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发布时间:2020-11-10 家庭教育 幼儿家庭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家庭教育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对宝宝的成长最有利呢?首推父母恩爱,至少父母恩爱的孩子心理更健康,抗挫能力和自信心都会较强;其次是生活作息有规律,宝宝尚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利于他们成长,熬夜、抽烟、三餐不定时、饭店常客家里不开火的饮食习惯等等对宝宝的健康是极为不利的。第三,营造家庭文化,家里爱聊的话题、经常观看的电视节目、家里出现的书报杂志、来往的客人、经常去哪些场所等等都是家庭文化的元素,这些都会渗透在孩子的身心当中,慢慢在孩子身上形成家庭烙印。
以前有位同事自己不爱看书,即使为了孩子逼着自己看书也没用,因为她一看书就会瞌睡。最后她采取的办法是,在家里腾出一个角落,设置几个书架,放上各种各样适合孩子的书,摆在孩子够得着的地方,还铺上了舒适的地毯,而看不看书由孩子自己定,自己只负责保持读书环境的整洁,最后他的孩子也爱上了看书。这是一个创设良好环境的典型例子,也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良好亲子阅读氛围,这样营造
爸爸妈妈们要给宝宝从小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培养宝宝阅读的兴趣,尤其是在一两周岁以内的宝宝,他们并不了解书本的内容,又没有自己阅读的能力,需要大人们陪伴共同阅读理解知识。
良好的亲子阅读,可培养宝宝阅读的能力,提升认知事物的能力,还能够从亲子互动的过程中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然而,不是每个宝宝都能安静地跟爸爸妈妈进行亲子阅读的,有些宝宝拿到书会乱咬乱撕,那么,如何为宝宝营造良好的亲子阅读氛围呢?家长们来看看下面这几招吧!
1、逐渐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要知道,孩子的专注力总是很有限,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他总是坐不住,很难安安静静坐下来看看书或者是听爸爸妈妈讲解一些东西,特别是两周岁以内的宝宝们,更容易被一些其他的事物吸引过去,而忘记了自己在阅读。宝宝的专注力是需要时间慢慢来培养的,家长们千万不要操之过急,更不能对宝宝动怒,要告诉孩子,我们现在是阅读时间,不要东张西望,要专心,慢慢来,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可以让孩子越来越集中精力!
2、亲子阅读环境要轻松
家长们陪宝宝进行亲子阅读的时候,应该要注重阅读的环境,尽量放松一些,不要过于拘泥与阅读的完整性,更不要强迫孩子接受某些知识,这样会让宝宝对阅读产生厌烦,阅读的环境一定要轻松一些、欢乐一些。即便是宝宝很快就将一本书翻完了,家长们也不要着急,可以尝试着给宝宝讲解一下其中的整体意思。总的来说,欢乐愉快的阅读环境会让宝宝更加热爱阅读。
3、搭配上家长独特的讲解方式
亲子阅读当中,若是单纯地让孩子接受书本当中的知识,恐怕很难,毕竟孩子太小,不能准确理解,家长们不妨尝试一些独特的讲解方式,例如用肢体语言来给宝宝进行描述,这样会让孩子记忆更加深刻,也更热爱阅读。
给孩子营造什么样的家庭氛围
刚开学刘老师推荐读《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一书,读后受益颇深,深感遗憾看到这本书有点晚。感触到,教育不可逆性,错过了时机,很难弥补。
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很头疼,有时感觉无从下手,尤其这两年孩子大了,意见不合时总和我们顶嘴,让我们很无力,甚至对他感到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一度很焦虑。
读完这本书,我先自我反省,我们家长错哪了?我们一味的要求孩子,我们做到了吗?我给孩子营造了什么样的家庭氛围?我和孩子爸爸深谈了一次,我们要抓紧做一些改变,再不改变,一切都迟了。为避免家里的硝烟战争,我现在尽量控制我的脾气(我脾气不好),尽量不发火,心平气和地和他谈。为能多陪伴他,爸爸尽量少加班,回家也少捧着手机,尽量陪着孩子一起学习。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看到好的地方会停下来,读给孩子听,和孩子一起探讨,比如:重视爱的教育一章,爱是立世之本,一个人没有爱心,没有爱的能力和行动,他对这个世界就没有价值,我会问孩子你认为父母爱你吗,你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吗,你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吗?
在读到“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时,我读了两遍给他听,人不但要感恩亲人,还要感恩社会,感恩世界,我们家孩子学习成绩虽然不好,但我想,不能成才但必须要成仁吧,我想有一颗大爱之心的人才能走的更远。
最近孩子有几点变化:
我们过去对孩子帮办的太多了,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我们要求他每天洗自己的袜子,并每天监督他。能安静下来读书了,而且每天再晚都会去看看书,虽然不是读一些老师推荐的名著,但对自己感兴趣的书能静静的坐那看,我想这也是一项很大的进步吧,下一步再慢慢引导看一些其他的书。做家庭作业能稍微有一点的自觉了,虽然放学回到家后还是先吃、先玩会,但时间差不多他会自觉去做写作业,这也算是一点点的进步吧。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神奇的命运公式,我理解思想就是态度,态度端正,一切都不是问题,态度决定命运,要改变小代同学的态度,万里长征啊。
刘老师的回复:哈哈,“万里长征”有些夸张了,我认为。的确,不良习惯的改变需要一段时间,老师就是不断在和学生的不良习惯“作斗争”,尤其是小学生,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很高兴看到小代同学的转变,的确一开始他坐不住,做事很不认真,我多次批评他,多次把他带到身边看着他写作业、完成学习任务。现在的确进步很大,在家里的进步和在学校的进步是同步的,这一点毫无疑问。现在他不太让我操心了,偶尔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提醒一下,很快就能更正,是个很有上进心的有潜力的孩子,希望他继续把作业的书写写好,写好每个字、做好每道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里长征,不再遥远!
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争创书香文明家庭
一个孩子是否及早地接触和热爱书籍,是否及早地养成读书习惯,可能决定他以后学习、求知的道路。及早接触书籍的孩子,就及早地进入一个认识世界。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除了在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环境的熏陶外,家庭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孩子的很多差异就体现在各自不同家庭教育的差异性上。我们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就是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种习惯。
1、让孩子有读书的习惯可能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我家轩轩也是如此,我就在孩子玩的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引导。结合轩轩好动手的特点,给轩轩买了几本动手动脑的书籍,吃好晚饭,我抽出二十来分钟,辅导孩子完成四页的练习,让轩轩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主动地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要是做得好,还有小红花的奖励,也许小红花的吸引力太强了,轩轩的学习热情高涨,一本做完了,还要吵着再买几本,有时给孩子讲讲故事,有时候讲到一半,让他看着美丽的画面自己试着讲,以此来激发他的想象力。让孩子认为读书原来是一种乐趣和享受。我们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一点,让孩子早点养成读书的习惯。
2、我们要做好榜样。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电脑在家庭中已经很普及了,上网聊天,打打游戏,时间过起来可快了,有时朋友来家里,一起打打牌,聊聊天,小孩子在边上窜来窜去也不当回事,直到有一天,我在打牌,轩轩突然说出了我手中剩下的牌,我愣住了,他怎么认识啊!!!随即我又拿出另外的牌让他认,好家伙,居然全都认识了,小小年纪,领悟这么快!这下完了,自己的行为在渐渐的影响着孩子,家长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啊,我们的言行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一生。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这以后我再也不打牌了,坚持自己也要读书,后来报了函授大专,让自己也增加点知识,有时双休日去读书,轩轩会说“妈妈,你今天不休息啊,又要读书去啊”“是啊,你看妈妈多累啊,又要工作还要读书,多辛苦啊,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啊!”有空时我们要多拿起书本,少去娱乐场所,如果我们自己不读书,家庭就没有读书的氛围,看来教育孩子,还得从我们自己做起,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孩子会做的比我们想象的还更好。
让我们与孩子一起享受读书的快乐,让快乐阅读的习惯伴随着孩子,伴随着我们每一个家庭,让我们一起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争创书香文明家庭吧!
良好家庭氛围创建的“八多”原则
良好家庭氛围创建的“八多”原则
良好家庭氛围是一种巨大,无形的资源,父母的言谈举止,明主温馨的家庭氛围都会都孩子的个性和心理发展的方向与水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多支持。
家长一定要对幼儿多一些支持,少一些发对。要支持幼儿的天性,支持幼儿的价值观,支持幼儿的行动,支持幼儿的情感表现,支持幼儿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担心。家长和教师应该多说这样的话:“好!大胆做,我支持你。”
二,多肯定。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是喜欢接受或容易接受肯定,正面的引导与评价,而不愿别人时时处处盯着自己的缺点。所以父母不要直接攻击孩子的缺点。那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只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谁都一样。即使是严重出格的言语与行为也应正确使用正面的语言去矫正,例如:“这句话应该这样说、、、”“这件事应该这样做、、、”减少使用否定词语。
三,多接纳。
多接纳是一种宽容,是一种博爱,但不是纵容和溺爱。作为家长,无论对聪明还是愚笨,俊美还是丑陋,顽皮还是乖巧的孩子,都以应平等的态度,无私的情爱去接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孩子。不要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进行比较。只要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步,就要鼓励孩子,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
四,多表扬。
表扬是一门艺术。首先父母要注意表扬要及时。其次,表扬要具体。表扬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泛泛的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再次,表扬看过程。表扬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完饭后自己去刷碗,不小心把碗打了,这是家长不能批评。家长应冷静下来说:“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厨房路滑,要小心”孩子和心情就放松了,不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会乐意帮你干其他家务。最后,表扬在良好行为之后。表扬最好在良好行为之后,而不是事先许诺,从而增强孩子良好行为发生的自觉性。
五,多鼓励。
幼儿的心理是稚嫩的,当他们遇到失败,挫折时最需要的是鼓励。鼓励者和鼓励者的话语可能使幼儿终身难忘。
六,多关注。
幼儿特别喜欢被关注,为得到关注不惜挨批评。批评也是关注,但是一种消极的关注,消极关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为人父母应用更多的时间与儿女在一起学习,一起干家务,一起游戏以及一起休息等。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要给予及时的正面强化和榜样强化,可以给予物质性的奖励和精神性的奖励。
七,多信任。
多支持的背后是对孩子的充分信任。我们平时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等,因而不敢放手,不敢支持。请相信孩子的自发行为,无论是探索,学习行为,还是解决问题的行为,如果得到成人的支持和帮助,成功率是极其高的。我们应对每个孩子给予充分的信任,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学好!
八,多给幼儿自主和自由。
多给幼儿自主和自由的最基本体现就是多为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发展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满足自己。障碍和挫折时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父母不能做孩子的“代办者”,剥夺孩子独立思考,承担责任和磨练意志的机会。即使孩子选择错误,也能从中获得很宝贵的经验。父母因多给孩子自由与自主。
育儿心得:良好的家庭氛围很重要
育儿心得:良好的家庭氛围很重要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期盼着他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主角。自从有了孩子以后,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多姿多彩起来,艰辛中透着甜蜜的滋味。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位家长也从中积累了不少育儿经验和知识,以下是我的一些育儿心得,值此雨实幼网站改版之际,与老师和各位家长朋友们共同交流和分享:
一、家庭氛围。给孩子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孩子智力潜能的开发。在日常生活中,透过点滴小事来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尊敬长辈,以自身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也可给孩子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从而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
二、给她面子就是给自己思考的空间。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要让孩子当众出丑,这样孩子会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场合、方法和态度,注意口径一致,尽量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与意志力相比是很脆弱的。我们在外保住了她的面子,同时也就留给自己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从而让我们更理智,处理问题时更会理解孩子。
三、潜力的培养。从小养成好习惯,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能够帮忙孩子勇于应对困难、克服困难,使孩子更易于获得成功,这也能让孩子受益终生。但此刻的孩子大多不懂得礼让,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理上承受不起小小的挫折。长大后,终会离开父母独自走入社会,将很难在社会中立足。所以我们的教育中受挫折的潜力也是不可少的,需要我们家长从小去关注,放手让孩子尝试失败。
四、教育方法的使用。善用表扬和鼓励。孩子的进步有很多时候都是夸出来的,有时越表扬用心性越高、做得就越好。家长就应擅用正面的语言去引导和鼓励孩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会使批评都变得那么完美。
五、兴趣的培养。从小陪孩子一齐阅读,享受阅读的快乐。妈妈们总在不断的想,做什么样的游戏才能让孩子既快乐又能够增长知识呢我有一个小推荐――陪孩子一齐读书吧!作为父母我们教孩子去学会热爱和喜欢,远比教会他们怎样做更重要。
当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个家庭齐心协力,同时用心主动地配合老师、与老师多沟通,做到家园共育,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各个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让我们共同携手努力,使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育儿心得: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育儿心得: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说起孩子,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明瑜六岁了,上了幼儿园的大班,她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不断的学习、磨合、积累经验和教训,才逐渐懂得如何有效的把家庭教育融入到学习里,下面我来总结一下我的教育经验:
(一)首先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己。如果缺少家庭的关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所以,一定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快乐无忧的生活。
(二)及早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相信很多的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有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劳动习惯常常被爷爷奶奶给扼杀掉,他们总是认为孩子还小能干什么呀,还不是越帮越忙,长大了就什么都会了。但是我们不能任由长辈们的这种“胡来”,什么都给孩子包办,那样就给孩子养成了懒惰的性格,什么事都不想自己做,习惯于依赖,殊不知那是在害孩子,而不是爱。刚开始明瑜也是做不好的,简直就是在瞎搅和,奶奶很是看不下去,这种情况我就鼓励孩子,后来,明瑜的表现就像我希望的那样,会主动要求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我想劳动习惯的培养已见雏形,只需我们日后持之以恒就好了。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孩子来说,我们不能照顾她的一辈子,所以应当让她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这样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他们都能应对自如。
(三)多鼓励夸奖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强的,有时候一句责备的话能让他难受很长时间。相反多鼓励鼓励他会让孩子干劲十足。在家的时候我会让孩子帮我扫地,并且使劲的夸孩子,说:你真棒!真勤快!这样孩子会非常高兴,然后会非常主动的提出来帮忙做其他的家务。
(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不可否认的是孩子的模仿能力真的很强,有的时候我们看电视看的多点,明瑜也跟着看电视看多了,因为自己都在做的事情根本就没有理由去批评孩子。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老师给我们家长的手机上发来一条短信,内容就是多陪陪孩子看看绘本,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后来我就在当当网上查了一下老师推荐的绘本,然后买了几本,书刚拿到那会,她只要一有空就嚷着要我陪她看,而且还规定我每天睡觉前给她讲两本,乐此不疲。后来老师又说看绘本要让孩子自己先看图理解,我们也照做了,让她自己拿上绘本自己去想象故事情节,然后讲给我们听,虽然是天马行空,但我觉得这样也可以激发她的想象能力,这个时期的孩子培养兴趣就是最重要的。
(五)重视幼儿园阶段的教育
在爷爷奶奶的思想中,幼儿园就是带小孩玩的,能学到什么呀,这样说当然会会遭到我的反驳,我认为孩子进入幼儿园正是在进行启蒙教育。还记得我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读了这个故事,我相信我们大部分人会重新来认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我们都来回忆一下,我们养成的好习惯是从哪里学的,除了爸爸妈妈可能就是幼儿园的老师教的了,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说明对幼儿的教育非常重要,所以在明瑜进入幼儿园以后,我们积极的参与与幼儿园的互动,配合孩子在幼儿园工作,满足各种需求,并且配合孩子及时完成老师交代的各项任务,培养孩子的积极性,从这学期来看,孩子还真是进步了不少,这与我们重视幼儿园阶段教育是分不开的。
以上就是我们家庭教育的一点小小经验,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还需要在父母的这所大学里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以便教会他们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