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妈妈,别人有的我也要!”这位妈妈的做法太赞...

发布时间:2020-09-30

幼儿活动方案我的妈妈。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妈妈,别人有的我也要!”这位妈妈的做法太赞...”,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妈妈,别人有的我也要!”这位妈妈的做法太赞...

经常有朋友有这样的困惑:

孩子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也要什么,劝也劝不住,不买就大哭大闹,撒泼打滚也是常有的事。甚至,即使孩子长大了,上小学了,甚至上中学了,一样要面对这种情况。

到底我们应该如何满足孩子欲望?

家长觉得很为难,一方面,害怕满足了孩子,攀比心会愈发严重,今后更加不可控制;另一方面,物质水平和生活条件其实是能够满足孩子的,又心疼孩子,觉得想要就买吧,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不妨大家认真阅读以下几个小故事,也许就在其中找到了答案!

01

别人有,我也要

几个月前,儿子跟我说,“妈妈,班里好多同学都用一种可擦笔,特别好看,我也想要。”

我说,“咱们家里有多少笔啊,都是买的特别好的,干嘛羡慕人家呢?再说,你有的人家也未必有啊!”

儿子想了想,叹了口气说,“唉,那好吧,那我就不要了吧。但是我们班小Z说了,那种可擦笔是世界上最好的笔,什么样的笔都比不了,而且班里好多小朋友都有,就我们几个人没有。”

一瞬间,我就觉得身体里充满了无处发泄的洪荒之力,别的孩子都有的东西,我儿子怎么能没有呢?这也太心酸了!

我于是火速打开电商网站,在大批图片中让儿子指出是哪种,他一下认出来,然后充满惊喜地问:“我要一支绿色的行吗?”

“一支?你们同学都有几支?”我问道。

儿子想了想说,“小Z有三支,其他人好像都是一支。”

我说,“那不行,咱买一套,10支,所有颜色都来一支,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一百多块钱买了整套笔,收到当天,孩子欢天喜地地写了擦,擦了写。第二天他把整套都带去了学校,过了三五日,那笔在家里扔得到处都是。

大约一周后,除了笔袋里一直放着的一支绿色的,其他九支,完全不见了踪影。我问儿子,笔呢?

他说,“我也不知道,反正都找不到了。”

这件事中我的做法,我的先生是非常不赞同的,他从开始就建议我,既然说过不买,就不要买了,即便非买,按孩子心意买一支就好,否则未必起好作用。

我嘴上念叨着:“你不懂,买一套包邮。如果只买一支,再花一笔运费是很傻的。”

其实,内心深处我很清楚,自己并不是因为那十块八块运费,而是不愿意别人有的东西,我儿子却没有。

我的先生向来只表态,不干涉内政,所以买不买还是随了我。但看到儿子如此不珍惜轻易得来的一堆笔,最终稀罕的还是他想要的绿色那一支,我先生意味深长地跟我对视了一下,没有多说什么。

后来有一天,儿子放学回来,非常郑重地要求我们给他买一个手机。他才一年级,要手机干嘛?他说,因为班里两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手机,还有几个同学有自己的平板电脑,是他们自己专用的,想干什么用就干什么用。

我没即时答应孩子,当晚跟我先生商量,我说,“别人有,咱也能有,不就是个手机么,咱也给孩子买一个。”

还是我先生提醒了我,“你能不能稍微理智一点?不能孩子要什么就不假思索地答应,要让孩子理清思路,到底为什么要,要了做什么用,这东西是不是必要的。

否则,他现在要的东西,你尚且负担得了,日后等他要的超出你的负担能力,再怎么办?”

02

他的爸爸是校长

为什么我的爸爸不是?

我于是如一盆冷水浇醒,即便是理智如我,在儿子和面子前,也还是有迷失的时候啊!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刚毕业在大学里工作时的一个同事。

她的孩子在我们大学的子弟幼儿园上中班,有那么一个阶段,每到周一早上,都见她疲惫万分地顶着黑眼圈来上班,完全不似刚经历过悠闲的周末。有时她上午索性就趴在办公桌上补眠,我们于是都好奇地问她,周末去哪儿当长工挣外块了?

她苦恼地说,唉,我们周末去野生动物园了,开车跑到大南城花了仨小时,好不容易进了园,孩子在车上进入深度睡眠了。遛了一圈又花仨小时开回来,全折腾在路上,累成狗。

起因不过是因为幼儿园有小朋友去动物园了,她女儿也要去。

转过一周,她说周末去香山了,因为别的小朋友说去看红叶了,女儿也非要去。不远万里跑去,来回又是五小时车程,到半路下大雨,去了一看红叶期刚过,根本没什么红叶了,瞎折腾一趟。

又转过一周,她说周末往返飞了一趟三亚,机票贵得肝疼,而且两天就回来实在有点烧包,但别的小朋友去三亚度假了,女儿羡慕得掉眼泪呢,他们两口子一合计,去!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之后,到某一周终于消停了。那个周一,同事神清气爽地来上班,像是脱胎换骨了一样。

我们习惯性地问她周末去哪儿了?她说,哪儿也没去,女儿不要出门了,而是提出了一个无解的要求。

因为学校的幼儿园是子弟幼儿园,所以老师的孩子和领导的孩子都会有。这次同事的孩子,把提要求的句式做了修改,从以前的“某某某去了动物园,我也要去”,“某某某买了新衣服,我也要买”等得等等,变为“某某的爸爸是校长,我要我的爸爸也是”。

同事说,终于遇到满足不了孩子的时候,才顿悟不该那样一味满足孩子,富养女孩绝对不是这样的富养法。他们于是跟孩子讲通了道理,虽然孩子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但总算回到了理智的轨道上。

03

换车!孩子坐这车丢人!

如果你觉得这个同事的例子比较极端,那么我还能举出更多更多身边实实在在发生的例子……不仔细揣摩,我们根本没想过问题出在哪里。

我有个朋友,费尽心思把孩子送进非常知名的一家学校。不久,他给我先生打电话,因为我先生是超级车迷,对各种车研究颇多,所以他让我先生给参谋下想要换个更贵的车,选哪款比较好。

我先生不解地问,“你家车刚换不久,挺好的,干嘛又换一个啊?”

朋友说,“孩子嫌坐那个车丢人呢,每天都让停在离学校有一点距离的地方,然后走一小段路过去。”

我先生跟我念叨说,“这个教育方式实在是匪夷所思,才多大的孩子,家里开个五十多万的车,还觉得丢人,日后要别墅要跑车的时候,家长还不得卖血去?”

04

满足了孩子的欲望?

满足了我们的虚荣!

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到底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还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

满足孩子各种攀比要求时,我们嘴上说的是为了他们,但其实,内心深处,是否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的虚荣心、攀比心和好胜心?

在生活中,我们是否有过看到张三李四王五有了什么,就充满羡慕或者无比不甘心地表达了自己也要有的欲望呢?

再说一个简单的心理,看看自己有没有就明白了。我们有多少人,会在看到别人送孩子去学游泳,就无视自己孩子怕水的天性也送孩子去;看到别的孩子弹钢琴,就给自己明明五音不全也不喜欢音乐的孩子买琴请老师;看到别人给孩子买了些益智教材,就无论能否用上先照方抓药买回来囤着……

在任何方面,都唯恐不及别人。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赤裸裸的攀比么?耳闻目见的孩子,难道不会记在心上并效仿么?

就此,我与我先生一起,跟孩子进行了一次长谈。

A.首先,我们告诉孩子,每个人都要为想要的东西付出努力,爸爸妈妈也是辛勤工作赚钱,才能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能给他和妹妹买吃穿用品和玩具。不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切都是空谈。

B.在此基础上,凡他提出的属于正常合理需求范围内的要求,我们都愿意尽量去满足。毕竟,爸爸妈妈生养孩子就希望他们得到很多很多的快乐和很多很多的爱。而物质上的满足,某种程度上也是提升幸福感的方式之一。

这种所谓的合理要求,比如孩子看到同学买了一个新书包,也想要一个,而此时他的旧书包也确实需要更新了,那么在可控的价格区间范围内,就可以给他最大的决定权。

C.此外,还有体验类的要求。比如别的小朋友去哪里玩了,或是吃了什么好东西,他出于好奇也想去尝试一下。那么我们也会酌情满足他,未必是照搬效仿,只要是让人身心愉悦就好。

对于超出合理范围的要求,我们会让孩子清楚,每个人都不可能拥有世界上所有想要的东西,同理你所拥有的,别人也无法全部得到。因此羡慕是相互的,珍惜自己拥有的,才会过得比较快乐。

如果届时孩子依然接受不了,我们会耐心地跟孩子讨论他说出的理由,看是否可以通过一些达成心愿的条件或备选项,来将事情协调好。

没想到儿子非常心领神会地说,

“这个我明白。以前我们讲过LittleCritter小怪物的故事。他有个新同学,家里有大房子专车接送放学,还有数不清的玩具和超级nice的女佣,LittleCritter特别羡慕他。

可是当他到LittleCritter家做客时,却羡慕LittleCritter有时刻陪伴他的家人,一起玩的妹妹,和气的爷爷奶奶。所以,我和LittleCritter一样,最宝贵的,是爱我的家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我的妹妹。”

这话讲得我和我先生热泪盈眶。我先生甚至打趣我说,“你看,儿子的觉悟都在你之上。”

是的,路漫漫,我们做父母,也在渐学渐行的路上。

05

是真心喜欢还是因为羡慕

就在写完这些文字,我拿起手机扫了一眼午餐前跟我先生的微信聊天内容,忽然大笑起来——我羡慕某位好友又去哪儿度假了,我先生当机立断——“我也带你去。”

真的,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免俗,看到别人有什么,做了什么,去到哪里,而心生羡慕,也想如别人一般,这都是人再正常不过的需求和表现。成年人都如此,若是孩子没有出现过,我们反倒会觉得不正常。

因此,不允许孩子看到别人有什么就想要什么,其实挺不人道,也蛮难实现的。但是,我们要提醒孩子,也告诉自己,无论要什么东西,做什么事情,之前一定要问问自己,是因为真心喜欢,还是仅仅因为羡慕别人。

若是前者,又确是能力所及,那么就勇往直前;而若是后者,那就真的不必了。

唯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够帮助人去判断并控制自己的物质欲望与虚荣心,若是眼睛总看在别人所拥有的东西上,只想不输过别人,因别人买单而买单,那么只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贪婪,越来越无法满足。

教育是一件言传身教的事情,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们首先要及时反思下自己的教育方法和行为。

愿与孩子,及各位父母共勉。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专治孩子作业磨蹭,这位妈妈的做法绝了!


开学的时候,家长们最是头疼,平时工作就够忙的,晚上还要辅导孩子做作业,可现在的“熊孩子”啊,就不听!就不听!就不听!一会玩手机,一会打瞌睡,1个小时的作业非要做3个多小时,弄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还不想起,这可咋办啊?

这真是许多妈妈们的心声。是啊,这些熊孩子们真够让我们心烦的,不过仔细想想,孩子们也没啥错,谁整天想学习、做作业啊,我们小时候不也想着跳皮筋、丢沙包吗?所以,家长还真得理解孩子。

“可理解他们学习咋办?不能整天不完成作业吧,班主任不得天天打电话啊!”

其实,让孩子专心写作业并不难,父母只是没找到他们的真正需求。

“孩子的真正需求不就是玩吗,什么都不做他们才开心!”

你只说对了一半,孩子的真正需求并不只是玩,他们还不想因完不成作业而受到老师批评。

也就是说,他们也想既满足了自己玩乐的需求,还能顺利完成任务,得到老师的肯定。

既然了解了孩子的需求,便来分析需求

分析前必须要明确主次,到底哪项需求才是孩子的主要需求呢?

“肯定是玩啊!他们最爱玩!”

不对,他们爱玩不假,但如果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很难开开心心的玩。据一项统计发现,大部分孩子在做作业时玩手机、游戏等的水准都只是平均水准的76%,这说明孩子在没完成作业时并不能集中精力、完全放松的去玩,他们只是在拖、在逃避!

为什么会拖拉、逃避呢?

有三个原因:

1、不会做

遇到了难题,暂时解不开,大多数孩子就觉得烦,先玩一会吧。可家长们要说了:“他们不会问吗?”可以啊,但很有可能得到的是你的一句:“这都不会做,上课听讲了吗!”当然,您也可能不会说,只是耐心的跟他讲,但同样会在孩子脑中产生一种“这题我不会做,妈妈会不会觉得我笨”的自卑感,所以在这种痛苦来临前,他会选择逃避一会,先歇歇吧!

2、作业太多

一时半会很难做完,甚至有可能做到很晚,完成作业的目标遥遥无期,令他们看不到希望,所以很容易中途用拖延的方式来逃避。

3、习惯

有一部分孩子已经形成了拖拉的习惯,这种习惯是在平时学习中逐步养成的,如果真摊上了这种孩子,家长请先别抱怨,先检讨一下自己,原来干啥去了,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是不是没有给他提供良好的环境,没有在他遇到难题的时候帮助他。

分析完了孩子的需求,便是解决需求了。

1、解决玩乐需求

每天根据孩子的作业量给他制定一个完成作业的时间,告诉孩子,只要按时做完作业,就会给他时间让他玩,让他吃一颗定心丸;相反,如果作业拖拉,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则给予一定的惩罚,减少玩的时间。

2、解决老师任务的需求

我们也分三种情况来解决:

1.遇到难题,告诉他可以先放一边,等全部做完再一起汇总问家长;

2.针对作业多,可以将作业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让孩子在15-20分钟内即可完成,大大增加他的成就感;

3.针对养成习惯的孩子,除了检讨自己外,还要给孩子改掉毛病的时间和空间,看到进步时一定要多鼓励。这样孩子反而会更自觉,比天天唠叨强多了。(当然,这需要过程,没耐心的家长就算了吧,对自己的孩子都没耐心,还怎么指望孩子奋进。)

你真的知道怎样陪孩子做作业吗 这位妈妈的做法太牛啦


今天就“陪不陪孩子写作业?”和先生讨论,他一直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还说:“你自己看个手机,还不准我多瞅两眼呢~”这…(此处尴尬一下)。

我们来看看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尹建莉老师是怎么建议的。

1.“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陪孩子写作业,现在已成了许多家长的“功课”。

孩子上小学后,整个家庭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变化。孩子的生活中开始有了一种叫“作业”的东西,它仿佛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能带来此后一连串的变化--作业事关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事关未来的升学,升学又决定了事业前途……每个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怎么能不在意这件事呢。于是很多家长放弃自己的一些活动,天天陪着孩子写作业,他们希望以此培养出孩子爱学习,规规矩矩写作业的好习惯。

家长们陪的方式略有不同,有的是在孩子写作业时搬个凳子坐在旁边盯着,非常形象地“陪”;有的是不时地过来,先了解一下要写什么,再不时地过来看看写得怎样,最后还要细心地检查。无论何种陪法,都是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全程参与,从头关照到尾。

孩子需要“陪”吗?我认为不需要。

圆圆刚上学时,学校给新生家长开会,提出家长应该经常陪着孩子做功课,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等要求。但我们没那样做。我们只是在最初几天,当孩子对学校生活、写作业这些事都还比较陌生时,在旁边给予她一些指导和提醒,让她尽快熟知一些基本的规则和做法。这个时间只有一周,后来就没再管她--既不陪写,也不刻意检查她的作业,最多是提醒她一句该写作业了。这不是家长不作为,而是意在培养她自己形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

刚上学的一段时间里,圆圆对写作业感到很新鲜,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作业,那神情就像对待刚买回来的一个洋娃娃似的。时间稍长,她就失去新鲜感了。回家就先吃东西、玩耍、看电视,一直磨蹭着不去写作业。当我们发现已经有好几天,圆圆都是需要我们提醒才去做作业时,就决定以后连提醒这句话也省了。我和她爸爸达成默契,我们装作完全忘掉写作业这回事,只忙活自己的事情,每天任凭她玩够了再去写作业。

很快,她就把自己搞乱了。有一天回家后,她一直没写作业。先看动画片,饭后玩了一会儿玩具,然后又看书,又看会儿电视。到了已洗脸刷牙,躺床上要睡觉时,才想起今天忘了写作业,急得哭起来。我和她爸爸其实早就着急了,但我们一直装着没注意她的作业问题。这时我们才做出和她一样着急的神情,说:是吗,你今天没写作业啊?

我们说这话时,只是表示了微微的惊讶,没有一点责怪的意思--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责怪啊,她哭,就说明她已经知道自己把事情做坏了。家长如果再带着抱怨和批评的口气说:“你怎么能忘记写作业呢,现在着急了吧!”孩子就能从中听出“你真不像话”、“活该”的意味,她就会忘记自责,开始对抗家长的批评。我们亲亲她的小脸蛋,语气平和而友好地对她说,宝贝不要哭了,谁都会有忘记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现在想想怎么办吧。听我们这样说,圆圆停止了哭泣。父母这样理解她,可能给了她很大安慰,她情绪平静了不少。

她爸爸心里早就着急了,这时不由自主地说,那就晚睡一会儿,赶快写吧。看得出圆圆当时已困了,她听爸爸这样说,有些不情愿,表现出发愁的样子。

家长一着急就会替孩子做决定,这是错误的。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形成儿童的自觉意识,也为了他更好地执行决定,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哪怕是相同的决定,如果它不是来自家长的指令,而是来自儿童自己的意愿,他会更愿意去执行。我赶快对圆圆说,你愿意今天写,就晚睡一会儿,今天去写;要是想明天早上写,妈妈就提前一小时过来叫你;如果早上也不想写,明天就去学校和老师说一下今天的作业忘了写了,这一次就不写了。

圆圆当时面临的不外乎这几种选择。她想了一下,知道最后一种选择不合适,立即否定了。我敢肯定刚上小学的孩子,如果他以前不曾遭遇学前班或幼儿园布置作业的困惑,如果他的自尊心不曾受到损害,他是不会同意不写作业的。每个学龄儿童心中都有对作业的责任意识;还有自尊和对老师批评的惧怕,这些让他不会随便放弃作业。

圆圆当时虽然想睡觉,但可能是她觉得不写完心里总有个事,不舒服,就说要现在写。我们说好,那就现在写吧。她无可奈何地下床,从书包中掏出书本,说不想在自己的小屋写,要到客厅写,可能是觉得小屋容易勾起睡觉的愿望吧。我和她爸爸再也没说什么,只给她找个小凳,让她到茶几上写,我们就各自干各自的事去了。

过了一小会儿我们也该睡了,洗漱完后,我过来看了一下圆圆。她刚刚写完语文和英语,数学还没写。我说:妈妈爸爸去睡觉了,你写完了自己回房间睡觉吧。

平时她睡得早,都是我们送她进房间。这时,她抬起头,有些嫉妒地说,为什么你们大人就没有作业,就是小孩有作业!我们被逗笑了,说我们其实也有作业,爸爸要画那么多图纸,妈妈要写那么多文章,这都是我们的作业,也必须要按时完成。并说我们可不愿意没作业,没作业就下岗了。写作业的道理小孩子自己其实也明白,就不用给她讲了。我们又亲亲她的小脸蛋,像平时一样愉快地跟她打过招呼,就回自己房间了,留下她一人在客厅写作业。

我们假装关灯睡了,静静地听着她的动静。圆圆大约又写了十几分钟,自己收拾书包去睡了,我们才把悬着的心放下。第二天也没提这事,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

在这里我想提醒家长们,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坚定一个想法:它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它们甚至比做功课还重要。所以,只要鼓励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责怪,也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否则的话它真能固定成孩子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

接下来几天,圆圆回家早早就把作业写完了,我们心里很高兴,但没有很夸张地表扬她,只是淡淡地告诉她每天都这样做是个好习惯,应该保持,表情中流露出对她的满意。

早早把作业写完带来的方便和愉快,她自己也能体会到,这个道理一点就透,即使对小孩子,也毋须多说。但她毕竟是孩子,时间稍长,就又开始在写作业方面有些懈怠。距第一次忘记写作业大约十天,圆圆又一次忘了写作业。

本来那天准备睡觉的时间就比平时晚,她想起来作业忘了写,说今天的作业还留得多,得写好长时间,说着又愁得要哭。我们还是采取和前一次大体相同的方法,宽慰过她,就把她一人留在书桌前,我们去睡了。

可能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会不忍心,觉得自己陪在孩子身边,孩子会有安慰,会写得更快更好。但那样会有几个坏处,一是孩子会在家长面前刻意表现他的痛苦,博得家长同情,这既影响他写作业的专心,又影响速度;二是家长陪写,会让他觉得不完成作业至少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是他和家长共同的事,时间长了,会在心理上对家长形成绑架,养成依赖心,这特别不利于他自我责任意识的形成;三是家长坐在旁边多半会忍不住唠叨一句,不论是略有不满地说“赶紧写吧,谁让你又忘了呢”,还是善意地提醒“以后回家好好记着写作业,不要再忘了”,或者是看孩子开始磨洋工,忍不住督促“快点写,你看都几点了”,所有这些话对当时的孩子来说都没有意义,还弄得孩子烦。所以即使你有时间,也不要陪他,即使你当时还不想睡觉,也要假装去睡,情绪上要和平时没有两样,千万不要指责孩子。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可没有你那么好的脾气,我一看见孩子没写作业,火气就上来了。那么,我要说,如果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从不去虔诚地思考,不去理性地处理,只是凭性情做事,一遇到问题就着急,一着急就发脾气,这只能说明你是个任性的家长。一个任性的家长,怎么可能不培养出一个任性的孩子呢?

那天圆圆确实写得比较晚了,我们一直竖起耳朵听她的动静,到她睡觉时都快十二点了。很心疼她睡这么晚,明天还得早起。但这也是她成长中应该体验的“功课”,她从中一定能学到东西。我们并不觉得她忘了写作业是件坏事,倒觉得它是个教育契机,可以促成圆圆自觉意识的养成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确实,在我们的印象中,圆圆自那以后,再没发生过临睡觉时才想起写作业的事。她很快就学会了安排,有时在学校就能抓紧时间完成不少作业,回家也一般写得很快。

家长应该记住这一条: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什么事情没做好,只让他感受因此带来的不便,就已经够了。孩子每有一种失误,感受到失误带来的不便或损失,才会产生相应的调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样。这种调整需求是每个正常孩子都会有的。家长不生气,不过分指导,孩子才能有机会主动调整。如果孩子一做错,家长就批评孩子一顿,要求他做出什么保证,或者由家长直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那孩子就失去了主动调整的机会,这种调节能力也会慢慢丧失掉。可以说,致使儿童无法养成好习惯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唠叨和指责。所以当家长责怪孩子某个习惯不好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儿童所有顽固性的坏习惯,几乎都是小问题没得到合理的疏导解决,长期和家长或教师摩擦冲突形成的。陪孩子写作业就是特别容易养成儿童坏习惯的一种做法。

家长陪的目的是希望有两个提高--效率高、质量高。所以一看到孩子磨蹭或不认真,就会告诉他要应该抓紧时间,应该认真写。天天陪,这些话差不多就会天天说,因为孩子几乎不可能那么安安静静地长时间地坐着,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把作业写得那么完善。开始时孩子还会在意家长的话,时间长了也就不在意了,这惹得家长说话时就会有些不耐烦,孩子就在情绪上开始和家长对立,事情于是开始走向恶性循环。

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任何为儿童所热爱的事情,当它变成一项被监督完成的活计,让人感到不自由时,其中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家长陪着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我们一定要理解什么叫好习惯。

按时按点地坐在书桌前,并不等于有了按时按点学习的习惯。“习惯的重要性并不止于习惯的执行和动作方面,习惯还指培养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以及增加动作的轻松、经济和效率。”

“陪”所制造的习惯,只是肢体上的;“不陪”才给孩子留下了让习惯在内心生长的空间。“陪”与其说在帮助孩子,不如说是在给他制造麻烦。

很多媒体、教师或“教育专家”都在建议家长应每天陪着孩子写作业,这种说法不知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我见过许多看起来确实需要有人陪着学习的孩子,没人陪就一点都坐不住,甚至是孩子自己提出要求,希望家长陪着写作业--但这个事情不能孤立去看。需要家长陪着写作业,这绝不是孩子的天性需求,也不是一个正常要求,这只说明他已养成一个坏习惯。他学习成长中遇到的一系列的摩擦和挫折,已造成了他不会管理自己,造成他内心的无力感和无助感。他对自我管理极为不自信,只好求助于外部力量约束自己。事实上,他的内心是反抗这种“陪”的,所以即使有家长在身边,他也不可能真正把心思放到学习上。

这种情况,家长可以陪孩子一段时间,但一定要想办法从中抽身。不抽身,孩子的独立性将总也不能生成,那么他会越来越苦恼,越来越不自觉,“陪”的效果也将越来越小。同时家长一定要反思自己在过去时间里对孩子的教育哪里出了错误,这种反思也将决定你如何抽身,决定你的帮助是否能对孩子有正面作用。

抽身的原则:第一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第二要在整个过程中尽量制造孩子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哪怕他开始做得不好,也绝不要制造他的内疚感和失败感。你在抽身之前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站立,否则他只能再一次摔倒,且摔得更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克服自己弱点的满足,那么他就会以批判的态度看待自己。正是从这一点上,开始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没有自我认识,就既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自我纪律。一个年纪幼小的人,不论他把“懒惰是不好的”这句话记得多么牢,理解得多么清楚,但是如果这种情感没有迫使他在实际行动中管住自己,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孩子的弱点如果总是通过大人的操纵去克服,那所谓“克服”就是不存在的虚幻,只能叫做屈服。屈服是不会成为孩子自我认可的一部分的,只要有机会,他就不再想屈服,就要从约束中挣脱出来。

陪孩子写作业还有一个坏处是,有些家长因为陪孩子付出了时间和辛苦,就产生讨债心理,当孩子成绩不好或习惯不好时,就会说:我花那么多时间陪你培养习惯,你居然学成这样!这样的话更让孩子丧失自我管理的信心,同时也会产生负罪感,这对孩子的道德成长也没有好处。

最后想说的是,对于“陪”与“不陪”不要理解得简单化和绝对化。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在学习上或在其它的一些事情上的自觉、独立意识,防止孩子养成依赖家长、没有自觉性的坏习惯。所以“陪”与“不陪”与其说是行为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教育理念,不能简单地从形式上界定。比如有的家长整天忙着喝酒打麻将,确实也没时间没心思陪孩子,孩子干什么他都不管,这样的“不陪”与我们这里说的“不陪”,则完全是两个概念。

『特别提示』

?家长一着急就会替孩子做决定,这是错误的。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形成儿童的自觉意识,也为了他更好地执行决定,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哪怕是相同的决定,如果它不是来自家长的指令,而是来自儿童自己的意愿,他会更愿意去执行。

?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坚定一个想法:它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它们甚至比做功课还重要。所以,只要鼓励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责怪,也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否则的话它真能固定成孩子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

?在习惯养成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

?家长不生气,不过分指导,孩子才能有机会主动调整。如果孩子一做错,家长就批评孩子一顿,要求他做出什么保证,或者由家长直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那孩子就失去了主动调整的机会,这种调节能力也会慢慢丧失掉。〗

知乎上一位陪孩子写作业的爸爸建议: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在陪伴孩子,训练孩子高效做作业方面,给予了这样一些辅导:

1、怎样的握笔姿势能把字写得又快又好--这对孩子能快速完成作业和考卷十分重要。

2、怎样用不同颜色的笔在课本上做标注和笔记,而又不至于把课文都弄得看不见了。笔记需要记录哪些内容?怎样用字母和符号进行速记?等等。

3、怎样写数字和公式,既清晰美观,又很快。--她的数学作业有段时间写得很不工整,我们就专项训练她,后来老师都夸她考卷写得清洁美观。其实写得不工整,很大的原因是还没思考就开始做题。所以要求她必须打草稿,必须下笔前估算纸上空间的安排。

4、怎样听懂英语老师的课堂用语。--有段时间我们发现孩子的英语书上画满了小人儿,根据经验,我们知道这是孩子上课在分心,而分心往往是因为听不懂。一问,果然,6年级的英语老师基本上全程都用英语讲课,和5年级的英语老师很不一样。虽然说的都是最常用的句子,但我们孩子还是听不懂。于是就对此作针对性训练,而且强化预习环节。这样一来,课本上的小人儿就减少了。

5、重视预习和复习,而预习的重点在于能提出问题,从而带着问题上课;复习则需要找到薄弱环节,越薄弱越多投入时间复习,而且让孩子学着把薄弱环节想得比较具体,这样她就能够看到问题而有解决的思路,且能估算到需要多少时间能搞定这薄弱环节,从而学会见缝插针复习。比如我经常在给她梳头的时候考她一两个单词,有时忘记考她了,她还会问怎么不考了。提前准备、见缝插针、水滴石穿....通过长期训练让她牢牢把这些观念记在心里并去指导行动。

....

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我们认为,家长对孩子做作业的陪伴,关键还是理念要清晰,要知道现在陪伴是为了今后无需陪伴,具体来讲,我们的目标是小学6年级做作业的陪伴,为的是初中做作业的较少陪伴,以及高中做作业的无需陪伴。如此,我们认识到在陪伴时需要抓的就是各项基本习惯的养成,常抓不懈,让孩子品尝到好习惯带来的甜头,从而乐意去坚持。

每个孩子先天气质不同。有的孩子性格沉静专注,自制力很强,功课几乎不需要父母操心;有的孩子个性躁得多,就得守在旁边不时给予提醒。教育的方式因孩而异,随着孩子的年龄变化,陪伴的内容和方式也都在悄悄变化。

小女孩如何防性侵 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借鉴


如果机械地告诫孩子“要小心男老师和校长,他们有可能会伤害你”,就会让孩子丧失对世界的信任,甚至令她对异性产生恐惧,影响她未来的婚恋观。

小女孩如何防性侵?这位妈妈的做法很聪明!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既提醒女儿,又不会伤害到她呢?

有一天,我看了《美丽人生》这部电影,突然有了灵感;

这个电影讲的是纳粹时期的故事,全家被抓入集中营后,父亲为了不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就对儿子说,集中营里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一个游戏,只要不违反游戏规则,就能获得一部坦克;

虽然集中营的生活很恐怖,但是孩子却快乐地生存下来,直至获救,心中依然充满爱与希望……

我决定像这位聪明的父亲一样,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帮女儿建立起保护自己的意识——改编童话故事。

女儿很喜欢芭比娃娃,有很浓的“公主”情结;

所以,我特地在她6岁生日那天,送了一个美丽的芭比公主玩偶给她,并且温柔地说:

“做公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她们必须遵守芭比学校的公主守则;

否则就算穿得再漂亮,也不是真正的公主;

听了我的话,女儿连忙追问:

“那芭比学校有什么公主守则呢?”

“我每天给你讲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一条公主守则,好吗?”

“好呀好呀,我最喜欢听故事了!”女儿欢呼雀跃道。

我给女儿讲的第一个故事是《新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深知男女有别,所以虽然跟7个小矮人是好朋友,但每次洗澡和换衣服时,她都会关好门窗,而且每晚都会回自己的房间睡觉。

其实白雪公主,没有真的吃下巫婆给的毒苹果;

她趁巫婆不注意,偷偷换了一个好苹果,然后假装中毒;

如果真的中毒,怎么会那么容易就活过来呢?白雪公主会换苹果,是因为她知道,公主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否则自己就会有危险。

而且当时小矮人不在家,如果直接揭穿巫婆的诡计,她可能会受到伤害……

女儿惊讶地叫道:

”原来是这样!我就觉得白雪公主不该那么笨,死了一次又一次,否则王子怎么会喜欢她呢?“

接下来,我又对《灰姑娘》《豌豆公主》等童话进行了改编:

灰姑娘之所以要在12点之前赶回家,不仅仅是怕美丽的衣服和鞋子被打回原形,还有一个原因是,她觉得一个好女孩,不应该在外面待到太晚;

正因为她的坚持,王子才被她深深打动了,认为她不只拥有美貌,而且还是个自尊自爱的好姑娘,适合当未来的王后......

在得知豌豆姑娘是真正的公主之后,王子高兴地送了一条项链给公主,并邀请公主当晚留宿在自己的房间里;

公主果断地拒绝,并且告诉王子,真正的公主在婚礼之前,是不会跟男子住在同一个房间的,也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

你的做法不像一位真正的王子,所以我不会同你结婚;

后来王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再三向公主道歉,并且保证在结婚之前一定不会冒犯公主,豌豆公主这才原谅了他......

不知不觉中,我改编了十几个童话;

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量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女儿也饶有兴致从中总结出了许多公主守则,比如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绝不能让人摸、不能接受陌生人的饮水食物、不要跟男子独处一室,就算是自己的长辈、老师或者校长也不可以......

有时候,女儿也会发牢骚,问我:

”王子不是负责保护公主的吗,为什么公主还要这么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呢?“

我告诉女儿:

王子要等公主20岁以后才会出现;

在王子出现之前,公主必须学会保护自己,优雅而高贵地活下去;

如果公主因为不会保护自己而受到伤害,那么她可能等不到王子出现的那一天,就变成天上的星星了。

而且,如果公主什么也不做,只会被动地等待王子拯救,她或许因为美貌一时吸引王子,但不会被王子所尊重,更不会成为王子的妻子。

听了我的话,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帮助女儿建立起了较强的防护意识;

现在的她,非常有原则,也懂得巧妙地保护自己。

有一次,我因为有事把女儿托给开精品店的妹妹照顾;

妹妹临时外出进货,店里只剩下女儿和一个年轻的男店员,于是女儿便跑到隔壁一对夫妇开的店里玩,直到妹妹回来才返回店中。

妹妹问她为什么不待在店里看电视,她当时没说什么,事后却悄悄告诉小姨,公主要懂得保护自己,所以最好不要跟男生单独待在一起;

自己之所以刚才没说,是怕店员哥哥不高兴……

儿子考试成绩倒数第一,回家后,这位聪明妈妈的做法我给100分!


儿子小学三年级时,在一次数学期末考上,考了全班倒一。儿子从没有考过这么低的分数,拿着试卷回家,害怕爸爸打他,就把试卷藏在抽屉底层,结果还是被他爸爸搜到了,他爸爸立马气得要打他巴掌,我连忙拉住他爸爸,因为我看到儿子的眼里闪着泪花,透露出太多的焦虑、紧张和无助。

我让他爸爸走到屋外冷静一下,自己拿着试卷,站在儿子面前。儿子还是很害怕,低着头,他以为我就算不打他,也会把他骂得很惨。但我没有这么做,我只是微笑着给了儿子一个拥抱。

02、重燃儿子的自信心

我告诉儿子:孩子,没关系,既然考试成绩已经无法改变了,现在我们生气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不是吗?别怕,我不会让爸爸打你的。

孩子,妈妈没有给报数学补习班,而你班上的同学,基本都上了数学补习班,所以你暂时比他们差,没有关系。其实你也很优秀,你语文成绩就比其他同学高很多,你很有语言天赋;你的身体也比其他同学好,个头很高、很强壮,很少生病,从没打过针、没吊过瓶;你也很懂事,懂得主动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活……

而且,孩子,最重要的是,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每次和妈妈出门,你看到街上的乞丐,都会给他们一点钱;你看到有同学欺负弱小,也会挺身而出帮助他们。孩子,你很聪明,很优秀,妈妈相信,这次只是你不小心马失前蹄了,以后你一定会让爸爸妈妈刮目相看的。

03、给儿子定一个及格的“小目标”

后来,我和老公分析了一下,发现孩子之所以数学没考好,是和老公的教育方法有关。孩子爸爸的脾气比较暴躁,他以前数学成绩很好,因此总喜欢盯着孩子写数学作业。孩子一做错,就是一顿骂。

这无形中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让孩子的脑袋中被担忧、害怕等负面情绪占满了,没法认真计算,只能靠死记硬背把公式记下来,没学会应用,这才在数学考试中考了倒一。

因此,我给儿子定了一个“小目标”,下次数学考试,争取考一个及格分。然后,不再让他爸爸来辅导数学了,由我来亲自辅导。

我为儿子买了一本错题本,把每次儿子做错的数学题都写在上面,然后换几个数字,让儿子做一遍,没有问题就OK。只要他会做了,其他同类型的题目我就不会再让他做了,把余下的时间节省出来,让儿子自己去看一些关于数学家的故事。有一天,儿子对我说,他很佩服中国伟大的数学家陈景润,开始喜欢数学了,我很欣慰。

数学家陈景润

再次考试的时候,儿子考了全班倒数第8。虽然还是倒数,但他这一次及格了,65分。我很开心的表扬他的进步,又给他定了一个小目标:下次考试,争取考到70分。

可下一次考试,儿子考了69分,差了一分,很沮丧。我看了下试卷,发现是一处很简单的题目,孩子粗心写错了,鼓励他下次看题目时多看几遍,认真思考后再作答。然后,给他定了75分的小目标。当孩子还没学会自己总结学习方法时,爸爸妈妈不妨把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告诉孩子。

就这样,每一次考试,我都让孩子比上次考试成绩多5分。就这样,孩子的成绩越来越高,75、80、85、90……到了90分之后,我让儿子每次考试成绩比上次多一分就可以了,孩子也很努力,最终有一次考了100分,从全班的倒一,变成了全班第一名!

“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


有一位妈妈从不说一些令孩子泄气的话,也不会去抱怨孩子,责骂孩子。她在找不到适当的答案前都是保持沉默,以自身的承受去支持孩子的一步步成长,孩子在这样宽容的环境下,最后交出优秀的成绩。

这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只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落后?”

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

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这位妈妈也在思索这个问题:难道我的儿子脑袋真不够聪明吗?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他,平时已经够辛苦了,在我这里还要给他一次打击吗?最后这位妈妈还是依然保持沉默,因为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就这样2年过去了,儿子也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有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也一直在提高。再后来这个孩子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那年我小学毕业,妈妈带我去看大海,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母亲指着前方对我说,儿子,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但是真正能飞跃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海鸥。"

教育,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唤醒,是对人的内在潜能的开发和拓展,让孩子健康地生长,需要一种平和的心境,一种智慧的胸襟,一种独特的魅力,这一切必须以宽容为基础!作为父母,我们需要锻炼自己宽容的能力,少打少骂,多包容,多鼓励,孩子才会在一个平和积极的环境中健康长大!

在陪孩子读诵经典也一样如此,我们都要去学海鸥的笨拙,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跃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海鸥。有时我们做家长要慢慢的陪着孩子长大。不可急躁,奢求一步登天,套用一句话:孩子,你慢慢来!

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天使,每一个父母都是孩子的守护神,让我们用足够宽容的心,对待我们的孩子,言传身教,多要求自己,少要求孩子,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学学这位妈妈,这样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曾听到一些事业有成,但学历不尽理想,或小时候不大认真念书的人说:“念书有什么用?成绩一点也不重要,看我不是好好的。”我不赞成这种说法。的确,成绩、学历与未来的成就表现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人生的成就本来就还需要靠机遇与离开学校后的持续努力,但我认为,就培养正向人生态度的目标来看,父母亲还是应该鼓励孩子努力追求成绩表现。

读书让孩子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孩子上初中以后,我常常跟他们分享一种观念:人的一辈子,读书是少数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事,不需要靠别人,运气的成分也很低。没有人际关系、职场、婚姻等等环境条件,你完全可以验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很容易就享受到成果,为什么不把握机会好好努力呢!

当然,追求成绩表现绝不是一味地要孩子当第一名,更不该只重视分数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错误放大成绩的意义与重要性。我们自己也要认清孩子的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所以我鼓励孩子追求的是“自己的最佳表现”。

“跟自己竞赛”的观念必须从小灌输,让孩子了解成绩是一种自我检验,而不是数字的追求,名次可以帮助我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在人群中的落点,只要符合,甚至超越自己应有的表现就是最棒的。

我教导孩子的观念是:不能把不喜欢念书当作借口,但努力过后发现不善于读书,是可以接受,也必须坦然面对的。我希望这种观点能一直延续,成为他们未来做事的态度,因为没有一个成年人可以永远只选自己爱做的事情做。

别让自己的态度造成孩子的压力

那该怎样找出衡量自己最佳表现的标准呢?这不是拿成绩来检测我们的孩子需要多做几本测验卷,或是去哪里补习,而是拿成绩来观察小孩的做事态度、能力以及所得到的成果。譬如数学老是不及格,我们要分辨究竟是不够努力,还是努力之后依然没有起色,有没有找出补救的方法等等。

成绩不好,我们做父母的难免失落,但要有心理准备,才不会因为父母的态度造成孩子的压力。我自己念台大外文系,以前在一个又一个的阶段都有爬上金字塔尖,新阶段又跌下金字塔的经验,所以一再提醒她,对自己不要有错误的期待,但眼前的挫折不表示定数,只要肯下功夫持续努力,龟兔赛跑的故事在真实世界是会发生的。

小学低年级就得把孩子的习惯“盯”好了

我从不讳言在孩子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我很用心盯紧功课,我会坐在孩子旁边,陪他们念书、写作业,完成后,盯他们检查或复习,确定每天的计划都要实行。当他们有困难时,我会立刻协助他们找出解决的方法,比方说查字典或找参考书。

不过陪在旁边最重要的目的,除了利用长期的反复操作形成他们的惯性,还要让他们学会专心和时间控制。我不希望他们边写边玩,尽量帮忙约束他们集中精神,功课写完,休息时间再好好玩。在他们小学一二年级时,每天晚餐后,我都和孩子一起到房间把功课拿出来,引导他们从当天的功课中决定出完成的先后顺序。

我要他们在一开始精神比较好的时候,先完成最难的作业(通常是数学或语文),再做其他科目,像美术劳作等放在最后面。至于才艺课的作业,我会要他们以“周”来做计划,分配在课业完成后的空当。这样可以教给他们一种时间安排的观念,过一阵子之后,他们就会懂得如何规划自己所有的课业、才艺活动和休闲时间。

哺乳期妈妈常有的几个烦恼


哺乳期要烦恼的事情太多了啊。首先,要适应“从此睡眠是路人”的生活。小婴儿的需求可不等人。你就是一奶妈加大型人肉安慰器。娃随哭随到,随哭随喂,还要花式哄着。一觉睡到天亮?那是不存在的。如果你家孩子是天使宝宝的,请接受我发射过来的羡慕飞镖。

其次,喂养烦恼一大堆啊。母乳的,可能有乳头痛、奶不够、漏奶、急性乳腺炎、涨奶、喝汤喝成饭桶,腰身粗一大圈等多种烦恼。这些烦恼有可能是多样并发,被吓到了吧?奶粉喂养的,你以为就好过了吗?并没有哎!首先操心到哪里买更安全放心的奶粉。我敢说,80%的需要奶粉喂养的中国妈妈,最后都被逼成了奶粉营养研究专家。其次,涨不涨价?囤的够不够?转奶有没有问题?上不上火?大便是否便秘?每一项都够妈妈头痛。爸爸呢?他们默默为自己点了一首《无所谓》。

再次,初次为人父母的你,和粉粉嫩嫩的小婴儿,最大限度勾起各路人马的“好为人师”之心。最有资格叉着腰指点你的,现在非你家婆婆莫属了。还会时不时抛出一句:你老公,当年就是被我这么养大的!噎死你不偿命。至于此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龌龊、撕逼,想必每一个经历过得妈妈,此刻都想说一句:“婚后流的泪,都是婚前脑子进的水。”

不过,不管什么样的困难,都是难不倒你的。亲爱的,加油,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熬过去就好了。

首先,哺乳期让人烦恼的事情可多了,没有最烦恼,只有更烦恼。

一,涨奶。从开始的少奶或者无奶,大量喝水大喝各种肥腻的汤水,终于有奶了。涨奶的痛至今难忘,剖腹产手术后下床的痛苦都没让我哭,奶涨的让我哭的稀里哗啦。然后各种硬块,请催乳师通乳。我这还算好的,听说有的妈妈都急性乳腺炎发高烧了。

二,夜奶夜哭

孩子第一个月吃的少,一会儿一吃,感觉整夜都是喂奶喂奶,这还算好的,有时候也会大哭,抱着孩子走来走去。累的虚脱。

三,抱睡

孩子小的时候,可能是肠绞痛,也可能是缺乏安全感。总是喜欢大人抱着睡。白天还可以接受,晚上累的要命,抱着坐在床上石化一样。胳膊手腕腰椎酸痛。

四,大宝添乱

大宝毕竟还是个孩子,有时候你好不容易哄睡了二宝儿,大宝一声就把他叫醒了。有时候觉得大宝故意找茬,气死人了。

目前为止还没有添加辅食,以后预估还有宝宝的辅食烦恼以及断奶的烦恼。

如何成功教育孩子?看下这位妈妈怎么做


儿子:妈妈,我睡不着,你能和我说说话吗?

妈妈:可以,你说吧!

儿子:你对我的成绩满意吗?

妈妈:你对你自己的成绩满意吗?

儿子:还行吧,感觉挺有自信的。

妈妈:有时候自信比成绩更重要!

儿子:难道你真不在乎我的成绩吗?妈妈!

妈妈:不在乎!你想一想,我什么时候在乎过你的成绩呢?

儿子:小学的时候,我写作业一不认真你就把我的作业撕了,没有任何余地!

妈妈:我那是在乎你的学习态度。书写汉字不要求你写得怎么美观。首先必须认真,那是端正的态度问题。态度出问题了,学习肯定出问题,这个人就会出问题。

儿子:嗯,有道理,我中学的时候你重视我的成绩,每天都关注我的听讲情况。

妈妈:那是我在乎你的学习品行。一个学生不尊重课堂就是不尊重老师,不尊重老师就是不尊重知识,不尊重知识,他的品行也好不到哪里去!

儿子:嗯,那我上高中了。你肯定在乎我的成绩,因为关系到将来的高考呀!

妈妈:说实话,我真的不在乎!我在乎你的是学习品质!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学生就能够享受学习的过程。不想结果会怎样,愉悦地面对所有的过程。

儿子:妈妈,那我考上大学后你在乎我什么呢?听人家说,上了大学就是玩乐,很轻松的。

妈妈:儿子,等你上大学,妈妈就一定在乎你的成绩了。你想想,别人都在玩乐,都在挥霍学习的时候,你依然坚持,最后得到实惠的必定是你自己。

儿子:我明白了,小学的时候你在乎我的学习态度,中学时你在乎我的学习品行,高中时你在乎我的学习品质,上了大学你在乎我的学习成绩,是不是?

妈妈:我儿子感悟深刻呀!你将来踏上社会,我在乎你是否能够明智地选择。选择自己的事业,选择自己的爱情,这些都将左右你生命的大部分。

儿子:这些对我来讲很遥远的,我还没有想过。

妈妈:不着急,但是妈妈给你一个忠告——宁静致远!你看这两个字,宝盖头代表着家,下面一个丁,说明你必须具有担当,为自己的将来负责;静是一个青一个争,争得春天,春天意味着希望、美好和憧憬。只有时刻让自己的心宁静才能让自己达到更远的境界!

儿子:妈妈,你可真会曲解汉字,哈哈!

妈妈:怎么叫曲解呢?想想看,十年前你又哭又闹要玩电脑,我果断拒绝了。到现在,你可以和自己的同龄人比较比较,你的心不浮躁,这一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呀!明确了每一个学习阶段的重点和目标,再过十年,你会更加受益。我很欣赏你的‘不跟别人比就跟自己比’,体现了你乐观积极的心态!有了阳光般的心态,无论你将来做什么,你都会不辜负自己,都会做到享受生活的本身,这就是幸福!

儿子:跟你一谈话,心里感觉有更大的力量了。

妈妈:儿子,快12点了,睡觉吧!

儿子:好的,妈妈晚安!

妈妈:晚安!

儿子带着满足很快进入了梦乡,母亲却平生第一次失眠了,没办法,就让自己享受这失眠的当下吧……

小学重态度,中学重品行,高中重品质,大学重成绩,将来重选择。不可颠倒,因为教育没有回头路可走。家长的引导很重要,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地球的手。

关于教养女孩,这位日本妈妈有独到的见解


女儿可以相貌平凡,但要有由内而外的优雅:一个日本妈妈的坚持

关于教养女孩,这位日本妈妈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太早地引导孩子关注如何打扮自己,会让她看不见更重要的生活目标。相貌出众也好,平凡也罢,父母都该有这么一个计划,打造女儿由内而外的优雅。

小亚是我的第一个孩子,第一眼见到她的时候,她就是一个哭成绛红色的小团,一身浓密的胎毛,当时心里就“咯噔”了一下。晚上隔着玻璃,看着育婴室里和她并列躺在一起的几个别人家的婴儿,就想,为什么男孩也比她眉清目秀?

后来孩子脸上开始出湿疹,简直是伤上撒盐。大家都说婴儿的皮肤如同剥了壳的鸡蛋般白嫩,我却从来都没见过,带她散步都难为情。我成天把自己累得精疲力竭,可还是带不好她。带小亚临搬家时,另外两位妈妈来给我送行,三人带着孩子去了购物中心,一个孩子一直睡得甜甜的,另一个情绪很好,唯独小亚是这副模样,结果因为她,我们三个人只吃了一顿饭什么都没看就直接回家了。

大家都喜欢津津有味地谈论孩子像谁,说实话她和我们两个都像,但是继承两个人的缺点比优点多。我们南方盛产美女,日本的艺人中有很多都是九州出身的。现在的幼儿园里有两个最漂亮的妈妈,一个清纯,一个性感,两个人恰好都有三个女孩,前者三个女孩个个如花似玉,后者上面三个女孩,最下面是男孩。偏巧这三个女孩都随了爸爸狂野不羁的外貌,一点都没有妈妈的影子。倒是最下面的男孩长得凹凸有致,像混血儿般的漂亮。我常常替那三个女孩惋惜,怎么被上天捉弄长得那么像爸爸。

小亚到3岁时开始像点小女孩的样子了。等到入了小学,那些白净的像瓷娃娃般的女孩们和小亚一样在外面风吹日晒,渐渐变得“茁壮”和黝黑起来,和小亚的差距越来越小了。当妈的心里涌起一丝窃喜,女大十八变,小亚的好日子一定在后头。为了这个小女孩的美好将来,我和老公一起实施了培养计划,要把小亚打造成具有个性的完美女孩。

· 让她积极锻炼身体,健康的身体一生的财富。7岁开始参加1.5公里马拉松;

· 鼓励她在大自然中冒险,聪明且调皮可爱;

· 既然孩子爱折腾,妈妈就陪她折腾出点样子。比如在家里练“飞天”功;

· 学乐器,培养乐感和女孩的娴静,将来用一把琴走天下;

· 学习与别人融洽相处,多与人结缘。在“灌佛会”上向路人分发花籽;

· 爱家人,懂得分享和忍让;

· 热爱并善待动物;

· 照顾比自己弱小的人,培养责任心和爱心;

· 做家务,培养生活能力和责任心;

· 从3岁开始学做饭;

· 从小培养动手能力,培养对理科的兴趣,做到文理兼备;

· 健康的饮食是健康身体的支持,不偏食,充足的维生素绝不可少;

· 裁缝也是一种基本生活能力。暑假里自己做的辫花;

· 胆大。什么虫子都不在话下;

· 心细。用香肠做动物造型,做卡通饭团;

·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风格。

有自信而放弃自己理想的女孩。培养孩子应该从最基础的品质和生活能力做起,无论是漂亮的还是平凡的女孩都可以做到。

漂亮的女孩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展示的机会,平凡的女孩因为起点低所以要更加努力。帮助她掌握多方面的能力,实力能给孩子带来真正的自信;帮助她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独特的才能,这会变成她独特的魅力。太早地引导孩子关注如何打扮自己,会让她看不见更重要的生活目标。审美观的培养不只在教孩子如何打扮,直接感受到自然的美和感动才是第一步,内心美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孩子生来的长相是上天给的。给相貌平凡的孩子和天生漂亮的孩子一样的疼爱,不让相貌成为心理负担,让她多掌握一些才艺,找到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学会聪明的装扮自己,有自己的个性和主见,爱自己也爱别人。美好的性格,聪慧的头脑,孩子会从内而外焕发出光彩。无论是将来建立幸福的家庭做贤妻良母,还是闪耀在职场为更多的人做奉献,都要幸福一生并且能够让别人也感到幸福,这就是我对孩子们的祝福和期望。

家园共育《“妈妈,别人有的我也要!”这位妈妈的做法太赞...》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活动方案我的妈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专治孩子作业磨蹭,这位妈妈的做法绝了! 开学的时候,家长们最是头疼,平时工作就够忙的,晚上还要辅导孩子做作业,可现在的“熊孩子”啊,就不听!就不听!就不听!一会玩手机,一会打瞌睡,1个小时的作业非要做3个多小时,弄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还不...
    2020-12-21 阅读全文
  • 你真的知道怎样陪孩子做作业吗 这位妈妈的做法太牛啦 今天就“陪不陪孩子写作业?”和先生讨论,他一直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还说:“你自己看个手机,还不准我多瞅两眼呢~”这…(此处尴尬一下)。 我们来看看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尹建莉老师...
    2020-12-26 阅读全文
  • 小女孩如何防性侵 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借鉴 如果机械地告诫孩子“要小心男老师和校长,他们有可能会伤害你”,就会让孩子丧失对世界的信任,甚至令她对异性产生恐惧,影响她未来的婚恋观。 小女孩如何防性侵?这位妈妈的做法很聪明!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既提...
    2021-01-18 阅读全文
  • 儿子考试成绩倒数第一,回家后,这位聪明妈妈的做法我给100分! 儿子小学三年级时,在一次数学期末考上,考了全班倒一。儿子从没有考过这么低的分数,拿着试卷回家,害怕爸爸打他,就把试卷藏在抽屉底层,结果还是被他爸爸搜到了,他爸爸立马气得要打他巴掌,我连忙拉住他爸爸,因...
    2020-08-18 阅读全文
  • “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 有一位妈妈从不说一些令孩子泄气的话,也不会去抱怨孩子,责骂孩子。她在找不到适当的答案前都是保持沉默,以自身的承受去支持孩子的一步步成长,孩子在这样宽容的环境下,最后交出优秀的成绩。 这个孩子对一个问题...
    2021-01-27 阅读全文

开学的时候,家长们最是头疼,平时工作就够忙的,晚上还要辅导孩子做作业,可现在的“熊孩子”啊,就不听!就不听!就不听!一会玩手机,一会打瞌睡,1个小时的作业非要做3个多小时,弄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还不...

2020-12-21 阅读全文

今天就“陪不陪孩子写作业?”和先生讨论,他一直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还说:“你自己看个手机,还不准我多瞅两眼呢~”这…(此处尴尬一下)。 我们来看看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尹建莉老师...

2020-12-26 阅读全文

如果机械地告诫孩子“要小心男老师和校长,他们有可能会伤害你”,就会让孩子丧失对世界的信任,甚至令她对异性产生恐惧,影响她未来的婚恋观。 小女孩如何防性侵?这位妈妈的做法很聪明!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既提...

2021-01-18 阅读全文

儿子小学三年级时,在一次数学期末考上,考了全班倒一。儿子从没有考过这么低的分数,拿着试卷回家,害怕爸爸打他,就把试卷藏在抽屉底层,结果还是被他爸爸搜到了,他爸爸立马气得要打他巴掌,我连忙拉住他爸爸,因...

2020-08-18 阅读全文

有一位妈妈从不说一些令孩子泄气的话,也不会去抱怨孩子,责骂孩子。她在找不到适当的答案前都是保持沉默,以自身的承受去支持孩子的一步步成长,孩子在这样宽容的环境下,最后交出优秀的成绩。 这个孩子对一个问题...

2021-01-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