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心得: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一致

发布时间:2020-11-17

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育儿心得: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一致”,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育儿心得: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一致

教育孩子时,夫妻双方发生分歧是在所难免的。作为父母,千万不能忽视这种分歧,否则,你们将犯下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

爸爸妈妈又吵起来了,星星的眼泪刷刷的流,可是谁也没有在意她的感受,他们只顾着与对方争吵。星星爸爸说:“应该让孩子学习英语和数学,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否则将来他就考不上大学。音乐和美术只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所以我坚决反对你的做法。”星星妈妈说:“现在应该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你那套教育理论只会使孩子越来越笨,考不上大学又怎样?孩子本来就有艺术天赋,干嘛不好好培养她。为了更好地发展孩子的潜能,我必须让孩子暑假去学习音乐和美术。”小两口吵来吵去,都固执己见,根本没法达成一致,星星哭得很伤心,大叫道:“我什么也不学,我去找奶奶。”说着就冲出去了,小两口傻眼了,片刻停顿之后又吵了起来,星星爸爸说:“孩子变得这么任性是你惯坏的!”星星妈妈说:“来我?全是你惯的!”他们继续炒,谁也没想去把小星星追回来。

世纪贝贝提醒您:

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父母之间会发生分歧。或许因为各自双方的个性和自尊,而一定要和对方硬撑到底,可是父母又没有想过,这样做,伤害最大的是孩子。因此,为人父母者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做到求同存异,千万不能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wWw.YjS21.Com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常识——幼师面对家园教育不一致的3大解决方案


(一)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1.家长要意识到重知识的弊端

重知识可以让幼儿在刚上一年级的前阶段较轻松,但也会造成幼儿后阶段“学习没后劲”、“夹生饭”等负面效应。美国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就提到,6至12岁这一阶段是儿童形成勤奋感和自卑感冲突的关键期。如果孩子在这一阶段面临的任务过于困难,造成了失败,那么儿童可能产生自卑感。另外,如果取得的成就对他们来说微不足道,也会丧失勤奋感。[4]可见,幼儿期的知识的灌输,会影响幼儿后期的人格的发展,反过来又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学习。家长们要意识到重知识的弊端,应该积极配合幼儿园在其他方面,如能力、人格发展的幼小衔接。自然界中的某些规律,如“早开的花早凋谢”,也许会对我们家长的幼儿教育有所启迪

2.幼儿园要引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十七条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幼儿园引导的途径是:帮助家长建立民主、平等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通过家长学校,家庭访问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实质及注意点,让家长减少幼小衔接的焦虑和担心。

(二)幼儿园进行专门的祖辈短期培训

针对现在的“421”家庭教育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421”综合症,幼儿园应该把家园合作的对象范围扩展到祖辈身上。问及一位园长,她说祖辈或多或少有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比如父辈没空的情况下代替参加家长会,对祖辈进行专门的培训在幼儿园中还是没有出现过。其实对祖辈进行专门的培训,有两大好处。一是祖辈带孩子的时间和机会比较多,如果祖辈能够舍弃以往陈旧的教育观念,并把学到的科学育儿知识直接应用到孩子身上,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二是在调查家长时,一些家长反映如果婆媳关系不好时,双方的教育观念对立,两者之间又不能有效的进行沟通,对孩子的教育是很不利的。如果幼儿园能够对祖辈进行专门的短期培训,自然省去这些家庭沟通中的尴尬和难处。因此,幼儿园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有效的对祖辈进行短期培训:

(1)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祖辈进行定期的专门培训,针对老年人的年龄特点,时间安排30至45分钟左右为宜。对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具体的措施和注意点等进行宣传,让广大的祖辈接受育儿的新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实现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2)教师与祖辈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祖辈接送孩子的时间,通过电访、家访等形式,及时了解祖辈在育儿方面的困难,及时引导祖辈育儿的方向性和科学性。(3)幼儿园可以联合妇联或社区组织,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活动,如通过家庭教育咨询日、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妇联、社区组织参与具有方便性,可以协调家庭内部教育不一致的问题,尤其是祖父辈之间有矛盾的情况。

(三)幼儿园引进男教师

埃里克森认为,假如有同等数量的胜任、灵敏和热爱学生的男性及女性来担任教师和运动教练,将有助于减少当前智力成就妇女气、运动技能男子气的倾向。[5]可见,幼儿接受两性的照顾有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尤其我们现在处在“421”家庭结构模式的时代,涌现出许多的“草莓娃娃,玻璃瓶娃娃”,不得不让人担忧。因此,在幼儿园引进男性教师,创设幼儿园和谐的性别环境迫在眉睫。瑞典早在1985年,男性在日托中心就占到4%、在部分时间托管中心占1%,另有9%的园长是男性。现在,男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比例仍在上升。由于认识到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受到教师性别构成的影响,所以,政府支持、鼓励男性公民从事学前教育事业。[6]然而,我国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女性。通过对福州一些园长和家长的访谈中发现,他们都非常渴望优秀的男教师进入幼儿园执教。但是因为考核体制倾向女性及薪资低等问题,幼儿园很难招到或者留住优秀的男性教师。因此,男教师进入幼儿园工作需要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拿出一些具体措施来积极推进。

幼小衔接关系到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和谐的人的发展,甚至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社会、幼儿园与家庭三方携手一致促成教育的一致性,才能使幼小衔接这条道路畅通无阻。

夫妻育儿观不一致怎么办?我们往往弄错了关键所在


1

上周末带着公司的小伙伴在三亚团建,因为住的是ClubMed,很多都是带小朋友来旅行的家庭,遇见了一场夫妻间的争吵,忽然有些触动。

有个看着一两岁的孩子貌似是饿了,正好是四五点下午茶时间,爸爸就兴致勃勃的拿来不少小点心要喂孩子,结果妈妈拦住不让吃,原因是觉得这些太甜不适合孩子。

爸爸就有些不高兴了:“孩子都饿成这样了,又不是天天吃!”

妈妈很恼火,依旧坚持:“他吃过一次就总想吃,太甜了对他不好,再说了,长虫牙了怎么办?你负责啊!”

爸爸反驳:“天天吃你就不会控制啊!吃甜的多刷牙就行了,我从小就吃糖,牙齿不挺好的吗?”

妈妈生气:“刷牙刷牙,你给孩子刷过一次牙吗?光说不练!”

爸爸急了:“这不让吃那不让吃,那你就不知道备点吃的吗?你瞅瞅他饿的!”

就这样,本来一件很小的事情,慢慢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在闲散轻松的度假气氛中,他们的争吵显得格外醒目。而孩子,也在他们的对峙之中感觉到了不适,号啕大哭。最后,夫妻双方带着孩子急急离去。

看着他们的“战争”升级,有点无奈。夫妻育儿观不一致,真的就像炸药包,随时随地都可能吹响号角。你觉得你有理,我觉得我没错,针锋相对中再夹杂点个人情绪,就很容易变成吐槽抱怨争吵不休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场争吵本可以避免,下午茶也有水果,双方各让一步,喂孩子吃点水果就可以解决问题。

可是如我们很多人一样,事情一开始,我们就执着于争论谁对谁错,却忘了去解决实际问题。

而这,变成了很多家庭生活中常见的一幕。

2

如果说上述情景还好解决,控制情绪,解决问题就好。可在昨天午餐时跟读者一家聊天时的有些对话,却让我特别的有感触,感同身受。

那家有一个非常漂亮的三岁小姑娘,可以看出,那家爸爸和六爸一样,是绝对的女儿奴。跟那家妈妈聊天时,她半调侃半埋怨的说,孩子爸爸说了,六岁之前什么都不要学,就一个任务,玩!爸爸认为女儿快乐最重要。以后有的是时间学习,人生头几年与其学习那么多知识,不如就开开心心的玩,性格好,心态好,将来怎么都不会差。

孩子妈妈跟我一样,虽然不是虎妈,觉得成绩没那么重要,但也会认可胜利者效应,认为孩子在首度面临竞争环境的小学阶段,如果各方面都落后于别人家孩子,会对自信心和状态有影响,而且不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坚持认为学习方法正确,学习也可以是快乐的,学习和快乐不矛盾。

这可是很常见也很难调和的矛盾啊,孩子只有这一个,时光只有那不能重来的几年,到底听谁的,我家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

虽然育儿观不太一致,但六六现在五岁多了,我们家并没有为这些闹的不可开交。

因为,我们都清楚一件事情——没有任何两个人的育儿观会是一模一样的。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这样说:“你永远不可能真的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爸爸妈妈,我们的出发点更多都是来源于自己的角度,所以孩子教育上有分歧再正常不过,我们没有必要把重点放在谁对谁错上。

爸爸让女儿尽情玩耍的初衷是让孩子快乐,那妈妈就尽可能摸索让孩子在快乐和玩乐中学习的方法,只要妈妈看到爸爸对孩子的爱和善意,爸爸看到妈妈对自己的理解和对孩子的用心。

虽然教育效果可能会和夫妻特别一致的家庭不一样,但我们都需要理解-教育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没有什么育儿观是一定以及肯定正确的,而教育效果也并非一种标准去衡量的。

3

更何况,在现在信息繁杂,育儿观念更新飞快的今天,我们又怎么能肯定自己曾经坚持的,做过的一定是正确的呢?人的认知本来就是有边界的,很多医学指南也都是每年有更新的,包括那些权威的指导观念也是一样的,都是会随着时间变化和进步的。

比如在六六小的时候,退热贴还是很爆款的家庭常备品,酒精和冷水擦拭等方法在孩子高烧时被科学认可,但这两年许多医学科普都反对物理降温,认为物理降温退热效果并不好,反而可能让孩子更难受。

再比如前几年在对孩子退烧药的使用上,很多声音推荐泰诺林和美林交替使用,但这两年却大不建议这样做了,因为可能会增加剂量失误的风险。

婴儿游泳脖圈也是,前些年风靡一时,几乎家家都去游泳馆给孩子套个脖圈游泳,大家公认游泳会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但近年来的声音是脖圈有引起婴儿窒息的风险,真想要学游泳不如亲子游泳更安全。

还有我们熟知的泡奶粉需要用40度水温,可是WHO则提出用70度水温,因为认为这个水温可以消除奶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细菌。但其实具体怎么做,还是要取决于奶粉的卫生条件。

同样一件事情,也许仅仅隔一年,养育的科学性都会有较大的更新变换。

相信,我们对这个问题心平气和的去看待了之后,也许纷争就会少很多。

4

如果觉得自己是对的,那么我们需要思考:

1.我们是否表达清楚了自己的观点

如果我们确信自己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对方却不认可的话,那么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是否向对方表达清楚我们的主张了吗?不是一句我要做什么,而是说清楚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对在哪里,对方错在哪里。

沟通很难,可是很重要。不是吐苦水,也不是吐槽抱怨,而是说清楚来龙去脉。如果对方不知道我们表达的是什么,又怎么能听取我们的意见呢?

比如孩子半夜忽然高烧,要不要吃药,要不要去医院,那么我们能否根据孩子症状有一个公允的判断,并能向对方阐述清楚原因所在呢?

2.谁更懂孩子一些

没有统一的育儿观,更没有任何一种可以适用于所有孩子的教条。我们更需要明白的是,自己孩子的个性,以及家长的重点取舍。孩子更适合我们怎么去引导,只有懂她才能找到答案。

5

而如果育儿观出现分歧了,我们需要谨记这几点:

1.避免在孩子面前争执

一来因为我们的争执会让孩子不知道听谁的,二来孩子也可能会钻空子,哪方对他有利听谁的,而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气氛,即便我们是对的,可在争吵中占据的优势,对于孩子来说,就一定有用吗?别忘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懂得我们想要传达的东西。

2.给彼此尝试证明的机会

除非特别极端的情况,比如打骂,涉及到孩子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不要当场贸然干涉对方的教养方式,即便是自己不认可的。我们可以给予对方和自己去验证的机会,如果问题很突出,我们再进行沟通。

3.求同存异

即便是有不一样,我们尽量找到双方共同的出发点,去解决这个问题,避免在分歧上纠缠过久。夫妻育儿观不一致,并非我们想象的水火不相容,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爸爸妈妈存在最重要的共同点,就是爱孩子的一颗真心,相信对方真诚沟通,就会更容易得到对方的认同,共情不仅仅存在于我们和孩子之间。

4.只有行动,才能更有发言权

前几天看到一个爸爸的评论留言,说希望孩子独立,勇敢,果断,但孩子却被女性细致的爱包围,不是自己想要的状态。关于这点,我觉得爸爸们在抱怨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六爸的做法。

他希望六六勇敢坚毅,吃得了苦享得了福,所以一到周末就带六六找贫困县爬山;

他希望老师因为我们家长多支持幼儿园工作而更为善待六六,班级建设需要家长支援时,他永远都会特别积极参与。

因为我能看到他的付出,知道他对孩子的爱是沉甸甸的并非只动动嘴皮子,所以在孩子的教育,我们会尊重彼此的意见。

所以,与其为了是非对错争论的面红耳赤,不如更多的去思考这些关于育儿和家庭关系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著名哲学家亚斯尔卑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夫妻双方观点对错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关键的是我们要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尽可能少的去限制孩子,给他们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去接纳不同,去感受和探索属于自己的答案。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什么欠缺?


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真正欠缺的是什么呢,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状态,是父母的教育状态。现在有很多母亲的理性让我觉得比较可怕,在谈及孩子的时候,缺乏情感的基础,缺乏情感的支撑,母亲的这种理性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是很可怕的。父亲和教育是有距离的,有距离不可怕,但父亲要表明在家庭教育这个空间里的位置,要表达清楚在家里对孩子的精神导向是什么。

1.教育的最佳状态在于一个“养”字

家庭教育重在养,而不在教。现在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心力的不足,心里面对学习热情不足。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在家里面得不到养护,得不到有效的滋养,天赋的聪明就没有基础;智商再高,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天赋很难发挥。我们先不讲孩子的心如何,先看看养孩子心的人,也就是父母的心适不适合养孩子,或者如何达到养孩子的状态。如何点燃孩子内心的学习热情,点燃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一定的状态才能点燃。如果家长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虑不安的,我们很难去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面对孩子不管出现任何状态的时候,保证母亲情绪的平和,这是你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2.正确解读父母两个字的意义

父亲必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品质,就是风度。父亲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风度。在什么时候表现风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别人犯错误的时候,父亲如何表现风度,这是带给孩子内心的一种力量,也是带给孩子的一个空间。

母亲的“母”包含什么样的生命意义?这是我们生命角色里面必须解读的内涵。

第一个字是“虚”。很多妈妈很实在,看孩子的时候一眼能看出来三个问题,而且忍不住很快要指出来,这不是母亲的内涵。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的时候都不要动,为什么不要动,因为它的优点需要母亲用良好的情绪去孕育和保护,只有母亲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不露声色的时候,才能赋予孩子内心的成长动力。有的家长很纳闷,孩子在别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妈妈就变了另一个人似的,变得不可理解。为什么这样,就是这个“虚”没做好,不能够虚下来的母亲,不能够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孩子的情绪就在妈妈的情绪里面包围着。

第二个字是“弱”。母亲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你这种状态里面一点点的削弱。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亲,孩子的内心必然自信而坚强。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吗?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示弱才能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凡是站在孩子心口上说话的家长,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个字是“柔”。一个母亲真正的力量,一个母亲的教育力量,在于面对孩子成长的过程,如何做到这样一个“柔和”。越柔和的母亲,它在孩子面前的指挥能力越强,凡是扯着嗓门整天对孩子嚷,对孩子叫喊的母亲,会慢慢失去在孩子中的这种引导能力。

3.家长的心态第一放在哪

家长的心态第一放在哪?我们如何去把他的心态养好,别急着报班,别急着找家教,别急着找一些方法层面的东西来解决这个问题。家庭教育重在养,而非在教,今天主要解读的是这两个字,一个是心,一个是情,无心无意是家庭教育的特点,有情有礼是家庭教育有效实施的必须遵守的原则。

教无定法,对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有不同的方法,但是有一个原则,要有情有礼,情在礼的前面。现在家庭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有情无礼。爱孩子的时候,爱得没边,关心孩子的时候,连孩子的袜子都要家长给他穿,给他洗,说爱孩子的时候爱到早晨起床的时候,在旁边喊,甚至帮孩子穿衣服,这叫爱吗?这个情已经失去了教育的价值。另一个现状是有礼无情,尤其是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没有感情铺垫。任何层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给被教育者传达教育者本身的真实的内在情感。感情做足了,做足到我们的孩子渴望到问我们要东西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才把道理点出来。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就会说,妈妈那我该怎么呢,或者爸爸我该怎么办,这个时候一个小道理过去,才有可能实现带给孩子的一种引导能力。

4.家长内心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

孩子学习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背后的这些干扰源,这些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更可怕。如何实现家长的情绪自控,也就是孩子稍微出现一个问题,你先不急、不躁,你先平静下来,先把自己的情绪先调整好,然后再面对问题。

如何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这是对家长提出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们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点才会变得清晰,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否则,教育的思考就像水过地皮湿一样,从每个人心里流过。效果在哪里,在于你能否做到对教育思考的沉淀,沉淀到你的内心,内化为你的一种状态,如果没有这一种过程,你听任何报告都是无效的。没有沉淀的消化,就没有实施教育的资本,也就是没有沉淀的过程,我们就不可能拿着教育专家的东西在自家家庭里去实现。

5.家庭教育的空间一定要留给孩子

家庭教育要做清晰,应该下功夫做的事在两头,一头是父亲,一头是母亲,中间这一段,任何孩子的成长都是在蜿蜒曲折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个空间要留给孩子,不要管它。

一流的家长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长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天天抓着孩子不放的家庭跳到错误的空间里来了,这个空间是每个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长参与到这个空间里面盯着不放,拔不出来,不让他管不行,不让他管就没有别的事可管了。有的家长说,你让我放就不管了吗?让你放不是不管,让你站到你的角色里面,对孩子的情绪做养护而不是对孩子的行为层面的东西过多地参与。过多的参与等于我们不知不觉、兢兢业业在犯错误。

6.家长的教育能量释放出来,足以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

当一个人对学习失去热情之后,再好的智商也谈不上很好的发挥。有的家长说孩子表现不好,不好好学习,在我们这可以解决问题,可以找到答案。“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学”,中国的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内视,尤其是儒家的文化。《大学》里讲“正心、然后诚意”,正谁的心,家长的心,然后再正孩子的心。其实气质决定了孩子的学习差异,孩子的气质就是父母的状态慢慢内化给他们的一种气质,就像我们的职业习惯一样。如果一个家长的内心永远是冷漠、浮躁的状态,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理面落下去就像乒乓球一样弹回来了,孩子也一样。父母的情绪孕育着孩子学习的情绪与气质。

启动家庭教育的能量,首先要启动家长和孩子内心流通的天然情感。我们父母和孩子之间情绪和情感的力量,要达到“炽”的程度。炽就是热,热到能够烧烤孩子内心的程度。拿什么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气质,就是拿我们父母恰当的情。现在我最担心的不是孩子才能上的表现,而是情的不足,义的模糊,家长是孩子情和义最大的启蒙者,如果你们这一块的启蒙力量失去了,对孩子才能上的表现肯定是一个遗憾。

7.家庭教育应该站到文化和哲学的空间去审视

家庭教育是真情的回归和文化的守望与传承,家庭教育不能再站到方法和技术层面来折腾了,应该站到文化和哲学的空间去审视。山东是文化的圣地,齐鲁文化又以齐文化为龙头,在齐文化这样一个博大的空间里面,我们不应该站到文化的空间去看待教育?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个文化的载体,不同家庭文化培养出来的孩子的气质都是有差异的。文化是教育的旗帜,教育做到最高点就是文化,文而化之,不用说话孩子内心就被我们感化了,同时产生另外一种生命力。

家长自身对教育素质的修养和提升,仅仅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开始。90后孩子内心的逻辑,和我们成人之间内心遵守的逻辑思维是不一样的、是有冲突的,但是他们的这种逻辑未必是不好的,需要我们去开发、面对、指导。我们要反问的是我们的教育储备够不够,我们的家庭教育能量够不够,我们的教育修养够不够。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做到求同存异


教育孩子时,夫妻双方发生分歧是在所难免的。作为父母,千万不能忽视这种分歧,否则,你们将犯下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爸爸妈妈又吵起来了,星星的眼泪刷刷的流,可是谁也没有在意她的感受,他们只顾着与对方争吵。星星爸爸说:“应该让孩子学习英语和数学,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否则将来他就考不上大学。音乐和美术只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所以我坚决反对你的做法。”星星妈妈说:“现在应该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你那套教育理论只会使孩子越来越笨,考不上大学又怎样?孩子本来就有艺术天赋,干嘛不好好培养她。为了更好地发展孩子的潜能,我必须让孩子暑假去学习音乐和美术。”小两口吵来吵去,都固执己见,根本没法达成一致,星星哭得很伤心,大叫道:“我什么也不学,我去找奶奶。”说着就冲出去了,小两口傻眼了,片刻停顿之后又吵了起来,星星爸爸说:“孩子变得这么任性是你惯坏的!”星星妈妈说:“来我?全是你惯的!”他们继续炒,谁也没想去把小星星追回来。

世纪贝贝提醒您:

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父母之间会发生分歧。或许因为各自双方的个性和自尊,而一定要和对方硬撑到底,可是父母又没有想过,这样做,伤害最大的是孩子。因此,为人父母者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做到求同存异,千万不能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早期的教育步调要一致


怎么能够不要让1岁的小孩看那么多的电视呢?3岁的宝宝在发脾气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无论什么年龄的孩子,你要教育孩子的方法一定要保持一致性,你要坚持你所设定的规矩,否则对你的孩子会造成反效果。

0-2岁

婴儿和学步的儿童都是很好奇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孩子接触能引起他好奇的东西,例如电视、音响、珠宝,特别是一些药品和清洁剂一定要小心放置不要让他接触。当你看到孩子爬向或者走向一些你认为不适合的物体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地跟孩子说“不”并且利用其他的活动将他转移到别的地方。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利用“暂停”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当孩子打人、咬人或者扔食物等情况出现的话,你要告诉他为什么这种行为是不当的,同时将他带到一个可以冷静一下的地方,例如房间或者地下室等,让他有一两分钟冷静的时间(时间过长的话则可能会造成反效果)。

同时也不要忘了大人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孩子的父母。你要确保你的行为能够对孩子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绝对不可以言行不一,例如自己的物品没有收拾好,就命令孩子要收拾好自己的东西。

无论是什么年龄的孩子,都不要对孩子进行体罚。特别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够清楚他们的行为和惩罚的关系。他们只会感到痛,这样的教育效果并不好,他还是会再犯的。

3-5岁

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就会慢慢开始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你要开始向孩子解释家里的规矩,例如如果孩子出现什么行为的时候就要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例如你的3岁的宝宝第一次用蜡笔在墙壁上画画的时候你要跟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如果下次再犯它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例如他要帮忙清洁墙壁或者一天内都不能使用蜡笔等)。当墙壁清理干净后,你还要提醒孩子蜡笔只能用在纸上画画和再次出现这种行为的后果。

当你让孩子明白了什么的行为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以后,不要忘了对孩子好的行为进行奖励。不要低估了表扬的力量,教育不单单是要惩罚孩子,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例如如果孩子不肯跟别的小朋友分享玩具的时候,你可以说:“宝宝你能够跟别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你的玩具的话我会感到很骄傲的。”一旦这种方法对孩子发挥作用的话,你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让孩子学习控制自己的不当行为,特别是一些重复出现的错误。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育儿心得: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一致》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家庭教育不一致,形成孩子性格的两面性 背景:最近一位老师对我说:我班的婷婷在奶奶面前是很“凶”的,有时还要训斥她。听到这些话,让我有些诧异:在幼儿园她是个相当文静的女孩,而且在老师、小朋友眼里都是非常懂事乖巧的,真会这样吗?我决定了解一下...
    2020-09-16 阅读全文
  • 育儿常识——幼师面对家园教育不一致的3大解决方案 (一)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1.家长要意识到重知识的弊端 重知识可以让幼儿在刚上一年级的前阶段较轻松,但也会造成幼儿后阶段“学习没后劲”、“夹生饭”等负面效应。美国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就提到,6至...
    2020-03-26 阅读全文
  • 夫妻育儿观不一致怎么办?我们往往弄错了关键所在 1 上周末带着公司的小伙伴在三亚团建,因为住的是ClubMed,很多都是带小朋友来旅行的家庭,遇见了一场夫妻间的争吵,忽然有些触动。 有个看着一两岁的孩子貌似是饿了,正好是四五点下午茶时间,爸爸就兴致...
    2020-09-30 阅读全文
  •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什么欠缺? 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真正欠缺的是什么呢,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状态,是父母的教育状态。现在有很多母亲的理性让我觉得比较可怕,在谈及孩子的时候,缺乏情感的基础,缺乏情感的支...
    2020-09-30 阅读全文
  •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做到求同存异 教育孩子时,夫妻双方发生分歧是在所难免的。作为父母,千万不能忽视这种分歧,否则,你们将犯下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爸爸妈妈又吵起来了,星星的眼泪刷刷的流,可是谁也没有在意她的感受,他们只顾着与对方争吵。星...
    2020-11-16 阅读全文

背景:最近一位老师对我说:我班的婷婷在奶奶面前是很“凶”的,有时还要训斥她。听到这些话,让我有些诧异:在幼儿园她是个相当文静的女孩,而且在老师、小朋友眼里都是非常懂事乖巧的,真会这样吗?我决定了解一下...

2020-09-16 阅读全文

(一)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1.家长要意识到重知识的弊端 重知识可以让幼儿在刚上一年级的前阶段较轻松,但也会造成幼儿后阶段“学习没后劲”、“夹生饭”等负面效应。美国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就提到,6至...

2020-03-26 阅读全文

1 上周末带着公司的小伙伴在三亚团建,因为住的是ClubMed,很多都是带小朋友来旅行的家庭,遇见了一场夫妻间的争吵,忽然有些触动。 有个看着一两岁的孩子貌似是饿了,正好是四五点下午茶时间,爸爸就兴致...

2020-09-30 阅读全文

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真正欠缺的是什么呢,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状态,是父母的教育状态。现在有很多母亲的理性让我觉得比较可怕,在谈及孩子的时候,缺乏情感的基础,缺乏情感的支...

2020-09-30 阅读全文

教育孩子时,夫妻双方发生分歧是在所难免的。作为父母,千万不能忽视这种分歧,否则,你们将犯下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爸爸妈妈又吵起来了,星星的眼泪刷刷的流,可是谁也没有在意她的感受,他们只顾着与对方争吵。星...

2020-11-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