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最容易毁掉男孩未来的6种教育

发布时间:2020-09-30

教育笔记6月。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容易毁掉男孩未来的6种教育”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最容易毁掉男孩未来的6种教育

1、要男孩坚强,不能掉眼泪

我们经常看见在宝宝摔跤后,妈妈总是第一时间冲过去把宝宝拉起来,然后抱抱宝宝说不哭不哭。如果是男孩子的话,父母大多会说“男孩子流血不流泪”“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孩子哭会被小女生笑的,羞羞啊”。男孩子从小就被父母无形之中灌输了一个思想:就是男孩子要坚强,不能轻易掉泪。孩子伤心了就哭,开心了就笑是孩子最单纯的天性。家长人为的阻止孩子情绪发泄,让孩子的消极情绪压抑在心,并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因此,当宝宝心情不好,就请让宝宝大哭一场吧!爸爸妈妈可以适当地摸摸宝宝的头,或者抱抱安慰他,父母应并尽可能让孩子自己说出他的感受,而父母要做的则是认真倾听宝宝的情绪表达,并及时给予反馈信息。

2、不让男孩跟小动物玩耍

很多爸爸妈妈都会反对家里养宠物,甚至宝宝在外面玩的时候,都尽量让避免宝宝和小动物玩耍,父母觉得宝宝容易被动物咬伤,而且觉得它们很多细菌,不卫生。但其实,小动物是宝宝最真诚的玩伴,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很好地培养宝宝的爱心,让你的孩子懂得了爱与责任。

喜欢小动物的人都比较善良,因为他们都懂得尊重生命,照顾弱小。因此,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让宝宝让一只小狗或者小猫,宝宝在照顾小宠物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变得更有责任心,更懂得爱和照顾。即使家中不能饲养宠物,父母也可以多带孩子到公园逛逛,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和小动物多接触,鼓励孩子摸摸小动物或者喂东西吃,培养宝宝的爱心。

3、只让他和其他男孩玩

有些家长担心男女同玩对孩子性格有负面影响,因此他们鼓励自己的男宝宝只与其他男孩子玩,尽量少和女孩子接触。其实,在人际交往中不应该存在这种性别观。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性别意识,但是家长人为地限制宝宝的玩耍对象,其实无形中让宝宝形成一种传统的性别观,长大以后有可能会不懂得如何和女生相处,严重者甚至会歧视女性,这不利于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男女交往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和不同的小朋友一起玩,扩大交友圈子,让宝宝自主选择他们喜欢的玩伴,男女孩同玩、交友,其实还可以互补优缺点,减少男孩子粗暴冲动的行为,让孩子更懂得照顾他人。

4、男孩只学逻辑训练,忽视文学、艺术

男孩子在逻辑思维上会比女孩子更有优势。因此家长在做宝宝早期智力开发时都比较倾向于让男孩子学习围棋、象棋或者数学逻辑等的训练,更多地注重孩子智力的培养。但其实要想培养天才宝宝,爸妈更不能忽视文学、艺术的熏陶与学习。

让宝宝学会阅读,爱上书本是让孩子探索更宽广的世界的最有效途径。早期阅读对宝宝的学习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习阅读不光是一种技能,宝宝还能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这对宝宝的智力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的“书卷气”。男孩子学习一种乐器或者书法绘画,加强艺术修养能够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有一种有益身心的娱乐选择。父母要善于发现宝宝的潜力与爱好,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接触他自己感兴趣的事,学习一门特长。

5、让男孩接受魔鬼式的体能锻炼

家长总是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高长大、身体健壮,因此都会让宝宝多跑跑跳跳。一些家长急于求成,让男孩子接受魔鬼式的体能锻炼,让宝宝有更强健的体魄,提高免疫力。但其实任何事情都应该量力为之。高强度的锻炼不但不利于孩子身体成长,而且很容易对孩子的肌腱造成伤害。

其实,让宝宝每天进行强度适中的体育锻炼半小时就已经很足够。让宝宝选择一种他喜欢的体育项目,然后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进行这项目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活动,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拉进亲子之间的距离,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如果进行比赛的话,还能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让锻炼成为孩子和家长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同时还能够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6、不让男孩捣蛋

捣蛋似乎是男孩子的天性了!他们天生好动,而且有着强大的破坏力,有时真的很让家长抓狂呢!但是不要因此而不让你的宝宝捣蛋哦,因为捣蛋的孩子才更聪明,更有创造力呢!孩子的创造力其实蕴藏在孩子的“捣蛋”行为中,这些行为并不只是孩子单纯的娱乐,其实也是孩子用一些奇妙独特的方式去探索了解这个世界。

家长要主动发现孩子的创造力,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把房间或者厨房搞到一片狼藉就对孩子大发雷霆,尽管放手让孩子去冒险创新,同时家长也应该在平时加强做好孩子的安全防护意识,教孩子一些注意安全的技巧,那样就可以防止孩子在冒险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尝试去引导他们思考,鼓励他们动手动脑去寻找答案。家长要保护孩子最原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给孩子创造更多想象的空间哟!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家庭教育最容易失败的三种母亲


家庭教育最容易失败的三种母亲

母亲的不良情绪来源于自己的孩子,孩子学习成绩好,听话懂事,那做母亲也开开心心,但一些学习成绩不好孩子的母亲,就容易造成情绪的波动,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有些家长说,我是实在没办法,无法控制住自己,确实这些都是大家可理解的,但经常保持烦躁、焦虑、忧郁等消极心理状态,肯定会影响孩子的教育,家长都是成年人,相对孩子来说,自我控制能力肯定强些。

(一)爱唠叨。一般在家中,做母亲的比较唠叨,爱唠叨的母亲肯定是很爱护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是不信任孩子的心态,生怕孩子出现差错。所谓唠叨就是说给孩子听,要孩子听自己的话,可这样恰恰相反,孩子一旦觉得母亲很唠叨的话,他根本不会听话的,唠叨多了,他很反感的,以至于把妈妈所有的话当成耳边风。

处理方法:少说多做。一旦觉得自己唠叨,觉得你讲得话不起作用,就等于没有说,那干脆就不要说了。少说一些,多做一点关心孩子的行动,把说的话转化成行动,这样孩子也觉得母亲不像以前一样,少说一些话,肯定有份量的,但是一旦说出的话,就尽量做到,这样对孩子才有权威感。

小文的妈妈为女儿伤透了脑筋,她一边诉说孩子的不是,一边又使劲责备自己。她完全是孩子好,一句话要重复很多遍,孩子觉得她说的话,就是唠叨的结果。如果采用少说多做的形式,肯定会有些帮助。

(二)一成不变。有些母亲总说孩子越来越难教育了,越长大越不听话,其实孩子在长大,孩子也在变化,家长也要随之变化。有些家长说,该怎样变化呢?其实具体怎样变,要靠家长自己去思考,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去考虑。

孩子上初中了,就不能再按照教育小学生的模式去操作;孩子上小学高年级了,也不能按照教育幼儿的模式来做。

一位孩子上初一的学生母亲反映,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听我的话,以前很听我的话,总觉得他上小学是一个好孩子,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她把自己的孩子完全按照教育小学生的模式来管理,小学生自我意识能力差,独立思考能力差,孩子愿意依附和参照父母的意见,可上初中了,完全不一样了,他有自己的主张,自我的独立思维,自己独有的看法和观点,如果家长一味强加给孩子,那肯定是不现实的,其结果也是不理想的。

(三)无原则性。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是没原则性,完全凭自己的心情来决定,自己心情好,当孩子出现坏习惯,那就一笑带过;当自己心情很不好的时候,孩子学习成绩很好的时候,也会责骂一顿。有时自己说过的话也不记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你不在意的一句话,可能就影响孩子的一生。

养男孩最容易犯的3个错误


都说男孩比女孩好养,女儿要操心,还得富养。其实,养男孩更应该小心翼翼,因为很多时候,男孩在童年期间比女孩的内心更脆弱。心理学家指出,在孩提时代,男孩子比女孩更容易抑郁。因为很多男孩的情绪不被看到,只被要求做得好,或者是要更好

父母在养育男孩过程中容易陷进的误区:

01、坚强不许哭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似乎不能接受男孩子的哭,觉得一个坚强的男孩,就不应该有眼泪。其实,这样显然是不对的。一些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发泄出来,而被压抑在心里,对身体是不好的。

男孩也有哭的权利,通过泪液把这种负面情绪流淌出来,是很正常的一个反应。这种应激反应是人类进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如果我们教孩子抑制这个过程,那就意味着,我们限制了男孩的一个自然情绪的流?。

男孩的哭不丢人,只是情绪的发泄,抑制男孩的哭,盲目地要求他们坚强,只会让男孩羞于表达,甚至关上心门。

看《爸爸去哪儿》,对嗯哼的印象很深刻,因为这是一个哭起来特别“豪放”的孩子,比赛输了哭,被东西扎了脚哭……对于嗯哼来说,没有什么是一场哭能“解决”的问题,而霍思燕和杜江从来不会要求嗯哼不要哭。但是,嗯哼也没有因为被纵容哭,而变成胆小和懦弱的孩子,反而情商很高,善于表达,是大家都喜欢的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02、不能捣乱

男孩要比女孩调皮很多,绝对是属于“充电两分钟,玩两个小时”的精力超级旺盛型的,男孩捣乱也成了最让父母头疼的事儿。

儿童心理学家表示,男孩捣乱并不是坏事,这是他们探索和感知世界的一个方式。他们不满看、听的方式,而是要亲自去感受一下而已。只是,因为认知能力没有达到,所以最后“探索”搞砸了,变成了捣乱。

每一个孩子的“捣蛋”背后,都有一个非常正向的动机在里面,他们不一定就是为了破坏——他做这件事,其实要看他背后的结果是什么;之所以成为了捣乱,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小心给搞砸了。

男孩喜欢玩打架游戏,拿着不同的“武器”进行“比赛”和“战斗”,其实是在寻找自己的力量,在看自己的力量有多大,也在看自己在同伴当中的一个位置。这些,对男孩今后在男性世界中确定自己的角色,以及在男性群体中具有凝聚力,都有很大关系。

如果父母限制男孩去捣乱,就意味着限制了男性自然成长的过程,这对男孩的成长是不利的。

03、不跟女孩玩

我的一个朋友就会刻意地引导孩子,不和女孩玩,因为担心自己的儿子会变成“娘娘腔”,或者是玩一些女孩喜欢的布娃娃之类的。其实,玩具是不分性别的,只看孩子们喜欢哪一种即可。

男孩跟女孩在一起玩,对男孩的性格培养非常好,因为他会知道尊重和照顾女孩。其实,对女生也是有好处的,她们会因此知道,不是所有小地方,都要去抠那个细节。

这个世界是多元的,如果我们限制孩子接触某一个方面,或不接触某一方面,其实就相当于限制了男孩。

我们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是有敏感期的,即某一个方面发展的一个窗口期,那么具体讲到男孩女孩,就很有可能会影响他们未来和异性的交往,以及和异性沟通的能力。

什么才是养育男孩的准确方法呢?

01、带男孩去运动

教育家洛克说:“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全的身体。”

在孩子整个未成年阶段,运动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婴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父母需要多带孩子去运动,尤其是儿童期要多让孩子通过参加游戏来运动,跑跳能让孩子在运动中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感,体能也会增加。

男孩子天生好动、精力充沛,这就是需要父母每天陪着男孩去做些大运动,把旺盛的精力释放掉一些。多陪男孩去运动,不仅让男孩变得开朗活泼、善于与人交往,而且有利于发展高级神经功能——如果高级神经功能发育得好,不仅能让男孩在该动的时候动起来,也能让男孩在该安静的时候静下来。

关于每晚睡觉前男孩的各种折腾,很让父母头疼,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精力没有释放完”。言宝两周岁以后,我就觉得带得力不从心。累了一天的我,已经困成狗,可是,他却依旧亢奋,即使关了灯,他还是一会想喝水,一会想尿尿,一会想去客厅拿一样东西,三番五次地折腾完才能入睡。后来,我发现只要晚上吃完饭,带他出去活动,晚上就会比较容易入睡。

02、相信和尊重男孩

面对男孩的诉求,父母需要做到的是,看见和相信男孩,而不是一味拿着“男孩”的理由去压制他们。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予做过一个实验:在某校随意从每班抽出3名学生共18人,并认真地告诉校长:“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半年后,这18名学生的成绩的确超过一般,再后来这18名学生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

实验告诉我们:心理学家的权威让老师(家长)相信这批孩子智商很高,以后会成为人才,老师(家长)的这种期望,通过各种方式向孩子们传递“你很优秀”的信息,因为老师(家长)的相信,孩子也因此产生了自信。

前面提到的水上乐园的小男孩,如果他的妈妈选择相信他——呛了水很不舒服,尊重他用浮板,说不定男孩在用了几次浮板之后,又会选择自己去游。

相信和尊重男孩,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这也是让男孩自由健康成长的一个方式。

03、让爸爸多陪伴

对于男孩来说,爸爸不仅是最好的榜样,也是最适合的陪伴者。

心理学家麦克闵尼发现:每天父亲陪伴大于两个小时的男孩,比一周内爸爸陪伴不到六个小时的男孩智商更高。4-6岁的男孩,受爸爸影响最大。此时,男孩会崇拜父亲,并试图模仿和学习爸爸,爸爸的肯定和鼓励是孩子最大的心理营养。

爸爸会带他们玩一些男孩的游戏,而且,爸爸的脑洞很能满足男孩们的探知欲。爸爸会带着他们一起去踢球,或者是跑步,这些大运动,对于释放男孩身上的精力都是很有帮助。而且,经常和爸爸在一起的男孩,性格会更好。

爸爸男性的特征,会影响着男孩,让他们明白一个男人该有的样子。男孩也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爱哭、和女孩一起玩、偶尔搞搞恶作剧,这些都是成长·上很正常的一些事儿,只要不过分,父母完全不必太在意,更没必要总是给他们贴上“男孩应该怎么样”的性别标签。

这样不仅对男孩成长不利,甚至会让他们质疑自己男孩的性别。

细数那些会毁掉男孩的教育方式


细数那些会毁掉男孩的教育方式

许多男孩的家长问题扎堆:孩子上课不集中精力、交头接耳;爱玩手机、网游;不写作业,撒谎,偷拿父母钱;性格懦弱,一说就哭,没有男子汉气概……

不仅如此,据这些男孩家长反应,孩子班上的女孩们表现普遍好于男生,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三好学生基本都被女孩占据了,除了个别男生还不错,大部分都被老师作为反面典型和重点“照顾”对象。面对家长的困惑和无奈,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男孩子到底怎么了?

哪是孩子不争气,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教育问题

虽然当前重男轻女现象已越来越少,但不得不承认,受传统思想影响,现在的男孩依然要比女孩承受更多的期望和压力,特别是那些“陈旧”的磨练方式,不仅会破坏他的童年,还会毁掉未来!所以,哪是孩子不争气,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教育问题。

1、男孩就要“穷养”

许多人都说男孩该“穷养”,小时候不该给他过于优厚的物质条件,这样他才能懂得生活的不易,懂得节俭,懂得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而不是坐吃山空,一味啃老。

想法当然是好的,但大部分父母却走向了另一端:明明家庭条件还可以,就为了用“穷养”来锻炼孩子,从小灌输金钱来之不易的观念,处处限制孩子,恨不得1块钱掰成8瓣花。

闺蜜的堂哥就是这样的典型,从小爸妈就告诉他要勤俭节约,穿的是表哥表姐穿旧的衣服,玩的是人家玩腻了的玩具,小学到高中基本没有过零花钱,大学老妈每月就只给他300块(一般水平是600-800),同学们都有手机,爸妈说那玩意耽误学习也不给他买。每次同学一起去吃自助餐,他都吃的快撑破肚子了还不舍得走,生怕吃不回本。

就因为从小在经济上被压抑太过,他见到一块钱两眼都会放光,特别热衷于赚钱,还不舍得花。现在快30了,工作也不错,月薪2万左右,但还没正经谈过女朋友,就是因为太小气,不舍得花钱,让对方觉得不够男人。

其实男孩子也要富养!所谓富养,便是要让男孩更多的体验、享受好的物质生活带给他的精神愉悦,这样才不会有对金钱的稀缺感,更平和、自由的面对这个花花世界,而不是做金钱的“奴隶”!

2、男孩就要“有泪不轻弹”

许多家长认为在孩子小时候不能太宠着惯着,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孩子经历更多的磨练,这样才能养成吃苦耐劳、勇敢坚强的品质,才能在未来担当大任!

看起来很好,但怕就怕“矫枉过正”,过分压抑了孩子的情绪发泄。有次优妈带小优去游乐园玩,见一个男孩从滑梯滑下不小心磕到腿,双膝都破了,眼一红嘴一倔,刚要“哇”的一声,我以为旁边的妈妈会赶快跑过去扶起他,并安慰“宝宝不哭”,只见妈妈丝毫没有管他的迹象,只是皱着眉盯着他,好像在说:“乖乖爬起来,你是男子汉!”男孩一看妈妈,果然乖乖的爬了起来,还用自己的小手抹了把泪,硬生生把哭的声憋回去了。

旁边的父母看到这个情景纷纷表扬小男孩坚强勇敢,这位妈妈也颇为得意的说:“我们家洋洋是最坚强的了,从来没哭过!”男孩一边勉强的朝妈妈笑笑,一边摸摸自己的膝盖,还不时做出咬牙的动作,看得颇为心疼。

男孩子坚强勇敢是好事,但遇到比较严重的情况,父母还以“男孩有泪不轻弹”来让他硬撑,阻止孩子情绪发泄,是否有些过于严苛,甚至于不近人情。走过去抱抱他,问问他的感受,或者让他痛快的哭出来,这样更有利于他的情绪宣泄和心理健康。

3、男孩就要“严加管教”

通常我们都会认为,男孩子相对女孩要更调皮一些,所以许多家长认为要从小对他们严加管教,该打打、该骂骂,必要的时候还应施用“家法”!

可是千万不要用打骂对付你家的男孩子!有些孩子是比较顽劣、调皮,但打骂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你一边教育他要做男子汉,一边又施以重手,难道是在教他和你对抗吗?其实,大部分孩子是吃软不吃硬的,他们往往不会屈服于你的打骂,但会将你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记在心里,因为他们最怕的不是对抗,而是自己的做法、情绪不被理解,当你坐下好好和他聊聊,听他诉说,尊重他的自由和选择,他就会变得很乖,不会像原来那么不可理喻。

所以,从现在起,和你家的男孩做朋友吧!告诉他,你是他的伙伴,不是敌人。

4、男孩就要“多些逻辑,少些文艺”

众所周知,男孩的逻辑思维要强于女孩。于是很多家长就特别重视孩子的逻辑思维锻炼,小学便学奥数、下围棋,上了初中更要学好数理化,却往往忽视对语言、文学、艺术的学习,甚至有时候觉得这些太文气,是女孩子学的,男孩子就要偏重理工科才是正道。

其实,男孩恰恰需要文学的修养、艺术的熏陶,需要用这样的“文气”中和自己的“逻辑之美”,只有两者更好的结合,才能产生更好的化学反应。就像超级大牛爱因斯坦,小提琴不也拉的棒棒哒,你能说得清达芬奇是发明家还是艺术家?试想一下,看着数学很棒的儿子在和你大谈楚辞、离骚,是不是觉得他更有魅力了呢?

无论养儿养女,都没有特定的公式,爸妈能做的便是与他和谐相处的同时不断总结摸索,找出适合他的一条·。这条·,也许是仅适合他的!

行为习惯:6种情况下,孩子最容易感染网瘾


整理了行为习惯:6种情况下,孩子最容易感染网瘾,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如今的科技发展很快,每个家庭都有很多的电子产品,不过,科技的发达虽然带给了人们很多的便利,可是对孩子的成长却有一定的影响。一些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或者是因为自控能力不强,所以染上了网瘾。面对这种情况,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什么情况下孩子容易染上网瘾

1.孩子学习不好

一些孩子会感染上网瘾,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较差,所以孩子对学习丧失了自信,就开始沉迷于网络。一般情况下,这些孩子都是因为缺少爸爸妈妈的肯定和鼓励,学习成绩不理想外加压力大,就会开始放弃自己。

2.与人交往能力差

一些孩子天生性格内向,或者是因为家里环境的缘故,所以不善于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因此,他们就会把自己的心情放在网上,跟网友聊天,时间长了就会染上网瘾。

3.自制力不强

网络上有着很多吸引人的东西,如果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就可能会陷进去,比方说在网上玩游戏、看动画视频等等。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在网上学习,不过,对于其他不利于孩子学习和成长的东西,要限制孩子玩和看,让孩子把重心放在学习上。

4.家庭因素影响

爸爸妈妈老是吵架,家庭关系不和谐的话,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一些孩子为了逃避现实的烦恼,就会沉迷在网络上。

5.爸爸妈妈做了坏榜样

一些爸爸妈妈可能自己也沉迷网络,所以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这样一来,自己的生活习惯就会影响到孩子,孩子也会养成迷恋网络的坏习惯。

6.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照顾不够

爸爸妈妈平时忙于工作,忽视了孩子。孩子缺乏家人的关心和陪伴,就会去网上寻找温暖。

如果孩子沉迷网络的话,爸爸妈妈一定要做好榜样,经常带孩子去外面参加一些活动。另外,爸爸妈妈要限制孩子上网的时间,不让其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如果孩子的网瘾实在太严重的话,最好是能够寻求相关机构的帮助。

11种教育习惯毁掉孩子一生


孩子教育是父母最关注的话题,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有美好的未来,尽量在教育中避免失误!怎样的教育对孩子不利,甚至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1.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

后果: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2.当他口出污言秽语时,尽管讥笑他。

后果:他的词汇会越来越不成体统,说出话来把人气个半死。

3.永远不对他进行精神道德教育,让他自己混到成年时再说,让他自己去决定一切。

后果:将来的他绝对思维错乱,没有底线。

4.避免对孩子说他犯了错误,免得孩子有时候会感到内疚。

后果:他将来即使犯罪被捕,也会感到是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对,他是受害者。

5.把他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千万不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免得他累着。

后果: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

6.不论好坏书刊,任其自看,不闻不问,更不予干涉。

后果:家里倒是干干净净,就是不知孩子脑袋里装了多少垃圾。

7.父母经常吵架,恶言相加,根本不顾忌孩子在场。

后果:将来父母感情破裂离婚时,孩子一点都不意外。

8.孩子要多少零钱都照给不误,也不要自己干活挣钱,千万别节省,别像父母当年一样受苦受累。

后果:他习惯了不会挣钱,只会要钱时,千万别烦恼。

9.对他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无理要求,总是姑息迁就,万一他生气了,着急了,那可不得了。

后果:他可离不开你了,千万别让他独立生活。

10.当他和邻居、老师或警察发生冲突时,家长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边,让孩子知道:那些人都是对你不公平的。

后果:他的一生永远都会生活在不公平之中,你信不信?

11.当孩子闯了大祸以后,慎重地声明说:“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未免小题大做了吧?”

后果:别羡慕,别人的孩子为什么都能过着平安幸福的生活,自己的却不行。

不要让这些误区毁掉孩子的未来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幼儿掌握初步的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是幼儿对周围事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要从具体出发。从具体出发,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这种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

正确做法:

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比如,有些父母,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会累着,于是喜欢用车推着宝宝或是抱着宝宝。这样一来,宝宝活动量小,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活动能力就特别差。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家人总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父母挺身而出,为宝宝讨公道,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会使宝宝今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其实,孩子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有一点冒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

正确做法:

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3.过分专制

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宝宝想要红色的玩具,妈妈却认为绿色的好看,于是买下绿的。宝宝想看天线宝宝,妈妈却认为另外的历史故事更有意义,一切都是家长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日久天长,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心里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从而局限了宝宝的智力发展,宝宝变得胆小、怕事。

正确做法:

假如宝宝提出的要求合理,尽量尊重宝宝的选择,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宝宝。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

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

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

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7.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

宝宝想要某个玩具,想吃麦当劳,父母一定要满足他吗?不一定。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宝宝觉得一切太顺利,而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没了。

正确做法:

宝宝想要买某个玩具,可以对他说,假如坚持一周都去幼儿园,妈妈就买给你。要是宝宝想吃麦当劳,可以告诉他生日的时候在这里开生日PARTY。这样让宝宝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追求的愿望。父母要注意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承诺,不能骗宝宝。

8.父母替宝宝道歉

二三岁的宝宝一起玩时,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样一来,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

做错的事情,父母要及时纠正宝宝,因为宝宝不知道哪样做是正确的,哪样做是错误的,正误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要向人道歉,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记住,明白对与错。

9.与出生不久的宝宝说话没必要

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语言发展有深刻影响。婴儿听觉研究专家发现,婴儿脑内的“听觉地图”大概到1岁左右完成,在此期间,给零岁婴儿输送越多的有意义的声音,越能促进婴儿脑内主管听觉的神经元的敏感性。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婴儿获得的词汇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婴儿说话的数量。

正确做法:

当给宝宝穿衣服时,当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时,要和宝宝说话,告诉他:“妈妈在给你换衣服,凉不凉啊?伸伸小胳膊、抬起头”等等。也就是说尽可能地与孩子多说话,这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所必不可少的。当到了一定时候宝宝的语言会突然爆发,于是很多话都会说了。

10.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

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11.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正确做法:

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12.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

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

毁掉孩子的八种类型家长


一、模具制造型

持此类教育方式的家长[微博],大有人在。此类家长,属于自以为是之人,总以为自己的想法不会错误,总以为自己是爱孩子,为孩子好。对孩子的要求极严,孩子的举手投足,都给予详尽的指示,从生活习惯、活动的范围方式,到读书的范围方法、兴趣爱好,甚至到高考[微博]专业的选择、毕业工作的种类,都受到强制性指导。

殊不知,人是万物之灵,人最大的长处,是善于思想,善于学习,善于在学习中创造,而这种教育模式,无形之中,就抹杀了孩子的自主学习与创造能力。在这种模式之下,不否认也有一些孩子有所成就,但更多的孩子,却成为模具制造的产品,家长原形的克隆,人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在这些克隆产品中黯然消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在这种模式之下,恐怕龙凤老鼠的后代,都是“老鼠”了!

二、温室培养型

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数目的减少,使家长更有能力精力来教育培养孩子。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给予孩子最好的学习与成长条件,弥补自己少时的缺憾,这是生在艰苦年代的家长的普遍做法。

孩子的吃,要操心,总担心孩子缺锌少钙;孩子的穿,要操心,嘘寒问暖,从孩子房里的太空被空调,到出门武装到牙齿的装备,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细腻的爱心;孩子的行,要操心,在学校附近春游,父母也要请假奉陪;孩子的交往,要操心,本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孩子只容许与“优秀”者(大多以学习成绩为标准)交往;孩子的学,更要操心,从胎教,到小时候的艺术素质的培养(比如学琴画画),到入学的学校选择、老师选择,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的“智慧”,直到孩子的毕业,专业的选择,工作的选择,爱人的选择,仍要操心,有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却没有料到,人的思虑有限,自然的造化无穷!这样的做法,制造了许多肥胖儿童与厌食者,制造了免疫力极差的孩子,制造了庞大的厌学者队伍,制造了离开父母一无所能的孩子。温室的花朵,禁不住一点点风吹雨打,“温室”培养出来的孩子,离开父母,却无法适应于社会,最后父母只好哀叹自己无法与天地同寿了!

三、极力压榨型

这种模式多出现在孩子的读书过程之中。教育的社会性与个体的特殊性之间必然有矛盾,在目前形势下,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没有普及,大学生的就业率很低,迫使家长对孩子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以使孩子能够上一所名校,有个较好的前程。

纵使学校能够减负,家长也未必让孩子减负,连小学生的作业,家长都要求孩子完成两套三套,而学校面临的生存压力,教师面临的考核压力,也使学校的减负成为镜花水月。在平时,孩子们都被迫学习到晚上10点以后,而假期,更有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在等待着被压榨得灯枯油尽的孩子!教育科目的设置不合理、教育模式的缺陷,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家长们,不设法补救,却推波助澜,成为扼杀孩子天性与创造力的同案犯。

四、经济刺激型

物质的社会,造就物质的方式,一切以经济为中心,教育模式也被产业化,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是“向钱看”!考第一,奖励多少,考前十名,奖多少,在不少家庭,都成为制度!许多家长基本上都是以钱来“遥控”孩子。小小的脑袋,最终只容纳了一个庞大的“钱”字,洗自己的衣服,可以,拿钱来;帮你做作业,可以,拿钱来;帮爸爸买包烟,可以,拿钱来。

五、原始放牧型

这类模式多出现在打工家庭或者问题家庭,父母忙于打工挣钱,无暇关注孩子,或者婚姻破裂,根本就不顾及孩子。当然也有现实的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孩子未必能考上大学,大学毕业未必能找到工作,不读书也同样可以挣大钱,甚至成为黑社会的流氓,也一样“出人头地”!干脆就任其自生自灭!这种模式的后果,就是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推给教师,现在虽然有“教育万能”的理论,这世界上却没有万能的教师!

六、自家萝卜型

俗话说,自家萝卜天大个,是啊,情人眼里出西施,家长眼里出天才,自家的孩子什么都好,稍微的出众,在有的家长眼中都是天才的举动,即使有不好,那也是别家的孩子不好,是老师学校的不好,是社会的不好,自家的孩子绝对不会不好!这种情形,相信读者也曾见识,其中危害,就不赘述了。

七、崇尚暴力型

“棍棒下出孝子”,仍然有部分家长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特别在孩子调皮不听话的时候,在气头上,对孩子拳脚相加的,仍然大有人在。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逆反心理以及长大后崇尚暴力解决问题的恶劣影响,很难消除。暴力调教的孩子,要么逆反心理特别强,要么特别懦弱,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很少不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

八、《大话西游》唐僧型

这部分家长相对比较温和,但又失之偏颇,当语言说服不能解决问题时,就难免絮絮叨叨了,好比是《大话西游》的唐僧念经,两个小鬼实在受不了,只好上吊自杀了。现实之中,有的家长的确过于唠叨,但殊不知,这样做不仅对孩子的教育于事无补,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18种行为可能毁掉你的孩子


以下的一些做法会摧毁孩子的自尊,将孩子贬到卑微的地位上。具体如下: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

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

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

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摧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3.使孩子产生罪恶感。

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

具体方法举例如下: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了他,你连电影也没看过,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最好再具体说出你身上的哪种病是由于他造成的。或者说,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他,自己早就在事业上有大发展了。

4.和孩子说话时口气决不能和蔼。

切不可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达到70分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

如果还能配合一些挖苦讽刺的汉语词组,则效果更佳。如“你真蠢”“你混”“没见过你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等等。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切不可给他一点儿自由,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视。

他如果有日记,一定要设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审查。这样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一个怀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绝不可能奋发上进的。

6.要学会迁怒的本事。

单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后要想方设法找理由给孩子泼狗血。无论什么事都归功于孩子的过错然后教训他,并制止他流眼泪。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卑感,同样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

7.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

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8.当他口出污言秽语时,尽管讥笑他。

这要他的词汇会越来越不成体统,说出话来把人气个半死。

9.永远不对他进行精神道德教育,让他自己混到成年时再说,让他自己去决定一切。

10.避免对孩子说他犯了错误,免得孩子有时候会感到内疚。

这样他将来出去偷东西,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时候,会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对,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11.把他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千万不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免得他累着。

这样他会养成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

12.不论好坏书刊,任其自看,不闻不问,更不予干涉。

而家里倒是收拾得干干净净,餐具也做了彻底的清毒,但就是不管孩子的脑袋里装了多少垃圾。

13.父母经常吵架,恶言相加,根本不顾忌孩子在场。

这样,将来父母感情破裂,离婚时,孩子不致于感到意外。

14.孩子要用多少零用钱都照给不误,不要让自己干活挣钱,也别叫他节省,何如让他和父母当年一样受苦受累呢?

15.对他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无理要求,总是姑息迁就,否则万一他生气了,着急了,那可不得了。

16.当他和邻居,老师或警察发生冲突时,家长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边,让孩子知道:那些人都是对你不公平的。

17.当孩子闯了大祸以后,慎重地声明说:“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未免小题大做了吧?”。

18.当众出孩子的丑。

前17条都是在中级阶段前,真正要彻底毁掉他,这第18条才是杀手锏。

你一定要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而一个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的人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

您掌握了以上17条,就基本上可以毁掉自己的孩子了。当然,还得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做到运用自如,这样才能将你的孩子彻底毁掉,使他终身一事无成。

如果你不想毁掉孩子,那么就不要做上述的无聊举动了。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最容易毁掉男孩未来的6种教育》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笔记6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家庭教育最容易失败的三种母亲 家庭教育最容易失败的三种母亲 母亲的不良情绪来源于自己的孩子,孩子学习成绩好,听话懂事,那做母亲也开开心心,但一些学习成绩不好孩子的母亲,就容易造成情绪的波动,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有些家长说,我是...
    2020-09-29 阅读全文
  • 养男孩最容易犯的3个错误 都说男孩比女孩好养,女儿要操心,还得富养。其实,养男孩更应该小心翼翼,因为很多时候,男孩在童年期间比女孩的内心更脆弱。心理学家指出,在孩提时代,男孩子比女孩更容易抑郁。因为很多男孩的情绪不被看到,只被...
    2021-05-14 阅读全文
  • 细数那些会毁掉男孩的教育方式 细数那些会毁掉男孩的教育方式 许多男孩的家长问题扎堆:孩子上课不集中精力、交头接耳;爱玩手机、网游;不写作业,撒谎,偷拿父母钱;性格懦弱,一说就哭,没有男子汉气概…… 不仅如此,据这些男孩家长反应,孩...
    2021-05-07 阅读全文
  • 行为习惯:6种情况下,孩子最容易感染网瘾 整理了行为习惯:6种情况下,孩子最容易感染网瘾,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如今的科技发展很快,每个家庭都有很多的电子产品,不过,科技的发达虽然带给了人们很多的便利,可是...
    2020-12-31 阅读全文
  • 11种教育习惯毁掉孩子一生 孩子教育是父母最关注的话题,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有美好的未来,尽量在教育中避免失误!怎样的教育对孩子不利,甚至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1.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 后果:这样当他长...
    2021-04-06 阅读全文

家庭教育最容易失败的三种母亲 母亲的不良情绪来源于自己的孩子,孩子学习成绩好,听话懂事,那做母亲也开开心心,但一些学习成绩不好孩子的母亲,就容易造成情绪的波动,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有些家长说,我是...

2020-09-29 阅读全文

都说男孩比女孩好养,女儿要操心,还得富养。其实,养男孩更应该小心翼翼,因为很多时候,男孩在童年期间比女孩的内心更脆弱。心理学家指出,在孩提时代,男孩子比女孩更容易抑郁。因为很多男孩的情绪不被看到,只被...

2021-05-14 阅读全文

细数那些会毁掉男孩的教育方式 许多男孩的家长问题扎堆:孩子上课不集中精力、交头接耳;爱玩手机、网游;不写作业,撒谎,偷拿父母钱;性格懦弱,一说就哭,没有男子汉气概…… 不仅如此,据这些男孩家长反应,孩...

2021-05-07 阅读全文

整理了行为习惯:6种情况下,孩子最容易感染网瘾,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如今的科技发展很快,每个家庭都有很多的电子产品,不过,科技的发达虽然带给了人们很多的便利,可是...

2020-12-31 阅读全文

孩子教育是父母最关注的话题,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有美好的未来,尽量在教育中避免失误!怎样的教育对孩子不利,甚至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1.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 后果:这样当他长...

2021-04-0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