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请别忘了称赞你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0-10-14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育儿观念:请别忘了称赞你的孩子
——观《小孩不笨》有感
电影简介:
在影片中,有两对父母,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虽然十分不同,但是结果一样是不好的。做生意的一对父母,他们把大部份时间用在经营自己的事业上,和两个孩子的密切关系很少,而导致哥哥叛逆,和不良分子混在一起,妈妈老是不履行诺言,弟弟变成一个没有主见,不会反抗的“听话”的孩子……另一个爸爸,他很爱很爱他的孩子,但他不懂得如何去爱,面对孩子的坏成绩,叛逆,只是一味地使用暴力解决,使孩子潜移默化地和他一样,遇到事情就是使用暴力来解决,最后沦落为社会上的小混混。
电影最后的结局很深刻,成才的爸爸用死换来了学校老师接受他再回校读书,差点踏入歧途的他后来成了一名好学生,学谦的父母也终于明白是自己不会教育才导致孩子抢劫的,为了孩子,妈妈辞职了,爸爸也放下了工作,一同去观看了杰利的演出。yJS21.coM
我的感想:
看完电影,作为一个母亲,我有很多的感触:电影一开始,字幕缓缓出现的那一句:“你最后一次称赞别人是什么时候?”让我的心一阵悸动,我问自己,我最后一次称赞我的孩子是什么时候呢?我在我的脑海里拼命地搜索着……原来我在渐渐遗忘那把称赞的钥匙,那把“请多看看孩子的优点,多称赞他;少看孩子的缺点,少点指责的钥匙,父母们都需要,而且我们都拥有这把钥匙,只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把它遗忘掉了。”
一家人想要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家庭成员之间必须相亲相爱、互相理解。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也需要受鼓励,被称赞。孩子也不例外。一个人的成长充满着挫败与艰辛,而这时,以父母为主导的家就是他坚强的后盾,是他温暖的“避风港”,这个家不仅给了他温暖,还给了他力量和勇气,这些就是能够使他羽翼变得丰满的“催化剂”。
成才爸爸临死时说:“天底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我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的环境,没有学会怎么去爱别人,我是太爱孩子,却不知道怎么去爱。”一个父亲用生命去保护他的孩子,你敢说他不爱他的孩子吗?只是他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去爱他的孩子。成才爸爸的死告诉我们: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怎么去爱就是我们要学习的。
透过这部电影,让我看到孩子们不只是需要关怀和爱心,他们也期待父母亲给予他们称赞和肯定。“没有教不会的的孩子(学生),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老师)”。其实小孩不笨!重要的是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孩子的优点,爱好,擅长,需要……父母跟孩子之间应该多交流沟通,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关心孩子,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他们要的究竟是什么。用关心关爱在心与心之间搭一座桥,让彼此的心灵更加靠近!小孩不笨!他们没你想的那么差,只要你能真心地和孩子们沟通,聆听他们的心声,多做正面的引导,多表扬少批评,你会发现哪怕再"笨"的孩子也会进步!
共勉: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赞与肯定,请不要吝啬你的称赞,更别忘了对孩子的称赞,因为那是他信心的来源。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请多看到别人身上好的一面,这世界就会变得美好……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观念:你的批评,孩子听了吗?
孩子为什么听不进批评?原因可能是“超限”了。当孩子犯错时,如果父母一次、两次,甚至三次、四次重复对一件事情作同样的批评,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甚至反感讨厌。如果家长批评孩子时习惯唠叨,那可能又一次削弱了批评的效果。即便家长说的非常有道理,也可能因为唠叨,被孩子过滤掉了。比如孩子起晚了,上学要迟到,家长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一直数落孩子,而孩子却把这唠叨当作是背景噪音,这样的批评肯定不能起到教育作用。
那孩子犯错以后,应该如何批评孩子呢?家长们可以注意这三点:
1态度要坚定,不带有个人情绪的宣泄
如果孩子所做的事情引发了你的一些情绪,一定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之后再跟孩子谈这件事情。谈论的时候态度要温和而坚定,要告诉孩子什么事情不能做,哪怕一次也不行。在表达意见时,家长口气一定要坚定,不能带有一丝商量的余地。
2放弃无休止的唠叨,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
在批评孩子的过程中,要主题明确,就事论事,避免东拉西扯翻旧账,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对。同样的要求也不要一再重复。应该在孩子错误行为的开始就坚决制止,重复批评的次数越多,越降低了批评的严肃程度。
3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提出了一个批评孩子的通用公式:
批评=陈述事实+确认可罚性+表达感受+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期望
陈述事实,就是直接告诉孩子他做错了什么事情;
确认可罚性,是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批评他,确认错误的严重性,给出批评的理由;
表达感受,是告诉孩子他的行为,让你感到非常生气、难过;
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是让孩子认识到,虽然他的行为错了,但是你依然认为他是一个好孩子,这样他才会使孩子不至于失去自我价值,有改变缺点和错误的动力;
表达期望是尽管他犯了错误,你依然有信心他能够好起来。这是他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动力源泉。
比如当孩子把家里的灯具打碎了,你可以说:你一直在屋里玩球,把灯打碎了,碎玻璃有可能会扎到别人,让他流血,我对你不听爸爸的劝告很生气,但我相信你是因为没有想这么多才这么做的,希望你下次不要再这样了,我们会依然爱你。
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以后不再重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要把批评的步骤都做对,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当您批评孩子的时候不必再重复和唠叨了,试一试“批评公式”,或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育儿观念:别担心,请放开你的手
育儿观念:别担心,请放开你的手
现在的小朋友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人的掌上明珠,一家人围着宝宝转,什么事情都是大人包办,宝宝动手的机会少之又少。有些家庭是怕宝宝做不好,干脆就自己包办,其实世界上没有哪个人做事情是一次就可以做好的,你不让宝宝尝试去做的话,怎么知道他做得好不好?比如,生活中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宝宝吃的橘子、鸡蛋、苹果、核桃等等,都是父母事先去了皮的,为的是宝宝吃起来容易,更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可是不知道这些父母有没有意识到,他们在为宝宝提供这些方便的同时,不仅剥夺了孩子亲手实践的机会,而且剥夺了宝宝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
还记得有一天,到了中午的进餐时间,wendy端着香喷喷的饭菜走进了教室,说:“我们今天吃鸡翅哦!”宝贝们都开心的不得了,每个小宝贝都端着自己的小碗,看着自己碗里的鸡翅喜滋滋的,开始吃饭了,可是有的小宝贝却开始拿着自己的鸡翅苦恼着该如何与鸡翅做“斗争”时,wendy突然戴起手套,开始帮宝宝们剥鸡翅上的肉,剔除骨头,我马上制止了wendy这样的做法,告诉她让小朋友自己动手,鼓励他们让他们自己试一试。刚开始有好几个宝宝都说:“老师,我不会剥。”我告诉了他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方法,并鼓励宝宝们要加油,要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会做好的。当有宝贝取得了成功并收获到成功的快乐后,越来越多的宝宝们也开始变得自信,自己努力尝试着收获成功的果实。
现在的很多家长或认为宝宝做事太笨手笨脚了,或担心宝宝在做事中损害东西、伤害自己,为了省事省心,他们情愿把宝宝的事一手包办了。可是这样做却弊端多多。
首先,这样做剥夺了宝宝的动手机会,宝宝学穿衣,系鞋带,洗碗、扫地时,虽然做得笨拙并且一开始干不好,但人的手是越练越灵巧的,大人剥夺了宝宝动手的机会,宝宝哪来灵巧的双手?其次,这样可能让宝宝养成懒惰的性格。父母的样样代做,使宝宝什么也不会做,缺乏克服障碍取得成功的经历,从而缺乏自信,而缺乏自信的宝宝很难在在生活学习中克服困难,不断进取。最后,宝宝从不亲自做事,就不能体会父母的辛苦。父母辛勤挣来的钱,他花起来也大手大脚,不当回事。所以,家长应多费一份心,放手让宝宝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从旁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育儿观念:请多给孩子一些“赞美”
育儿观念:请多给孩子一些“赞美”
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词,有人说孩子就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我个人觉得很有道理。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孩子也不例外。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与赞赏,所以我觉得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积极的鼓励与表扬。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严师出高徒,古今中外的确是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有了些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千万不能来“硬”的,有的时候给他们来点“软”的,也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班的孩子自主性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动作灵活,所以难免会犯一些小错误。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大人们可能会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制止或是批评孩子。可是这样做真的有效果吗?
我曾经碰到过这样的案例。班上有一位小男生性格十分活泼,而且很好动,好奇心也特别重。记得有一回,大家吃完中饭,都在安静地折纸,用一张张五颜六色的彩纸折出好玩的“小玩意”。小巧别致的小帆船,一飞冲天的小飞机,精致可爱的小帽子,总之各种各样的纸“工艺品”都出自孩子们灵巧的双手。突然一位小女孩急匆匆地跑到我面前,委屈地向我告状了:“老师,他要破坏我做好的小船!”我抬头望去,只见那位小男孩正在肆无忌惮地搞着他的小破坏。说实话我当时有些气,但是他毕竟是个孩子啊,我总不能用严加指责的方式对待他啊,何况以他的性格也是无济于事啊!于是我走到他身边,弯下腰,看着孩子那张稚嫩的脸,笑咪咪地问:“你在干嘛啊?”“我在玩这只小船啊!”孩子得意地回答道。“可是这是你的小船吗,你看你都把它弄坏了啊!”“我不管,我就要玩!”孩子淘气地嘟着小嘴。看着他蛮不讲理的样子,我有点无可奈何,但是我总不能任由他无理取闹下去啊!我突然想到黄老师对我说过,对于这个孩子应该来点“软”的,可以尝试用鼓励的方式对待他。于是我灵机一动,想出了“对付”他的好办法。我装作好奇的神情问道:“老师记得给每一位小朋友都发了一张彩纸,你的呢?你折了什么啊?”孩子不好意思地说:“我的……给我的好兄弟了,我叫他帮我折飞机。”“那你为什么不自己动手折飞机啊?要让别人帮你折?”我追问了一句。孩子摸摸脑袋:“因为我不会折。”我现在终于搞明白了,原来这孩子自己不会折,请了别人帮忙,自己又空闲,所以才拿了别人的“成果”在“捣蛋”呢!我将孩子手中的小船归还给了那位小女孩。自己拿起一张彩纸,耐心地对他说道:“来,老师教你折飞机吧,我相信你的小脑袋瓜那么聪明,一定马上就学会了,你仔细地看哦,等你学会了,你也折一架神气的飞机给老师看好吗?到时候我还要奖励你一颗大大的红星呢,表扬你真能干!”孩子听了开心极了,连忙点点头。认真地看着我折飞机,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张彩纸,不一会儿,一架崭新的纸飞机就诞生了,孩子看着神奇的折纸,一边高兴地拍手,一边自信地对我说:“老师,我知道怎么折飞机了,我也要折,我也要折……”我又拿出一张彩纸,让这个孩子自己动手,他照着我折飞机的方法,认真地折着,没想到过了一会,一架神奇的小飞机真的被他“制造”出来了!我伸出大拇指,夸赞道:“你看,你的飞机也诞生了吧,我就知道你的小手很能干,你真棒,待会啊我一定奖励你!”孩子开心地笑了。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对于教育孩子我们应以鼓励激励孩子的方法为主。孩子的年纪还小,他不可能像大人那么懂事,犯一些小错误小毛病都是合情合理的。关键在于你要找到孩子做错事的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而不是一味地怪孩子,甚至打骂指责孩子。孩子们都喜欢听到表扬鼓励的话语,得到大人的肯定他们会更有信心去改正一些缺点,更有自信去做好一件事。只有我们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才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
所以,朋友们,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情,用你们温暖的春风去唤醒祖国春天的花朵吧!让我们相信,只要有那春风般的温情就一定会激起孩子们心中无限的激情!
育儿观念:别指望他人给你带孩子
育儿观念:别指望他人给你带孩子
一
住我家楼上的小夫妻爱吵架,在整栋楼都出了名。
有时半夜两三点,夫妻俩也会突然“开战”,骂骂咧咧摔盆砸碗,甚至大打出手,两岁多的儿子被吓得嚎啕大哭。
吵来吵去,原因居然只有一个:男方的父母不来带孩子。
没孩子的时候,二人世界过得有滋有味,房贷车贷不在话下。但自从有了孩子,公婆却守着乡下的几亩薄田不肯到城里来长住,说“把孩子放回老家,我就给你带”。
妻子不想把孩子放回老家做“留守儿童”,只得无奈做了全职妈妈。双薪家庭变单薪,经济压力由此而生,夫妻间的感情也随着“钱”而变俗变糟。
她吐苦水:“我父母要带我哥家的双胞胎,顾不了我。公婆年纪并不大,身体也很好。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不帮我们带孩子,更不明白为什么我老公不去说服他们。想起这事儿我心里就拧成一个‘疙瘩’,觉得是他们亏欠了我!”看的出,她为此很痛苦,甚至掉入了“你们都不给我带孩子,我跟你们没完”的泥淖。
其实,“强扭的瓜不甜”。试图改变不能改变的人和事,只会消耗女人有限的精力。与其整天抱怨、争吵,不如多想想如何有质量地陪伴孩子。
更何况,为此跟老公终日吵得天翻地覆,既伤害夫妻感情,又给孩子营造了充满火药味的家庭氛围。何苦呢?得不偿失啊!
人活着不如有些骨气——你们不帮我带孩子,那我就自己带,而且我还要把他养得很好。若她以这种方式“赌气”,想必能发现另一番人生。
二
大学舍友F结婚多年,因习惯性流产,怀孕多次未果。好不容易终于努力保胎生下了儿子。全家人都乐坏了,早早请来一个据说经验非常丰富的高价月嫂伺候月子和带婴儿。
宝宝满月,我便兴冲冲地带着礼物去看他们娘俩,却发现新妈咪一脸憔悴和苦闷。原来,孩子出生后就跟月嫂睡,全家人也挺满意挺省心的。但在宝宝出生26天的时候,月嫂不知为何辞职走了。
这一走可不得了啊,接下来的几天宝宝哭闹不止,不要任何人抱,睡眠很少,质量也不好。新手妈咪F一筹莫展,手忙脚乱自己也没休息好,就觉得好烦好烦,烦得产后抑郁症都要发作了。索性就摆明了态度不愿意带孩子。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当我问F:“好多人没有母乳,千方百计的催奶。你为什么宁可吃回奶药,都不给宝宝吃母乳?太可惜了!”
她说:“因为奶粉谁喂都可以啊!我想尽快上班,不想让宝宝太依恋我,所以不敢母乳,甚至不敢怎么抱他。”我不禁吃了一惊:“你又不缺钱,干嘛急着上班?”
她说:“好几个人盯着我的职位呢,我再不回去就彻底被冷藏了,反正公婆愿意给我带孩子。再说,我们将来要送儿子出国,花钱的地方多着呢,靠老公一个人打拼不行啊!”
因为怕宝宝太依赖自己而故意不与孩子亲近?我想F大概是还没有适应妈妈这个身份,随口说的吧。可后来,她都没过完3个月的产假,就真的去上班了。
现在宝宝才不到半岁,就独自常住爷爷奶奶家,他们夫妻俩们每周末去看他。真是心疼这孩子,和留守儿童有什么分别……
你经历了千辛万苦,才得到一个小天使,却在宝宝最需要你的时候把他交给别人带,连他睡得好不好、每天喝几次奶都不了解。再高的职位,再多的收入,值得吗?对孩子来说,什么都比不过妈妈温暖的怀抱呀!
三
在亲朋好友眼里,我算是个很“作”的妈妈。
因为,我拒绝公公婆婆要帮我带孩子的好意,放弃高薪的工作,心安理得花着老公赚的钱,“没出息”的在家带孩子。
而且,我一个人带孩子分分钟累成狗:喂奶、陪玩、陪睡、做辅食、做家务、随时随地收拾娃的“作案现场”,还要时刻绷紧每一个神经细胞以确保娃的安全。
为了给娃“37℃的爱”,松垮没型的哺乳内衣,爱美的我穿了两年多;从怀孕起就收起了心爱的口红和高跟鞋,素面朝天地蹬着运动鞋散步遛娃,平和自信的笑容成了我最好的化妆品。
也曾有朋友问,你脱离社会至少三年,会不会out?会不会永远就追不上自己原本的脚步了?
是呀,作为全职妈妈,我当然害怕自己脱离社会,也曾因暂停事业而迷茫过。好在现在网络空前发达,学习资源很丰富,夜深人静的时候读几页书、听听喜欢的线上讲座,感觉心里踏实了许多。所以,只要我不愿意,就不会被封闭。
当然,经济压力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供房供车养孩子人情往来,全体压力都背在孩子爸一人身上,好在,老公擦了擦头上的汗说:“媳妇,谢谢你做我的‘财政部长’,放心吧,我还挺得住!”
我们认真权衡过,三年全职妈妈的生涯,换来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且让我学会跟随孩子的脚步、听从自己的内心,真心觉得太超值了。
看着孩子健康快乐,对周遭的事物充满爱心和好奇心,我所有的辛劳和委屈都烟消云散。见证一个小生命的成长,我的心里满是感恩,如是而已。
育儿观念:请你有空多陪陪孩子
育儿观念:请你有空多陪陪孩子
主题活动[温暖的家]正在进行中。“家”顾名思义一定是和孩子爸爸妈妈有关.
家是个温馨有爱的地方。
谈话中,说说自己爸爸妈妈最厉害的地方是什么?听听孩子们可爱的回答----我
爸爸会开车,我爸爸每天玩手机,我爸爸从来不来看我,我爸爸最喜欢和妈妈吵
架......。我妈妈也每天玩手......。
那家里的饭都谁做呢?奶奶呀----我奶奶做的饭可好吃了,我奶奶每天给我做早
饭,还每天洗衣服;每天送我来幼儿园,奶奶很辛苦的......
孩子七嘴八舌的聊起了奶奶、外婆......
我外婆可厉害了,什么都会做,还会做衣服。我奶奶也可厉害了,给我做的饭可
好吃了;我奶奶还会给我讲故事呢;奶奶叫我写字呢......
着孩子们热闹的讨论和回答,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伤感,可爱的孩子呀,你们是
那么的懂事,知道心疼奶奶,你们心中的爱是那么的纯净,感恩的你们一定会很棒的
!
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呢?你给孩子的是什么?以身示教、潜移
默化是最重要的。
把关注孩子的座位、孩子之间的一点摩擦、揣摩老师的心思放在关心在孩子身上
吧!多给孩子一点爱,多陪陪孩子,教会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好的行为习惯吧!不
要总是因为你的狭隘,你的一些心思去关注一些没必要的事件上。
其实,生活是那么的美好;人都是那么的善良;用你的爱,用你宽阔的胸襟去影
响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成长空间。孩子的成就不是他人所为,而是你切身的影响
。
呵呵-----有感而发。还是做好我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