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孩子喜欢裸奔,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发布时间:2020-12-21 幼儿园教案是怎么写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孩子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喜欢裸奔,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第一次当爸爸妈妈的人,可能都会对孩子的很多行为感到惊讶,比方说,孩子早上六点不到就起床了,家里一有客人,他就会“人来疯”等等。孩子的行为和反应都让人无法理解,特别是面对他们的“怪癖”,爸爸妈妈经常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对此,相关领域的专家为我们破解了其中的奥秘:孩子不是生下来就要和我们作对的,孩子也不是哪里不正常,或者先天乖戾,只是我们现在已经不懂幼小生命的“行为艺术”了。
对于一些爸爸妈妈来说,在孩子能够脱掉他或她自己的衣服和尿布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时刻,比方说在教育孩子自己上厕所的时候。
但是对于一些爸爸妈妈来说,这个行为却让他们感觉到恐怖,尤其是孩子非常不想要穿衣服,更愿意裸体时,这点让爸爸妈妈觉得非常烦恼。毕竟,这是个不礼貌的行为。
孩子学脱衣服有时说明他长大了
孩子不喜欢穿衣服,喜欢裸着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吗?幼儿学习脱去自己的衣服是一个里程碑,这时就已经可以开始进行如厕训练了。
如果你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的话,想要告诉你的一点是,当孩子学会一项新技能时,他就会一直重复使用这一项新的节能,这同样适用于脱去衣物或尿布。至于为什么孩子会喜欢裸体,有时候孩子可能只是因为觉得这样非常舒服。
孩子裸跑代表叛逆
爸爸妈妈可能接受不了孩子喜欢裸跑,但很多孩子都会有这个行为,差不多是在2至4岁的时候开始出现,这也是一个叛逆的阶段。
在这段叛逆期里,孩子会故意做相反的事情。如果你采用消极的反应或者生气愤怒的对待他脱衣服的行为,孩子可能会觉得这样很好玩,于是就会继续这样做,他想要看看需要多少次你才会真正变得愤怒或者干脆认输。
如果你的态度比较积极,拍拍孩子光秃秃的小屁股,他有时候也会重复这种脱衣行为来挑逗你,因为他觉得你喜欢他这样。所以爸爸妈妈的反应是很重要的。
爸爸妈妈千万要冷静
如果孩子在走路的过程中,喜欢上脱衣服怎么办?爸爸妈妈应该采用平静和中立的态度,这个阶段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觉得厌烦了。如果在大家面前,孩子又出现这个行为的话,不需要惩罚或赞扬和解释,立刻给他把衣服穿上就可以了。
面对孩子裸跑的应对措施
在紧急情况下(如婚礼上)孩子出现这个行为,你要怎么办?如果真的是在一个重要的场合,比方说婚礼上,出现一个裸体的孩子会尴尬,所以在发现孩子有脱衣服的苗头时就要制止孩子。如果孩子还没有开始进行如厕训练的话,可以让孩子穿舒适的衣服。yJs21.cOM
另外,给孩子穿一些脱起来会比较麻烦的衣服,比方说背面带着系带/纽扣/拉链的衣服或工装裤。
最后,还要知道的是,婴儿和蹒跚学步的孩子很可爱是有原因的,他的可爱会让大家包容他的一些行为。
脱去衣服,裸体的孩子往往特别小,很多人只是会觉得孩子的这个行为很有趣,并不会多想其他,因此,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出现这种行为的话,不要对孩子过分严格,甚至责骂他们。
面对孩子裸跑这一行为要辩证地看,爸爸妈妈一定要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孩子喜欢裸睡怎么办
孩子喜欢裸睡怎么办还记得一个两岁半的小女孩做完感统训练后妈妈进来帮她换衣服,刚脱掉了裤子,想帮她换上一条干净的,小女孩嗖的一声就跑了,奔跑着进去了感统训练的场地,而且是兴高采烈、手舞足蹈,那种自由、不受拘束让我们训练师都有点惊呆了。事后妈妈告诉我,小女孩很喜欢裸睡,平时就不太爱多穿衣服。跟这个孩子相处下来,你就会发现,即使有危险,她都宁愿你不要触摸到她,因为这会让她不舒服,例如踩脚踏车,比较容易摔倒或者夹到脚,我们一般都护着孩子,比方说用手扶着孩子的背部或者腰部,她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已经不喜欢了,那我就只有轻轻抓住她衣服的一个衣角,她还是不太喜欢,我的第一感觉是孩子可能比较喜欢刺激、有难度的项目,或者是开始有自立的意识,不想依靠人,但是后来的接触发现,每当我的手往她背部贴的时候她都会表示拒绝,而且一旦比较累、出汗比较多的时候她情绪就不够高涨了。我想,孩子应该是对我手部的温度比较敏感,而且她背部也是散热、出汗比较多的地方,所以她不喜欢被人碰。
其实现在挺多的理论表明,裸睡是健康的,只是可能孩子的父母不太能接受,那为什么有些孩子就这么喜欢裸睡呢?在感统训练这个角度出发,是孩子的触觉系统太敏感,孩子很容易就感觉到不舒服,其实就是阈值的问题,如果总体的刺激范围在一到十,普遍的阈值是五,那敏感的孩子就小于五,迟钝的孩子就大于五,敏感或迟钝的程度就视乎偏离阈值的幅度。就孩子本身而言,他们的新陈代谢比我们成人要快,出汗、散热就会多,一定程度上他们又是感觉系统为主导的群体,肯定会觉得更加不舒服。
孩子裸睡首先是一种习惯,家长如果不太喜欢的话可以逐步的给孩子穿上宽松、舒服的衣服,然后平时洗澡的时候可以用冷、热水交替洗澡,用花洒远、近距离交替的洒水,用粗糙的毛巾逐步用力的擦拭孩子的身体,用吹风筒冷、热风交替的吹皮肤,洗澡后用触觉球给孩子的皮肤做按摩,用各种材质的衣服或被子接触孩子的皮肤,多去玩沙、土、水,让孩子感受多种不同质感的东西,这样对发展孩子的触觉系统非常有效,也能改善孩子喜欢裸睡、经常踢被子、特别不喜欢穿毛衣、高领的衣服或者后面的衣领商标要剪掉等行为。
裸睡并不是万恶之源,源在感觉系统的过分敏感。
行为习惯:孩子总是喜欢顶嘴,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办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总是喜欢顶嘴,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办,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孩子顶嘴的行为让爸爸妈妈觉得非常生气,在生气的同时也会担心孩子这种脾气以后怎么和人好好相处。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要让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
爸爸妈妈首先应该找出孩子爱顶嘴的原因,然后跟孩子说明不能顶嘴的原因,要教育引导孩子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一、孩子为什么爱顶嘴
1.孩子心里苦
孩子爱顶嘴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孩子心里面有委屈。一些爸爸妈妈在对孩子进行批评的时候,并没有先了解孩子做这件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可能孩子初衷是好的,但是爸爸妈妈的不理解和不包容,就会让孩子心里产生很多的委屈,因此,就会和爸爸妈妈顶嘴了。
2.孩子不知道尊重别人
孩子爱顶嘴可能是因为孩子现在还不知道尊重别人是什么意思,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一定要告诉孩子那些才是尊重别人的行为。如果孩子不知道尊重之道,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蛮横、顶撞。
3.爸爸妈妈不信任孩子
孩子爱顶嘴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孩子得不到爸爸妈妈的信任。一些爸爸妈妈总是质疑孩子,因此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尊重自己,不信任自己,就总会想和爸爸妈妈争辩,所以就会出现爱顶嘴的坏习惯了。
4.爸爸妈妈做了坏榜样
孩子爱顶嘴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爸爸妈妈就是喜欢和别人争论。孩子非常擅长模仿,如果爸爸妈妈没有以身作则,孩子看到爸爸妈妈的行为,就会直接模仿了。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规范好自己的行为,然后再教育孩子。
二、怎么纠正孩子爱顶嘴的行为
1.告诉孩子正确的沟通方式
爸爸妈妈要跟孩子说明正确的与人沟通的方式,包括说话的内容和说话的语气,如果孩子有顶嘴的习惯,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方式让其改正。
2.明确原因
爸爸妈妈要先搞清楚孩子爱顶嘴的原因是什么,不要委屈和冤枉孩子,否则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和性格养成有着不良的影响。
3.多和孩子交流
平时,爸爸妈妈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交流,还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
在孩子出现顶嘴的情况后,爸爸妈妈一定要先找到孩子顶嘴的原因,然后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行为习惯:孩子做事情总是磨蹭 怎么纠正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做事情总是磨蹭 怎么纠正,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做事情磨蹭会变得没有效率,其他人也不喜欢和他一起共事,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改掉磨蹭的坏毛病。那么,爸爸妈妈到底要怎么帮孩子纠正呢?
1、给孩子一些奖励
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奖励,这些奖励可以是语言的奖励,也可以给孩子一些他们喜欢的东西。
2、不要溺爱孩子
许多的爸爸妈妈都很溺爱孩子,看到孩子的坏毛病之后会选择忽略。如果爸爸妈妈希望改掉宝宝的坏毛病,千万不能溺爱孩子,要及时帮孩子纠正。
3、适当训练
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所以改掉坏习惯也是需要时间的。爸爸妈妈可以多给孩子一些实际演练机会,比方说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如果顺利完成就会有奖励,如果没完成会有惩罚。孩子一定会喜欢这种演练的,这样磨蹭的坏习惯就会慢慢改掉了。
4、让宝宝意识到自己的坏习惯
有的不良习惯是自己无法意识到的,所以作为爸爸妈妈,一定要告诉孩子有什么坏习惯,让孩子明白他有磨蹭的习惯,另外,还要告诉孩子磨蹭会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
5、爸妈要时刻提醒孩子
爸爸妈妈平时要经常监督孩子,在孩子行为磨蹭时,要给孩子指出来,让孩子改正。爸爸妈妈的提醒是非常有用的。
6、让孩子感受下后果
一些时候说再多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不管爸爸妈妈如何重复跟孩子说 “磨蹭不好”,孩子依旧不会改正。
所以要想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最好是让孩子感受下磨蹭带来的苦果。比方说孩子早上磨蹭上课迟到,受到老师责骂;比如由于磨蹭,导致无法和小伙伴一起去游乐园。孩子如果尝到了苦头,就会知道磨蹭是非常不好的。
改掉坏习惯需要时间,爸爸妈妈要多给孩子时间,要多点耐心。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成功改掉坏习惯。希望磨蹭的孩子都能够快些改掉这个坏习惯。
行为习惯:孩子总是喜欢拿别人的东西,爸爸妈妈要怎么做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总是喜欢拿别人的东西,爸爸妈妈要怎么做,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小孩上一年级,总是会把学校的东西拿回家,比方说拿同学的本子、橡皮等等。为了给孩子做出一个好的榜样,我们在家里使用东西的时候也不要随便拿,要先征求一下对方的意见。
孩子其实知道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被允许的,但孩子有时候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而且经过多次教育都不见改正,有的孩子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为什么孩子知道这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却还会做呢?
孩子的世界其实是非常单纯的,有时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所以,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拿。爸爸妈妈要怎样教育和处理呢?赶紧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严格管理孩子
有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就算是捡到一件小东西也会上交给老师或者爸爸妈妈,但是一些家庭出来的孩子就想着拿他人的物品,所以说,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举止一定要有所要求,做到家有家规,让孩子有一个好习惯。
2.喜欢的东西就想要
人一出生就会有欲望,这是一种原始的生存的欲望,所以我们在饿了之后就会寻找东西吃,在渴了以后就会想要喝水。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都是一出生就有的本能,所以孩子在看到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就想要拿到手里,如果无法获得的话就会哭泣。
有时候,孩子的这些心理欲望会让孩子做出一些偷东西等行为。比方说,孩子某一天回到家会带回别的小朋友的东西,但很多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个行为是错误的。
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孩子有这些行为的话,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干预,告诉孩子这样子做是不对的,然后跟孩子一起把东西还给人家。
3.及时纠正
孩子如果出现拿别人东西的行为,爸爸妈妈一定要第一时间制止。如果爸爸妈妈默许孩子可以乱拿他人的物品,孩子长大以后就有可能出现小偷小摸的行为。
4.提前跟孩子说明
爸爸妈妈要提前和孩子说明,一些东西是要获得爸爸妈妈的许可之后才可以拿的。在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到了幼儿园或者别的地方,孩子在想要一些东西的时候就会事先和别人打声招呼,在得到允许或是不允许的情况之下才会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拿别人东西这个坏习惯如果没有及时纠正的话,以后可能就会变成小偷小摸,这就是很严重的事情了。所以爸爸妈妈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一定要帮他纠正过来。
行为习惯: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怎么办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怎么办,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作业总是忘记做,上课前总是找不到自己的书本……小孩子总是忘性大,经常丢三落四。
事实上,大部分的孩子到了6、7岁时都会有这样的表现,就算你一直叮嘱孩子也没有什么用。心理学家解释说,孩子在6、7岁的时候,要关注很多的事情,好奇心非常强,所以往往会导致自己的注意力分散了。因此,爸爸妈妈遇到孩子丢三落四很严重的时候,不妨采用一些小小的策略。
1.固定的整理程序
固定的程序就是一直重复,这样可以加深记忆,最终成为自己的习惯。每天晚上都在规定的时间写作业,在把作业完成以后,整理好自己的作业本、文具、课本、书包。这样时间长了就会变成一种无意识的行动,每天都会这样做了。
2.列清单提醒孩子
在孩子经常可以看到的地方,给孩子贴一个清晰明了的清单,在清单上面写明每天要用的东西。也可以在家门口贴一个清单,让孩子在出门之前思考一下,是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带齐了?
3.给物品固定位置
把东西分门别类地放好,把同一种物品放入相同的位置,整理好。也可以购买一些有标签的盒子来放东西,按照标签的说明,放入对应的东西。这样拿的时候也会比较方便,再也不会丢掉。
4.丢物品承担责任
在丢了东西后,或者遗忘了什么物品在家的话,这个补救的人肯定就是爸爸妈妈。但是要让孩子长点记性就一定要让孩子承担丢东西的后果,不然孩子是不会改正的。比方说,如果孩子忘记带作业回家的话,要让他自己去拿,爸爸妈妈不要帮忙;比方说文具不见了,让孩子自己攒零花钱买新的。爸爸妈妈不要总是急于补救孩子的过错,要让孩子自己改正。
5.保持情绪冷静
新买的东西又不见了,这时候爸爸妈妈要保持冷静,因为大人也会丢东西,所以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训斥只会让他觉得难过。与其这样,不如做好预防措施,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这样做事情也会更加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