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中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谁的自行车》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09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及说课稿

【活动目标】

1、能关注图片的细节,尝试进行简单的推测和联想。

2、幼儿积极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并得到其中的快乐。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特别自行车照片。

2、故事《谁的自行车》。

3、故事中奇特自行车图片若干张、动物图片若干张。

4、自行车拼板一套。

【活动过程】

(一)玩拼板

1、教师和幼儿一同翻看自行车图形拼板。(说说自行车各个部分的名称)

2、过度提问:这是谁的自行车呢?

(二)故事《谁的自行车》

1、看图片:这是谁的自行车?

2、小男孩骑着自行车会到哪里去?(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推测)

3、逐步讲述故事:

(1)鳄鱼的自行车:

小男孩看见了什么样的自行车?(说说特别的理由)

你觉得这是谁的自行车?为什么?

小结:鳄鱼的身体很长,所以他的自行车是长长的,骑在上面才会舒服。

(2)大象的自行车

这是谁的自行车呢?

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说说理由。

这辆自行车可能是谁的呢?

小结:因为小象身体太重了,所以它的自行车轮胎特别的粗,骑在上面才安全。

(三)特别的自行车

1、看看、说说特别的自行车。

师:绿地上还停着许多特别的自行车,去看看它们都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自己喜欢的特别的自行车)

2、小动物骑自行车。

师:小动物们也听说草地上有这么多好玩又特别的自行车,它们也想来骑,我们来帮助找到它们找到合适的自行车。

(1)出示动物图片,幼儿自由选择一种动物。

(2)配对,并说说理由。

3、小结:原来这些自行车不光模样特别,而且还有特别的用途,让动物朋友们坐的得更舒服、更安全。

(四)讲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师:究竟是哪些小动物骑走了这些特别的自行车?我们可以在故事里找到答案。

活动反思: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朗诵散文诗的同时,感受到语言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幼儿百科: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谁和谁好》


活动意图:

“谁和谁好?”经常是孩子们口中心里提及的问题,班级里面也总有孩子说“我和***好”“我们是好朋友”……这是他们上幼儿园的动力和源泉。此次活动的开展是让孩子知道生活中也有很多事物是两两相配的,互帮互助的。学习这首好歌不仅了解生活中相互的事物,也让孩子感受朋友间在一起的欢快。

活动目标:

1、乐意为生活中常见的事和物寻找联系,并讲述自己的理由。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

3、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清楚自己想说的事。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难点:

愿意讲述事物之间联系的原因。

活动准备:

材料材料包、。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今天,我带来一首关于好朋友的儿歌,名字叫《谁和谁好》。请你们来听一听。儿歌里都说了什么。

你听到了谁和谁好?他们是怎么样好的?

小结:谁和谁好?藤儿和瓜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为什么他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小结:因为他们住在一起,离得近,天天在一起,所以他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你还听到了谁和谁好?儿歌里还说到谁和花好?

小结:谁和谁好?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蜜,花儿仰脸笑

蜜蜂做了什么?花又做了什么?

小结:花里面有花粉,蜜蜂每天都要去采花粉然后带回家酿成香甜的蜂蜜。

仔细看,还有谁和谁好?

小朋友之间又做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小结:谁和谁好,我和小朋友好,大家唱起歌,开心又快乐。

二、完整欣赏:

教师和幼儿稍作动作表现儿歌内容。

三、幼儿操作材料《谁和谁好》

过渡语:除了我们刚学到的儿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朋友,让我们去找一找。

观察要点: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将事物进行联系,并简单说说理由

集体交流:请幼儿说说自己配对的原因?

谁和谁好,说出你的原因。

总结::原来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事物都能够找到谁和谁是好朋友,事物之间是存在联系的。

活动延伸:

继续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

附:儿歌《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藤儿和瓜好。

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谁和花好?蜜蜂和花好,

蜜蜂来采蜜,花儿仰脸笑。

谁和小朋友好?我和小朋友好,

大家唱起歌,开心又快乐。

活动反思:

教学活动来源于儿歌《谁和谁好》,引发幼儿去关注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关联。!!通过活动,幼儿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激活了思维,展示了潜能。抓住机会挖掘他们潜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

活动中,没有意识去整合知识,教育机智上还应多加思考,教学的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炼、准确,回应不够精炼,在方式方法上应多加变化。在教学中,应该多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使幼儿在语言方面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教案《自行车》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了解主人公的活动和感受。

2、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演示,初步理解“绕”、“越”、“趟”、“冲”等动词。

3、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自行车的特征。

教学准备:大书,教师或幼儿骑车的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一张骑自行车的照片,问问幼儿喜欢骑自行车吗?接着请幼儿说说骑车都到过哪里?看到了些什么?幼儿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

二、阅读图画:

封面:先出示题目,明确“我”指的是谁:这读本的题目叫“我的自行车”,“我”指的是谁?你们觉得他可能要骑去哪里?

第1页:他骑车来到了哪里?前面有棵树,要继续往前骑的话,该怎么办呢?

第2页:他又骑车到了哪里?要是从小桥上骑过去,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这个动作呢?

第3页:(遮住“来到树下”)请幼儿看图补充“我”骑车来到了哪里?

第4页:教学同2页

第5、6页:分别观察“骑上”“冲下”的动词

第7页: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三、总结分享:

教师小结小男孩去过的地方及用到的动词。

(本案例参考教师指导用书)

教学反思:

这读本素材来源于生活,这是幼儿身边见过或经历过的事,所以幼儿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参与性很高。通过对读本的学习,幼儿明白了这个故事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的,以一周的时间展开,每过一天句子就相对的扩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动作的演示,让幼儿模仿读本中出现的动词,加深幼儿对动词的理解。存在的不足有:所提的问题不是很具有开放性,有点限制了孩子的想象思维能力,同时在课堂上过多的关注积极活跃的孩子,忽略另一部分孩子的参与性,希望在下次的活动中吸取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百科: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大班语言教案《谁轻谁重》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谁轻谁重》”。让幼儿能用语言完整表述结果,初步会推出相互比较的结果,区别比较动物的轻重,理解动物之间的重量关系,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教学目标:

1、区别比较动物的轻重,理解动物之间的重量关系。

2、能用语言完整表述结果,初步会推出相互比较的结果。

3、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件。

2、《幼儿画册》、笔

教学重点与难点:

比较轻重理解重量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观察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出示四种动物的图片,提出问题:有一天,小猫、小狗和胖猪他们碰到了一起,他们想玩跷跷板的游戏,可是怎么也跷不起来,小朋友,你们想想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2、教师小结:原来他们的重量不一样,所以会跷不起来呢。看课件,观察、思考跷跷板瞧不起来的原因。通过观察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的思考,把重点引到动物的重量上来。

二、情景展现:

比较轻重

1、小猫和小狗放在第一幅跷跷板图上:小猫和小狗比,你们觉得谁轻谁重呢?

2、猪和狗放在第二幅跷跷板图上:胖猪和狗比,你们觉得谁轻谁重呢?

3、师:如果猫和胖猪跷跷板,跷跷板会怎么样呢?

1、幼儿认真观察老师摆的图片,比较三种动物的数量关系。幼儿学说:猫比狗轻,狗比猫重。胖猪比狗重,狗比胖猪轻。

2、幼儿摆放猫和猪,并用语言表示:猫比狗轻,狗比猪轻,所以猫比猪轻。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思考判断动物的轻重。

三、作业与辅导:

教师用图片摆出三种动物重量的关系:

1、师:如果1头猪=2只狗的重量,1只狗=2只猫的重量,那么1头猪=几只猫呢?

2、让幼儿做相关的练习。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观察老师三种动物重量的关系。

2、幼儿翻开《幼儿画册》,根据要求,把每组中重的物体用笔圈出来。

3、根据两种动物间的重量关系,推理出让跷跷板平衡的方法。幼儿已经能够辨别两种小动物的轻重关系之后,引导幼儿感受三种小动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四、小结:

评价幼儿作业。相互检查、交流。培养幼儿认真完成作业的态度。

教学反思:

活动中我利用课件让幼儿比较轻与重,孩子们看到具象的东西就能马上反应出谁轻谁重。但是问他们为什么时,有很多小朋友回答说因为XX比YY大所以XX比YY重。我紧接着就举了一个气球(体积大)和一把钥匙(体积小)的例子来反驳他们的想法,大部分孩子马上理解了,知道自己原先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我再提问时就没有以体积大小来判断的情况了,而且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出:猫比狗轻,狗比猫重;胖猪比狗重,狗比胖猪轻,从而得出结论:猫比狗轻,狗比猪轻,所以猫比猪轻。

但是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有很多幼儿不能独立完成,需要教师在旁指导才能写出正确答案,对于三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容易混淆。在以后的活动中需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幼儿百科:轻是一个汉字,读音是qīng,意思是指分量小、程度浅、用力小、认为容易、随便的意思。《周礼·车仆》有记载:轻车之萃。谓驰敌致师之车也。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谁的救生圈》及教学反思


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谁的救生圈》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救生圈的作用,认识常见的会游泳的动物,初步理解画面的主要情节,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乐意参加讲述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谁的救生圈》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画面的主要情节,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2、了解救生圈的作用,认识常见的会游泳的动物。

3、乐意参加讲述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PPT,小狗、公鸡、小鱼图片、背景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图片(救生圈)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这是什么?救生圈有什么大本领?

小结:救生圈可以帮助不会游泳的人游泳。

二、感知理解画面的主要情节,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讲述。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讲一个有关救生圈的故事。请你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都告诉我们,好吗?

图一提问:谁来了?小猫去干什么?

图二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猫发现了什么?

小结:我们刚刚看了两幅图,我们知道了,小猫去河边钓鱼,它发现了一个救生圈。

图三提问:小猫看见了谁?它会怎么对青蛙说?青蛙又会怎么回答?想想青蛙会怎么游给小猫看?请你学一学。

小结:小猫问小青蛙:“这是你的救生圈吗?”小青蛙说:“谢谢,不是,我会游泳,不用救生圈。”说完,小青蛙“扑通”一声就跳进了河里。

图四提问:小猫又看见了谁?它会怎么说?乌龟又会怎么回答?

小结:小猫问小乌龟:“这是你的救生圈吗?”小乌龟说:“谢谢,不是,我会游泳,不用救生圈。”

图五提问:小猫又碰到了谁?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小结:小猫问小鸭:“这是你的救生圈吗?”小鸭说:“谢谢,不是,我会游泳,不用救生圈。”

图六提问:这到底是谁的呢?看看谁来了?它怎么了?他们会说些什么?

小结:小鸡着急得赶来了,小猫问:“小鸡,这是你的救生圈吗?”小鸡说:“是的,谢谢你,这是我丢的。”

图七提问:小鸡在干什么?小鸡怎么会游泳的?

小结:戴上救生圈,小鸡也会游泳啦!

总结:你们看着图片讲的故事真好听呀!我们把这些图片连起来,再来听听这个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叫《谁的救生圈》

二、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

1、现在,你知道这个救生圈是谁的了吗?

2、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谁是会游泳的?谁需要救生圈?

三、迁移新的知识经验。

1、师:除了小鸡,还有谁也需要救生圈呢?

2、游戏:谁的救生圈。

师:老师这里有三个小动物,它们是小狗、公鸡、小鱼(出示小动物的图片),我这里也有一个救生圈,会是谁的呢?请把你觉得会游泳的动物贴到河水里,不会游泳的,贴在草地上!自己动脑筋哦!去后面的桌子上试一试吧!

3、引导幼儿迁移故事中的语言来问一问,说一说。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在今后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要再详细。在具体。在儿童化一些。

幼儿百科: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

相关推荐

  •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谁和谁好》 活动意图: “谁和谁好?”经常是孩子们口中心里提及的问题,班级里面也总有孩子说“我和***好”“我们是好朋友”……这是他们上幼儿园的动力和源泉。此次活动的开展是让孩子知道生活中也有很多事物是两两相配的...
    2020-09-2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自行车》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了解主人公的活动和感受。 2、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演示,初步理解“绕”、“越”、“趟”、“冲”等动词。 3、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自行车的...
    2020-12-19 阅读全文
  • 大班语言教案《谁轻谁重》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谁轻谁重》”。让幼儿能用语言完整表述结果,初步会推出相互比较的结果,区别比较动物的轻重,理解动物之间的重量关系,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2020-05-2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谁的救生圈》及教学反思 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谁的救生圈》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救生圈的作用,认识常见的会游泳的动物,初步理解画面的主要情节,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乐意参加讲述活动,体验活动...
    2020-09-24 阅读全文
  •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找上班》 设计思路: 随着秋季脚步的来临,我们的主题活动“动物朋友”正在积极地开展着,小朋友带着自己的情感态度、已有经验、认知习惯进入学习情境。在这个一主题中,我们我们引领着孩子进入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去结识更多...
    2020-09-29 阅读全文

活动意图: “谁和谁好?”经常是孩子们口中心里提及的问题,班级里面也总有孩子说“我和***好”“我们是好朋友”……这是他们上幼儿园的动力和源泉。此次活动的开展是让孩子知道生活中也有很多事物是两两相配的...

2020-09-29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了解主人公的活动和感受。 2、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演示,初步理解“绕”、“越”、“趟”、“冲”等动词。 3、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自行车的...

2020-12-19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谁轻谁重》”。让幼儿能用语言完整表述结果,初步会推出相互比较的结果,区别比较动物的轻重,理解动物之间的重量关系,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2020-05-27 阅读全文

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谁的救生圈》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救生圈的作用,认识常见的会游泳的动物,初步理解画面的主要情节,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乐意参加讲述活动,体验活动...

2020-09-24 阅读全文

设计思路: 随着秋季脚步的来临,我们的主题活动“动物朋友”正在积极地开展着,小朋友带着自己的情感态度、已有经验、认知习惯进入学习情境。在这个一主题中,我们我们引领着孩子进入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去结识更多...

2020-09-2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