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
发布时间:2020-10-13 幼儿感恩的心活动方案 幼儿园保护牙齿的说课稿 幼儿园说课稿动物保护好奇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幼小的孩子可以说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是幼儿探索科学的奥秘,是将来创造的种子。因此,我们必须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对周围的客观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汽车笛笛,它会跑出来看看;见到冰块,他会好奇地摸一摸;看到蚂蚁搬家,一看就是一个小时,这种好奇心是孩子思维发展的基础,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源动力。有些家长遇到自己不懂得问题时窘迫不堪,手足无措,匆匆敷衍了事;有些家长遇到孩子接二连三的发问就容易失去耐性,甚至因此厌烦呵斥孩子:“不准再问了,讨厌!”或者加以嘲笑: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懂,真笨!”岂不知也许就是这么一句话,导致了孩子今后羞于启齿,扼杀了他们的好奇心,埋葬了他们勇于质疑的精神。因此,不管孩子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孩子的见解显得多么荒唐离奇,教师和家长也不要置之不理,或讥笑他们。应该满腔热情地对待孩子,然后再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引导孩子正确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孩子本身就具有好奇、探索的本性。比如幼儿新买来的玩具,他们不仅玩不释手,甚至会把玩具拆开,想看看什么东西使小汽车自动地跑,什么东西使小闹钟定时响。这时作为成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是在故意搞破坏、捣蛋,来硬性制止孩子。孩子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才会有这样的探究行为,因为在这种探索中可能会有牛顿、爱迪生的智慧,也可能是孩子未来科学思想的开端与起源。所以家长和老师尽量为幼儿提供方便,不要因怕弄坏东西而粗暴制止,应引导孩子将物品的零件装配起来,恢复原样,同时告诉孩子什么东西不可以拆,什么东西可以拆,什么东西不可以乱摸乱尝(电器,药品)让危险远离孩子。这样才不至于把孩子宝贵的探索精神泯灭,他们的求知欲才会得到满足。对于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和家长都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儿童的六个解放,即解放幼儿的嘴,解放幼儿的双手,解放幼儿的大脑,解放幼儿的时间,解放幼儿的空间。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促进幼儿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幼教随笔:保护幼儿的美好童心
教师是孩子的领路人,肩负着育人的重任,一定要以敏锐的洞察力,透过事物看本质、见精神,切勿冷落孩子的美好童年。
桌子上有一块手帕很长时间都没人认领。一次大扫除时,我顺手的把这块手帕扔进了垃圾桶。这时昊昊小朋友突然对我说:“这条手帕是我拾到的”。听到这话,我猛然一愣,看到昊昊脸上失望的神情,我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很不妥当。
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我们常教育幼儿“拾金不昧”,而实际上,幼儿拾到的一支水彩笔、一本画书……却经常受到我们的冷落。仅从经济价值来衡量这些东西,的确没有多大意义,然而生活中许多事物,它们存在的实际意义是不能单用经济价值来估量的。像这样对幼儿捡到的东西不以为然、弃置不顾,实际上是在冷落孩子的美好童心!一个孩子做了一件好事,在成人看来,可能很不起眼,但在孩子看来,它却是件了不起的事,如果得不到肯定和鼓励,孩子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损害。
教师是孩子的领路人,肩负着育人的重任,一定要以敏锐的洞察力,透过事物看本质、见精神,切勿冷落孩子的美好童年。
教育随笔:随机教育——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下课后带领孩子们到楼下的草地上去进行攀爬活动,想起来上次试教还留了一些教具在活动室没有拿上去,于是就让石鸿睿和季施毓两个小朋友去帮忙拿过来,有孩子叫起来:“长管子,大象鼻子!”你别说,还真是很像,那是我上次为科学活动准备的一根油烟机的排气管,已经上过好几次了,管子被拉伸到了极限。刚刚我们在教室里才学习了儿歌《鼻子》:大象鼻子长管子,老鼠鼻子红豆子,小猪鼻子圆插座,鲸鱼鼻子喷水孔,我的鼻子一个蒜头两个洞。小家伙真是现学现用。“还有好多的球呢!”孩子的眼睛还真的很尖,篓子里装着大大小小颜色不同的塑料球和乒乓球。“球会从管子里滚过去的。”有人低声说了一句。我的心动了一下,看来,他们对这些材料还是挺有兴趣的,何不顺着他们的心意呢?于是我领着他们到操场上围成了一个圆,这样可以让每个孩子都能够看清楚。我拿起粗粗的管子,将篓子里的球一个一个都倒了进去,然后问:“现在我把篓子放哪里比较合适呢?”徐薛媛的反应最快,“放到管子的那一头!”这个任务自然落到了她的身上,我把管子竖起来,彩色的球很快像玩滑滑梯一样落在篓子里,孩子们兴奋地拍起了手。接下来我又请了几个孩子来玩,把球从管子里倒进纸箱,再从纸箱倒进篓子,被喊到的孩子感觉自己好幸福,因为旁边的人都是一副好羡慕的模样。“看看这些球一样吗?”我的问题引起了孩子们再一次的热情,原来球的颜色、大小都不一样呀!“这次我请来的小朋友只能选一种你喜欢的颜色的球送进管子,其他的小朋友来看看他喜欢什么球,帮忙数一数有几个?”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想过来,不一会,红球、绿球、黄球、蓝球、紫球、白球又一次从纸箱里被请进了管子,圆圈上的孩子大声地数着数,“什么颜色的球最多?什么颜色的球最少?”还没等我说完,孩子们已经说出了准确的答案。“我喜欢红球!”“我喜欢绿球!”“乒乓球可以拍,彩色球不好拍。”有人有了新的发现。“是这样吗?我们来试一试?为什么呢?”不知不觉一节课的时间过去了,虽然这节课我们一直站着,但我发现没有一个孩子觉得累,没有一个孩子注意力不急中,个个意犹未尽,等进了教室才觉得真的好像有点累了。
幼儿在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情绪性的特点,他们的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受情绪的支配,当他们被某种事物或想象所吸引而兴奋的时候,他的思维便异常活跃,头脑里的问号就特别多,语言表达也生动,容易接受成人对他们的教育。随机教育所抓住的事例往往具有极强的情境性、直观性,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有计划、有系统的教学,也要重视日常活动中对幼儿的随机教育。
在进行随机教育时,要把握时机,催发幼儿积极向上、愿意学习的欲望,另外要注意启蒙的特点,要防止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而无限拔高,要注意保持幼儿受教育或学习的最佳状态和兴奋点,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从而给幼儿留下一种探索、学习的向往,一个思考回味的过程。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无数的为什么都希望找到答案。我们老师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灵活地把握时机,切忌伤了孩子们的热情,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身边事物的关心,这种探索世界的心态对他们未来的一生都有影响。
幼儿园: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们对那些不了解的事物有一种新奇感和强烈的兴趣。好奇是发明创造的萌芽;好奇,是打开发明创造大门的一把钥匙。可见“好奇”对于发明创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强烈的好奇心,能够激发人们的求知欲。人们只要具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才会自觉地观察事物,主动的思考问题;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才会发现事物和问题;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才会从他人眼里那看似普通寻强的东西中发现奇迹。如果没有好奇心,自然也就堵了通往真理的道路。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一是活动课时要让孩子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不仅对一些奇、特、怪的事物好奇,而且要善于仔细观察那些所谓“寻常”的事物,从身边一些普普通通的事物中发现别人未能发现的新东西,决不能“视而不见”、“习以为常”,更不能“见怪不怪”。“见怪不怪”是扼杀人们好奇心的天敌。时时带着一个问号去看问题,对所遇到的任何问题都要问一个“为什么”。
好奇心的培养
好奇心是创造力的“种子”,是创造发明的起点。要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就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户外活动是引起好奇心的关键。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因此,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认识山河,接触动植物,上街看看各种车辆,到商店看看各种新奇产品,这些都有利于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同时,平时的搭积木,玩智慧拼图,猜谜语等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幼儿园考虑到幼儿的安全问题,很少甚至于不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发现和探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发展幼儿创造力的一个良好的机会。因为幼儿有好奇的天性,所以也造就了幼儿的另一个天性──好问。幼儿常爱向老师没完没了地提问,有时使教师感到厌烦,从而也容易遭到冷遇、制止,甚至是呵斥。这么做,就会扑灭孩子求知的火花,压抑和打击他们探索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一般应耐心解答,当然,有些问题也应鼓励、引导幼儿自己去思考、探索,这样更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我要刷牙好好的保护牙齿
我班迪迪是个非常爱吃肉的小朋友。今天午饭吃糖醋排骨,排骨是迪迪的最爱,每当吃排骨的时候都能听到迪迪嗷嗷的起哄声,今天在分饭的时候怎却没有听到迪迪的声音呢。今天的排骨可好吃了,小朋友们都吃的很高兴,不一会就有好几个小朋友来要第二碗。要在平时第二碗总是迪迪的最先,这是怎么回事?我走到迪迪面前问迪迪你不喜欢今天的排骨吗?他摇了摇头,我又问你不舒服吗?哪难受啊。他还是摇摇头,我说:“那你怎么了?”他说;“老师我牙疼,不敢吃东西。我长蛀牙啦。”琪琪听了马上说道:“谁让你不刷牙,不刷牙就会被虫子咬掉的,还要看牙科医生好痛的”。迪迪说:“我现在已经刷牙了,可是还是会痛”。那谁来告诉大家为什么现在迪迪开始刷牙还是会痛呢?小朋友们都在小声的讨论着,不一会就看到一双双稚嫩的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们请萱萱来告诉大家问什么吧,大家一致点头同意。萱萱说:“妈妈告诉我说晚上不能吃东西,特别是甜的东西,睡觉之前要刷牙漱口,不然小虫虫就会钻到牙里面。达达也抢着说道:“不只是睡觉之前刷牙,我奶奶说吃完甜的东西就要漱口,不然就会被虫子咬上个大洞然后钻到我们的牙里面咬我们,我奶奶就是小时候不刷牙被虫子咬了,妈妈还开车拉着她去牙科医生那拔牙,出了好多的血,可疼了。迪迪的牙有个大洞,里面有些虫子拿不出来肯定会痛,要去找牙科医生拔掉就好了。迪迪一听拔掉就哇的一声哭了,嚷着要找妈妈不拔牙。我忙说:“不拔牙不拔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拔牙,只要去让牙科医生看看拿出虫子就可以了,听到这他才止住哭声。
通过这件事情孩子一致说到以后每天到要刷牙,可不想自己的牙被虫子当家,在里面住窝,要好好的保护牙齿。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今天上午,在洗手间门口,看到许多小朋友在看什么,出于好奇,我也凑了过去,原来是一盆用水浸泡过的玉米皮。畅畅小朋友看到我,仰起头问我:“老师,蒸糕啊?”,我被畅畅突如其来的提问问住了。我没明白畅畅的意思,她见我没有反映,接着又问了一句:“老师,蒸糕啊?”畅畅的第二句问话,使我突然联想到“农村每逢过年,家中都要蒸年糕。蒸年糕时,为了不让年糕与笼屉相粘,总是事先在笼屉上铺上一层玉米皮,这样既不容易将年糕粘到笼屉上,年糕熟后也好往外拿。”想到这里,我灵机一动,对畅畅说:“畅畅你真聪明,知道玉米皮可蒸糕用”。接着我又问:谁知道玉米皮还有什么用?有的说:玉米皮可用来编辫子。有的说:玉米皮可编鞋子,有的说:玉米皮可编垫子,还有的说:玉米皮可编书包等等。这时,我又回到畅畅小朋友的问题上,这些玉米皮不是用来蒸糕的,而是有别的用途。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玉米皮是干什么用的?“想”,小朋友齐声回答。那么,我们回教室去问问你们的老师好吗?孩子们带着问题回到教室。
经过了解,原来玉米皮是中三班牛老师准备的,她下一节课是组织孩子们用玉米皮编织。于是我就把刚才和小朋友的谈话告诉了她,并告诉牛老师,孩子们是带着问题来的。25分钟过后,我不自觉的来到中三班,走进教室让我大吃一惊,刚才那盆玉米皮,不到半小时时间竟然在孩子们手中变成一个个成品。有的将玉米皮编成长长的辫子;有的将玉米皮捆绑成刷子;有的将玉米皮染成红色,中间包一个纸团捆绑起来,成为踺子;还有的将玉米皮撕成细细的,染成红色,说是妈妈的头发等等。牛老师告诉我这节课孩子们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
做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注重“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教师怎样写好教育笔记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是幼儿园中经常要用到,大部分幼儿园日常教学中都要用到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许多幼儿园教师在写教育笔记时遇到了困难,那么,幼儿园教育笔记该怎样写呢?
一、幼儿园教育笔记写什么?
对于一线幼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孩子,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笔记的素材就有很多。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如读书笔记,如孩子档案记录,如心灵感悟…… 。由于我们身在幼儿教育的第一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心路,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无疑是有帮助的。
(一)记教学得失。
每位教师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试验田”,试验成功与否,肯定会有所“悟”,总结得失,在下次教学中自然能扬长避短。
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
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 主要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好题材又诞生了。
(二)录教学机智。
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孩子情况随机应变,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有位老师在讲评语言课时,本来先想表扬部分说得好的,再批评那些说得差的,看到孩子那一双双充满期望的眼神时,她临时改变主意,选择孩子语言的精彩地方一一作了表扬,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孩子们都非常高兴。第二天,很多家长高兴地打来电话,说她的孩子回来之后,高兴得不得了。而这个孩子原本就是老师准备批评的对象之—。表扬的力量可见一斑。
(三)写教育偶得。
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有所思,必有所得。如果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的话,你会发现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四)记学习所悟。
平时,我们在阅读书报时,常有所感,有所悟。记得有位老师看了《谁动了我的奶酪》想到了老师的“金饭碗”光芒不再,感到随着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生源的日渐减少,“末位下岗”已是不争的事实。惟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方能使“奶酪”永远属于自己,由此写了篇文章《谁动了老师的奶酪》,发表在《教师之友》上。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材料。对此,我们要及时记录下来。
在听课、评课过程中,作为教师,听课、评课的机会是很多的,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我们还可以从课后师生交谈中,孩子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捕捉教学笔记的题材;也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从浏览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捕捉。
二、教育笔记怎样写
很简单,只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把身边真实的世界移到自己的笔下,移到自己的手指间,移到自己的硬盘中即可,不必过分强调逻缉,不必十分讲究文采,而是你自然感受的流淌,心灵的私语,智慧的沉淀。有些教师会说自己没有时间写东西,抑或是想起写文章就头痛,认为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其实不然。在我们和教师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教师讲很多精彩的教育故事,把这些故事写下来,从口头的变成书面文字,就是很好的笔记。
教育笔记其特色就在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等。
1、随手:
笔记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也有点火花闪动似的,所以需要及时捕捉,记录下来。因为扔了一段时间之后,您对事件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故事就很难说得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如果能坚持记教育日记,那么您会发现那其中有很多您可能已经不太记得的事,但是在当时它是如何地让您受到震动。
2、随便:
笔记没有什么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么论点论据,文字也可长可短,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说的话说清楚了,也不一定要凑到1000字。如果您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但是这件事却让您有所触动,不说不快,您也不必硬憋着,要找什么理论做依托,您可以把事情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
3、随心:
这里讲的随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笔要随脑。文章是笔写出来的,但却是大脑想出来的,所以笔记是笔要随脑。
笔记要想写好,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或是切入一个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观点不同于常俗。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观察。教师生活于孩子之中,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待读的书,和孩子的每一次倾心的谈话,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工作之余要读一点书,用心去思考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合理之处及与教育现实的结合点在哪里,所谓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眼光;有正确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发现。
最重要一点是,要想写好笔记,关健还在于动笔,动笔写了,才能有好的笔记。
很多人说,要我反思一下教学没问题,但要写成一篇反思笔记,则有了压力。如果是你深思熟虑后的五句话也是好笔记。
比如:今天的导入不够理想,因为没有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主要是选择的素材太陈旧了,时间也用的太多了,今后我得改变。
这笔记虽然是五句话,但发现了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并提醒自己要改变。而且这样的笔记对工作忙的教师来说,更符合实际。当然,我并不是说写笔记只用五句话,而是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时间写则长无时间写则短。
有感而发是笔记的主要特征。而发出的感想是否精华,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理论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直接相关。写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化过程,要使外化质量的提高必须有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因此,学习是必要的,把他人的观点、知识、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观点、知识、方法,才能不断地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笔记。
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小时候,我家刚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我看着看着,就想人是怎么进去的,我就跑过去找能进去的入口,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于是我好奇。现在我当老师,发现孩子常常围着老师和家长刨根问底,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怎么了,为什么,问个没完没了。我理解孩子,这很正常。
有一天,我们小班的一个小朋友问我,说;\'‘‘老师,为什么我的球可以滚,他的不可以\'’。一直在追问我为什么。
游戏时,我用圆形呼啦圈和一正方体积木,让小朋友玩滚动游戏。孩子们奇怪了,问;\'\'这是怎么回事?”做完游戏后小朋友知道只有圆形的物体可以滚动。
这就是孩子的好奇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
,创造发明起源于好奇。而孩子的好奇心往往会在不太招人喜欢的恶作剧中,有时会事与愿违i,搞糟了创作,这时老师和家长绝不可简单,粗暴的或指责孩子。因为孩子创造力的种子正在萌发,是柔弱的,稚嫩的,是需要我们共同浇灌的。老师和家长要善于营造有利于激发幼儿好奇心的氛围,鼓励孩子没一点进步,分享孩子们的快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好奇是让一个国家发扬壮大的基础,是神圣的,不可亵渎的。珍重孩子的好奇心,是我们大人应尽的天职,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好奇心保驾护航。
神奇的家访
阳阳请了一星期的病假,我和王老师决定抽空去看看他。平时阳阳很顽皮还经常打小朋友,总之一天到晚总有闯不完的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所以,我想他肯定不会对我们的家方表现出太大的热情。没想到我猜错了。顽皮的阳阳出奇的乖。阳阳妈妈告诉我,当阳阳得知我们要来家访时,阳阳急得不得了,说:“杨老师从来都没来过,她不认路迷路咋办?”我听了十分感动,叮嘱阳阳好好休息,听爸妈的话,争取早点上幼儿园,我和小朋友都想他了,我们在幼儿园等他。阳阳非常认真地点了点头,乖巧的神情实在难得。孩子其实都是天真可爱的,只是有些孩子的天真可爱被一些琐碎的小事掩盖了。老师的责任就是努力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才会真正做到爱每个孩子。
假病过后的阳阳进步很大,犯错的孩子中也好几次都没有他的身影了。无形中,他似乎也越来越乖了。渐渐地,他的朋友越来越多,自由活动时再也不会因为一个人无趣而去打扰别人,抢小朋友的玩具了,还会和小朋友一同分享他作品的成功与快乐。看了这些我好高兴啊。有一次,我把他拉到我身边,告诉他,他进步很大,老师越来越喜欢他了。谁知道他却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老师你啥时还去我家玩啊”.仔细一想,的却阳阳自家访后突飞猛进的。
可见神奇的家访,对一个孩子,对一名教师,是多麽重要啊!
多饮水果汁有害
有些家长唯恐孩子营养不够,常常给孩子买果汁和或者用水果汁代替水,补充维生素。水果汁口感好,营养也不错,适当给孩子喝一些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但物极必反,过多饮用反而有害。
国外研究表明,不满两周岁的婴儿,如果经常大量饮用水果汁,会影响食欲,导致营养不良,影响正常发育。美国菲纳`利夫兹博士及同事对8名11~14个月的婴儿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看他们的饮食记录,发现他们每天大约要喝掉1、5~3瓶(标准瓶)鲜果汁。后来,经降低果汁的饮用量并增加牛奶的饮用量后,婴儿的体重有了明显增加。
有水果制造出来的果汁中含有丰富的果糖,人体可以吸收利用,但是过量的果糖会影响生体对铜的吸收。铜时人体中参与制造心血管组织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婴幼儿缺铜将给日后患冠心病留下隐患。铜还是机体许多酶类的组成部分它参与体内铁的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