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心得:给孩子一个发展的空间
发布时间:2020-11-16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设计一个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 开学一个月幼儿园工作总结有了孩子,就是父母。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出类拔萃,有辉煌的一生。但实际生活中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这个愿望呢?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的体会。
一.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在孩子咿呀学语时,我经常教他一些简单的古诗,唱一此简单的儿歌。再大一点,我就买了好多的书籍,认字卡。每到晚上睡觉前,都会读一些故事给他听,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空的时候跟他玩玩字卡游戏,用一个词组来说一句完整的句子,说的好的我会伸出大母指表扬他,让他得到肯定,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wWW.551336.cOm 合同帮帮网)
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觉得人要从小养成一些好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可以伴随一个人一生
,可以影响人一生。孩子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要让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所合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对人有礼貌等。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所以言教不如身教。
三.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父母要相爱,父母之间感情冷漠,甚至出现争吵等不良家庭气氛,都会给孩子的情绪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孩子就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怀。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培养亲子关系,进一步做到良好的沟通。不管有多忙,都要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全家人围着同一张桌子吃饭,这是最温馨的场面。
四.尊重孩子的选择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意愿和见解,家长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加以尊重。要学会做孩子的顾问,细心聆听,协助选择,而不是插手干预,给孩子一个发展的空间。
教育孩子要从日常生活中细小的事做起,不打骂孩子,要有赏识教育。祝愿天下的父母都成为快乐的父母,祝愿天下的孩子都是幸福的孩子。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教育心得:给孩子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
教育心得:给孩子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
帆帆一的奶奶在早上送他入园之后,特地留下要与我说件事情,等到其他家长离开后,帆帆一奶奶微笑着说:“帆帆一让我问一问,中午睡觉时如果实在睡不着,可不可以先睁一会眼睛?他说不吵,也不乱动。”这可是一件令我十分惊讶的事情,不过,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帆帆一的“承诺”是可以兑现的,因为他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是班中最“听老师话”的小朋友。每天午睡时,他一上床就闭上眼睛,也不乱动,直到老师放起床音乐,他才睁开眼睛,开始自己穿衣服。源于他睡觉时“出色”的表现,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爱睡觉的孩子,所以他这种隐性的反常丝毫没有引起我的注意。
和他奶奶交谈后,我反思:是不是帆帆一一直就是个不爱睡觉的孩子,只是因为老师把按时睡觉的孩子视为好孩子,他便努力去做了,而且做的很好。成年人有时候也不得不佩服孩子的自制能力,我亲眼目睹了一个五岁孩子的表现,做为老师谁都会为班中有这样的孩子为之感动,可我又多么希望他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去寻找乐趣。细细分析一下帆帆一的表现,他听话、乖巧而且懂事,每次活动中都是坐得笔直听课。他要做什么事情会先告诉老师一声,最让老师喜欢的是他很有韧性。记得中班下学期,我们组织小朋友练习拍球。有的小朋友拍累了便停止,而帆帆一一直拍,直到老师发现了他很累了,请他停下来,他才停止拍球。从他身上我看到最多的就是“听话,不惹事,不让老师操心”。少了点什么呢?少了顽皮孩子自由发现问题的机会,少了一些孩子的冒险精神和“想就做”的快感,带着很多疑问,我认真的思考了一下今后对帆帆一进行教育的取向。
首先,鼓励他敢于表达和大家不一致的想法,尤其是敢于从老师的话语中找出不一致,让他知道老师也有不对的时候。
其次,让他明白“好孩子”不单单是指“听话”,它的范围很广,好孩子更应该是一个勇于独立创新,积极活跃的孩子
再次,针对“睡觉”事件采取具体措施,因人施教,根据帆帆一自身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允许他先睁着眼睛,自己静静地想些事情,只要不影响别的小朋友。等到想睡了再闭上眼睛。如果醒得早,可以先睁开眼睛看看,只要不和别人讲话就可以了。
最后,与家长协调,给他提供充分自由活动的时间,使他成为一个真正活泼而又不失文静的小男孩,成为新时代的“小绅士”。
相信不久的将来,帆帆一的天空会更宽广。
给孩子留一个快乐的空间
“学什么学!你看你学这么长时间了,回家练过几回?三千多元已经花出去了,又要交钱,你有什么成果?!”我尚未进家门,便听见丈夫因儿子学小号的事又在训斥他。
儿子学小号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当初学校组织报名时,我和丈夫是不赞成的。原因是儿子已经四年级了,学习任务重,怕他跟不上。但是儿子自己喜欢,并保证不会耽误学习,在他的软磨硬泡下,我们才同意。我打开房门,看见儿子满脸是泪地坐在沙发上,嘴里还嘟囔着:“我不是取得中国音乐学院的一级证书了吗?怎么说没成果?”丈夫听他这么一说,火气更大了,大声说:“才一级,是个人都能得!”为打破僵局,我将儿子叫到里屋,问他是否真的还想学习小号。儿子说:“我真的喜欢小号,学小号还有机会在休息时和同学打打篮球、踢踢足球……平时我们连课间也在教室里看书。”儿子一脸无奈地说。听完儿子的诉说,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太累了,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孩子们承担了来自学校、家庭太重的学习压力。教师们为培育人才争分夺秒,家长们望子成龙四处求教,孩子已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少。于是我决定支持儿子继续学习小号,给他留一个快乐的空间吧!父母须知:多给孩子预留学习空间
“闺女今年小学五年级,作业不算多,踏踏实实写,一个小时就能做完。但她总是静不下心来,效率比较低。于是我就陪着她一起做作业,有时候是孩儿他妈陪着。我总觉得盯着她,学习效率会更高,而且遇到不会的也能够指点一下。但是逐渐地发现,孩子并不喜欢我们陪在身边,最重要的是,老师有一次告诉我,孩子上课的时候不如以前活跃了。所以,我就反思,该不该陪孩子做作业?真的能提高学习效率吗?”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在小学阶段,家长陪孩子做作业是常有的事情。不少家长认为,“盯”着孩子能让他更专心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那么,事情是否真的如家长所想?
留给孩子空间, 营造学习氛围
专家并不建议家长全程陪同孩子做作业,应该留给孩子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家长陪同孩子做作业看似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效率,但是家长能给孩子提供的更多的是问题的答案,而在提升孩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上却有所欠缺;而老师只看到正确答案,也就无法了解孩子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对知识的真实掌握程度,下一步教学就会比较盲目。”因此,家长过多干预孩子的作业,反而会产生反效果。长此以往,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
提高孩子在家学习的效率,应首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安静、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能够确保孩子能一心一意学习,提高孩子在家学习的效率。其次,与孩子一起协商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规划好孩子每天的作业完成时效,在作业过多时安排适当的休息,做到劳逸结合,让孩子感觉在家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从而提升孩子在家学习的效率。
最后,家长可以和孩子协商计划实施的奖惩措施。计划全部完成且完成情况良好,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当然这个奖励家长要和孩子协商,既是孩子需要的,也是家长认为可以给到的,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提升孩子在家学习的效率。
孩子学习,家长参与
英语学习往往是重中之重。对于3-6岁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通过符合孩子天性的自然行为方式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这个阶段的课后作业以各种适合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任务为主,例如共同完成一个游戏,做一个手工活动,学唱英语歌曲、故事阅读等,在有效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激发孩子创意、想象力和兴趣。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英语作业主要让孩子熟悉单词拼写,重点培养和锻炼孩子英语听说能力和语感。家长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和指导孩子做作业,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帮助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如何提高孩子学习效率,建议如下:
每天固定学习时间,培养好习惯。建议家长从小让孩子每天可以固定15-20分钟的学习时间,把英语练习变成日常家庭学习的一部分,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作业从复习开始,复习要从小问题开始。家长和孩子可以从回顾一天的课堂学习内容开始。但是不建议家长问孩子非常宽泛的问题,如:你今天学了什么?家长从小问题入手效果会更好,特别是从单词的复习开始。比如:你今天学的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要怎么使用等。
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在辅导和参与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家长应时常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如果孩子有错误,不要急于告诉正确答案,而是应该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思考。
让孩子当小老师。让孩子在家当父母的“老师”也是参与孩子复习的好方法。
家长心得:要给孩子成长空间
案例:女儿一天一天长大,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还像以前那样只管吃饱穿暖是不行了,我们必须开始注重孩子智力开发,习惯的培养和良好性格的塑造。
比如:快吃晚饭了,女儿还在玩她的新积木。我便提醒她,“宝宝,该吃饭了,你的小肚子不饿吗?”
“嗯?~~~”大多时候,宝宝会以这样的方式回应我。
“宝宝,饭都盛好了,我们要开始吃饭咯,你加入吗?”我心平气和地再次提醒她,因为宝宝玩得很投入,完全没有结束的意思。这时候如果突然打断她玩的思路,宝宝会非常反感,这也违反我们当初为她挑选玩具时的初衷。这时我会给她一个缓冲的过程。
“宝宝,那你再玩3分钟吧。”
“嗯,~~~5分钟吧。”宝宝往往会讨价还价一番,其实她并不清楚5分钟有多长,只是觉得比妈妈说的会长一些而已。而我也会很爽快地答应她的要求。
“好吧,就5分钟。”在这个缓冲的过程中,宝宝小脑瓜里也会形成一个“我该结束游戏,去吃饭”这样一个意识。稍过一会儿,我便会说:“陈姝,时间到了。”
有时候,宝宝还会赖一会儿,提出再玩会儿的要求,这时,通常我都会拒绝她。而宝宝一般也能果断的结束游戏。
专家建议:当孩子成长到一定的年龄,开始有自己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空间上与心理上,体现在对自身的认同上,会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自己能对自己负责,其次体现在自我意识的展现,开始从清晰的“我”的角度去想问题,会表现为我想怎么样,想做什么,在试图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会如案例中“会非常反感”。在这个情况,管教的“度”,家长朋友要切记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战争,永远以子女的胜利告终,所以,千万不要试着去改变,扭正孩子无上原则的小问题,而应该去引导。
总结: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完整的是非意识,自身需求与兴趣,是她们行为的动力与方向。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对于家长来说,比事情简单的对与错重要得多。培养好的习惯,也不是简单的告诉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而是在适当的空间里见过适当的缓冲后,进行适当的引导。
在家给孩子准备一个蒙氏空间!
关注早教幼教的家长们都或许会经常听说“蒙氏教育”这个词。蒙氏教育是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MariaMontessori)创造的教育方法,1907蒙特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的、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特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照蒙特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
蒙氏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给孩子提供符合他们各阶段学习和成长所需的环境。蒙氏教育对环境的要求是:
1)有秩序。所有的物品的摆放要遵从一定的规则。
2)有限制。主要目的是让孩子适应,而不是因为好奇而吸引他,比如玩具要适量。
3)可以自由活动的场所。
4)保护孩子,有安全感。
5)充分发挥孩子的自由探索能力。
睡床:A floor bed!
你家的小宝贝还睡在婴儿床里面嘛?看看蒙氏妈妈们推崇的floorbed吧。基本原则是床一定要够大和够矮,蒙氏妈妈们建议从孩子8个月开始会爬之后就换成这种矮床。
够大-是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根据小孩的年龄来选择建议至少使用单人床垫尺寸而不是普通的婴儿床垫。等宝宝会坐会爬以后,普通婴儿床的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宝宝对自由活动的需求。另外宝宝即使在睡梦中也需要很大的活动空间。
够矮-没有了围栏的阻挡,宝宝醒来之后就可以一览周围环境,很有安全感。也可以自由的上下床,在房间内自由探索,从小培养自主意识。如果把宝宝放到传统的婴儿床中睡觉,其实是把宝宝限制在一个我们认为的“安全”空间。一是宝宝醒来之后想出来的话必须要通过喊或哭找大人来帮忙,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蒙氏的自发性原则。二是从每年的宝宝婴儿床摔落事故报告来看,婴儿床还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提醒妈妈们使用这种矮床需要注意的是:
1)宝宝会自己醒来就下床开始在房间自由探索,所以一定要排除房间内的所有安全隐患。
2)如果宝宝睡觉自由度很大的话,请在床的周围铺上枕头或靠垫。
3)请在门口装上护栏,不要让宝宝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爬到其他有危险的房间。
镜子
可以在床的侧面或旁边装一面镜子,帮助宝宝认识自己。宝宝使用的镜子一定要选用安全材质的,比如亚克力或者钢化贴膜镜子,以免划伤宝宝。
工作区域
遵循蒙氏理念的工作区域必须是:
1)安全和自由的。要排除区域内的所有安全隐患。如果宝宝正处于口腔期,所有的玩具必须是干净无毒、可以让宝宝放进嘴里的。
2)整洁和有秩序。只提供一定量的玩具,所有的物品必须整齐摆放。最好能提供纯天然材质的启发性玩具或者生活中使用的工具等,少些声光刺激强烈的玩具。
3)要采用低矮、符合孩子身高尺寸的家具。
对于小宝宝,可以使用一些浅口的篮子收纳书和玩具,让宝宝无需妈妈的帮助就可以拿到。
使用低矮的柜子摆放一定量的玩具,过多的玩具会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可以隔一段时间轮换一些玩具,让孩子总有新鲜感。
艺术品要挂在孩子视线所及之处,而不是成人的高度。
生活区域
给孩子的衣橱也最好采用合适的尺寸,方便学习收纳和整理。所有的衣物都要归类整齐摆放。
阅读区域
孩子大一些以后可以布置一个专门的阅读角落,买一个小沙发或者地毯加靠垫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结
一个蒙氏儿童房间或区域必须是安全、自由和整洁的。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元素:
1.A floor bed.矮床。如果是小宝宝,可以安装一个床铃。
2.镜子。
3.儿童视线所及的挂图或画。
4.儿童尺寸的家具:桌子、椅子、柜子等。
5.一些篮子框子等收纳工具。
6.一定量的玩具。尽可能多些天然有启发性的玩具,少些声光强烈刺激的玩具。
7.儿童安全门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