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自己理财
发布时间:2020-10-19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理财的活动策划方案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让孩子学会自己理财转眼间,xx小朋友已经六岁了,变成了大姑娘,当孩子渐渐长大的时候,很多事情也开始接触起来。以前年龄小,所以每次出去玩或者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都是爸爸妈妈带着出去买。因为慧爸特别喜欢宠着xx,所以,基本上只要我们条件允许范围内的,都会给xx去买。而xx也养成了,想要什么东西都会让我们买的习惯。13年对我们家来说是动荡的,一年搬了两三次家,所以接触的人也不一样。因为住在一楼,所以来往的人很多,旁边很多的小朋友也会到家里来玩,小孩的交际能力真强,很多我们都不认识的人她都认识了,然后都一起玩。而且很多小孩都是没有人管的,父母做生意或者上班忙,直接就把孩子放家里自立或者吃饭的时候就叫上。平时手上也会给些钱。然后孩子们都自己去商店买东西。所以看见别的小朋友手上有钱,xx也经常说:妈妈,你给我点钱吧。我想买xxxx,我一直都觉得孩子这么大了,也是应该要接触钱了,要不等到自己想放手的时候,她连钱怎么用也不知道,现在少给一点慢慢的教反而还好点。于是每天也会给个一两块钱给她,然后她会跟着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去买东西。
刚开始的时候,她会自己跑过来跟我说:妈妈,你看我买了xxxx,是多少钱的东西,她连角和元都分不清楚,五毛钱总是说五块钱,一块钱还是一块钱,不过都有小朋友带着,回来后跟她一起玩的哥哥会告诉我多少钱一样,然后找了多少钱。我想,这样起码让孩子把圆角分能分清楚了。不过慢慢的去的次数多了,看见好玩的东西多了,xx每天都要花四五块钱去买一些没有用的东西,可能她觉得好玩,但是买回来一小会就不能玩了。而且,经常去买了,家里乱七八糟的东西多了,看着也不懂得珍惜了,于是就会说:这个不好玩,这个已经有点烂了,这个不喜欢,于是都给扔了。(大学生范文网 1467.COM.CN)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觉得她这种行为已经造成浪费了,而且现在还那么小,她的钱全部都用来买一下海绵宝宝啊,色素糖果,口哨一类的,这样可能会让她大手大脚的习惯以外对身体也不好。于是决定跟她约法三章。我跟xx说:我现在可以给你钱,但是每天只能给你一块钱,你想要什么东西你可以自己买,而且,你花了这一块钱,不可以再跟我说想要买这个或者那个,除了平时妈妈自己要买的水果干果,还有衣服之类的东西,其它的东西你都得自己买。她问我:“那我想买QQ糖可以吗?”我说可以,“那我还想买星球杯呢?”“也可以,只要是用你自己的钱就可以,妈妈是不会出一分钱的”“那如果我买了星球杯还想吃奶片呢?”“那你就等明天或者后天了,反正你如果自己手上有钱就可以买,没钱你就不能买”刚开始的时候不懂,觉得每天有钱就好。可是后来发现一块钱实在是买不了什么,用完了就没有了,于是又跟我要,我当然不同意了。坚持了几天下来,她也知道我不可能给她钱了,于是也不跟我要了。但是家里如果爸爸有零散的硬币或者一元的纸币都会让爸爸给她。慧爸有时候也同意,有时候不同意,反正xx是只要能给她的都要。
有一天,xx看见了一个米奇的大娃娃,非常喜欢,嚷着让我给她买,我说:妈妈没有钱,而且妈妈的钱都是用来做生活费的,你如果想买的话,你就把钱自己存起来,这样每天一块,两天就两块,很多天以后你就有很多钱了,到时候你想买的话你就可以自己买了。孩子总是记不住,但是说多了,她就知道了,也不再看见什么东西就要买了。而且每次都会说,妈妈我好喜欢XXXX呢,是不是等我把钱自己攒够了就可以自己买了啊?我说对啊,到时候你可以自己买。其实很多时候孩子都是一时喜欢,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要买回来,但是如果经常买习惯了,她就会觉得什么东西都要。自从现在给了孩子这个观念后,xx很少说要买这个那个了,当然,我们也会看她平时的表现而给她适当的奖励,偶尔也会满足一下她或者趁着节假日送她一些她喜欢的小零食。让孩子学会自己理财,以后她才会自己做的更好。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专家:让孩子学会自己教育自己
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教育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要孩子自己教育自己,那就更是难上加难。负有很大责任的家长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呢?
幼教专家现身说法——
家长们都知道,生一个孩子很容易,养一个孩子却很难——难就难在教出一个懂事的孩子不容易。现代家庭,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几个家长轮番对着一个孩子施爱,使孩子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锻炼的机会。家长好心办坏事,到如今还没有这方面的自我觉醒,这就使得孩子的自我教育进展很慢,很艰难。
国外的家长已经有所觉悟了,他们正在创设一些情境,让孩子在实践中自我锻炼。
我的小女儿在美国,她每个星期都会给孩子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比如,带着孩子到同伴家中做客,让孩子实地学习做客的礼仪、规矩,亲身体验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客人。之后,再让孩子请同伴到自己家中做客。她让孩子自己收拾、装点屋子,自己准备待客的食品、物品,自己出门迎接客人,周到热情地招待客人,随时注意调节活动的气氛,关照每一个人的感受,最后,让客人满意而归。
几个同伴轮流做主、做客后,大家再约着到什么地方去玩。因为孩子还是小学生,不能让他们单独到远的地方去玩,几个家长虽然全程陪着孩子,但一般都不干涉他们玩的内容和方式。为孩子提供尽量大的舞台,让孩子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尽量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孩子们像这样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用,自然而然地就学到了适应环境的本事。
国内的一些家长,教育孩子喜欢说教,喜欢指手画脚地让孩子跟着模仿。这样的教育,孩子表面上听懂了,能够模仿了,但是,孩子心灵深处并不知道这样做的道理,结果有可能造成孩子当着家长是一套,背着家长又是一套;在有限的范围内,知道相同的事该怎么做,在更大的范围,在没有先例可仿效的情况下,就不知所措了。
孩子什么都听家长的,表面上会少走很多弯路,节省很多时间,但在实际生活中一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就会露馅。从小让孩子多尝试、多锻炼,看着孩子走弯路、吃亏、碰壁,仍保持观察者的姿态,等孩子吃亏、碰壁后,再让他们反思失败、碰壁的原因,想想自己有哪些情况没有考虑周到,哪些地方出现了差错,让孩子反思之后再尝试,才能达到进一步教育的目的。孩子尝试一遍,反思一遍,经历越多,办法就越多,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多。
孩子做任何事情,无论成功与失败,都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事情的每一个细节,反思事情的来龙去脉,反思事情的全过程,对其健康成长很有必要。因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结果有很多偶然因素在里面,过程却是实实在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
让孩子“自己管”自己
有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父母事事替孩子想周全,孩子就会想不周全,而只会在父母的“周全”中去享受;父母事事“不管”则能调动孩子的思维和四肢自己去管。让孩子“自己管”,他们就能逐渐地管好自己。
自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我就训练孩子把自己用过东西放回原处。需要父母做的事,让孩子来提醒,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从不代劳。
记得有一次孩子上少年宫学画忘记了带纸,我看到之后只是在一旁提醒孩子:“再检查一下,有没有忘记带的东西?”孩子漫不经心地回答“没有”,背起画夹就走了。
到教室才发现没带纸,于是只好自己回家去拿。有人说我这样不管孩子未免太过分了,但在我看来,对孩子来说,惩罚错误的方法,必须是让他自己去改正,如果父母替他们改正,则永远也“改不正”这个错误。这次孩子虽然上课迟到了,但这事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
现在儿子虽然才10岁,基本上能够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有一次,我和他爸出差了两天,他也能在家照顾自己。我觉得,有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父母事事替孩子想周全,孩子就会想不周全,而只会在父母的“周全”中去享受;父母事事“不管”则能调动孩子的思维和四肢自己去管。让孩子“自己管”,他们就能逐渐地管好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孩子事事不管才是最好的管。
此外,我也很不赞成现在不少父母的做法,喜欢做孩子的保姆,使得五六岁的孩子不能自己吃饭,上了小学也不会穿衣服……这种保姆式的养护,会使孩子没有了自己动手的机会,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
在亲子关系上,不少父母又以长者自居,言行专制,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习惯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孩子做这不行,做那也不行,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凡事一概由父母支配,结果使已经有了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孩子在自尊心、上进心方面受到很大的伤害。
其实,父母虽然表面上管了孩子的事,却抹煞了孩子的独立意识。
让孩子自己去处理问题
让孩子自己去处理问题节前,带xx去梦清园玩,以奖励他钢琴练得努力。
看到有蹦床玩,才后悔没带钱出来,于是两个人再打道回府取钱,回家的路上,他走不动了,中途坐了下来,我说:你走路都走不动,等会儿怎么玩蹦床呢?他答:我走是走不动的,不过玩是玩的动的。
我大笑,孩子的大实话真好,连听的人都觉得爽。
好不容易取来了钱,结果玩的却不痛快,时间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天气有点凉,蹦床上只有两个6、7岁的女孩,而且是结伴的一对姐妹淘,等于是两个人包了场,诺大的游乐场上只有她们俩,看见来了xx这个“外人”,很不爽,联合起来跟他过不去,最后还向她们的妈妈哭诉,倒打一耙,说xx欺侮她们。
我一直远远地坐着打毛衣,只当没看见,xx起初为自己分辨,最后选择退出不玩了,即使退出了,两个女孩还不放过他,对着已经在独自玩小火车的xx大声嘲笑,xx只是不搭理,只当没听见。
终于又来了一个男孩子,xx找到了新的玩伴,发挥了他的自来熟天性,又上去玩得兴高采烈,全然忘记了刚才的不痛快。
xx下来的时候向我诉说两个女孩的不是,我只是轻轻一句话:他们是女孩,你是男孩,不要跟她们一般见识。
从头到尾,xx没有跟两个无理的女孩子吵架,也没有向我讨救兵,更没有闹情绪,只是在她们向自己的家长告状时为自己辩解了一句。他自己化解了这场不愉快,并且找到了新的乐子去玩。
在我的观念里,男人是应该大度一些的吧;还有,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做人不必为了一些小事动气,最终伤害的是自己的肝,何必。
育儿: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
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每个人都喜欢小孩有一个好习惯,我也不列外,说句实在话,其实xx现在是让我越来越满意了,也许是我不够知足吧,xx还有一个坏习惯就是不喜欢收拾自己的东西,每次要的东西都找不到,而且完了玩具后也不收拾,哪里玩就扔哪里,经常把屋子都弄的一团糟,我非常的不满意。
不满意就来改造吧,我给xx弄了两个框来装玩具,让她玩了后就把玩具收起来,下次玩的时候再到这里面来找,刚开始的时候还好,可是过了两天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了。每次玩了玩具后又开始乱扔了。我真的很生气,可是也没办法,只能是自己又收拾了。
可是每次这样去收拾,我觉得很烦躁,因为每次都一样,刚刚收拾好的屋子等一会又是一团糟,实在不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唉!但是不能总是这样下去啊,这可不是个好习惯,我决定要好好的给她改造一下,免得她一天到晚的乱放乱扔。
一天,有小朋友来家里玩,她们把家都给翻过来了,杯子,碗,碟,连花瓶里额花都给放进房间去了,然后两个人跑到衣柜里去躲了起来,玩具撒的一地都是,纸巾,洗衣粉、面霜等等也是满地都是,连下脚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等小朋友走了后,xx跟往常一样就开始坐到床上去看书什么的,我让她收拾,然后她就慢慢的摸,一直到要睡觉的时间了,我爬到床上去睡觉,她又跟着上来睡觉,这次我发脾气了,今天你不把东西收拾好你就别睡觉,或者,你要是上来了我今天就把你所有的东西都扔掉,不要每次说了都不听,总是乱扔东西,用过后也不放回原处去。
没办法,xx小朋友再不情愿也得要去一一收拾,每收拾一样又说收拾玩了,我又让她把其它东西归位,一直等到屋子里面完全干净为止我才让她睡觉。
要再让她继续下去,估计以后永远都会是这样了。为了孩子,我得让她学会自己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