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忘记画了
发布时间:2020-10-22 幼儿老师故事 幼儿老师教育笔记 小班老师教育笔记今天苏雨童来得真早,我进园时,她已经在传达室等我了。我们高高兴兴地手拉手上楼时,苏雨童突然对我说:“徐老师,你看小班的黑板上画了两条小鱼都没有鱼鳍,你说为什么啊?”我一看原来是老师在黑板上为孩子示范时,可能是忽略了鱼鳍或者是想请孩子自己添画。好一个细心的孩子!我对苏雨童说:“你看得真仔细,那么你猜猜看!”苏雨童便说:“可能是被调皮的孩子擦掉了;也可能这是一种没有鱼鳍的鱼。不对啊?如果没有鱼鳍的话,鱼怎么游泳啊?对了,可能是小班老师想请能干的孩子给它添上鱼鳍;徐老师,你说对吗?”我接着说:“也可能是小班老师忘记画了。”苏雨童马上反对:“老师怎么会忘记呢?不可能!”我说:“这样吧,等会小班老师来了,你亲自去问问小班老师,让她告诉你正确答案,好吗?”苏雨童却说:“我有点不敢去。”我鼓励她说:“不用害怕,你是一个又勇敢又能干的孩子!她们会和徐老师一样喜欢你!如果真的是老师忘记画了,说不定还会谢谢你呢。”苏雨童点点头,鼓起勇气下楼了。
不一会儿,苏雨童就回来了,对着我开心地喊道:“徐老师,我找到答案了。李老师告诉我是她忘记画了,她真的说谢谢我呢。李老师还奖励我一朵小红花呢。”我微笑着说:“对啊!这是对你勇敢和细心的奖励啊!老师也会有出现错误的时候,你帮助李老师即时改正了错误,她当然要感谢你呀!”
孩子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多了一次勇敢的尝试,体验了与陌生人交流的快乐。“生活即教育”。教育无处不在,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孩子,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教育着我们。教师在孩子面前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师依然完美!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老师,你可别忘了
那是十月的一个早上,我进教室换上了工作服,忘了把换下的衣服收起来,孙松小朋友看见后,主动帮我把裤子叠好放在床上,还用小手仔细地拍打,当时我表扬了他。
下午户外跳绳回来,孩子们个个汗流浃背,他们把绳一放,便跑去排队喝水,接到水的孩子几口便把水喝光了,终于轮到孙松接了一杯水,不难想象,他当时是多么想喝这杯水呀,可是他却没有喝,而是把水杯端到了我的面前说:“老师,你先喝吧。”此情此景,我感动地抱起了孙松,在他额头上使劲地亲了一下。
过了一周后的一天下午,孩子们正在静悄悄地画着画,孙松悄悄地跑到我身边,小声说:“老师,你可别忘了。”我有点纳闷,便问到:“别忘了什么?”孙松头一歪、眼一眨神秘地说:“你忘了?”我真的想不起来他要我别忘了什么。我瞪大了眼睛,看到我一脸疑惑的样子,孙松提醒到:“你忘了那天我都帮你叠裤子了,还给你端水喝了?”我恍然大悟,他言外之意是提醒我奖励他糖果呀。
平时,孩子们帮老师做事,摆椅子、擦桌子、收餐盘……老师都会奖励一颗糖果,(都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久而久之,这成了老师们奖励孩子们的手段,让孩子们觉得为班级、为伙伴、为老师服务,就应该得到这种奖励。我当时忙别的事就忘了给孙松糖果了,事情都过了一周这孩子还惦记着这事呢。
看来,我们惯用的这种奖励手段要不得,孩子们已习惯了只要做一点好事就能得到一颗糖果,也有的孩子是为了得到糖果才去服务别人的,时间久了会产生为他人服务就要索求回报的心理。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对孩子服务他人的行为应给予更多的精神鼓励和表扬,在幼儿期这个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孩子们以服务他人为乐、为荣,培养为他人服务的习惯和意识,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榜样,让为他人服务成为一种风气,而不是一味的物质奖励,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育随笔:老师,我画好了
今天的美术活动是一节涂色活动,小朋友们观察了美丽的毛巾图片后,开始给自己的小毛巾涂色,孩子们个个全神贯注的完成自己的创作作品。可是刚过一分钟,辰辰就拿着他的画给我:“老师,我画好了。”我一看,毛巾形状上随意的被涂了几笔,画面十分的不完整。我以为辰辰还不明白怎么涂色,就又更加仔细的讲解了一遍,涂色要涂满。辰辰听到后,又坐在位置上画了,刚画了两下就又拿给了我,画面看起来并没有改变多少,嘴巴里还不停嘟囔着说:“老师,我已经画好了。”“可是,你这里还有白色的地方没有图上颜色。”我反问到。辰辰这个时候突然表情有些得意起来,语气也更加强硬了:“我喜欢白色,我的毛巾这里是白色的。”我及时的肯定了辰辰的创作思路,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欣赏的时候也表扬了辰辰独特的创作能力和想法,辰辰笑的很开心。
小年龄的幼儿经常会“乱画”,这些画往往与实物相去甚远,1-4岁幼儿处于涂鸦期,他们从无控制的乱涂鸦到有控制的命名涂鸦。作为教师,首先我们要观察幼儿此时处于涂鸦期的何种阶段,等待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能够控制好画笔,顺利度过无控制的乱线涂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学会观察、倾听幼儿想要绘画的内容是什么,而不是仅仅关注绘画的技巧。
小年龄的幼儿在经验和语言表达能力上都不足,但是他们很喜欢跟老师表达自己的绘画内容,期待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为老师,我们要耐心的等待,不要过早的干预幼儿的创作,鼓励幼儿口述绘画的内容,及时追问,帮助幼儿丰富绘画的语言。通过绘画中传递的信息,恰当时机追问幼儿,甚至可以延伸到家庭,家园共育,共同倾听幼儿的绘画语言,肯定幼儿的创作能力,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
小班的幼儿虽然年纪小,观察力跟想象力的能力还不够,但教师不应该是美术活动中的主导者,我们应该把观察、想象的权利和空间的权利还给幼儿,幼儿往往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发现。当我们不再过分强调绘画的技能技巧时,教师不再范画时,我们会发现幼儿的绘画作品呈现给我们的是更加富有灵动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奇妙世界。
李老师,这里有蜘蛛
上周,我和几位小朋友在整理区角游戏的材料的时候,一名幼儿跑到我面前说:“李老师,这里有蜘蛛。”我赶紧走过去,发现玩具柜与墙角间结了两张蜘蛛网,每张网上都静静地躺着一只蜘蛛,看见蜘蛛一动不动,我说:“是死蜘蛛吧。”没有想到他听了随后就从玩具柜里拿起一根草轻轻地在网上一碰,蜘蛛迅速在网上爬了起来。孩子们兴奋极了,欢呼道:“它没有死,它在睡觉的。”我问孩子们:“蜘蛛是昆虫吗?”“不知道。”“你们能找到答案吗?”我的提问引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杜睿晟看见了对笑笑说:“我是蜘蛛侠,厉害吧。”其他孩子听到了纷纷学蜘蛛侠的动作了,一瞬间,孩子们的话题全是蜘蛛侠,他们快乐的说呀笑呀跳呀,开心的不得了!
看到孩子们对小小的蜘蛛有着这么浓厚的兴趣,我也非常想满足他们的探究欲望。于是查找了许多资料和图片,让孩子们对蜘蛛有了些基本的了解:蜘蛛有八只脚,它的腿是细细长长的,有点弯,头是小小的,眼睛更小,它是通过吮吸虫子的液体来进食的,有的蜘蛛有剧毒,小朋友发现蜘蛛一定不要用手去触碰它,告诉大人然后让大人来出来。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眼光,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有时候和大人不一样,但是他们善于发现的特点是多么可贵,很值得我用心去捕捉。通过本次活动,我也感触很多,今后一定更多的关注孩子们的每个细节,让孩子的每个问题每个发现都能真正得到理解和研究。
老师,我也想画水粉画
水粉画,我们在平时给孩子们活动时很少去碰到这种材料,因为觉得会把衣服弄脏,准备起来也比较繁琐。
这次的区域游戏中,我在美工区为孩子们准备了水粉颜料,让他们用水粉作画,谁知孩子们对于水粉作画非常感兴趣!
一早,孩子们在门口排队准备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游戏,有几个孩子都选择了美工区,等我进去看他们活动的时候,每个孩子手中都是拿着同样的水粉笔,我过去问:“你们怎么全部画水粉的?”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我:“巫老师,我想画水粉画!”
“为什么?”
“因为水粉画画出来很漂亮,而且我们从来没有试过!”
简单的一个对话,我心里充满了内疚,是啊,从小班到大班,孩子们用过油画棒画画,用过水彩笔,画过线描画,画过刮蜡画,而从来没有用过水粉颜料作画,他们对这种工具也是非常的喜爱。
我们作为老师不应该嫌烦,不应该怕脏,而是让孩子们的兴趣得到满足,尽量多的为孩子准备各种材料、工具,这样孩子们能够得到更多创作的空间,能够拥有更多的绘画技能!
老师你看,太阳会画画
又是一个晴朗的黄昏,我照例急匆匆的为坐班车的孩子穿好衣服,带领他们来到走廊中,站在窗下,焦急的等着班车的到来,太阳从窗户中射进暖暖的光,照的人暖暖的,使人更加觉得懒散倦怠。
孩子们却永远精力充沛一刻都闲不住,东挪挪,西跳跳,左瞅瞅,右望望;突然,我身边的一个孩子,用手指向对面墙的方向对我说:“老师,你看,太阳会画画。”
我朝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原来是窗户上贴的一些漂亮的图案被太阳照射留下的影子。可经他这么一说,我发现原来早已司空见惯的画面竟是这般美丽,影子被来来去去的人遮住又露出,好像也跟着人的走动动了起来,和太阳真的会作画一般。就在那一刻我那颗疲惫的心顿时被这美妙的话语所融化了。
也许你听了会觉得,那不过是孩子不谙世事
,天真烂漫罢了,可只有孩子的这份纯真才能看到我们所看不到的美丽图画,才能说出这美妙话语,带我们又重回到那个我们永远都回不去的童话般的世界。难怪有人会说“孩子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每次听到这类美妙的话语,我的心也不禁被这份美丽所带走并感动,不管是多么生气或疲倦,心都会一下子安静下来。
夸美纽斯曾说过一句话“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许直到你真的成为教师的那一刻你才会深深地体会。
我真的感谢上苍让我成为幼儿教师,让我有幸常常听到这美妙的话语,我并因此而感到无比幸运与幸福。
他喜欢画画了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他喜欢画画了”,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欣然是个喜欢唱歌、讲故事的小男孩,可他最愁画画。
当小朋友们专心致志地画画时,他却磨磨蹭蹭,一直挨到下课,然后边用眼睛瞟着老师,边慌忙地走出教室,直到老师把画贴到展览栏里,他这才舒了一口气。
有时他干脆不画,把纸偷偷地放到自己的橱里。
怎样才能使他喜欢上画画呢?
我想,孩子不喜欢画画,主要是没有掌握画画的基本技能,画不好,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故而失去了画画的兴趣和信心。
只要他能够练习,掌握了基本技能,再加上老师的启发和鼓励,就一定对画画产生兴趣的。
于是,每当集体画画时,我便特意注意欣然,经常走过去看他画,开始时,他不愿动笔,我就心平气和地督促他,并手把手地教他画一些难度较大的画,完成一幅画后,他就高兴地看着,开心地笑出声来,然后举着画一蹦一跳地贴在展览栏里。
记得在一次手印画中,他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尽管画得不是太好,但我决定在"特色展示"中展览他的画,让他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的绘画热情,当我告诉他要把它的画展览时,他笑得那么开心,那么自豪。
孩子需要真诚的鼓励和赞许,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渴望成功。
只要我们用满腔的爱,循循善诱地启发引导,每个孩子都会不断进步,而且都会非常出色的。
不知道本文“他喜欢画画了”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老师,我的画呢?
吃完了饭,我带着孩子们到校园里散步。走到教学楼门口,那里种植的菊花吸引了小朋友的的目光:阳光下,五彩缤纷的菊花竞相开放,黄的灿烂,红的艳丽,白的沉静,孩子们看的目不转睛,纷纷低下头去,闻闻花的香味,轻轻的触碰小小的花瓣,有的孩子还发现了飞舞其中的小蜜蜂,大家都感受到秋天美好的意境,沉浸在这片花的芬芳之中了……午睡起床后,孩子们自发的想画画菊花:朱忆画出了大朵的大丽菊,王宣泽画了黄色的蟹爪,欣浩不光画了花朵,还在边上画了很多飞舞的蜜蜂。对于小朋友的画,我都给予了肯定,还挑选了一些张贴在绘画区,供小朋友观赏。第二天早上,我刚走近班级,叶嘉就把我拦住了,他拉着我到了绘画区,问我:“老师,我的画呢?”被他一问,我才记起他昨天那幅没有被“挑中”的画了。看着他一脸不乐意的样子,我发现这对他似乎很不公平。昨天。叶嘉也认真的画了画,还很得意的把画拿给我们看,我没有挑中那幅画,对他也算是个打击吧!我找出他的画,重新张贴在绘画区,他的脸上露出了高兴的笑容。从这件事上,我看到了自己观念上的一些问题,规根到底:我的看法太功利了。为了迎合家长的欣赏角度,或者光是为了把环境布置的好看点,我放弃了孩子们的劳动果实,放弃了他们审美体验后的自我表现,只看重了结果——画本身,而忽视了对作画过程的肯定。画画如果已沦落为功利的工具,你们画的作者——幼儿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是教育的主体吗?充其量无非是在教师这个“导演”挑选下的“演员”吧?想想以前看过的国外一些儿童画,稚气十足,为了说明意图,竟歪歪扭扭的写上几个句子,因为拼写与语法上的错误,令人捧腹。但是这样的画是多么可贵啊,它是孩子表达思想的过程,是孩子宣泄情绪的过程,是孩子通过自身体验创造的成果。如果他们的老师也仅仅因为它的颜色不够漂亮,或者构图不够合理而将它们弃置一边的话,那么就不知道有多少达芬奇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陶行知老先生也曾说过:“做一件事,画幅图画,写一张字,如能自慰慰人,就叫做美。”孩子们作画时,引导他们充分感受、理解客观世界的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客观世界,体会到快乐,做到了这几点,任何一张画都会有它的可取之处,都应该是老师眼中的精品。后来,我把每个孩子的画都找出来,仔细的贴在绘画栏里。下了课,我总会有意无意的看看它们,每一张孩子的画,好像都在与我对话,只是有的热烈奔放,有的窃窃私语……
忘了说“谢谢”
与往常一样,中午吃过饭天气好就和孩子们一起在走廊上晒晒太阳、聊聊天、看看书。今天也一样,我吃过饭站在门口看着他们自主活动。
过了一会,我们班的林昱小朋友走到我旁边,拿着他的小椅子很热情地跟我说:“陆老师,我的位子给你坐。”还主动给我放好,此时旁边的小朋友也和在说话,于是我顺势坐在他的椅子上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着。结果这小家伙嘴里冒出一句话:“陆老师,你忘了跟我说谢谢啦!你应该跟我说谢谢!”这话听得我一愣一愣的,一时半会还没反应过来呢!哈哈,这小家伙还真有趣啊!我连忙道谢,也道了歉。“下次我不会忘记啦,谢谢你提醒,也谢谢你把位子让给我坐。”
是呀!平时都是我们在教孩子要懂得讲礼貌,今天孩子反而指出我的错误了。确实,今天我是忘记了最基本的“谢谢”。放心,经过你的批评指正我下次绝不犯同样的错误。
老师的一言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些胆子大的孩子或许在老师面前敢于说,但有些胆小的孩子可能就放在心里了,即使他不说却不会忘记。所以我们教师要更好地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啊!谢谢你!我会改正错误的!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