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观念:我家的家教家风

发布时间:2020-12-04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育儿观念:我家的家教家风》,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育儿观念:我家的家教家风

一个好的家教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很好的家教中。我们家四世同堂,我奶奶快80岁了还经常帮我带儿子接送上下学。在家中我婆婆和奶奶的关系一直很好,我婆婆进家门30多年了从来没和奶奶吵过架,我嫁到家也七年了,同样也没和我婆婆吵过架。我们家从不会相互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们家的是更理性的一面。我家的家风和家教可以概括为“孝、俭、勤”三个字,虽然简单普通,但是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孝,在我眼里,父母都很孝顺,我婆婆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帮我照顾孩子。我奶奶在xx园区叔叔家,我婆婆几乎每周都要去叔叔家看望奶奶,会给奶奶带上自己做的可口的饭菜,帮奶奶剪指甲,掏耳朵。奶奶和婆婆是互敬互爱。老家有事情婆婆回去处理,奶奶就会过来帮我们照顾孩子,一位快八十岁的老人心态非常好,我想这和家教也有很大关系吧。

俭,在我们父母这一辈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我公公婆婆都是比较节俭的人,一辈子省吃俭用的。婆婆在这生活经常对我们说要节俭,不能浪费水电煤气等。洗过衣服的水留下来浇花、拖地、冲洗马桶,婆婆看电视也不开灯。小时候我儿子柴畅的衣服都是左邻右舍给的,婆婆说小孩子一把屎一把尿,不要穿的太好,孩子长的快,不需要买衣服,找找邻居的就足够可以了。奶奶更会过日子就连菜汤都要留着不舍得丢掉。在节俭这方面我们晚辈就做的不如长辈了,我们要像长辈学习也给我们的孩子今后树立一个好榜样。

勤就是勤奋,勤快不怕吃苦。婆婆是最勤快的人了在我家。在乡下老家婆婆一个人种了七八亩地都是她一个人忙碌着。来到xx后婆婆特别不习惯清闲的日子,就在我们小区外后面的空地上开辟了一片地,种了很多蔬菜。婆婆每天五点就起床打扫卫生收拾房间,帮我们把饭菜做好。婆婆经常对我们说,做人要勤快,教育我们在工作中不要偷懒,少说话多做事。我儿子在婆婆身上学到了点勤奋的精神,婆婆在家做饭时,柴畅会帮着摘菜,包水饺时小家伙会擀皮,还帮助奶奶洗碗。我们家也特别喜欢乐于助人,在老家农村十里八村一提到我们家,邻居们都会夸赞,在xx邻居家有困难,我们也经常乐于帮助,婆婆常常帮别人义务照看孩子。

家庭中的家风、家教好。孩子才会茁长成长,如果家风、家教不好,这个孩子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现在的父母大多数忙于自己的工作,越来越不注重家教对孩子的影响了,只觉得孩子在学校学习就足够了,自己却不管孩子,任由他们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孩子怎么能号得了呢?说起来也惭愧,我就是这样的人,平时太忙于工作,孩子没太多精力管教,要不是婆婆一直在关心着、管教儿子,真不知孩子会如何。以后我们年轻父母也要多多参与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生活中去。

实事求是,吃亏是福,乐学苦干,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观念:好家教铸造好未来


若要问当今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父母最重视教育,答案一定是中国。但同样是家庭教育,教育理念、水平却各不相同,教育效果更是大相径庭。笔者作为一名教师,有点滴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环境创设很重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也是时间最长的环境。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家庭收入的增加、物质条件的丰富,如果单从物质条件来说,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但这只是片面的。

网上有句话说得好:“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爸爸爱妈妈。”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良好的家庭氛围、精神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能给孩子带来足够的安全感;一个民主的家庭氛围能让孩子有更多的担当;一个奋进的家庭状态能让孩子有更大的动力。儿歌《我有一个家》唱出了每一个孩子的心声,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幼有尊,崇尚孝道,夫妻之间恩爱甜蜜,互敬互爱,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精神上是富足的,人格上是健全的。

二、榜样是最好的教育

光说不练假把式,中国的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真可谓费劲了口舌,可有时却收效甚微,这是为何呢?孩子的反驳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你总是让我这样做、不能这样做,可你呢?你自己做到了吗?一个问题把家长问得哑口无言。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身先士卒,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一点至关重要,尤其是对语言与理解能力发展较低的小孩子。学校里教给孩子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而家长在外出游玩时,大喊大叫、随口吐痰、随手扔垃圾,孩子提醒制止时,家长二话不说直接拉起孩子就走,或是训斥孩子多管闲事,或是百般为自己辩解,就是不肯弯腰去捡拾垃圾,失去的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更是孩子对规则的默然;晚饭过后,家长命令孩子去书房读书,自己却窝在沙发里玩手机,没有亲子共读可言的同时,孩子的心态也变得浮躁起来。过马路时,当家长上演“中国式过马路”、跨栏比赛的时候,跟在身后的孩子也是竞相模仿、以此为荣,文明意识更是无从谈起。相反,如果家长做到处处模范、时时榜样,这样细节教育下的孩子一定是不一样的。

三、孩子的成长不能缺席

有人戏言说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是“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这句话听起来可笑,但不是危言耸听。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的确存在一些误区的。

误区一: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情。我只要给孩子提供足够好的条件,上好学校、选好班级、老师、买好东西,这就足够了,至于学习做人那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观点,也是一种可怕的想法。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责任,缺一不可,不要等到孩子这颗树苗长歪后才后悔莫及,孩子成长不可倒退。

误区二:孩子的教育是母亲的事情。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教育孩子父亲母亲都不能缺席,只有这样孩子的成长才算完整。父亲的教育作用甚至要强于母亲,尤其是对于男孩子而言。有调查研究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长大以后更有出息。所以,在家庭教育问题上,谁都不能偷懒。

四、鸡汤之外再来点鸡肋

中国的家长最爱孩子,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飞了,唯恐孩子受到一丁点伤害,所以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奖励教育、真善美教育,百般呵护,对于假恶丑则是极力躲避,唯恐伤到孩子幼小的心灵。孩子的成长道路太过顺利,对社会万象缺乏客观的认识,对欺骗缺乏应有的防范,这才有大学生被骗致死的惨剧发生。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精神上是缺钙的。

孩子迟早都要离开家庭的港湾,离开父母的怀抱,他们不是风筝,父母也不是手里那根坚实的风筝线,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负面问题、假恶丑,作为父母要告诉孩子:这是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但这是极少数,不是生活的全部,更多的还是正能量、真善美。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社会、客观分析问题、认真寻找策略,毕竟孩子要长大、要独立。鸡汤虽好,但如果贪杯就会营养过剩产生副作用,适时来点鸡肋、挫折教育还是有必要的。

好父母教养好子女,好家教铸就好未来!

育儿观念


育儿观念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而孩子的健康、聪明需要父母的辛勤培养和教育。人们不是说: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所圈、所点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教育,这就说明教育的重要。而家长是孩子最亲近、最信任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时刻影响着孩子行为的发展。良好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孩子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头脑聪明、积极乐观的人。

但在现实中,家长们往往都缺乏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只能是摸着石子过河――凭感觉了。自今年9月我们的女儿阳阳开始幼儿园学习后,我们有幸参加了新生家长培训系列讲座,这些讲座对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非常及时也非常有针对性,帮我们解答了许多存在的疑问,也纠正了我们一些认识上的偏误,让我们逐步掌握了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又深刻的体会到做一个称职的、让孩子喜欢的父母是何等的不容易。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不但要更新观念,走出各种误区,更要做好表率,树立榜样,要以爱的教育来培养小孩。对小孩的各种要求应顺其发展、启发引导、减少压力,多给小孩创造其自由探索、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有一个美好幸福的童年。

s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对幼儿实施教育,不仅在于幼儿园的教育,还应当贯穿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强有力的支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更应与老师密切合作。

育儿观:家教


想起“家教”这个词看了xx妈妈的回复,令我想起“家教”这个词,在我小时候,一直觉得骂人孩子最重的一句话:没家教!因为这句话骂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母。

看到xx妈妈如此重视老师的意见,在家里又花时间、又花精力、还动脑筋,关注、陪伴、引领着孩子的成长,我很感动。

好多年轻一代的小爸小妈们自己都没有长大,常常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如果学校真的能承担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那么所有的学生就没有任何差异了,正因为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因而世界也就变的那么立体而有色彩。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教养、追求知识、性格开朗、有很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做家长的也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榜样,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所规范,正如小树刚刚长出来的时候需要一根水泥柱子帮助他长得正且直一样,孩子的成长也需要我们随时、耐心地矫正他们的行为,让他们长得健康又漂亮。

不需要多么成功,只要做个有家教的孩子,父母就一定能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

老公的育儿观念


老公的育儿观念从前年开始,我陆续的让女儿接触了舞蹈,画画,还有古筝。老公一直反对我这么做。理由是孩子就应该什么都不学,让她自己光玩就行。

我发觉老公的观点有点和常人不一样。比如说,在早的时候,女儿只有不到一岁的样子,老公的观点是“孩子无错,孩子都是对的”,真不知老公是怎么想的?近来我有时问老公,老公现在是说什么都不承认自己说过这样的话。

对女儿的教育观点,我们两人一直有分歧。孩子大了。我的观点是在女儿的承受范围之内多多少少让她接触一些艺术熏陶,别像爸爸妈妈似的对艺术一问三不知。但是老公说了:“学什么,让她好好的玩就行。”在妈妈的坚持之下,女儿学了古筝,但老公一直反对。所以女儿只要一说‘我不想学古筝了’,老公就会对妈妈使脸色:“你看,她不想学,你非得叫她学。”实际上,女儿非常喜欢学些古筝,因为是在一个幼儿园里面,课间歇息的时候女儿可以到楼下玩滑梯。只不过女儿有时矫情,故意的。

育儿观念:小班育儿心得


育儿观念:小班育儿心得“弹指一挥间”儿子小班毕业了,像许多父母一样,我也是”新手”妈妈,一边思考,一边学习,一边总结,有许多道理自己明白,付诸行动却很难。回想起四年来对儿子的教育,感觉自己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妈妈。儿子在上小班的一年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不愿去幼儿园、不能独立吃饭、在活动中不积极、会耍脾气……我就几个自己尤为关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吧。

一、怎样让孩子更加独立

儿子在小班一年中,最让我纠结的就是上学、吃饭、与小朋友相处,总的来说就是独立性不强。虽说每个孩子是不同的,可是看到其它孩子快快乐乐的上学,独立吃饭,我非常羡慕。儿子的依赖性可能和我有关,他三周岁前比一般的孩子生病多,经常去医院。有时候老人不在身边,他一生病我就急得睡不着吃不下,对他百般呵护。现在想想那时自己有点大惊小怪,反而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及心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小班上学期奶奶从老家过来了,去幼儿园主要是奶奶接送,听说他在幼儿园的情况不是很理想,我也挺紧张的。第二学期奶奶没来,爸爸上班早出晚归,我除了上班就是照顾他。我不得不在儿子的身上花更多的时间,我也希望经过我的努力,他在各方面都能超越自己。

首先,上学就是一大难关。刚开始几天每到教室门口他就粘着我不让走,让我再抱一下,有时一下不行,还要再抱。然后勉强进去,有时还会哭几声。其实,进了教室表现的还可以。后来每天早上吃饭后,我就开始做思想工作。实际上每天起床后就开始了。儿子睁开眼睛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上学吗?”为了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每次我都煞费苦心。如果答案是“上”,他消极的情绪会从这一刻一直延续到教室门口;不回答,他会没完没了,打破沙锅问到底。一般情况我就避重就轻,尽快分散他的注意力。早饭后,我会提醒他想带什么玩具,带玩具是必修课。然后我会主动讲一些幼儿园的事情,比如,一起唱刚学会的儿歌,说说昨天表现好的方面,或者引导他猜想一下当天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总之,让他带着积极的情绪上幼儿园。有时候用他想要的东西当诱饵,也就是物质奖励。最后一招就是正面说理了,先对他表示理解“妈妈知道你不想上学,妈妈很快回来接你的。”再语气柔和、态度坚决得说“妈妈必须去上班!”让他知道我的底线。往往他会接受的。再好的方法也有失灵的时候,虽然有时候还会哭闹,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接回来的时候难得有不高兴的情绪,我还是孜孜不倦得做思想工作。大多数时候会问“哪个小朋友得到老师的表扬了?”“哇,你今天得到表扬了!能说说老师为什么表扬你吗?”刚开始他是置之不理,后来他说的愈来愈多。有一次记忆犹新,他非常兴奋,一边拍手一边说“表扬俞子恒!表扬俞子恒!”“老师为什么表扬他?”“他会唱歌还会讲故事。”我由衷的说“他太棒了,不仅会唱歌还会讲故事!”更让我想不到的是,他还要给我讲故事。过两天去接他时,他指着一个小朋友告诉我“他就是俞子恒!”再后来经常看到儿子和其它小朋友打招呼。看来他和小伙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

在吃饭方面,进步甚微。尽管我也让他饿过、换过餐具、帮我捡菜、给自己盛饭……他还是不能坚持自己吃饭。甚至有一次不让他看电视,他竟然说:“不让我看电视,我就不吃饭!”从几何时吃饭成了他威胁我的砝码。我告诉他吃饭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别人的事情。他竟问我“别人是谁?你也是别人吗?”我耐心得给他解释,除了他自己以外的都是别人,爸爸妈妈也是别人。现在每顿饭我都让他选择吃还是不吃、吃多少。

二、如何鼓励才能激发孩子的潜能

小班的孩子,年龄还小,不了解自己的能力,不知道自己的长短处,很多孩子处处争第一,得失心较强,我儿子恰恰相反,输赢得失无所谓。有时候你问他:“今天谁领到小红花了?”“哪些宝宝被评为好孩子了?”他百分之九十九是摇摇头“不知道”,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表扬也好,鼓励也好,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动力,特别是男孩子,以后踏上社会,处处是竞争,时时有压力,没有进取心,可怎么行?

小班第二学期,婆婆没来,倒让我更了解儿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了。每天在去幼儿园的路上我都会告诉他,“放学要记得告诉妈妈,今天最开心的事情,哪个小朋友得到老师的表扬。”虽然刚开始一段时间我得不到明确的答案,我并没有放弃。我相信这样做会使一天的幼儿园生活有了一定目标,也给他积极的心理暗示。另外我也不会忘记使用物质奖励。有时候他提出来要吃棒棒糖、想拥有一个新玩具,满足这些需求可以,周五领到小红花就可以买了。糖和玩具是诱饵。他开始关心自己能否得到老师的表扬,是否能得到奖品。我记得第一次这样做的时候,周五接的时候,他兴奋的告诉我“看我领到的小红花”,我马上给他买了他想要的橡皮泥。一段时间后,儿子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也使他知道需求有时也不是能及时得到满足的。当然我也提醒自己说话要算数。可每次以物质来奖励也不好,精神奖励更重要,我借鉴了一些别人的经验,准备一个“记功簿”,专门记录进步细节,它的作用是强化正面效应,如2011.2.24他回来主动唱了“袋鼠妈妈”的歌,我如实记载了,后面还画了他想要的苹果。写到这里我要做检讨了,“记功薄”已经闲置一段时间了。当然口头表扬使用的更频繁。老是用“你真棒”等有点太随意了,有时像“蜗牛画得太神气了”“衣服穿得真整齐”这样的表达更具体效果更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鼓励和表扬是不够的,惩罚也是一种手段。如做错事可以罚他不让看电视,不准出门玩。我是不反对打孩子的,有时气糊涂了,找不到好办法,打一顿来发泄,这样做肯定不对。为了使惩罚更合理,我也渐渐摸出符合儿子的惩罚规则,有原因的发脾气会剥夺一些权利,找不出原因、无理取闹就打一顿。我想其它的父母也有自己的奖惩办法,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好方法。

三、你了解情绪教育吗

一次浏览网上文章,看到俞敏洪谈心情教育,我非常认同他的观点。百度词条解释:情绪教育指培养个人体验他人情绪,控制和表达自身情绪的能力。我不了解别的宝宝情绪怎么样,我儿子很敏感,情绪起伏很大。我比较内向,一般情况比较随和,有时候得过且过,爸爸很外向,脾气比较急。老师反映儿子两面性很强,可能和遗传有关,我是一个老师更相信教育的力量。

小班上学期在幼儿园表现不理想,我也有点着急,便狠下心来,做一个严母。接下来就发生了以下的场景:不好好吃饭,便关在门外;到超市要买玩具也挨训,甚至把他扔下自己走了;不按时洗脚洗脸睡觉,挨训……一直处在母子对立的情形下,他没好情绪,我情绪也很糟。“我就不吃饭”“我走了(离家出走)”这样对抗性的语言成了他的口头禅。老师也反映他在幼儿园变厉害了,发起火来,小朋友都怕他。有一次,我亲眼看到,小朋友都坐在自己位子上玩游戏,一个小朋友要从他背后过去,动了一下他的椅子,他马上站起来,举起拳头。我不希望自己有个“刺猬”一样的孩子,到底要怎么样教育他呢。后来我在相关论坛中看到这样的话,“一天最多批评孩子两次”,“如果你想有个性格温顺的孩子,就不要对反抗中的宝宝说不”。我觉得自己做的过火了,应该多想些办法,来转化孩子的负面情绪。有一天做手工,他想让一张纸平铺在桌子上,结果,纸不听话,反复几次,他开始不耐烦了,我在旁边听到他烦躁的声音,“我要把它撕成两半!”“妈妈我要把它撕坏!”我理解他的心情,我说:“你确定要这样做吗?”他拿着纸到我面前,“我要撕坏,我要撕坏!”我说:“你认为要撕坏就撕坏吧。”他看我不帮他,又增加了几分生气,把纸片撕了,扔到垃圾筒,自己大哭起来。我看到他这样真想板起脸来训他,最终还是忍住了。“你是不是不想撕它?”他点点头,“我们再把它粘好吧。”为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我又说:“你想把它铺平,它老是起来,所以你很生气,虽然现在粘好了,但是它有裂纹了。你应该想办法啊,要是不行请别人帮忙也可以啊!”

前几天,儿子在沙发边玩,他突然对我说,“妈妈,你不喜欢我了,我躺在沙发下了。”(有一次惩罚他躺在沙发下)“妈妈一直都喜欢你的。”“妈妈生气的时候呢?”他反问到?我听了感慨万分!父母要想让孩子更快乐,就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有耐心,帮助孩子转化负面情绪。孩子再大点也让孩子认识到父母的情绪,因为有的时候我们也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我知道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我也应该学习更好的方法和技巧来进行情绪教育。

在解决以上几个问题的实践中,我深感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有效的沟通可以使父母和孩子更好的合作,从而减少冲突,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读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我总结以下几点认识:首先学会倾听。小班的孩子已经有自我意识,遇到问题时我会蹲下来,盯着他的眼睛,认真得听他说,他会觉得自己被重视,很愿意与我合作。其次用简短的语言表明你的期望。有段时间他不愿洗澡,我就说:“妈妈想有一个香喷喷的宝宝,肥皂好香啊!”“我要打香皂!他马上说说。”有一次一回到家我就说:“地面干干净净多好啊,但是现在有点脏。”他马上说:“妈妈,我来扫地!”语言的力量是神奇的,大部分的时候只要我以愉悦的心情表达我的期望,儿子都会与我合作。最后如果孩子不愿与我合作,就让他体验错误行为的后果。我陪儿子读过安全坐车的故事,最近他坐车时太兴奋了,我提醒几次都不听,碍于面子我没有发火。后来他的下巴撞到我的肩上,牙齿把舌头咬了。还好情况不严重,我只对他说了一句“你知道坐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他点点头,不再乱动了。不过这种方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随着儿子不断地成长,老的方法不一定管用,新的问题还会不断的出现,我也会不断地接受“挑战”。在同儿子的“斗志斗勇”中,我不断地成长为一个更合格的妈妈。

育儿观念:国外育儿经验


育儿观念:国外育儿经验

美国--父亲育儿成为时尚

在美国,很少见三世同堂的大家庭,祖父母没有抚养孙辈的义务。同时因为人工费用高昂,只有极为富裕的家庭才请得起保姆,因此育儿的担子只能落到父母身上。养儿育女在美国,曾完全被当成母亲的职责。后来,女权主义者从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的角度出发,呼吁父亲多分担育儿义务。在这种观念的引领下,一种新的时尚潮流应运而生--父亲育儿。购物中心、各种游乐场所,随处可见抱着、用小篮提着、背着、或是推着可爱宝宝的大男人。父亲分担育儿职责成为一种时尚,在美国的中等收入家庭中尤为盛行。

据报道,美国有两百万父亲选择留在家里带孩子,而让妻子去工作养家。这么做的家庭有的是因为妻子收入比丈夫高,有的是因为丈夫更有耐心,更喜欢陪在孩子身边。这些"全职爸爸"乐此不疲,还利用互联网结成各种组织联盟,互相交流育儿心得,上演活生生的"奶爸团"!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近二十年来,心理学家与儿童发展专家逐渐发现,父亲分担育儿职责,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某些作用甚至是母亲无法替代的。研究发现,由于大多数男性与女性行为方式的不同,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母亲抱起孩子时,动作往往非常温柔,可很多父亲却和孩子玩得更"疯",从生理和心理上给孩子带来更高程度的兴奋。有研究表明,婴儿早在两个月大时,就能分清过来抱他的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是父亲来了,他会全身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准备好和父亲"疯一场"。这种外在刺激对婴儿的大脑发育很有好处。

日本--不分场合,让礼仪成为习惯

在日本,任何场合下"礼节"都是第一位的,这里的"场合"甚至不分在家还是在外。宝宝会自己从手吃饭以后,妈妈则会教育他,饭前必须说一声"我要开动喽"(日本的传统,寓意为感谢祖先赐给我美食),饭后会说"谢谢款待"。孩子每一次出门都要向父母说一声"我出门了",父母会回一句"走好",寓意一路平安;回家后要说一声"我回来了",家人也要应一声"欢迎回家"。这些在我们看来没太有必要的"礼仪",日本却沿袭了数千年。

日本的公交车也设有"老弱病残孕"专席,但与我们不同的是,即使车上没有"老弱病残"大家也绝不会去坐,没有其他空位就站着。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专席就是老人孩子们的特权,一切以他们为先,即使空着也不坐,或许正是人们时刻把"礼节"放心中的体现。如果有人违背这个规则,会被车上所有人视为异类,肯定会有人站出来指责你。家长也会从小教育孩子乘车的规则。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日本全社会从小还到成人都那么遵守秩序的原因吧。

连垃圾都是干净的

日本全民环保意识都很强,日本的小孩子更是从小被灌输环保思想。家中的垃圾会按材质分类盛装,并且装袋前一定先清洗一番,所以日本人连垃圾都很干净。妈妈做这些时会让孩子在一边看着,等他大一点便和他一起做。在幼儿园或学校时,孩子们会把拉圾装进自己的袋子里,带回家处理。日本孩子从小知道要少开空调,不是因为日本人吝啬,而是他们几乎人人知道开空调会造成"热岛现象",会破坏大气臭氧层,给日本给地球带来危机。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我们大人在教育子女时总强调在人前要怎样怎样懂礼貌,却又纵容他们在家里可以"没大没小"。或许,"礼节"这堂课真应该效仿日本人那种"不分地点,让礼仪成为习惯"的思想。环保亦是如此,无论我们的口号喊得多么激昂,都比不上牵着宝宝的手将废旧电池装进回收箱这一个动作来得实在。教育正是在这种不分地点、不分大小的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建立起来的。

法国--你我是"平等"的

法国人没有经常抱着宝宝的习惯,宝宝几个月大就会被安置在一块围起来的安全的婴儿区,让他们在里面摸爬滚打,再大一些就把宝宝放在地毯上让他来回爬。他们认为这样长大的孩子肌肉更灵活,个性也更独立。法国父母对待孩子最大的特点是"平等"。即便宝宝吵闹,父母也只会用平等的口气说"你要安静一点"。我们经常会看见法国父母蹲下来,用平和的语气跟孩子聊天,认真地回答孩子充满童真的问题。例如,在面包房里,一个售货员会对一个挑选蛋糕的孩子说:"小姐,您挑选好了吗?"孩子从小就受到他人的尊重,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别人。只要不是特别正式严肃的场合,法国父母一般都会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孩子和小同伴之间也会相互邀约,一起开派对,这时父母只充当"司机"的角色,仅仅负责接送孩子,充分尊重孩子的社交,并和他的社交圈保持距离。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法国父母主张的"平等"或许戳中了许多中国父母的要害。我们经常从一些视频中看到国外的宝宝像"小大人"那样把自己的想法说得头头是道,这便是我们的孩子所欠缺的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孩子当成和自己一样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个体,把他们的话当真并站在他们的角度认真思考,有多少父母能够做到这点呢?

以色列--下午的"静养时光"

以色列是一个以孩子为中心的社会。下午1点左右,孩子们就放学了,2点到4点是以色列特有的持续约2个小时的"安静时段"。很多银行和商店会在这个时段内暂停营业,公园里面也是空无一人,因为这个时间孩子们有的在午睡,有的在安静地玩耍,有的写作业。这个"安静时段"可以保证孩子们从4点到7点的有充沛的精力进行校外活动。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以色列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做法令人感动。爸爸妈妈们不妨自己在家也小试一下,实施你自己的"安静时段"计划。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关掉电视和电脑,然后陪孩子一起看看书,或者从事一些安静的活动,这样无论大人小孩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休整一下,让整日不停接收信息的大脑暂时停止,恢复充沛的精力。

韩国--"粗放式"育儿

自小锻炼待人接物

韩国的每个家庭都有教育子女品德、修养的家训挂于家中的居室。这使得韩国的青少年大多讲究礼貌、尊重长辈。如果你有机会到韩国人家中做客的话,就会发现无论多小的孩子,都懂得为客人和长辈倒水时双手捧着,恭敬地奉上。

"粗放式"育儿

韩国人周末爱举家到大自然里游山玩水。几个月大的孩子背在身上,两三岁完全能走的孩子则手拉着手一起爬山。有时小孩子爬累了,走不动了,家长们也很少抱起他们,而是在一边等他们休息一会儿再接着走。韩国的父母认为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他们觉得只要有机会就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虽然路途中辛苦一点,但对孩子也是锻炼。他们认为从小就要锻炼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太娇生惯养长大必定没有出息。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在中国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家长们很少带小孩子们出外远行,即使出门也要捂得很严实,做足各方面的准备。韩国父母的"粗放式"育儿或许对你有所启发。比起"金屋藏娇"式的养育,让城市出生的孩子也像大山里的孩子那样赤着脚丫满世界奔跑,小磕小碰权当历练,这样是不是才是对孩子真正的保护呢?

育儿观念:先别发火


育儿观念:先别发火孩子都是父母的连心肉,平时任凭他们再哭闹撒泼,也舍不得动一指头。当自家孩子与别家孩子打架、尤其是挨了打吃了亏时,心里自然很不平静。然而,往往在这时候,为父母者“爱令智昏”头脑发热,干出不应该干的蠢事来。有的父母一见自己孩子与别家孩子打架,不问青红皂白,拉上自己的孩子就要去找别家孩子的家长,一蹦三跳说别家孩子打了自己的孩子,非要讨个“说法”不行。还有的父母,与此做法恰恰相反,一见自己的孩子与别家孩子打架,不问青红皂白,上前拉住自己的孩子,劈头盖脑就打,一是生气孩子惹事,二是显示自己教子之严。其实,以上两种做法,都有些欠妥。前者有给孩子撑腰壮胆之嫌(实际是护短)。这样一来,自己孩子就有恃无恐,不管“胜利”或“失败”,都有父母为自己出气。这次打了架,下次还要打。后者容易养成孩子的懦弱自卑感,别的孩子打自己,也不敢正当自卫,只有逃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为父母者见到自己孩子与别家孩子打架,首先自己冷静下来,平心静气教育孩子,小伙伴之间相处,应该团结友爱,打架是不应该的。然后再问打架的经过。如果起因是自家孩子,应该教育孩子主动去向对方赔礼道歉,争取和好如初。如果起因是别的孩子,应该提醒孩子自己要讲道理,也帮助小伙伴讲道理,不要动辄诉诸武力。

育儿心得:我家教子有方


育儿心得:我家教子有方

这是一个和谐、稳定、幸福、充满了小故事的家庭,每个小小的生活画面都像一个个活跃的音符,在“家”这个喜、怒、哀、乐、忧、思的六弦琴上奏出最美的生活旋律。

和睦幸福、多彩生活、互相鼓励、共同进取

这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三口之家,爸爸张强经营着一家小型企业,生产阀门和仪表,从技术到生产加工都是一把好手,妈妈国铁英在铁岭市银州区红旗街道沈后社区工作,女儿张佩琪现就读于华北理工大学,在这个家庭中每个人按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家族角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能量,又凝聚在一起共筑着一个温馨的港湾。爸爸为了这个家每天工作很累、付出很多辛苦,但工作之余有着很多的爱好,如养鸽子、钓鱼、养小动物等等,是个精力很旺盛的乐天派,从13岁开始便爱上养鸽子的他数年如一日的喂鸽、放鸽、训鸽、打扫鸽窝、参加鸽子比赛-----让他养成了勤劳的好习惯,无论工作多忙、多累,回家后都会把这些“鸽子兄弟”照顾好,也让他成了一个恋家的男人,妈妈和女儿从不反对爸爸的这些爱好,总是默默的支持,甚至成了他的同行者和帮手,爸爸有事出差时,妈妈和女儿便成了临时的喂养员,在爸爸这种爱好的带动下女儿从小就养成了对小动物的强烈爱心,在鸽子比赛的季节里取得好的成绩共同举杯红酒庆祝,成绩不如意时母女俩便给爸爸做好吃的,用别的事情逗爸爸开心,三口人在这种爱好中共同感受着收获与失落带来的生活味道,品尝着不放弃、再接再厉的劲头。周末女儿学习累的时候经常一起带着鸽子开车到郊外去训放,一路的风景让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放松心情、回来后增加女儿的学习能量。

爸爸妈妈鼓励女儿好好学习,但也让女儿学会如何去感受生活中的乐趣,钓鱼更是这个家庭愉悦心情的好方法,带上帐篷、拿着女儿需要背的书,到风景秀丽的河边安营扎寨,爸爸专心的休闲垂钓,妈妈陪着女儿在柳树下的帐篷里背古诗词、文言词句、英语课文……真是一举多得的休闲式努力!

女儿是个爱好广泛的阳光女孩,爱好美术、历史、体育、天文,喜欢关注国际形式,更是个“军迷”中的精品,从军装到军事装备都有很好的了解,更有收藏它们的爱好,妈妈常说;“我们家就是个小型号的军队仓库”,女儿却幽默的补充道:“还有一个英姿飒爽的女民兵”!从小就很懂事的女儿很少让爸爸妈妈操心,在市第一高中读书时由于家离的较远,怕爸妈接送累,自己主动提出住校,一住就是三年,在学校有病都怕爸妈着急,自己去医院打点滴,女儿腰伤了很痛,自己硬撑着上课,让爸爸妈妈既心疼又心酸,妈妈去宿舍看望病中的她,她躺在床上还在看书,看到此景妈妈泪眼模糊,女儿却自己打趣的说;“我得历练自己,感受生活的各种痛才会成长”!

高考时正遇女儿身体状态不佳,没有考取理想的大学,可女儿并没有怨天尤人、放弃理想,又一次用人生坚强的性格支撑起自己的一片晴朗天空,更是在所谓的“失败”中点燃了奋斗的火焰,现在系里已成为小有名气的“学霸”,共3个学期,得2次一等奖学金,一次三等奖学金,并在2016年度获得优秀大学生称号,女儿更是一个正能量极强的学生,是学生会成员和志愿者,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到贫困山区支教、参加辩论比赛、为学校出画报……女儿还是学校里的游泳健将,而且是迅速自学成才的那种,学习累的时候总要到游泳馆里游几圈回来就又劲头十足地投入学习状态,很多同学都成了她的游泳徒弟,在她的号召和带领下甚至有老师都加入到了她们的游泳队伍。女儿更是心中有爱、乐于助人的好品质,虽然在班里考第一,却不和同学争助学金,她对妈妈说的话是这样的“我得了几千块钱可能只是添了几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可那些家里困难的同学,几千块钱可能是她们一学期的生活费,所以我不能和他们争”,此时的父母在心里也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一种由衷的敬意,女儿是最爱和妈妈谈心的,泡上一壶绿茶,从国际形势到国家大事到自家小事,母女俩总有说不完的话,面对不同年龄层的不同观点,也总会展开一场据里力争的辩论对峙,妈妈总会在失败中找到一份心里的喜悦,因为她在心里为自己女儿的优秀而欣慰!在学校女儿遇到心里小难题时,妈妈总是最耐心的倾听者,用鼓励的语言帮女儿赶走心情小感冒,妈妈常对女儿说的一句口头禅是“加油,宝贝!”

妈妈是个热爱工作又不失浪漫色彩的人,喜欢养花,更像养花一样养自己和养生活,经常为自己填充各种生活养料,美容、保养、听音乐、跳舞、品茶,爱好文学和历史,数年如一日的听《百家讲坛》,是个十足的“小资情调”!可工作起来便是个“女汉子”!从事社区工作15年,深深的爱着这个为居民服务的岗位,强调女性的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在工作中落实着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讲话精神,举办社区教育大讲堂,多次为社区居民和家长们讲课,提升家庭成员和母亲们的综合素质,为社区中每个家庭的和谐安定做着大量的工作,多次参加各种演讲比赛,宣传家庭平安、幸福稳定对社会的重要性。二、敬老爱幼、以身作则、温暖他人、回报社会

在家庭中20多年的婚姻生活让夫妻感情还是一如既往的恩爱,无论大事小事,互相商量,生活中关心体贴彼此,共同孝敬双方的老人,儿媳惦记公婆,女婿有好吃的也总是张罗着给岳父岳母送,公公有病,夫妻俩常年的带老人奔走在就医的路上,每2天就得带老人去医院一次,且经常在晚上10点钟左右,无论冬夏,从无怨言,更不攀比家中的兄弟,为弟妹们做个表率,也让孝顺之树在自己女儿的心中根深蒂固。在教育孩子成长上,除了学习更让孩子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及全面素质提升,张佩琪在学校中团结同学,很是热心肠,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一家三口都有着极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爱国精神,无论在哪里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法规、法纪,让自己做一个正能量的传递者。

一家美不是春,积家庭之小美成社会大爱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让每个家庭都和和美美、平安幸福才是社会最美的景色,国铁英在社区建立的“百合家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中自己担任负责人,在办公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想办法筹资金、找地方,增设“百合家事温馨工作角”调解居民家中的夫妻矛盾,疏导女性情绪,丈夫和女儿都非常的支持她的工作,有时遇到居民家中或邻里之间比较复杂的矛盾,丈夫和女儿一起帮着出主意,想办法进行调节,一家三口还共同代表市妇联参加省妇联举办的节能环保杯电视大赛,获得全省二等奖的好成绩。工作中亲自处理家庭纠纷、邻里矛盾,共接访和下访百余件,记了一大本民情日记,建立了百合家事工作档案,和居民们共建了一个心里美、生活美的社区大家庭。

育儿观念:榜样的魅力


育儿观念:榜样的魅力

亮亮是独生子,可没有一般独生子女常见的“骄横”、“独霸”气。他很懂礼貌,所有认识亮亮的人都夸他是懂事的好孩子。

一次,我问亮亮:“这么有礼貌,是谁教你的?”亮亮天真地回答:“这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亮亮的父母对家中老人十分尊敬,邻里关系也处理得很好,并常常教育孩子也这样做。

一天傍晚,亮亮坐在门口,象是等什么。我看见后就问他:

“亮亮,饭吃过了?”

“没有。”

“肚子不饿吗?”

“不饿,吃过点心了,等妈妈回来一起吃饭。”

过去,亮亮刚从幼儿园回来,看到饭已做好,总是吵着要吃。一次,爸爸做好饭,亮亮就催着要吃。爸爸说:“等妈妈回来一起吃。”他还是坚持要吃饭。于是爸爸把饭盛给了他,可自己不吃。亮亮要爸爸跟他一起吃,爸爸说:“妈妈工作很辛苦,我等你妈妈回来,一起吃热菜热饭。”又有一次,妈妈做好饭,亮亮要提前吃饭。妈妈把饭盛给了他后,自己也不吃,还说:“爸爸工作很忙,我们都先吃了,他回来不是要吃冷饭冷菜了吗?”就从这些具体事情的教育中,亮亮慢慢懂得了要尊重、关心别人。

亮亮的父母彼此体贴、尊重,不仅使家庭增添了欢乐和幸福,而且对孩子起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人说,父母是子女的样子,子女是父母的镜子,确实有道理。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育儿观念:我家的家教家风》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观念:好家教铸造好未来 若要问当今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父母最重视教育,答案一定是中国。但同样是家庭教育,教育理念、水平却各不相同,教育效果更是大相径庭。笔者作为一名教师,有点滴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环境创设很重要 家庭是孩子成长...
    2020-10-15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 育儿观念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而孩子的健康、聪明需要父母的辛勤培养和教育。人们不是说: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所圈、所点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教育,这就说明教育的重要。而家长是孩子最亲近、...
    2020-10-28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家教 想起“家教”这个词看了xx妈妈的回复,令我想起“家教”这个词,在我小时候,一直觉得骂人孩子最重的一句话:没家教!因为这句话骂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母。 看到xx妈妈如此重视老师的意见,在家里又花...
    2020-11-14 阅读全文
  • 老公的育儿观念 老公的育儿观念从前年开始,我陆续的让女儿接触了舞蹈,画画,还有古筝。老公一直反对我这么做。理由是孩子就应该什么都不学,让她自己光玩就行。 我发觉老公的观点有点和常人不一样。比如说,在早的时候,女儿只有...
    2020-11-12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小班育儿心得 育儿观念:小班育儿心得“弹指一挥间”儿子小班毕业了,像许多父母一样,我也是”新手”妈妈,一边思考,一边学习,一边总结,有许多道理自己明白,付诸行动却很难。回想起四年来对儿子的教育,感觉自己并不是一个成...
    2020-10-14 阅读全文

若要问当今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父母最重视教育,答案一定是中国。但同样是家庭教育,教育理念、水平却各不相同,教育效果更是大相径庭。笔者作为一名教师,有点滴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环境创设很重要 家庭是孩子成长...

2020-10-15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而孩子的健康、聪明需要父母的辛勤培养和教育。人们不是说: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所圈、所点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教育,这就说明教育的重要。而家长是孩子最亲近、...

2020-10-28 阅读全文

想起“家教”这个词看了xx妈妈的回复,令我想起“家教”这个词,在我小时候,一直觉得骂人孩子最重的一句话:没家教!因为这句话骂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母。 看到xx妈妈如此重视老师的意见,在家里又花...

2020-11-14 阅读全文

老公的育儿观念从前年开始,我陆续的让女儿接触了舞蹈,画画,还有古筝。老公一直反对我这么做。理由是孩子就应该什么都不学,让她自己光玩就行。 我发觉老公的观点有点和常人不一样。比如说,在早的时候,女儿只有...

2020-11-12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小班育儿心得“弹指一挥间”儿子小班毕业了,像许多父母一样,我也是”新手”妈妈,一边思考,一边学习,一边总结,有许多道理自己明白,付诸行动却很难。回想起四年来对儿子的教育,感觉自己并不是一个成...

2020-10-1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