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家长观《3—6岁的教育指南》有感
发布时间:2020-11-03 幼儿故事6岁 幼儿故事3岁 教育笔记6月学习了教育部发布的《指南》,犹如明灯指路,心境渐明。《指南》表明了国家对现行应试教育制度改革的决心,并拿出全面细致的方案推进教育改革。
审视孩子现处的教育环境,深感庆幸,高琦幼儿园中三班的教育方法正真切符合改革方向。确实遵循了“只有尊重孩子,鼓励孩子,引导孩子为本的理念”,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
现阶段必须坚决摒弃“拔苗助长、相互攀比”的旧的学习风气。学校、老师和家长必须转换思想,转变观念,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营造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这也是发展改革的方向。
承然,改革之路已经启动,但到达彼岸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3—6岁的教育指南出台,在幼儿园阶段可以走上正轨,7岁以后在小学阶段,12岁以后在中学阶段,再往后大学阶段的教育改革方案呢?怎样才能更好地衔接,怎样系统全面地培养好孩子?改革不光只停留在3—6岁幼儿园阶段,所以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出台全面细致的教育改革方案,毕竟我们剥夺亏欠孩子们的太多,还孩子们一个幸福的童年,帮他们规划建造一个美丽幸福的未来,才是当务之急。
时不我待,大家一起努力!大家一起加油!!!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幼儿家长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感
今天利用一点时间读了老师推荐的《发展指南》,发现幼儿园的教育指导跟这差不多,就随便说说家睿的一些学习成长过程吧。
家睿4周岁之前最喜欢看巧虎啦,从巧虎中我们都学习了很多,有语言、有情感、有道德、有游戏……后来我还专门订了半年的正版巧虎。记得有一课是学会分享,我们就引导他,不断提倡和小朋友分享这一概念,至今他都做得很好,是一个大方的孩子。
让家睿学会选择和放弃。随着他渐渐长大,往往会提出一起要求让我们满足他。我害怕他会越来越任性,害怕一味的满足他会让他放纵。因此,我开始引导他去选择。比如说他想先玩会再洗澡,那么我就说A:洗完澡可以玩半个小时;B:洗完澡直接睡觉;这样他会想一想,往往就选择A,不会任性的去吵闹,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我要求先洗再玩的要求。这样生活中就养成了选择和放弃的习惯了。
学习贵在家长的坚持。聊天的时候,有的家长说,这么小的孩子学东西没用,都会忘记的。其实孩子的学习真的在于家长能坚持多久。今年4月底,家睿爸爸开始有时间带他玩了。他爸就利用每晚40分钟和儿子玩“唐诗超市”的游戏,学会一首新唐诗,再在每天送他去幼儿园的路上复习巩固一下。这样坚持下来,家睿学会了19首。而我看到了这么好的效果,也想坚持教家睿一起学习英语,结果2周过去了,因为我的懒惰,结果家睿还是只会我热情时候教他的第一课。多么鲜明的对比呀。
学习需要兴趣和鼓励。我不认为课外学兴趣班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要因孩而宜吧。3月份以来,我觉得家睿有能够承受的心情,抱着在家玩是浪费时间玩,还不如去课外和小朋友一起边玩边学的心情,给他报了一些班。学之前都是跟他有商有量的,而不是强迫去。比如跳舞是他自己选择喜欢的街舞,英语是诱惑他去学的。我说想要做大飞机到美国玩,就要学会美国的语言,要不怎么去国外玩呀。有时候他看他喜欢的动画片,说的都是外语,我就强调英语多重要呀。这样他心里也会产生学习外语重要性的种子,而没那么反抗了。以前他的排序是街舞>画画>外语。现在让他选择,他第一会选画画,因为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第二会选外语,因为他学会可以去外国玩。这都是他的心声了。适当的精神鼓励以及物质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了。
以上是我在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下面是一些题外话。我了解的一个上海一年级孩子的学习生活,周末也要上很多辅导班。
我的上海同学告诉我,他儿子压力真大。我想上海人参加高考不是比安徽分要少许多吗?怎么还要这么累的学呀?结果她讲,她们培养孩子的目的是最终孩子能考取美国大学并取得奖学金为最终目的。现在上海
,为了考好的小学,许多家长在大班时候就要开始提前学了。钢琴、英语(老外、口语)都是一对一请到家里来教,然后要下很多考试卷子给孩子做,她用心了,所以她孩子考取了一所非常好的美式小学。现在除了钢琴、英语、语文、数学周末要补习,又要在提前学桥牌,因为孩子学校二年级要开桥牌课。在这所在上海非常有名气的小学里面,大部分家长都像我同学一样,因为这所学校的老师还是跟中国大部分学校老师一样,以孩子成绩论其他。
幼儿家长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读后感
不知为什么现在的人似乎都特别忙碌,见面的问候也是“最近很忙吧”就连小孩子都不例外,以前觉得在幼儿园的时期应是孩子们最轻松快乐的时光,然而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之大让孩子们进入幼儿园开始就要无休止的学这学那,让孩子的童年都失去了童真和乐趣。家长们见到面最多的问题也就是你家孩子学了什么在哪学的?好像如果自己的孩子没有学习课外的东西,那就真的是输在了起跑线上。其实我对这个观点真的是不赞同的,我个人认为孩子在童年时期就应该以玩为主,让她们在以后成长的路程中对童年的回忆都是愉快的,而不是无趣的。但是现在的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更加优秀不得不让孩子从小就每天都生活在繁重的学习中,让我都不得不感叹现在的孩子真的很可怜。今天我认真的阅读了教育部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非常同意《指南》中提出的严禁拔苗助长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但是家长们在看到《指南》中提出的这种做法真的能做到吗?其实我自己也不能免俗。我也想呼吁家长朋友们给孩子多一点玩的时间,让孩子们真正能有一个开心快乐的童年。
虽然是玩,但不是没有目的的乱玩,要在玩中有所学以达到学习的目的,但又让孩子们不抵触不厌烦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家长要用心的配合和指导。《指南》中分五个方面阐述了科学育儿的教育目的,我觉得让我们家长非常受用。首先孩子要有一个好的身体,然后再谈其他。现在的孩子因为大多数父母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就有6个人来疼来爱,当然就不可避免地让她们养成了娇生惯养、唯我独尊的个性,也让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柔弱。前些天我家石梓瑞生病带她去医院的时候,那医院里生病的孩子就比比皆是。我就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都那么娇气呢,动不动就生病。所以我提倡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多让孩子得到适宜的煅练,加强体质。我在这方面也做的很不够,以后一定要改进,不能让宝贝们都成为温室的花朵。还有现在的孩子都特别懒惰,自己明明能做的事都喜欢喊别人代做。但凡我看到石梓瑞有这样的现象时我都立即制止,并教育她不能偷懒,还经常让她帮我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一定要培养她们的独立能力,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因为任何人都不能包办他们一生。
在学习方面,《指南》中提出的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我觉得这个教育方法对孩子受用非常大。因为小孩子没有那么高的自觉性,自制力也很差,这就要求我们家长给孩子制定一个计划,或者每天读会儿书,或者每天写会儿字,反正要让她每天都要循序渐进的去做这件事情,让它成为一种习惯,那样等她上学了以后就会自己知道主动的学,而不是等着父母去叫她学。这样孩子和家长都会相对感觉到轻松。我给石梓瑞也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就是每天吃完饭休息一会就去学习弟子规,每天都带着她读书半个小时。弟子规这本书还是很值得推荐让孩子们学习的,这本书就很好的要求了孩子应该形成哪些规矩,要懂得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兄友弟恭。不仅要让她们会读还要领悟其中的道理。这样就可以让她们按照这些规定去做,去发展。而且在带她学习这本书的时候还真让她学会了很多汉字,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哦。现在读书已经成为了她的一种习惯,每天吃完饭后她就主动知道要去读书了。我认为任何事情只要坚持就会有所得。
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有很多宝贵的经验要我们去吸取,我很高兴这样好的《指南》老师能及时的上传到空间供家长们阅读,以后也希望中三班的老师和家长们能多一些育儿方面的经验互相交流切磋,为了孩子的明天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
幼儿家庭教育的缺位与补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长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是快到端午。不知道为什么,自从有了宝宝,总是感觉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孩子也在溜走的时光中不经意地就长大了,迅速得让你有些回不过神。
每次看到女儿,我总是感到幸福,每次一家三口在一起开心地大笑,我总是感到很快乐!是啊,能够抛开繁琐、做不完的工作好好享受一下三人时光,好好地听黄志墨唠叨唠叨她在幼儿园的见闻,已让我非常满足。呵呵,我再啰嗦下去似乎跑题了,言归正传,下面我对照发展指南的目录,谈谈自己的看法。因本人不是专门研究幼儿教育的,只是结合自身有感而发,有少许借鉴,但通篇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键盘得来的,绝对的自有版权,供老师家长们拍砖。
实施《指南》应把握的4个方面值得花时间逐句理解深入体会。这4个方面可以说是整个发展指南的一个亮点,闪现着尊重幼儿教育对象——幼儿个体的人性光辉,是对以前教育大家优质教育理念的集合并针对3-6岁的孩子进行了简化。不是“一刀切”,不是盲目“攀比”,而是以理解的心态承认个体的差异。不只注重结果,而更注重儿童探索世界的过程,不是只注重“成绩”,而是更注重孩子获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四点认知字数并不太多,这些道理讲出来,可能大家都懂,“授童以鱼不如授童以渔”嘛!但是,真正把这些内容融在平时家长的一言一行中,严格遵守而绝不违背,以目前的家庭教育环境而言,所取得的成效仍有所欠缺。
原因我想可能有如下三个大的方面
1、爷爷奶奶在孩子的教育中的不正确站位。
这里,不得不感谢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孩子辛劳的付出和关爱,但就教育理念而言,很少有爷爷奶奶辈的家长能够接触到并认同,他们往往对这些“新式”的教育理念嗤之以鼻,往往是以孩子父母为例“你不就是我们带大的,还能有什么问题,你们不都培养出来了!”,孩子父母往往挨一顿训斥或是碍于父母亲面子而默认了爷爷奶奶的做法,新式教育理念的大旗还没竖几天,硬仗还没打呢,就在亲友团的强大压力下乖乖“缴械投降”了。有些家长可能跟我一样感觉到这方面有些许无奈。尽量减少爷爷奶奶不良教育理念和方法给孩子潜移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真是费时费力见效差还不讨好。如果孩子在爷爷奶奶的“诱导”、放纵和高于孩子父母的权威下,已经形成某些不正确的理念和看法,想改过来确实要花一番心思,但是,我的体会是,任何时候改都不为晚,关键要耐心跟孩子分析为什么爷爷奶奶说的不对,让她自己打心眼里认同父母的看法,而认识到爷爷奶奶一些言行不正确或是不够好的地方,会带来哪些后果。我认为这个过程很重要,不要简单粗暴跟孩子说:“你必须怎么样,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必须按照父母说的做,否则就是不听话的坏孩子,把坏孩子丢掉!”孩子会显得很委屈,她小小的心里会不会在想:“一个这么说,一个那么说,烦死了!”她真的会这样想!错不在孩子,不能将两代人的教育理念差异和矛盾转嫁到孩子身上,更不能引起家庭的不团结不和谐,细心的父母们需要掌握这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对老人适宜采取“哄”的方式,首先肯定老人的辛苦,肯定他们对孩子是真心真意的付出,然后再委婉的开玩笑似的轻松的说出他们做法的不妥之处,而不是“硬顶”。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嘛,
对孩子适宜采取稍严肃些的“讨论问题”方式。首先摆出问题,问问她的看法,说说爸爸妈妈的看法,讨论一下各种可能性,引导孩子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建议她下次就采取更好的方法
育儿观念:3-6岁的教育
育儿观念:3-6岁的教育
爱心?让生活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温馨?懂得关爱和感恩的孩
子?一定是快乐的孩子?懂得感恩的家长?一定拥有快乐的家庭。
培养宝贝爱心的五条实用建议
第一条建议?尽量减少物质奖励
对于宝宝的奖励?许多爸爸妈妈都会对孩子说?“你表现得好?
我就给你买***。”如果物质奖励过于频繁?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
形成功利的心态?不会在乎他人感受。
第二条建议?孝敬长辈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想让宝宝长大后知道孝敬老人?那么作
父母的首先要以身作则?最好经常能够带着孩子一起去看望老
人?平时工作繁忙时?不忘当着孩子的面给老人打打电话问候一
声?这一些细微的举动?也都会被孩子看到眼中?并且成为其今
后效仿的依据。
第三条建议?大方告诉孩子你的辛苦
许多父母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回家?见到孩子后一定要故作轻
松?就算再疲惫?也要努力打起精神来陪孩子一起玩耍。其实?
给孩子一个温馨的环境?并不意味着不能告诉孩子的你辛苦。其
实?不妨大方告诉孩子?“妈妈今天工作很累?不能陪宝宝玩了?
宝宝自己看一看书?好不好?另外?能不能帮妈妈把卧室里的包拿出来呢?”听到这句话?相信宝宝会理解妈妈?并且很乐意地
帮妈妈做一些事情。这样做?其实更能够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的
辛苦?并且培养感恩的心。
第四条建议?不要吝惜说“爱你”“谢谢你”
许多父母不好意思把“爱你”大方说出口?其实?这也是培养宝
宝爱心的好方法之一。当宝宝做对了时?不妨抱起他?亲一亲小
脸颊?说声“妈妈爱你。”孩子也会甜甜地回报一句?“妈妈我也
爱你。”当宝宝帮助妈妈完成了一件小小的事情时?大声地对宝
宝说?“谢谢你”?宝宝会为这一声肯定而充满信心。
第五条建议?不要有求必应
对于孩子的一切要求?父母有求必应?并不是最佳的做法。应该
让宝宝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这样他才能够体会到父母
的辛苦?珍惜父母为自己做的一切。
由于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非
常普遍也非常严峻的问题。那么?当父母的究竟要如何才能教育
好孩子呢?
一是要善于鼓励。人都是喜欢听人说好的?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
谁要说自己的不是?总会感觉到心里不舒服。没有几个人能够达
到问过则喜的境界。不要老拿孩子的短处去比别家孩子的长处
?动不动就说你看某某某比你听话?某某某学习成绩如何如如何
好?你为什么就不能象某某某那样给父母争点气?这样的比较?
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打击孩子的上进心。因此?在孩子的成长
过程中多鼓励?才能培养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