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让爱成为一种习惯

发布时间:2020-12-14 幼儿园种说课稿 幼儿种蒜活动方案 幼儿园100种游戏 清晨来园时,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活动室,我就会热情地迎接,并从家长怀里接过孩子:“你今天真漂亮。”“你真能干,自己来幼儿园的。”“你今天早饭吃什么呀?”让孩子一进幼儿园就有一份好心情。因为我想让孩子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

晨间锻炼时,我喜欢与孩子一起玩、一起疯,并随时关注孩子的活动情况。如果熟了,就及时提醒孩子们脱衣服,并用干毛巾擦去孩子背上的汗。活动结束,我会督促孩子及时把衣服穿上。因为我想孩子们明白:老师多么爱他们。

午餐时,我忙碌的穿梭在孩子们中间,随时关注他们的进餐情况,并告诉他们盘中餐的营养。看到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时,我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我想让孩子们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

午睡时,我总是不厌其烦的帮这个孩子脱衣服,帮那个孩子掖掖被角,并让故事伴随孩子进入甜美的梦想。孩子们熟睡了,我还是不断地来回巡视,帮助蹬被子及时盖好,以免着凉。因为我想让孩子们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

孩子们身体不适时,我更是用心关注,了解他的现状,并随时做好准备。当孩子呕吐或大便在身上时,我又会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帮孩子孩子清理污物,并换上干净的衣服。因为我想让孩子们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述职报告之家 www.Ys575.COM)

游戏时,我与孩子玩做一团,尽情地享受童年的欢乐。当孩子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时,我就引导孩子向对方说“对不起”,以表歉意。

借东西时,我要求孩子对同伴说:“请你把这东西借给我,好吗?”归还时,我督促孩子对孩子对同伴说:“谢谢!”

离园时,我提醒孩子要与老师、同伴说声“再见。”

晚上入睡时,我要求孩子孩子与父母道声“晚安。”…….

无数件小事,一个个平凡的日子,如涓涓的溪流,滋润了我,也滋润了孩子们。我让孩子们明白:爱人者才能被人爱,只有爱成为我们的追求,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时,我们生命之花才会更加馥郁芬芳。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让感谢成为习惯


幼儿园每天晨锻过后,我们便带着孩子排队上楼进教室,然后洗手,再让孩子回到座位等着吃早点。

每天的这个时候,阿姨都会把早点送到教室,孩子们看见了就会大喊起来:“哦,吃早点咯!”显得异常的兴奋。

这时候我就会提醒孩子:“阿姨给我们送来了这么多好吃的早点,我们应该对阿姨说什么呀?”孩子们听见我的问话后一开始都表情疑惑地看着我,接着就听见有小朋友说:“要说谢谢!”我笑着说道:“对了啊,阿姨每天都要给我们做饭吃,送餐点,是很辛苦的哦,我们要记得跟阿姨说谢谢,做个有礼貌的孩子,宝贝们,记住了吗?”孩子们都很开心的答道:“记住了。

”接着我们两位老师把早点打好,请孩子们一组一组按顺序到前面来端早点,孩子们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接过我们手中的餐点,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

看到这种现象,我就在后面的孩子来端早餐时,假装不愿意给的样子,然后看着孩子的眼睛,希望他能想起说“谢谢”。

我之所以这样做,不是我想满足被孩子尊重的虚荣心,而是想让孩子学会感谢别人。

想借此机会让孩子们明白,当别人为你做事后应该说声“谢谢”,从小培养孩子要具有感恩的心。

有的孩子看着我,对我的举动很是不解。

这时我就笑着问小朋友:“宝贝们,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不想把早点给他吗?”“因为他不听话”“老师是开玩笑的”......听着他们这样的回答我并不生气,因为他们还只是个孩子,从中也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可爱之处,孩子小还需要我们老师多加提醒。

于是,我又说道:“刚刚阿姨把早点送上来了,然后老师要把早点打好放碗里再让你们端去吃,哪个宝贝知道,端过早点要对老师说什么?”这时很多孩子就都说起了“谢谢老师”。

让进餐成为一种享受


浩浩是我们班上的一位小男生,长得很可爱,平时不太爱讲话。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每到吃饭时,孩子们都能安静愉快的进餐,可是浩浩小朋友不是呆呆地坐在那里,就是有意无意地摆弄着面前的勺子,而有时也会看着满满的一碗饭发呆。当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吃饭时,他也只是看了看老师不予理采。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是耐心的跟他讲道理就是喂着吃。但是,这些话用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也就不管用了。而我们更不能天天喂着宝贝吃,所以每到吃饭时,浩浩的进餐就成了一大难题。

针对浩浩的吃饭问题,我们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交流,并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而在幼儿园我们利用餐前的时间,向孩子们讲吃饭的好处及重要性,让他们初步了解食物吃入肚子中是如何消化的。同时通过教学活动利用图片、课件、图书等辅助教学手段,通过观察,让幼儿知道食物的重要性。进餐时,教师根据不同的菜品和菜色,向幼儿介绍其营养价值,如:多吃青菜脸蛋会变的很漂亮;多吃米饭会比爸爸长得还要高……教师运用夸张的手法教育孩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锻炼,浩浩在吃饭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家长甭提有多高兴啦。但我还想说良好的进餐常规不只是靠在幼儿园中获得,它还需要家园的配合,家长的配合对于培养幼儿正确的进餐习惯同样重要。

教育随笔:让感谢成为习惯


幼儿园里每一天都有吃点心的时间。今天我照例为孩子们分好水果,请孩子们排队来我那里拿。孩子依次来拿点心,什么也没说。我在等待着孩子们拿到水果后后说声“谢谢”。不是我想满足被孩子尊重的虚荣心,而是想让孩子学会感谢别人。想借此机会让孩子们明白,当别人为你做事后就应说声"谢谢",从小培养孩子要具有感恩的心。饼干发完了,也没有一个孩子想到说"谢谢",我有些失落,但孩子毕竟还小嘛。

于是在孩子们吃完点心后我就问孩子们:“老师为你们每个小朋友做什么了?你们有谢谢老师吗”有孩子立刻抢着说:“老师帮我们准备了水果。”“是吗,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顺势问道:“那你拿了水果后就应怎样说呢?”这时听到一个细细的声音在说:“谢谢。”我笑着说道:“说对了。小朋友,记住,以后老师给你们发点心或盛饭的时候,在你们有困难得到别人帮忙的时候,千万别忘记说声“谢谢”。”孩子们一齐回答“明白了”。第二天吃点心时,我还是照例为孩子们准备好。刚开始时,几个孩子好像忘了昨日的事,之后刘思彤说了一声"谢谢"后,每个上来拿点心的孩子都会说声"谢谢"。我从心里感到高兴。而当孩子们为我做了什么事时,我也会对他们说“谢谢”。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灵深处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师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叩开孩子的心扉,去唤醒这个“天使”,让感谢成为习惯。到那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弥漫着爱的芳香。

让经典走进生活,让读书成为习惯


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已有2个年头了,绘本真是值得向所有孩子和家长推荐的,我们也应家长的要求,在本班开展了亲子绘本阅读活动,收益颇大。绘本值得推崇的不仅是他的文学性还有它的艺术性。绘本的作者往往对文字仔细推敲,再三锤炼。更值得一说的是图。绘本利用图讲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属于高雅层次、仅供少数人欣赏的绘画艺术带到了大众面前,尤其是孩子们的面前。这些图都是插画家们精心手绘,讲究绘画的技法和风格,讲究图的精美和细节,是一种独创性的艺术。可以说,好的绘本中每一页图画都堪称艺术精品。所以,绘本中要读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而是要从图画中读出故事,进而欣赏绘画。这一点正适合我们的孩子,大家都知道孩子年龄比较小,识字量不大,但他们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如果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们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营造温馨的环境,给他们读文字,和他们一起看图讲故事。那孩子们从刚开始接触到的就是高水准的图与文,他们将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将在欣赏图画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下面我就自己和儿子共同阅读的几本绘本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我和儿子阅读的第一本绘本书是《好饿得毛毛虫》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我就喜欢上它了,单看封面就非常的可爱。封面上有一条漂亮的毛毛虫。说实话现实生活中的毛毛虫,我从不觉得它漂亮,反而很讨厌它,对它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那种毛茸茸丑丑的样子让我非常害怕。可是书上的毛毛虫却让我非常的喜爱,总觉得它非常漂亮非常可爱。打开书,读故事,越读越觉得有趣,特别是它的设计非常巧妙,有好多页都是不完整地,有一只小毛毛虫从里面钻出,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能让孩子练习数数,相信孩子一定会非常的喜欢。

拿回家,孩子果真非常的喜欢,每次睡觉前都要求读一遍,平时数数时,老出错,但是在数小毛毛虫吃的东西时非常的认真,居然没数错,连数到10都没有出错,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果然没说错。通过这本会本的阅读觉得孩子收获很大,认识了许多生字,知道了毛毛虫的生长过程,明白了蝴蝶是毛毛虫变得,知道了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还知道了毛毛虫的房子叫“茧”,也初步明白了只有不断的学习吸取知识才能长大,变强,才能蜕变。不但掌握了一定的文学和常识方面的知识。艺术方面也没有落下,画毛毛虫,画各种水果,给蝴蝶涂色,做头饰、进行故事表演等等,这一系列活动进行下来我们的孩子能不受益么?答案不想而知,但我觉得孩子最大的收益是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从此爱上阅读。

读的第二本书是《鼠小弟的小背心》初拿到这本书时,我不是太喜欢

,以为是个很复杂的故事,可能是受动画片《舒克和贝克》的影响吧。总觉得画面太复杂,不适合小一点的孩子看,但是考虑到老师的辛苦,没好意思换,再说反正都要读的。但是当我打开书时,又有些不可思议,怎么画面这么简洁,语言也非常的简洁,几乎都是重复的语言,又有点担心孩子没兴趣,当时也没细看,就回家了。

吃过晚饭,拿出了《鼠小弟的小背心》和孩子一起看,结果大大的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居然非常感兴趣,我也被它深深吸引了,真想不到这么简洁的笔触去写成了这么有趣的故事,画面简洁却非常精细,非常的幽默,每一个动物的表情无不精确,让人啼笑皆非。就像是活生生的人的表情,非常搞笑。语言更是简洁明了。几乎全是重复的语言,但正是这简洁的语言,更激起了孩子阅读的兴趣,因为简单易记,孩子很快便会自己“读”了,字并不是都认识,但是却都记下了,凭着对语言的记忆去学习字,去认识字词,真是好办法。

绘本阅读

孩子们不要让拖延成为习惯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最近我经常会发现周围有的孩子或多或少的有拖延的习惯。

比如:今天该做的事情,总会拖到明天再做。

现在该收拾玩具,总说要拖到过一会再收拾……“拖延”不仅仅存在于孩子中间,对于我们成人也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了,有时我也会说“明天再说吧”,成了日常生活的口头禅。

昨天,我们果果班把新书教材让孩子带回家看一看。

这套教材内容有6本书,11张手工制作卡片,我布置的内容是让孩子回家把每一本新书都写上名字,第二天带回来学习用。

为了让孩子都能带回来,我是千叮咛万嘱咐,第二天必须把书带回来,每一位孩子把我说的话重复了一遍,说一定带回来。

可是今天早上,当我收教材书时,发现班中超超、奥奥、巧巧三位孩子没带回来。

当时我并没有一味的责怪孩子,而是让他们三位自己观察其他小朋友把书带回来的情景,随后我把他们三位叫道跟前,首先让孩子自己说发生了什么事(没带回书),其次让孩子自己把为什么没带书的原因解释一遍。

当第一个孩子超超给我的解释是:“老师,我今天忘了带,明天再带可以吧?”而第二个奥奥说:“老师,妈妈不给我带,我明天再带!”第三个巧巧只是低着头不说话,而后给我的解释是:“忘了带”我看着这三个孩子,很显然,超超和奥奥、巧巧都觉得今天不带书没什么关系,明天再带是可以的。

当时我笑了笑没说什么。

9点整活动课正是开始,我要求每一位孩子把第一册书拿出来读儿歌,当然超超、奥奥、巧巧是拿不出来的,过了一会,我看时机差不多了,我给孩子们读了一首诗《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幕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孩子们听得是津津有味,当然这首诗的意思孩子们不一定全都懂,但我笑着对孩子简单的说:“它的意思是今天能完成的是不要留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明天要做的事情,你们说是吧?”看着小朋友拿着新书,想到我刚刚说的意思,这三个孩子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我在《读者》中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在哈佛图书馆的墙上悬挂着诸多学子受用终身的训言,“今天不走,明天要跑”“一天过完,不会再来”“现在流的哈喇子,将成为明天的眼泪”……如此等等,难道不能使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吗?孩子们不要让拖延成为习惯。

幼儿教师随笔:让感谢成为习惯


我在幼儿园担任体育教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临时安排到大班带生活活动。自主游戏后便是喝牛奶时间,我请孩子们排队来我这里打牛奶。我有个习惯,就是要等孩子说“谢谢老师”后,我才把牛奶递给他,这是几年前当保育员时形成的习惯。这倒不是我想满足被孩子尊重的虚荣心,而是想让孩子学会感谢别人。第一个来打牛奶的小男孩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力拉我手中的杯子,表情疑惑,似乎对我的举动很是不解。我也没说什么,只是对着他笑,杯子在空中僵持了一阵,我小心地松开手,叮嘱他回坐位的时候要小心。接着第二个孩子将杯子递过来,第三个、第四个……直到最后,也没有一个孩子想到说“谢谢”,我有些失落。等孩子们喝完牛奶后,我忍不住举起紧握在手中的杯子,对孩子们说:“刚才可能不少小朋友已经注意到,老师在给你们打牛奶的时候,没有把牛奶马上递给你们,是吗?”孩子们都注视着我,表情疑惑。

我用平静的目光从他们天真无邪的脸上一一滑过,说道:“老师给你们出一道思考题:你怎么才能让老师将打好的牛奶马上递给你?”话音刚落,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趁老师不注意,一下夺过来!”一个铜铃般的声音。“那如果牛奶泼出来烫伤人怎么办?”我否定了她的回答。“挠老师的痒痒,这样老师的手就松开了。”坐最后一排的小男孩大声说道。“这个小朋友动了脑筋,但要思考怎样才能让老师心甘情愿地把牛奶递给你?”我示意他坐下再思考。这时,坐在角落里的一个扎羊角辫的高个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手犹豫地举到半空又怯怯地缩了回去,反复了几次。我慢慢走过去,一边微笑着用眼神鼓励她,一边示意她回答。“……亲亲老师的脸…”她站起来怯怯地说。孩子们一听,顿时哄堂大笑,乱成一团。这个回答还真出乎我的意料,我示意孩子们安静。“这倒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那你为什么要亲老师的脸呢?”“因为……因为老师帮我打了牛奶……”小女孩一边说,一边挠着耳朵。我连忙接过她的话:“因为老师帮你打了牛奶,你心里很……”“感激!”孩子们抢着帮她回答了。我满意地笑了笑,示意她坐下。

接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答,什么帮老师捶背,帮老师捏胳膊,话音此起彼伏。等孩子们的声音逐渐减弱时,我说:“刚才你们所说的方法都是想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其实有一种方法更简单也更有效,那就是对老师说一声-一”我故意拉长了声音。“谢谢——”孩子们积极应答。我笑着说道:“记住,以后老师给你们打牛奶或盛饭的时候,在你们有困难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千万别忘记说声‘谢谢’。”

这事已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孩子们接过牛奶时那理所当然的眼神时常在我脑中闪现,他们对这一切似乎已经习惯了。我并不贵怪他们,因为他们毕竟还小。而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去教孩子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则是失职。

在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因为口渴,叫一个孩子帮忙把桌子上的茶杯拿过来,喝完后又叫他放回去,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没必要向孩子说声“谢谢”;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因为不小心碰掉了桌子上的一盒跳棋,玻璃弹珠蹦了一地,孩子自发地停下手中的“工作”,争先恐后地去捡拾弹珠,而教师却木然地站在一边或忙着张罗其他的事情。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不正指向教师肩负的责任吗?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灵深处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师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叩开孩子的心扉,去唤醒这个“天使”,让感谢成为习惯。到那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弥漫着爱的芳香。

开展“让阅读成为习惯”的读书活动


为了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XXX幼儿园将5月份定为读书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首先,创设阅读环境。幼儿园利用幼儿活动室创设了开放式的读书角,在读书角里铺上地垫,为了让幼儿能够放松的看书,在区角里放置了靠垫,幼儿可以靠着、坐着、趴着看书,轻松快乐。

其次,丰富阅读资源。为了丰富幼儿的读物,幼儿园在五月份购置了幼儿喜爱的绘本读物,如《母鸡螺丝去散步》、《花格子布大象》、《七彩下雨天》、《安的种子》、《大卫,不可以》等上百本经典绘本,并将这些书投放到读书角,幼儿非常喜欢,读书的兴趣也被极大的调动起来。

最后,丰富阅读形式。1.老师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带领幼儿读书,如:开饭前,老师可带领幼儿一起读书,离园前等待的时间也可进行阅读。2.利用区角活动开展读书活动。3.亲子阅读。幼儿园将每周五下午定为亲子阅读日,家长可在这一天来园陪同幼儿共同阅读,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体会阅读的乐趣。

“腹有诗书语自华”。通过这次的“读书月”活动,不但培养了幼儿阅读的兴趣,而且还发展了幼儿的语言。今后,幼儿园将每个月都作为读书月,让读书成为习惯,让阅读伴幼儿快乐成长。

爱听好话成了习惯


现在社会,大家都爱听好话。尤其是现在的现状,人口老龄化严重。计划生育也很严格,所以导致了一个家庭至少四个老人守着一个孩子。所以,孩子的地位越来越高,那他们在家庭中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公主,小王子,同时,也想对出现了溺爱泛滥的现象。

近几年,孩子的叛逆,孤傲等现象比较严重,同时一部分来自家庭的影响。这不,在刚开学的几周里,我就发现了我们班的宝宝就有几个脾气不一般的孩子。晓彤是一个漂亮的三岁小女孩。她长得很干净很美丽,她的妈妈每天也打扮的他很漂亮。每次到学校都能得到老师的赞扬。有一天,另外一个美女又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里,她叫靖宇,她长得皮肤白皙,大大的眼睛很美丽,她的性格也很文静大家都情不自禁的很喜欢她。有一天早上,彤彤和宇宇的奶奶们同是送两个小美女到学校。大家都说“哇,两个美女呀”这时的彤彤有些别扭,就开始昂着头问自己的奶奶说“奶奶,我最漂亮,我比他漂亮对吗”旁边的奶奶说“对对,咱家彤彤是最美得”只见当时的彤彤就高高兴地跑向教室了。

其实,人的美不在于外表,心灵美是最重要的。也许现在的家长太爱自己的孩子了,以至于教育孩子忽视了很多“谦虚,认真,诚实”等很多做人的最起码道理。

相关推荐

  • 让孩子专注成为一种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要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该把孩子的专注力激发出来。具体来说年轻的父母可以这样对幼儿进行专注力的训练。 视觉注意力训练 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动物图片,并提出一些问题,比...
    2021-12-25 阅读全文
  • 让互相帮助成为一种习惯 当帮助成为了一种习惯,孩子们会渐渐习惯去帮助和被帮助,但这样的互相帮助是一种真帮助吗? 军军是一个小男孩,白白嫩嫩胖乎乎,平时特别听话,老师说东从不往西,有时候,我特别希望他在我说东的时候,能往西看一...
    2021-02-24 阅读全文
  • 别让孩子的任性成为一种习惯 导读:家长都宠爱自己的孩子,多数孩子多少都会有点任性,但是家长面对孩子任性千万不要纵容,别让任性成为一种习惯。 如果你的孩子只是偶尔出现任性的行为,那么,别着急,他还不能算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但是,如果...
    2021-09-29 阅读全文
  • 让学雷锋成为一种习惯演讲稿推荐 所有改变,都源于对改变本身的强烈渴望。为了能够保证发言时能够顺利进行,首先我们要想好自己发言的内容,好的演讲稿能够拉近大家的距离,若要写好一篇演讲稿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学雷锋成为一种习惯演讲稿”,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2022-07-20 阅读全文
  • 让午睡成为习惯 每次中午值班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班总是有几个孩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难以入睡,记得以前的时候,我们采取了很多让幼儿尽快入睡的方法:讲故事、听音乐等,但是对于那些难以入睡的孩子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相信...
    2020-12-26 阅读全文

在家庭教育中要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该把孩子的专注力激发出来。具体来说年轻的父母可以这样对幼儿进行专注力的训练。 视觉注意力训练 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动物图片,并提出一些问题,比...

2021-12-25 阅读全文

当帮助成为了一种习惯,孩子们会渐渐习惯去帮助和被帮助,但这样的互相帮助是一种真帮助吗? 军军是一个小男孩,白白嫩嫩胖乎乎,平时特别听话,老师说东从不往西,有时候,我特别希望他在我说东的时候,能往西看一...

2021-02-24 阅读全文

导读:家长都宠爱自己的孩子,多数孩子多少都会有点任性,但是家长面对孩子任性千万不要纵容,别让任性成为一种习惯。 如果你的孩子只是偶尔出现任性的行为,那么,别着急,他还不能算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但是,如果...

2021-09-29 阅读全文

所有改变,都源于对改变本身的强烈渴望。为了能够保证发言时能够顺利进行,首先我们要想好自己发言的内容,好的演讲稿能够拉近大家的距离,若要写好一篇演讲稿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学雷锋成为一种习惯演讲稿”,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2022-07-20 阅读全文

每次中午值班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班总是有几个孩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难以入睡,记得以前的时候,我们采取了很多让幼儿尽快入睡的方法:讲故事、听音乐等,但是对于那些难以入睡的孩子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相信...

2020-12-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