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心存感激
发布时间:2020-11-13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园课程对教师评语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 对孩子心存感激“妈妈,你陪我刷牙好不好?”xx端着漱口杯来到了我面前。“你自己去刷好吗?妈妈还有点事。”我正在电脑前跟朋友聊点事。“那我等你吧。”她把杯子放到了我面前,然后在自己床上玩去了。我没有再坚持,跟朋友交代几句就对她说:“走咯,刷牙去!”“这么快呀!妈妈,我是小飞燕,我来了。”然后欢呼雀跃到了洗手间。刷牙……洗脸……上床……嬉闹……讲故事……睡觉,仅仅二十多分钟时间而已。每天的这二十多分钟,我没有放过,希望她能带着甜美入睡。总相信每天拥有美梦的孩子才是快乐的。
这会她已甜甜的睡着了,而我又不自觉地点开她的相册,从出生到现在,一张一张,回味拥有她的日子。
xx基本是我带的,为了不让她成为留守儿童接受隔代教育,一岁半就进幼儿园了,那些个早晨因为赶时间都要抱着她出门赶车,那些日子真觉得是熬,真希望她快点长大。不过再辛苦再疲惫,我留给她的都是灿烂笑容,愉快的声音。她回报给我的是满屋的灿烂,她是一个“开心果”,没有她在时的家是冷清的。
爬上我的大床时,她说:妈妈,等我睡着了你再抱我到小床上去。这会看她甜甜的睡样都舍不得抱她走,这样一个小人躺在身边感觉真好。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与大人分不了床,而是大人潜意识里不想和小孩分呢。我们在陪伴哺育孩子,为孩子成长付出时间精力的同时,孩子也在不断地给予我们,给予我们快乐,给予我们成就感。
对我们的孩子心存感激吧,感激他能够呆在我们身边的每一天。(好工具范文网 FANWeN.haO86.com)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巧用心理效应 激发孩子情感
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却不大容易。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总是用严厉的语言。严肃的面孔,让教育如同冰刀霜剑,容易刺伤孩子的心灵。家长不妨巧用心理效应,让教育变得平和亲切,容易接受。
“放大效应”:让批评变成欣赏
批评的后果:玲玲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碌,便过去帮妈妈择菜。结果,她把菜叶弄得满地都是。妈妈见孩子这样帮“倒忙”,气不打一处来,便明褒暗贬地对孩子说:“你可真能干,我们家都快成菜市场了。”因为妈妈这句冷嘲热讽的话,打击了孩子“尝试”的积极性。玲玲从此不再帮妈妈择菜。
欣赏的奇迹:素素的母亲,在发现女儿淘气地将自己刚洗完的衣服又放回水池里以后,只是惊喜地对女儿说:“宝贝,你真的长大了,能帮妈妈干活了。让妈妈教你洗衣服好吗?”结果,女儿兴致勃勃地学会了洗手帕,后来又学会了洗衣服。
心理点评: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微小的优点,及时给予认可、肯定,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我们不妨把这种效应称为“放大效应”。假如孩子习惯撒谎,我们不妨在孩子说实话时表扬他,用表扬强化诚实,使孩子克服撒谎的缺点;假如孩子学习不够认真,我们也不必劈头一顿数落,不妨在孩子认真学习时,用表扬去巩固孩子的认真。只要我们擦亮善于发现优点的妨在孩子认真学习时,用表扬去巩固孩子的认真。只要我们擦亮善于发现优点的眼睛,孩子就会因为我们的发现而很快进入健康成长的轨道。
“爱抚效应”:激发孩子的情感
爱抚的疗效:小女孩娇娇6岁了,有一次生病去医院打针。第一次打针时,是妈妈带她去的。在准备打针时,娇娇哭了。她怕痛。妈妈说:“孩子,不要怕,你只要趴在妈妈的怀里,紧紧地抱着妈妈就不痛了。”妈妈边说边温柔地抚摸着女儿的头部和背部。果然,娇娇觉得那一针比想象中的痛减轻了许多。打完针后,她问妈妈:“是不是那痛转到您身上了?”妈妈笑着点了点头。
冷漠的伤痛:娇娇第二天去打针,是爸爸带她去。进了注射室,娇娇说:“爸爸,我想让您抱着我。”爸爸不耐烦地挥挥手说,“就你麻烦,这么大的人了,打个针还用大人抱?去!自己趴到椅子上去!”结果,还没打针,娇娇就“痛”得流出了眼泪。最后,当针尖打进娇娇身体时,她痛得大哭起来。同样是打针,娇娇趴在妈妈的怀里,享受着温情的语言和爱抚,就觉得不怎么痛;而独自趴到椅子上接受打针,娇娇就痛得受不了。
心理学家点评:爱抚产生的感觉,可以使人的神经系统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变化,从而缓解紧张,改善情绪,增加自信。绝大多数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所以,不要吝啬自己的爱抚。
家长不妨微笑着摸摸孩子的头,抚抚孩子的肩,掸掸孩子身上的土 (有时未必真有泥土),正正孩子的衣领(有时衣领未必歪斜),整整孩子的衣襟(有时衣服未必有熠皱)……特别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紧紧拉着他的手,注视着他的眼睛,对他说:“不管发生什么,你对我们都是最重要的!我们永远爱你,支持你!”这些细微的举止,会在孩子的脑海里泛起爱的波涛,既能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又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
“心罚”对孩子的伤害大
“心罚”对孩子的伤害大
恐吓、冷落孩子。每当孩子调皮或犯错误时,家长都会不自觉地用诸如“不要你了”等话恐吓孩子,让孩子因害怕而“就范”。
不良影响:胆小恐惧以及发育不良容易使幼儿情绪不稳定,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敏感、胆小、恐惧等反应,甚至有可能导致发育不良、智力低下以及神经衰弱、偏执、强迫等症状。
对比中“抹煞”孩子的努力。很多家长追求完美,忽视孩子的努力,仅仅因为孩子没达到“最佳”或“理想”标准,就抹煞其成绩。
不良影响: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把外界的评价转为自我评价,长期对孩子持否定评价,会影响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并失去信心。
夸张歪曲事实影响孩子。家长往往没有注意自己的言辞中带有夸张的成分,“小事化大”。
不良影响:长大后容易犯错。家长对事实的歪曲和夸张会影响到孩子的为人处世,为以后的许多不良行为,诸如撒谎、爱吵架、欺骗、偷窃及攻击性行为等埋下祸根,孩子长大后也容易犯错。
家长要成为孩子的一面好镜子。当孩子不听话或调皮捣蛋时,家长靠“言语暴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对孩子心灵造成的创伤却是深远的,老师和家长们应意识到它的严重性。
家长对孩子教育心得
教育问题,才是一个家长面对的最大的问题。任何成就都不能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请好好珍惜这次难得的教育机会。下面送出12条父母教育孩子心得,希望能助你从中得到启发。
1、儿童时代是一个胡说八道的时代,这不是缺点,而是他们成长的一个特点。我们要尊重儿童的未成熟状态,童言无忌才能健康成长。
2、从来没有一个时代象今天这样需要以孩子为师,反省自身,保持童心,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3、家里有个青春期的孩子,就要备一本性教育的书。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父母要以身示范,让孩子看到什么是真正的男人和女人,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和婚姻。
4、全部儿童教育的使命可以概括为8个字——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发现儿童就是发现儿童的潜能特点和成长规律,解放儿童则是解除捆住儿童的各种束缚,捍卫儿童的权利。
5、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父母是否了解和尊重孩子关乎孩子一生的发展。
6、别看孩子弱小,强大的力量正孕育在弱小之中。真正的教育就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
7、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问题在于爱有真假之别,犹如真假种子之别。假种子坑农民坑一季,假教育坑孩子坑一生。
8、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不能代替孩子成长,就不能代替孩子体验。
9、溺爱孩子根本不是爱,而是一种软暴力,是对儿童权利的剥夺,其实质是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的人。
10、每一个来的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成功的,教育的任务就是使他们继续成功。成功并不完全是排他的,因为人人能成功的新理念是:成功就是发展,成功就是选择,成功就是和谐。
11、心理健康的12字秘诀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如果能做的这12字,一生的幸福就有了保障。
12、所有那些鼓吹可以成批制造“神童”的方案,都是以赚钱为目标的骗人方案。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成长的道路是各种各样的。凡是忽视儿童个性差异的认识和行为,都是违背科学规律的。
13、教育孩子要避免那种一做什么就要当状元的想法。状元意识就是悲剧意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是制造童年恐慌的宣言。
14、如果父母和老师对“好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宽容过多,会使他们的弱点变成隐患。甚至是“定时炸弹”。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
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
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上星期学习老师的课《如何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学后真的是感受很深。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孩子会还你更多的惊喜。
下午我一到家**就告诉我“妈妈我们今天又测验数学了,又犯低级错误,漏掉2题,扣两分。”
我“奥,漏掉两题啊,很可惜的两分啊。我想**下次肯定会记住这次的低级错误的,我们看看为啥会漏掉两题?”
**“那两题在边上正好让我写字的手挡住了,所以就漏掉了。”
我“奥,原来是这样啊,那下次写完的时候把手挪个地方,再仔细看看那个地方有没有题目好不好?”
**“好的,我以后一定仔细看看。”
昨晚吃过饭我告诉**“今晚8点半妈妈要上韩老师的课,今晚临到妈妈发言了。”
**“奥,那我快点写作业,写完作业去xx家玩,妈妈你好好加油学习!好好发言,不要紧张奥。”**做些的真的挺快还很认真,写完作业又读会书,让我打电话问xx妈妈可不可以找xx玩,结果xx妈妈说xx作业还没写完,今晚作业写不完不能玩。
**“妈妈,我看阿姨(xx妈妈)不是智慧妈妈?”
我“为啥说阿姨不是智慧妈妈?”
**“阿姨不学习,不知道帮xx制定这个,妈妈你看xx一张口算卷要写40分钟,我才写5分钟,阿姨不会教xx做事要有效率,学也专注,玩儿也专注。所以阿姨不是智慧妈妈。还天天不给xx玩。”**边说边指着墙上贴的作息时间表。呵呵,儿子都会评判大人了,看来平时我听课时**有意无意也听了不少。
我“嗯,**说的真对,做事就要有效率,你看这学期**进步很大,写作业又快又好,作业也很少涂改了,上课听课很专注,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很好,老师都向我表扬你了,妈妈真为**的努力感到骄傲。”
**“我作业写得快,有很多时间玩的,xx天天捞不到出来玩,也捞不到打乒乓球。”
我“**,你看你有很大的进步,是啥原因?”
**“因为我有作息时间表,我按照作息时间表就有效率,妈妈我做到学也专注,玩儿也专注了。”
我“**按照作息时间表真的很棒,你看前几天作文都在报纸上登出来了,你觉得写作文难吗?”
**“开始觉得难,现在觉得不难了,你不是告诉我书看多了就会写了。”
我“是啊,书读多了是好,但也要勤练笔,把你平时经历的事情你熟悉的生活记下来,是不是很容易?以后经常记一下,**会发现原来**还有写作的天赋呢。”
**“好的,我以后每星期写一篇周记吧。”
我“**的注意真棒!”
以宽容的心对孩子,孩子自己就会对自己有要求的。前几天**姐姐二模考的不理想,回家很难受,这个成绩比高一高二下降很多,我陪**姐姐在外面散步她“一鸣,你已经很努力了,妈妈是看在眼里的,让我我也会不高兴的,但光沉浸在难受中有用吗?我们要看看试卷到底是哪里丢分了,不到高考的那一天,所有的考试都是查漏补遗的,现在发现问题是好事,发现问题我们一起解决问题,每天解决一个,你看离高考还有80天,能解决80个问题呢,到高考时解决了这么多问题,那你还不是轻装上阵。我和爸爸看到了你的三年的努力过程,无论结果如何,爸爸妈妈都为你感到骄傲,你考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那是女儿的理想学校),爸爸妈妈替你高兴,考别的学校爸爸妈妈同样为你高兴,何况你是强化班的,在班里排名靠后,要放别班那还是前面的,重点大学的分数线你每次都达到的,把数学粗心的19分找回来就行了,从现在我们每次都规范答题,每天再练5题4位数乘4位数的题目,坚持到高考一定会细心的。另外每天制定一个复习计划,按照计划复习。你看中考时你不是超常发挥的吗?你们老师说中考超常高考也一定会超常的。”
其实也不是我的心态变得好了,而是我从内心接受了一切现实的东西。或者是对孩子有了宽容的心,接受孩子的一切了。年前有一次女儿失手我当时那个着急,现在倒一点不急。仔细想想孩子已经非常努力了,她考好我当然非常高兴,可由于女儿小时候我工作非常忙,用女儿的话说她是散养长大的,没有在她小的时候给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到现在还在粗心,不是看错题就是漏答题,每次考完数学就有不该丢分的丢分了,我只有以宽容的心接受女儿的一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她改掉粗心的毛病。至于结果我就不去想了。
还是那句话人在年轻的时候,千万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好习惯是受用终生的。
“结对子”缓解孩子孤独感
现在家庭中的独生子女都有些孤独,这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我觉得,父母可以另辟蹊径,来缓解这种困境。譬如在居住小区内找一个类似的家庭,组成一个临时的亲子联盟,这种“结对子”的方式,也可算是一种省时省力又增进亲子关系的途径。
现在家庭中的独生子女都有些孤独,这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我觉得,父母可以另辟蹊径,来缓解这种困境。譬如在居住小区内找一个类似的家庭,组成一个临时的亲子联盟,这种“结对子”的方式,也可算是一种省时省力又增进亲子关系的途径。
“结对子”缓解孩子孤独感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父母两个人带一个孩子一个小时的话,平均每个人是半小时,但是如果四个人照看孩子的话是每个人只需一刻钟。况且两个孩子都会自己玩,父母只要做裁判,发生冲突了把他俩拆开就行了,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孩子在一起吃饭时往往吃得更香,记得春节时,我们两户家庭带着两个孩子去城隍庙,点了一碗面,给孩子一人一半。那个家庭的爸爸很有意思,先挑起一筷面,然后一下把它吸进嘴里,两个孩子觉得这样吃面很有意思,便随即也跟着吃了,不到十分钟就把面都吃完了,真是一个让我意想不到的结果。虽然,由于小孩子行为能力比较差,有时相互之间还会发生碰撞,这一点双方父母要理解,并把事情处理好,我觉得这个方法挺好的。
此外,让两个孩子从小在一起长大,类似于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可以让孩子从小意识到,他不是孤独的,不是唯一的,做任何事情他需要考虑另外一个同伴的感受。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们处理自己的事情,要相信孩子,他们是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其实,父母要做的也就是在旁边监护自己的孩子,保证他们不被伤害,根本不需要担心孩子在某一方面比不上别的孩子。只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他自然会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自己是很优秀的。绝对不要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志去做某件事,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育儿心得:表扬激励每一个孩子
育儿心得:表扬激励每一个孩子
作为小班教师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小,他们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老师绝对不能视而不见,这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小班孩子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而老师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宝宝。特别是对于刚入园哭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哭闹幼儿情绪安定下来,再慢慢引导幼儿培养其规矩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还要及时的拥抱,亲吻孩子,或送给孩子小礼物,要让孩子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和蔼可亲。同时还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如:宝宝的饭量,挑食情况;宝宝的大小便习惯;睡觉规律等等。小班老师不但要多和孩子沟通,还要与家长交流,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表现情况等,都要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交流,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师是值得信任的。通过交流,教师也可以获取更多的意见的建议,让家长很好的理解、支持并配合教师进行家园共育工作。
总之,作为小班教师必须从自己的点滴做起,谦虚谨慎,耐心细致,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每件事情,每项工作做的更好,让每个宝宝得到更周到、更细心的照顾,让每位宝宝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