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孩子喜欢的老师
发布时间:2020-11-28 幼儿园孩子因被批评扔凳子砸老师 幼儿园老师的教案 幼儿园说课稿我喜欢的动物今天上午在给孩子们倒牛奶时,我听到宇宇小朋友在说:“我喜欢冯老师!”而后,他旁边的几位女孩子都异口同声地说:“我喜欢刘老师!”听到孩子们说的话,我自然是非常高兴。可高兴之余,我又想到,宇宇为什么会不喜欢自己班的老师而喜欢每天迎接他们到来的冯老师呢?耳边似乎又响起了冯老师那亲切的“小朋友早!”似乎又看到了冯老师亲热地摸着孩子们的头,送给孩子们一脸的笑脸。联想到自己平时对宇宇可能太严肃了,尽管他有时很调皮,也有点好动。尤其是在他爸爸要求我帮宇宇改掉左手吃饭的习惯后,我就一直对他特别提醒,可能是我的方法不对,所以孩子对我产生了距离。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个性,对待他们要用不同的方法,而我通常会步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会对特别调皮和特别优秀的孩子给予特别的关注,往往会忽略处于中间层次的大部分孩子。就像宇宇,我或许忽略他的想法和感受,没有耐心地去想过该怎样去帮助他。虽然我时常会有这样的想法:要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我不禁自问:我是否能真正做到?“站在每一个孩子的角度”我远远没有做到,今天我听到的宇宇的话,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虽然,有很多的孩子说“我喜欢刘老师!”但我知道,我是失败的!我希望每天看见孩子充满依赖和信任的目光、每天都感受他们的小手调皮的在你身上抚摸的那份甜蜜、每天都享受着聆听他们小秘密的幸福······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这一切都将不远!所以,我一定关注每一个孩子,我想我会努力!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喜欢做小老师的孩子
张阳是我们班的活跃分子,说他是活跃分子主要是上课的时候屁股老坐不到椅子上,老是翘来翘去的,下课也是动个不停,一点也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可是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特别喜欢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很喜欢老师叫他做小老师,每到我们要请哪个乖的小朋友做小老师的时候,张阳就坐的非常好,把小脑袋抬的高高的,小眼睛期盼的盯着你的眼睛,这个时候如果仔细看,还能看见张阳眼睛里闪闪的星光,让你不请他也不行。
请到他做小老师时,他就非常高兴,一个劲的对别的小朋友说:今天老师请我做小老师,请我做小老师。让人忍俊不禁。
做老师的时候,他也做的特别认真,别看他年纪小,在我们班级是很小的那种,可是做事情我们还是很放心的。不过,做小老师的时候很乖,但是一到没请他做小老师的时候他的好动的个性就又出来了,上课又要晃来晃去,跟他说过好多遍,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老是动来动去,每次都记住了,可过一会就忘记了。
真的得想个好办法,改改他的这个习惯。
后来,我们想,既然他那么喜欢做小老师,下次就跟他说如果表现好就请他做,表现不好就不请他做。刚开始,他在小椅子上动个不停的时候我们就提醒他,张阳,如果上课不乖,坐的不好可就不请你做小老师咯。他没听进去,下课了,我们根据幼儿的表现请了一个表现很好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没请张阳。这下,张阳可不开心了,一个劲的问老师怎么不请我呀。这个时候我们就跟他说“张阳,你自己说说看上课表现的好不好,有没有认真听老师上课,回答问题呀?”张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第二次表现还是不太好,我们还是没请他,这下张阳知道我们是来真的了,表现的不好以后就真的不请他做小老师。他就跟我说:“老师,以后我上课认真听,不乱动了,以后还请我做小老师好不好?”“好啊,如果张阳以后上课能乖乖的,还请你做小老师。”
那次以后,我们明显感觉到张阳上课动来动去的时间少了,比以前好多了。为了表扬他,下课后就请他做了小老师。张阳咧开嘴开心的笑了。
孩子,老师喜欢你们
“老师,我来了。”这就是我班里刚入园的小京,我可爱的小精灵。幼师的职业使我经历了很多很多的孩子,虽说孩子都是一样的,可爱、天真几乎成了孩子的代名词。可从心里说,不是的,孩子是从千百个不同的家庭里走出来的,由于每个家庭的教育、人文修养等有所不同,造就的孩子就千差万别。从刚上幼儿园就可以看出来,有的自私、有的霸道、有的胆小、有的淘气,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症状都会给老师带来这样那样的麻烦,虽然这只是少数现象,再说这也是我们的工作,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让这些性格各异的孩子都能围着在我们的教育宗旨转,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正直、善良的孩子是我们的教学方针,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每当忙忙碌碌一节课下来,累的口干舌燥的时候,她会适时机的送上一句:“老师”再配上她那甜美的笑容,话虽不多,我会立即如释负重,心情会豁然开朗。每当孩子犯了错误或是不听话,我心里生气却又无可奈何的时候,她会突然跑到我面前,“老师,你怎么了”我会立刻被感染,她那纯真的笑容、甜甜的声音就像一颗顺心丸,她好像生来就只会笑,不会哭,又好像转为哄别人开心而来的,她是那么的善解人意,那么的可爱乖巧,好像自己从无烦心事一样,整天笑眯眯的,给别人开心。说真的,我从教以来还从未遇到过这么一个至真至纯的、天真无邪的女孩子。我不由得打内心里喜欢上了她,她犹如一个小精灵,快乐的小精灵,我很幸运,我觉得她真是我的开心果啊!不由得再说一声:孩子,我要谢谢你!
孩子也喜欢当老师
皮球、沙包、毽子、转呼啦圈、走马桩、踩高跷是我们幼儿园孩子们喜欢玩的活动,而在室内玩纸也是我们中班小朋友最喜欢的一项手工活动,他们对折纸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玩纸不但锻炼了他们小手的灵敏能力,还有益于注意力的培养,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于是,我尽可能准备一切可用的彩纸,让他们尽情地操作、嬉戏,可谓是一举两得。
今天上午第二、三节的折纸课,老师耐心的教会了所有的小朋友折小花篮,他们拿着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着,高兴地心里乐开了花,可是孩子们一直都是仅仅局限于课堂上,不喜欢回家练习。我们对此特别犯愁,我忽然转念一想:每次都是老师来教小朋友,为什么不能让小朋友来当一次老师,回家教一教家长呢?说完,我顺手从袋子里拿出了一张纸,问:“今天你们折了什么呀?”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小花篮。”“小花篮,难吗?”“哎呀,太简单了。”,“嗨,我还没见过这么简单的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看到了他们的那股兴奋劲,别提多高兴了借着这股兴奋劲,我接着问:“妈妈不会呀?”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显出一脸的怀疑,便又继续说:“有谁愿意教教她呢?”这时小朋友个个举起手,“我”,“我愿意”,“我可会了”接着小朋友便一个个的跑到我的跟前,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先拿一张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我反问“怎么对角折?”“就是把这个角和下面的角对折”,“接着再把这个边向中心线折”,“再把另一边向中心线折”,再剪那个尖头,而且不要剪太多。向外翻一下就可以了。”
看到孩子们自豪的笑容,我的心里特别地高兴,让小朋友来当老师,让家长来做小朋友,角色互换,让孩子在活动中增加了自信,复习了知识,这是与孩子沟通的一个多么好的方式啊!
“让老师欢喜让老师忧”的孩子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这个学期已经过半,孩子们的大班生活过的很快乐。
洋洋是个聪明的小姑娘,语言能力非常好,是个典型的小话唠,只要她在班里你就能听到像小黄鹂一样的美妙的说话声。
真是个“让老师欢喜让老师忧”的孩子。
“欢喜”的是小家伙喜欢围在老师的周围讲发生在他身边的各种事情,说话时手里还要拿着玩具、贴纸……样子可爱极了。
小朋友和老师都很喜欢这个“能说会道”的小姑娘。
“忧“的是,有一件事情很让老师头疼,小朋友们对于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掌握的都还不错,只有洋洋却掌握的不是很好。
可是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对洋洋的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洋洋来说并不难掌握。
洋洋也不是个接受能力差的孩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找洋洋将一节新授的内容讲给她一个人听,再检查她的掌握情况还不错。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带着疑问我进行了集体教学的观察,王老师在和小朋友上音乐课,首先王老师根据歌词内容给小朋友讲了个故事,洋洋听故事时两个眼睛瞪得大大的,显然是被故事吸引了,样子很专注,可是故事刚讲完,小家伙儿就坐不住了。
就看着两个小手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张纸,边叠别说着什么,过一会儿又转过头去跟旁边的秀慧说话。
之后的上课时间洋洋就没专心的听过,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很多内容她掌握的不好。
专注力不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常规不好,造成今天洋洋对知识掌握的不好。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课堂上多注意洋洋,及时提醒她纠正不当行为,生活中培养好她的常规……通过观察洋洋的案例,我觉得老师应当仔细去观察孩子的行为,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去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是不是因为我们的课不能够完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和洋洋上好每节课,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这也是我们对每个孩子的希望。
老师喜欢说实话的孩子
最近几天,我班频繁发生手套丢失的"事件".常有小朋友来告诉我说:"老师,我的手套少了一只.";手套被别人藏起来了....每当这时,我总是发动一部分幼儿去帮忙找丢失的手套.最后谁先找到,我就奖励他一张小贴纸.今天类似的事件又发生了,张飏瑞的手套少了一只,我同样请几个幼儿去帮忙找.此时我细心观察每个幼儿的表情,结果发现:其他小朋友都在寻找只有刘俣哲站着不动,双手在胸前抱住,脸上露出笑容,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过了差不多5分钟左右,其他幼儿都跑来告诉我说:"鄢老师,找不到手套."此时只见刘俣哲朝寝室跑去,一会儿就从里面拿出那只丢失的手套回来并对我是或:"老师,我找到了,能给我一张贴纸吗?"于是我把他叫到跟前问道:"你怎么知道手套就一定藏在寝室里?""我到处找就找到了.""老师喜欢说实话的孩子.""是我藏的.""为什么要藏匿呢?""因为找到了可以拿到你奖励的一张贴画."听完后我目瞪口呆......看来我们老师对幼儿的奖励也要分清楚情况和场合,不能滥用奖励,否则会适得其反.
你是好孩子,老师喜欢你
今日午休,孩子们特别兴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说:"安静、安静!"孩子们也没啥子反映,仍然各说各的,这可怎么办?于是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和孩子说咬耳朵。没想到还挺好的呢。
我轻轻地走到一个小朋友跟前,抚摸了一下他的头,贴在他的耳边,说了声咬耳朵,他笑眯眯的闭上秋水。我这一行为一下子被孩子们吸引住了,他们马上静下来,轻声地对我说:"吴老师,你对他说啥子?"我装出一副神神秘眯的样子说:"谁闭上秋水就告诉谁。"我对每个小朋友都说了同样的咬耳朵--你是好孩子,老师喜欢你,请你快快闭上秋水,好好睡一觉,祝你做个好梦!
就这样,孩子们都甜甜地睡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
原来,爱是恁地简单,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亲切的话语,就能使孩子感到爱的真谛。
通过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捉住良机,千万不要训斥或变相体罚孩子。现在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孩子的心也变了,变的和我们小时侯大不相同,读懂孩子的心,简直是件难事,过多的干涉,会带给孩子一些无如。是以,要因势利眼导,RAND教育,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一个值得孩子喜欢的老师
总是一厢情愿的说自己是孩子们的朋友和伙伴,可孩子们真的把我们当成他们的朋友们?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喜欢老师呢?
孩子不喜欢老师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很调皮,经常受到老师的责备;或者因为做了一件错事,受到了老师不公平的待遇,因而对老师产生了敌对情绪;或者因为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欠缺,不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因而感到了压力,感到不快乐。------种种的原因造成了孩子不爱上幼儿园。
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才离开爸爸妈妈,刚开始过集体生活不久的毛头小孩,他们需要的是和蔼可亲的老师。所以首先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微笑面对孩子,亲近幼儿,耐心对待幼儿。“微笑”有一种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魔力,每当我带着微笑来到孩子们中间,孩子们也会以笑容回报我,并不由自主地靠近我,希望和我亲近,和我说话。幼儿园的孩子调皮、好动、想象力丰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顾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了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要有无限的爱。所以孩子非常需要我们的关爱,比如他们或者会拉着你的手絮絮叨叨地要告诉你些什么悄悄话,或者理所当然地把脚伸到你眼前要你帮忙系鞋带,或者在你表扬他们时一脸的灿烂,他们眼中所流露的,也有很多盲目崇拜的成份吧!他们喜欢老师抱着他们,可能鼻涕、眼泪就都蹭到我们的衣服上了,这是很正常且经常发生的事。这就是孩子,他们就是这样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
幼儿园的孩子普遍喜欢漂亮、年轻的老师。但只要我们拥有年轻的心态,以一颗童心对待孩子,把自己也当作孩子,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分享他们的快乐,解除他们的烦恼,做孩子知心的朋友。这样孩子还是会喜欢我们。因此,要想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就必须做个孩子喜欢的老师。怎样才能做个孩子喜欢的老师呢?首先应该做一个善于反思的人。儿童有他们自己的世界。“在这里,他们建构着自己的规则,遵循着自己的规律,创建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追求着自己的精神。”可是,成人却“过于热心地去干预儿童的世界,通常在缺乏对儿童世界的倾听与对话、交流与发现时,仅仅依靠儿童的只言片语就急急忙忙自以为聪明的试图去解释他们,去‘引导和帮助’他们,武断地一次又一次因着儿童的某一言语而误解他们责罚他们,伤害他们稚嫩却聪慧的心!”因此,作为一个幼儿喜欢的老师首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哦!
另外,爱心也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就是要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感受孩子,适时地给予帮助和鼓励,这些都是孩子喜欢你的重要的原因。
教师随笔:因为老师喜欢你
因为老师喜欢你
案例一:午睡时间到了,往往这个时候孩子们都还比较兴奋,似乎有许多话要说。上周五午睡时间,罗罗小朋友一直翻来覆去不肯睡觉,老师多次提醒后,她仍是没睡觉,自己躲在被子里,小屁屁撅得老高。没办法,我就只能呆在她边上,一直看着。等到起床时间,她却要睡觉了,起床后我与罗罗进行了交流。我厉声说道:“罗罗,你睡在角落里睡不着,从下周一开始,你睡到老师旁边的床上,只有这样你才能睡觉。”听到我的斥骂,孩子马上用大声哭来表示抗议。我装作听不见,坚决帮她换位置。
放学时,我和罗罗妈说到了午睡事件,罗罗妈的一句话让我想到:换一个说法和孩子沟通。于是我们找来了罗罗,问她愿意换位置吗?起初孩子还是不愿意,然而当听到妈妈说“老师喜欢你,所以想让你在离老师近点的地方睡觉。就像曹容晨,他喜欢老师,老师也喜欢他,所以他就睡在离老师最近的地方。你现在愿意换到老师旁边的床上吗?”这样一说,罗罗欣然接受了。
原来,一句“老师喜欢你”,可以让孩子乐意接受原本不愿接受的事。
案例二:今天午休,孩子们特别兴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说:“安静、安静!”孩子们也没什么反应,仍然各说各的,这可怎么办?于是我想到了周末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办法:和孩子说悄悄话,也许能缓和孩子们的情绪。
我轻轻地走到庄正熙跟前,抚摸了一下他的头,贴在他的耳边,说了声悄悄话,他笑眯眯的闭上眼睛。一时间,我这一举动把孩子们吸引住了,他们马上静下来,轻声地对我说:“薛老师,你对他说什么?”我装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说:“谁先安静地躺到床上,闭上眼睛就告诉谁。”此话一出,孩子们立刻都安静下来,闭着眼睛。于是我对每个小朋友都说了同样的悄悄话——你是好孩子,老师喜欢你,请你快快闭上眼睛,好好睡一觉,做个美梦!就这样,孩子们都甜甜地睡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原来,爱是这么简单,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亲切的话语,就能使孩子感到爱的真谛。
通过这两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抓住良机。现在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孩子的心也变了,变的和我们小时侯大不相同,读懂孩子的心,的确是件难事,过多的干涉,会带给孩子一些无奈。因此,要因势利导,随机教育,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