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咱们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发布时间:2020-12-16 教育孩子笔记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 孩子挑食教育笔记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培养出好孩子。
那到底什么是好孩子?
如果你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做没有标准的事情,那就是一种可怕的浪费,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
而这个问题,我曾经在儿子小的时候幻想过。每想一种可能,就幻化一个画面:
1、成绩单
孩子拿出排名第一的成绩单递给我,脸上挂着浅浅的笑,“爸爸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2、弹钢琴
孩子的手指在琴键上滑过,《秋日私语》连绵在房间里,营造出悠远的意境。
3、小主持
舞台上,他唇红嘴白,激昂的字词穿过麦克风,钻到每个听众的耳朵里。
4、踢足球
舞台上,他唇红嘴白,激昂的字词穿过麦克风,钻到每个听众的耳朵里。
5、下围棋
静谧室内,黑白相对,他轻轻拍下一子,对坐平头眼镜男,人顿时萎了,儿子轻轻转过头,对着旁边的虚空说,佐为,我终于下出了“神之一手”。
还有很多很多……
想到这些,我都不由地要挥挥手,把这些幻象从眼前扯走,一丝丝的留恋,还粘在手指之间似的。
可是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大到让我的心理失衡:
下围棋
他小时候上围棋班,很兴奋,知道初步规则之后就拉着我练手,结果被杀得干干净净。我很生气:你是以后的棋王,怎么下出这么幼稚的棋?他更委曲,眼泪掉下来,到一边疗伤。再上课再受虐再疗伤,如此循环,最终都心力交瘁,一年之后就不再继续……
事后回想起来,他的眼泪就变成了一根根的刺,扎得我心里痛痛的,我想明白了,我是真的急于求成了,小孩子的认知水平,远远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那样,明白这个的时候,却没有办法再弥补了,他到现在都没有再摸过围棋,连五子棋都不下。
小学倏然过去,还没有顾得上回味就成了回忆……
中学,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开始的时候,我必须要把这个问题想清楚,起步的方向一定要对!
什么成绩、什么荣誉、什么学霸,都不是目的。我想来想去,最后和儿子商量,咱们能不能成为这样的人:
自理
能把自己打理好,从日常生活到人际关系,别让自己饿着,别让自己别扭。
自立
有独立的认知,不人云亦云,内心要稳定地强大,这是自尊和自信的根基。
自强
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知道如何把自己的短处克服,制订计划并达到目的。
儿子想了想,随后我们就达成一致。一致之后,就有了行动力。他分析自己目前不会做饭,那就从煮鸡蛋开始,他说,这个已经会了,他觉得自理,就是像爸爸或者妈妈那样,做出一桌子菜。饭,他已经会做了,电饭锅的操作过程,看都看会了,如果没有电饭锅,也会做,具体怎么办?下次让他试试。
还有就是自强,他的英语要跟上去,现在落后太多,争取提升10分左右。
说到自立,他没有说话,看来还得去体会。
这次谈话之后,儿子很快有了变化。
儿子今天到家的时间比平时晚了20分钟,人也恹恹的,回答我说,他下午上完体育课就觉得浑身酸痛,脑子发晕,所以在路上走得慢。
我估计是运动过量或者是出汗受了风,连忙让他喝些热水。
晚饭吃得也很勉强,吃着吃着都觉得他要睡着了。
我让他马上睡觉,他不,他要写作业。我提出明天早点起来写,他担心写不完,坚决不同意。说完就回房子写作业去了。
我是实在有点担心,时不时过去看一下,摸摸他的头,看看他的作业,他手软软地快握不住笔了,写一会儿就趴在桌子上,但手还是在动。这样的写下去,比平时慢多了。我是看不下去,又劝了一回,他还是要坚持,那好吧,你要坚强,那你坚强到底,我,也会支持到底的。一切都和平常一样,似乎什么事儿也没有,该改的错一定要改,该写得小作文一样要写。我觉得这个时候,他不想显得软弱,那我也用行动给予他最恰当的支持。
可是最终,我还是忍不住降低了一下下标准,在批语中,给老师按实际情况讲了一下,理解一下,今天的字写得那么软弱无力。
作业完成,儿子已经沉沉睡去,看着他,突然有点觉得陌生。
他,从此再也不会是那个叭嗒叭嗒掉着眼泪的小孩子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孩子的专注力是这样炼成的
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不爱干的事情常常半途而废。针对这些情况,成人应有意把一些事情郑重地作为一个任务交给他,可使孩子觉得自己有了一定的责任,也就增加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也就逐渐养成了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目前,许多孩子都存在着专注力不够做事有始无终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做孩子的表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连任的教师,孩子每天都在用最精细的眼神观察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模仿着、学习着,往往在你还没有觉察的时候,你的言行举止已经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句俗话:“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想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那么“上梁必须正”,必须以身作则,无论处理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圆满地完成,做孩子的表率。
2、从严要求
坏的习惯,非严格要求不能矫正;好的行为,非严格要求难以形成、巩固。有的家长兴之所至,要求孩子完成某件事情,起初能坚持督促孩子去做,日后,当孩子不肯做时又轻率迁就,这些做法都不可取。
3、让孩子负一点责任
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不爱干的事情常常半途而废。针对这些情况,成人应故意把一些事情郑重地作为一个任务交给他,比如,家里喂养了小动物,要求孩子给它们喂食、让孩子去取牛奶等。孩子觉得自己有了一定的责任,也就增加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也就逐渐养成了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4、坚持鼓励为主
如果孩子做事中途退缩,不想完成,成人切忌唠叨个没完,或者张口就骂,动手就打,更不要讽刺、挖苦,这样做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致伤害其自尊心。而应细心观察,对于他们产生的困难及时予以帮助,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予以鼓励、表扬,使他们产生愉悦感和自信心,从而使孩子树立坚持完成任务的决心。
5、应重视对孩子自制能力的培养
自制力就是能够控制自己、支配自己的行动的能力。它表现为既能善于促使自己去完成各项任务,又能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孩子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差,做事往往有头无尾,所以,要根据以上特点,从孩子生活习惯方面入手,先提出小的要求,让其通过不大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久而久之,就会逐步地学会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去完整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你这样夸孩子,他就不会再努力!
很多家长都知道要多夸孩子,所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理念当然没错,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夸什么、怎么夸其实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如果运用不得法,甚至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一、孩子不能这样夸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动不动就夸孩子“真聪明、真漂亮、真帅!”
不能夸孩子漂亮是因为漂亮是先天遗传,而非孩子后天努力的结果。如果一定要说,要感谢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自己。与“漂亮”这个词具有类似特点的当然还有一些,比如“帅”,比如“聪明”等。这些先天的优势,不应该成为孩子值得炫耀的资本和技能,因为它很有可能会误导孩子,让孩子养成骄傲自大虚荣浮躁的不良习惯,以为单靠外表、靠小聪明就可以获得回报,从而承受不了挫折与失败,导致抗压性也就是逆境商数(AQ)降低。事实上,心理学上有个研究,颜值高也就是漂亮、帅的人通常更容易占到便宜,因为人们往往更乐意与这类人打交道,甚至很多人会觉得颜值高的人更聪明等等。毫无疑问,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拥有这些所谓“先天优势”的人更容易沾沾自喜而忽略应有的努力与付出。所以,如果你从小就这样夸孩子,岂不是更害惨了孩子?
二、孩子应该这样夸不能夸孩子的先天优势,那夸什么呢?
夸后天就对啦!你可以夸孩子自身的努力,夸他通过努力所得到的进步,夸他通过努力所修炼出来的内在的美好特质,比如善良、诚实、有礼貌、懂得分享等。总之,“努力”,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可贵品质。到底应该怎么夸?给大家5点建议。
1、夸行为而非结果
表扬孩子过程中好的行为,而不是事情的结果。这种表扬最有助于孩子恰当地评价自己,正确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从而增强能力和自信。比如孩子考了100分,你就可以表扬孩子:“你这个学期学习很努力,进步很大,你自己从中获得了自信,爸爸妈妈也很为你高兴。”而不是“你考了100分,爸爸妈妈很高兴!”“学习很努力”是行为,为什么不提“100分”这个结果呢?因为不建议大家在孩子面前过于强调分数,让孩子把重点放在努力学习的过程和行为上就好,
另外一种情况是,孩子经常会“好心”办“坏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饭后就自己去刷碗,结果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评,孩子以后也许就不敢尝试了。要看到孩子“努力自己动手刷碗”的行为是好的,是值得表扬的,所以你完全可以冷静地先夸奖他:“你想自己做事,这个很好,妈妈很高兴。”当然,在肯定孩子的行为后,你还可以再加上一句“厨房地滑,碗也很滑,下次要小心点哦!”这样一来,孩子的心情自然就放松了,以后不仅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帮你去干其他家务。
2、夸具体而非泛泛或夸张
不要总是泛泛地对孩子说“很好、你真棒、你真乖!”之类,这会导致孩子听了后没什么感觉,也找不到继续努力的方向,因为他不知道你到底夸的是他哪里。也不能用太过夸张的程度词汇如“你最棒!你最牛!”之类,这容易导致孩子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盲目自信甚至自大自满。
表扬得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比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你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如果你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下次孩子就会更用心做好这件事。
表扬孩子的常用句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我”开头,强调家长的满意与欣赏,比如:“我很高兴,因为你自己修好了玩具。”一种是以“你”开头,强调孩子的努力与进步,比如“你真棒!因为你按时上床睡觉了。”
3、当众夸比私下夸效果更好
咱们中国人向来含蓄内敛,就连外人夸自己孩子时,也总是不好意思接受,必定要找出孩子的不足之处来回应,以示谦虚,更别说当众去表扬自己的孩子了。殊不知,“表扬可当众,批评最好单独”,当众夸奖能让孩子感觉更有面子更受重视,因而激励效果也更好。你不妨想想自己被当众表扬时的那股欢喜劲,自然就会“己所欲,施与孩子”了。
具体来说,当众夸有2种方式,一是夸孩子真实存在的优点和行为,一是夸孩子暂时不具备但你希望他拥有的优点和行为。后者虽然是句“谎言”,但“善意的谎言”所饱含的信任与期待的力量,往往会具备“点石成金”的神奇魔力哦!
4、语言+非语言效果更棒
表扬孩子时,不要光用语言,要记得多配合你的非语言表达,让表扬的效果翻倍哦!比如,距离孩子近一些,身体前倾,温柔含笑地看着孩子的眼睛。直接的注视能表示你的郑重其事,让孩子感到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意义很重大。而近距离和身体前倾、微笑,都能够更好地感染到孩子,让他感受到你内心的喜悦与欣赏。如果你能再有一些亲昵的肢体接触动作,比如拥抱、摸摸脑袋、拍拍肩膀、摸摸脸蛋甚至亲吻等,都能强化表扬的效果。因为孩子除了感受到你的表扬,还能感受到更多被你的珍爱,从而强化内在的安全感。
5、控制好夸奖的频率和程度表扬再好,也需要合理控制。一味地每次必表扬、表扬必“高调”,让孩子只生活在赞美声中,很容易让孩子变得骄傲自满爱慕虚荣,不表扬就不努力,批评就更听不进去了。
三、到底该如何把握尺度呢?
其实,表扬孩子的进步,一定要确立一个目标,一开始,当孩子的行为向这个目标前进时,即使进步很小,你都要马上提出表扬。接下来,孩子这种行为越来越多之后,你就要逐步提高对行为的要求,降低表扬的程度,同时减少表扬的次数、拉长表扬的间隔时间。最后,当目标完全达到,孩子新的行为习惯完全建立起来,稍许的表扬就足以使这种行为得到维持,你只要间歇性地偶尔给予表扬就可以了。这样,你才真正帮助孩子完成了从他律到自律、从外驱到内驱,形成稳定的内在品质。
努力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帮手
看的出来,通过住宿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关心,初一期间的孩子懂事了很多。
现在他能很高兴地去上课外提高班,并主动完成各类作业,有错必纠,从不拖三拉四;
家长交代的或布置的各类任务也都是尽力完成,没有抵触情绪了;
喜欢帮助老师做事,争取当好班干部,上进心还是蛮强的;
但是终归还是个孩子,玩心肯定不小,呵呵。
上个月,由于家长出差去外地了,没有怎么监督,也没有检查,更没有布置课外任务,玩心上来了;
只有假日才允许玩的电脑游戏,他是经常玩,还和同学玩家交流心得呢,哈哈。
迎春杯、学而思杯和走美都还能得个奖,后来到了华杯和希望杯就没能进入复赛,估计孩子学习是退步了一些。
讨论是谁的错,意义不大;
为了生活家长不能不工作呀!孩子也不能永远依偎在父母身边吧?
但至少说明:
孩子离不开家长的呵护;
孩子爱玩是本能,是不可能禁止的;
孩子平时是愿意学习的,只是在没有人指点的情况下,他没有那么大的兴趣。
游戏对孩子们的诱惑太大了,尤其是有一帮玩家的时候。
为了孩子全面进步,要完全认识自己的孩子;
试着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成为他们学习上的帮手,生活上的导师,成为孩子最可信任的长者;
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是我们做家长的光荣使命!
及时沟通 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
昨天中午吃过午饭,女儿突然对我说:“妈妈我今天不想去学游泳了!”我感到非常奇怪,就问她:“你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女儿说:“我星期五在学校里不小心摔了一跤,现在脚有点痛。”我总感觉孩子这次突然说不想去学游泳,还是有其他原因的,因为昨天接女儿从游泳馆出来,我就看到她有点不开心。吃过晚饭后,我对女儿说:“恬恬,妈妈想和你聊聊天好吗?妈妈说过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对妈妈讲,妈妈会帮助你一起解决的!”在我的再三引导下,女儿终于开口说道:“妈妈,今天在学仰泳时,我肚子有点疼,所以速度有点慢,教练说我不认真,还让我站到一边好好练习仰泳的动作。”女儿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我安慰她说:“教练可能看到你的动作没做好,有点着急吧,如果你没有把动作做到位,教练提出来,你认真改正就可以了,我们不怕做错,只要有错误及时改正就是好孩子。”
我大约和女儿聊了半个小时,小丫头好像还没有解开心中那个结,我接着打电话找到教练,我把以上的情况如实说了一下,教练听后说让恬恬接电话,我在一旁听到教练说:“恬恬平时动作做得很好,虽然年龄小,有时还能赛过xxx,今天就一次动作做得不到位没关系,以后注意就可以了,恬恬还是很棒的!”女儿听了直点头。通完电话后我让女儿看会课外书后睡觉,可小丫头睡觉前还是说最好明天不要去游泳了。我对她说:“这件事情已经解决了呀,教练不是在电话里夸你平时的表现很棒呀!你还有什么想不通的呢?”女儿说:“妈妈,我担心教练不喜欢我!”我说:“不会的,只要你努力做好教练教你的每一个动作,你一定会游得很棒的,教练怎么会不喜欢你呢!明天是周末,妈妈陪你去训练好吗?”女儿听了终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甜甜地进入了梦乡。今天,我兑现我的诺言,陪女儿在游泳馆里训练,看她情绪还算不错,游得也很卖力,我终于松了一空气,两个多小时的训练,女儿一直在我鼓励的目光下,认真地练习着每一种游泳姿势,训练结束时还得到了教练奖励的迪斯尼水杯,恬恬活蹦乱跳地走出了游泳馆,我知道明天她会更有精神地来参加训练。我非常感谢教练,我也非常希望在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让女儿继续将每天的游泳训练进行下去。
通过这种事情我感觉到:适当给孩子一些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女儿是个很敏感的孩子,很在意老师及小朋友们对她的看法,不能听到任何批评声,如果不正确引导,让孩子正确对待受批评一事,现在正读大班的她升入小学后孩子会受到更严重的打击。所以我觉得和孩子及时沟通很重要,即使是对更小的孩子,谈话也能帮我们了解解孩子心理想法,以让我们知己知彼,解决孩子的问题。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是一块“宝”,是全家的“宠儿”,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和保护,事事包办,越是这样,我们的孩子在面对困难面对挫折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和勇气越少。每个孩子都有不稳定的情绪反应,及时和家长、老师沟通,用正确的方法引导,让我们为了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