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与儿子共成长

发布时间:2020-10-06 幼儿成长故事 家园共育知识 家园共育

与儿子共成长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在中国这个有着特定社会形态和传统思想比较严重的国家,一直是一个困扰着每个家庭和一个非常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清楚的问题。说实话,我们也是初次为人父母,在育儿方面有的也只是一些在同事、朋友那道听途说的经验,只能说我们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夫妻不断学习的一个过程。现在的中国家庭,基本都是两个家庭才一个孩子,那种自己爱老人宠的感觉我想大家都深有体会,所以教育孩子对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人来说其中的滋味还真不是一言两语能说的清楚的,以下的这些心得是我们这几年来和儿子相处时的一些体会,写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一.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无疑是最大的,因为孩子在他无知的意识里会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学习,在他这个年龄段的潜意识里多会以自己的父母为榜样,从而得出他的准则,做一些他认为可以做的事,所以作为家长,必须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起带头作用,做一个好的榜样。

二.思想和品德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他不断学习的过程,思想品德教育我认为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基础不好,孩子以后也没办法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所以从小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培养孩子有公德心、同情心是关键。我们经常教育他做一个好孩子要有礼貌、诚实、有爱心、不乱扔垃圾、注意环保节能,体贴弱势群体等等,这些都是培养他有公德心、同情心的关键,做父母的要给予支持,并加以赞美,让他知道施恩受惠能让人更快乐。

三.培养孩子敢做敢为,勇于担当的意识

孩子在他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做错不少事情,在他做错事的时候其实孩子自己也会发现,也很害怕,为了避免大人的讯责,他们甚至很怕大人发现,这个时候,你所能做的其实并不是马上去指责他,而是该去安慰他,告诉他不要害怕,告诉他这样做的危害性,等他平静了以后,再让他自己承认错误,等他承认了以后你还要鼓励他,告诉他是一个很棒的孩子,能知道做错事的后果,做错事能勇于承认错误、马上改正错误,让他知道敢做敢为,勇于担当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四.培养良好的习惯与生活自理能力

习惯成自然,我们要从孩子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过这一点难度有点大,因为家里的老人往往总觉得孩子还小,笨手笨脚,什么事也不会做,喜欢抢着干一些孩子能干的事而不让孩子干。碰到这种情况,你得想办法调动孩子自己的积极性,让孩子干完事情之后有他的成就感,这样孩子才愿意自己干事情,抢着干事情。譬如你指派他干一些如:刷牙,洗脸,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大小便,帮大人来回拿点小东西这样的事,其实这些据我自己体会,孩子还是很愿意干的,甚至有时候还抢着干。孩子的虚荣心很强,你多跟他讲讲干这些事好处,告诉他很棒,能自己干那么多事,他会很愿意干,而且很愿意尝试没有干过的事。总之你要增强孩子自己的信心,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

当然了,在指派孩子干事情的同时,你也得给孩子制定一些规范,孩子的随心性很大,干一些没干过的事情的时候经常有烦躁抵触心理,这时候在鼓励的同时你也必须给他一些严厉的要求,我们是这样做的,孩子不刷牙洗脸不准亲爸爸妈妈,孩子不自己穿好衣服我们就不陪他去玩等等,这些也可能不完全正确,但对我们的孩子还是挺有用的,这恐怕也因人而议吧。

五.给孩子制定一些奖惩措施

孩子的求知欲和占有欲很强,看到新的事物和新的玩具之类的往往很想了解很想得到,家里的老人大多数对孩子都是有求必应,其实这样对孩子非常不好,无形当中培养了孩子骄横无理,为所欲为的习惯。有时候我们带孩子去商店,孩子会经常想要这样想要那样,做为父母,我们当然也想都满足孩子,但我们每次都跟孩子说,你想要的东西爸爸妈妈其实也都喜欢,但我们每次只能选一样东西,别的东西如果你也喜欢的话下次表现好了可以再买。这样跟他说,他会认为你认可了他的选择,会有满足感,更会有成就感,而且也会知道他看中的其他东西可以通过自己表现来实现,这样他会很满意很配合地选上一件他自己那天最想要的东西,并且以后为了得到其他东西而更好好地表现。

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什么都要问个明白探个究竟,这里摸摸那里碰碰,有时电插座、煤气开关也是他们探究的对象,我们通常都会让他尝试,并告诉他哪些有危险,哪些能玩哪些不能玩,并告诉他怎么做才正确。有人说孩子有多大的破坏力就有多大的创造力。有时候,刚买回家的玩具就给他拆的七零八落,这个时候其实我们也有点心疼,但我们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自己把拆散的玩具想办法装起来,当然了,大多数时候是我们带着他一起装,这样,无形当中提高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孩子的求知欲。

六.让他享受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

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是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认为最佳的教育方式,在玩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他们获得无尽的乐趣,还可以学到各种知识。平时让他能多参加集体活动,经常带着他一起和同事、朋友的家庭聚会,让他能和其他小朋友玩到一块儿,从平时的沟通和交往中来加强他的社会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让他能及时告诉我们自己的需求,让他自己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我们更从来没有逼迫他需要学多少个字,背多少首诗。因为我们并不看重他现在能学多少文化知识,更关注的是他的身心健康,让他懂得自尊、自强、自立,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做一个富有爱心、懂得宽容团结的孩子。

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平时要和孩子交朋友,要学会换位思考。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是一个孩子,孩子缺少沟通和倾诉的对象,这时候我们父母就得充当这个角色。孩子在跟你讲述他的事情的时候,你一定不要认为他说的事情可笑,而对他没有耐心,一定要认真地听他说完,并对他说的事情提出一点点你的疑问,哪怕是故意提出一点疑问出来和他一起探讨,这样对提高孩子的信心很有帮助,自己也会更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

八.多留点时间给孩子

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大家平时为了工作都很忙碌,但再忙,我觉得也需要多抽点时间出来陪陪孩子。平时多陪孩子玩一玩,多陪他做一些游戏,做一些他感兴趣的事,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感受到社会对他的爱,对他的心理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育孩子是一项艰巨而且漫长的工程,它不仅仅需要财力,更需要精力与耐心,其实在与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父母自己除了能收获到一些快乐与甜蜜外,同时也能得到一些思索和启迪,孩子一点的进步,都会令我们惊喜不以,因为那是老师与家长辛苦付出后所收获的果实。当然,我们的孩子并不是天才,更不会十全十美,他还是有不少各式各样的小毛病,这时候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多肯定他、鼓励他、引导他、支持他、给予他自信,现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最大的帮助。

以上是我们的一点小心得,当然了,我们的办法也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请老师和其他家长和我们一起探讨,以便我们能更好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心得:与孩子共同成长


育儿心得:与孩子共同成长

提起孩子,每一位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天,都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宝宝今年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在这两年多的幼儿园生活中,宝宝一天天都在成长,从他开始蹒跚学步、咿咿呀呀学语、第一次自己穿衣服,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讲故事……每天都有让我吃惊的变化。在整个育儿的过程中,孩子在成长,我们家长也在成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更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

记得孩子刚刚入园不久,有一天晚上准备睡觉,他脱了衣服,一边叨咕着儿歌一边把衣服一件一件叠整齐放在边上,我问他为什么叠整齐,他回答说叠整齐了明天好穿。

宝宝要参加幼儿园的讲故事比赛,有一天回家来给我们练习讲故事,听完这个故事,我确实不敢相信他可以记住整个故事的内容。

虽然是一件件小事,对我的触动却是很大,孩子的能力不能低估,我们家长平时总觉得孩子太小了,这件事也做不了,那件事也做不了,什么事都想替他做了,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失去很多动手的能力,也会慢慢不爱动手,不爱动脑。

我平时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但不强加,他喜欢什么就去学学,博学多识总是好事。虽然对我们家长来说平时要上班、做家务,还要带孩子参加兴趣班,确实很辛苦,但一定要坚持,千万不能养成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习惯。总之快乐成长,快乐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让孩子拥有一颗平常心。结果固然重要,但无论结果好坏,都要学会总结,既要总结成功也要总结失败。我们家长在与孩子接触时,一定不要满腹牢骚,诸多抱怨,事事都要向好的方面看。多让孩子做选择,增强孩子自信心。

养成生活的好习惯。吃饭不挑食,打针不怕疼可谓是所有家长的头疼事,在这些方面我觉得家长一定要正确引导孩子。比如在打针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鼓励孩子,例如说:“打针一点都不痛,好像小蚊子叮一下”,“宝宝真勇敢,像奥特曼一样,一点都不怕”等等这样的语言来引导孩子坚强一些。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教育,无时无刻陪伴在孩子身边的不仅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爱,更有数不尽的安全隐患。我们在与孩子交流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比如在家里原理插座、开水,在外面要远离水塘边等。

只有孩子健康平安,家庭才会幸福。

育儿观念:与孩子共同成长


记得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随手拿起一本故事书,给孩子读故事,那时候的宝贝,还不会讲话,但是每当我读故事的时候,她总会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忽闪着两只大眼睛,认真听我读故事……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流逝,孩子也慢慢长大了,而读书也逐渐成为了宝贝生活中的一部分。

因为读书,我们有了更多可以交流的话题;因为读书,我了解到了孩子内心更多的想法;也因为读书,我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有时候真的超乎我的想象。而现在,每当晚饭过后,孩子在写完作业看书的时候,总喜欢拿着一本书,静静的看着,或者跟者爸爸妈妈一起讨论故事的内容。拥有了如此浓厚的读书氛围,突然觉得,生活里充满了更多幸福的味道。

昨天,当孩子兴奋地告诉我,学校要组织爱心义卖图书活动时,我从孩子的眼睛里,读到了一种向往与期待。我知道,这一活动,对孩子来说是充满了无限的吸引力的。

像童年的我盼望着过年一样,我和孩子一起迎来了图书义卖活动的开始。大班的哥哥姐姐,将家里闲置的图书摆到桌子上,煞有介事的成为了小小售货员;而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开心地挑着自己喜欢的图书。“姐姐,这本书多少钱?”小妹妹拿着自己喜欢的书问道,“我看一下,原价二十元,十块钱卖给你吧!”小姐姐似乎也毫不吝啬,“能便宜点吗?”妹妹似乎也是砍价高手,“那就八块钱吧!”姐姐也很是善良,最后八块钱成交,妹妹拿到了自己喜欢的图书,而姐姐也得意地数着自己赚到的第一笔小钱。这样温馨而又热闹的场景,不时地在雨后的操场上演着。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售书成功的自豪,看着弟弟妹妹买到自己喜欢的图书脸上的满足于喜悦,作为家长,也深深地被感染了。

图书义卖,或许是一个起点,对孩子来说,从此就更加喜欢读自己购买的图书;也或许,是一个加油站,让原本喜欢读书的孩子,更加的珍惜图书,因为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闲置的图书再次发挥作用。而对于家长来说,跟孩子一起参与中央的活动,更是一次触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读书对孩子的促进,感受到了幼儿园教育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老师们的孜孜不倦,当宝贝津津有味的读自己买来的书的时候,我知道,在他心里,书已经成为了他的知己,她的良师益友。

“妈妈,我们一起看书吧!”晚饭后,耳边又想起宝贝最悦耳的那句熟悉的话,只是现在,她看她喜欢的书,我看我喜欢的书。和宝贝一起读书的日子,依然是那么的幸福!和宝贝一起成长的日子,依然是那么地充实!

育儿心得:我与孩子共成长


育儿心得:我与孩子共成长

我有一个3岁的女儿,小小的、美美的、可爱的;我有一个大家庭,我们三口子与父母、祖母同住,暖暖的、热闹闹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的女儿一天天长大着,我的心智也随着她的成长一点点更成熟着。

由于我们家家庭成员多、年龄偏大,作为家里的小小人,人小鬼大的她也总有自己的那一份优越感、依赖感。爷爷奶奶在的场合,她需要的东西总是爱指挥他们给她取来;爸爸妈妈在的场合,她需要的东西如果是我们不提倡的(比如棒棒糖、薯片),她会哼哼很久“要那个……要那个”就是不说名字出来。如果是我们不反对的,她会问“可以吗?好吗”,经同意后自己去拿;其他小朋友或者邻居在的场合,她需要的东西自己早就一溜烟跑去拿了。所以就从拿东西就能看出独生子女宝宝家庭教育方面的一点端倪:祖辈的宠爱,不过也造就了小家伙看“山水”的精怪。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家宝宝会看脸色、见风使舵是机灵、好玩,话是这样说,但我也担忧会不会把孩子变成“小滑头”。于是,作为教育我家小宝的“带头人”,我和我老公一起想了一些自认为有点小作用的方法:

第一、不在孩子面前说成人的不是。就是我们在女儿面前,及时发现对方有什么差错或者不对的地方,也不要大声的指责,在耳边轻轻提醒或者事后说一下,这样有利于建立家长的威信和形象。当然有时候我们2人故意做一些不对的事情,如不洗手就吃饭、回家鞋子脱了东倒西歪等,然后就2人唱双簧一样说说对与错。女儿在旁边看着的时候,往往一边笑一边学话:“不洗手就吃饭,当心肚子痛;妈妈的靴子腰断了,摊在地上真难看”等等。

第二、不总是用“我要打你了”来威吓孩子。总是看到很多家长会说:你再不听话,我要揍了。这句话到底有多少用,我自己觉得用处不大。打孩子可能可以解决一两次问题,但长期以往,孩子也麻木了,家长也弄得身心疲惫。另外有的家长只喊不打,弄得“狼来了”一般,孩子也对你的这套方法不感冒。还有的孩子会因为家长的打骂造成心理上的问题,与成人的疏远,甚至有的孩子还会把打人这种方法运用的自己生活中,一不顺心或者不悦,就打人解决问题。我家女儿不听话的时候,我老公曾打过她2次,结果有一次还失手打伤了宝宝的小嘴唇,弄得全家唏嘘不已。事后老公想到了另外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打”女儿最爱的娃娃“巧虎”。女儿因为自己不乖,爸爸要揍巧虎的时候,她马上蒙住眼睛不敢看,每当这个时候,老公就会假装打一下,然后我在旁边扇风和女儿说:快和爸爸说宝宝不会再乱扔东西了,爸爸别打巧虎了。女儿果然乖乖的给“巧虎”说情,挺奏效的。

第三、不要总对孩子用“我很忙”的借口。每天下班回到家,真的很累,但我必做的事情就是陪女儿玩。玩颜料、玩扭扭车、玩橡皮泥、玩纸头或者看绘本,甚至一起吃吃小饼干聊聊天也觉得很有趣。晚上女儿洗好澡睡觉前,我也总会陪她再游戏一会。到临睡时她总会要求我讲一个故事或者唱歌给她听,搂着我的脖子入睡。这样的感觉我很享受,虽然我的工作只能放到她熟睡后做、造成我每天入睡时间都在11点左右,但是我也不后悔每天花几小时陪她一起说话、游戏。09年参加了心理学教授曹子方老师的报告,内容就是0-3岁幼儿的心理健康培养。她就说到“幼儿3岁前不能离开父母,不能把孩子以任何借口扔掉。早期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情感。”曹教师还举了不少例子告诉我们早期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也让我获益匪浅。况且我相信,你现在怎么对她,她今后也会怎样回报你。

这是我在女儿成长中的小心得,但在其他方面也还有让我头痛不解的困惑,需要我继续寻找有效的方法,和女儿共同成长。

育儿观念:与女儿共成长


育儿观念:与女儿共成长

陪伴女儿成长,是一个辛苦又甜蜜的过程。

我出生和成长在北方一个偏僻的农村里,从小接受的是属于比较严厉的家庭教育,幼年的评价除了读书成绩好、人比较乖之外,就没有其他什么了。当然,因为太多时间用来读书,几乎不会什么文艺特长,这是我比较遗憾的地方。

当女儿安安出生后,我就想一定要让浓浓的父爱包围着她,给她一个宽松的成长和学习环境,希望能够成为她的知心朋友,让她这一生始终都愿意和我真心交流。

然而,如何把握溺爱和宽松之间的度,一直是比较困扰我的问题。

曾经有段时间,由于工作的原因,陪伴女儿的时间和耐心有所减少。于是,不经意间发现她的说话中命令式的语气明显增多。这让我很是紧张,因为我希望安安成为一个理性的、知书达理的人,而不是过于自我。从那以后,我和妻子都开始仔细、谨慎地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尤其是在心情较差和身体疲惫时。慢慢地,效果开始展现,安安逐渐学会了经常说“谢谢”、“请”等字眼,无理取闹的时候也明显减少。

当自己的努力得到回报时,那种成就感比升职加薪要强烈很多倍。有次听妻子说安安在幼儿园不够专心,我就对她讲:我们做个约定吧,以后安安小朋友在幼儿园学到新的儿歌、舞蹈动作,都要教会爸爸妈妈,安安也要做个小老师。不久后一天晚上散步时,女儿主动要求教我和妻子一首新的儿歌,还说老师表扬了她。当时,我的心里就乐开花。

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总能给人一种甜蜜的感觉,也许文字的记录更能加强幸福的感觉吧,希望能够像个大树一样的知心朋友伴她这一生。

相关推荐

  • 育儿心得:与孩子共同成长 育儿心得:与孩子共同成长 提起孩子,每一位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天,都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宝宝今年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在这两年多的幼儿园生活中,宝宝一天天都在成长,从他开始蹒跚学步、咿咿...
    2020-05-22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我与孩子共成长 育儿心得:我与孩子共成长 我有一个3岁的女儿,小小的、美美的、可爱的;我有一个大家庭,我们三口子与父母、祖母同住,暖暖的、热闹闹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的女儿一天天长大着,我的心智也随着她的成长一点点更...
    2020-09-27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与孩子共同成长 记得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随手拿起一本故事书,给孩子读故事,那时候的宝贝,还不会讲话,但是每当我读故事的时候,她总会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忽闪着两只大眼睛,认真听我读故事……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流...
    2020-09-25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与女儿共成长 育儿观念:与女儿共成长 陪伴女儿成长,是一个辛苦又甜蜜的过程。 我出生和成长在北方一个偏僻的农村里,从小接受的是属于比较严厉的家庭教育,幼年的评价除了读书成绩好、人比较乖之外,就没有其他什么了。当然,...
    2020-09-28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与孩子共享成长快乐 育儿心得:与孩子共享成长快乐 “你猜今天我的感觉如何?”“我非常快乐——因为今天我上学”!这是《和孩子一起跳舞》中一个主人公美国三岁孩子乔嘉说的话。她在妈妈、老师宽松的教育环境下,创造了许多美术作品,...
    2020-10-15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与孩子共同成长 提起孩子,每一位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天,都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宝宝今年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在这两年多的幼儿园生活中,宝宝一天天都在成长,从他开始蹒跚学步、咿咿...

2020-05-22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我与孩子共成长 我有一个3岁的女儿,小小的、美美的、可爱的;我有一个大家庭,我们三口子与父母、祖母同住,暖暖的、热闹闹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的女儿一天天长大着,我的心智也随着她的成长一点点更...

2020-09-27 阅读全文

记得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随手拿起一本故事书,给孩子读故事,那时候的宝贝,还不会讲话,但是每当我读故事的时候,她总会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忽闪着两只大眼睛,认真听我读故事……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流...

2020-09-25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与女儿共成长 陪伴女儿成长,是一个辛苦又甜蜜的过程。 我出生和成长在北方一个偏僻的农村里,从小接受的是属于比较严厉的家庭教育,幼年的评价除了读书成绩好、人比较乖之外,就没有其他什么了。当然,...

2020-09-28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与孩子共享成长快乐 “你猜今天我的感觉如何?”“我非常快乐——因为今天我上学”!这是《和孩子一起跳舞》中一个主人公美国三岁孩子乔嘉说的话。她在妈妈、老师宽松的教育环境下,创造了许多美术作品,...

2020-10-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