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师随笔:拔萝卜
发布时间:2021-01-18 幼儿故事拔萝卜 幼儿园拔萝卜说课稿 幼儿园小班语言拔萝卜说课稿这学期,我教小班。今天在午睡前,我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脱裤子,脱鞋子。因为从前几周情况来看,我班幼儿为自我服务的意识还不是很高,而且多数孩子的动手能力也不是很好,大部分幼儿只会自己脱鞋子,却不会穿鞋子。更不用说为自己脱裤子了。于是在今天午睡前我想到了采用五角星奖励的鼓励政策。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拔萝卜》萝卜(折纸)
-->
活动一:
活动设计《拔萝卜》故事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故事的乐趣。
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拔萝卜》、故事录音。
过程:
1、听故事、了解故事名称和主要人物:
幼儿听故事:“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看听结合、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对话:
(1)教师边有表情的讲故事,边逐一出示故事中的角色。
(2)幼儿数一数故事中共有几个角色。
(3)幼儿分别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老爷爷萝卜说了什么?”“老爷爷拔不动萝卜,叫来了老婆婆,他是怎么叫的?”“老婆婆叫来了小姑娘,她是怎么叫的?”“小姑娘叫来了谁,她是怎么回答的?”“小狗叫了谁,它是怎么回答的?”“小花猫叫了谁,它是怎样回答的?”
(4)幼儿跟着故事录音,完整学说对话。
3、听录音、表演故事内容:
幼儿自愿分组扮演六个角色,跟着录音故事,自由地表演动作。
活动二:
活动名称:萝卜(折纸)
活动目的:
1、学习用折三角形的方法折萝卜。
2、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范例,橘红和绿色手工纸、萝卜。
活动过程:
1、讨论:
出示萝卜:“这是什么?谁最爱吃?”“你们爱吃萝卜吗?”“萝卜长的什么样?”
2、示范:
出示范例:“我用纸折了个萝卜,你们看像吗?”“我们也来折萝卜,好吗?”
3、示范折纸步骤。
4、幼儿操作:
折叠时保持平整。
能独立完成作品。
5、展示:
“这么多的萝卜,有大的有小的,小兔子可高兴了,请小兔子来品尝。”
6、游戏:小兔子吃萝卜
教育随笔:埋萝卜
早上来园时,发现种植园地的旁边挖了一个长约2米,宽1米、深1米的大坑,这是做什么用的?当时也没有多想,就急急匆匆地进了活动室。没有想到这个神秘的大坑立马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很多孩子一进活动室就讨论了起来:外面有个大坑是用来埋什么东西的?这个大坑可能是用来埋管道的。不对,埋管道不能只挖这么一点点,要挖很长很长的坑。这个大坑是用来藏东西,不让小偷发现的。更有甚者,有个孩子竟然说出,这个大坑是用来埋死人的。孩子们的好奇其实也在我内心存在,这个大坑到底是用来干啥的呢?很多孩子不时地跑到窗口看。大约10点钟左右,穆俊屹小朋友大声喊起来:“老师,大坑旁边停了一辆拖拉机!”跑到窗口一看,几个人正在从拖拉机上往下搬什么东西。我立刻组织孩子来到大坑边。只见一大筐一大筐的萝卜被抬下车,一位老伯伯正在往坑里一排排的横着摆放萝卜。“哦,原来这个大坑是用来埋萝卜的。”万子豪自言自语到。“不是埋萝卜,是种萝卜!”刘梦馨争辩说。“种萝卜不是横着放,是竖着放。”万子豪也不敢示弱。“老爷爷,您们这是干什么?”刘梦馨很聪明,她把这个埋萝卜、种萝卜的问题抛给了摆放萝卜的老爷爷。“我在埋萝卜。这是幼儿园给你们买的萝卜,如果不埋到地下,冬天到了,就会把萝卜冻坏,不好吃了。埋在这里,地底下的温度高,就冻不坏萝卜了,这样你们在冬天想吃萝卜的时候挖出一些来,就可以了。”“那你为什么摆一层萝卜后上面还要撒层土呢?”万子豪小朋友观察的还真细致,把我心里想的都问了出来。“这是因为萝卜也要喘气啊,如果中间没有这层土,萝卜喘出来的湿气就会让萝卜慢慢烂掉,有了这层土,吸收了萝卜喘出来的湿气,这样萝卜就会在吃起来脆生生的,不会烂掉了。”看着孩子们不断地点头,我想:他们肯定已经了解坑里的秘密了。
当我提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埋到坑里时,他们对于这样的生活经验却很缺乏。于是,我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资料……第二天,孩子们纷纷带来了答案:有地瓜、大姜、胡萝卜等等。
大自然的奥秘很多很多,看来,我也要和孩子们一起来充实自己了。
小班教师随笔
每年的新学期对于小班来说苦、忙、累。因为大多数幼儿来园的时候情绪很不好,是因为一个寒假的原因;还有一些从没接触幼儿园、没接触大集体的新生们。而这段时间,又会发生很多的状况。例如:打人、抓人等事件常有发生,老师们对此很苦恼。前几天我班就发生这种事情,虽然家长很宽宏大量,但我却很自责。
“为什么每个新学期总会发生此类事件呢”?我做了深深的自我反省:是孩子天性坏吗?不是的,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他们似乎还都不知道此举动是错误的;是家长在家中教的吗?当然不会!我想每个有素质的家长都不会这么做的;是老师失职吗?也不是
,老师正在好好上课,即没有串岗眼睛也没有离开孩子。但是,就是发生了--
经过和家长的沟通,这才得知孩子在家也会这种举动,作为家长并没有过多的制止,这可以理解,现在的家庭中就一个宝贝,要什么给什么,可这样做就真的对孩子好吗?当然我们不能把责任推给家长们。(虽然我很不认同家长的做法)。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对的起这份职业,对得起孩子,所以我想了一个办法:在以后新生入园的时候,无论老师有多忙,都要问上一些孩子在家中的情况:对每一个幼儿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调查,并做好了详细的记录,我们对他们的情况有了逐个了解,才能因材施教。
做好家园共育同样重要,多和家长沟通,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只有家长才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
教育随笔:种菠萝
无意中从网上看到一则日志说:“把菠萝头上的叶子切下来之后泡在水里,等它长出根来之后种到地里会长出新的菠萝”。为了验证它的真实性和我们对它的好奇心,园里为孩子准备的菠萝,我就把它的头部切下来之后泡在水里看看能不能真的长出菠萝。这件事情我们的孩子也特别的感兴趣,我们相约好了:我们既然种上菠萝,我们就要守护好它,谁也不能随便动它们,每天来上学时都要观察一下,看谁第一个发现菠萝长出根来。这件事所有的小朋友都一致认同,就连我们班最调皮的孩子也愿意守护它。
就这样孩子们每天都期盼这能吃上自己种的菠萝,所以每天他们都去看它们。忽然一个周一的早上,我们班的xx小朋友是第一个发现我们的菠萝长出了细细的根,告诉了所有小朋友,他们那个兴奋啊。着急的问什么时候长菠萝,都有点激动和迫不及待了。我让他们都观察了一下菠萝并且描述一下,他们有的说菠萝的根像毛毛虫,有的说像胡子,还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发现菠萝的叶子也开始长啦,他们就像是一朵花一样”。可见他们都很认真的观察它,不光观察它的根还有观察它的叶子,你们真是太棒了!
从这件事情上来看,孩子们的好奇心非常强,尤其是接触一样陌生的东西,他们都会对它感兴趣。我们幼儿园老师就要抓住孩子的心理,不时的给他们一些小小的刺激,来激发他们细腻的或许是兴奋的内心,使他们对我们的世界充满向往充满热情,从而创出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
小兔爱吃萝卜
文莹是一个乖巧的孩子,她学习知识都很好,上课也很认真的听,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是文莹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挑食,平时里,她不喜欢吃肉,把肉挑到一边,过几天看见不喜欢吃的菜又挑到一边,一口也不动。不论老师怎么劝,就是不吃。在与家长多方交流中也发现,她在家里也是这样的,挑食很厉害,家里也没有办法,家里人都很宠着她,就特别喜欢吃零食,整天大把大把的零食。爸爸妈妈还好一些,就是爷爷奶奶特别惯着她,她要什么爷爷奶奶就给她买,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所以文莹看起来特别瘦弱,弱不禁风的样子。
一次中饭,吃的萝卜菜,我看见她把萝卜挑到一边,我走了过去,我问她:“文莹,你为什么不吃这个呀?”“它长的太难看了,一点也不好吃。”“你没吃就说难吃呀!”“肯定不好吃,我才不要吃呢?”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今天讲的小白兔的故事,然后对她说:“文莹,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小白兔最喜欢吃萝卜了,你看小白兔多漂亮呀,它就是因为吃了萝卜才变漂亮的!”文莹看了看我,眼睛眨了眨说“是真的吗?”我点点头。她夹了一块放到嘴巴里,然后又吐了出来,“不好吃!”我忙说,你刚放到嘴巴里可能是有点怪,可是小白兔在嘴里嚼嚼就可香了。然后她又夹了一块放到嘴巴里,咽了下去,后来看见她把所有的萝卜都吃光了。
从这以后,我每一种菜都编一个故事,后来每天吃饭的时候,她还会和别的小朋友说“这个吃了会长高,会漂亮的!”然后大口的吃了起来。
小班教师随笔:矛盾
矛盾
家长接孩子的时间,和往常一样,我一边和家长攀谈,一边提示孩子带好工具。泓泓小朋侪瞥见妈妈来了,伸开双臂扑已往:“妈妈,我想到楼下再玩一下子。”平常常常亲亲、抱抱孩子的我,一把抱起泓泓亲了一下,并逗她说:“等先生抱够了,你再和妈妈一路去玩。”谁知孩子一边挣扎,一边叫:“欠好,欠好!”眼泪都流下来了。我立刻放下孩子,刚想跟她说声对不起,孩子却一回身气??地下楼去了。
第二天,我向泓泓致歉后问她为什么不高兴,孩子说:“我不喜好开打趣,也不喜好别人亲我。”“可先生是爱你才亲你的
,另外小朋侪都盼望先生能亲一亲抱一抱呢。幼儿园教育随笔”“我和别人纷歧样!”孩子很爽性地说。泓泓的话让我沉思。平常,我老是以为只如果爱孩子,不管用什么方法和表达都行,孩子确定是乐意担当先生的爱意的。可本日却让我苏醒地意识到孩子与孩子是纷歧样的,他们照旧一个模型里倒出来的,而是千姿百态、各有喜欢的。我们要凭据孩子的本性喜好,选择恰当的表达爱的方法。要是不适当,反而会引起孩子的误解,乃至反感。“因材施教”这一原则不但在教诲讲授中要好好遵照,在对孩子的情绪表达上也是云云。
小班幼师随笔
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机会体会手足之情,让孩子产生了很多性格弱点。儿童教育专家卢稳子教授认为,很多孩子由于没有兄弟姐妹,所以不会谦让、不懂容忍,更不会主动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孩子们得不到被人需要的快乐,也没有为他人着想的责任感。而且,独生子女大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没有哥哥姐姐,他们就缺少生活和游戏中模仿的榜样。毕竟,大人的教育和小孩子间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事物有不同的观点,年龄小的孩子更愿意接受哥哥姐姐们的建议。更重要的是,兄弟姐妹在一起有一种亲情,彼此承担责任和义务,在与同龄孩子相处时往往没有这种感觉。用爱心对待孩子。要把幼儿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因为他们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我们要充分展现自己的爱心,像父母般的照顾他们,使孩子有在园如在家的感觉。从孩子进入校园的那一刻以及我们从家长的手中接过孩子的那一刻起,就要对孩子负起所有的责任,这也是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我所带的班级是小班来的都是新生,大家都知道当孩子不适应一个环境时,往往会采取一种最为直接的抗议方式,哭,没完没了的哭,刚开始,我还耐心的烘哄他,用玩具哄陪他玩,可他依然无休止的哭闹,还又踢又抓,天天如此,我都有些失去耐心了。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及那个家长对我的信任,便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绝对不能放弃,要坚持。到了园里,我依然是轻言细语,给孩子更是多了几分关爱。渐渐的,他们不再哭了,也开始和我说话了,只是声音很小,但我每次都会微笑着听他讲完。有一天,当妈妈送他们进园时,竟然主动向我说老师早,而且还破天荒地的给妈妈再见。当时一种强烈的感动从我心底油然而生,在内心激荡,久久难以平静。用爱教育孩子。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面对一张张童稚的面孔,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难道只要教会他们知识就足够了吗?错了,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有这样一位老师,班里的一个小朋友因为消化不良吐了一地,教室里马上布满了难闻的气味,孩子们也捂住鼻子,有的还说,臭死了,臭死了,可是老师并没有批评他们,也没有露出厌烦得表情,而是拿来笤帚、簸箕,打扫地上的呕吐物。看到老师默默地打扫,孩子们的小手都放了下来,一个孩子小声地和旁边的孩子说,我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听了孩子的话,老师由衷地感到高兴,更令老师欣慰的是,几天后,又有一位小朋友生病吐了,孩子们不再乱叫了,又几个懂事的孩子还拿来了纸巾递给那个呕吐的孩子。这就是老师,用自己的爱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孩子,用自己的爱,感悟着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用爱心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们都有机会接受老师的爱,所以我们不能对孩子们有偏爱。不能说我喜欢某某孩子,就对其多加关心,使其处处享受优厚的待遇,时间一长,就会使其他的孩子感觉老师只爱别人,而不爱自己了。因此,我们要创造一个公爱的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感觉老师是爱他们的,老师对任何孩子都是一样的。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老师以家长的地位及背景或是以孩子的漂亮与否、衣着来有分别的爱孩子,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这会让孩子们从小就有了划分等级,甚至嫌贫爱富、嫌丑爱美的不良思想,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从自身做好,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做孩子们的楷模。再者,爱孩子,不可以溺爱,也不可以包揽。要适当的锻炼孩子独立处事的能力,不会做的时候,老师教,可学会了,就要自己做,不能让孩子养成事事都是别人为自己做的不良习惯。在这一点上,更需要家长多做些努力,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启蒙老师,孩子们在幼儿园所养成的好习惯还需要长时间的巩固。爱心是我们干这份工作的首要条件,没有对孩子的爱,谈何对孩子的教育,其他的也就无从谈起。爱,画出来就是一颗心,一颗红心。用爱心对待孩子,孩子也会用爱心回报我们。当我们因感冒而嗓子沙哑时,孩子们不会在教室大声地吵闹……让我们都拥有这样一颗爱的红心吧,引导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踏出坚实的第一步,在洁白的画布上涂下美丽的第一笔,让我们用爱给孩子塑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教师随笔记录小班7篇
我们在读书时,语文考试中一般都会接触到作文。写作是学习效果的放大器。在写作前我们可以看一些优秀的作文进行参考,有什么优秀的作文是能让人眼前一亮吗?幼儿教师教育网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教师随笔记录小班,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师随笔记录小班 篇1
爱讲故事的孩子
我们班里有个叫帅帅的小朋友,异常好动,上课时教师讲教师的,他自我干自我的,屡次提醒,但他仍然我行我素,之后,我发现他自尊心很强,便以此作为突破口去引导他、教育他。
一次,我讲故事,他坐在位子上,不是趴下就是歪着头,再次就是讲话。我多次暗示、提醒他,但仍然如坐针毡。故事讲完后,他还在忙活。我走过去,让他讲一讲刚才的故事,他抬起头,小眼睛盯着我一言不发,小手照样在桌上倒腾。
我耐着性子说:“你很忙,要不要我帮你?他“嘿”地一下笑了说:“不用。”我说:“刚才教师让你干什么来着?”他一边不紧不慢地动作着,一边诚恳地说:“教师,我不会讲我妈妈说我没长脑子,没记性说话做事都爱忘。
”我说:“妈妈这是跟你说着完,回去告诉你妈妈,教师认为你是一个聪明的好孩子。此刻,来给教师讲一讲故事好吗?”他看了看我,开始细声慢气地给我讲,在我的提示下,他把这个小故事讲完了,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我表扬了他:“帅帅小朋友真聪明呀,教师十分喜欢听你讲故事,下次再讲给小朋友听好不好?”他点点头,甜甜的笑了。
此刻帅帅小朋友不但能奖书上的故事,还能讲听过的录音故事,看过的影视动画片故事,上课也能控制住自我好动的毛病了,看着他讲故事时那绘声绘色、神采飞扬的样貌,想想他由妈妈评价的“没长脑子”的孩子,变成了小朋友们一致推举的.“故事大王”,这不正是我们尊重、理解并正确引导、教育的结果吗?
教师随笔记录小班 篇2
表扬也是鼓励
我班的小不点壮壮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但却是个“捣蛋鬼”。一会儿把小朋友打哭了,一会儿抢小朋友的玩具,一会儿折树枝、采花叶,一会儿又把尿撒到小朋友的脚上。说他“无恶不作”一点也可是分。为此,我们班三位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费劲心机,却收效甚微
今日午睡时,孩子们把鞋子脱在走廊内走进了寝室,壮壮最终一个脱鞋子。他看到小朋友都进了寝室,便拿起了一双女孩的凉鞋,刚想把鞋子扔出去被我看到了。我灵机一动,何不表扬他一下呢?于是我笑着说:“壮壮,你是不是想把小朋友的鞋子拿出去晒晒太阳?”这个小机灵鬼说:“我看到这鞋子上有水,想放到外面晒晒。
”我顺势表扬了他一翻,然后把一朵小红花贴到了他的手背上,对他说:“壮壮这么懂事,你看,小红花都笑了。”他望着手背上的小红花高兴的笑了,睡觉时脸上还始终挂着微笑。
从这以后,我每次看到他有要捣乱的苗头,都会“变坏为好”及时表扬他。如看到他要打小朋友,我会说:壮壮真是讲卫生的好孩子,要帮小朋友把身上的土拍干净;看到他想摘花我会说:壮壮要给花捉虫子,大家要向他学习哟;看到他抢小朋友的玩具我会说:壮壮要把自我的玩具跟小朋友换着玩……每次还要奖给他一个小贴图。
在我有的放矢的表扬中,壮壮逐渐改掉了坏毛病,连他的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表现越来越好了。夸奖孩子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不要吝啬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以后我一向用这句话指导我的教育实践。
##结束教师随笔记录小班 篇3
尽管,那不是我当初的心愿
说实话,做“孩子王”并不是我当初的心愿。那时候,“幼儿教师”这个概念在我头脑里既不清晰也没在意。直到有一天,实实在在做了幼儿教师,才体会到这个概念由抽象到具体竟有些难了。
第一次应对孩子们那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听到他们一声声的喊“教师好”,真有些不知所措。上课时颇有感情的给这些小听众讲故事,自觉讲的娓娓动听,可故事还没讲一半,就有人举手报告:
“教师,我要上厕所!”
“教师,我也要去!”
“教师,.....”
我还没决定怎样回答他们,举手的却越来越多。哎!怎样办?厕所总得上,尽管从他们的表情上已看出上厕所是假,不愿上课是真。
“团体上厕所事件”发生之后,心里总也不是滋味。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学习了解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懂得了教师应和幼儿共同担任活动中的主角,并且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幼儿的进取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尽管,做“孩子王”不是我当初的心愿,但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确是我此刻唯一的心愿。
教师随笔记录小班 篇4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和孩子们在一起相处三个月了。
记得有天我请假,小班的娟娟老师代我的.课。当我回来,听其他老师说,我们班的孩子一直问我为什么没来上课,老师开玩笑说是他们把我气得生病了。当时听了,我心里觉得酸酸的。虽然孩子们有时候不太听话,但是我和他们在一起应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成为了每天的生活。
每当我夸奖其中一个人时,他们总是一起做,我知道,他们需要我的夸奖。所以我也会尽量给他们每个人一个手指印章。虽然摁在眉头,别人看不到。但是他们觉得这是给他们最荣耀的奖励。
宇航现在很喜欢幼儿园的生活。他是外冷内热型的孩子,表面看起来文文静静的,但是心里有很多的想法。现在他也很乐意和我说,每天一早过来,总要说做完在家妈妈、爸爸给他弄什么、买什么东西了。当然,我也要认真的听他说。
我们班的两个小女孩儿诗曼和子艺,现在越来越有范儿了。看到男孩子洒水了,便说:“赶紧拿抹布擦掉,要不袖子就湿了!”有时候看着她们觉得很有女王范儿。有时候我也会提醒她们:你的能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么事都照顾的到。
钰尧,是让其他老师说道都头疼的孩子。但是我没觉得钰尧让我头疼,也许是别的老师没有和钰尧相处的原因吧。虽然钰尧总是做些激动的事,但是他是个开心果,他能让我们开心,捧怀大笑。记得一天他突然说,“晓燕老师你不丑!”当时我很惊讶。原来他也有自己的审美。我也很高兴,在孩子们的心里,我留给他们的是美好的形象。
和孩子们的日子里,总能出现一些开心的,让人开怀大笑的片段。很感谢孩子们给我的一切。
教师随笔记录小班 篇5
春季,新开学时,班级里转来了一名孩子,刚来我们老师就发现这个孩子不愿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常常一个人独自呆在角落里。我们以为是孩子刚来不适应环境所致,可是时间久了,这个孩子依然不让别人接近他。这个孩子还有点小心眼、遇事想不开、爱钻牛角尖。他不轻易理别人,可是一旦别人招惹了他,他的表现让老师们惊讶,攻击性十分强烈,好几次抓伤了别人,给老师带来了一些麻烦。
像这种孩子孤僻、不合群,给身心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很难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此应引起重视,并给以及时矫正。
对于这个孩子我们老师专门做了调查。发现这个孩子从小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到上学的年纪才来到父母身边,平时缺乏沟通交流。于是,我们采取了一下措施进行他的转变。
首先我们用爱来温暖孩子孤独的心。
从小缺乏母爱父爱的孩子对爱是非常渴求的。爱没得到满足,是造成幼儿孤僻不合群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同他家长商量无论是在家还是学校都给他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爱。尤其是当孩子感到和别人不一样、格格不入时更能够体贴关心他、理解他,站在他的立场多听听他的心声。
二是鼓励孩子多与伙伴共同游戏。
从小在老人们身边长大,缺乏与小伙伴们游戏的机会,这很容易使孩子养成不合群的性格。因此,我们尝试着让他与小伙伴共同玩耍,即使是站在边上看,也有老师或小伙伴陪同。这对于孤僻、不合群的孩子是很有益处的。
在家也要求父母抽空多带孩子到小区走走,为他创造与小朋友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与邻居小朋友一起玩耍。
这样,在游戏中他就会发现自己的重要性,发现游戏时的乐趣,使他产生对同伙的信赖和情感上的共鸣,这有利于孩子克服不合群的心理障碍。
三是教给他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这个孩子交往能力较差,不会与人交往。在游戏试玩中常常因不能与很好的配合遭受过小朋友的拒绝。我们老师就干涉其中,边做其它小朋友的工作,边鼓励他在试一试。久而久之,这个孩子放开了心里那层屏障,展开了心扉来玩。
我们和这个孩子的家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看到这个孩子的笑脸,偶尔也会与同桌交谈几句了,集体活动也融入了其中,虽然还是有点与众不同,但我们看到他的进步。
其实,形成幼儿孤僻、不合群的因素是很复杂的。教师和家长要找对原因,及早采取措施,合理引导并对孩子施以教育,帮助他们消除这些不良因素,使他们健康活泼地成长。
教师随笔记录小班 篇6
中午午睡时,小朋友们在忙着自己脱衣服、脱鞋子;因为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大肌肉动作和小肌肉的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较小班时,已经有很大的提高了。所以我们让小朋友自己动手了,实在不会,我们会教,但不会去直接帮忙。
今天林林脱衣服的时候就遇上了麻烦,他将衣服的拉链拉开了;但是由于穿了厚衣服,所以袖子没有办法脱下来。他努力地脱着,实在脱不掉了,他开始甩衣袖,嘴里还发出“嗯嗯”使劲儿的声音,重复着甩袖子的动作。直到遇到了凡凡。
只见凡凡大方地说“我来帮你”,在凡凡的帮助下,林林的衣服很快脱了下来。平时在我眼中的凡凡,入园时依偎在妈妈旁边,离园时羞于和我们打招呼,活动时跑这儿跑那儿的孩子一个小男孩,没想到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他会主动帮助他人。
其实每个孩子的心里都住着一位天使,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美丽的,只是有时候,我们被他们的表象给迷惑了,暂时看不清他们本真的样子,所以我们只能耐心去等待去发现他们的内心。
教师随笔记录小班 篇7
对书的渴望
看到此刻的孩子进入图书馆的自如,不由得让我记起小时候对图书的奢望……看看此刻的孩子,随着新图书不断地增加,想看就看,想买就买,有时候还不懂得去珍惜,家里的新书到处都是,什么全彩的、动画的、连载的、漫画、带香味的、带声音的,真是无奇不有,无所不能,正因为物质生活的提高,此刻的孩子们远没有我们那时对图书的珍惜。来之不易的感觉,也许仅有“物以稀为贵”才该有的吧,说归说,图书的不断改善,为此刻的孩子学习知识带来了方便,孩子们能够尽情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并且还能够根据画面资料随手进行粘贴与创作,既动脑又动手,有时候我们大人看不懂得,小孩子也会看得津津有味,真所谓是,时代的提高,书籍的变迁。
此刻随便走进一家书店,琳琅满目的书籍装满各个架子,不一样的书籍分布明确,让看书的人一目了然,既省时又省事,你看吧,原先看书可是小孩才有的功夫,此刻是一家人都在不断地充实自我,“好的书籍,让人受益终生”,真是学习的时代啊!所以,我珍惜我每次进图书馆的机会,我更会对书籍情有独钟,即使电脑的时代,我也会抽时间看我的书,书籍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