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让孩子喜欢阅读
发布时间:2020-11-25 亲子阅读心得体会幼儿园 幼儿阅读活动方案 教育孩子笔记育儿心得:让孩子喜欢阅读
见过一些小年青,不乏吹拉弹唱的本领,一问也是从小就被父母送出去学这学那。但多聊两句,总
觉得缺少点什么,闲暇爱好看书的似乎不多。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阅读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我深以为然。一个人不管学什么,若是没有养成阅
读的习惯,充其量是一个匠,不可能成为大师。思想的来源,只能是阅读。
身边的很多父母都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选好学校,送早教,送兴趣班,买各种各样的玩具,带
出去到处游玩,等等,总给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谓叹。但是,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却没有放
到最应该重视的地位,或者说,是没有这样的意识和技巧。(WWW.dJz525.COM 励志的句子)
我的孩子今年6岁。回想这几年的育儿心得,我最应该感谢的就是那本《朗读手册》。“让孩子养成
爱阅读的习惯很简单——坚持大声地为孩子读书。”“通过父母的朗读,让孩子把书与愉悦建立起联系
,让孩子意识到读书是很快乐的事。”这本书深入浅出的说出这些道理。
每天10分钟,饭前饭后或睡前,只要你去做,一定是能挤出这10分钟时间的,找些绘本、儿童小说
,有滋有味的读给孩子听,孩子想不爱上阅读也难。爱玩是天性,这么多好玩的故事,哪个孩子能不着
迷?
所以,选择好玩的故事书(图书馆有大量的绘本,还有童书馆)读给孩子听也很重要。“千万不要
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因为你的厌烦情绪会表出在朗读上。”《朗读手册》给出的“朗读禁忌”和“朗读
要领”是这本书的精华。
当然,要为孩子选择好玩的书目,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学习。我推荐阅读彭懿的《世界儿童图画书阅
读与经典》,他另外还写了本姊妹篇《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还有阿甲也有本《儿童阅读推广手
册》,他还开出了“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的书单。还有梅子涵、曹文轩、徐冬梅等儿童阅读推广的知
名人士,网上百度一下,按人索骥,可以找到相到相关博客和资料。
省图书馆少儿馆,有大量的精美绘本。这里我也要重点推荐贤士二路、阳明路隧道口、省二保育院
旁的专业童书馆“起点书吧”。馆主郭老师是原省外文书店的经理,周一到周六每天晚上8:30才下班,
服务各方面都不错。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育儿心得: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育儿心得: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孩子三岁前基本都在老家度过,使得孩子那几年都没真正读过书,所以孩子接过来以后我就开始计划着培养她爱上看书。
刚开始买了一套认知类的,也许是因为鲜艳的纸张比较吸引人,也许是求知欲促使,她每次都要看完一本才可以罢休;边看边读,有些词的发音不准,我就及时纠正她,可是她排斥我的纠正。尝试过几次后发现没效果,孩子还是按照自己的发音来读。于是我就放手了,随她读吧。慢慢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她先前不准的发音慢慢变准了,这说明了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随着生活中慢慢多听,自然会改变过来,并不需要家长刻意帮她死记硬背,因此家长不要过度担心孩子不准的发音。
之后买了一套哈利的绘本,买之前还纠结着价格较贵而且也没几页是不是看两次就搁置了,事实证明是瞎操心。她拿到书后就被里面的画面吸引了,她看的津津有味,用自己的理解和并不连贯的话语在那讲着,我还时不时喜欢自以为是的灌输给她我的理解,之后才想明白,一个东西有很多种理解和认知,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阅读绘本时只需稍加引导,而不是去主导孩子的阅读,更多的是让宝宝去自己去感受、发现和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感。之后又给孩子买了不少绘本和故事书,诸如:马丁,不爱上幼儿园,要更自信之类的。
从上幼儿园起孩子就向我们提出每天晚上睡觉前,爸爸妈妈陪她看书,于是我们尽量每天在上床前,陪孩子看书。她每天特别开心地选好了想看的故事书放床上,孩子已经慢慢地把看书当成了一种享受。孩子自己先会看一遍故事书的内容,然后我再讲一遍故事,有时孩子能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把我讲过的故事再讲给我们听,讲故事的时候,我会时不时提问她几次,来了解她的专注度。养成阅读的习惯,是希望她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能从阅读的过程中学到善良,单纯的品质,也能让自己多一种调节心情的方式。现在多数家长是走到哪都是玩手机,反而没有阅读的时间和心情了,连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也许都在瞄两眼手机,我们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就应该做到专心、尽心,我们需要坚持的是:陪着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成长!
家长育儿心得: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收益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各自有他的个性,面对那些学习积极性薄弱的孩子,家长虽然想尽各种办法,但收获甚微。所以让他们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的兴趣,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孩子的自控力,让孩子注意力更为集中,这不乏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家长要善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收益,一步步有成就感,那么他自然而然会爱上阅读。人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当他有了好书的陪伴,有了知识的营养,孩子必然能幸福地享受学习,从而爱上学习。
家长要给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但在硬件设施上,其次也需要在心理氛围上鼓舞孩子。在我们家就留有孩子的一片“读书角”,书柜书桌,各类书籍,每周让孩子课外阅读,我也坚持给孩子读读书,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不但增进亲子感情,同时在我的感染中,孩子读书兴趣倍增,会主动与我探讨书中情节,扩展了思维,而这种读书氛围,其乐融融。这样的读书习惯贵在坚持,“事情不论大小,即便是小事,只要坚持下去,你就是最棒的”只要家长与孩子坚持阅读,鼓动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必然能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可以获取知识,可以提高学习能力等。给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加强孩子的阅读指导,这些会让孩子逐渐享受阅读,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学会阅读,从而做到泛读与精读。
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阅读中做到边读边思考,这样的阅读才更有价值。阅读是一个探寻,发现的过程,当孩子在阅读中能发现问题,能前后推敲,当思考的能力越来越精细,那说明孩子读书的本领越来越强大了,让孩子在品词嚼句中拓展他的思维吧。
没有阅读的童年,就如同春天里没有花香,树林里没有鸟儿歌唱,每一本好书对孩子的心灵成长和性格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育儿心得:让阅读点亮心灵
育儿心得:让阅读点亮心灵
每位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作为新手妈妈,我从孕育孩子开始就在思考如何使孩子健康成长。通过阅读育儿书籍,听别人介绍经验,我发现优秀的孩子除了具有健全的人格、较好的天资、良好的习惯和持续的兴趣外,阅读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尤其是我家孩子到实验幼儿园上学后,幼儿园也把亲子阅读作为特色课程,这更加坚定了我要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决心。现在想把我在培养孩子阅读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是抓住语言敏感期。读了国内教育专家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后,我明白了孩子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于是我在孩子语言的敏感期内,给他读书,不仅大声朗读,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字正腔圆、抑扬顿挫、饱含感情。我发现每次在他面前读书时他都会盯着我的嘴巴看,等孩子会说话后,吐字较为清晰,发音较为准确,周围的朋友经常说我家孩子词汇量很多,用词还很恰当,时不时冒出的词语会让我们感觉超出了他的年龄。我认为是这样的读书习惯帮助孩子建立了绘本、词语、声音与嘴巴之间的联结,对他语言的发展非常有好处。有时看到同龄的甚至比他大的孩子说话还不太清晰时,我都忍不住告诉他们的父母多给孩子朗读听。虽然这不是真正的阅读,但我认为很关键,也算是孩子的阅读启蒙。
二、是大量广泛阅读。幼儿阅读主要是看绘本,现在的绘本很多,如何保证绘本内容的质量,我一般会选择获得国际大奖的绘本,比如凯迪克大奖、国际安徒生奖、格林纳威大奖等。还会选择知名的出版社,比如明天出版社、信谊出版社、中国妇女儿童出版社等等,英语启蒙书必选外研社等。绘本的主题也很多,内容也很丰富,那就让他大量看,大量选。从我们看的《青蛙弗洛格》系列、《古利和古拉》系列、《卡梅拉的故事》系列、《安的种子》、《大卫、不可以》、《父与子》、《黑猫警长》系列等等,绘本的主题从生活习惯、人格发展、幽默故事,甚至宇宙太空,跨度都很大,涉猎面很广。慢慢我发现,男孩有他的兴趣点,就是对各种汽车、恐龙类的绘本很感兴趣,去图书馆也是优先选择这类。孩子通过大量阅读,学到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特别难忘的是每次读到《我爱你》这本书时,看到孩子长大了与妈妈挥手分别,他都会流眼泪,让我感受到孩子在他丰富的情感世界中慢慢地长大。在阅读绘本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一点,不给他设限,也没有强加给他自己认为“有用”的书,只要他想看的,哪怕是翻几页,或只对其中的某一页感兴趣,都可以。我唯一做的就是增加他接触到各种各样绘本的机会和可能性。
三、是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还采取了多种形式来调动他的积极性,比如我在家里床头、沙发上、餐桌旁都放置有绘本,节假日外出旅游时也会携带绘本,让他想看即取。常会带孩子去图书馆、城市书房、博物馆等这些场所,还给他下载了幼儿画报、钱儿频道等听故事的app,现在他不仅已经学会借阅书籍,并且逐渐对历史有了兴趣,会把应天门、天子驾六等历史文化遗存与看过的书、讲过的故事进行联系,不停的追问来龙去脉,反复地要求讲解,这说明看到的东西调动了头脑中的阅读储存。我们还经常在家做游戏,或者演情景剧,比如看到好玩的故事情节,他会和我们分饰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乐此不疲。这无形之中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营造了阅读的氛围、也加深了对绘本的理解,让他保持了阅读的兴趣。
四、是固定阅读时间。想让任何一件事成为习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都去做。我家的阅读时间基本是在每晚洗漱上床后至睡觉前这段时间,至少一个小时。现在每晚上床后,他会很自然的拿起书本去看,我会有计划地读一些绘本,应该说孩子基本形成了阅读习惯,这也成了我们全家每天雷打不动的亲子活动。
我深知养成阅读习惯仅仅是开始,把阅读变成影响终生的能力、滋养心灵的力量还需要长久的努力,相信坚持阅读定会有丰厚收获,希望更多的父母和家庭加入到读书的行列,实现孩子与我们的共同成长!
育儿心得:带着孩子去阅读
育儿心得:带着孩子去阅读
上周看了一篇关于儿童教育的博文,心里很有感触,其中有这么一段话:“0-6岁阶段,是儿童的良好习惯(包括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黄金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看似复杂的学习能力,却可以用一种能力的发展培养出90%以上:即”阅读能力“!但是阅读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第二是阅读量的累计,一般幼儿一年的阅读量要达到50-100万字才可以使这种能力萌芽!”
看了这段话有点欢喜有点忧愁。忧愁的是因为工作忙碌,早晨孩子起床的时候我已经去上班了,晚上孩子睡觉的时候我还没回家。周末有时候又有些小私心,做做自己爱做的事情,结果陪孩子的时间真的很少。真的觉得很惭愧。欢喜的是,书中说到阅读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性,虽然陪孩子的时间少,但是每晚睡前半小时的阅读这个习惯还是几年如一日坚持了下来。所以,孩子现在还是比较喜欢阅读的。也算是心理有了一些安慰。
按照博文的理论所说,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要有两个条件的,一是持续性,一是阅读量。所以,往后的日子里,我和爸爸一定要坚持这个好习惯。陪孩子读书,陪孩子长大。让孩子在往后的日子里只要一翻开书,眼前就浮现出与爸爸妈妈相依同读书的温馨画面,也算是留给孩子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吧。
育儿心得:和孩子一起阅读
育儿心得:和孩子一起阅读
有好多次在读《孟母三迁》的故事,有好多次在跟学生讲《孟母三迁》的故事,有好多次在和家长同志们说《孟母三迁》的故事,直到很多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孟母的智慧与伟大。
带着孩子上班已经2年多了,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环境、周围的朋友对一个孩子的早期成长影响有多大。两年前,孩子小,每一次开会没有人帮助看孩子,就随意的把他交给比他大一些的大哥哥们,应该从那个时候起,孩子开始接触网络,刚开始的时候是看别人玩,后来就学着自己摸索,再到后面上瘾,早上起来就想把电脑摸一摸,网上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守在电脑前。(其中有一个环节:那个时候他接触的孩子都是爱玩电脑的,他们经常指使冰冰去找妈妈要电脑,如果妈妈不给,他们这群孩子就不跟他玩。可以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把孩子们都变成了这样。)为这个事情,我曾经很苦恼,心理学上讲:强迫地想让一个人不去一件事,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激发这个人更坚定地去做这件事。可见:硬性的强迫孩子不玩电脑只会让孩子更离不开电脑。为此,我买了《儿童心理学》,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一口气读完,最大的收获是:孩子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玩电脑是他的一种兴趣,只不过现在这种兴趣让他着迷,并影响到他其他兴趣的培养。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转变孩子的兴趣。在孩子12岁前,应该是一个人身体和智力发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一个人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我决定抽时间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正巧,在这个时候,我读了邬晓莉的《爱的叮咛》,知道了课外阅读对一个人一生智力发展及终生学习的重要性,我决定将孩子的兴趣引到课外阅读上来。为达到这个目的,我分如下步骤完成:
第一:让电脑被“没收”,从此不能用。我将我们办公室的电脑全部用密码锁上,并告诉冰冰:学校检查电脑的时候,发现我的电脑上玩游戏的记录最多,校长爷爷已经将我的电脑没收了,现在这个电脑不属于我了。(善意的谎言,还让校长成了坏人,呵呵。同时自己也要做到孩子在身边的时候,坚决不用电脑)
第二:想办法将家里的电视关掉。有一个机会:那天,冰冰和他爸爸在家玩游戏,他爸爸要买他的枪,问他多少钱卖?后来玩到尽兴的时候,他爸爸说:我想买你的遥控器,你多少钱卖?冰冰说:多少钱也不卖。为防止爸爸抢遥控器,他还特意去把遥控器给藏起来,后来遥控器就“永远”消失了。冰冰回家也就没有电视看了。
第三:借助益友的力量。我们办公室旁边有一个喜欢读课外书的男孩-----蒋东方,这小孩机灵,淘气,好动,正直、热情、爱看书。我让冰冰天天和东方一起玩,有意避免他和以前爱玩电脑的那几个小孩接触。朋友的力量还真是大,孩子一旦有了益友,他也会学着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每天放学学完作业,就在操场上玩耍锻炼身体,还经常听他们相互之间探讨一些孩子世界里的问题。
第四:带着孩子读书。每天回家,不管多忙,多累,都要陪孩子把书拿出来,读一读,刚开始是我读,冰冰听,后来变成,他看图说话,我再带他读,书里面有很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有时候读得我们一起开怀大笑,有时读得我们疑惑重重。
现在孩子已经走进阅读,并喜欢上阅读了,我们一起用四天的时间读完了《三毛的故事》,现在正在读第二本《小王子》,我正打算再买一套适合孩子口味的读物。作为暑假作业的一部分和孩子一起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