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男子汉说话算数
发布时间:2020-10-13 我是幼师我骄傲的演讲稿 我是幼师我骄傲演讲稿范文 我是谁幼儿园说课稿早晨如没有特殊事,我一般便早早来到幼儿园。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我来到活动室门口看见哈佛三班门口站着一个小男孩,我便走过去拉起他的手:“好孩子外面冷先到我们班吧!”小男孩胖乎乎的很可爱,开始还有点陌生,慢慢的话也多了,他告诉我他叫曹博浩,爸爸妈妈上班早所以送他来得早,还说叔叔摔坏腿在住院,但是还有一个月就结婚了,孩子跟我聊得很开心。后来我每天早上一来,一招呼他就来我们班,慢慢的他什么话都对我说,晚上看什么电视早上吃什么饭,叔叔还有几天就结婚到时给我捎喜糖,妈妈给她买什么样的新衣服等等。再后来一天早上,他穿着漂亮的新衣服,看见我兴奋地跑过来:“辛老师你好我给你捎喜糖了,你尝尝吧。”为了孩子的这份心意我连忙拿一块喜糖放在嘴里:“真甜你还记得给我捎喜糖,谢谢你。”“我是男子汉说话算数。”“你真是个好孩子!”一句“男子汉说话算数”说得一本正经,使我倍受感动,这不单是一份喜糖是孩子对我的爱,我感觉好幸福,也深深体会做一名幼儿教师的光荣,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对待每一个孩子,对待每一颗纯洁稚嫩的心,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慢慢长大!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说话算数
加依克大胆,聪明、做事积极可就是不爱睡午觉。每天到了午睡时间,他就显得格外兴奋,没有一点睡意,一会儿用手拉一拉小朋友的被子,一会儿又爬起来说一会话。一次我与加依克的家长的交谈中了解到,加依克是一个很守信用的孩子,答应过的事就一定会想办法做到。我想何不利用这一点来帮助加依克呢?午间活动时,我故意问他:“加依克你想不想得到一朵小红花?”他一听连忙点头,我说:“今天只要安静地睡觉老师就奖给你一朵小红花好吗?”“那……好吧!”他终于答应了,我趁热打铁“我们拉勾,拉勾后说过的话一定要算数,不然就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你做朋友了。”午睡时间到了,加依克很快上了床,安静了一会儿又开始爬起来左看看右看看,我轻轻走过去摸摸他的头说:“我们拉过勾说话要算数,”他点点头乖乖的闭上了眼睛,没一会儿,加依克就进入了梦乡。睡梦中他仿佛看到了一朵小红花正在向他招手,露出了甜甜的笑容。从小培养孩子诚信做人,对他今后的人生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要求幼儿讲诚信的同时,我们教师就更要做楷模,兑现承诺,以鼓励幼儿诚信做事,互相信任,互相理解。
“说话算数”才有效
吴子涵与吴子墨是对龙凤胎,吴子涵秀气文雅,有一种古典美,吴子墨虎头虎脑,有男子汉气概。
入园的第一天,他们俩个都有啃指甲的不良习惯,以前的幼儿园老师也曾多次教育过,但是收效不大,妈妈希望再次进行说服教育,使其改不掉不良习惯。
我看过孩子的手,十个手指甲啃得一点都看不见,指尖上的皮一层一层的脱落,有的地方还出血,我一掐他们的指尖,痛得直咧嘴,即使是这样,也阻止不住他们继续往深处啃。
他的妈妈又生气又着急,也吓唬说:“你们老师有一样很神奇的东西,只要你们再啃指甲老师拿出来一碰你们的手。
你们的十个手指甲就会鲜血直流,个个肿的像小馒头,疼痛难忍。
”这种方法开始还奏效,可过了一周孩子就不再相信了,继续啃。
我又以卫生、健康和美观等方面进行教育。
他们俩都表示理解和愿意改正,不再啃指甲。
确实,在幼儿园不啃了,可他妈妈说,在家照啃不误,跟着魔似的。
我又对他们说,老师有一个魔咒,不管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只要你们一啃指甲,我就有感应,我就能知道,开始时,他们俩个都相信,可两周后,吴子涵对他妈妈说老师没有魔咒,或者是魔咒不灵。
噢,我想起来了,我有一周多没有检查他们的手指甲了。
有了这次教训,我又告诉他们,老师每两天检查一次他们的指甲,并有尺子量一量现有指甲的长度,并且周五下午和周一早晨必查(防周六、周日啃)这次我说话算数了,并且打了一张表格,记录他们每次检查时指甲的长度。
我坚持下来了,这办法还真奏效。
现在俩孩子的指甲已经盖过指尖了,孩子的自制能力增强了,想啃指甲时,也能控制自己了。
老师,你说话不算数
记得文文刚来我们班的时候,一天到晚的哭哭啼啼,怎么哄也不停下,我就问她,为什么哭,她擦着眼睛对我说:“我害怕中午睡觉,我不想睡觉。”我就安慰她说:“好吧,文文,不要哭了,中午老师陪你玩,咱们不睡觉好吗?”她泪汪汪地点了点头,很快就不哭了,就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去了。
到了午睡的时间,我陪她玩了一中午。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她妈妈来接她回家,对我说:“文文去过好几家幼儿园,都不愿意去,就是因为害怕中午睡觉。”我跟她妈妈商量了一下,这几天可以接文文回家睡觉,等下周的时候再让文文在园里睡觉,文文也同意了。
到了下周的时候,文文妈妈没来接她,我就让她睡了一会儿,结果文文第二天不愿意来上学了,我打电话询问她妈妈,她妈妈告诉我说:“文文回家告诉我说,老师说话不算数。”倾刻间,我觉得我做错了,于是,我为这件事和文文道了歉,并和她约定好,以后文文可以不睡觉,但是必须在床上躺着,不能影响其他小朋友午休,文文很认真地点了点头,没几天她就慢慢融入到集体中去了。渐渐地,也养成了午睡的良好习惯。
从这件事中,我反省到对孩子说的话就是“金口玉言”。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是很重的,有时候家长的话都不如老师的话管用。老师对孩子说出的话要负责,这能显示出老师对孩子真正的尊重。对于孩子小小的心灵,我们要加倍地呵护,悉心地尊重。
老师也要说话算话
今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开始要进行教学活动,于是我拿出了准备好的教具,没等我张口说话,罗艺鑫就举手想要和我讲话,“老师,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呀?”我奇怪的问“怎么了?”其他孩子也纷纷跟着一起说:“你不是说今天下午玩游戏吗?听他们这么一说,我突然想了起来,昨天下午的游戏,由于临时有事,没能上成,我告诉他们,今天下午上的,我居然把说的话全忘了,于是我马上改口说:“噢,老师差点忘了,对不起,孩子们,现在我们马上准备,做游戏好吗?”“好”,孩子们高兴的跳了起来。
通过今天的事使我意识到:做为老师,不能随便地向孩子许诺,如果说了就一定要兑现,对孩子的要求老师也要先做到。
工作中我们常常强调表扬的作用
,对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以求他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觉反向表扬的效果也不错。
在一次餐前的谈话活动中,我针对我们班几个孩子因为挑食而剩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王艺意是个心直口快的孩子,一下子站起来指着刘语珠说:“她不吃青菜,每次都剩饭。”这下全班小朋友都开始喊道:“对,刘语珠总是要剩饭。”“要不她总是长不高。”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得刘语珠表情十分难看。为了不让她的自负遭到损害,我便对小朋友们说:“刘语珠总剩饭吗?我没有注意到呢!要不本日咱们看看她究竟有无剩饭?”小朋友们听了都说行。我便对刘语珠说:“刘语珠,本日正午让小朋友们看看,你究竟剩不剩饭?”“行!”刘语珠一口准许。正午吃饭时,刘语珠头一次把碗里的器械全吃了,并且速率还异常快。我特地让小朋友们看了看她的碗,语珠也自得的笑了。
原来,有时我们装着视而不见孩子的缺点,给他们以鼓励,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教育随笔:我是男孩脸
开学已过一周了,上周四因是“国际三八妇女节”我们班组织了手工教育活动--胸针送妈妈。孩子们平时就对泡泥,剪纸这类手工活动非常感兴趣,加上这次是要做送给自己妈妈的礼物,而且胸针这样的形式又比较特别,所以孩子们就更加兴奋,激动。
活动前我做了几个用来展示的样品,活动一开始讲完节日的意义后,就向幼儿展示样品并再次讲述制作泡泥手工揉,捏,搓等技巧的要领。最后幼儿开始自行制作,可自由发挥,也可依据样品制作。在这过程中我巡迴指导,全班绝大部分幼儿都在发挥想象自行创作,只有个别孩子完全依照教师的展示品做。
在我巡迴指导的过程中观察到其他孩子做的胸针都是五颜六色的,唯独只有一个孩子做的连底色带图案全部是蓝色.这个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张泽颢。我正在想如何与他沟通了解他的想法,不想他刚刚稍建立起的自信又没了。就在这时旁边的另一个孩子主动问起他来“你做的这是什么,为什么都是蓝色的”。只听张泽颢高兴的对旁边的孩子讲“我做的这是男人脸”
听完这话我连忙半开玩笑逗着问他“男人脸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征,你自己又是什么脸呢?”本来问完这话我没抱太大希望他会回答我,因为以往老师单独对张泽颢提问答案都会是以沉默来应答,可没想到这次他竟然快速的,而且是面带标志性腼腆微笑的回答了我“我是男孩脸。”
这个行为表现出的进步对他来说是飞跃性的。还记得我刚到中一班时的情景。张泽颢的表现让我最快的记住了他的名字,吃饭盛的很少,挑食,吃饭速度慢。上课总是在做别的事,就连老师同他讲话他都总是一副害怕委屈的样子。看到他今天的表现,作为老师的我心里也有种说不出的喜悦与满足感。孩子的进步就是对我们作为教师工作最大的肯定,面对单纯可爱的孩子,只要能够付出足够的耐心与爱心,我相信孩子一定会加倍的回报给老师。
我对孩子们说的悄悄话
午睡时间又到了,孩子们和往常一样,上完厕所,脱好鞋,进入午睡室。但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好像特别兴奋,你一言我一句地说个不停,我在一旁着急着,连说:“安静、安静!”可孩子们好像听不见,仍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这可怎么办?
于是,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轻轻地走到一个小朋友跟前,蹲下身子,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然后贴在他的耳边,说了句悄悄话,他也很配合,笑眯眯地闭上了眼睛。不试不知道,一试还真有用,我的这一举动一下子把其他的孩子吸引住了,他们马上静下来,轻声地对我说:“老师,你对他说什么?”我装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说:“哈哈,谁闭上眼睛,我就告诉谁。”我对孩子们说了同样的悄悄话——快快闭上眼睛
,老师真喜欢你。你会做一个好梦的。”
就这样,孩子们都安静了下来,虽然他们不可能一会儿就睡着了,但是我看见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大概都在期待着甜甜的美梦吧。
当孩子们吵闹的时候,或许老师的“安静”可以感染他们,而不需要像“河东狮吼”般的乱吼一气,到最后孩子们还是大吵大闹,而自己也累得“一败涂地”。和孩子们一起,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多多尝试,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育随笔:不爱说话的小男孩
教育随笔:不爱说话的小男孩
瑞瑞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小男孩。我记得瑞瑞刚来的时候,从不去跟小朋友玩,我们问她什么,他也很少与我们沟通,上课更不要说发言了。瑞瑞总是一个人吃着,玩着,站着,每次小朋友们邀请他一起玩,他总是不愿意参加。
在幼儿园瑞瑞表现得胆小、内向,在小班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能主动参与各类活动。孩子的这种行为表现说明他在幼儿园没有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瑞瑞奶奶是一个很会与我们沟通的人,我常常在她接送孩子的时候与她交流,得知瑞瑞一直是奶奶带大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工作,很少陪孩子,在得知情况后,我更加关心他,并时常找机会和他说话,跟他接近,想成为他最信赖的人,告诉他:“瑞瑞,老师喜欢你,我相信你一定行。”有时他一言不发,我还是那么热情。记得他上课从不举手发言,但是我还是去喊他,其实我知道他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不知所措,我知道这颗幼小的心灵需要无条件的鼓励与支持,我第一个举起了手为他鼓掌,给他信心与勇气,接着小朋友们的掌声也响了起来。他看着我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同样给予他最热情的掌声,他开心的坐了下去。
第二天,在晨间谈话中,我表扬了他的进步,慢慢的我发现一个不爱讲话的小家伙开始讲起话来,也愿意和小朋友玩了,对这样的孩子我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给孩子信心和勇气。我先接近他,与他拉近距离,让他找到了归属感和安全感。我记得陈老师说过挖出孩子的潜力,这个“潜力”我也可以用在瑞瑞身上,现实告诉我,这样做是对的。
听话就是好孩子吗
乖,听妈妈(爸爸、叔叔、阿姨、老师等等)的话!”
恐怕大多数中国人都听过甚至讲过这样的话吧?而且不仅是讲,更有身体力行的,以此作为奖惩标准的。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听话”就好吗?就够了吗?该听谁的话?怎么去“听话”?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些都是问题。
一般而言,教育孩子听大人招呼、遵守公共道德和纪律都是必须的,问题在于我们常把“听话”扩大化、绝对化了。孩子们从小到大,听父母的话、听幼儿园阿姨的话、听学校老师的话、听单位领导的话,然后,听老公或者听老婆的话,然后再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再“听话”……显然,除了“听话”之外,这里忽视了作为个体的孩子们的独立个性、独立判断和思考。因为“听话”的潜在前提是:我说的是正确的,你听我的就行了。这可能吗?世上没有哪一个人敢说自己绝对正确、永远正确,恐怕只有在自己孩子面前的父母才有此胆量吧?
还有一个“怎么听话”的问题。几乎所有父母都担心自己的孩子到“社会”上去会吃亏,所以中国才会流传下来许许多多“应世技巧”,比如有一句俗语叫做“锣鼓听音,听话听声”,若按简单的“听话”原则培养起来的小孩子,猴年马月才能达此境界?岂不是要在社会上碰得头破血流才能悟出点道道来吗?试想年轻的父母们于心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