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关于“富养”,你可能忽略的那些底线

发布时间:2020-12-14 关于幼儿的故事 幼儿园关于游戏的 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在国外的中文论坛上,隔一段时间就会看到关于对孩子“穷养,富养”的讨论,大家讨论得热热闹闹,我也借这个话题,梳理一下这些年养女儿的经历和体会,谈谈我眼中不太一样的“富养”之道。

▋让孩子自己说“钱花在哪里最值得”

大女儿5岁时我们来到美国。那时,孩子爸爸一个博士后的工资养三个人,房租一个月一千块,什么东西换成人民币都让我肉疼(当时一美元值八块多人民币),这些加上身份和工作的不稳定,让我对家里的经济状况有深深的不安全感,甚至是恐慌感,恨不得一块钱掰成几半花。

在那段谷底的岁月里,女儿很懂事地和我们一起走过来。去中国店买菜,她的眼睛总是被花花绿绿的小食品吸引,可是她记住妈妈说的话:“每次只能挑一个,不能超过一块钱。”在超市里看到喜欢的玩具她会拿起来先看价签,太贵了就放回去。

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年,随着孩儿爸找到稳定工作,我们有了绿卡,再后来我也有了工作,家里的日子不再那么紧巴,我花钱的手也慢慢地松了起来。我不再给孩子买人家的旧衣服。等到女儿上了初中,对穿衣戴帽有了自己的想法时,我就带着她一起去商店让她自己挑选,现在更多的时候是她和朋友一起去买。

孩子小的时候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渐渐大了,看到周围的人和事,就有了想法和疑问。面对这些,我知道不能回避,敷衍,只能正面地去和女儿交流。记得上初中时女儿说:“有的同学家没有自己的房子,住公寓,自己都没有单独的卧室,可是她们却背着coach包,穿着coach鞋。”我说:“我们和人家一样都不是富人,只是每家的父母把钱花在不同的地方。我们更愿意把钱花在你学钢琴,长笛,滑冰,网球,游泳上。你说哪种做法更值得?”

▋别让物质成为孩子的负累

我一直都没有富养还是穷养的概念,也没有为此纠结过。跟着家里的收入走,跟着孩子的需要走,边走边把自己的金钱观价值观灌输给孩子,这样孩子也不会纠结,不会为物质所累。

我让女儿知道:你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家里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一块钱都是父母辛苦工作挣来的。我们对你物质需求的满足是有限度,有选择的,更不会超越我们能力所及的。

我让女儿知道:考试得了好成绩,比赛得了奖是你为自己做的,爸爸妈妈会为你高兴,全家会出去吃饭庆祝,可是我们不会事先悬赏,也不会事后现金奖励。

我让女儿知道:一个女孩子打动人的是健美的身体,自信的眼神和阳光般的笑容,没有这些,穿再贵的衣服人们在心里也不会给你打高分。

……

▋无限的爱和有限的物质并不矛盾

守住这些底线,并不意味我是个在金钱上苛待孩子的妈妈。女儿去外州参加国际科学大赛,去华盛顿领奖,我都会带她去买漂亮的衣服,去做头发,去买好的化妆品。女儿和朋友去逛mall,看电影,吃饭,如果她需要20块钱,我会给她30,回来后她会主动把剩的钱还给我。WwW.yJS21.coM

特别是女儿上高中以后,校内校外参加的很多活动都要花钱,有时我们也会私底下唠叨一句:“这真是花钱如流水啊!”可是该花的时候我们从不犹豫。记得九年级女儿试着组织debateclub(辩论俱乐部)的时候,她对我说:“妈妈,要加入一个全国的组织,需要交200多块钱的会费。可是现在还没有几个人,而且他们几个都犹犹豫豫的。”我说:“你不用担心这个钱,需要交的时候我们为你付。”尽管最后club没有办起来,可是女儿知道爸爸妈妈一直在支持她。

特别是这一两年,我们对她自己的花费越来越放松,可是她自己懂得分寸,所以还没让我们头疼过。

十一年级的暑假她去华盛顿参加一个一周的活动,所有费用主办方都包了,没有需要花钱的地方,可是我还是给她100块钱。活动结束后我们全家在华盛顿又玩了几天,在历史博物馆,妹妹挑了几件纪念品和书,交款的时候,我一时着急找不到信用卡,大女儿连忙从自己的包里拿出钱。后来她又在路边的小店给妹妹买了一件纪念衫。我跟小女儿说:“看,姐姐多好!”大女儿马上说:“那是妈妈的钱。”回到家后,她把剩下的钱交给我,我随便问了句:“你买什么了?”她说在Smithsonian博物馆买了些纪念品,是送给她的好朋友们的。

就这样,在我还没明白啥是穷养、富养的时候,孩子就长大了。

看到关于穷养富养的讨论我问女儿怎么看,她说:“小孩懂事之前不该富养。”看来小时候的苦日子在她的身上没有成为负能量,而是让她懂得了父母给与孩子的无限的爱和有限的物质之间是不矛盾的。

我相信女儿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比我们好,她一定会有不同于我们的消费方式,同时我也相信,有些东西是会代代传承下去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宝宝安全不可忽略10个关键


爸爸妈妈无论是带宝宝外出,还是跟宝宝在家里都时刻提高警惕,让宝宝在自己的视线中,保护孩子的安全。

1、乘车安全备忘

乘车时,宝宝一定要使用合适的汽车安全座椅;仔细阅读安全座椅的说明,以确保这个座椅能够保护宝宝;在开车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宝宝抱在怀里;周岁的宝宝体重通常不足20磅,安全座椅必须背向车子前进的方向,同时座椅还必须放置在车子后座上;

千万不要让宝宝坐在车子的前排座位上,尤其是有安全气囊的地方,如果你的车子没有后排座位,在有宝宝乘坐的时候,你必须卸掉安全气囊;

当宝宝长大,体重超过20磅之后,你必须为其安全座椅升级;

2、摔伤防护备忘

使用婴儿托架时,必须将其放置在地面上,切不可将其放在柜台或桌面上;

千万不要让宝宝单独留在床上或婴儿座椅上,他或者她极有可能摔下来;

不要在宝宝身边吸烟,也不要让吸烟的人呆在宝宝旁边;

给你家里的每一层都装上烟火报警装置吧,记得每六个月更换一次电池;

家中每一层至少要装上一个灭火器。

3、预防烫伤备忘

在抱宝宝的同时千万不要端热的液体;

不要用微波炉加热宝宝的奶瓶,以防烫伤。很多微波炉因为温度不太均衡会在宝宝的奶瓶上产生“高温点”,可能会烫伤宝宝的嘴巴。加热宝宝的奶瓶可采用流动热水加热法或将奶瓶浸放在热水里;

喂宝宝之前把奶滴在你的手或手腕测试一下,确保温度适中。

4、防止意外伤害

将那些诸如小刀、剪刀、工具、剃刀等锋利器具,以及一些对宝宝来说具有危险性的东西,比如硬币、玻璃器具、小珠子、别针或药品等,放置在宝宝够不到的安全地方;

不要摇晃婴儿或将其抛到空中,这样可能会造成宝宝脑部受损或失明;

不要让婴儿和其他小同伴或者小宠物单独相处,哪怕宝宝正在睡觉;

跑步机在任何速度对任何年纪的宝宝来说都是不安全的,千万不要将你的宝宝放在上面;

确保你的宝宝无法拉到他或她头顶上方的电灯或其他电源,使用绝缘带将电源插座固定在护壁板上;

拿掉可能被宝宝从桌子上拉下来的桌布;关好所有的抽屉,确保你的宝宝不能将自己头顶上的抽屉拉开。

5、洗澡安全备忘

将宝宝放入洗澡水之前必须经过测试,确保水温不会太高,用你的肘部去测试水温是一个好办法;最适合的水温是120° F(约为44 摄氏度);千万不要将宝宝单独留在浴盆或浴池中,哪怕短短几秒钟就有可能将宝宝淹死;

把那些诸如电吹风、收音机等家庭小用品收检好,避免让其出现在宝宝洗澡的地方。不使用的时候应该拔掉电源,不要让宝宝拿到;

不要在盆里或桶里存放水,防止意外事故。

6、玩具安全备忘

经常检查宝宝的玩具,确保这些玩具完好无缺,比如能不能拆分,有没有能够让宝宝放进嘴里的小部件,有没有锋利的部位,同时要确保玩具大到不能放进宝宝的嘴巴里;

使用不带盖子的玩具箱,或者在任何情况下确保箱子的盖子不会自己合上;当心气球让宝宝窒息。

7、意外窒息备忘

不要让细线和绒毛制品绕在宝宝的脖子上或者是放在婴儿床旁边(比如像橡皮奶嘴之类的塑料制品),当心宝宝衣服上的细线和纽扣,确保它们不会有造成宝宝意外窒息的危险;预防那些看不到的绒毛和飘到宝宝脸上的窗帘造成宝宝意外窒息;将所有小东西或小饰品收起来,以防宝宝因为吞咽而造成窒息伤害。

8、喂养安全备忘

不要让你的宝宝在无人照看的情况下躺在床上喝奶,防止被噎着导致窒息;

不要给宝宝吃生的胡萝卜、没削皮的苹果、坚果、硬糖和其他有可能造成宝宝窒息危险性的食物;

宝宝坐在高脚凳上时,最好用束缚带绕过宝宝的腰部和腿部,以防宝宝滑下来;

9、睡眠安全备忘

所有的婴儿都应该仰睡,以减少婴儿瘁死综合症的发生几率,也就是所谓的SIDS。

婴儿床安全备忘:当心过于柔软的床让你的宝宝窒息;婴儿床的栅栏间隔必须为2 3/8英寸或更窄,以防宝宝的头被夹住;在宝宝5个月大或者能够用手或膝盖支撑其身体之后,要将小床上悬挂的玩具撤掉。

使用移动桌子备忘:最好使用牢固的桌子;在使用可移动的桌子时,你的手和眼睛一定要随时照顾着宝宝;需要用到的东西应放置在随手可以取到的地方;

10、其它安全预防措施

避免宝宝受到阳光直射,宝宝不到6个月大就不能在他身上使用防晒油;如果不够专业,你最好去参加心肺复苏术的培训,此类培训通常来自当地的红十字会;

将所有应急电话保存在电话里,这些号码应包括:宝宝的儿科医生、你的健康顾问、你的家庭医生、24小时急救电话、警察局、消防队和毒药控制中心;

一旦宝宝不慎吞咽了有毒物品,立即拨打毒药控制中心电话;别让宝宝接触到有毒的室内植物,如果想知道哪些属于有毒植物,可以向当地相关部门咨询。

“穷养儿,富养女”,你赞成吗?


“穷养儿,富养女”是一句育儿古训,流传至今,是否还有一定的道理?现在的家长对此又是怎样看待?记者采访几位家长及相关育儿专家,为你一一答疑解惑。

调查:

六成家长赞同古训

“穷养儿,富养女”是传统的育儿方式,可是,时代变了,流传恒久的古训是否也要变通?怎样“变脸”才能更适应现在的孩子?日前,某门户网站针对这些问题做过一项调查,近千家长参与其中,热烈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有67%的家长认为有必要按照性别差异来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此外,有17%的家长认为,现代社会,男女承担的社会责任一样,所以在教育方面也应该采取相同的方式。

另外,有64%的家长认同“穷养儿,富养女”的古训,但也有将近10%的家长觉得,“无所谓,现在条件好了,做不到‘穷养’。”网友沙沙妈说道:“就这么一个掌中宝,确实舍不得让他太吃苦,家里有好吃、好玩的,大人肯定先让给他。”

家长观点对对碰

观点一:

古训有理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总是有一定的道理,我很赞同“穷养儿,富养女”这句话,因为我自身就有很深刻的体会。我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孩,比她弟弟大五岁。在他们小时候,家里条件比较差,所以我总是教育他们要勤俭节约,也基本上没有什么零花钱给孩子。

可是,在生活中总是不由自主地总会偏向小儿子一些,物质方面的满足比他姐姐要好些。等他们长大后,一些弊病就出现了,女儿虽然很听话,可也有些自私,很少将自己的东西与人分享,儿子渐渐有些贪图享受,遇事自己不愿解决,总想依靠别人,看来真是“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

如今生活条件虽然宽裕多了,但男人作为社会和家庭的主要支柱并没有改变。作为父母更要注重培养他坚强意志及生存能力,如果太娇惯就会变得文弱,失去男儿本色。女孩要富养,长大了才不至于在荣华富贵面前栽跟头,当然也要注意引导,不要养成一味贪图享受的寄生虫。

——刘阿姨50岁医生

观点二:

现代社会男女平等

我觉得这个观念太绝对,过去提倡“穷养儿,富养女”,是由特定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男孩自出生以来就被赋予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因此需要不断磨炼,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将来才有所作为;而女孩最终是要嫁人的,“富养”的女孩才可以有更多的见识,有更优雅的气质,为钓“金龟婿”做好一切准备,而且也不至于被别人一点点好处及花言巧语所俘获。可现代社会,男女地位一致,女人照样要在社会上打拼,养家糊口,所以教育方式也不应该区别对待。

其次,该“富养”还是“穷养”,并不完全由父母意愿决定,这还受每个家庭经济实力、个人素质等具体境况所限制,在实际操作中,父母只要根据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去做就行了。

——吴女士32岁职员

观点三:

“穷养”物质“富养”精神

在符合政策规定的情况下,我生育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从物质方面来说,我觉得都应该“穷养”。

儿子8岁了,我几乎很少给他买零食,对于他喜欢的玩具,也并不是全部满足他的要求。女儿5岁,从小时候起我就注意培养她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比如,吃东西不能浪费,外出不乱买东西等。我觉得在“穷养”孩子的基础上,更应该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长大后创造财富的能力。

虽然物质上要“穷养”,但精神上应该“富养”,比如偶尔到高档饭店吃吃饭,或者是去听听音乐会,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有空的时候,带他们出去旅游,让孩子学会欣赏大自然的山水,尊重各地的风土人情。

我们希望“富养”出孩子开阔的眼界、丰富的知识、大气的为人、得体的举止及文明高雅的生活习惯;“穷养”出孩子的坚强不息、独立自主、克制物欲、奋发图强等优良品质。

——卢先生38岁公司老板

专家观点

男孩养志气,女孩养气质

有家长说,现在生活条件好,想“穷养”孩子都不容易,果真是这样吗?

广州市某幼儿园赖园长指出,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很多家长在无形中确实“富养”了孩子,总是倾其所有给孩子最好的,如果再去刻意追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穷养”,就有些言过其实,现在的“穷养”其实更要讲究方法。“穷养”是要从小培养他自立和受挫的能力。等孩子上小学后,家长可以尝试适当地给些零花钱,但要教给他理财的方法,比如记账,知道哪些东西应该买,哪些是浪费。

其次,要让他意识到,任何东西都是付出劳动才能得来,没有理所当然的索取。现在独生子女普遍比较自我、霸道,家长在生活细节上还要学会对孩子有所保留。孩子要“十分”,家长给个“六、七分”就好,必要的时候跟他讲讲条件。

另外,要培养孩子有正确的心态,接受一些社会现实,别人拥有的物质财富,自己不要盲目攀比,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创造这些财富。

再者,做一个“懒妈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喜欢参与家务的,而大多数妈妈太勤快,剥夺了他们劳动的机会,才使孩子变得好吃懒做。此外,“穷养”也要注重挫折教育,让他在不断碰壁中变得更成熟。

一般来说,男孩养志气,女孩养气质。比如对待男孩,可以多一点自强不息的教育,不服输,愿意吃苦,要对未来有大志向;对待女孩子,有条件的话学学琴棋书画,陶冶情操,在家里,有意创造环境,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相关链接: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蜗居》里有这样的情节,海萍妈妈知道自己的小女儿海藻竟然做了“小三儿”后,对大女儿海萍说了以下一番感慨。

海萍妈叹口气,摘下眼镜说:“海萍啊,俗话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不是没道理的。现在想来,我这一辈子吃亏就吃亏在没钱,没为你们姐妹俩提供好点的生活。但凡你们小时候经历过富裕,都不会为眼前这些小恩小惠所迷惑,感激到把自己的一生都搭进去……”

必看:家长千万不要忽略培养孩子的“抗诱惑能力”


小孩子总是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尤其对于别人手里的物品,觉得那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会特别羡慕的想要拥有。这时孩子面对“诱惑”,十有八九抵抗不了。

就算是认识的叔叔阿姨给的东西,我们尚且还要教给孩子学会拒绝;如果是心术不正的陌生人向孩子抛出了“诱惑”,后果……所以,怎样教孩子从小学会抗拒诱惑,增强社会免疫力呢?

①对孩子的合理需求也不应无条件满足

在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就算家长有能力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也应当掌握好一个“度”,并适当地使其有机会体验挫折,使孩子能够承受各种“不满足”,从而保持心理平衡。

Tips:面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可以试试“延迟满足”。

②进行家庭情感教育

使孩子与父母齐享欢乐,共担忧愁,懂得亲情之爱和天伦之乐,从而建立起家庭的义务感、责任感。

Tips:有时孩子轻而易举地被“诱惑”,其实是“心理作怪”,没准只是想引起家长的关注。

③引导孩子了解社会的复杂性

千万不可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还应了解孩子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所思所想,这样就可防微杜渐。

Tips:人贩子通常拿一些好玩好吃的小东西诱惑小孩子,这时家长可以问问孩子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或者通过讲故事方式与孩子聊聊正、反两个方面的社会现象,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金钱与道德之间筑起科学的价值观,要使孩子理解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因而人必须珍惜自己的人格、道德、健康和知识本领等精神世界的财富。

Tips:家长不要以为对孩子讲这些为之尚早,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是非对错的观念培养,从“娃娃”抓起。

⑤培养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培养孩子判断是非和选择正确行为的能力。家长不要代替孩子思考和做决定。尤其在孩子犹豫不决时,应给他思索和分辩是非的机会。

Tips:只有家长“懒一点”,孩子才“勤快”。

⑥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

孩子不能抗拒诱惑,主要是意志薄弱,因此,应该创造机遇,使孩子经受锻炼,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Tips:培养孩子一个可以长期坚持下来的运动,既锻炼了坚韧的意志品质,同时提高了体能。

⑦让孩子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或出现越轨行为,应该给孩子改正的机会,同时家长给予正面引导。

Tips:必要时应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而不可只以批评谴责来代替教育。

⑧给是非一个界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话虽老,但有理。让他孩子从小在一个宽松而不失规则的环境中生活,逐渐学会自律。

Tips:让孩子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伸手去拿;拿别人的东西要经过主人的同意;外人给东西,应先问问爸爸妈妈能不能要。借助讲故事的方式使孩子明白其中的原因,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⑨提供必要的准备

虽然不提倡家长惯着孩子见什么要什么,但某些东西,最好也给孩子准备,像玩土玩水用的小水桶、小铲子,小皮球,可以坐在上面自己“驾驶”的汽车等。

如果孩子没有这些自己喜欢玩又很大众化的玩具,,看到别的孩子玩得高兴,自己被冷落在一旁,内心会很失落、压抑,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Tips:所以,该买的一定要买。不然,极度的压抑可能会促使孩子将他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⑩认准坚持自己

在孩子从小的内心埋下是与非的种子,并让他从小“坚持我自己”,不盲从。告诉他,不能做的事情,即便是身边的小朋友都做,自己也不能做。

Tips:随机教育,在游乐场玩的时候,看到有的孩子把海洋球装进兜里。家长要告诉孩子,即使自己喜欢那些彩色的球,也不能学着把球塞进自己的口袋,因为那不是自己的东西。

?父母做好榜样

如果父母一边对孩子说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一边顺手牵羊把单位的东西往家里“顺”,在超市里把口香糖一类的小东西趁人不注意揣进腰包,或是买东西时占点小便宜,给孩子做了坏榜样,孩子就会把规则抛在一边,因为看到的远远比听到的记忆深刻。

Tips: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忽略了闲暇的价值,忽视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近日读到吴非先生写的《没有“课外”,怎么学》一文,很有共鸣。文章主要是批评应试教学下加班加点提高升学率的错误做法,文中说“课堂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课堂,只是学生全部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学生没有了‘课外’,学习就不完整。”理由是,学生需要空余时间思考,需要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而学生个人学习天地的拓展有助于习惯的形成、能力的提升。

在希腊文中,学校的意思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而卢梭说过“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虽然他指的是儿童——“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但是我觉得这句话用在各种年龄的人身上都是适合的。

什么是学习?假如一个学生的学习就是上课、考试、做试卷、上小课、做作业,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成天跟着老师转,没有一点空余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发展个人爱好、培养学习能力,这就不叫学习,而叫奴役,无穷的功课和作业占据了学生的时间,更占据了学生的大脑,没有了自由时间,缺乏自我教育的空间,不可能成绩优异,不可能对学习有兴趣,更不可能提高自学能力。

邻居的孩子今年考了个三本,妈妈的心理很不平衡,逢人便诉苦:“付出的太多了,却是这个结果,心里不平衡啊!”她所谓的“付出”,就是给孩子不停地上小课。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毕业,我只要见到这个孩子,都是见她背着书包去“赶场”,应付完学校的课,还去校外上小课,语数外史地生,没有一门不上,更夸张的是,竟然同时上两个辅导班的英语、两位名师的语文课,临近考试还要找老师急训上小课,妈妈无数次在夜色中带着女儿奔向老师家“开小灶”……这女孩一直“在路上”,不太见她闲下来自己学习的时候,孩子不笨,只是时间全部分割,疲于应付,连作业都完成不了,哪里有时间去自主学习?因此,孩子的成绩很不理想,妈妈就再给她加“小课”,固执地认为:“必须要上!如果不上小课,成绩岂不更差?”其固守的观点是:“我们俩文化层次低,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送到老师那里,能学多少学多少,学总比不学的强。”因为上小课,经济和精力上付出很多,结果孩子的成绩离二本线还差好几分,心里极度失衡。

我觉得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家长极为负责任地犯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忽略了闲暇的价值,忽视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致于“事倍功半”“一无所得”。在我眼中,一个优秀学生的状态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能够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上课认真听讲,课外及时复习预习,遇到问题或自主探索,或请教他人,或与同学讨论沟通,最终获得解决。更重要的,一定有空余的时间广泛阅读、发展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正如吴非先生所言:“学生在没有教师或家长指导的状态下,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作为学生,他合格了。”

习惯养成记:小豆豆你可以再勇敢些


坚强,勇敢似乎是小男孩的代名词,但豆豆从小看起来就很胆小,看到的新事物不敢摸,不敢做,总是在逃避,发现问题之后,我就找来一大堆育儿书,人们都说第一个孩子照书养,还真是从书里找到了答案。豆妈就开始反省自己,发现平时对孩子的限制过多,比如不允许玩土,玩脏泥巴,不能从高的地方往下跳......总之有很多的不允许,而且在豆豆玩的过程中我还会在一边不时的提醒他要注意安全,显得比他还紧张,总归这一切原来是我的过多保护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还好醒悟的够及时,两岁多正时孩子探索、发现新事物的初期,从现在改变还来得及,首先从态度上慢慢转变,对豆豆放手了许多,对一些在我看来有点小危险的小游戏(比如爬高,跳远)也开始慢慢让他尝试。就发现孩子在慢慢地发生着可喜的变化,首先他会专心的做某一件事情,不会一会看看妈妈在不在身旁,之前如果发现不在了他就会哭,现在他在玩的过程中我上个卫生间他也不知道;摔倒后,以前是环顾四周找妈妈求安慰,现在看也不看爬起来继续玩,没啥事!其实想想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们怕孩子受到伤害,而不是孩子怕,现在儿子要爬高时,我只是站在旁边看着,离得近些,在他出现危险情况的时候伸出手拉一把就行了!

记得在豆豆三岁多的时候他想玩空中探险,确实挺高的,但我不想打击他的热情,那就试试吧,办了张会员卡,没想到还没上去一看工作人员要给他穿安全装备就吓哭了,哭着说:“妈妈我不要爬了”,看着儿子受惊吓的样子,很是心疼,因为在这之前他没有体验过那种场面,心种不免有些胆怯,我理解儿子,安慰着他,不爬没关系,我们可以去玩其它的,但是工作人员拿的是用来保护你不受伤害的工具,他们没有恶意的,我没有强迫儿子,但我跟他讲清楚,消除他心里的恐惧感!那张会员卡在我钱包里静静地呆了一年多,直到今年七月份才派上用场了!

那次我带豆豆去玩,他又看见那个空中探险了,说要玩,因为那天爸爸妈妈都在场,豆豆表现得很镇定,穿戴好安全装备后还给我们摆了个很酷的POSE,走到独木桥那,他不往前走了,眼里含着泪,我看得出他有点害怕,便对着他说,哇,豆豆今天咋这么勇敢啊,都上得那么高了,妈妈伸手都抓不到豆豆了,你看,还有教练在后面保护呢!老公说:“我们小豆豆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了!加油!说完我们俩在下面给他鼓掌,豆豆看着没有那么紧张了,再回头看看还有教练在后面,就一直往前走,一直冲到了最高层,中途没喊过害怕!

总结:根据豆豆的经历,感觉大多数孩子胆小很多原因是由于大人对孩子限制过多、包办代替、过度保护造成的,其实孩子有自我保护的本能,自己感觉到危险他就会本能的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当我们经常提醒孩子这也危险,那也危险时,很容易造成孩子紧张,过度自我保护,对什么事情都怕,不敢接触,这样也就阻碍了他探索的勇气与信心!应当给孩子时间、耐心等待孩子的转变,抓住孩子某一次的细微的改变及时鼓励。

孩子你可能一生都找不到特长,但那都没关系


那天,你玩溜溜球,回来时脸上挂着泪。

到家以后闷闷不乐。

我问你为什么,你并不回答。

等夜里到了入睡时间,我给你盖好被,亲亲你的脸,你突然问我:“妈妈,我有什么特长?”

我愣住了,不知怎么回答。“怎么说?”

你说:“妈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溜溜球,所以我让秀才给我买个溜溜球。等我拿到溜溜球,我才发现,我不会玩。”

我笑了:“不会玩没关系,只要你想玩,肯定能学会。”

你说:“可是我已经练好久了!”

我问你:“你的好久是多久?”你答,一个下午。

我大笑。

我告诉你宝贝,你每天练半小时钢琴,还总是去大便,练的时候三心二意,时而跪,时而站,你问我,我为什么还没有朗朗弹得那么好?

我答,因为你没有朗朗练习得多。

你又问我,如果我跟朗朗一样练习,我就是钢琴家吗?我答,不一定。得看你有没有天赋。你问我,什么是天赋?我答,就是特长,是上天在你出生时候就发给你的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今天,你问我,你有什么特长。

好吧,孩子,我回答你:我不知道。

我努力找你特长的门,送你去画画,送你去弹琴,送你去打羽毛球,送你去学游泳。有时候你很喜欢,可练习了一段,你就不想去了。我尊重你的选择,我把你的不想练,归于你没有这方面的特长。

有些家长,会逼着孩子学习他们不擅长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比方说奥数,英语,演讲。我什么都没有强迫你做,因为根据我自己的成长,我发现,我对很多事情有兴趣,但都没有深入下去,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用笔书写文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给你爸爸写了好多情书,很可惜都丢失了。如果你爸爸还保存着的话,等我死后,搞不好变成你其他弟弟的遗产。虽然,我肯定不希望这样。

我在自己意识到我喜欢用笔抒发情感,并且很擅长以后,就再也没有放下过。我上课写,下课写,出去玩写,呆在家写。我可以很安静地呆一个月,什么都不讲,因为我把话都写成了文章——还变成钱了,在我活着的时候。

我观察过你,你很像你的父亲——天生聪明,一学就会,别人还在懵懂的时候,你已经了然于胸了,这是你的优点,但同时是你的短板。你会个皮毛以后,就不太想往下钻,你把时间花在玩上。

你听过的歌,自己会从IPAD上搜索并下载,无论中英文,这点让我很诧异!因为那些电影插曲,我既不知道名字,也不会旋律,我不知道你怎么找到搜索关键词的。

你想要学的医学知识,已经超出我的范畴,你会自己在网上找视频,找文章,哪怕字都没认全,你也能猜出大概,我到现在都记得你大喊“止咳平瑞(喘)汤”。

妈妈能帮你的,是给你打开每一扇通往特长的门,然后你自己瞧一眼,最终,你一定会选出一条你喜欢的,能够坚持久长的道路,成为那个领域的佼佼者。你天资原本就很高。

妈妈最近老有紧迫感,刚看到的消息,有个小姐姐只16岁,就获得了进入世界顶尖学堂的门票;还有个小哥哥,才14岁,就找到了检验胰腺癌的方法;我掐指一算,娃呀,你剩下的时间不多啦!你咋还无知无觉地打游戏看喜羊羊呢?

妈周围的同伴们,每年都上网报喜,这家考取了哥大,那家进了清华。妈妈只有羡慕的份儿,妈总是怯生生跟大家说,最不济,我儿子能上电影学院啊!

妈妈跟别的妈妈相比的特长是,我有足够的耐心等你成长。

你长第一颗牙的时候,都11个月大了。已经满地爬。我到现在都记得你爬过卧室,爬过走廊,爬到客厅,爬到妈妈坐的沙发前,示意我给你一根手指,你用初露牙尖的牙床,重重地咬了我一口,告诉我你长牙了。

妈妈多高兴!好多孩子四个月就开始长牙,在你出生的短短生涯里,妈妈就要耐住煎熬,扛住周围人所有唠叨,不给你乱吃补品帮助你长牙。

今年你9岁,乳牙才脱了六颗。你的同学们中班就开始脱了,现在满口恒牙。我又在煎熬。我想,每个人有自己的弹道,你会按照自己的轨迹,旋转出黑暗奔向阳光。

所以,我做好准备,你可能这一生都找不到特长,或者跟妈妈一样,26岁开窍,30岁就成名了。随你。开心就好。

即使没有特长——像绝大多数人一样,他们一生都没有找到比别人优秀的地方——那也没有关系。

只要你善良,诚实,可靠,一定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其他的,并不重要。

相关推荐

  • 不能忽略孩子的能力 转眼间,我在幼儿园教课已经两年了。想想刚接手托班时,仿佛是昨天的事情。在我的印象中我们班的孩子还是那么小,那么天真的,那么可爱的,特别讨人欢喜。如今他们已经是中班的幼儿了,我还会把他们视作托班宝贝看待...
    2020-11-30 阅读全文
  • 宝宝安全不可忽略10个关键 爸爸妈妈无论是带宝宝外出,还是跟宝宝在家里都时刻提高警惕,让宝宝在自己的视线中,保护孩子的安全。 1、乘车安全备忘 乘车时,宝宝一定要使用合适的汽车安全座椅;仔细阅读安全座椅的说明,以确保这个座椅能够...
    2021-03-10 阅读全文
  • 关于底线的名言警句 君子忧道,不忧贫。(意思是君子关心的是道德,而不是财富。)。经过细致的考虑小编为你推荐了关于底线的名言警句。名人的名言可以鼓励我们勇敢地承担责任和挑战,名人格言是我们塑造人生价值观的有力工具。只要心中有梦想就可以在无限的可能中创造奇迹!...
    2024-05-05 阅读全文
  • 关于底线的简短警句 您侵犯我的领土,再加上触碰了我的底线,虽然我并非天生的王者,但决不是懦弱无能之辈。栏目小编经过仔细筛选归档了一些与关于底线的简短警句相关的文献,这个商业模式非常有创新性,您可以与朋友们一起讨论一下。名人名言教育我们如何在恶劣环境中保持理智,名人格言可以为我们打开新的前途。...
    2024-02-11 阅读全文
  • 关注班里的“忽略儿” 小朋友从盥洗室里洗完手排队时,媛媛对身边的小伙伴说:“琪琪她们不跟滢滢玩了。”这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滢滢是个老实听话的孩子,只是性格较内向,胆子小,各方面能力也相对弱一点,在游戏活动中,她总是极力追随着...
    2021-03-25 阅读全文

转眼间,我在幼儿园教课已经两年了。想想刚接手托班时,仿佛是昨天的事情。在我的印象中我们班的孩子还是那么小,那么天真的,那么可爱的,特别讨人欢喜。如今他们已经是中班的幼儿了,我还会把他们视作托班宝贝看待...

2020-11-30 阅读全文

爸爸妈妈无论是带宝宝外出,还是跟宝宝在家里都时刻提高警惕,让宝宝在自己的视线中,保护孩子的安全。 1、乘车安全备忘 乘车时,宝宝一定要使用合适的汽车安全座椅;仔细阅读安全座椅的说明,以确保这个座椅能够...

2021-03-10 阅读全文

君子忧道,不忧贫。(意思是君子关心的是道德,而不是财富。)。经过细致的考虑小编为你推荐了关于底线的名言警句。名人的名言可以鼓励我们勇敢地承担责任和挑战,名人格言是我们塑造人生价值观的有力工具。只要心中有梦想就可以在无限的可能中创造奇迹!...

2024-05-05 阅读全文

您侵犯我的领土,再加上触碰了我的底线,虽然我并非天生的王者,但决不是懦弱无能之辈。栏目小编经过仔细筛选归档了一些与关于底线的简短警句相关的文献,这个商业模式非常有创新性,您可以与朋友们一起讨论一下。名人名言教育我们如何在恶劣环境中保持理智,名人格言可以为我们打开新的前途。...

2024-02-11 阅读全文

小朋友从盥洗室里洗完手排队时,媛媛对身边的小伙伴说:“琪琪她们不跟滢滢玩了。”这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滢滢是个老实听话的孩子,只是性格较内向,胆子小,各方面能力也相对弱一点,在游戏活动中,她总是极力追随着...

2021-03-2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