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说到做到了吗?
发布时间:2020-11-12 幼儿园小熊你长大了吗说课稿 幼儿老师故事 幼儿园说课稿喜欢你越越小朋友是我们班调皮又聪明的孩子之一,每次晨间活动的时候总是有几个小朋友来告状,说他欺负他们。
这天早上晨间活动轮到我们班玩大型玩具了,小朋友们很高兴,很兴奋。
因为天气的原因已经连续两星期没有玩玩具了,我也很高兴因为终于放晴了,可以让孩子们尽情的玩上一回了。
于是我顾不上说纪律就让孩子们玩开了。
可是,没过多久,就有小朋友跑过来跟我说:“老师,越越他来打我的。
”一听心里就不舒服了,好好的心情就被这小子给搞破坏了。
于是我就把他叫过来说:“你为什么打他?”他看了看我说:“没有啊,谁要他来抢我的位子的?”“那你也不能打他啊。
小朋友之间不是应该相互帮忙,相互团结的吗?大家一起玩的,知道吗?去吧!”回头一想不行他还会再犯的,一个早上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个人来告状呢。
于是我想到利用他爱表现的心理就又把他叫回来:“越越,老师请你来做小老师,你来看着他们要他们有秩序的玩滑滑梯。
要是他们不对的你就像老师一样教他们让他们改正,或者来告诉老师。
等会你做的好老师给你奖五角星。
”“恩,好的。
”这招还真管不仅用告状的人没了,而且也不用我大声叫排好队玩还真省了我一大把力气。【JZ139.cOM 迷你句子网】
就这样晨间活动顺利结束回教室了。
可是我一直觉得身后有人跟着,发现越越一直跟着,我说:“越越,你一直跟着老师干嘛?”“你不是说要奖五角星给我的吗?怎么没有?”我只是为了让他别惹事随便说说的,没想到他还记得真牢!于是,我便给了他一颗五角星贴在了他的脑袋上面,瞧他当时那高兴劲。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老师,你哭了吗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老师,你哭了吗”,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这一学期,我带的是大班,这些小家伙果然比在中班的时候更有活力了,心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细心了。
星期二的午睡时间,我们班的昊昊心情特别兴奋,就是翻来覆去的不睡觉,我平常对孩子中午难以入睡这件事情最头疼了,我就忍着困意陪他玩游戏,我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昊昊看见了,就问:“老师,你哭了,为什么要哭呢?”“我没哭。
”我急忙跟他说。
“没哭,你的眼睛里怎么都是泪水呢?”我笑了笑说:“那你猜一猜,老师的眼睛里为什么有泪水好吗?”昊昊挠了挠头,对我说:“老师,你不会是因为我没有睡觉,你就流泪了吧,老师,你生气了吗,对了,老师你刚才打了个哈欠,所以你眼睛里流泪了,我猜对了吗?”我笑着对他说:“还是昊昊最聪明了,一猜就知道老师为什么会流泪了。
”我接着问他:“昊昊,那你知道打哈欠会流眼泪,还有什么时候会流眼泪呢?”这下他可来劲了,兴高采烈地对我说:“老师,我知道吃辣椒吃多了就会流眼泪,还有小朋友抢了我最喜欢的玩具我会流眼泪;我做错事老师批评我我会流眼泪;妈妈看电视的时候也会流眼泪;我生病打针的时候也会流眼泪,因为我怕疼。
在我的启发下,昊昊说出了很多流眼泪的情况,而且这些情况大部分都是发生在他自己周围甚至自己身上的事情。
我又接着问他,喜欢什么时候流的泪,不喜欢什么时候流的泪?为什么?这下昊昊更有精神了。
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他自己明白了该如何减少那些令人不愉快的眼泪,如,生病时要坚强,小伙伴之间要友好相处,每做错一件事,都要从中吸取教训不再重犯……
说到这里,小家伙累了:“老师,你是打哈欠流泪的,打哈欠说明你困了,咱们睡觉吧!”“嗯!”在心底为昊昊懂事儿高兴的同时,我决定午睡后赶紧找资料查阅一下泪水的成因,以准备回答昊昊可能要提到的问题。
关于“老师,你哭了吗”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要求孩子做到的,孩子做到了,家长你呢?
要求孩子不准撒谎,要诚实,孩子做到了,可是您却对孩子说如果有人打电话找您,就说您不在家,其实您躺在沙发上悠然自得的看报纸。
要求孩子不准随地乱扔垃圾,孩子做到了,可是您却把喝完的饮料瓶随手乱扔。
要求孩子不能骂人,孩子做到了,可是您生气时满嘴都是脏话。
要求孩子不准破坏花草树木,孩子做到了,可是您却把树枝折了做钓鱼竿。
要求孩子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承认错误,孩子做到了,可是您把孩子大骂一顿,事后知道您冤枉了他时,您却装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要求孩子要爱护小动物,孩子做到了,而您却把青蛙摆上了饭桌。
……
慢慢的受您的影响,孩子变了,变的爱说谎了,不经意的时候还会说一些脏话等等,一些与您的教育要求相悖的行为出现了,这时候作为家长的您是否只会一味的教训孩子,“我平时怎么教你的”,急了骂上几句,严重了再煽几耳光,而根本的原因却在您,是您把你的孩子“熏陶”出来的呀!您意识到了吗?您看看您身边的孩子,在他的身上是否有您的“影子”呢?现在您不应该深刻的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吗?
《小碗“流泪”了》《妈妈,你看到我了吗》
吃完午饭,佳琪顺手把小碗丢在桶里“咣”的一声响,我并没有很在意,只是提醒他要轻轻地放。但让我吃惊的是,每个孩子吃完饭都学他的样子把小碗扔到桶里,那“咣咣”的声音刺痛了我的耳膜,让我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正当我不知所措时,欣然拿着小碗走到我的面前,疑惑地说;“老师,我的小碗怎么有水呀?”我灵机一动,心想:“机会来了。”我故意伤心地说:“小碗流泪了。”孩子们听我这么一说,呼啦一下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小碗是被菜烫哭的,小碗每天给我们盛饭累哭的……”看到孩子们焦急的表情,我说:“这样吧,老师问一问,小碗为什么哭?”于是,我从桶里捡起一个小碗放在耳边听了起来。
欣然好奇地问;“老师,小碗说为什么哭啊?”
“它告诉老师刚才小朋友把它和它的小伙伴都摔疼了
,还有一只小碗被摔伤了,还在伤心地哭呢,说以后不帮小朋友盛汤了。”我解释道。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怎么办呢?我们以后怎么吃饭呢?”佳琪红着脸说:“老师,你跟它们说说,我以后再也不摔它们了。”“老师,我也不摔了。我也不摔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着态。我高兴地说:“只要小朋友们说到做到,老师就告诉小碗,请小碗继续为我们小朋友服务。”于是,我又和小碗说起了悄悄话。
妈妈,你看到我了吗
最近,附近村庄的家长送来了几位年龄比较小的小朋友。每天早上上学时在校门口与父母分别的时候,他们哭闹不停,使得他们的家长们都不忍心离去。我对这些家长们:“你们快离去吧。”她们说:“我们离去了,他们见不到妈妈,不是会哭得更厉害吗?午饭吃得怎么样?睡得好不好?”从一番询问的话语中,可见他们很担心孩子在的表现。有的家长中午来园看一看,有的给老师打电话,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孩子适应幼儿园的时间延长,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怎样让家长消除这些顾虑呢?我们老师商量了一个“对策”。“百闻不如一见”于是,我们用手机把孩子在园的活动情况进行了录制。当放学后,我们给这些家长播放孩子在园活动的视频,让家长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当他们看到自己孩子在园的真实表现时,高兴地说:“老师,回家后,孩子问我们在老师的手机上看到自己了吗?他们说在园里活动得很快乐。”“老师,你们教育,我们放心。”
让家长真实地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可以尽快让孩子适应幼儿园,让家长放心、安心。
老师“迟到”了
今天,因为要参加驾驶证的理论考试,向幼儿园请了上午半天假。
待近中午时分才回归了班集体当中。
刚刚踏进班门口没多久,王梓浩小朋友便来到我面前一本正经的说到:“我才看到你,你怎么才来呀?”面对他突如其来的问题,还真是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呢!小家伙的表情严肃,语气也属于质问的一种,仿佛此时我是一个上学迟到的孩子,老师正等待着我的一个合理理由呢。
“对不起哈,我是去考试的。
”我比较简短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只见王梓浩更加兴奋的看着我,直直的问:“那你考得怎么样?”哈哈,看着小家伙的兴趣如此之浓厚,我就更愿意与他分享这份属于我的快乐了,“我呀,考过关了呢!”“过关了呀!小玉老师你真棒,来,亲一个!”说完,王梓浩就双手抱着我,在脸上留下了一道口水印呢。
为什么我觉得这段表扬的台词如此熟悉呢?原来,这都是我平时对他们予以肯定时的一种表现,一种回应啊。
而从今天的这件事上折射出的正是我们平日的工作。
在这件小事上,内心泛起一阵感动。
感动之余,又对自己重新审视了一下,孩子们与我们相处的每一刻,都在潜移默化的模仿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不经意间,我们会发现他们与我们越来越像,好的如此,坏的亦如此。
所以,为了孩子们更好的未来,让我,与你,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吧!
说到就要做到
我们常常教导孩子要做一个守信用的人,说到就要做到。可是,有时候,我们自己往往失了承诺,给了孩子期待却又要让他们失望,这样,我们又怎么能在孩子中立足呢?
一次放学时候,我喊了“欣欣”的名字,示意让她出来,妈妈来接了。可是欣欣一直低着头,怎么喊她也不愿意出来。最后,是我把欣欣拉了出来,并问她:“你怎么不开心呀?”欣欣不回答我,跟着妈妈走了。过了一会儿,欣欣妈妈带着欣欣又回来了,她妈妈告诉我是因为老师没有给欣欣小红花,所以她不开心。听到“小红花”,我猛然想起好像是有这样一件事:中午的时候我答应欣欣如果她能够独立吃完饭菜,我就奖励她一朵小红花,结果因为一些事情而忘记给她了,所以她耿耿于怀到现在。我蹲下来,连忙向欣欣道歉:“欣欣,对不起啊,老师忘记了。”欣欣委屈地轻轻地说道:“你说过要给我的呀!我要给妈妈看的。”看着欣欣,我真是难过,赶忙给欣欣贴上小红花,又急忙道歉。心想:我是多伤她的心啊!有时候,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孩子,而觉得无所谓,因为我们不知道在孩子的心里,你的一句话会有多么重要!
老师,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职业。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孩子,而忽悠他们,忽略他们,因为我们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孩子已经把你的行为和语言都记在了心里,直到走进社会。我们要记得:今天的我们,就是明天的孩子。我们应用自己好的行动去影响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让我品味到了做老师的幸福
念叨了好久的“要到幼儿园去上上课”,今天终于兑现。早晨,在纷纷扬扬的春雨中走进幼儿园。因为下雨,孩子们没有到户外进行晨锻活动,园内显得特别安静。
先到园长那里“报到”,确定了要借班上课的班级,就带着视频转换仪等来到中3班。虽然经常进班听课,和孩子们接触得比较多,但毕竟好久没有上课了,哦,好像有大半年没上课了吧。所以,今天进班上课的心情真的是既兴奋又激动还有点点紧张。孩子们会接受我这个有点陌生的老师吗(前不久去这个班听过课,和他们套过近乎)?能适应我和他们的交流方式吗(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我去适应他们的交流方式)?我带去的教学内容孩子们会喜欢吗?我预设的活动目标切合他们的现有经验和水平吗?我的教学方法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吗?
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已来到了中3班门口。“朱老师你好!”我和中3班的朱老师打着招呼进入了活动室。朱老师已经让孩子们坐在了小椅子上,做好了上课的准备。
“王老师好!”孩子们的眼镜都聚焦到我的身上,热情而真诚地齐声向我问好,我心里顿时充满幸福和感动,多可爱的孩子呀!我相信他们欢迎我的态度绝对真诚!
“孩子们好!”“你们好!”我忙不迭地回应着。
“王老师好!王老师好!”孩子们还在热情地向我问好。
“你们还认识我吗?”
“认识,你是王老师。”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好满足!因为我喜欢被孩子们记着,喜欢有认识我的孩子碰到我能叫我“王老师”(是不是有点虚荣?哈哈)。
“今天我要来跟你们上课,你们欢迎我吗?”
“欢迎!”……
和孩子们一边寒暄,一边接通电脑和电视机,一切准备就绪进入正题。
今天我组织的是中班语言领域的活动《波特奶奶和蛇》——一个更侧重于观察讲述的活动,所以我特别在意孩子们的语言倾听和观察表达能力,但对这个班孩子的情况我又不了解,于是临时决定,在第一环节“老师讲述故事开头”之后,给孩子们提三个小问题,初步了解孩子们的倾听、理解和表达能力。三个问题抛出去,孩子们的小手刷刷刷地举了起来,回答得都很“到点”,看来这个班的孩子发展不错!
这下我可以放心大胆地实施接下来的“计划”了。正如我预想的,孩子们对今天的这个活动内容很感兴趣。因为故事中有悬念,画面中有内涵,所以给了孩子们许多思考、表达的空间,让我分享了他们很多精彩的想法。而孩子们的精彩回答也给我创造了接应和反馈的良好时机,让我感受到了和孩子们互动交流的有趣和快乐。
当然,其中还有和一个可爱的“小捣蛋”发生的小插曲,也很有趣!(以后再写吧)。
一个中班的活动时间很短,只有短短的二十五分钟,但我很享受这短短的二十五分钟时间!
亲爱的孩子,感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做老师的自信,让我品味到了做老师的幸福!
今天你做梦了吗?
中班的孩子,精力十分充沛,一个个像“小牛犊”一样,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兴奋了一上午的他们,午睡时根本睡不着。你瞧,有的在床上翻来覆去,不是伸手,,就是伸头跟小伙伴大声讨论着。这样一来,午睡没有几个小朋友能睡着,这怎么能行!休息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发育!于是,我们就绞尽脑汁的寻找一些方法,效果是有,但总不是很理想。
有一次,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上面的教师用做梦的方法让班里的孩子睡觉,说这一招很管用。我何不试一下,于是,等孩子躺下后,我给他们讲了一个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并告诉他们,只要睡觉,梦姐姐也会把最美的故事托给你,你就会梦到。这时,孩子急了,“老师,我想做梦。”“只要你们闭上眼睛,不要乱动,就能睡着,就会做个美梦。”我耐心的给他们讲着。这时候,孩子们一个个都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班里已静悄悄了。
午睡醒来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给我讲他们自己的梦,还有的孩子告诉我:“老师,梦姐姐今天太忙了,她忘了把梦托给我了。”“没关系,那是因为听话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明天她会记着的!”我一本正经的说,孩子听到后高兴的跑开了。
有时候,妈妈们会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任性。我们当然不能随着他们的性子去,但教育孩子是有艺术的,我们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试着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快乐的去做好每件事
爱,孩子感受到了吗?
我曾这样问过班上的孩子:“爸爸妈妈爱你们吗?”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爱----”“他们是怎样爱你们的?”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妈妈给我买好吃的”“爸爸买枪给我了”“妈妈给我买好看的衣服”……
突然,一个女孩子回答说:“我烦透妈妈了,早上我要穿裙子,她不让,还打我。
哼,还爱我呢!”其他孩子也高声应和起来,顿时一次谈话活动竟演变成了孩子们的“控诉会”,我大吃一惊,孩子们为什么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呢?
其实,孩子们不是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他们只是不懂得什么是爱。
在他们眼里,只要爸爸妈妈顺着他们,就是爱他们。
当爸爸妈妈逆着他们意的时候,就认为爸爸妈妈不爱自己。
因此,就出现了孩子们激烈地“控诉”父母这一幕。
当我们听到这样的“控诉”时,是否也应该反省一番:我们平日里是怎样爱孩子的?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我们有没有无意识地伤过孩子?……
相信没有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我相信一定有不会爱甚至失去理智而伤到孩子的家长。
其实,爱,不是件容易的事。
关心冷暖、做可口的饭菜是爱;给孩子讲故事,哄孩子睡觉是爱;爱是和孩子在一起时全心全意;即悉心呵护又能放手,让孩子在摔打中成长;爱更是一天一天信任地等待。
当你把这样的爱给与孩子,相信他们一定能逐渐的体验到、感悟到;而孩子也会将这份深厚的爱蕴含在他的生命点滴中,播撒给他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