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中国孩子最该补上这样四堂课

发布时间:2021-01-18

幼儿园教师该如何评课。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中国孩子最该补上这样四堂课”,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无外乎——“仁、义、礼、智、孝”,但是在现代社会文化越来越明显的当下,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除了这些以外,中国的孩子还应该学习这几门课!

第一堂课,感谢至爱亲

在全球国民幸福指数报告里面,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是最低的,甚至低于很多充斥着贫穷、战乱和疾病的非洲小国。

我觉得:不幸福的根源,是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虽然中国人的物质现实已经逐渐改善,但是远远不能企及欲望扩大的速度。这就会产生痛苦,幸福指数自然很低。

一个人,被给予的物质越多就会越痛苦。同样一个人,要求的越少,给予别人的越多就会越快乐。这是我浅陋的认识。

但是,我认为中国的孩子被给予的过多了,被给予的习惯了,以至于他把“被给予”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当做天经地义的事情,当不再“被给予”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巨大的痛苦。

我恳请我自己和大家学会感恩,一万次地恳请自己和大家。当你学会感恩,就会把自己放的非常小,把对别人的关注放的非常大。这时候你会感觉到快乐,无私就是快乐的根源。

今天是一个晴朗似水的好天气,你应该感谢上苍;

今天你看到一个陌生女孩的笑脸,你的心情也随之愉悦,你就应该感谢那个陌生的女孩;

今天你被朋友的一个笑话逗得前仰后合,你应该感谢朋友;

今天你学到让你醍醐灌顶的知识和技能,你应该感谢老师;

今天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你应该感谢自己;

然而,你最最应该感谢的,还是你的父母。

孩子们,应该去看一部叫做《剖腹产》的纪录片。之后,你们才真正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知道父母生养自己有太多的痛苦,太多的艰辛。相信,懂得感恩的你们会在观看现场哭成一片,争先恐后地写下了对妈妈的感恩的话语。

孩子以前不理解父母,是因为他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赚钱的不容易,以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在以后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真实的生活状态,引导孩子的感恩之心!

感恩,是中国的孩子最应该补上的一课。

第二堂课:勇者无敌

一位朋友曾经告诉我一句话,让我沉浸在思考中半天来缓不过神来,他说到了我的心窝里。他说:“古今中外所有男人的不幸,就是不够勇敢!”太有道理了,他的语言很朴素,但是说出了一个血淋淋的事实。

你不喜欢现在的婚姻,是因为你不敢追求你真正喜欢的女生;

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是因为你不敢承担巨大成功带来的巨大风险;

你不喜欢现在的生活,是因为你不敢面对生活改变以后的阵痛和未知;

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点就是四个字——足够勇敢。一个人奋斗成功,其实就是他不断面对恐惧,化解恐惧最后提升胆气的过程。很多优秀人士也许没有很高的“智商”,但是都有过人的“胆商”。

我非常喜欢一部电视剧《历史的天空》,记得剧中一位让日军闻风丧胆的中国将领这样教育自己的士兵:“军旅之事,胆气为先。壮胆之道,技艺为先。艺高则胆壮,胆壮则兵强。”

说实话,我实在无法忍受的事情之一,就是男生像女生一样温柔,像女生一样需要保护。

我觉的,成大事者,女生要像男生一样勇敢,男生应该像军人一样一马当先。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我是勇者”的气魄。大胆地去参加激烈的比赛吧!在惊险、刺激、胜利与挫折的过程当中享受精神和意志的有力锻炼。以后,你会更加勇敢!

第三堂课:激情是一种理性的疯狂

“有激情”一直是我在新东方招聘老师的基本原则。原因很简单:学生非常喜欢“有激情”的老师。学生对“有激情”的老师总是顶礼膜拜,喜欢到疯狂。我在课堂上这样告诉我的学生和新教师们——

激情,是对人生的美好憧憬,是对成功的无限渴望,是对生活的高度热爱;

激情,是掠夺式的学习,是一日三省吾身的思考,是不折不扣的身体力行;

激情,是壮志凌云的抱负,是脚踏实地的进取,是不轻言放弃的豪情,是不巧取豪夺的阳谋;

激情,是大男人的仗义侠胆,是真丈夫的悲悯情怀,是儿女情长的千古柔肠,是百转千回的内心世界;

也许,中国太缺少激情四射的课堂,但是,我希望以后可以在各种场合看到激情四射的人们。

第四堂课:我有一个梦想

树苗长的旺不旺,主要靠的是内力即意愿,孩子的意愿来自于他的梦想,他更愿意为自己的梦想行动。所以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壮大他的梦想,什么话都可以跟孩子说但决不能打击嘲讽他的梦想,梦想就是他的灵魂。

只要他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会拥有他想要的一切!

周杰伦三岁就要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钢琴家;

比尔盖茨三岁半就要成为世界首富,因此他在九岁时就写下了“我应为王”;

乔丹在小学时梦见自己会飞,立志成为最伟大的球员;

毕加索的妈妈从小就鼓励他说:“你要参军就会成为将军,你要入教就一定成为教皇。”

所以在孩子以后的成长中要以梦想撬动孩子的言行。在课堂上激发出了梦想,并写下了实现梦想的理由。他们因为有了充分的理由,更愿意采取行动。见识、经历的越多,越易激发梦想。

99%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而我们更要引导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去负责那些人的工作。

想让孩子成功就要抓大放小,抓核心放次要,因为成功是发挥优势,而不是把缺点全部改完——就是要让孩子从小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并以此引导他所有的言行。例如:

保持好的身体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学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勇敢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激情有活力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保护眼睛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帮助别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之,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

当然引导孩子更关键的核心不在于对他使用的方法,而在于成年人的所作所为!

家长一定要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飞翔,否则必定一起被社会淘汰!

请大家行动起来,一起引导孩子勇敢的去追求自己伟大的梦想!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俞敏洪:孩子成为世界精英的四堂课


第一堂课:感谢至爱亲人

在全球国民幸福指数报告里面,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是最低的,甚至低于很多充斥着贫穷、战乱和疾病的非洲小国。连我们慈祥的温家宝总理都感慨:“中国人民,我怎样才能使你感到更加幸福?!”

我觉得:不幸福的根源,是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虽然中国人的物质现实已经逐渐改善,但是远远不能企及欲望扩大的速度。这就会产生痛苦,幸福指数自然很低。

一个人,被给予的物质越多就会越痛苦。同样一个人,要求的越少,给予别人的越多就会越快乐。这是我浅陋的认识。

但是,我认为中国的孩子被给予的过多了,被给予的习惯了,以至于他把“被给予”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当做天经地义的事情,当不再“被给予”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巨大的痛苦。

我恳请我自己和大家学会感恩,一万次地恳请自己和大家。当你学会感恩,就会把自己放的非常小,把对别人的关注放的非常大。这时候你会感觉到快乐,无私就是快乐的根源。

今天是一个晴朗似水的好天气,你应该感谢上苍;今天你看到一个陌生女孩的笑脸,你的心情也随之愉悦,你就应该感谢那个陌生的女孩;今天你被朋友的一个笑话逗得前仰后合,你应该感谢朋友;今天你学到让你醍醐灌顶的知识和技能,你应该感谢老师;今天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你应该感谢自己;然而,你最最应该感谢的,还是你的父母。

孩子们,应该去看一部叫做《剖腹产》的纪录片。之后,你们才真正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知道父母生养自己有太多的痛苦,太多的艰辛。相信,懂得感恩的你们会在观看现场哭成一片,争先恐后地写下了对妈妈的感恩的话语。

孩子以前不理解父母,是因为他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赚钱的不容易,以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在以后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真实的生活状态,引导孩子的感恩之心!

感恩,是中国的孩子最应该补上的一课。

第二堂课:“勇者无敌”

一位朋友曾经告诉我一句话,让我沉浸在思考中半天来缓不过神来,他说到了我的心窝里。他说:“古今中外所有男人的不幸,就是不够勇敢!”太有道理了,他的语言很朴素,但是说出了一个血淋淋的事实。你不喜欢现在的婚姻,是因为你不敢追求你真正喜欢的女生;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是因为你不敢承担巨大成功带来的巨大风险;你不喜欢现在的生活,是因为你不敢面对生活改变以后的阵痛和未知;

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点就是四个字——足够勇敢。一个人奋斗成功,其实就是他不断面对恐惧,化解恐惧最后提升胆气的过程。很多优秀人士也许没有很高的“智商”,但是都有过人的“胆商”。

我非常喜欢一部电视剧《历史的天空》,记得剧中一位让日军闻风丧胆的中国将领这样教育自己的士兵:“军旅之事,胆气为先。壮胆之道,技艺为先。艺高则胆壮,胆壮则兵强。”

说实话,我实在无法忍受的事情之一,就是男生像女生一样温柔,像女生一样需要保护。

我觉的,成大事者,女生要像男生一样勇敢,男生应该像军人一样一马当先。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我是勇者”的气魄。大胆地去参加激烈的比赛吧!在惊险、刺激、胜利与挫折的过程当中享受精神和意志的有力锻炼。以后,你会更加勇敢!

第三堂课:“激情是一种理性的疯狂!”

“有激情”一直是我在新东方招聘老师的基本原则。原因很简单:学生非常喜欢“有激情”的老师。学生对“有激情”的老师总是顶礼膜拜,喜欢到疯狂。我在课堂上这样告诉我的学生和新教师们——激情,是对人生的美好憧憬,是对成功的无限渴望,是对生活的高度热爱;激情,是掠夺式的学习,是一日三省吾身的思考,是不折不扣的身体力行;激情,是壮志凌云的抱负,是脚踏实地的进取,是不轻言放弃的豪情,是不巧取豪夺的阳谋;激情,是大男人的仗义侠胆,是真丈夫的悲悯情怀,是儿女情长的千古柔肠,是百转千回的内心世界;也许,中国太缺少激情四射的课堂,但是,我希望以后可以在各种场合看到激情四射的人们。

第四堂课:“我有一个梦想!”

树苗长的旺不旺,主要靠的是内力即意愿,孩子的意愿来自于他的梦想,他更愿意为自己的梦想行动。所以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壮大他的梦想,什么话都可以跟孩子说但决不能打击嘲讽他的梦想,梦想就是他的灵魂。

只要他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会拥有他想要的一切!

周杰伦三岁就要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钢琴家;比尔??盖茨三岁半就要成为世界首富,因此他在九岁时就写下了“我应为王”;乔丹在小学时梦见自己会飞,立志成为最伟大的球员;毕加索的妈妈从小就鼓励他说:“你要参军就会成为将军,你要入教就一定成为教皇。”

所以在孩子以后的成长中要以梦想撬动孩子的言行。在课堂上激发出了梦想,并写下了实现梦想的理由。他们因为有了充分的理由,更愿意采取行动。见识、经历的越多,越易激发梦想。

99%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而我们更要引导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去负责那些人的工作。

想让孩子成功就要抓大放小,抓核心放次要,因为成功是发挥优势,而不是把缺点全部改完——就是要让孩子从小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并以此引导他所有的言行。例如:保持好的身体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学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勇敢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有激情有活力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保护眼睛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帮助别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总之,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当然引导孩子更关键的核心不在于对他使用的方法,而在于成年人的所作所为!

家长一定要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飞翔,否则必定一起被社会淘汰!

请大家行动起来,一起引导孩子勇敢的去追求自己伟大的梦想!

山区家长需要补上的一课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总会形容孩子懂事,早早为家长分担家庭的重任。其实这是穷人家的孩子自立能力强,同时也是无奈之举。山区的孩子给人的印象是自理能力比较强,在我们沿海家长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时候,山区的家长似乎可以自豪的说我的孩子不用自己管。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一种是受生活所迫才培养出来的自理能力,在这种自立中形成的各种习惯全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吗?

我从大部分山区孩子的眼中看到了渴望家长关心自己成绩的渴望,但是更多的家长不知道怎么样去关心自己孩子的成绩,甚至还天真的认为孩子的学习只跟学校有关,跟家庭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孩子的教育分成三个部分

,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让一些山区的孩子失去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校外的诱惑越来越多,没有家庭教育的孩子特别容易受到诱惑,很容易早早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样环境下成长的人就会成为学习无用论的坚定支持者。其实,这些人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习好,可能在他们成功的道路上他们在不断的学习,只不过不是在学校的那种学习形式而已。如果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在这个成功的道路上会成就更大,成绩更好。因为一些特殊的例子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没有关心普遍存在的现象。

从这些孩子身上,我们更因为想到,孩子的家长也需要教育,特别是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这就是我们需要为山区孩子家长急需补上的一课。

最伤害孩子的四种“称赞”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认可,然而,对孩子的赞美或表扬,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本文中就列举四种表扬孩子时反而会伤害孩子的元素,家长可要格外当心哦!

禁忌一:好话坏说,明褒暗贬

父母口头禅:“你今天终于没有做错,了不起!”“全部做好了,很好。从明天开始不要再做错了!”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您把照顾金鱼和给盆栽小西红柿浇水的任务交给了孩子,可他不是一天喂两次金鱼就是3天忘了喂食,更想不起要给小西红柿“喝水”了。但是最近3天,他却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您心里虽然满意,嘴里却说:“你这几天终于记住了自己该做的事,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明天可别再忘了!”

孩子“伤”情:

这样的表扬很勉强,而且隐含着批评,无形中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让他觉得好事做了也白做,爸爸妈妈的眼睛总是盯在自己的薄弱环节上,不得翻身。

纠错处方:

孩子有了进步,本来是好事。如果给表扬加上阴影,就是家长的不是了。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将他的点滴成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突出他的长处,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对孩子责任心的提升,妈妈要一项一项地肯定:“嗯,给鱼喂食不多不少正合适,水也换好了,还刷了鱼缸;给西红柿早晚浇了两次水,看它的叶子都笑了,它们肯定会越长越壮!”孩子虽小,但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夸奖,希望家长看到自己所有的付出,一点一滴都不忽略。

禁忌二:无的放矢,盲目比较

父母口头禅:“你做得真棒,比××强多了。”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他在幼儿园画的画给您看,是《小白兔拔萝卜》的填色图,他的眼神期待着您,您煞有介事地说道:“画得真棒,你一定是你们班上画得最好的!”

孩子“伤”情:

班上的孩子自身条件不一样,起点也不同,拿孩子与别人做比较,显然有失公平,况且今天你表扬了孩子是班里最棒的,而明天他没能达到今天的水平,内心会很沮丧,这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这样大而空的夸奖并不能给孩子面目清晰的感觉,反而可能造成他空中楼阁般的自信--也就是自负。他盲目地认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里,进而难以形成对事物恰当的判断和分辨能力。

纠错处方:

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比表扬他获得的结果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便于他明白您更重视他是否努力,关注他的点滴进步,慢慢地帮助他建立起自信。通过细化过程,强化他所取得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找出对付弱点的办法,可以使孩子克服每一个挫折,平和地面对困难,避免被小小的不顺击得一败涂地。

所以,这时您不如说:“你这幅画画得很仔细,颜色一点也没涂到线的外面;颜色也好看,能跟妈妈讲讲为什么选这几种颜色吗?为什么把云彩涂成了橙色?”从而引发孩子讲一讲他是怎么想的,再看看他是如何用画笔表现的,最后不妨再提一点建议。

您对作品的评论和指点能引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因为您给予他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好”与“不好”的判断,而是对过程的关注,使他明确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满足感油然而生。

禁忌三:沉溺历史,苛刻要求

父母口头禅:“你居然得奖了,真是妈妈的骄傲!你以后一定还能得到更多的奖!”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辉辉在一次全校的作文竞赛得了“第一”,辉辉妈满心欢喜,不论时间,不论场合,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扬辉辉,把辉辉的“光辉历史”挂在了嘴上,并常对辉辉说:“我们家辉辉在全校的比赛上能得第一,以后一定可以在全市的比赛上得奖。”

孩子“伤”情:

辉辉妈这样做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二是用一次好成绩为孩子确立一个“高标准”,要求孩子每次都必须达到,否则就是“骄傲、退步”。此时的表扬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孩子身上的“包袱”,成为了孩子的“紧箍咒”,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纠错处方:

家长应该注意,我们表扬孩子“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为了激励他获得更多的“还没有得到的”成就。表扬,是为孩子树立一个“前进的”奋斗目标,而不是为孩子确立一个“不能退下来”的标准:家长在孩子取得好成绩之后,不要用“你必须保持现有状态”来要求孩子。

面对孩子已有的成绩,家长应该向孩子说:“你干得真不错,能不能再来一个。”“你已经得到了班里的第三十名,能不能继续努力,进一步克服不足,进一步超越自己,得到第二十五名。”夸奖之后,紧接着帮助孩子制定一个“高半步”的新目标,使他不会停顿下来,也不会失去信心。

禁忌四:以偏概全,“浮夸”无度

父母口头禅:“这件事你也能做好,真是个好孩子。”“你居然考了第一,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在劳动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帮家长做一件家务。于是强强回家悄悄地整理起爸爸杂乱的书桌。妈妈看到了高兴地说:“强强能做家务了,真是个好孩子。”

星星考试得了第一,挥着试卷给妈妈看,妈妈说:“星星真是个聪明孩子,将来准能考上清华。”

孩子“伤”情:

这样的表扬,是做父母最常说的,表面上看,对孩子有一定的鼓励作用,可是这样随意的话说多了,会使孩子顺着家长的思路进行推理:我做了一件好事,因此我是好孩子;我考了一个高分,因此我是聪明孩子。

但是,孩子按照家长的思路,还可能进一步做出“相反”的推理:我如果做错了一件事情,那我就是一个坏孩子;我在一次考试中得了低分,就是一个笨孩子。这种“以偏概全”式的奖励,会使孩子错误地把一件事情成败的评价,当成了对自己整体的评价。而且过度的表扬,会造成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十分完美”,在日常生活中经不起外界的批评,在竞争中经不起挫折与失败,对孩子造成所谓的“捧杀”。

纠错处方:

一些被评价为“好孩子、聪明孩子”的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孩子不要“过度表扬”: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只是对孩子所做的某一件事情进行评价,不要以某一件事情的结果作为对“整个人”的评价。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讲讲“量变到质变的关系”。

比如,孩子考试得了高分,家长应该说:“一次得高分固然可喜,但不能骄傲,只有一次次地不断获得好成绩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为家里作一次好事固然值得表扬,只有一次次地不断地为家里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是做到了‘对家庭负责’”。

8句中国家长常说的最伤孩子的话


众所周知,中式教育和国外教育在某一程度上是存在很多差别的,而中国的一些父母在情感表达上经常有不妥的部分,这些严重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你有没有说过这8句最伤孩子心的话吧!

一、我这都是为你好

中国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把所有为孩子做的事,说的话,好的坏的打一个包,外头罩上“为你好”的金字招牌。孩子敢反抗?你个不知好歹的东西……

二、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与之类似的还有“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从树上摘的”等。总而言之是避开两性接触十月怀胎这个科学的过程。中国家长对孩子谈性,至今还是羞于启齿的一件事。

三、你这个没出息的玩意

或者是“我怎么生了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父母自有一套价值观,如果孩子的所作所为不能使自己满意,就会将“没出息、不学好”等字眼安到孩子身上。

四、你要怎么怎么了,我打断你的腿

这是老爸们常用的恐吓句式。虽然古往今来也没见几个真的因为做错事被打断腿的,这话的威慑力也有限,但老爸们还是乐此不疲地一遍遍地说着……

五、就你这样的以后谁敢娶你

男孩版的就是“你这样的上哪娶媳妇去?”中国父母把儿女的婚姻当做是头等大事,找不着对象是他们最担心的。所以一遇不顺心的事就容易把娶不着嫁不掉搬出来说事。

六、你看人家谁谁谁,跟人好好学学

家长的攀比很微妙,一方面说自己孩子不好夸别人,一方面心里又暗暗想让自己孩子是最好的。所以一旦孩子让自己失望,就会不由自主搬出一个榜样来。

七、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类似的还有“多跟学习好的同学一块玩”。中国家长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子思路根深蒂固。孟母三迁之类的佳话也都是为孩子学习的,这一思路延续至今。

八、我们以后就指望你了

养儿防老,光宗耀祖的古训在中国依旧有很大的市场。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依旧很急切。他们想让孩子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所以动不动就会说“我指着你了”。

你越吼,孩子越差劲!这样的方式才最简单有效


不久前,我家楼下搬来了新住户,两位老人和一家三口。本应该是其乐融融的三代同堂,可是从搬来那天起,气氛就不大对。每天早上和晚上,几乎都能准时听到大声的训斥和争吵。

早上,是奶奶训孩子。

奶奶:“快点吃,都几点了,上学晚了昂!”

孩子:“哦”

奶奶:“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吃个饭磨磨唧唧!”

孩子:“哦,知道了,我这不快吃了嘛!”

奶奶:“你还犟嘴?我说错了?说你多少遍了?听过一次吗?皮贼!”

孩子:“哎呀!你还没完了!走走走,我吃饱了,走走走!”

晚上,是妈妈训孩子。

妈妈:“把电视给我关了!我出去遛狗前就嘱咐你练琴,你干嘛了?”

孩子:“我就看一小会儿,这就去练,还不行吗?”

妈妈:“赶紧的!人家秦老师天天跟我说,一块练琴的7个孩子里,就数你懒!”

孩子:“哎呀,我这就练!”

妈妈:“整天跟个皮贼似得,说800遍也不听。让你练个琴,跟害你一样!”

孩子:“……”

这样的场景,大家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吧!不用说,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上进、学好,关心孩子的出发点是不容置疑的,可有时候也确实是头疼:孩子就是油盐不进,好说歹说就是不听。

于是,我们一气之下就会吼孩子、骂孩子,可是时间一长,孩子真的变成了个“皮贼”,越骂越不听话,甚至还学会了顶嘴。这或许是无数家长最烦心的事儿了。

2、孩子为什么越吼越不听话?

(1)超限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现象,叫“超限效应”:当一个人接受的刺激过多、过强、时间过长时,内心就会滋生不耐烦、逆反的情绪。用一句俗语概括一下,就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当我们第一次大声斥责孩子的时候,孩子确实很害怕,会表现得很老实、很听话。可是大声训斥的次数多了之后,孩子就会习惯这些大强度的“刺激”,看似在听你吼,其实注意力早已经游离到别处去了,根本不在乎你在吼什么。

时间一久,孩子发现你除了吼,并不能拿他怎么样,于是就大胆起来,敢跟你顶嘴对着干。

(2)大脑的逃生机制

当一个人感到强烈的恐惧、感到受威胁时,大脑会启动紧急逃生机制,精神紧绷,时刻准备逃避灾难。这是人类的本能,孩子当然也不例外。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大声责骂孩子时,往往会触发孩子大脑的这种逃生机制。虽然家长在大声教育孩子,但孩子满脑子想的都是:“别骂了,别骂了!什么时候结束?”

最后,家长责骂完问一句:“以后还这样吗?”

孩子立马表现得很老实,回答:“不这样了!”

其实,孩子并不知道以后怎么做,只知道家长狂风暴雨般的责骂终于结束了,可以松一口气了。

3、怎样不吼不叫地管理孩子?

(1)对孩子的要求,简单干脆

为什么再刺儿头的孩子,到了部队里都服服帖帖?因为部队教官的指令干脆坚决,从不拖泥带水。越是冗长、繁琐的指令,越没有执行力。

很多家长都在抱怨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要求难道不是唠唠叨叨的吗?

同样是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一种要求方式是:

我跟你说过几遍了,自己的书别乱扔!

一个小姑娘,整天邋邋遢遢像什么样子,多丢人!

自己东西自己做不知道么?从小就得学会独立!

另一种要求方式是:一会吃饭了,给你5分钟收拾书包,我看着你做!

大家觉得那种方式效果好呢?

(2)对孩子的批评,就事论事

我们在大声斥责孩子的过程中,情绪会变得非常激动,于是常常借着孩子这次的错误长篇大论,甚至把孩子之前的旧账翻出来。

同样是批评孩子没做完作业就看电视,一种方式是:

你看你看,没记性!上次说的不是你是吧?

自己不知道自己这次成绩多差是吧?没点羞耻感是吧?

孩子,人要有点自制力,才能有出息!

另一种方式是:5分钟后,我要看到你坐到书桌前写作业!要不然这一周都没法看电视了。

对比一下,那种方式效果好呢?

(3)犯错时,给孩子一个指导性选择

斥责孩子时,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己说,错在哪里了?……不对,重新想,到底错哪了?”

家长们的想法是好的,企图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可问题是,大多数孩子由于生活经验有限,根本不知道自己犯错了!孩子眼中一件无所谓的事,竟惹得家长那么生气,孩子也很蒙圈!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语气坚定地给孩子一个正确的选择。比如还是不做作业就看电视这件事,不妨跟孩子说:

作业不做完就看电视,是不对的,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是5分钟后坐到书桌前好好写作业,以后每天还能看一小时电视;二是今天随便看电视,但是接下来一周都不准碰电视了。自己选!

(4)最关键的:父母要学会平复情绪、放下身段

当我们对孩子大吼大叫时,恰恰暴露出了我们自身的缺点:

一是对孩子犯的错,拿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仗着自己是大人去逼迫孩子承认错误;

二是我们情绪控制能力很差,一个孩子就能把我们惹得大发雷霆。

情绪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影响力,具有极强的感染性,父母常常大发其火的话,孩子也会慢慢变得没有耐心,既对父母充满抵触、逆反,对同龄人也不太友好。所以说,父母的情绪稳定,对孩子非常重要。

另外,父母只有在控制住自己情绪的状态下,才有耐心去倾听孩子犯错后的解释,才能有足够的理智去开导孩子。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养孩子都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越急越没有效果。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放轻松了,态度简单坚决点,很多事情反而明朗起来!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中国有句古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现在中国社会处于巨大的转型期中,从农业社会一下进入了商业社会。而现在的中国对商业道德和商业伦理本身的认识又不完整,中国人在商业社会里坑蒙拐骗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小企业都陷入这样一个慌乱中间,而在这样一个慌乱中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比如说我们教育孩子诚恳,但孩子诚恳后又在外面受别人欺负;我们教育孩子善良,结果我们发现善良的孩子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我们就会反思,是不是该教孩子投机取巧一点,是不是该教孩子更加凶悍一点。我们成人做的一些事情,有些时候会不知不觉给孩子展示了不好的东西,对孩子本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我们教育孩子的方针出了问题。

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人品教育

现在的中国进入了对家庭教育非常复杂的时代,社会里面有标准,家庭里面有标准,而且,这些标准还有可能是错误的标准。比如说,我们的标准是要求孩子在班里进前5名,孩子只要能考上北大、清华就算成功,到哈佛、耶鲁就更加成功。这虽然是标准,但在我看来,都是错误的标准。为什么错误,因为它最后变成了家庭的惟一标准。而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是一个标准,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是一个标准,有没有吃苦精神、有没有勤奋精神是一个标准,有没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来的精神也是一个标准。中国现在的社会,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之内,对孩子们来说考高分,成绩好就是标准;孩子五六岁会弹钢琴,就会得到奖赏。我们中国的成人世界里从不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真心朋友作为成功的一个标准,我们成人世界里的标准就是这个人有钱,有地位,有财富。家庭教育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教育孩子有良好的人品。

第二就是要进行心情教育。

真正的幸福不是别人送来的,而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而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是十分娇惯的,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比如孩子看上一个玩具,家长不买他就不走,最后家长没办法只能给买了。于是孩子就有了这样的心理,只要他坚持家长就会让步。我在给儿子买东西前,会分析他要的东西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坚决不买,如果合理也不能轻而易举的给他买,我是必须让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才给他买。比如我女儿在国外上学时,班上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我家虽然有台式电脑,但是用笔记本电脑会比较方便,而且家里也不缺钱,不给她买也不对。我就告诉她,爸爸一定给你买,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白白得来的东西,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需要付出劳动获得想要的东西。如果她能背诵下来30篇新东方的英文励志文章,就给她买。结果两个星期不到,她就背得滚瓜烂熟了,我就给她买了笔记本电脑。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学会了付出才能得到的道理,也把孩子喜欢的方式变成她做另外一件事的动力。

给予适当鼓励,激发无限潜力——鼓励教育

关于如何鼓励孩子的问题,我先讲一个故事。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上初中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他的物理成绩很差,只考了8分。物理老师找他谈话,让他好好学物理。学生说我不喜欢就是学不好,老师特别聪明,他告诉这个学生,别的同学都是60分及格,你下次只要考到9分就算及格。学生一想我随便划个勾就能及格,很容易,于是就答应了,结果下次考试考了28分。虽然28分,老师还是没有理由在全班面前表扬他,因为还是不及格的分数。这个老师很聪明,她让全班同学把上次的考试成绩和这次的成绩做一个减法,上次考了90,这次还是90,一减就是0,上次95,这次93,一减就是﹣2,这样减到最后,就一个同学剩下了20分,就是这个同学。老师把所有同学两次考试的分数差写在黑板上,问了个问题:“哪个同学进步最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某某,这是一个铁的事实,因为只有他一个人进步了20分。这种鼓励方式不但没有侮辱色彩,而且有很大激励色彩。这个学生一下就兴奋起来,他想无论我考到48、68、88都是全班进步最大的,我有无数进步的空间。老师做了件聪明的事情,孩子就觉得有广阔进步的空间,从此这个孩子就喜欢上了物理,并最终成为了全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人品教育,其次是心情教育,第三是鼓励教育。最后一点,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吃苦。

最后我想告诉家长朋友们,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终身都不一定会幸福。你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的孩子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清华教授:孩子最应该学好的课是体育


大多数西方,尤其是美国领导人都有体育上的一技之长。不仅是运动员容易出成就,西方的精英大学也注重培养有运动员背景的学生。我的分析是,运动员出身的人,一定具备有特殊的心理素质。

为什么运动员出身的人在社会中往往脱颖而出?他们有难以击垮的信心和号召力。他们懂得如何去竞争,懂得团队合作。这恰恰是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如果在孩子成绩过得去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一点符合身体特长的技能,适当多参加一些体育比赛,这将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他们的心智禀赋,孩子会终身受益无穷。

几年前的一个场景我至今难忘。冬天,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最私密的会场,最高付费大佬们的专场,一帮国际大公司的企业家轮流与一拨一拨的国际政要以及个别学者见面。我被请去谈经济走势。

上一场刚刚结束,大家都站着交谈。我一进门,一惊:个个都是大高个,我1米79的个子几乎是最矮的!自我镇定了一下,我马上想起一早熟悉的事实:国际上很多领导人,都是职业或业余体育运动员出身!练体育的,大个头为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拉加德,曾为法国花样游泳国家队队员。

的确,大多数西方,尤其是美国领导人都有体育上的一技之长,有的曾经入选大学的体育代表队,有的是职业运动员出身:美国前任财长亨利?鲍尔森就曾是大学校橄榄球队的明星球员,IMF主席拉加德曾是一位花样游泳运动员,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黑石集团的创始人苏世民,曾经是校长跑队的队员……

不仅是运动员容易出成就,西方的精英大学也注重培养有运动员背景的学生。我的分析是,运动员出身的人——专业运动员另说,因为他们需要异于常人的身体条件——一定具备有特殊的心理素质。

什么心理素质?

首先,运动员是懂得如何去竞争的一群人。体育游戏天生就带有竞争性,运动员身处其中,天生要善于竞争、喜欢竞争。

其次,运动员要懂得团队合作。即使是单人项目,如乒乓球、体操、跳水、田径项目等,也同样需要团队配合,因为一个团队里有教练、营养师、陪练等,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到优异,才可能达到高水平的竞技状态。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竞争和合作就是永恒的主题。这就是体育精神!人与人之间有竞合,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竞合,单靠一项是无法取胜的。而运动员身上是两者兼备。

为什么运动员出身的人在社会中往往脱颖而出?他们有难以击垮的信心和号召力。一个能赢的团队一定也是经历过许多逆境的团队,不可避免有过失望、恐惧、质疑、懊恼……尤其在千变万化的比赛场上。

在竞赛落后的情况下,核心人物必须摒弃杂念,千万不能纠结在“真惨、真倒霉”的心态上,也不能妄想一举定乾坤,而是集中精力想好下一个球,才能把握住赢回来的机会。这种机会往往转瞬即逝,必须保持住高度的注意力,才能捕捉到。这恰恰是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正是因为了解运动员这些特征,国外商学院特别青睐有运动背景的学生。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调研:毕业20年后,哪些校友群体为母校捐款最多。结果出人意料,捐款最多的并不是学习最好的学生,反而是那些有校队背景的学生,这些学生无论当年还是现在都是最有集体荣誉感的。

牛津大学有个久负盛名的罗德奖学金,这项创立110多年的奖学金有四项招生标准,其中一项就是喜爱体育,最好有运动成就。他们认为,这样的人往往具备优秀的心智,是值得栽培的未来领袖。

美国最负盛名的大学联盟——常青藤联盟最早就是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若干所大学的美式足球运动体育联盟,而非学术评比,比如奥数竞赛的联盟。而中国也曾经有过一段颇有特色的高中教育,像清华附中早在“文革”前,就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加入校队,活跃于各种比赛,他们中成就了后来中国社会的精英。

反观中国,到现阶段我们的教育还是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太注意奥数、钢琴等等。在全球化时代下,只懂得奥数,不懂得与人博弈,似乎不太能适应时代变化。

如果在孩子成绩过得去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一点符合身体特长的技能,适当多参加一些体育比赛,这将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他们的心智禀赋,孩子会终身受益无穷。

喜欢《中国孩子最该补上这样四堂课》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教师该如何评课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俞敏洪:孩子成为世界精英的四堂课 第一堂课:感谢至爱亲人 在全球国民幸福指数报告里面,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是最低的,甚至低于很多充斥着贫穷、战乱和疾病的非洲小国。连我们慈祥的温总理都感慨:“中国人民,我怎样才能使你感到更加幸福?!” 我觉...
    2021-09-18 阅读全文
  • 孩子给我上了一堂课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一旦与幼儿说起玩游戏时,孩子的兴趣可高了,但同一个游戏,一味的用同一种方法去玩,时间长了孩子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失去游戏的新鲜感。对于大人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喜欢尝试新鲜,更...
    2020-12-14 阅读全文
  • 孩子给我上了一堂课(中班)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一旦与幼儿说起玩游戏时,孩子的兴趣可高了,但同一个游戏,一味的用同一种方法去玩,时间长了孩子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失去游戏的新鲜感。对于大人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喜欢尝试新鲜,更...
    2021-03-29 阅读全文
  • 补上“午休讲故事”这一课 现在我班已养成了习惯,小朋友只要一到午睡时就会自觉的躺在床上、静静地听老师讲故事、静静地进入梦想…… 小班幼儿都有一个爱好,就是爱听故事,我抓住孩子这一心理,在平时除了讲课本上的故事外,我还利用孩子们...
    2021-01-07 阅读全文
  • 山区家长需要补上的一课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总会形容孩子懂事,早早为家长分担家庭的重任。其实这是穷人家的孩子自立能力强,同时也是无奈之举。山区的孩子给人的印象是自理能力比较强,在我们沿海家长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时候...
    2020-08-18 阅读全文

第一堂课:感谢至爱亲人 在全球国民幸福指数报告里面,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是最低的,甚至低于很多充斥着贫穷、战乱和疾病的非洲小国。连我们慈祥的温总理都感慨:“中国人民,我怎样才能使你感到更加幸福?!” 我觉...

2021-09-18 阅读全文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一旦与幼儿说起玩游戏时,孩子的兴趣可高了,但同一个游戏,一味的用同一种方法去玩,时间长了孩子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失去游戏的新鲜感。对于大人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喜欢尝试新鲜,更...

2020-12-14 阅读全文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一旦与幼儿说起玩游戏时,孩子的兴趣可高了,但同一个游戏,一味的用同一种方法去玩,时间长了孩子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失去游戏的新鲜感。对于大人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喜欢尝试新鲜,更...

2021-03-29 阅读全文

现在我班已养成了习惯,小朋友只要一到午睡时就会自觉的躺在床上、静静地听老师讲故事、静静地进入梦想…… 小班幼儿都有一个爱好,就是爱听故事,我抓住孩子这一心理,在平时除了讲课本上的故事外,我还利用孩子们...

2021-01-07 阅读全文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总会形容孩子懂事,早早为家长分担家庭的重任。其实这是穷人家的孩子自立能力强,同时也是无奈之举。山区的孩子给人的印象是自理能力比较强,在我们沿海家长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时候...

2020-08-1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