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夫妻在假期中对孩子进行共同教育的优势

发布时间:2020-10-15

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有哪些可以用的新的教育观念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夫妻在假期中对孩子进行共同教育的优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夫妻在假期中对孩子进行共同教育的优势家庭教育需要夫妻双方共同配合,协作,达成思想上的统一,这样孩子不至于在双方之间钻空子,只要这样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不过受中国传统教育影响,男主外,女主内,爸爸把一切教育孩子的问题都交给了妈妈,爸爸工作忙没有时间顾家,而妈妈在育儿方面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没有机会去与爸爸进行探讨,就算是有时间说一说,在爸爸那里也就两句话就打发掉了,通常都是工作忙,这些事你自己拿主意吧,唉,实在是没有办法。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爸爸也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孩子稍有不顺心,大发脾气时,那种挫败感不言而欲,突然就会觉得挣钱不重要,孩子教育不好,什么都是零。

说到教育,道理谁都懂,可是要真正操作起来,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首先,如何让孩子信服;其次,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最后,如何去操作与实施。

自从今天三月份加入家庭教育学习以来,通过每周一课,经常写写亲子日记及学习心得,觉得家庭教育真是还得系统的学习,之前也是非常关注这方面的学习,但因懒惰的心理,经常是出现问题后,才着急去解决,上网查资料,只要找到相应的方法,解决眼前的问题后,就告于段落了,其实只是在满足自己的焦虑心理,从来没有想到过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一系列习惯,直至焦虑感逐渐上升,心里压力过大后,才想到要好好学习下家庭教育了。

一开始学习家庭教育只是我单方面的,家里的其他人都在旁观,尤其是孩子爸爸,持保留意见,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孩子的状态有了改观,也让我信心百增。在听老师的录音时,每每遇到与孩子相类似的问题时,都会试着让孩子爸爸听一听,爸爸开始也很好奇,听后也认同老师的一些方法,也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就这样,我们在一起有了共同的话题—育儿,如何教好孩子。男人与女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在学习上的方法不一样,母亲在听录音的时候,大都在找与自己孩子相类似的问题,找到后,只关注老师所讲的方法,然后去实施到自己孩子的身上,想马上看到效果,这也是当妈妈的为什么经常焦虑,为什么学习后反而更焦虑而且看不到效果。而父亲看待问题的方法却不一样,他们在听后,虽然也会关注一些方法,而更多的是在想,通过一件事,如果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怎么样针对这种心理活动做出反映,从而达到育儿的真正目的,这也是印证了老师所说,当父亲进入家庭教育的大门后,进步反而比母亲要更快。

当然要想让父亲真正走进家庭教育的大门还真不是一件易事,人都是有好奇心的,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这个心理呢。每次,只要爸爸在家,在听课时,征得他的同意后,用音箱来听,可以借机熏陶一下他,但有时我会故意不让他听,直到已经充满好奇时,才会满足他,当然爸爸也会问我,这周的课主题是什么啊,主要内容是什么之类的,我也借机把自己的理解说给他,并可以给他上上课。

学习家庭教育的同时,也是在充实着自己,也是在学着自己该怎样做人,怎么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当然,学习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应用到教育孩子,还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工作中。通过自己的充实,有些时候也可以给爸爸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支支招,互相讨论讨论,这也会使孩子爸爸对我另眼相看,从而提升了个人魅力。

直至夏令营时,因爸爸不放心我们娘俩去那么远的地方(我从来没有独自带孩子外出旅游过),对我们的不放心,再加之好奇心理,终于决定与我们一同前往,夏令营大多都是妈妈带着孩子来的,只有少数是爸爸陪同,只有我们是一家三口,当然大多数人对于我们都抱以羡慕的目光。夏令营算是孩子爸爸学习家庭教育的起点,当然随着孩子的年龄一年年的增长,父亲教育逐渐要强过母亲的教育,所以父亲要提前接触家庭教育知识,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这样才能顺利的接过母亲教育的接力棒,一方为主,另一方为辅,相辅相承,夫妻合力,这样才是家庭教育最理想的状态,才能让孩子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才能实现我们对孩子所期望的最终目标。

一、统一思想,发挥自身优势

教育和培养孩子是家庭中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任何一方包办都是不合适的。只有夫妻双方认识一致、配合默契和行动积极,才能在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中防止偏差,收到有益于孩子的最佳教育效果。

原来爸爸认为,只要挣多多的钱,将来把孩子所要走的道路铺平,为她创建一个好的环境、好的工作,这是他的人生目标,这点我并不认同,刚好与他相反,一个人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前进的过程会经历很多波折与坎坷,但这会成为孩子人生最重要的经历,从这些困难中孩子会逐渐长大,逐渐成熟,只有这样才会真正走向独立,将来才可能成为独挡一面的人才,如果一个人的人生道路过于平坦,她的人生毫无经历可言,而且做父母的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那么将来遇到困难怎么办?她将如何去面对?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孩子爸爸看到了很多同事家的孩子的种种状态,渐渐的改变了他的看法,他不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大蛀虫,希望孩子能独立,以后我们能少操些心。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思想统一了。有了共同的目标,接下来就是实施了。

每个人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父亲在教育方面展示更多的是勇敢、自信、坚强的一面,而母亲在教育方面展示更多的则是细心、耐心。

大多数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是由母亲带大,父亲很少参与其中,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会逐渐出现胆小、不自信,尤其是男孩子更为明显,当父亲的完全不知道是完全由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有时还会嘲笑孩子,甚至会辱骂孩子,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孩子开学该初一了,直至现在还在与妈妈同睡,自己不敢呆在房间,天黑了,不敢一个人上厕所,当然上厕所这件事还得妈妈陪,爸爸完全不管,除了工作,就是忙着应酬,导致现在孩子看着都有些女性化,玩伴大都是女同学,有时大家聚在一起,或多或少有人就会开玩笑,那么大的孩子了,胆子还那么小,家长不以为然,全当玩笑了。

幸好格爸早意识到了这一点,原来经常应酬的他,也学会拒绝了,有时间会尽量陪陪孩子,爬爬山、游泳、到学校操场锻炼身体,每当全家一起出动的时候,我都会对孩子放手,放心的交给爸爸,让孩子体会下与爸爸怎么相处,让爸爸的勇敢与自信去影响着她,当然在爸爸的身上我也学到了,要相信孩子,给予孩子信心,如何正确看待孩子面对的困难与挫折。

当然爸爸在我这里也知道了应该对孩子多些耐心,就像有一次爸爸辅导孩子做作业,通过耐心的讲解,爸爸与孩子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通过那一次,xx与爸爸之间更加亲密了,孩子眼中的爸爸不再是简单、粗暴的爸爸换来的是耐心,而且有着更多智慧的爸爸。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双方都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教育目的统一,在一方有偏差的情况下,另一方及时提醒,两个人互相监督、互相鞭策、共同进步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育儿的目的,使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二、统一原则,坚持原则

所谓原则是指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则。对问题的看法和处理,往往会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在处理问题上母亲往往会随着孩子的情绪变化而改变立场,违背了自己的原则,而父亲往往比母亲更有原则性,更能坚持原则。

就在前几天发生了一件小事,一天,我们一起带xx去图书馆看书,在出发前,xx准备了一杯水,准备在图书馆喝的,到了图书馆,下车后,我发现xx并没有拿着水杯,于是忍住没有提醒,我是想看看她到底什么时候能想起来。进入图书馆后,我们各自找到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坐到了一张桌子前,一起开始看书,看了一会儿,xx想起她的水杯,是因为她渴了,想喝水,这才想起水杯还在车上,于是央求我,要我下去取来,我与爸爸的一致意见是,要想喝水,只能自己去取,xx听了当然不愿意去,对我又继续央求,我还是那句话,自己去取,几轮过后,xx生气了,但顾忌到在图书馆,没有大喊,只是非常生气的说,渴死我算了。我们俩谁也没有理她,过了一会儿,xx好像把这件事忘记了,又专心看书去了。在这其间,有几次我还真想下去取水杯,因爸爸在一旁非常坚持,我也就忍住了。事情过后,还受到了格爸的表扬,还好我坚持住了。

在育儿的过程中还应该坚持哪些原则呢:

1、育儿不是一个人的事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没有什么是丈夫该做的事或妻子该做的事。养育孩子是父母共同的事业,哪一方都不能当旁观者,不能将养育孩子的责任推到一个人的身上。要抱着“没有我的参与,孩子无法顺利成长”的想法积极地参与到育儿过程中。

2、经常鼓励孩子

孩子在做第一次尝试时,无论成功与否,父母都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赏。被称赞的孩子会认为得到了父母的认可而充满自信,促进自我意识的发育。同时还会增强孩子对其他事情的热情,不论接触什么事情,都想积极参与。称赞本身对我们也有好处。为了称赞,需要发掘孩子的优秀面,经常关注孩子,孩子会感受到浓厚的亲情。

3、对孩子讲话语言要精练

做父母的总怕孩子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或怕孩子忘记对她的叮嘱,所以总是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重复。其实孩子是最怕父母唠叨,当父母有这样的举动时,孩子会选择性的关闭耳朵,不管你说得多么重要,孩子一个字都不会听,这样就出现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我说的为什么你总是不听呢,都是为了你好啊。所以我们在对孩子说话时,语言要精练、有条理,尽量说出一二三条,把自己所想表达到内容做到简单明了。

4、父母做好榜样,让孩子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言未传,身先教”当你用行动来为孩子做表率时,比讲一些大道理要有用得多。做父母的在家中对双方父母应平等对待,当儿媳妇的要孝敬公公婆婆,当女婿的要孝敬岳父岳母,多关心老人,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这样即尽了孝道,也为孩子做了一个好榜样,更多的体现在,当帮助孩子做事时,孩子会说声“谢谢”,当下班回家时,孩子有时会找我们聊天,问问今天工作忙吗,都做了什么事,也会问今天开心吗等等,这些都是不通过讲道理才能做到的,是通过我们做父母平时所做的,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才会对父母关心,这时的我们感到心里暖暖的,很幸福。

三、家庭和睦是对孩子无声的教育

在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中,只要夫妻双方恩爱相处,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有一个共同培养孩子的愿望和行动,孩子才会得到良好的人生启迪,才能健康发展。但如果只有一方努力、一方放弃或者双方因其他原因而对孩子施教偏激,孩子的成长就容易导致畸形发展,一些孩子的恋父或恋母情结以及其他不良厌学情绪等行为的产生,都是这种偏单亲或偏激施教的结果。

和睦的家庭的孩子,被爱包围着,每天都在感受着爱与被爱,只有这样的孩子才会爱别人,才会知道如何去爱,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有一次,母亲推荐我看一个电视节目,是说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故事,xx这时说,不让我看,那里的孩子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离婚的,他们都不幸福,不像她自己同时拥有爸爸和妈妈的爱,她说她是最幸福的人,并问我,妈妈你不会和爸爸离婚吧,我笑了笑,“为什么可和爸爸离婚呢,我们那么相爱,而且还有你这个可爱的小公主,怎么会离婚呢。”孩子的话是最真实的,我能从中体会到,xx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和谐的家庭是人人平等的,我们要把孩子当成家庭中真正的一员,平等对待:

1、要尊重孩子。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从小受到尊重,才会产生自尊心,长大后也才会尊重别人。

2、要善于批评。孩子难免会有错误和过失以及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习惯,爸爸妈妈应该循循善诱,帮助他改正缺点与错误,千万不要在众人面前议论、指责孩子,如说孩子很笨、不听话等。这将会强化不好的行为,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批评要讲究艺术,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只能让孩子自己知道错在哪,才能心甘情愿的改正错误。

3、家庭中应该有民主平等的气氛。父母要求孩子帮助做事应该用请求或商量的语气,不可强迫命令。孩子做完事后,父母也要对孩子说“谢谢”。父母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也要承认错误,若错怪或冤枉了孩子,事后应该向孩子道歉。家长的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的改正,给孩子一个正能量,从而增养孩子做人和敢于面对自我的榜样。这样的孩子会充满自信,会变得非常阳光,勇于承担责任。

教育孩子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夫妻双方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需要反复商量和经常研究。YjS21.coM

夏令营回来后,爸爸已基本能掌握一些育儿的方法,在锻炼孩子独立方面很有原则性,在这方面我也挺佩服他的,格爸也经常对我说,孩子该让她独立的时候,就得独立,你不能总是害怕这个,害怕那个的,在这方面确实是我的弱点,总是担心,没有完全放手,就如让孩子单独在家,独立外出做事。

xx大概在一年级时,有一次家里就我们两个人,有快递过来,加之我有一个邮件需要寄出,需要亲自下楼去办,因当时是冬天,天气比较冷,就让xx留在家里等我,当时说时还好好的,等到我回来后,就发现xx不见了,找了半天,才发现xx在窗帘后面,已经吓得不敢说话了,当时也进行了安慰,等到再有此类事情发生时,xx再也不敢一个人在家里了。后来随着xx大一点儿了,我就尝试着让她自己出去替我买一些东西,都是到小区楼下的超市,离得很近,每次都能完成任务,因都是自己去的,每次都得到了一些经验。通过几次这样的锻炼,xx的胆子也逐渐大了起来,不过还是不敢一个人在家,每每家里有事时,我都带在身边去上班。就在前一段时间,有一天晚饭后,姥姥和姥爷不在家,格爸想出去走走,xx不想去,但也不准我去,要我留下来陪她,通过几次商量后无果,这时格爸对xx说了一些话,承诺回来买她所要的东西,并约定了时间,xx居然答应了,这是xx第一次单独在家,回来后问说,感觉还可以。过了几天后,又一天家里没有人,xx一开始说要跟我去上班,后来因为有了上次单独在家的经验,这次非常肯定的说,可以单独在家,并说了单独在家时应完成的任务,等到中午,我回家时,任务完成的不错,当我问她单独在家有什么感觉时,她的回答只有一个字“爽”,这是xx向独立迈出的一大步,真正心理上的独立开始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只要一件事是对的,付出行动时不要前怕狼后怕虎的,坚持自己的原则,给孩子和自己足够的信心,给孩子以正能量,这样孩子才能自信的走下去。同时也要谢谢xx爸,是他让我明白了这些,也是他教会了我如何坚持原则,如何给自己足够的信心。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教育孩子,父母同责,担子同挑,行动同步,只有双方共同配合,这才是真正的亲子教育,才会收到比单方面教育更好的效果。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美国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说到“死亡”,国人总觉得“不吉利”,因此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对孩子谈及,而且更将其坚决地拒之于儿童教育门外。然而,相比之下,美国人在这方面却开通很多。作为家长或教师,他们乐于在孩子3~4岁时就向他们做关于“死亡”的诠释,当然这种诠释十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发现,由于传媒的兴旺发达和信息的超速流通,实际上,3周岁的幼童大多已接触到“死亡”此词。他们可能会在跟小伙伴的交流中提及“死亡”,并对其感到既神秘又恐惧。他们或许还会若有所思地向大人们提出许多相关的具体问题,如:难道我们每个人总有一天都会死吗?我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不死行吗?我的小朋友和我以后也非得死吗?不过孩子一般要长到10岁左右才能理解“死亡是永恒的”(即人死了就不能复活)这样深奥、抽象的道理。而在此之前,他们往往不会如成人那样,为亲人的死亡带来的哀伤背上沉重的情感包袱。他们只是想知道死亡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此而已。

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总是做出最为直截了当、简单明了的回答,并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此外,他们也较少利用神话或宗教中的诸如天堂、地狱之类的传说来对死亡做出解释。这是因为他们认定,尽管做出这样的解释也许最为简单轻松,但要是孩子长大了并不相信这些,那他就必然会陷入更深的无所适从之中难以自拔。

当然,美国人更不赞成将“人死后都会变鬼”这样的“黑色迷信”作为知识,来传授给天真的孩子。他们认为:要是同时还把“鬼”描绘成面目狰狞的怪物,副作用可能就会更大——这样的“解释”除了可能误导孩子外,无疑还会增加孩子做噩梦的可能,并人为地加大了孩子的恐惧感等其他种种心理压力,以至于当家里真的死了人时,惊恐的孩子甚至不敢参加亲人的追悼会。

更确切地说,绝大多数美国家长是将“死亡”视为一种“情感知识”存入孩子的“知识库”的。他们断言:可能有那么一天,家中一只小狗小猫或家庭成员真的归西时,孩子便能动用他所需要的“情感知识”,来理解他将面临的深深悲伤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美国的一些小学校里甚至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当起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台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尽管也有人认为这么做可能会给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但大多数教育专家和家长却对此表示支持。孩子们还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郊外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宁养院,把准备好的五彩缤纷的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的床榻,送上祝福的话语,微笑着目送他告别人世。

怎样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


导读:为孩子营造一个洋溢着美的家庭环境是进行家庭美育的关键。孩子生活在一个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而身心愉快,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美的体验。

欣赏艺术作品是美感教育的最重要方式,父母要善于利用优秀的艺术作品和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音乐是最普遍的艺术,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如果孩子长期受到音乐的熏染,音乐的和谐浸润到整个身心,习惯成自然,身心的活动也就处处透着和谐。我经常在家里放些舒缓优美的音乐,与儿子共同聆听,有时还一起观看高雅的歌舞表演。每年元旦,我们会与儿子一道,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从这里,他知道了贝多芬、莫扎特、施特劳斯等许多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和小泽征尔、梅塔等著名音乐指挥家,学会了欣赏《蓝色多瑙河》、《小夜曲》、《拉德茨基进行曲》等世界名曲。

绘画也是一种重要的美育形式。欣赏绘画作品,能使人的感官获得美的享受,创作绘画作品,则使人的精神超越现实的束缚,获得解放。儿子喜欢绘画,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他参加了美术素描班,正逐步把绘画发展为一项特长,从而体验创造美带来的愉悦。儿子在绘画中,要观察、分析事物的色彩、形状、线条、明暗等,还要考虑如何感受和了解材料的形、色、质、量,如何合理选择适宜的创作工具,如何运用适当的方法表现。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自由表达个性和自我的想法,全方位调动感官,从而体验创造的乐趣,关照自己心灵深处的种种体验。

大自然是父母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的丰富源泉,因此父母要经常带孩子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之美。蔚蓝无垠的天空,汹涌澎湃的大海、千姿百态的鱼虫鸟兽、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瑰丽的色彩、生动的形态、动听的音响、神奇的变化会使孩子感到其美无比、其乐无穷。为了让儿子充分感受自然之美,我们每年暑假都带他外出旅游。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俊秀奇绝的张家界,水波浩荡的八百里洞庭湖……所到之处,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使我们叹为观止。通过旅游,儿子认识和欣赏了自然美,这些广博恒久的美永远驻足在他的心灵中。

为孩子营造一个洋溢着美的家庭环境是进行家庭美育的关键。孩子生活在一个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而身心愉快,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美的体验。我与儿子共同布置了一个整洁有序、美观舒适、充满艺术情趣的居住环境。我们居住的房间不大,但阳光充足,我把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并在阳台上种植了许多花草,一年四季生机盎然。儿子喜欢画画,他的不少作品都在我的鼓励下挂在了墙上;儿子喜欢读书,我又专门为他买了一个书架,由他自己管理书籍。我还尽量为儿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儿子时时感受到亲人的关爱,家庭的温馨,家庭生活中处处表现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就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渗入儿子心灵深处。

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有一次,一名叫妞妞的小女孩儿在朗读结束后,孩子们又照例说妞妞这儿读错了,那儿表现得还不够好。小女孩儿不等听完就大声地反驳,后来趴在课桌上哭起来。她奶奶在旁边看了很不高兴,希望老师说说班里的孩子别提意见了。这时老师没有听家长的意见,而是说:“妞妞,你先别哭,你在台下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别人哭过吗?同学们喜欢你,愿意帮助你才给你提意见啊!你听听同学们提的意见对不对?如果再这样老师不喜欢你了。其实你已经非常棒了,如果再听听同学们的意见,提高一点点,那就更棒了。”听到这话,妞妞破涕为笑。

替孩子摆平挫折不可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惠新说,这是一起典型的挫折教育案例。我们有太多孩子像妞妞一样平时娇生惯养,享受的是“赞美教育”,听不进批评,受不了挫折,遇到困难就觉得天塌下来了。如果遇到小挫折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而是替她摆平挫折,等她真正遇到人生大挫折时就会一蹶不振。她说,同学们的意见对妞妞而言就是一次小挫折,这位老师处理得非常好,通过一次小挫折让妞妞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理解同学们的善意,又用换位法启迪孩子接受同学们的意见,最后又用“威胁”加表扬的方式让妞妞走出挫折。

张惠新说,家长首先要认识到,挫折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全是坏事,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总是顺风顺水,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挫折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很多情况下,挫折处理得适当,会成为今后孩子受用不尽的财富。

按挫折强度引导孩子

遇到挫折不可怕,关键是孩子遇到挫折我们家长该怎么办。

挫折的大小程度不同,孩子的性格各异,家长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方式也要不同。对平时一帆风顺、心高气傲的孩子要让孩子通过挫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重新审视自己,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然后让孩子尝试独立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通过克服挫折,帮助孩子摆脱对大人的依赖感,找到成功感。

对性格内向自尊心强又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挫折时不要埋怨、批评,要以鼓励为主。本来他信心不足,遇到挫折自信心又受到打击,如果这时再采取批评的方式,只会雪上加霜,将孩子逼进死胡同。家长和老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与孩子一起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让孩子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中找到自信。

挫折教育是为了教孩子学会应付挫折,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提高耐挫力。但挫折强度太大或受挫的频率太高,超过孩子的承受力,则适得其反,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感,畏惧挫折,遇事不敢去做,变得缩手缩脚。有些孩子甚至会由此变得冷漠、忧郁、情绪过度紧张。所以,我们必须要注意孩子的可接受度。

吃苦教育不是挫折教育

张惠新说,我们提倡挫折教育并不是让家长人为地为孩子创造挫折,不要误解“吃苦教育”就是挫折教育,其实,孩子在成长中挫折无处不在,关键是遇到挫折该如何处理。

有很多挫折本来是不应该有的,有时孩子会被家长“创造的挫折”彻底打垮。张惠新每年接触上百起案例,有很多就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孩子学这学那,只能第一不能第二,甚至将自己不能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逼孩子去实现。孩子因为接受能力、年龄等所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认为自己很失败,父母的期望值越高,孩子的挫折感就越强,甚至有的孩子因为受不了而发生性格扭曲。这样人为的挫折不会教育好孩子,反而可能伤害孩子。

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成功教育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大成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但实际生活中父母们的希望并不一定成为现实,因为,有的父母并没有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体现出足以使希望变成现实的技巧和能力。那么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心理健康、心态平衡、充满自信、乐观向上的孩子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与大家共勉。

一、什么是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并不一定就是培养出了比尔.盖茨一样的商界奇才,刘翔一样的亚洲飞人,成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含义有三点,即人人都可以成为成功者,成功是多方面的成功,必须着力启动孩子内部动力机制;要做到成功教育,就要夸奖孩子,激发孩子自身的内部动力,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的心态,让孩子发现自己、发展自己、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能够独自面对明天的风风雨雨;同时,还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与人合作和沟通。

二、怎样对孩子进行成功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成功的心态和成功素质,帮助孩子走上成功之路是成功教育的真谛。

1、自信——铺设成功的路基。

自信是生命成长的强大动力,自信是人生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或是处世能力等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进到最佳状态。而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有了自信心,就会通过行动和实践来证明自己能够成功,就会破除一切障碍去争取成功。如:我上中学时,体育课上的跳“山羊”,至今我记忆忧新。两节“山羊”课说什么我也不敢跳,一是怕危险,二是怕跳不过别人笑话。因此,数次跑到“山羊”前腿就打软,同学大笑,老师着急,我心里更是紧张。最后,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我坚定信念:我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的事我一定能行,于是我放下一切思想包袱,大胆地奔向目标,结果完美地完成了这套动作。

类似的情况也许许多人都经历过,可见自信心的重要。所以,无论做什么事,父母首先要帮孩子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只要努力一定能行。

2、赏识——成功路上的预备活动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不是天才就一定是家长和老师的问题了。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关键是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地爱他、期望他、教育他,让孩子的潜能尽量地发挥出来。大数学家陈景润,从小沉默寡言,不爱运动,上学时在班上处于中上游水平,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尽管在别人眼里,他是那么的不起眼,但在父亲眼里,儿子永远是最棒的。由于陈景润喜好思考和阅读,父亲总是尽全力满足他,给予他并不豪华但却朴实的奖励话语。正是父亲对他这种沉默思考、乐于读书行为的肯定和表扬,才培养出陈景润的特殊气质,因为大凡科学家都是善于思考的。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赏识和认同,父母可以通过激励来激活孩子的热情和潜能,即使最小的进步,也要赞美,这样会激励孩子不断进步。据专家调查分析,能力会在批评下萎缩,而在鼓励下茁壮成长。赏识孩子有利于为孩子营造一个面向成功的心灵晴空,有利于孩子确立自己的信心、自己的道德是非观,营造一个活泼、和睦的环境氛围。

3、兴趣——乘上成功的快车

兴趣,是一个人走进成功大门的钥匙。孩子能不能成功,关键是他的兴趣能不能早一些被发现,很多年轻的父母只重视孩子智力的培养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方法


家长要教育孩子保持警惕心,面对危险和不安全因素时学会保护自己,但切忌经常对孩子吓唬和“恐吓”,给孩子造成压力。那么在保护孩子的教育方面,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1、保持平静。最好让孩子不要被你的焦虑打扰,这是保护孩子最应该做的。迈阿密大学对一些在经受痛苦的药物治疗的孩子进行研究,发现他们都生活在父母的紧张情绪之下。

2、建立牢不可破的规则。不坐陌生人的车。拒绝那些自己感觉有问题的东西。逛商场的时候要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并且要讲秩序——这些都是好的规则。在告诉孩子必须遵守怎样的纪律时,不要说一些不好的话,诸如如果孩子怎么样就会怎样之类的“诅咒”和恐吓,一般性的警告就能奏效。

向左转|向右转

3、小心的语言警告。如果过分灌输“陌生人危险”的信息,孩子在遇到危险时就不敢求助陌生人。曾经有个孩子因为不敢向陌生人求救,结果错过了营救队员,最后消失在大森林中。告诉孩子,有些情况不能跟陌生人走,而不是不能跟陌生人接触。告诉孩子,如果需要帮助,必须找穿制服的人员、穿工服的销售人员或者带孩子的母亲。

4、让孩子了解大人。如果你的孩子要跟某个大人相处较长时间,如保姆或家庭教师,在定人之前应向其他妈妈咨询如何与这些人相处,并到有关部门查阅保姆或家庭教师的情况。

5、 避开电视新闻。专家建议人们不要让12岁以下的小孩看新闻。在电视剧中,坏人往往遭报应。但在新闻中,无辜的人却常常是牺牲品,这对孩子实在是太残酷了。

向左转|向右转

6、 诚实而简单。如果你的孩子问一件让他恐慌的事,要解释给他听,但是不要再次吓到他,同时也不要吓到自己,以不破坏两人的安全感为宜。解释过后,问他怎么想的,及时纠正和驱除那些错误的想法,然后离开。

这能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了什么,生活还是会继续下去。稳定而持续地增强孩子的安全感,有赖于父母们妥善处理生活中不断发生的这些事情。相信自己,这些,也是你们能够做到的。

孩子们需要基本的安全感,这样他们才能全神贯注地去探索自己的世界。否则,当孩子处于不熟悉的环境时就会主动选择回避,比如新到一所学校、参加新工作的面试、会见陌生人等等。

邻国怎样对孩子进行灾害教育


日本早在20多年前,日本的中小学就已经有了防灾和自我保护的教材。除了学校开设防灾课程外,政府还常常派防灾指导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防灾知识教育,组织各种防灾活动。有些学校开学伊始就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发一张地图,上面标示着学校和家庭附近的区域,让孩子们按照放学后回家的路线,在地图上标出警察署、公用电话、饮水处、可避难的公园等重要地点。学校经常举行防震演习,教给学生在家里、学校如何选择躲避地点,被困时如何呼救等知识。有的学校还让孩子们在模拟地震晃动的“体验车”里,感受地震。在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环境和方式下,日本孩子的防灾意识逐渐加强。

日本学校安全教育细致到位,高标准建设学校校舍,防灾用品有备无患,学校是所有居民避灾的地方,第一个原因是前期房屋造得比较牢固,第二这里有操场,可以供直升机进行救援。同时日本的居民已经养成习惯,一谈到灾害先看学校,学校变成一个参照物,日本所有学校每年都要有计划地进行4次左右的全国学校灾害模拟教育;定期举行防灾食物模拟竞赛,让学生养成灾害本能反应,减少对灾害的恐惧;从学校课程到家庭演练都不放松灾害教育,几乎每个家庭都配备一套灾害应急自救包……

新加坡学校的灾害管理十分注重细节。不少学校为学生配备了“防灾包”,连内衣、求救哨子这样的小物品都考虑进去。这些“细节”在灾难状态下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生命被关怀的温暖。

如何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即让受教育者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智力方面、品德方面、审美能力方面、社交能力方面等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单突出某一方面的教育,或者过早引导幼儿的兴趣朝一个狭窄的方向发展而忽略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当前在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重视才艺学习,忽视“做人”教育的做法。素质教育强调,幼儿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有自己的种种需要和权力。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和情感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实施教育,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自我发展潜力,面向所有孩子,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作用。

要细心关注孩子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抓住可施教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要细心关注孩子的言谈举止,了解孩子的潜能、特点,因材施教,使教育符合孩子的天性;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各方面发展是否平衡,对不足的方面强化训练,以培养和造就完美人才;要细心观察孩子对教学的反应,以了解教学的内容是否适时、适度、适量,使教育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要细心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行为,防微杜渐,发现有不良的行为即以纠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素质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需要每位家长都能当好孩子们的老师。幼儿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儿童在他们的生命之初,就种下在整个成长阶段必备素质的种子,并且呵护它们,期待着有朝一日,这些种子能够开出绚丽的人生之花。

父母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父母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一、朱丹选择性教育的方式采取父母分工:

我从书店买了一本《人体奥秘》回来,打算跟孩子讲讲人的构造。6岁的老大望着书中18岁的女孩图画问我,“我们长大了是不是像她那样?”她手指着图上女孩的胸部,“也长出两块东西来?”3岁的老二问得更具体:“是不是长出两个波波呀?”我点点头,翻向下一页。

养育女孩和养育男孩是不同的学问。有了老三小儿子之后,我同太太商量,女孩的事情归她管,男孩的由我来负责。对孩子的性教育,父母责无旁贷,而分工却是十分重要的。

我不知道太太用什么方法同两个女儿进行性教育的,我只是发现大女的书架上多了一本《和妈妈谈悄悄话》,而二女儿常常翻看一本《小女生身体的秘密》。

二、在朱丹看来生活其实就是一大场性教育

生活是孩子性教育最好的素材。从小时候开始我会利用和儿子一起在公共场所游泳、在家里洗澡的机会,让他看到不同年龄的“裸男”,然后适当讲些男性的构造。孩子进了幼儿园,对于异性会有些好奇,诸如为什么男生站着尿尿女生却是蹲着的,为什么男孩女孩隐私部位都有不同叫法,等等,我会叫孩子将疑问记下来,然后我们一齐去科学馆、博物馆找答案。我记得有一年,德国有个神奇人体的科普展览在香港举行,我带着读小学的儿子去参观。科学展览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最好场所,有标本、实物、模型、图像等等展示比起干巴巴的枯燥味说教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三、男孩的性教育也是必须课,要知道男孩也是需要进行性保护的。

跟男孩子讲性教育是对每一个做爸爸的挑战。

有人担心男孩性教育,讲得不好会弄巧成拙;也有人觉得那是学校的责任与我无关;更多的人是不知从何下手,讲些什么?

我的提议:男孩性教育不妨从如何进行男孩的性保护开始。

一听到这,你可能提出非议,孩子性教育只会讲到女孩子的性保护,怎么男孩子也需要性保护?

你先听我讲个故事,今年暑假,小姨子带着两个小男孩从加拿大回来住在我家里。两男孩性格开朗很招人喜欢,尤其是老大,胖乎乎笑眯眯的。可是有一天他忽然哭着向妈妈投诉,小区保安叔叔拍打他的屁股,他妈妈紧张去了解情况。原来那叔叔看这个小胖子颠着屁股跑来跑去的,十分趣致,禁不住用手轻拍了一下。国情不同,对孩子的性教育也有所不同。小姨子告诉我,在加拿大,从幼儿园开始就会分别对男孩女孩进行性知识的分级制教育,其中核心内容是教会孩子们不准其他人接触自己的身体上的隐私部位,男孩子的屁股也属于私隐的区域。以前,我只知道教育孩子“不要同陌生人讲话”,现在还要加多一句,“不要同陌生的男人交谈”。同性,一般人会容易放松警惕。但近年国内外发生多宗男孩受性侵犯的事件,作案者大都是堂堂七尺的大男人。

对于朱丹来说,对孩子的性教育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让孩子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身体隐私部位的发育过程,让身体生理健康成长;二是当成长中出现生理和心理问题时,知道如何找答案,懂得向父母讨教;三是教会孩子学会保护自己不受性侵犯。

相信《夫妻在假期中对孩子进行共同教育的优势》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夫妻离婚对孩子的影响 对夫妻来说,这是一段重要契约的结束,可能还伴随着爱恨情仇的转变。对孩子来说,这意味着原生家庭的分裂,意味着对“家”的理解将要重新定义。 但首先,它对夫妻是一件大事,然后,才是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大事。这个...
    2021-09-15 阅读全文
  • 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为了提高儿童应对挫折的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应从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对儿童的进行挫折教育做起。 一、学校是儿童挫折教育的主要力量 学校是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将我们把挫...
    2021-07-24 阅读全文
  • 怎样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 导读:为孩子营造一个洋溢着美的家庭环境是进行家庭美育的关键。孩子生活在一个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而身心愉快,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美的体验。 欣赏艺术作品是美感教育的最重要方式,父母要善于利用优秀的艺术作...
    2021-06-08 阅读全文
  • 美国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说到“死亡”,国人总觉得“不吉利”,因此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对孩子谈及,而且更将其坚决地拒之于儿童教育门外。然而,相比之下,美国人在这方面却开通很多。作为家长或教师,他们乐于在孩子3~4岁时就向他们...
    2021-04-21 阅读全文
  • 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有一次,一名叫妞妞的小女孩儿在朗读结束后,孩子们又照例说妞妞这儿读错了,那儿表现得还不够好。小女孩儿不等听完就大声地反驳,后来趴在课桌上哭起来。她奶奶在旁边看了很不高兴,希望老师说说班里的孩子别提意见...
    2021-12-01 阅读全文

对夫妻来说,这是一段重要契约的结束,可能还伴随着爱恨情仇的转变。对孩子来说,这意味着原生家庭的分裂,意味着对“家”的理解将要重新定义。 但首先,它对夫妻是一件大事,然后,才是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大事。这个...

2021-09-15 阅读全文

为了提高儿童应对挫折的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应从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对儿童的进行挫折教育做起。 一、学校是儿童挫折教育的主要力量 学校是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将我们把挫...

2021-07-24 阅读全文

导读:为孩子营造一个洋溢着美的家庭环境是进行家庭美育的关键。孩子生活在一个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而身心愉快,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美的体验。 欣赏艺术作品是美感教育的最重要方式,父母要善于利用优秀的艺术作...

2021-06-08 阅读全文

说到“死亡”,国人总觉得“不吉利”,因此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对孩子谈及,而且更将其坚决地拒之于儿童教育门外。然而,相比之下,美国人在这方面却开通很多。作为家长或教师,他们乐于在孩子3~4岁时就向他们...

2021-04-21 阅读全文

有一次,一名叫妞妞的小女孩儿在朗读结束后,孩子们又照例说妞妞这儿读错了,那儿表现得还不够好。小女孩儿不等听完就大声地反驳,后来趴在课桌上哭起来。她奶奶在旁边看了很不高兴,希望老师说说班里的孩子别提意见...

2021-12-0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