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众所周知,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我们应该学会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归纳总结教育经验。你知道一篇教育笔记应该怎么书写吗?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告状孩子的背后”,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今天我让我们班的孩子自由活动,孩子们很高兴,都玩得不亦乐乎。

这时怡慧小朋友跑了过来,“老师!老师!何宇翔又弄坏我的水彩笔了。

”我走近一看,水彩笔被拆得都散架了,我还没来得及问明原因,就听见围观的小朋友不停抱怨,诺一说:“是啊,何宇翔最坏了,他以前还把我的图画本给撕了!”逸晨说:“他以前还打过我!”孩子们唧唧喳喳地向我诉说他以前的“恶行”,这让我颇为吃惊,因为他们对同伴缺乏应有的宽容。

我也留意到,当请幼儿谈谈自己对同伴的认识时,很多幼儿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同伴的不足,如不守纪律、打人、不好好吃饭、被老师批评等等,对同伴的优点却很少提及。

我们不禁自问:当幼儿满脑子都是同伴的缺点时,如何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在幼儿期尤显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与成人相处的时间逐渐减少,而与同伴相处的时间则逐渐增加。

相对而言,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往往更平等化,利于幼儿探索各种社会交往技能,但如果幼儿缺乏对同伴的宽容心,则会影响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

无法宽容他人的幼儿往往会一直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同伴,可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而不被他人宽容的幼儿则可能会感到受到排挤,对一直指责自己的幼儿怀有怨恨之意。

长此以往,会导致班级内同伴关系的紧张,不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因此作为我们老师也应该反思,怎样向幼儿展示正确的处理方式。

也许我们应尽量不使用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的语言,如“你又这样啦~你怎么老是这样呢”等等,避免给幼儿消极的暗示。

在幼儿对同伴产生无意伤害行为时,教师应尽量不表现出对过失方的严厉指责和批评,而是冷静地引导幼儿复述事件的过程,找出引起伤害行为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日后应注意的事项。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孩子插嘴的背后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上课时的状态也不径相同,有的认真听讲,坐的很神气,有的则是有时会有点走神,还有的孩子更是喜欢在课堂上插嘴。我们班上的涵涵,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经常会在老师上课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插嘴”。记得之前我上一节语言课《树真好》,因为这个活动的目标是在倾听、学说散文中的话后让幼儿看着图自己创编的,当我出示图片后,孩子们都纷纷举手想要回答,可没等我点名请孩子回答,涵涵已经脱口而出把这幅画的意思说出来了,之后回答的孩子思路就被她局限住了,纷纷照着她的话讲,几次都是这样,次数多了,我也有点生气了,就批评了她,并告诉她老师不请不举手的小朋友。可是没过多久,她又开始插嘴了。

班里像涵涵这样的喜欢“插嘴”的小朋友很多,其实这也是中班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这个年龄段孩子知识面相比而言比较宽,自制力又不够,好胜心又强,总想得到老师的赞扬和认同,知道一点就会喊出来,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牛头不对马嘴;有时,孩子插嘴还可能是因为对谈论的内容有兴趣,当他们对你说的内容产生好奇时,往往克制不住的会提出问题希望你解答。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孩子插嘴很多情况下都说明孩子们在认真的倾听、积极的参与思考,但不断的“插嘴”又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教师要在平时也学会倾听,当孩子在表达想法时,我们就要用心的去听孩子们讲述,给孩子们一个好的榜样,知道在别人讲话时应该认真的听;其次,在课前老师就要强调课堂的纪律,给孩子一个提醒;最后,当孩子插嘴时,教师不能去严厉的批评,因为那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我们要去肯定孩子的答案,但是要适当给她“冷处理”,如:“你的答案是对的,但是老师不请你回答,因为你没有遵守我们课堂的纪律,没有举手回答问题。”

当然,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养成的,坏习惯也不是一下子能改掉的,但是老师也要锲而不舍,坚持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倾听习惯,日复一日,帮助孩子改掉“插嘴”的毛病。

教育随笔:中班的孩子爱告状


中班第二学期,我发现班级里孩子告状的现象越来越多了,比如“老师,某某某看书的时候一直在说话”“某某某洗手的时候在玩洗手液”“某某某玩玩具的时候不好好玩”等。那么,告状行为到底是什么呢?具体地说,告状行为是指儿童处于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则等原因而发起的指向教师的言语行为。如此,我不经常常思考,为什么到中班了,孩子们变得这么爱告状了?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我发现中班孩子开始爱告状,是这一时期孩子的一个普遍的现象,这也是与孩子心理发展水平和道德感的形成息息相关的。

首先,孩子在中班时期不再仅仅以自我为中心了,他们开始更加关注周围的其他事物,同期,他们与同伴交往的需求和能力也都增强了,但处理同伴之间交往的能力又还没有形成。这时当孩子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他们更愿意找老师去解决问题,或者向老师告状。其次,中班孩子的道德感正在逐步形成。孩子进入小班后,开始融入集体生活当中,并逐渐掌握各种行为规范和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到中班后,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更强了,道德感也不断得到发展,从“自律”逐渐走向了“他律”,即开始审视同伴的行为是否符合我们的道德标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就是幼儿对他人行为方面的一种评价,它是基于一定的道德标准而产生的。

当孩子不断来告状时,我们老师应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耐心倾听,理解和尊重孩子。孩子来告状时,我们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明白事情的缘由,而不是敷衍了事。有时候我们特别忙的时候,孩子来告状,往往会容易产生不耐烦的感觉,这是我们需要不断地调节自己的情绪,静下心来听孩子说。如果有时候真的事情很急,我会请孩子们耐心等我一会儿或者另外约定一个时间来和老师说。了解事情缘由后,也会仔细处理,不让孩子们感到失落。

其实,观察、分析孩子告状的缘由,并对症下药。有的孩子来告状,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如我们班的陈梓萌,她就是一个比较爱告状的孩子,而且每次告状的内容都是“某某某不愿意和她交换书本”“某某某就是不把玩具借给她玩”。梓萌是家里的独生女,又是一直交给外婆带大的,外婆对于她的要求基本是有求必应,以致后来在集体活动当中,梓萌常常会有只要她想要的,大家就必须给她的小公主情结。因此,我就慢慢开导她明白在我们的集体生活当中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必须让着你的,如果别人愿意和你交换,那你应该感谢对方,如果别人不愿意交换,那也是正常的,并不是对方的错。同时,我逐渐引导梓萌逐渐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用有礼貌、好听的话去与对方商量,促进她交际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从根本上解决她爱告状的行为。与梓萌不同的是,有的孩子来告状,是因为要维护规则,这一类的告状行为也是最多的。对于一些不符合班级规则的行为,他们会产生极大的不满,并因此向老师告状,而且他们往往针对的都是极个别比较容易不遵守规则的孩子。针对此种状况,我会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引导告状孩子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向高一级水平发展。如我会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让孩子讨论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引导孩子逐渐学会由关注同伴行为的物质后果,到关注同伴行为的主观动机,从而促进幼儿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同时,我也会更加关注那些被告状的孩子,引导他们建立更强的规则意识。

再次,引导孩子用宽容的心去包容别人。如玩叠叠高这一新玩具时,有的孩子玩不好,每当他玩时高塔总会倒塌,同组的孩子会很气愤并和老师告状。这时,我常常引导孩子要宽容别人,并让孩子明白刚玩游戏时,每个人都是玩不好的,我们要给别人锻炼的机会,这样别人才会有进步,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再如,有些孩子很喜欢捣蛋,会影响大家组织活动,孩子们都会很气愤并纷纷告状。此时,我会与捣蛋的孩子讲道理,并让他与大家鞠躬道歉,并引导其他孩子要学会相信别人,包容他,原谅他,给他机会来改正自己的错误。

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孩子们的告状行为稍有减少,还经常还是会有孩子来告状,这就需要我在下一阶段进行更多的干预与调整,以此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成长。

孩子好奇心的背后


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就会发现他们有闯不完的祸,问不完的问题,弄得大人往往感觉很烦,于是常常会搪塞他们或听而不闻。

当然有时孩子们淘气的举动还会招来大人的斥责,甚至大动干戈。

但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便会从孩子问这问那,摸这摸那中看出,其实他们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

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了解世界,探个究竟。

这不正是主动学习,敢于创新的精神吗?

好奇、好问、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

大人应该加以爱护,并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大胆的去想想,即使产生一种稀奇古怪的想法,也不能盲目否定,而应采取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耐心解答,共同讨论,或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索。

同时,要关注他们提问所涉及的内容,尤其要关注那些在我们大人看来是‘错误’的行为。

要善于发现他们‘错误’中的创造成分,帮助他们选用适宜的方法,继续探索,鼓励他们大胆的把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及时肯定他们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已保证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

在保护想想,创造的热情的基础上,教师、家长还需不断扩充这个空间,尽量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环境和材料,鼓励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探索。

这是一个保护好奇——支持探索——培养创新精神的过程,犹如孩子好奇心背后,架起一座有利于它们自由探索、感受成功的桥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面对今天的孩子,又有什么能比精心呵护孩子好奇心更有意义。

面对孩子的“告状”行为


“老师,他抢我的玩具”,“老师,他不给我看书......”,相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孩子的这种告状行为,我们是经常能碰到的。由于受孩子年龄各方面的影响,幼儿之间的摩擦比较多。面对孩子的告状行为,我们该如何来处理呢?分析孩子“告状”的动机和目的,大致有这么几种:一是受欺负想寻求老师的同情和保护;二是检举他人希望老师对他们的是非作出裁判,同时使自己能被老师信任。

我想,对于孩子们的“告状”,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心平气和地认真听取孩子的控告,全面而细致地调查孩子争吵控告的原因,弄清争吵的原委。因为如果对孩子的告状不予理睬,不但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会使孩子产生压抑感。但如果鼓励、教唆和袒护孩子,久而久之他们会把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告到老师那里,会逐步养成孩子喜欢窥视他人秘密的不良心态,缺乏责任感和羞耻心。其次,面对幼儿的告状,我会公正而适当又适时地处理孩子间的纠纷。对故意欺负同伴的幼儿进行批评而友善的教育,不能迁就。

因为,在工作中我始终觉得帮助幼儿分清是非,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提高评价是非的能力,会提高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标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正确对待孩子的告状


正确对待孩子的告状

平日,孩子们之间争抢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不,欣欣又跑来告状了:“老师,浩浩抢我玩具了。”我来到浩浩跟前问:“浩浩,你和欣欣抢玩具了?”“我又给她了。”浩浩一脸不情愿。“以后不能抢小朋友的玩具,知道吗?”“知道了。”浩浩嘟着小嘴答道。“好了,玩吧。”我刚想走开,继而觉得似有不妥,便蹲下身问:“浩浩,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拿别人正在玩的玩具吗?”“我少一个车轮。”我一看,果然,很漂亮的一辆小汽车,只缺一个车轮。于是

,我附在他耳边,小声教了他一个办法。他听了,高兴地对欣欣说:“欣欣,我的小汽车缺一个车轮,你能借给我用用吗?”“给!”欣欣爽快地答应了。

我借机在小朋友们面前表扬了他们,并教育大家向他俩学习,要乐于分享,互相帮助,人人争做文明礼让的好宝宝。同时,我也体会到,孩子们的事没有小事,不管是“告状”还是别的什么,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点滴,一定都要看在眼里,放在心上,认真对待,绝不能自以为是草率处理。

多表扬,少批评

孩子们玩玩具时常不自觉地弄得满地都是,而且常把不是一类的混到一起,乱七八糟很难收拾。为此,我多次批评教育,但始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总有的孩子听不进去,做不到位,令人头疼。一次,跟同事们在一起交流探讨时,就这一现象,一位老师建议说:“不妨表扬表扬不乱扔乱放玩具的幼儿。”我采纳了这个建议,开始有意识地多表扬,少批评。结果是:玩具不再弄得满地是,从哪拿的都能自觉地放回哪里,而且再也不用玩一回就分一回类了。

真是“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看来,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应不忘多多恰当地运用“表扬”这一法宝。

行动更重要

前几天下雨,幼儿从室外进入室内,总免不了带进许多泥沙,门槛上也会留下些。尽管我扫了又扫,拖了又拖,活动室内还是难以保持洁净。要求过多次,见效不大。

这天,室外活动后,走到活动室门口,我随意地跺了跺脚,把粘在鞋子上的泥沙跺掉。没想到,我的这一小动作孩子们看在眼里,一个一个跟在后面,跺脚蹭鞋后才进入活动室。我赶紧抓住时机,及时给予了表扬与鼓励。

从那以后,幼儿再进活动室前,总是先跺一跺脚。

这看似极其平常的一件小事,却使我又一次明白了这个道理:教育孩子不能光用嘴来说,有时行动更重要。

留心身边的小细节

下午户外活动时间

,阳光温暖地洒在幼儿园里,我快乐地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玩耍。

雅茹热了,要脱外衣,我帮她。不意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往兜里一摸——是一个螺丝。我很惊讶,午检时并未发现呀!“雅茹,告诉老师,螺丝哪儿来的?”“在沙堆里捡的。”处于安全原因,我跟她说:“让老师替你保存吧。”雅茹却是舍不得:“我还要玩的,老师替我拧开吧。”原来螺丝上紧了,她拧不开。打量她的表情,我不忍拒绝,就帮她拧松。她乐了,一圈圈松开,又一圈圈旋上,反复试验,不厌其烦,自得其乐。惹得近旁的小朋友都来瞧。

倏忽间,我想:既然孩子这么感兴趣,那何不收集些螺丝帽,让他们来玩,满足好奇心呢。于是,动员大家家里有不用的螺丝的,可以带来园里,交给老师。同时,回家后,我也搜集了大大小小的一些,第二天一并带到园里。等凑齐了一看,哇!各种各样的还真不少呢。我把这些螺丝清洗消毒

老师要重视孩子的告状


老师要有一颗孩子心

每天吃完午饭,我都会带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步,一起看幼儿园里花草树木的变化,欣赏在花丛中舞蹈的蝴蝶……

一天,我带着孩子们散步结束,正准备领着孩子们回班,经过走廊的时候,俊俊的目光停住了,以至于队伍离开他都没有发现。他又在开小差了,真是个调皮的孩子。“俊俊,你在看什么呀?快跟上来!”我喊道。

“老师,墙壁上有只虫子!”俊俊兴奋地喊。

我朝着俊俊指的方向,微笑着说到:“这是一只壁虎。不是什么虫子。”

小朋友们听见了,立刻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嚷着:“壁虎在哪。我也要看看!”悦悦看到后害怕地说:“壁虎会不会吃小孩呀?”“壁虎不吃人的,吃小虫子的。”“壁虎怎么不会掉下来呀?”孩子们一下子议论开了,壁虎似乎感觉到了危险,迅速爬离了我们的视线。

对于突然出现的状况,我抓住教育的契机,满足孩子的探究欲望,为孩子知识的积累创设机会。我对孩子们说:“刚才我们讲话声音太大,吓到壁虎啦,它害怕得爬走了。你们想知道壁虎的秘密吗?”

“想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道。于是我在电脑上搜索了几张壁虎的图片,指着图片,我对孩子们说:“壁虎是爬行动物,它专门吃蚊子、苍蝇、飞蛾,是人们的好朋友。更多壁虎的秘密,老师请你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资料,明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壁虎的秘密。”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迫不及待和我分享他们找到的资料。“老师,壁虎喜欢在晚上出来找东西吃。”“壁虎的脚趾上有小吸盘,在墙壁上爬不会掉下来。”“老师,壁虎遇到敌人,会断尾巴保护自己。”…

没想到俊俊的这一个意外发现,竟然带给孩子们这么多惊喜的收获。有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它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能以孩子的兴趣为自己的兴趣,和孩子一样,有一颗喜欢探究的心,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及时捕捉孩子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孩子,让他们“接过球”,投入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从而使活动不断深入。让我们睁大慧眼,去捕捉隐含的教育契机吧!

老师不能抢着当排头

为了安全,每次户外活动我都要求孩子们排好队跟着老师一起下楼。可每次排队开始时队伍还很整齐,或者是说排在前面的孩子整齐,而随后后面的孩子就会乱糟糟地没有秩序。为此我总要在排队之前费很大的功夫强调排队的规则

,然而情况并未有所好转。

直到有一天孩子的一句话,才让我找到了事情的真正原因。

这天像往常一样,强调了如何排队下楼后,我在前面带着小朋友们往楼梯口走。开始时我会时不时地回头看看孩子们的情况,一切都很有秩序。到了楼梯口,我用同样的速度迈开步子就下楼,只听紧跟其后的张佳立一边很卖力气地下着楼一边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声抱怨:“老师请您走慢点儿!我都跟不上了!”虽然声音很小,但我还是听到了。我停下脚步,回头看着孩子们下楼的情况,这才发现:有的孩子很努力地要跟上最前面的孩子,无奈自己的动作不是很灵活;而跟在后面的动作发展较好的孩子看到最前面的孩子跟着老师跑着下楼,就很兴奋地超过队伍跟着跑起来。于是就有了这种情况:下楼慢、手扶栏杆的孩子后面跟着一队遵守纪律但很着急的孩子,楼梯间跑着一些速度快但不遵守规则的孩子。

我叫住正跑得兴奋的刘云飞问:“你为什么不排好队?”他说:“宜宾走得太慢

托班随笔——孩子行为背后


今天,轩轩和佳怡在美食屋当起了服务员,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没有什么客人,于是两个无所事事的人开始捣鼓起那些点心,轩轩就不停地在配装点心,装了一碗又一碗……看到这,我便作为客人来到了美食屋,点了荷包蛋面,两孩子积极、热情地招呼我,还给我送了一碗汤,为了帮助孩子丰富游戏,我特意点了没有现成的点心——汤圆,佳怡为难地说:“我们没有汤圆,要不你吃别的吧?”“可是……”还没等我说完,只见轩轩拿了一根筷子,手脚麻利地戳进一个蛋饺,我正想说他,他便拿到我面前,“给你吃烧烤吧?”看着被戳坏的蛋饺,我真是哭笑不得。

今天在游戏中我以客人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希望帮助孩子促进游戏,但却发现了孩子的“破坏行为”,我很庆幸当时没有严厉的制止,而是在了解孩子行为的背后,鼓励、引导了孩子的“破坏行为”。因为我知道这恰是一个很好地教育契机,能帮助我们丰富了游戏。于是在游戏讲评时,我先是肯定了轩轩肯动脑筋,想到了做烧烤,同时根据孩子的兴趣又引导孩子讨论,原本有的这些点心适合烧烤吗?烧烤需要什么材料?工具呢?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中,我们决定了一起准备一些需要的材料,而我帮孩子制作烤架……

告状


这是我到中一班的第二天,孩子们都很可爱,我曾经带过托小中大班,发现孩子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喜欢告状。

今天我们班的离园活动是手工,美工区的几个孩子都在折青蛙,这看似一片安静,其实就在一分钟前,就有一个小女孩气呼呼的来告状:“老师,他抢我的手工纸。”我听了有些生气,心想:都是中班的孩子了,不应该这样没有礼貌,更何况幼儿园一直很重视礼仪教育的。我和这位小女孩一起来到美工区来问个明白,原来这位小男孩的手工纸用完了,可是还想折。我明白后,没有批评他,而是笑着跟小男孩说:“乖,你没有手工纸可以找老师要,或是和小朋友借,抢别人东西是不礼貌的,别人会很伤心的,你愿意看到小朋友伤心吗?”他听了我的话低下了头,我看他好像意识到自己错了就问他:“小朋友伤心了,我们怎么办呢?”旁边的一个小朋友说:“道歉,她就不生气了。”他看看那个小女孩,走到她身边低着头说:“对不起,我不应该抢你的手工纸”,“没关系,我给你一张吧!”说完小女孩递给了他一张,他们又开心地折青蛙了。

其实,孩子告状之后,最希望的就是得到老师的公平处理,并不是要老师一定要批评谁,我个人认为老师对孩子告状之后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也许有的老师忙的时候对孩子的话不以为然,这样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我真心希望,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要时刻正确引导孩子,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教育笔记《告状孩子的背后》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梦境的背后 导读:每个梦境都有特殊的意义,孩子做梦了,你是否懂得其背后的信号? 心理学家劝告,父母应该认真对待孩子的梦,耐心地倾听,小心地询问,尽可能多地了解梦的细节。德国心理学家格奥尔克·芬克有一本新作,破译了...
    2021-08-30 阅读全文
  • 孩子插嘴的背后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上课时的状态也不径相同,有的认真听讲,坐的很神气,有的则是有时会有点走神,还有的孩子更是喜欢在课堂上插嘴。我们班上的涵涵,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经常会在老师上课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插嘴”...
    2020-05-2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中班的孩子爱告状 中班第二学期,我发现班级里孩子告状的现象越来越多了,比如“老师,某某某看书的时候一直在说话”“某某某洗手的时候在玩洗手液”“某某某玩玩具的时候不好好玩”等。那么,告状行为到底是什么呢?具体地说,告状行...
    2021-05-10 阅读全文
  • 孩子好奇心的背后 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就会发现他们有闯不完的祸,问不完的问题,弄得大人往往感觉很烦,于是常常会搪塞他们或听而不闻。 当然有时孩子们淘气的举动还会招来大人的斥责,甚至大动干戈。 但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便会从孩...
    2020-11-02 阅读全文
  • 面对孩子的“告状”行为 “老师,他抢我的玩具”,“老师,他不给我看书......”,相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孩子的这种告状行为,我们是经常能碰到的。由于受孩子年龄各方面的影响,幼儿之间的摩擦比较多。面对孩子的告状行为,我们该如...
    2021-11-27 阅读全文

导读:每个梦境都有特殊的意义,孩子做梦了,你是否懂得其背后的信号? 心理学家劝告,父母应该认真对待孩子的梦,耐心地倾听,小心地询问,尽可能多地了解梦的细节。德国心理学家格奥尔克·芬克有一本新作,破译了...

2021-08-30 阅读全文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上课时的状态也不径相同,有的认真听讲,坐的很神气,有的则是有时会有点走神,还有的孩子更是喜欢在课堂上插嘴。我们班上的涵涵,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经常会在老师上课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插嘴”...

2020-05-27 阅读全文

中班第二学期,我发现班级里孩子告状的现象越来越多了,比如“老师,某某某看书的时候一直在说话”“某某某洗手的时候在玩洗手液”“某某某玩玩具的时候不好好玩”等。那么,告状行为到底是什么呢?具体地说,告状行...

2021-05-10 阅读全文

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就会发现他们有闯不完的祸,问不完的问题,弄得大人往往感觉很烦,于是常常会搪塞他们或听而不闻。 当然有时孩子们淘气的举动还会招来大人的斥责,甚至大动干戈。 但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便会从孩...

2020-11-02 阅读全文

“老师,他抢我的玩具”,“老师,他不给我看书......”,相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孩子的这种告状行为,我们是经常能碰到的。由于受孩子年龄各方面的影响,幼儿之间的摩擦比较多。面对孩子的告状行为,我们该如...

2021-11-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