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长假刚结束,出去玩耍的你有没有遭遇到很多熊孩子?

在电影院里,在飞机上,在你想安静度过某个下午的一切场所……

今天来聊一聊憋了很久的熊孩子们

有一次我在宜家买热狗,排队时看到一个小女孩的妈妈示意她去买东西。小女孩插入队伍中,转动着机灵的小眼睛观望四周,然后迅速挤向队伍前方。当时排队的人非常多,在曲折的环形队伍里她的插队之举并不显眼。

小女孩挤过几个人到了队伍前列,我看着有的大人好心让她排到自己前面,有的则不予理会。小女孩并没满足当前的排位,继续又挤过了几个人,早早买到食物并跨过护栏递给了在外等候的妈妈。

我买完东西后走到女孩妈妈面前对她说:

“我本来想当时就提示小朋友不可以插队,但忍住了。因为这明显不是小孩的错,是家长的失误。希望您以后能让她知道在公共场合插队是错误的,任何一种形式的投机取巧也都是错误的。”

可能在一些人眼里我这样做有点刻薄和多事,把一件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上纲上线。

很多人会说,小孩子不懂事,就让着他嘛,你去跟一个小孩子计较什么?

但我试图对抗的,是每个“熊孩子”背后一定存在的那位“熊家长”。

小孩子不懂事不是他的错,但对孩子最好的保护绝不是任由他高兴就好,而是教导他去做对的事:当他在飞机火车上大喊大叫时,当他用力踹别人座椅时,当他哭闹着要随地大小便时,当他不礼貌的跟人讲话时……作为家长需要及时控制,在无法控制时则有必要向受到干扰的人解释和道歉。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的行为非常难以控制,无法控制小孩不是家长的错误,但认为这种对别人的打扰理所当然就是非常可怕的行为了。

这种干扰对家长们已然习以为常,但对他人始终是一种冒犯。体谅和理解是一种气度,你不能要求他人一定要有气度。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咖啡馆喝东西,一个妈妈正带着一个还不太会说话的小朋友独自用餐。小朋友从头至尾在大声哭喊、尖叫、摔盘子扔食物,妈妈对小孩束手无策,于是很快就置之不管了。

在小孩无尽的吵闹声中,所有人都难以正常聊天了。我和朋友忍无可忍正准备离开,却看到一个客人走了过去。

客人对妈妈说:“我知道你自己带着小孩很不容易,这么小的小孩也很难控制。但这是公共空间,我们每个人都想在这里过一个轻松安静的下午,而不是一直被干扰。如果您还不能控制您的小孩,我觉得您需要离开这里。”

看到这一幕时朋友告诉我,她小时候就非常非常吵闹,所以在有行为控制能力之前,父母都坚决不会带她到公共场所。

这位妈妈没有争吵,当然也没有离开。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评判这个客人的举动,但我很佩服这个人顶住道德审判的压力去说出这番话。毕竟,这件本来该由店家出面解决的问题非常不恰当地留给了一个顾客。

在中国,教导我们长大的是“人情”大于“事理”的价值观,所以在这些时刻我们的意识往往告诉我们要理解和谦让,用沉默来表达不满足矣。但人情和事理并非矛盾,我们尊重有自知力的家长,但也绝不该谦让那些比孩子更无知的大人。

在剧场和电影院我无数次遇到这种情况,小孩子会忍不住把一切他脑子里的话大声说出来,而家长也乐此不疲地回应,全然不顾公共场所的基本礼貌。

有一次我在剧场低声提醒前排热烈讨论剧情的小孩的家长安静一点,却被家长反问,我们说我们的关你什么事?小孩用难以置信的成熟口吻跟着反问,对啊,关你什么事?我回答,因为你们实在太大声,影响到别人了。他们不屑的哼了一声,继续自顾自大声讨论。(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大家直接去找剧场或影院工作人员处理,他们有义务阻止干扰观众的噪音或者合理清场)

每当这种时刻我都觉得可悲大于可笑,不敢想象这样的小孩未来会变成一个怎样的大人。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不仅要给小孩足够多的爱和保护,而是要尽力让他成为一个更好的大人啊!

我们不能因为面对的是一个孩子,就去切换另一套处事标准。正如我们面对一些老人,当他们毫无道理的倚老卖老,当他们因为年龄而无理地行使特权时,我们也完全有理由拒绝。

记得有一次在伦敦,我给刚上地铁的一个老奶奶让座位,她很吃惊的看着我说,很感谢你,但我看起来真的有那么老吗?

当时我觉得十分羞愧,感到自己的举动对她造成了一点冒犯:她认为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并不需要别人的帮助。WWW.yJs21.CoM

所以说,一个人值得尊重的不是年纪,而是阅历,我们礼让的原因也不是同情弱小,而是礼貌尊重。社会文明的基本规则是不针对年龄和阶层的,是通用于人类的准则。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准则都是由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组成的,这让我们更有必要去做一个注重细节的人,去注意自身对他们的影响。

面对非道德行为,我们需要采用的方法是告知而不是吵架,是提醒而非指责。

在任何时刻,都不要轻易把自己置于特殊群体之中看待。毕竟,特权不是自己定义的,而是群体给予的,所以更要学会尊重群体的声音。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有趣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幽默的妈妈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大都严肃多于宽容,古语有云“慈母多败儿”便可见一斑,殊不知,妈妈情绪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情绪平和幽默有趣的妈妈才能给家庭生活增添更多乐趣,才能培养活泼开朗的健康孩子。

幽默是一种快乐的味道,通过本周共读《幽默沟通学》我也领会到幽默沟通十二招的小皮毛,现在和大家分享探讨一下~

儿子睡懒觉,夸张幽默叫起床

儿子有时晚上玩得太晚第二天早上赖床起不来,就摸摸他的小屁屁夸张地大叫:“快起床啦,快起床啦,太阳晒屁屁了,再不起来,这个又白又嫩的可爱小屁屁就变成黑炭小屁股了!”然后就挠儿子痒痒,儿子就“咯咯咯”地笑着醒来。

儿子小骄傲,类比幽默冷一冷

儿子是家里独苗一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有时会恃宠生娇,有次儿子无不自豪地说:“我爸最疼我。”我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我爸更疼我。”儿子无语,他知道外公的好因此无法反驳。

儿子爱撒娇,悬念幽默更入心

晚上亲子时光,儿子悠悠地感叹:“妈妈不爱我。”我惊恐万分,众所周知,我在儿子身上是用了洪荒之力的爱的,休息时间都是在陪儿子的呢,怎么还不爱了呢?我问儿子:“妈妈怎么就不爱你了呢?”儿子指着我手中的手机说:“妈妈爱手机不爱我。”我汗颜,原来我在儿子眼中是手机控啊,从此吸取教训,在儿子面前尽量不碰手机。

儿子不守约,曲解经典来解围

下班回家看到儿子在看动画片《海底小纵队》,我生气地批评他:“不是说好了上学期间不看动画片,周末放假才可以看的吗?”儿子故作无辜状说“:妈妈不是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吗?我写完作业,想知道多点海底知识就看一会电视学习一下咯。”

儿子小调皮,断章取义引人笑

今年年初开学时买了一张贴纸合集给儿子,想着儿子每次表现好就奖励他一张小贴纸,谁知儿子趁我不注意将整张纸都剪碎了,我责怪他,他说不关他事,是春风的错。我疑惑,儿子说:“二月春风似剪刀。”

儿子不服输,欲擒故纵减压力

刚上小学时儿子做什么事老是不服输,什么都要赢,输了就不开心,我们怕他压力太大,常常引导。有次玩五子棋他输了,憋着气,我打趣说:“宝贝那么想赢啊?赢了那么有意思吗?那妈妈就让你赢吧,反正赢了是儿子,输了才是妈妈。”儿子稍微平静一点问我为什么赢了是儿子,输了是妈妈,我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啊,失败是妈妈,成功是儿子。”儿子听后笑嘻嘻说:“原来输了也不是特别不好嘛。”之后儿子比赛输了或作业没拿A+都不会那么不开心了,会幽默地来一句“失败是成功的妈妈嘛。”

儿子买玩具,以谬还谬来转移

儿子家里玩具车太多,有次逛商场时他又想买玩具车,我跟他说:“你不是有很多车了吗?怎么还买?”儿子说:“我就缺这款。”我说:“你还缺车位呢,等你有了车位再买车吧。”

儿子逗爸爸,偷换概念显亲密

宝爸亲着儿子亲昵地说:“最爱这个儿子。”儿子调皮地问:“你有多少个儿子啊?最爱这个,还有其他个吗?”

儿子不卫生,指桑骂槐来纠正

儿子幼儿园有个同学小C,吃饭喜欢抠鼻屎,不讲究个人卫生还调皮捣蛋,常给老师批评,我们不喜欢儿子跟他玩,怕近墨者黑。儿子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时,我们就会夸张地说:“奇怪,我们家怎么来了个小C二号。”儿子就知道自己做错什么,马上改正了。

儿子受欺负,一语双关帮化解

儿子和爸爸睡前喜欢打闹一番才睡,每次宝爸老是压着儿子取乐,以逗乐欺负儿子为乐,我怕宝爸压伤儿子,就故意对儿子说:“看来爸爸对你的爱真是重如泰山啊!”

儿子做家务,大词小用更积极

有时在家宝爸懒得动就交代儿子帮忙做某件事情,让儿子做事也就算了,他还跟儿子说:“你是优秀小士兵。小士兵,快快行动,快快快,迟了不妙!”儿子就调皮地敬礼说:“首长,接收指令,保证完成任务。”

儿子粘爸妈,自相矛盾小萌娃

儿子从小跟我们睡,六岁时开始分床睡,谁知老是偷偷跑来粘着我们睡,于是跟儿子约法三章,如果坚持三天乖乖自己睡就买一个玩具奖励,坚持七天就买两个玩具奖励,儿子说:“三天一个玩具很好,七天两个玩具更好,我看坚持七天不错,不过我还是选择三天算了,不要太贪心了。”

以上对幽默十二招的育儿版理解也不知道是否贴切到位,如有不妥,权当娱乐。不过幽默真的是父母和孩子间非常有效的沟通,在亲子沟通方面,幽默很关键,如果孩子犯错一味地责骂真的没有幽默来得更有效。一个小幽默,既可以教育孩子,又可以表达我们对孩子浓浓的爱,让孩子愉快成长,幽默育儿,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背后渗透着一个家庭


一个家庭是一个情感的基础点,在那里是孩子感受情感温暖的第一个地方,他们得到的关爱越多,也会像我们成人一样抱怨的越少,只是孩子还不懂得为什么不满,怎么去抱怨,他们会以各种反。他们或许得到的关爱太少,不顺心了,会以哭闹、倔强的方式表达,有时把孩子那些恼人的行为抛置一边,重新审视,家庭中的教育真的很重要,特别是父母的关心,在孩子的良好情绪、行为状态中最能显现出来,细细深思,自己也是深有体会的。

人都希望别人真切的鼓励、表扬,这是大部分人都较为渴望的,更何况孩子呢?这就像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一样,就拿自己来说吧,从小到大,也是这样的心态,有时真觉得其他的都不重要,父母的一句关心,一句肯定的话语就能化解很多很多,有时谁的一个举动、一句话会激励你,甚至改变你,而发自内心所渴求的,父母之爱,他们的关心也是一笔情商方面的基石。

亲情是不容改变的,在一个人生下来就定好了局势,没有选择的余地。每个孩子其实又是幸运的,有爸爸、妈妈这两位世上最为真切的两个人照顾着。再想妈妈是女人,比爸爸更为细腻化,每个孩子的父母都能抽出一点点的时间去陪陪自己的孩子,哪怕是一起看电视、聊天、陪着写作业,在生活中其实就是再教孩子,在关心中是在提升他们的情商。

母爱,能带给孩子一种自信,孩子觉得自己不是被别人遗忘的,有爱就有了自信;母爱能带给孩子一份大方,从容应对,有母爱滋润的孩子,他们都挺爱表现的,不拘谨,很大方,这或许就是母爱恰到好处的细腻关爱、鼓励所带给孩子的一种自信。父爱,总觉得能带诶孩子一种勇敢、坚强、坚持的信念。在孩子心目中,爸爸就是一个伟岸、高大的形象,就如《我老爸最棒》这档节目中,当最后获胜的一个家庭,带给孩子的是无尚的荣耀,为拥有自己的老爸而身感骄傲!这一刻,在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无限的自豪感,可爱的孩子用尽全力的大声叫喊出来,我想这句话,会是最能言简意赅地表达孩子内心对老爸的那份自豪和骄傲感。总觉得,父亲多点的关心,父亲特有的阳刚,会影响到孩子:坚持做完一件事;坚持走出困难,在害怕面前,坚持去尝试着克服。父爱或许没有那么的细腻,却渗透着简单、不复杂、阳刚、光明磊落,或许正是无意间再教会孩子不去依赖别人,自己能做的不去麻烦别人,我觉得父爱中也传授着一种自力更生的动力。

父母之爱,不是过分的溺爱,可赛过“千军万马”,一个家庭中的关爱真的能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孩子,真觉得其他的都不算重要,不必羡慕别人的,有的可通过努力加时间实现;有的每个人本来的起点就不同,不必崇拜要不可及的物质生活或是高高的位置,总觉得唯独有一样,如果不完整,是最令人心生羡慕的,那就是父母之爱,缺少父或母的关心,就像一个天平失去了调节平衡点的砝码,孩子都不知道什么原因,总也摆不平缺失的情感,渐渐的内心的失望、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成人或许能调节自己缺失的一部份,而孩子从小就是这样开始的话,只会用特殊的“唱反调”方式表达,或是情商等的缺失吧,也许自身也就是身有体会的。一个家庭式社会的一部分,和谐社会需要一个个小家庭创造出的和谐。在提倡和谐社会、和谐人文,也是很需要父、母还一份和谐的关爱给自己的孩子,先小和谐,才有大和谐。中国的父母普遍的都是在别人前说自己孩子不足的一面,夸的很少,这是普遍的虚心,却忽视了鼓励、耐心。一个家庭中,不管是父爱还是母爱,多腾出一点点时间留给孩子们,那真的是对孩子最高的奖赏。真觉得有父母的孩子是幸福的,有父母关爱追随的孩子是乐天派的

每个厌学孩子的背后,都有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孩子为什么会厌学?这是家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大人们总是认为学生时代是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许是自身抱着对学生时代的怀念之情才会把这种想法寄托在孩子身上,但是你知道孩子厌学背后的原因吗?

1、他应该一直优秀

“老师,这几天我都要崩溃了,我感觉我活不下去了……”之后,是长达五分钟的嚎啕大哭。

这是一位初二男孩儿的妈妈,因为用尽各种招数也无法让孩子用心去学习而感到绝望。现在每天伴随她的,是和孩子不断的冷战和争吵。

其实,这个男孩之前挺乖的,小学的时候一直特别听话,学习认真,成绩名列前茅,一直是家长的骄傲,并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当地的重点初中。可是上了初中以后,情况变了,孩子成绩只能排到中游。

家长急了,以前一个总拿第一的孩子怎么能这样,他应该一直优秀的!

于是各种方法轮流上演:报班、讲道理、下任务、看着……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反而越来越僵。

妈妈突然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居然和孩子正常说一句话都难,别提管孩子了!

我们往往会有一种惯性思维,优秀的孩子必需一直名列前茅,熟不知孩子年级越高竞争就越大,对孩子不恰当的期望往往会把孩子逼向相反的方向。

对于厌学的孩子来说,厌的可能不是学,是被别人逼着去学!

2、教育孩子永远绕不开“关系”

作为家长,教育孩子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可能这个问题会让很多人心生疑惑,也可能引起争议。在我看来,教育孩子的第一要素绝对是关系。如果你连和孩子的关系都处理不好,那么你说什么他都不会听,又谈什么教育孩子呢?

就拿孩子厌学这件事来说,每个厌学孩子背后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痛苦,但他会告诉你吗?绝大多数孩子不会!因为他认为你不理解他,说了也是白说,还有可能招来一通臭骂。但是要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了解孩子厌学真正原因是最重要的一环,你理解不了,就永远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我曾遇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初二的女孩儿早晨起来突然说不想去上学了,情绪很激动,而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家长又是劝又是骂还把老师请到了家里就是不管用,最后得知孩子不想去学校的原因是和她最好的朋友闹矛盾了,躲在家里不敢去面对。最后请她的小伙伴帮忙发了一条信息:“你来上学吧,想你了”!这孩子第二天早早就起来自己惦记着要去上学。事情简单的出乎家长的意料!

所以说,作为家长,能让你的孩子凡事都愿意和你说绝对是件幸运的事。我们都知道要人情往来互相尊重维系关系,到了孩子这里似乎把这个道理全忘了。你的孩子是孩子不错,他也是个独立的人,七情六欲样样不少。

所以说,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你的孩子,获得他的认同,你讲给他的道理他才会听。

3、别不信,每个孩子都想学习出色

可能你会疑惑了,我尊重孩子他乱来怎么办,我不能看他不学习也不闻不问吧。

尊重孩子不是纵容孩子,也不是不能管教孩子,而是更加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现在的孩子,物质上基本不缺,反而精神世界比较匮乏。这也是那么多孩子疯狂迷恋网络的原因之一。而很多家长忽略孩子感受严格管孩子的一个让人无奈的逻辑就是:我不管他他指定会变坏!

你仔细回忆一下,孩子小的时候会不会一放学回家啥也顾不上兴奋的和你说妈妈我今天考了100分!你再回忆一下你所见到的成绩出色的不出色的孩子取得进步时候的眼神,绝对会满是喜悦、明亮很多!每个孩子都享受获得成就感的喜悦,也都生来就有学习的需要,可是第一名只有一人,能被称之为优秀的总是少部分,这时候孩子怎么办?迷茫的失望的绝望的坚持的都有,周围的的人还一个劲唠叨他指责他逼迫他,就是没人理解他,再大的热情也会消磨掉!

所以,换换你的思维吧,你的孩子他想要学习出色。你看不到这一点,只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无能为力。

4、对自己比对孩子好点的家长,更容易养出优秀的孩子

孩子是上天给予每个家庭最好的礼物,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这份礼物带来的变化。

孩子的来临,让一切都变了,夫妻间曾经投注给彼此的目光,都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关于孩子的事情,总会被提到第一位。在一个家庭里,亲子关系往往会取代夫妻关系成为第一关系。你会发现,之前频繁联系的朋友、闺蜜渐渐很少联系;恩爱的夫妻,给对方的关注渐渐减少(这里是指程度上的变化,而非绝对变化),大家都在忙着照顾孩子。不知不觉中,孩子就成为一个家庭核心中的核心了。

这个时候,孩子成为了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的一部分,你的精神寄托全转移到孩子身上了。

这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下孩子背负的压力有多大?我曾和同事讨论一个话题:“是否越是全职妈妈的家庭,孩子越容易叛逆、厌学”。我一直持有肯定态度,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妈妈所有的寄托和希望都压在了孩子身上。孩子出问题了她会感觉自己一无所有了,因此她会拼命地把孩子的一言一行攥在手里,拼命地对孩子好,以便让自己更有安全感。

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他就要报恩,于是孩子自己也想要学习出色。可是当孩子发现他用尽所有力气也达不到家长要求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呢?逃!逃离这种难以忍受的精神压力!于是你看到了孩子各种令你不满意的表现。可是这个时候想要处理问题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

所以说,家长对自己好一点,有自己的生活和喜好追求,对孩子的寄托就好少一点。而孩子也多了一点自由的空间。这点空间会让他出于自己的喜好去学习而不必背负太沉重的负担,他更容易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5、如何帮助厌学的孩子

第一、正视自己的教育。可能从来都不会有人和你讲这一点,厌学就厌学,讲这个干吗?曾经有一个学生,他退学的原因是,学习经济管理根本就不是他想要的。他高考填志愿想学历史的时候被所有人嘲笑,说脑子进水才会学历史。后来这个同学尽管经济学得很好还是要求退学。事实上,每年考上大学又退学的孩子很多。如果愿意,你可以再问问周边的朋友,学习专业和孩未来从事职业有多大关系?如果作为家长教育里只有成绩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精神需求,孩子厌学的问题你处理不了。

第二、找出孩子厌学的原因,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里不赘述。

第三、根据找出的具体原因解决问题。知道具体原因后问题往往就简单了,如果你感觉自己处理不了,可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课程,咨询相关专家,都可以让你快速处理问题。

第四、最核心的一点,还是要不断学习,开拓自己的视野。家长是最不好做的差事之一,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教育孩子,而也往往都是只有这一次。作为一个新手,不知不觉中会有很多不当的教育行为,而这些不当的教育行为往往都会酿成我们不愿见到的苦果,修复起来相当艰难。所以,保证自己能够做到合理的教育孩子,是避免各种问题的最佳途径。

每个说成绩不重要的家长身后,都有个学霸孩子


作为成绩普通的孩子的家长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安慰:孩子成绩不重要啦,学会感恩、孝顺,过得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或者是拉仇恨式的炫耀:我从来不会要求孩子考试多少分,不会要他上补习班啦,成绩差不多就行了。

如果你相信了,那就图样图森破啦。

要知道说这些话的家长背后,往往有一个学霸孩子,不是奥数冠军,就是全科高手,成绩永远一路领先。

家长说不在乎孩子的成绩,那是因为,学霸孩子的成绩从来没让他们失望过,即使偶有失手,也能迅速调整状态;他们说不会给孩子压力,那是因为,学霸孩子们已经给自己太多压力了。

学霸和他的家长们,往往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暗暗努力,除了努力,他们拥有更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一.当你被父母追着喂饭到处跑的时候,学霸们已经开始津津有味地看早教读物了

谁说学龄前的孩子只要玩就可以了?人的一生中,除了退休后,只要学龄前的这几年,有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了,此时正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学霸的家长们,怎么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他们早已备好了0-6岁孩子的一系列早教读物,从绘本开始,到童话,再到古诗词,循序渐进地教孩子学习,全面启发孩子的语言、数学、英语思维。

这样的孩子,入学前就掌握了大量的汉字,语文科基本可以无师自通,数学英语也定能学得比别人快。

最关键的是,孩子在生命之初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将终身热爱阅读。

二.当你为了买一个玩具而在地上打滚威胁家人时,学霸们早已懂得如何支配零花钱

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争着宠爱,要什么有什么,对金钱几乎没有什么概念,到了商场只知道买买买!

你知道学霸们的家长是怎么做的吗?他们深谙培养正确金钱观对孩子有多么重要,自孩子懂事起,对定期给予一定的零花钱支配。

有了支配权的孩子,很快便能懂得如何合理安排花销,碰上心仪又贵重的礼物,要如何攒钱买下,也学会了如何货比三家,连进了超市,也会关注商品的价格标签。

我认识一位教育理念颇为先进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4岁的儿子一起在小区摆起了玩具摊来卖玩具,儿子在这样的“游戏”当中,很快学会了简单的运算。这样的孩子,学起数学来真是毫无压力啊!

三.当你在父母的监督下磨磨蹭蹭地开始写作业时,学霸们已经进入了战斗状态

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严重拖延症,今天该完成的事情,能拖到下个星期,即便下了决心开始做作业,也常常心不在焉,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干扰。

而学霸们往往很注重学习效率,回到家里吃完饭后,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完成作业。在做作业前,他们会收拾好桌子上一切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开始心无旁骛的学习,尽快完成作业,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小学一二年级,正是培养写作业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们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帮助孩子养成自觉、专心做作业的好习惯。

四.当你节假日一头扎进电子产品的时候,学霸们正开始大量的课外阅读

孩子的成绩,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家长的重视程度。可是放眼望去,有多少家长,愿意为了孩子放弃冗长的电视剧、没完没了的应酬、内容繁多的微信?

学霸们的家长,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忍受几年没有电视机的生活,可以省吃俭用为孩子买来一套套课外书,更会放下手机,陪伴孩子阅读和运动。

在节假日里,除了必要的休息和娱乐调整身心外,学霸们会选择感兴趣的课外书阅读,以拓展知识面,而不是在无聊的电视剧和电子产品中浪费青春。

五.当你的父母还在床上睡着懒觉的时候,学霸的家长们早已起床为孩子准备丰盛的早餐

同样的学校和老师,为什么会教出差别这么大的学生?孩子的成绩,其实拼的是家长的付出和教育孩子的情商。

当你抱怨孩子成绩不如别人的时候,请反思自己,你为孩子是否做了足够多的改变?

是躺在床上睡懒觉,让孩子自己弄点牛奶配面包对付,还是早早起床,为孩子准备一顿营养丰富,能够应对一天脑力活动的早餐?

周末,你是忙着应酬、加班,还是带着孩子爬山跑步,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锻炼一副好身体?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你是一味责备,还是静下心来,给他安慰和鼓励,帮他分析错误原因,调整学习计划?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是每个孩子,经过努力都能够成为学霸的。但只要家长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孩子也愿意在家长的指导下做出努力,基本上都还能有不错的成绩。

熊孩子招人烦?熊父母更可怕!


我们现在常常说的熊孩子,常形容调皮的孩子,岁数小不懂事,并且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当熊孩子在网红界火起来之后,他们就泛指那些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那么熊孩子让人无法忍受的表现都有哪些?下面让我们来盘点一下~

熊孩子如何教育?

1.允许“熊”,但要有度

“熊”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作为大人应该允许孩子有“熊”的行为,但不能没有限度。孩子在“熊”时,也在观察大人的底线,如果一味溺爱放纵,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养成孩子的不良习惯。

2.转移孩子注意力

当孩子要表现出熊的一面时,家长应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是孩子讲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破坏物品,也免除了与孩子的正面冲突。

3.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闹别扭,总有些内在的特殊原因,此时父母就观察分析,找对原因。可能孩子受了委屈,心里不痛快,无法释怀,就借机向父母发泄,事事和父母对着干。

4.家长要赏罚分明

家长必须赏罚分明、言出必行,平时给孩子订好规矩、做好榜样,言传身教的讲正能量传递给孩子,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5.给孩子立个规矩

要给熊孩子立个规矩,让他从小就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个意识在宝宝头脑中扎下了根,就会成为他的行为准则,形成自律。宝宝需要一个界限,这个界限给他展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6.需要循序渐进

绝不可急于求成,切不可因为孩子的出格举动当众严厉训斥或体罚,应该将其带到没人的地方再进行耐心教育。孩子虽然小但是自尊心很强,这对孩子的自尊心伤害很强,或许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性格。要让熊孩子真正有所转变,需要平时长期的训练。

孩子的天性不能磨灭,可是一旦“熊”起来,反而让人避而远之!所以各位家长,为了自己可爱的宝宝人见人爱,一定不要让孩子往“熊”的方向发展哦~

家长如何“智斗”熊孩子的手机瘾


期末考试一结束,北京12岁的男孩唐轩拥有了自己的第三部手机。

唐轩的前两部手机有着类似的命运:都是因为自己总是用手机玩游戏被爸爸一气之下摔坏了,一次摔在地板上,一次直接甩出了窗外。这次再度拥有手机,是因为唐轩期末考试成绩不错,再加上他已经向爸爸承诺:寒假里每天玩游戏时间绝不超过半个小时。

孩子“触网”已经从“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变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

根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青少年网民(19岁以下)近1.7亿,约占全国网民的22.5%。

而不久前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2017中国儿童网络素养状况系列研究报告》则做了更为细化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儿童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平均有超过29.1%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网络使用时间逐渐增加,到了14岁,已有60.8%的儿童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

00后、10后们被称为“数字原住民”已经成为事实,“熊孩子”投身网络就像鱼儿遇到水那般游刃有余,而只能称得上“网络移民”的父母遇到网络时则显得有些水土不服,当“数字原住民”和“网络移民”在家中遭遇,他们之间的不协调便演变成了“手机争夺战”“网络保卫战”,甚至还出现过“小学生玩网游和家长一言不合跳楼”的惨剧。

随着寒假的到来,这样的战争势必更加白热化。

面对越来越智能的手机和无孔不入的网络,孩子能否不被网游绑架?“网络移民”和“数字原住民”之间的“数字代沟”能否填平?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多名孩子、家长及专家,试图找到答案。

“爸爸用过的每一部手机都有《王者荣耀》”

“我们班44个人,大概有40个人都玩游戏。”来自广东的初一男孩光亮说,他是班上极少数不玩游戏的,“经常感觉被孤立”。

确实,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完成的《2016~2017中国儿童网络素养状况系列研究报告》显示,00后儿童是网游一代。娱乐是儿童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3~9岁儿童周末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娱乐行为(玩游戏、看视频、听音乐、看漫画等)超过30分钟的比率达48.5%,10~14岁则已达57.1%。3~14岁儿童中平均有33.3%的儿童还会自主研究网络游戏攻略,在13岁就已超过半数,达到51.3%。

“现在的孩子是先学会打游戏,后会系鞋带的。”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说,现在的孩子完全可以称为“游一代”。

手机游戏不可避免地成为孩子和家长间冲突的导火索。调查显示有53.1%的高年龄段儿童曾因为上网问题与父母争论过,到了14岁争论最多,达到65%。

不过,就在人们痛骂手机游戏如何诱骗孩子的时候,一个孩子却这样说:“我爸爸在我们家的每个手机上都下载了《王者荣耀》,他下班回家经常打游戏很长时间,我有时候看着他玩,他玩得入迷了根本没发现。”

无论给00后、10后贴上怎样的标签,都改变不了他们是个孩子这个事实,他们的很多行为来自上行下效。

“我最恨的就是儿子迷恋手机游戏的状态就像着了魔。”唐轩的爸爸唐先生说,期末考试前唐轩腿受了伤在家休息,唐先生帮他制定了详细的在家复习计划,但是,“只要我没看着他,他就会把手机拿出来玩游戏,怎么说都不管用。”后来唐先生一气之下把唐轩的手机扔出了窗外。

唐先生可以这样简单粗暴地对待唐轩,却无法用同样的方法对付唐轩的妈妈。

唐轩的妈妈工作很辛苦,经常加班,所以,回到家后总是喜欢用玩游戏来放松。“有时候吃饭她都拿着iPad在玩。”唐先生说,唐轩玩游戏入迷就是从跟着妈妈一起“保卫萝卜”开始的。

很多专家都明确指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身教”胜过“言传”,其实,唐轩的妈妈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孩子,但是,当疲惫袭来时放纵自己的渴望总会战胜做孩子榜样的要求。

显然,面对网络成人和孩子经受着同样的考验。“作为家长来说,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有些家长的态度是自己可以玩手机但不让孩子玩,这绝不是一个好办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这样做只能动摇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同时也可能逼得孩子的上网行为更加隐蔽。

“只要拿手机就以为我是玩游戏”

“其实,只要不玩游戏孩子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唐先生说。

很多家长都跟唐先生一样,以为跟儿子的战斗就是跟游戏的战斗,只要隔离了游戏就是战胜了手机、战胜了网络。

但是对于00后、10后这些“数字原住民”来说,网络和手机绝不等同于游戏。

“我在《我的世界》里重建了一个故宫,”来自成都的初二年级男孩邱晨说,他跟一群“同伴”共同完成了这个宏大的工程,邱晨的工作是负责外围城墙的建造,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什么是斗拱、什么是榫卯。

“我在手机上查各种资料、用手机听歌、用手机记录自己的感受,即使是玩游戏我们经常和世界各地的人联网打,不知不觉就练了英语。”北京的初一女生王瑶说。

“他们一出生就面对着一个无所不在网络世界,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张海波说,他们在网络上娱乐、在网络上交往、在网络上学习,还在网络上表达自己。

对孩子们来说,“虚拟的世界其实也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但是,家长们对此有着深深的误解。

“我一拿手机他们就认为我在玩游戏,这让我非常愤懑,有时候就要吵上几句。”邱晨说,为了不让他玩游戏,父母把他的课外时间几乎都占上了,周一到周五中有4天的晚上都要上课外班,“即使这样他们仍然不满意,好不容易上完了所有的课、写完了所有的作业,我刚拿出手机放松一下,我爸就说‘你怎么一有时间就玩游戏呀,去做几篇阅读理解去’。”

家长的这种误解不仅造成了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让孩子们远离父母。

“我妈给我规定了上网时间,每天做完作业可以上网5~10分钟,其实这点时间什么也干不了,连看新闻都看不完。我干脆不当着她的面上网。”王瑶说,每次10分钟到了妈妈让停止她就停止,但是等家里人都睡下之后,她还会偷偷爬起来上网。

有些孩子走得更远。

不玩游戏的初一男孩光亮说,班里面玩游戏的同学下课总是聚在一起,玩得好的同学就被其他同学称为“大师”,“大师”们经常被同学请教,于是他们就把自己玩游戏的成功经验写下来,做成攻略,然后抄在一张张纸上,卖给同学。

当孩子有意远离家长时,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光亮说班上有同学为了买游戏装备经常向同学借钱。

互联网双刃剑的剑柄要掌握在家长手中

就在这种“猫捉老鼠式”的互动中,孩子们把家长甩在了后面。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儿童数字化成长有三个显著的关键年龄,5岁、10岁和14岁。”张海波说,他们从一个互联网的“小玩家”变成了“小用户”,最终成长为一个能很好利用网络的“小创客”。

而在14岁这个年龄段上,孩子们在互联网世界超越了父母,成为比父母懂得多的人。

一位多年关注儿童媒介素养的专家举了一个例子:成年人因为以往学习习惯的固化使他们在网络的使用上遭遇了瓶颈,比如同样是学习制作PPT,成年人的学习方式可能是找一本教材,而小孩子很可能在第一次做PPT的时候把页面上的每一个“菜单”都拉下来试着使用一下,“这样做完了第一次PPT之后,他们就几乎完全掌握了要领,而成人则很可能要经过很多次才能学会。”

成年人也感到了这种差距,“我们的调查显示,63%的14岁儿童的爸妈承认孩子懂得比自己更多。”张海波说。

互联网的“后喻时代”就在眼前。成年人的内心感到了恐慌。

“对于网络我确实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王瑶的妈妈狄女士说,但是,要跟上孩子们也真的不容易,“有时候孩子说出的话我都不懂,更别说搞懂网上那些内容”。

不少家长选择逃避,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数字鸿沟日益明显。

其实,每一代亲子间都存在代沟,填平这个鸿沟的关键人物是父母。

“与其把网络这把双刃剑交给孩子,不如把剑柄抓在家长自己手里。”一位一直从事青少年教育的专家说,因为家长越是远离网络,我们的孩子就越有可能被网络上那些负面的东西绑架。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张海波说,把“反喻时代”变为“共喻时代”,家长要跟上科技发展的最新脚步,及时理解潮流文化。

当然,这也不是一个家庭能解决的。“一方面国家应该净化网络空间,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要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技术上的帮助。”孙宏艳说,另外,学校也要进行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要把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改为媒介素养课,现在的孩子在操作层面的技术比成人要走得更靠前,但是面对信息时的自我保护和鉴别能力还亟待加强,学校应该承担起这个教育任务。

开学了,家长如何陪熊孩子写作业?


开学了,家长如何陪熊孩子写作业?

我念你千千遍,可你就是不去写作业!天啊,这是我亲生的!亲生的!心中默念无数遍这句话,可是内心的小宇宙已经爆发了无数遍!没错,这就是每天做家长的真实写照!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母子咆哮!其实,作为家长适当变换方法其实更有效!已经开学了,家长们要更科学地陪熊孩子们写作业!

一、家长做好榜样

经常有家长抱怨孩子怎么做作业时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一写作业就心不在焉。其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作为家长,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经常去模仿家长的一举一动。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掉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并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同时在孩子学习时家长也拿起报纸、书籍等安静地看,在潜移默化中我们给孩子树立了爱看书、爱学习的榜样。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安安静静地写作业。

二、不要有太多的关心

有的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有太多的关心。孩子渴了吧?我给他送杯水喝!孩子需要补充营养了,我给他送杯牛奶喝!不行!孩子需要水果了!其实我们这样一次次的给孩子送吃的喝的反倒影响了孩子,也打断了孩子写作业时的思路,更容易造成孩子边写作业边吃边喝的不良习惯,对孩子写作业来说没有益处!我们应该摒弃太多无谓的关心!

三、不在一旁指手画脚

有些家长在陪孩子写作业时总喜欢去控制孩子,孩子做一道题就在一旁检查一道,孩子要是总做错还在一旁大吼大叫!其实这样早已经失去了写作业的真正意义。我们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作业是自己的事情,家长不能去包办一切。

在孩子写作业时家长不要去指导,就是安安静静地陪伴,在孩子写完后也不要立刻给孩子检查对错,而是应该按照作业量给孩子规定时间去自己检查,等孩子检查好改正好后我们再去检查,我们检查时不要直接指出是哪道题有错误,更不要有侮辱性语言出现,而是指出大题号微笑着鼓励孩子自己再去检查改正。这样孩子们才是真正知道自己哪里存在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家长们,陪伴孩子写作业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希望你们事半功倍!新学期,我们一起加油吧!

文/淡雅如菊

培养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


今天的读书会上,我让孩子们说说近段时间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并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书籍。孩子们都争先恐后,都愿意把好书奉献给同学们。与大家分享,才是最快乐的。

叶宇豪说,这段时间他在研究叶圣陶先生的散文,他爸爸妈妈开始看书了,正在看孙云晓的〈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这是在实验小学家庭节的活动上买的。叶宇豪是个非常优秀的男孩子,当我在课堂上介绍叶圣陶后,他就去买了这本书,他不是一般地阅读,正如他所说的,“研究”,书上时不时来一些批注,他的散文处女作也问世了,洋洋洒洒几千字,你绝对看不出这是四年级的孩子写的。今天,我要表扬的不仅是他自己看书钻研,更是他能够去影响他的父母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他的父母工作都很辛苦,每天忙于生计,逐渐地,在孩子的影响下,在劳累了一天之后,能够捧起书来,真是不容易。构建学习型的社会是需要一个个学习型的家庭做支撑的。

王贝嘉举手了,说他奶奶拿着放大镜看书,以前奶奶住在农村,每天都忙,根本不看书的,现在搬到城里,跟他们住在一起,他经常会讲一些书里的有趣的东西给奶奶听,奶奶也开始喜欢书了。因为奶奶年纪大了,拿着放大镜看。我把大拇指送给王贝嘉,“你太有才了!能够让奶奶喜欢上书。”

家长会上,我经常跟家长说,要让孩子爱看书,家长首先要拿起书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今天我看到,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他们可以去影响身边的人学习,连奶奶也可以拿起书来,还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我们呢?

相信,下一次交流的时候,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家庭开始学习。

喜欢《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有趣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幽默的妈妈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大都严肃多于宽容,古语有云“慈母多败儿”便可见一斑,殊不知,妈妈情绪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情绪平和幽默有趣的妈妈才能给家庭生活增添更多乐趣,才能培养活泼开朗的健康孩子。 幽默是一...
    2021-08-11 阅读全文
  • 幼儿大全每天一个:猴熊大战 1、幼儿故事大全每天一个:猴熊大战 黑熊吃饱喝足之后,懒洋洋地躺在草地上乘凉。不久,他进入了梦乡,呼噜声就像打雷一样。 小猴子在草地上翻跟斗,一翻翻到黑熊身边。他想逗黑熊玩,折了一根小草,伸到黑熊脸上...
    2020-06-09 阅读全文
  •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 在这个世界上,据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即使是那些淘气、难缠的孩子也不例外。记得班里的王淑昊,刚来的时候,由于年龄小,哭闹的特别厉害,每次都要我到门口抱他进来,他拼命的大哭,声音尖锐刺耳。终于有一次...
    2021-01-25 阅读全文
  • 一个孩子的背后渗透的是一个家庭 一个家庭是一个情感的基础点,在那里是孩子感受情感温暖的第一个地方,他们得到的关爱越多,也会像我们成人一样抱怨的越少,只是孩子还不懂得为什么不满,怎么去抱怨,他们会以各种反。他们或许得到的关爱太少,不顺...
    2020-12-23 阅读全文
  • 幼儿大全每天一个:三只熊 1、幼儿故事大全每天一个:三只熊 有个小姑娘离家到树林去。她在树林里迷了路,找来找去总找不到回家的路,却闯到林中的一座小房子里。 房子的门本来是开着的。小姑娘往门里瞧了瞧,里面一个人也没有,她就进去了...
    2020-06-03 阅读全文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大都严肃多于宽容,古语有云“慈母多败儿”便可见一斑,殊不知,妈妈情绪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情绪平和幽默有趣的妈妈才能给家庭生活增添更多乐趣,才能培养活泼开朗的健康孩子。 幽默是一...

2021-08-11 阅读全文

1、幼儿故事大全每天一个:猴熊大战 黑熊吃饱喝足之后,懒洋洋地躺在草地上乘凉。不久,他进入了梦乡,呼噜声就像打雷一样。 小猴子在草地上翻跟斗,一翻翻到黑熊身边。他想逗黑熊玩,折了一根小草,伸到黑熊脸上...

2020-06-09 阅读全文

在这个世界上,据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即使是那些淘气、难缠的孩子也不例外。记得班里的王淑昊,刚来的时候,由于年龄小,哭闹的特别厉害,每次都要我到门口抱他进来,他拼命的大哭,声音尖锐刺耳。终于有一次...

2021-01-25 阅读全文

一个家庭是一个情感的基础点,在那里是孩子感受情感温暖的第一个地方,他们得到的关爱越多,也会像我们成人一样抱怨的越少,只是孩子还不懂得为什么不满,怎么去抱怨,他们会以各种反。他们或许得到的关爱太少,不顺...

2020-12-23 阅读全文

1、幼儿故事大全每天一个:三只熊 有个小姑娘离家到树林去。她在树林里迷了路,找来找去总找不到回家的路,却闯到林中的一座小房子里。 房子的门本来是开着的。小姑娘往门里瞧了瞧,里面一个人也没有,她就进去了...

2020-06-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