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好父母养成指南:如何做个好父母?

发布时间:2020-09-29 如何实施好幼儿园工作计划 感恩父母活动总结 幼儿好故事

好父母养成指南:如何做个好父母?

其实平等尊重、待人友好、健全的人格才是孩子人生最美好的财富。父母都该一读,好父母养成指南。

好家长如何养成?我们总是对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期待和要求,其实孩子又何尝不是对父母抱有期望。好父母既是孩子的保护者,又是孩子的知心朋友;他既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又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导。想要教育出一个好宝宝,家长们首先应该想一想,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孩子眼中的好父母。

1、平等:不摆父母架子,理解尊重孩子

在孩子纯真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家长如果在孩子面前只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长辈,把孩子作为成人的附属品,孩子容易变得保守、胆小、被动和听话。“为什么爸爸可以对我发号施令,而他却总是拒绝我的要求。”“我长大了,明白大人们在说什么,但妈妈老是说我小孩子不要插嘴”……父母这种家长式作风,让孩子只能乖乖听从命令,不敢违背反抗,让孩子难以和父母建立亲密感。

家长要适时放下架子,像一个朋友一样对待孩子,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蹲下来,让他看着你的眼睛。父母还应该拿出时间跟孩子疯玩,与孩子有着更多的言语交流。

像尊重成年人一样尊重你的孩子,通过你的关爱、聆听、赞赏、支持以及真诚对待,帮助孩子喜欢自我、欣赏自我、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在做一些决定时,例如今天想去哪里玩,或者是否更换他的床单时,都倾听一下孩子的意见,让他觉得自己也是有选择权,也是被尊重看待的。

2、民主: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一些研究表明,孩子在幼儿时期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情绪和氛围,尽管当时他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家长应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关心,更重要的是感到被尊重和被欣赏。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给予的安全感很重要,孩子的依赖感建立在与父母的亲密关系上。这份情感的建立关键是父母能够经常与孩子交流思想,一同享受快乐的家庭时光。

闲适在家时,对孩子的一些随意搭讪,或者鼓励孩子和自己一起玩象棋、跳棋,就能很好地拉近亲子距离。另外,爸妈都应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发生争吵时尽量避开孩子,有不愉快的事情尽量不带回家中。也不要随意呵责、怒骂孩子,父母以身作则,用行动去引导和教育孩子。

3、友好:建立友好的亲子沟通关系

一些家长抱怨孩子藏有小秘密,和自己的交流少了很多,亲子之间缺乏对话其实是孩子与你渐渐疏远的表现哦!家长有没有反思过,为什么孩子都不太愿意跟你聊天了?是不是你经常忙于工作,很少主动和他说话?还是每次他高兴地跟你说今天幼儿园趣事,你总是敷衍态度?

其实在亲子沟通上,首先家长要摆正心态,以一个宽容开放的姿态面对孩子。不要误以为与孩子同一屋檐下有一份亲情、有一份默契就可以无需坐下来面对面地交谈;也不要当孩子和你交谈时,摆出一副家长的威严来对孩子讲出来的事情给予“语重心长”式的回应和教育。像这样“不主动”和“沉重”的对话,都会使得孩子减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欲望。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

4、德育: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好宝宝,乖孩子不是一味的听话、懂事、成绩好等等这些“美好”的标签。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要一个全方位优秀的人才,而应该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学会做人,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如果人做不好,学问也很难做好,事业成功就无从谈起。一些孩子人格上有缺陷,比如心理问题突出,厌学情绪严重,自主意识淡薄,抗挫耐力脆弱,道德品质低下,罪错比率上升等,就是家长不注重人格教育的结果。

培养孩子健康的情绪情感,要让他学会爱家长、爱他人、爱社会。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榜样,你的责任心、事业心、勤奋、勇敢、自信都能深深地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

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情感交流,倾听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多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孩子加入到自己的社交圈,参与接待客人,给客人让座、倒茶等;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他们学会一些劳动技能,在劳动中培养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5、好父母不会说出的10句话

好父母都应该是通情达理的,但是家长往往容易一时意气,而说出一些伤害孩子的话。以下10句话,家长真不应该随便说出口。

恶言:傻瓜、说谎、无用的东西。

侮辱:你简直是个废物。

责备:你又做了错事,真是坏透了。

压抑: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

威胁: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哀求:求求你别再这样做好吗?

抱怨:你做这种事,真让我伤心透了。

贿赂:你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自行车。

讽刺:你可真行,竟能做出这种事。

父母良好的性格品质将使孩子受益一生。为此,父母应当经常调整自己,总是以理智、通达、自信、积极的状态站在孩子的面前。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家庭对孩子习惯的形成担负着重要作用,但是大多数家长并不知道具体要怎样做,经常是立了规矩却无法有效实施。儿童心理学专家王文娟博士日前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家长学校告诉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家长要约束自身行为。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切实可行,科学地奖励和惩罚孩子,不要羞辱和责骂。

王文娟说,培养好习惯首先要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开始。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自己穿衣服,学会生活自理。另外,还应让孩子从小承担一部分家务,比如倒垃圾、扫地等。孩子对生活有了责任感后自然就会对学习有责任感,并且懂得照顾人,会受到同学的欢迎,孩子的领导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培养出来了。

第二,上课要专心听讲,提高课堂效率。

鼓励孩子在学校解决问题,尽量不回家复习。同时,家长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比,孩子年龄越小,发展的差异越大。

第三,让孩子养成专心做作业的习惯。

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要尽量给孩子创造安静的环境,避免孩子分心。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精力不容易集中,家长可以准备一个闹钟,规定孩子学习10分钟之后玩20分钟,不搞疲劳战术。

第四,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多和孩子讨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让孩子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现象。

第五,坚持和孩子一起运动。

运动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第六,少让孩子参与成人活动,多与同龄人交往。

同龄人之间的交往是平等、互换、互惠的。与同龄人交往能够学会妥协、付出、协商,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过多参与成人活动,会导致孩子不清楚自己的位置,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

最后,不要让孩子养成乱花钱的毛病。

经常给孩子花钱会让孩子产生错觉,认为钱来得太容易,这样孩子干什么事情就不肯努力了。王文娟说,好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从小就要给孩子立下规矩,否则长大后会处处碰壁。

如何更好的做两个男孩的父母?


现在由于二胎的开放,家里有两个孩子也很正常,尤其是两个男孩,父母为了孩子各自成家立业以后,两兄弟能不能和睦相处一直担忧着,下面我给各位家长说说我的看法和做法。1.首先要让孩子小时候有个快乐的童年,两个孩子要同等对待,不要让他们各自产生嫉妒心里。

2.趁着孩子对人生不太成熟的心里给予正确的引导,教育他们互敬互爱、互相团结,懂得谦让别人,长大之后就会有好的品质,兄弟之间的关系也会融洽。

3.告诉他们,做哥哥的要有当哥的样子,要勇于担当,知道照顾和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懂得感恩,要懂得拥护和爱戴自己的哥哥。

4.遇到困难要多和兄弟商量商量,互相学习,谁对就听谁的,这样不仅增加了解决困难的方法,还会促进兄弟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加深。

5.多带两个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让兄弟俩互相合作完成一项任务,从而培养他们的默契心里。

6.家长的一举一动时刻影响着孩子,所以家长在处理自己兄弟朋友之间的事情时,要掌握分寸,如果孩子在身边,不该说的就不要说。

很简单,公平对待,教育好是第一关键,我家三个孩子,我哥,我姐,我,家里很穷,我老爸说没钱也毕业让我们读大学,我老爸干石匠,小时候为了交学费愁的很,我第一次考高中没考上,我说不想上了,他说不上就逼我去烧砖,我一听,烧砖很辛苦,我还是回学校继续复读考上了,后来上了大专,我哥本科,我姐是实在学不进去初中数学一直考0分,没办法才不上了,我跟我哥家里是没钱,但是上完大学我们自己挣,我哥一个月现在1万8工资不多,至少首付付了,老婆娶了,我也不考老爸老妈,我自己也做生意,我跟我哥说爸妈你们别出去打工了,我们已经上完大学可以自立,可是老爸说我还没娶媳妇,坚持出去,我说我自己赚钱自己解决不用你在操心,只要家里人在家健康没什么病,我在外面和我哥就能赚到钱

这问题很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我们农民最怕父母一碗水端不平,其实想想,只有父母从小给孩子做榜样让他们从小就不争不抢长大后心正别太自私。不要因为金钱,利益伤了一家人的和气。我老公自已,没人和我们争家产,我们也没有家产。如若他兄弟俩,我认为吃亏的会是我!斗不过自已的良心!将心比心如若懂得感恩的人他不会太为难自已的同胞兄弟,现在要做的是父母别偏心,我有一双儿女,买东西都一样,所有吃的都平分。一块糖也一人一半。现在形成习惯,有好吃的都会留给对方。我不希望以后他们因为利益伤了亲情

宝宝好胜输不起 父母如何做


总有些宝宝好胜心比较重,经不住挫折和失败。输不起的性格对宝宝的成长可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哦!宝宝输不起会有哪些表现?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输得起”,积极面对挫折和失败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你家宝宝有没有以下输不起的表现吧!

1、玩“抢凳子”输了,就找借口不玩

小钟活泼好动,在幼儿园是孩子王,但是老师发现小钟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抢凳子”或者捉迷藏时,一开始还是好好的,但是输了以后就找借口不玩了,搞到其他小朋友很有意见!

小编分析:小钟在幼儿园是孩子王,在家里很可能也是一个小皇帝。或许在家庭游戏中,小钟经常也是胜利的一方呢!家人对孩子百般迁就使得孩子难免有点自我中心,孩子高自尊,输掉了游戏感觉在别的小朋友面前面子不知往哪搁,未免“丢人”就找借口不玩了。

2、搭积木一两次搭不好就推翻

明明和妈妈在厅里一起搭积木,我给他示范先搭了一个五层高的房子,明明看了很感兴趣,马上拿起积木学着一层层往上搭,可是到了第三层就倒下来了,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并一下子将我搭的房子也推倒了。之后我鼓励他,他接连搭不好就直接推倒,然后无论我怎么劝他都说不要再玩这个了。

小编分析:或许父母们会觉得明明的这种行为是没有耐心的行为,其实是因为明明一开始想要模仿妈妈搭上一个高楼房,后来连番失败,使得他有十分强烈的挫败感。或许父母没想到这样小的“打击”,会对孩子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3、和能力强、力气大的小伙伴交往时受挫。

琳琳在幼儿园一开始和其他小女孩相处得很好,但是自从有一次她和珠珠一起表演跳舞,珠珠得到老师的大力赞扬后,琳琳就很少和珠珠呆在一起了,有时候妈妈表扬珠珠,琳琳就会很生气地数珠珠今天在幼儿园的“不乖”行为。

小编分析:对于琳琳的这种小嫉妒心理,其实也是因为在表演后珠珠得到老师赞扬而琳琳却没有得到,这让琳琳小朋友感到很受挫。一些小孩他们在和能力强、力气大的小朋友交往时会有受挫的感受,这其实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感到不自信,在心中默默地和比人比较,觉得别人比自己要好就感到心里不舒服。

面对宝宝们这些“输不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父母又可以怎么样去疏导他们呢?小编在这里给父母们几点建议。

1、不要过分溺爱

当孩子遇到麻烦时,你是一个箭步冲上去,撑起用“爱”筑就的保护伞为他遮风挡雨;还是忍住“帮孩子一把”的冲动,给他一个品尝挫折的机会并试图让他自己走出困境?现代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父母自然不舍得孩子受委屈。

孩子娇惯成性,容不得自己失败,为我独尊的心理使得孩子的受挫承受力更低。当然他们会因为这个“输不起”而逃避这些让他们感觉不舒服的事情。

但是为了孩子们长大以后能够经得起风雨,能够真正地坚强自立,父母还是应该多放手,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多冒险,尝试自己喜欢的东西,让孩子在实践中多尝尝“输”的滋味。这样孩子经历多了,自然也就变得更加成熟自立。

2、引导孩子不轻易放弃

一些父母将孩子的成功看作自己“脸面”,取得好成绩就夸孩子聪明、能干,当成炫耀自己的资本;而一旦孩子做错了什么或遭遇失败,父母的脸立刻晴天霹雳。这些父母在内心深处希望孩子是常胜将军,正是他们的坏榜样,造就了孩子的输不起,并直接导致了孩子无法承受失败。

孩子输不起逃避失败,或者在失败过后便不再尝试,父母这时不该对孩子听之任之,而是应该抓住这个失败的时机,引导孩子不要轻言放弃。父母首先以平和、坦然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失败,并和孩子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使之看清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对症下药,父母应该要让孩子懂得胜败乃是常事,要以积极的态度抗衡暂时的困境。

3、不要随意出手帮忙,真的需要加入时候,要做示范与引导

孩子到了2,3岁就会对身边的事物感到好奇,他们会学着父母的一举一动来模仿尝试,满怀热情地想要去探索,但有时难免会感觉自己有很多事情都做不好而受挫。

面对孩子遇到的大大小小麻烦,爸妈耐心的指导比简单的包办代替更能让他们体验成就的快乐。引领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如何解决碰到的各种难题,如果父母的帮助让孩子看到了自己的无能、对未来失去信心并丧失尝试和努力的欲望,那么这种帮助绝对是对孩子巨大的伤害。

父母可以适当地给孩子分配一些小任务,让孩子在顺利完成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同时让孩子意识到做很多事都不是顺顺当当一下就能做好的,但只要肯学、愿意想办法,很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关键是自己不能先被困难吓倒。

4、注意平时的表扬内容

小编建议父母可以多给孩子的行为给予评价,特别是对孩子正确的行为,父母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有利于强化孩子的这种良好行为。但是要注意的是父母在给予孩子评价的时候要客观一点,过于高高在上的评价其实会对孩子的下一次行为造成压力,孩子想要获得更高的赞赏或者奖励,对自己期望过高往往会更容易尝到受挫的感觉哦!

因此父母给孩子的行为作评价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呢!父母如果事无大小都给孩子一通高高的称赞,其实逐渐会让孩子感觉唯我独尊而变得目中无人呢,因此一些小小的失败对于他来说或许就是很难以承受的打击,因为在他的心里已经容不下“失败”二字,耳朵里容不下批评的话语呢!

父母如何培养宝宝的良好情绪


导读:要想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最重要的是要让宝宝的情绪稳定,情绪一旦稳定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独立性。

有人曾对宝宝的行为做过长期的实验,把一个每天生活得多姿多彩且有良好情绪的宝宝和另一个在单调无聊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宝宝作比较,明显地看出:前者的反应比后者灵敏,而且这个宝宝在以后的教育中也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快乐的情绪体验对宝宝智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影响。

您的宝宝一降生,就应该给他快乐的生活体验。怎样诱发婴儿的良好情绪呢?

多抱抱宝宝

有这样一个实验,讲的是西欧的普鲁士有一个君主,他很想知道人类最初的语言是什么。于是他想:如果找到一批婴儿来养着,规定任何人不得跟他们说话,也许能知道“人类最初的语言”是什么。他对那些抚育婴儿的妈妈和护士下令,只许给婴儿喂奶、洗澡,绝对不准和婴儿说话。他认为这样一来,等婴儿说话的时候,一定会从嘴里说出希伯来语、拉丁语或希腊语来。这样,就能知道人类最初的语言是什么了。但是这个君王没有得到他想得到的结果,却得到了一个很悲惨的结局:这些婴儿都死了。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婴儿在没有人和他说话,得不到母亲的拥抱或照料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生存下去。所以父母亲要多抱一抱宝宝,让宝宝通过与母亲肌肤的接触知道自己是被疼爱的,这对婴儿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婴儿除了营养上的需要之外,还有精神上的需要。宝宝在妈妈那温暖的怀抱中,会感到妈妈的爱护和关怀,他会凝视着妈妈的脸,看着妈妈的口形,听着妈妈那亲切的声音。常抱抱宝宝能够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所以家长千万别忽视。

多关心宝宝的哭

宝宝生下来就会哭。哭是婴儿与外界沟通的第一种方式。通过婴儿的哭泣,妈妈可以知道:宝宝是饥饿,疼痛,不舒服,大小便了,还是感到寂寞了。半岁的宝宝只有用哭来表达他的需要和请求,如果您不关心宝宝的哭,他会感到很无助。时间一长就会变得悲观消极,并且不再为达到某一目的而想方设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势必会影响到宝宝语言的发展。所以家长要多关心宝宝的哭,努力去理解宝宝哭的含义。当宝宝哭了,家长不妨走过去关心地问:“是不是尿裤子了?”“宝宝是不是想说话?”并及时解决他的困难。如果是宝宝感到寂寞了,就要哄哄他,念儿歌或唱歌给他听,或者和他做游戏,让他体验到快乐。

让宝宝有安全感

有的父母为了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宝宝一出生就让他离开父母单独睡。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要想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最重要的是要让宝宝的情绪稳定,情绪一旦稳定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独立性。如果让宝宝从小离开母亲,在他需要听到母亲的声音、嗅到母亲身上的气味、得到母亲的精心照料时,却得不到应该得到的满足,宝宝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同时还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自然就不会增强他的独立性。所以,在宝宝6个月之前,妈妈最好能在宝宝身边睡,适时地拍拍、哄哄、抱抱他,或者唱一首摇篮曲,让宝宝心满意足地安然入睡。

父母如何教育好孩子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首先,家长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一个和睦的家庭对于孩子来讲就像和煦的阳光、肥沃的土壤对于植物的成长一样不可或缺。如果一个家庭整天乌烟瘴气,麻将声不断、吵架声此起彼伏,可想一下,一个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吗?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是会骂人就是会打麻将。而如果一个家庭里夫妻之间举案齐眉,其乐融融,那么,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会学会尊重他人,学会积极乐观。

其次,家长应该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很多家长也懂得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于是,孩子学习的时候去陪着孩子,就出现了这样一幕:孩子在伏案写作业,家长在一边玩弄手机,当孩子左顾右盼,说想看电视的时候家长却反过来批评孩子不认真。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在学习,而别人在你旁边拿着手机在玩弄,你会是什么感受,且不说一个成人应该会有比孩子较好的自控能力。既然是陪伴,就应该高效,孩子学习时,作为家长也应该拿出一本书阅读,让学生知道作为家长我都在学习,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最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持之以恒。家长这份职业是每个人终生的一份职业,这份职业可能没有职前培训,但是作为家长我们自己要不断学习,要懂得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如何为人父为人母。我们可能在孩子第一天放学的时候会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学到了什么?”可我们有多少家长能够在孩子每天放学的时候都坚持问这句话呢?我们有些年轻家长把孩子交待给老人,自己尽情玩乐,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缺席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导致孩子在隔代亲的培养下无法无天、目中无人,自私自利,而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孩子已经慢慢地与我们疏远,在我们需要孩子的时候孩子对我们却冷若冰霜,那时候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持之以恒地教育孩子已经晚了。

相信大家看过“镜子”纪录片,也一定听过一句话“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有问题一定是原件出了问题”,这些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作为父母一定不能缺席孩子的教育,而且来不得半点马虎。

父母指导:做个会回应的父母


华东师大学前教育系裴小倩老师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表示,母爱缺失或不利的养育环境都会影响到婴幼儿的大脑、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这是裴小倩参与的《发生在社会关系中的0—3岁婴幼儿的保育和教育》研究课题得出的结论。

对婴幼儿来说,与更具知识的成人的关系是这个阶段幼教的关键、基石和核心。

孩子要依赖成人来满足他物质、情感和社会需求。裴小倩认为,对幼儿而言,合格的父母需要做很多功课,而这些功课都和父母能否和孩子建立高质量的依恋和联结相关。

怎样建立高质量的关系呢?裴小倩说,目光接触能刺激婴儿的神经系统,减少有害压力。此外与婴儿讲话,和孩子互动、抚摩,尤其是在婴儿出生的头几个月,触摸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按摩不仅能促进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可谓是帮助婴儿发育的最有效的药方之一;而且有规律的、温柔的按摩,有助于建立与婴儿之间的联结,可以帮助增加父母与婴儿的情感联结。每天花半个小时按摩,能使婴儿感到安全,有被支持感;它对脑的发育也有着深刻的影响——适宜的微笑、抚摩能使儿童的脑受到刺激、练习和成长。

为了更好地与婴儿交流,首先,年轻父母应寻求一切可能的方式,如与婴儿说话,告诉他你在做什么,你的感受,而不管他是否听得懂;用简单的词语唱儿歌、讲故事,观察他的反应;向他提问,激发他说话的欲望,等等。其次,应寻找合适的时间。对于婴儿来说,一天有几种意识状态,当你发现婴儿仔细地、安静地盯着你看的时候,这是与他交流的最好时间。再者,在交流时应注意满足婴儿的需求,建立安全感与信任感。

安全感是婴儿的最大需求。在婴儿掌握成人的语言之前,为了表达自己的需要,他会用哭声来表现。成人可以从他的哭声、叫声中去体会:婴儿的哭声类型、叫声类型与他们想表达的含义是相匹配的。这时,互动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成人应及时地给婴儿回应,这样做,不会惯坏他。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应试图理解婴儿自己独有的标识语(babysign)。在婴儿与成人的交往过程中,他们能试图理解成人语言的含义,同时也在试图表达自己和世界,他会运用一种自己独有的非正规语言符号,如,手在空中从上往下划过,以此来表示有飞机;用双手紧缩表示冷;用手掌反复收缩和张开表示想要更多的某样东西等等。

另一方面,父母要了解自己在与孩子互动过程中,经常出现什么情绪或情绪波动,又常常不出现什么必要的情绪;情绪波动容易因什么因素或事物而产生,波动程度是否激烈,而又不容易受什么事物或因素的影响;以上这些又会造成什么样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否恰当……

大约到两岁,孩子经常说“不”或拒绝父母的建议或指示。通过这种行为,孩子在练习他们独立性的成长感受。倘若你了解到这一点,你就知道为什么孩子会任性,就会更少倾向于产生强烈的抵制和责骂。反而会欣赏孩子要求独立的正常渴望。

在这个阶段,如果依恋关系建立好的,孩子学习起来会更加迅速、有效,有更良好的自我意识,更容易结交朋友。相反,他们往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失调。由于这样的婴儿没有受到持续的爱的回应,他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因而就很难建立对世界的信任感,往往易怒,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不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养成。

相关推荐

  •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家庭对孩子习惯的形成担负着重要作用,但是大多数家长并不知道具体要怎样做,经常是立了规矩却无法有效实施。儿童心理学专家王文娟博士日前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家长学校告诉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要注意以下几点...
    2021-09-29 阅读全文
  • 如何更好的做两个男孩的父母? 现在由于二胎的开放,家里有两个孩子也很正常,尤其是两个男孩,父母为了孩子各自成家立业以后,两兄弟能不能和睦相处一直担忧着,下面我给各位家长说说我的看法和做法。1.首先要让孩子小时候有个快乐的童年,两个...
    2020-10-03 阅读全文
  • 如何做一个好父亲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新书中论证说,你在职场中是获得成功还是失败与你拥有一位什么样的父亲有关。 超级成功型父亲如果你是超级成功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会表现出一种“受阻性”——出于对父亲的叛逆心理,你的工作表...
    2020-11-10 阅读全文
  • 宝宝好胜输不起 父母如何做 总有些宝宝好胜心比较重,经不住挫折和失败。输不起的性格对宝宝的成长可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哦!宝宝输不起会有哪些表现?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输得起”,积极面对挫折和失败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你家...
    2021-02-24 阅读全文
  • 父母如何培养宝宝的良好情绪 导读:要想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最重要的是要让宝宝的情绪稳定,情绪一旦稳定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独立性。 有人曾对宝宝的行为做过长期的实验,把一个每天生活得多姿多彩且有良好情绪的宝宝和另一个在单调无聊的生活...
    2021-10-13 阅读全文

家庭对孩子习惯的形成担负着重要作用,但是大多数家长并不知道具体要怎样做,经常是立了规矩却无法有效实施。儿童心理学专家王文娟博士日前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家长学校告诉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要注意以下几点...

2021-09-29 阅读全文

现在由于二胎的开放,家里有两个孩子也很正常,尤其是两个男孩,父母为了孩子各自成家立业以后,两兄弟能不能和睦相处一直担忧着,下面我给各位家长说说我的看法和做法。1.首先要让孩子小时候有个快乐的童年,两个...

2020-10-03 阅读全文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新书中论证说,你在职场中是获得成功还是失败与你拥有一位什么样的父亲有关。 超级成功型父亲如果你是超级成功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会表现出一种“受阻性”——出于对父亲的叛逆心理,你的工作表...

2020-11-10 阅读全文

总有些宝宝好胜心比较重,经不住挫折和失败。输不起的性格对宝宝的成长可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哦!宝宝输不起会有哪些表现?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输得起”,积极面对挫折和失败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你家...

2021-02-24 阅读全文

导读:要想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最重要的是要让宝宝的情绪稳定,情绪一旦稳定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独立性。 有人曾对宝宝的行为做过长期的实验,把一个每天生活得多姿多彩且有良好情绪的宝宝和另一个在单调无聊的生活...

2021-10-13 阅读全文