作力),渐渐会安静下来。万万不能以脾气对脾气,效果很糟。
怕硬欺软的犟脾气
最近同事们都开玩笑地说我像百搭,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我也觉得自己像游击队员,声东击西的,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都带过了,而每次刚和孩子们打好交道,就又要换阵地了。这不,我刚来到小二班,就有一个小男生来向我挑战了!
第一天带小二班是一个下午班,刚进班不久就要带孩子们午睡了。进入午睡室,跟往常一样,帮助孩子们脱衣,提醒他们把脱下来的衣服鞋子放整齐。也许是我第一次进班,他们对我还不认识,为了让他们尽快入睡,我就准备讲一个睡前故事,谁知,我刚坐到一张空的小床上,就传来了抗议的声音:“老师,你走开!”原来是旁边床的小男生,他很讨厌地看着我,非要我离开他的床。可我并没有坐他的床啊!我心里想可真冤,我明明坐的是人家的床,他却不依不饶地跟我对上了
,“你走开,不要坐我的床上!”,“你不要坐这里嘛!”这个小家伙可真倔啊!“你把小手伸出来,我们比一比!”我把他的小手抓在手心里,告诉他:“我的大手把你包围了,你应该听我的哦!”看他好象还是不肯屈服,我也不跟他耗了,依旧坐在他旁边,开始了我的“睡前故事”。等我的广播结束后,转过头发现他已经甜甜地睡着了!我心里暗暗想:真是个倔强的小家伙啊!
午睡起床后,我带他们做了个小游戏,发现倔强的他很积极,趁他玩得开心,我就问:“下次能让我坐你的小床吗?”他竟然爽快地答应了:“好的。”就是这句“好的”,让我反思:孩子,你的犟脾气,也是怕硬欺软的吗?如果当时我退步了,那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
发脾气的煦煦(抢玩具)
自由活动时,幼儿都挑选了自己想玩的玩具进行游戏。这时,小磊哭着跑过来,说:“老师,煦煦抢我玩具,我让他还给我,他不还。”我走过去,问:“煦煦,是不是你拿了小磊的玩具?”煦煦扭过头,说:“我给了别人了。”我接着说:“那你告诉我,你给了哪个小朋友?”煦煦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我说:“是不是你藏起来了?快拿出来。”煦煦从口袋里把小磊的玩具拿了出来,气呼呼的把玩具往地上使劲一砸,玩具坏了。我把煦煦叫了过来,和他进行了交谈,我问:“为什么你要拿走小磊的玩具?不是你的东西可以拿吗?”煦煦说:“我想要这个玩具。”我引导他换位思考,我说:“如果你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拿走了,你心里感觉怎么样?”“你的玩具被小朋友砸坏了,你开心吗?”最后,煦煦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愧疚地低下了头。
煦煦是个脾气比较倔强的孩子。自己喜欢的东西想占为已有,当老师询问时,他不想拿出这个玩具,于是选择了说谎。教师进一步询问,煦煦就生气了,把玩具砸坏了。通过教师耐心地交流,煦煦渐渐意识到这样做的不妥之处,意识到自身的错误。
针对煦煦的性格特点,教师应该多与他进行交谈。如果煦煦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应多给予一些耐心,慢慢对他进行引导。
老师是个小气鬼
“周老师,真小气!”只听见王泽鑫在说:“老师是个小气鬼!”接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老师是个小气鬼,老师是个小气鬼,……”热闹极了,像开演唱会。我小气吗?哪有!就为了今天中午没给他们看电视而说我小气,这也太离谱了吧!
我回想刚刚发生的一幕:“今天谁表现得好老师就让他实现一个愿望,好吗?”“好!”大家可兴奋了,一个上午都坐得很神气,小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到了中午要评出今天谁最棒,大家一致推荐王泽鑫为“好宝宝”,我们让她说出今天的愿望是什么?“我希望今天能看《猫和老鼠》。”大家拍手同意,既然是大家都希望看就放吧。可是就在准备上网找《猫和老鼠》时,发现电脑居然断线了,我就对他们说:“今天看不成了,电脑坏了,等修好了再看吧!”但好像小朋友都不听我的话,一直嚷嚷着……就引发了现在的一幕。
小朋友们都很天真,他们喜欢模仿和学习,每次听到了一个新鲜的词语就觉得比较有趣,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就容易记住,等到自己觉得比较适当的时候就脱口而出,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心中的气消了不少。在幼儿的心中,只要是他们提出的适当的要求,我是基本能做到的,但是这次我却要因为不能上网没能实现他们的愿望,而导致他们对我失去信心,这怎么行呢?我得想个办法啊!
跟他们讲讲道理看看怎么样吧!我拍拍手请大家安静了下来,对他们说:“我知道我们班小朋友都是懂事的好孩子,不是周老师小气,而是今天的电脑坏了,看不成电视,等下次老师修好了我们再一起看,好吗?”“不好!”怎么会这样?讲道理都不行。突然听见钱盛羽大声地说:“老师又不是故意的,下次看也没关系,又不是不看了。”一下子,大家又像懂事的大人一样:“周老师,我们下次看吧,没关系的。”这个转折也太快了,弄的我竟没反应过来。
从这么一件小事可以看出孩子是多么可爱、多么天真、还很懂事,作为老师的我对这些孩子既气又爱,气的是他们的贪玩、调皮;爱的是他们对我的信任及懂事。现在的孩子都是温室中的花朵,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宝贝,但他们懂得却比谁都多,孩子是未来,希望他们在愉快、祥和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爱发脾气的孩子》大班教师教育笔记
毋庸置疑,作为新入职的教师,我们应该学会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记录老师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那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教育笔记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爱发脾气的孩子》大班教师教育笔记,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爱发脾气的孩子》大班教师教育笔记
一、教育目标:
1. 理解爱发脾气孩子的行为原因和背后的情感需求。
2. 学会有效处理爱发脾气孩子的行为,并培养他们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3. 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减少他们发脾气的频率和强度。
4. 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以提升他们的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
二、教育内容:
1. 爱发脾气的孩子的特点和原因
- 不成熟的情绪调节能力
- 对情感需求的不满足
- 学习、生活压力过大
- 模仿环境中其他人的行为
2. 教育爱发脾气孩子的有效方法
- 倾听和体察孩子的情感需要
- 帮助孩子找到适当的发泄方式
- 鼓励孩子表达情感,而非压抑
- 提供适当的规则和界限,以及奖惩机制
- 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 教导孩子适当的解决问题方式和冲突处理技巧
3. 情感管理技巧的教育
- 情绪识别与表达
- 情绪理解和接纳
- 情绪调节和控制
- 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供爱发脾气孩子的支持和指导
- 与家长合作,共同制定一致的规则和方法
- 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建立信任和良好的师生关系
- 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育方法:
1. 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教学计划,确保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和连贯性。
2. 通过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教师能够真实感受到爱发脾气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
3. 运用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孩子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通过角色扮演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让教职员工能够学以致用,提高教育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育评估:
1. 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了解教职员工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提升情况。
2. 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了解孩子的行为变化和情绪管理能力的进展。
3. 定期组织教职员工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促进经验和心得的分享,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
幼儿园教师随笔:面对孩子的倔脾气
孩子们上中班啦,学到了不少新知识,长了不少新本领,可是却常常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的倔脾气和任性。可不是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孩子们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意愿行事,家长们忽然觉得对孩子“管”不了,过去常用的一些方法失效了!
这不,今天早上又有一位家长跟我诉说了一件让她头痛的事情:“星期六早晨到了起床的时间,我让她赶紧穿好衣服,否则就不让她吃早餐了。结果,没想到,她竟然和我别着劲儿,愣是一个早上都不穿衣服,早餐也不吃。快到中午了,眼看着她鼻涕直流,我是又心疼又着急,好说歹说,她这才穿好衣服。她这倔脾气可真让我头痛啊!”听着家长的诉说,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类似的经历。
有一年夏天,我因为不爱吃饭而发起了小脾气,可是妈妈这次竟然对我不理不睬,我一气之下就跑到外面淋雨。心想:“这下妈妈该来哄我了吧?”于是,我就耐心地站在大雨中等待妈妈的出现。可是,过了很长时间妈妈始终没有出来哄我,我开始有些急了:“难道妈妈不知道外面下雨吗?”我哭得更凶了,妈妈还是不理我,我有些失望甚至有些恼火了:“哼!妈妈不爱我了!”于是,我干脆停止哭闹,立下决心坚守阵地,任凭风吹雨打也不向妈妈低头认错!雨越下越大,我的决心也跟着越来越坚定:“妈妈不出现,我一定不主动进去,决不认输!”
过了很久很久,我的心情开始由失落转而讨厌起妈妈来:“呜……我是个没有人疼的小孩子,呜……”没想到,这么一说,妈妈却突然冲出来,把我拖进了家,然后,狠狠地对我说:“外面雨那么大,你不知道吗?你都不懂得爱自己,叫妈妈怎么爱你?”说完,不再理我。我第一次看到妈妈这么生气,这么伤心,于是也不敢再轻举妄动。我开始觉得羞愧,自己乖乖去吃饭了,以后,再也不敢随便跟妈妈发脾气了。
我发脾气,最初只是为了满足挑食的需要;但是面对妈妈的冷落,我却无法接纳,更产生了抵触心理,进而怀疑妈妈的爱,于是开始大肆宣泄内心的不满与委屈。当妈妈拉我的那一瞬间,我内心的忧虑一下子就被打消了,突然有种被关爱被呵护的感觉。我明白了想要得到某种满足并不是通过发脾气就可以实现的,而妈妈对我的爱也不是倔强可以换来的。
因此,当家长把孩子任性的情境讲述给我的时候,我非常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孩子们反常的行为,尤其是任性、较劲、发脾气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想要引起他人关注,一方面想要满足某方面的需求,一方面还在“考验”家长对他的爱。所以,我建议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倔脾气时,要先了解孩子的心理,看他真正的需求究竟是什么。可以尝试冷处理的方法,而所谓的冷处理并不是不过问、不理睬孩子,而是面对孩子的哭闹不慌不急,保持冷静,心里要有明确的原则和目标,不要被孩子的“不依不饶”乱了阵脚。当然,有些孩子在发脾气时会采取自虐、攻击、孤僻、逆反等较极端的方式,那么家长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先让孩子发泄,但不要远离孩子,最好能让孩子看得见你,因为他始终想要吸引你的注意。
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孩子心理的变化,他的关注点会渐渐从某一物或某一事上转移到对家长的爱的质疑和渴望上,那么伴随着他的失落和委屈,这时候家长再去亲近他、安抚他,比如对他说“妈妈很爱你,看到你这样子,妈妈很难过,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之类的话,便可以使孩子重新感到归属与爱,待他情绪稳定后再引导他分辨是非、明确规则,这时的沟通便是有效的。
其实,孩子的心灵是非常单纯的,有时候无理取闹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丝关注,或者证明一些事情。所以我们不妨抓住这个特点,多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换位思考,用恰当的方式给予正面引导,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学会分辨是非,学会遵守原则,彻底告别爱发脾气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