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论孩子的“粗带”与“细带”

发布时间:2020-11-12

带孩子去幼儿园工作总结。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论孩子的“粗带”与“细带””,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论孩子的“粗带”与“细带”同学**最近和我说,她现在的体验是,孩子就“粗带”好了。

她是一个细致的人,结婚较晚,生育时间自然也就迟,孩子刚生的阶段,她每天有层出不穷的牵挂与担忧,和我短信上说,“可能等孩子大了,我自己倒变成神经质了。”

特别理解她的状况。一个人,总是在面临具体的状况时,才会发现准备仍是不足。没有经历,体验永远不能真正深刻。这也是我对诸多朋友就育儿问题进行“吐血提醒”,但收效却非常微弱的原因。而由于对各种问题预见不足,“低估”风险,学习不够,手忙脚乱心情慌张便最为正常了。我也是这样过来的。

不过,粗带与细带,我却有我自己的理解。

带孩子并不是一味的粗,孩子便能够“习惯”,“好带”;也不是一味的细,孩子便会成为天才,便显得多么娇贵。粗带孩子,不表示父母不尽职,细带孩子,未必表示父母合格。该粗时粗,要细时细,粗细结合,方是育儿好办法。归根到底,育儿真的是一门技术活,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并不是随大流便好,也不是“独创秘诀”才佳。真正要遵循的育儿理念其实只有一样:尊重孩子,充足的真爱。掌握这一原则之后,粗与细,其实不在话下。

那么,到底啥是粗带,啥是细带?

我认为,粗,应该是指对一些不必要紧张的问题,神经放大一些。这通常指一些条件上、设施上的“粗”。比如说,育儿专家们建议,最好是母婴同床,这样有利于母子沟通。但有的妈妈确实非常没有带孩子同床的经验,尤其是初产妇,或者偶尔确实非常疲劳,那么,让孩子和第二养育人,比如奶奶或者外婆睡一睡,其实无关要紧。再比如,孩子们还小,营养自然非常重要,但并不是顿顿高级滋补汤,餐餐都有一个菜是费了很多钱,才叫做讲了营养,伙食比较普通,吃不上土鸡蛋吃的是饲料蛋,也未必就是多大的事。还有比如,孩子穿的都是“剩”的“拣”的衣服,这也不是多大的事,干净舒适能保证就对了。无关紧要的东西,不用太去计较,或者抓住不放。

育儿其实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要发现问题,需要细心,解决问题,必要技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大家说的“早教”和“教养”吧,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涉及教养,便不能粗,必须细。

不能说,孩子会去摸插座,便毫无策略地以大声喝斥甚至恐吓制止而已;

孩子哭闹,也觉得“孩子总会哭的,不管他了”,来忽视孩子的需求。

孩子的某个敏感期来了,也根本不知道,“粗带”便好,觉得天天研究这些真累。

该粗的要粗,该细的则细,这应该才是正确的带孩子的章法吧。我最深刻体验的,是要及时回应孩子,正确处理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真正的爱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看三颗糖果引发的悲剧论父母与孩子沟通重要性


昨天晚上,电视中播放了由“三颗糖果”引发的事件,看后让人既难过又心痛又惋惜……

故事的大致意思是说:一个叫张婷婷的12岁女孩,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照看两个年幼的女儿,可由于婷婷从小活泼好动,在校与同学经常打架,为此老师也经常找婷婷的母亲谈话。母亲便给父亲打电话说婷婷如何不听话、又欺负小朋友等等,父亲感到问题严重,他感到凭借自己干了八年保安队长的经验,一定会教育好女儿的,于是在2005年依然辞职带领全家来到新疆种地。

刚开始当这位父亲发现女儿爱玩、爱与同学打架、还偷偷拿家里的东西时,还能说服教育一下,可他发现效果不明显时,便采取了体罚孩子来达到他的教育目的,他认为最管用的体罚方法是“蹲马步”。2008年大年初二这一天,父母亲带着妹妹去串亲戚,临走时还不忘把家里的东西都作上标记,并在果盘里放了15块糖果,等父亲回来后,首先看到的是少了三块糖果,于是问婷婷:“你吃糖果了?”得到的回答是“没吃”。于是父亲大动干戈,逼着孩子承认并“蹲马步”,而父亲则在一旁喝酒后酣然入睡,婷婷则趁机跑出了家门。也许是无处可去,也许是太累了,于是在零下30度的冰天雪地里睡着了……等到第二天爸爸醒来后在外面找到婷婷并将其送到医院时,不得不面临截去双手、右脚及左脚伤残的残酷现实。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内心极不平静,这则看似由三颗糖果引起的悲剧,确实值得令人反思。我在担心孩子以后的路该怎样走时,更多是想造成现在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是家长根本没把她当孩子看待。婷婷固然有她不对的地方,可千错万错她还是个孩子,何况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她的父亲用干过八年保安队长的管理经验来“管理”一个12岁的孩子,当孩子犯错时不是说服教育,而是体罚孩子“蹲马步”,对待孩子像防贼一样、为了孩子不乱动家里的东西,所有的物件都作上标记……这像是在自己家里吗?二是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用好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用欣赏和期待的目光看待孩子,孩子感觉爸爸心里有我,才愿意和他沟通,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我们从父亲密密麻麻给孩子总结的小本上,全是孩子“不讲信用、好吃懒做”等有关的缺点,不难看出,孩子在父亲眼里已一无是处,全是缺点,当别人问他“孩子有什么优点”时,他竟然半天说不出一条;还有他的母亲,传递给父亲的全是孩子的缺点,这不能不说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失败。三是有效沟通是教育好孩子的关键。

面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家长在无意中采用了一些无效的方法,甚至采用了错误的方法,不良习惯不仅没有改掉,反而更加顽固。家庭教育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是由于家长缺乏沟通技巧所致;只有认识到“沟通”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真正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孩子的健康成长之门才会为我们敞开;只有正确有效的沟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现的偏差才能及时发现、纠正。

好妈妈,孩子自己带


好妈妈,孩子自己带

前一段时间,看六一儿童节画展,其中一幅作品是这样的:题目为幸福的一家,图中爷爷带着眼镜,一边看报一边喝茶,奶奶搂着孙子在讲什么有趣的故事,孩子的脸上洋溢着笑,让人看了觉得他很幸福、快乐。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说到一家,不管幸福不幸福都应该是爸爸妈妈和宝宝组成的,如果父母健在,为何要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记得去年,带着孩子在小区玩儿见到过这样祖孙两。奶奶催着孩子说,快回去吧,今天爸爸要来接你,孙子却说什么也不回家,在滑梯上玩儿个没完。经谈话了解,妈妈嫌带孩子太累,这个孩子从小就跟奶奶长大,等孩子五岁了,妈妈想让他回家了,他却不去了。虽然生活在一个城市,也只规定每周末爸爸来接孩子,孩子却想方设法得不回去。

还记得在一本育儿书的第一页见过这样一句话:罗马之所以灭亡是因为他们的妈妈将带孩子的任务假手于人!自从看到这句话,我便不敢怠慢了,其实父母自己带孩子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本身,甚至对爷爷奶奶都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首先,跟着父母长大的孩子是最幸福的。记不得从多少书上看到,孩子一定要父母自己带。有一位母亲,在孩子两岁的时候,被提职去外地任部门经理,这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她不知道该怎样对待孩子,于是请教育儿专家。专家是这样回答她的,如果一定要去,那么带着孩子,哪怕连保姆一起带着,如果不能实现最好别去。而且她非常严肃得告诉妈妈,如果选择了独自外出工作,那么她同时放手的还有对孩子的责任,等她回来,无论孩子变成了什么样,她都没有权利去抱怨、去指责孩子的抚养人、去批评孩子,她最好能接受孩子的性格、习惯,并不断努力,让孩子去接受她,和孩子重新建立亲子关系。

小巫的书上也谈到过这个问题,她甚至都批评那些不和孩子一起睡觉的妈妈。她说,孩子跟谁睡觉就是谁的孩子,孩子最依赖的那个人就是谁。如果孩子的第一依恋人确定得不好,将来孩子就不好管教,直接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只管生,不管养,在现在来说,并不是少数,有的为了“完成任务”,有的是生活所迫,有的就是懒,图清闲。每次看到那笑得一脸轻松,诉说自己不带孩子的自由生活的妈妈,我都想说,有你操心的时候。为什么?先谈感情方面,如果孩子将爷爷奶奶来当爸爸妈妈依恋,爷爷奶奶去世了怎么办?让一个小小的孩子承受失去父母得痛苦,他的心理必然会遭受打击。研究证明,失去父母的孩子在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都处于抑郁症的状态。本来能够避免的伤害,为什么不避免?再说成长方面,多少孩子沉迷网络,学业荒废,这并不完全是网络的错。因为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的关注不够,得到的爱不够,得到的成功感不够,所以他们才会去那个虚拟的世界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父母和孩子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或许也会喜欢网络游戏,但绝对不会沉溺得不可自拔。

需要强调得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效率问题。有的父母在外面工作很辛苦,自己也觉得给孩子的关爱比较少,所以回到家,就给孩子买好多玩具、零食做弥补,但是当孩子要求父母和他一起游戏时却被拒绝了。物质,并不能满足孩子的全部要求,因为孩子在吃饱穿暖以后,更需要父母的爱,更需要感觉到父母的爱,需要父母的爱抚、拥抱、共同游戏。所以,不要觉得和孩子生活在同一个屋子里就够了。

记得看过这样一则新闻,离婚的妈妈希望儿子学习优秀,拼命打工挣钱,无论是吃的还是学习用的,都给孩子最好的,自己却非常节俭,可是儿子学习却没有取得她想要的成绩。她把儿子锁在地下室里,一直到孩子死去。这个悲剧的酿成并不是母亲失败的婚姻,而是母亲对儿子的做法。虽然她给了孩子最好的物质,但是,她的时间都用来挣钱了,她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陪孩子,她超出自己能力得负担孩子的费用,必然要求孩子超出自己能力的回报,当孩子没能够拿她要求的学习成绩回报她时,她疯狂了,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悲剧。

作为孩子的父母,或者我们给不起孩子很多东西,但是我们能给他爱,而他最需要的也是爱。记得小巫是这样说的,全世界的小婴儿希望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东西是一样的,那就是爱。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拥抱、亲吻…这些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雨露。缺了这些,孩子也会长大,但一般不会长好。

再说父母,通过自己带孩子会得到人生的第二次成长。记得从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孩子是上帝派来帮助父母成长的天使,不禁感慨万千。确实,经过近三年为人母亲的经历,我觉得儿子教我什么是包容,什么是体谅,什么是爱,爱要怎样付出,爱要怎样祝福。我的第一次成长,是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努力练习各种技能、努力学习各种知识。现在,做了妈妈,才发现自己的不足,从性格方面,到知识方面,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我看书,我思考,我努力练习,我努力实践,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也是自己成长的路,每天都和孩子一起变得更好,更强大。

最后,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如果想让你的孩子学会孝顺,那么一定要让他自己带孩子,这样他们才能体谅到自己父母的辛苦,才能以父母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去体谅父母对自己的种种。

由此看来,父母自己带孩子,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最好的。有的时候,我甚至会想,应该让妈妈有三年的产假,同时退休的时间后推三年,让妈妈一直把孩子带到上幼儿园的年龄再去上班。或者,用年老的三年换年轻的三年,为社会做的贡献会少一点,但是,养育一个优秀、出色的下一代,将足以弥补这点不足。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心情别以成绩论英雄


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于价值观错误,家长们望子成龙,以高考和成绩为导向,并强迫孩子们做他们不感兴趣的事情。

很多家长都感叹“教育孩子实在太难了”。做好的父母与做好的管理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家长教育孩子,首先要立规矩,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有了规矩父母的威望也树立起来了。其次要进行“心情教育”,培养孩子“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心情,带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譬如中秋节到长乐海边去欣赏“海上升明月”的美景。第三才是学科学习以及其他兴趣的培养。

没有注意到中秋有没有月亮,没有带孩子去赏月,没有带孩子到海边看明月升起的家长,都不是合格的家长。

太多的家长以学业成绩论英雄,或者逼着孩子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药家鑫、李一帆的出现,说明家庭教育出了严重问题,权力意识、权贵意识侵入了孩子的头脑”。

对于“孩子到底该如何学英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英语不要把它当作一门学科。对12岁以前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听力和口语,再加上一点有意思的阅读就够了,学习语法和词汇只会扼杀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他说,到底几岁开始学英语因人而异,但总的来说,早一点学比晚一点学好。

论如何把孩子养成一个问题少年


资料显示,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尽如人意。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2.97%。另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5岁的幼儿心理健康调查显示:8.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的幼儿焦虑、紧张,20%的幼儿表现出多动、坐立不安,25%的幼儿偏食,22%的幼儿性情古怪。

孩子行为问题的频发,与家庭教养方式密不可分。你的教养方式是不是有把孩子引向“问题孩子”的倾向?这是需要父母们警醒和自省的问题。

吝啬鼓励和称赞的父母养出害羞的孩子

害羞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现象,但长期、过分害羞,不利于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过分害羞的孩子多不自信,不敢与周围人交往。害羞的儿童敏感、脆弱、内向、孤独、胆怯。

害羞具有三个重要特征:过分忸怩、过分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过分负面的自我关注。害羞的孩子自我价值感较低,常感自卑。总担心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接纳,而自贬自责。恐惧别人的负面评价,恐惧面对社会情境,恐惧被人拒绝。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顾虑自己做得不好。这些特征均与儿童的自我认知密切相关,而儿童早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

父母常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很少对自己的孩子做出鼓励和称赞,这让孩子觉得自己总是不够好,总觉得自己不行,父母的要求可望不可即,长此以往导致儿童害羞、退缩的性格。更可怕的是父母不但对孩子吝啬鼓励和称赞,而且对孩子指责、约束过多,总是在说“不行”、“不可以”,孩子将越来越不敢主动探索,不敢独立行事,自主性被压抑,因而碰到人和事常表现退缩。

更甚者,有些父母不仅吝啬表扬,还经常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暴露孩子的缺点,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样更会导致孩子的退缩和自卑。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见人扭捏、羞怯就说“这孩子就是害羞”,这种给孩子“贴标签”的评价,易强化孩子的害羞。

在对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对孩子多鼓励、肯定,少批评、否定。理解、接纳孩子的羞怯,如父母可说“我知道你很紧张,我有时也会这样”,这会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不安情绪,寻找合适的方法控制焦虑和恐惧。并引导其改变自我的消极认知评价,增强其自信心。满足孩子独立自主的愿望,提供其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其探索外部世界,不要以爱的名义妨碍孩子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

父母还可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些社交机会。比如,引导(但不强迫)孩子见到长辈、朋友主动有礼貌地打招呼;在家可引导孩子接待客人,为客人拿糖果,鼓励(但不强迫)孩子回答客人的问话;节假日或生日让孩子邀请小朋友到家聚会等等。

父母的关注缺失养出爱吃手、咬指甲的孩子

2~3个月的婴儿爱吃手,开始时是吃拳头,然后是吸吮大拇指或食指,吃得津津有味,1~2岁时最为频繁,至学龄期时基本消失。这时期吮吸手指一方面是儿童满足口欲需要,另一方面孩子因牙齿萌出时,牙床不舒适,吃手可以减轻不适感,因此该时期孩子吮吸手指是自然的、正常的现象。咬指甲多发生在孩子四五岁以后,6岁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

若2岁以后孩子吮吸手指没有减少,反而日益频繁,父母则应该反思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了。若孩子6岁以后咬指甲行为频繁,其原因多是孩子内心紧张、焦虑所致。一般来说,孩子由于缺少父母关心、陪伴,或者父母不和睦、经常吵架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等,孩子会出于缓解焦虑,或者度过心灵空虚阶段而选择吃手或咬指甲。其实,这是孩子行为退行的一种表现,婴儿期的孩子通过吸吮妈妈的乳头、吃手等来获取安全感。当孩子在儿童期不能通过父母的关注和接纳获取安全感的时候,便会退回到婴儿时期,用吃手、咬指甲来弥补安全感的缺失。

但基于卫生考虑,家长或老师常常急于矫正孩子吮吸手指或咬指甲的行为,孩子一出现此行为,即严厉呵斥、打手等。这使该行为不减反增,所以父母常抱怨孩子不听话,改不掉这坏习惯,其实这是父母缺乏对此行为成因的科学认识,矫正方法不得当的结果。

如果孩子吮吸手指或咬指甲不是特别严重,家长可以不予注意。当孩子吮吸手指或咬指甲出现时,父母可以利用各种活动占用孩子的双手,转移其注意,鼓励其多参与各种有益活动,多与小朋友交往,以减少孤独、寂寞、不安所引起的吮吸手指或咬指甲。

在控制表面行为的同时,必须关注到孩子内心的深层次情感需求。孩子吮吸手指或咬指甲行为的出现多与父母对孩子的关爱、陪伴较少有关。因此父母应反省自己,多关心、陪伴孩子,和孩子交流,与孩子游戏,让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中,消除焦虑和不安,为题行为自然会缓解直至消失。

过度的批评与责备养出口吃的孩子

口吃是一种言语节律异常的口语障碍。常表现为口语中字、词、音的重复、延长,音节之间的异常停顿或完全阻滞。口吃多见于男孩。口吃不仅造成儿童情绪紧张,还易导致其社交退缩、被动、自卑。口吃的病因至今不很明确,除与生物学因素有关外,一些学者认为多与心理行为因素有关。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1300多万名口吃患者,患病率高达1%。其中幼儿口吃的发病率更高,达到10%左右。患口吃的孩子越来越多,与一些家庭严厉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大有关。如父母过于严厉地训斥、恐吓孩子,或对孩子在语言方面的要求过高,使孩子担心说不好而精神过度紧张,令孩子出现神经质、害羞和口吃等情况。孩子刚开始学习说话,口齿不清、字音重复很正常,可有的家长却过早地强迫孩子要口齿清晰、言语流利,这样容易使孩子心理负担过大,一说话就怕不流利,结果真成了口吃。还有的孩子偶尔出现口吃现象,但家长过分关注,时间长了,也会形成心理负担,时间一长便形成口吃。

孩子的语言发展阶段,父母应有耐心,宽容孩子说话时的发音不准、用词不当、语法错误等。纠正儿童说话错误时态度要温和,不要过分严厉批评或急切强迫其立即改正。应让其放松,放慢说话速度。父母应为学说话阶段的儿童提供丰富的言语环境,如父母讲故事,多和孩子言语交流,有助于孩子言语能力的发展。矫治孩子口吃,父母首先要消除孩子的紧张、自卑的心理,帮助树立说话的自信。利用其唱歌、朗诵时言语的流畅来增强其说话的信心。引导其说话时精神放松、身体放松。

儿童时期由于惊吓而口吃的不在少数。有的父母过于严厉,当孩子太顽皮或做错了某件事时,就对他们责骂他们。尤其是当孩子说错话的时候,突然地大声责骂让孩子受到惊吓,从而变得口吃起来。另外,环境的惊吓刺激也可能导致口吃,如父母间的吵闹、发脾气都能使儿童在语言上突然发生口吃。大多数口吃孩子随年龄增长,口吃会逐渐自愈,只有少数患儿发展为慢性口吃,并持续终身。

家庭暴力行为养出“校园小霸王”

校园欺凌不再是偶发事件,它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世界各国都存在校园欺凌现象,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公布的结果显示,30%的学生都有欺凌和被欺凌的经历。2005年一名14岁英国柴郡萨顿中学少年突然在家中的衣橱里上吊自尽,调查披露他曾多次在校园中遭受“掴掌乐”(即对人打耳光,摄下被打人的惊恐表情,并将录像画面传送至手机或网络上以取乐)等欺凌。200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校园枪击案中的男孩因忍受不了长期的欺凌愤而持枪射杀9人后自杀。2006年10月日本一名13岁男生上吊自杀事件震惊全国,其遗书显露遭受同学严重欺凌。而我国近年校园欺凌有急剧上升趋势,校园欺凌事件导致被欺凌者身体受伤、精神受辱、不敢上学,甚至出现自杀、被欺凌死亡、犯罪等恶性事件发生。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世界知名心理分析家爱丽丝米勒博士对儿童虐待做了多年的研究,发现暴力的根源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简单地说,孩子的行为是靠模仿的,而不是来自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得到多么好的教育。父母对孩子的不良教养方式,如过分体罚或溺爱等,可激发或助长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很多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所以,“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这些说法在家长中颇为流行。孩子闯祸、不听话调皮、考试成绩差,都可以成为家长动手的理由。1~3岁的时候正是孩子模仿行为的黄金阶段,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暴力行为有时候是来源于模仿。父母对孩子的打骂无时无刻不在引导着孩子的模仿行为和认知理念,让孩子总处于暴力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孩子的暴力心理。

另外,夫妻间的暴力行为,也在影响着孩子。双方爱吵架,甚至打架,摔东西,久而久之孩子就模仿父母。孩子在6岁以前主要以家庭中最亲密的人为模仿对象,如果父母之间存在暴力冲突,或者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中,如果遇到孩子出现问题,经常用暴力解决,而不是讲道理的话,孩子就会从中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米勒这样说:“父母亲的这些行为其实是在给小孩子中种下一颗仇恨的种子。被虐待过孩子将总会找机会在替罪羊身上进行报复,发泄他们在身心和大脑中压抑的情感。”

还有就是,长期对孩子情绪情感关注的缺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冷暴力,尽管父母给与孩子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物质上无止境的满足、弥补,但忽略了孩子情绪情感的需求,以为孩子只要吃好玩好就可以了。这样的孩子生活在情感的“真空”世界中,得不到关注就要压抑下自己的情绪情感需求,久之,变得抑郁、冷漠,一旦有情绪的宣泄口,就会像爆炸的煤气罐一样爆破。我以前看过一档电视节目,有一个少年故意当众攻击一个老人家,后来才知道,他不过就是为了做些能够吸引他人的事情。父母物质上宠溺他,但是精神上却从未看见他,这个孩子本质其实是好的,却被逼的走到那一步。

Tips:男孩的问题比女孩多,需要父母的更多关注

法国巴黎有一所著名的儿童心理指导所,曾报道,1971~1980年在他们那里就诊过的6000余名儿童的资料,其中包括许多种类的行为问题,比如神经质、贪食、异食、厌食、夜惊、梦魇、遗尿、口吃、缄默、咬指甲、面肌抽动、说谎、逃学、打架、多动症、强迫行为以及癔症等。并按照他们的就诊原因──行为问题,作了性别比较。发现只有癔症一项,是女孩较多,其余的行为问题都是以男孩为多。尤其是口吃、遗尿、说谎、逃学、打架、面肌抽动和多动症等,男孩所占的比例更为突出。由此可见,儿童期的行为表现,是女孩占据了优势。因此,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父母要更外精心,对于孩子的行为问题要早发现,关注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对症治疗”。

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父母自己带


前几天逛知乎时,看到了一则帖子,名为“有多少抑郁症是父母导致的”,里面有位父亲讲述的故事,令人深思。

因为工作的原因,这位父亲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交给了爷爷带。

夫妻俩每天下班后看看孩子,周末再接回家住,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8年。

爷爷的教育极端严苛,几乎是军队化管理,孩子各个方面的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但原本活泼可爱的女儿却越来越不开心。

女儿读初中时,父亲把她接回家,之后开始以一个项目经理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女儿,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看似一切都回到了正轨上。

直到有天晚上,他收到了女儿的信息:“带我去看心理医生吧。”

到了医院,做各种检查和心理测验,最后诊断结果是孩子患有带严重抑郁倾向的双相情感障碍,严重到已经要求和父母分居。

这位父亲一直反思到底是从哪一步开始错的,他在文中写道:“将女儿留在我父母那里,这个决定让我和妻子至今都追悔莫及。”

1

在我们身边,不少父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把孩子交给老人或其他人照料,自己完全置身事外;

等到孩子出现问题了,我们再想给他爱,给他正确的引导,已经为时已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过:

“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带。父母没有实验期,当你终于明白抚养道理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教育期。”

就像文中那个小女孩,她过得不快乐,不仅仅是爷爷的严格和复杂的家庭环境,更是自己最需要父母的时候,他们长期的视而不见。

很多人说,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确实如此,我们和孩子真正的共同生活时间其实只有短短的18年,而孩子心理和行为发展关键期,也就刚出生的头几年。

在这段时间,为人父母,要尽所有可能,把孩子带在身边,给他们最好的爱和陪伴。

2

为什么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带?

因为要在小的时候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有心理专家说,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内心孤独、敏感,很容易依赖一个人,害怕失去,十分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

我一朋友,从小被父母丢给外婆带,外婆一大家子人,她是最不起眼的那个。

童年过得小心翼翼,直到现在,还是十分敏感,生怕给别人添麻烦,怕别人不喜欢她。

她曾对我说:“我这辈子最羡慕的就是别人和父母像朋友一样相处,而我,连开家长会自己的位置都是空的。”

每个孩子一出生,就需要与他的看护者建立亲密的情感关联,他从这种亲密关系中获得爱、信任与安全感。

而最能胜任看护者职位的,自然是爸爸妈妈。

没有父母充足的陪伴,孩子很难有安全感。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很多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人,长大后和父母的关系多少都有着隔阂。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帖子:“女朋友小时候是留守儿童,后来一直不愿意叫她爸妈,我该怎样劝她?”

底下头条评论说:

“人与人之间的亲疏不是法定上的关系抑或血缘能解释尽的。不论哪种关系,都是需要经营的。”

孩子幼年时期,是父母和孩子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时期,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很难再让孩子和父母变得亲近。

我们后台就曾收到过这样的留言:

“小的时候,我最期待的就是过年,过年爸爸妈妈就会回来,我最难过的也是过年,过完年他们就走了,就剩下我躲在被子里痛哭。”

“我从不怀疑我妈对我的爱,我也很爱他们,但是我和他们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鸿沟。”

2.亲子教育才是最理想的教育模式

经常有妈妈跟我们抱怨,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了几年,接回身边后发现孩子有太多的行为问题,这时候父母再想管教孩子,已经是难上加难。

把孩子完全扔给老人,虽然轻松了几年,但是总有一天会加倍让你偿还。

做父母的,一定要明确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责任,老人只是来帮忙的,无论有多忙,我们都应该抽出时间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

就像青少年心理专家宋少卫所说:

“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或者说最理想的教育模式。”

3.可能有的父母会说:“如果有经济条件,哪个父母不愿意把孩子带在身边?”

其实,所谓自己带孩子,并不意味着要让父母一方辞掉工作,在家24小时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

即使有工作,孩子白天由保姆或者老人照料,父母下班后,还是有充足时间可以陪伴孩子,一家人仍旧能享受高质量的亲子时间。

父母的陪伴,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

所以不管多难,也请尽所有可能,自己带孩子吧。

瑞士人怎么样“带”孩子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吃饭时,阿姨则只把饭盘放在孩子面前,大点儿的孩子用勺子就餐,小孩子用手抓着吃。吃饭时间结束,如果没有吃,饭菜就会被收走。瑞士人是从来不喂孩子吃饭的,孩子若是饿了,他自己就会吃的。

孩子不会做的事,阿姨只是在必要时给予话语上的鼓励和暗示,大人不强逼他去做,也不包揽。因为这样可能会抑制孩子的“独立行为”,而个性受到压抑的人就只会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而不会做别人没做的事———没有独立性的人,怎么会有创造性呢?

在瑞士商店门前的广场上,总能看到不少年轻的妈妈将汽车稳稳地停下来后,便从车厢内抱出婴儿,然后一只胳膊挎着他,孩子的脸朝外,小胳膊小腿伸着。冷风飕飕的,他们对孩子不遮也不盖。而在中国,大冷天里抱孩子,大人总是两只手一上一下地把小家伙搂在怀里,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瑞士人从不这样做,他们认为,刚生下来的孩子就像一粒种子,需要一定的生长环境。大人不可过于控制孩子,要给孩子留下自由发展的空间。比如一只手抱孩子,他的小手小腿就可以自由活动,眼睛可以观察更多的外界事物,全身可以充分地与阳光、空气接触,有利于孩子适应自然环境。

尽管瑞士是全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但瑞士的不少孩子在16岁以后,就开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他们打工有的是为了看看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有的是为了做职业兴趣分析(瑞士的孩子在上高中以前,很多学校都要为学生进行“职业兴趣分析”,以帮助他们选择将来的人生道路);还有的是为挣钱交学费或把打工挣的钱全交给了慈善机构……

相信《论孩子的“粗带”与“细带”》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带孩子去幼儿园工作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论父亲之于孩子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孩子有模仿家长的能力,所以了解家长陪伴的不同之处很有必要。在传统的角色分工上,妈妈们习惯于嘘寒问暖,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而爸爸们更多是带孩子玩各种游戏,探索未知的世界。这两种陪伴是截然不同的...
    2021-01-20 阅读全文
  •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论笔记 老师是带领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校一般都会要求老师们写教学笔记,教学笔记是老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写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笔记需要注意哪些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关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论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2022-01-26 阅读全文
  • 看三颗糖果引发的悲剧论父母与孩子沟通重要性 昨天晚上,电视中播放了由“三颗糖果”引发的事件,看后让人既难过又心痛又惋惜…… 故事的大致意思是说:一个叫张婷婷的12岁女孩,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照看两个年幼的女儿,可由于婷婷从...
    2020-11-05 阅读全文
  • “懒”老师与“勤”孩子——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性的培养 所谓自主性,也称独立性,是个体依靠自身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决定,并能自我调节而达到目标的行为倾向。幼儿的自主能力包括生活能力的独立、学习能力的独立以及交往能力的独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
    2019-12-16 阅读全文
  • 论小班幼儿游戏的开展情况与生活经验的关系 论小班幼儿游戏的开展情况与生活经验的关系 摘要:游戏活动的独特价值在于它能够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和经验建构提供一种具有“发展适宜性”的“游戏生态”。可是,如何能有效的帮助孩子们在游戏中提高能力呢?小班的孩...
    2019-12-19 阅读全文

我们都知道孩子有模仿家长的能力,所以了解家长陪伴的不同之处很有必要。在传统的角色分工上,妈妈们习惯于嘘寒问暖,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而爸爸们更多是带孩子玩各种游戏,探索未知的世界。这两种陪伴是截然不同的...

2021-01-20 阅读全文

老师是带领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校一般都会要求老师们写教学笔记,教学笔记是老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写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笔记需要注意哪些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关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论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2022-01-26 阅读全文

昨天晚上,电视中播放了由“三颗糖果”引发的事件,看后让人既难过又心痛又惋惜…… 故事的大致意思是说:一个叫张婷婷的12岁女孩,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照看两个年幼的女儿,可由于婷婷从...

2020-11-05 阅读全文

所谓自主性,也称独立性,是个体依靠自身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决定,并能自我调节而达到目标的行为倾向。幼儿的自主能力包括生活能力的独立、学习能力的独立以及交往能力的独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

2019-12-16 阅读全文

论小班幼儿游戏的开展情况与生活经验的关系 摘要:游戏活动的独特价值在于它能够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和经验建构提供一种具有“发展适宜性”的“游戏生态”。可是,如何能有效的帮助孩子们在游戏中提高能力呢?小班的孩...

2019-12-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